绿色节能建筑措施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绿色节能建筑措施

绿色建筑节能措施的探讨

摘要:绿色建筑系统在生物圈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环节,它对我们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百姓民生的大事,而节能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又是发展绿色建筑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理念以及一些节能的基本措施,重点阐述了绿色建筑的特点和节能措施,同时探讨了在绿色建筑中采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节能的方式。

关键词: 绿色建筑节能措施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三维绿化、空中花园等,而是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是指建筑对周围的环境等并无公害,而且能够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的资源的建筑,并且给人类于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我们把这种全新理念的建筑称之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生态建筑或大自然进化生成的建筑等。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保节能意识也逐渐加强,因此未来把建设具有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等性能的绿色生态住宅作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提出了“绿色建筑”的口号。

2绿色建筑的特点及节能技术措施

(1)绿色建筑的几个主要特点包括:1)安全、健康、舒适:通过采用各种生态技术手段合理地提高居住建筑的舒适性,例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阳光;防噪音等。2)高效卫生:高效代表着提高能源的使用率,从而延长各种设备的寿命。卫生意味着减少排放各种污染物,从而减轻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3)和谐共处:绿色建筑给人类提供了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建筑、自然三者实现了和谐共处,从而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措施: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能节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筑外窗是节能中保温、隔热最薄弱的部分。虽然门窗具有采光、通风等作用,而且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是门窗也是造成能量大量损失的重要部位。现代很多建筑为了加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者由于需要通过造型表现来突出建筑的性格特征,因此现代建筑的门窗面积也越开越大,有的甚至做成了全玻璃幕。这些种种改变就对外维护结构的节能性能提出了考验,外围护结构就必须寻求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节能要求。目前,主要是通过改善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来对门窗进行节能处理的。从材料来看,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节能产品,例如铝合金断热型材、铝木复合型材、钢塑整体挤出型材、塑木复合型材以及UPVC塑料型材等等。其中的UPVC塑料型材运用比较广泛,因为它所采用的原料是高分子材料--硬质聚氯乙烯,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耗少、不产生污染,而且材料的导热系数比较小,因此它的保温隔热性能比较好。UPVC塑料门窗在欧洲的运用已经有多年了,特别是在德国,UPVC塑料门窗运用已经超过50%。而我们国家在90年代以后塑料门窗用量也再不断增多,正在逐渐取代钢、铝合金等一些耗能比较大的材料。人们通过研究采用了高科技技术,把普通玻璃加工成中空玻璃、镀膜玻璃、高强度LOW2E防火玻璃、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一些比较特殊的智能玻璃,从而解决了大面积玻璃造成的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通常的智能玻璃有两类,一种是光致变色玻璃,在光照射时,玻璃会感光变暗,光线不易透过;停止光照射时,玻璃复明,光线可以透过。另一种是电致变色玻璃,在两片玻璃上镀有导电膜及变色物质,通过调节电压,促使变色物质变色,调整射入的太阳光。

(3)充分利用新能源,例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等。人类已经对各种太阳能利用方式进行研究,并且逐步明确了发展方向,从而使太阳能得到逐步的开发和利用,如:1)作为太阳能利用中,一些国家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较为成熟,他们投资兴建了一批试验性太阳能热发电站,在不久的将来有希望实现太阳能热发电商业化;2)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在国外己建成不少光伏电站和“太阳屋顶”示范工程,这将大大促进并推动电系统快速发展;3)目前的太阳热水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运用也比较普遍了,但是有些技术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并加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4)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发展较早,目前已有运用在大型空调领域;5)太阳灶也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虽然以上种种技术已经对太阳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运用,但是总的来说,目前太阳能利用的规模还不大,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不够完善,商业化程度也较低,仍有待于人类开发研究探索。在利用地热能时,可以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或直接用于采暖供热和热水供应;也可以借助地源热泵和地道风系统利用低温地热能。

(4)采用智能化技术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冷冻机组、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和照明设施等设备进行最优化的节能控制模式运行,从而大大减少建筑电能消耗;而且可以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停用故障设备,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运行使用,并且根据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来启动运行策略,从而均衡各设备的运行时间,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以上可以看出智能化技术是绿色节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智能化技术通常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实现节约能源的:

(1)控制空调节能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空调系统的耗能量可以说是巨大的,如果能够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节能,那么这项技术将会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起着很重要的意义。

(2)照明系统节能控制:现代建筑中照明系统的能耗量巨大,实际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的:诸如楼梯间、走道等人不在时灯仍亮着,甚至有些地方灯就从来不关,这样就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智能技术手段在满足不同用途的前提下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从而达到节能、节约能源的目的,通过智能化来控制照明设施节能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采用混合照明:通过感光装置检测并控制照明区域的采光:不仅在采光不足时就利用人工照明补偿,而且又可以根据距离窗户或幕墙的远近程度来调配照度,充分做到合理利用了自然光,从而达到真正节能的目的。同时创造了一个不受季节与外界环境影响的舒适照明视觉环境,使我们的眼睛不易疲劳。

2)定时控制:通过分析,把建筑物内部的照明场所的不同使用需求进行归类分组,从而通过照明控制器对各个组进行控制开启、关闭时间。例如电梯、走道等一些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就可以采用控制器来预先设定时间段,从而根据各自的具体使用需求情况进行按时的开启和关闭照明系统。

3)通过检测人员使用情况来控制:一些公共场所可以利用智能型探测器根据人员活动情况来控制灯具开启和关闭:例如楼梯间,当有人的时候,感应器发出信号从而打开该区域的照明系统,等人员离开该区域时,系统按设置好延时时间自动切断该区域的照明或降低照度,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能耗量。

4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及前景

绿色建筑是很多学科的集成化合作,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配合, 而并非单存简单的在建筑上个绿色而已,而且它是一个绿色小区,是一个示范建筑体,它蕴含的内涵非常强大大。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它是我们未来发展一个发展方向,尽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平衡建筑环境的性能及人们对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虽然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深深映入人类的脑海,但是其原则还有待于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因为在实际实施操作上,人类都还存在缺少一致的认识,从而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前进。因此绿色建筑是一种全新的生态理念,也是通过规范公共、个人的行为,逐步成为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思想准则,因此绿色建筑将是未来建筑设计领域的一大主流,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

5结束语

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发展能够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能够节约大自然日趋浩劫的自然能源,同时保护好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未来永恒的主题是绿色环保、节能,所以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王维.人、自然、可持续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威纳尔·朗.杨波,李保峰译.智能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J].新建筑, 2003(1).

[2]刘天用.超高层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王再英,杜养社,高虎贤.楼宇自动化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11.

第2篇:绿色建筑设计及节能措施

摘要:当前,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模式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是新时代建筑行业的伟大突破和创新,而这种新型设计理念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在节能,环保,绿化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实现了现代建筑的节能化、健康化、经济化。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基本原则;节能措施

1导言

习总书记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每个人都树立正确的绿色环保意识,才能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才会使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鉴于此,文章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及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2绿色建筑设计遵循原则

第一,保护生态原则。目前,在我国,随着国家逐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深入每位公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向往大自然的生活,为了响应国家的环境保护制度,越来越多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中去,利用优越的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此外,一些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更是首当其冲,通过不断强化绿色环保措施,创新节能环保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等多措并举,努力落实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的敬畏之情。第二,人性化原则。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时,不仅需要创新环保技术,更要遵循人性化的原则,要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个共同体。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要首先考虑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创造出舒适、绿色、和谐的生活环境。建筑设计是第一环节,因此,要特别注意这一环节,设计师需要多方考虑,进行综合性设计,不仅需要结合建筑所在地的环境和气候特点,还要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地域文化。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尽可能选择绿色、低能耗、环保的材料,从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人性化原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绿色建筑设计及节能措施分析

3.1建筑顶部的节能设计

在一般建筑物中,建筑物的顶部是与外部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部分,它的阻热性能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室内温度的高低。而往往一般建筑屋顶的设计结构的导热系数都比较高。在夏季,由于阳光照射强度高,屋顶受热面积增大,其热量会直接导入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而在冬季,随着阳光照射强度的减弱,屋顶受热面积的减少,室内的温度会通过屋顶传到室外,导致室内温度降低。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屋顶可以采用不易吸收阳光的浅色,同时对屋顶进行架空设计。进而保障了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大大增加了人们居住的舒适感。

3.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中,要学会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从而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在节约资源的同时,还可以做到环保工程的建设。例如,自然界中一些天然资源,譬如自然光源和自然风,这些天然资源在施工建设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例如,利用太阳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为建筑行业提供能源。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长此以往,为人们居住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对当地的地势和周围环境的了解程度,进而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分布和位置,从而确保建筑的光线摄入和通风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实施作业。

3.3对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只有提高建筑对各种能源和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才能够实现各种资源与能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首先,要对新型绿色清洁型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如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等。其次,风能可提升房屋建筑的室内通风条件,净化室内空气质量;太阳能可在相关设备的辅助下转化成电能,降低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电力资源的消耗;地热能可作为房屋建筑供暖的基础。再者,要对房屋建筑施工原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予以重视,将部分施工材料应用到其他建筑施工中。不仅可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还可以实现社会建设资源的优化,降低房屋建筑的施工成本。最后,设计人员还需对先进施工技术以及新型施工材料的应用予以重视,在遵循经济性原则的前提下提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占比。

3.4建筑內外墙的结构设计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内外墙结构设计主要是增强建筑墙体的保温性能,这样有利于对室内温度稳定性的控制,达到节能的效果。一般而言,墙体保温分为两种,及外保温和内保温两方面,由于考虑建筑成本问题,一般都是采用外保温的基础墙体结构。而内保温则是在墙体内部用一些保温性能较好的节能材料进行填充,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室内外温度的转化,有效提高建筑外墙的热阻值,既可以保证了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外墙结构的使用年限。除此之外,对建筑物的外墙结构设计时,建筑设计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做好外墙结构的防水,防潮,防冻措施。从而进一步了优化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理念。

3.5门窗节能设计

要提升建筑内部的保温节能效果,还需对建筑门窗进行合理的设计。首先,要对房屋建筑的朝向和房间功能进行分析,对墙窗的比例与位置进行充分的考虑,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窗面积的大小。其次,要针对朝向不同、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门窗设计进行区分,减少落地窗、飘窗、多角窗、低窗台等的设计。再者,对门窗高度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光线可以有效进入,室内温度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还要在节能理念下,合理选择门窗材质,保证门窗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最后,对建筑维护结构进行严格的设计,尤其是门窗与墙体之间、阳台与房间之间、女儿墙与屋面之间的连接部位的构造设计,避免因为维护结构节点构造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冷源或者热源。

3.6照明技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照明技术作为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也变得更加智能化,在一些新型的建筑设计中,已经开始利用太阳能系统来进行照明,这种照明技术的设计原理是,在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当地环境因素,在白天采光好的位置安装好相应的太阳能采集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很大程度的收集太阳光能。晚上会吧收集好的太阳能转换成电能。从而取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电力供电系统。同时节约了电能消耗。不过,这种设计通常是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时候才能使用,一些特殊天气环境下,还是需要电力系统进行供电。

3.7室内环境控制技术分析

对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需要运用相关建筑设计有有多种,其中也包括绿色节能技术,而绿色技能技术又分为好多种,一般常见的有室内灯光控制技术、空气温湿度控制技术及智能化控制技术等等,室内环境控制技术是当下建筑设计中一项新型的设计技术。主要是利用太阳能系统和室内感应系统来控制室内的环境变化。太阳能的主要系统是根据室内安装的感应系统来对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等进行全方位调控。所以另一方面就要求室内的感应系统必须实时准确的将室内的相关数据情况反馈给控制系统。使室内的环境能够随着调节到达相对稳定的状态,为人们带来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总之,绿色建筑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需要建筑工程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才能取得越来越高的建设水平,设计单位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绿色建筑的设计,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也有很多的探索需求,因此,需要不断的交流和改进,结合施工单位和后期走访,对建筑绿色设计和节能效果进行整体综合客观评价。

参考文献:

[1]智彩莲.分析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之间的关系[J].居舍,2018(10):90.

[2]茅剑.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39):108-109.

[3]李真.绿色节能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2):75-76.

[4]张玲,彭延文.绿色节能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90-91.

作者:李阳

第3篇:绿色建筑设计及节能措施

摘 要: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时代的到来,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持续发展中,社会各界人士更对建筑项目绿色性提出了极高关注。在各个地区纷纷开展的绿色建筑项目中,要想能够切实凸显出其价值,那么不仅需要做好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而且也应该实施相应节能举措,高效推进绿色建筑设计效率与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切实提升绿色建筑使用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节能

为做好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适当创新设计观念,根据本地区绿色建筑项目现场施工情况,合理选择建设地质以及布局等结构。最为关键的是,绿色建筑要求达到节能性设计效果,设计人员整合门窗以及外墙等部分实施规划设计,避免过去建筑结构较大消耗情况出现的基础上,也是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行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的关键。

1.绿色建筑设计的探索

1.1方案设计视角下的绿色建筑设计

1.1.1选址

随着时代进步发展,绿色建筑的到来,期间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做好选址与现场设计工序,全程秉持实事求是原则,保证整体绿色建筑结构具备良好性能的同时,才能够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首先,通过绿色建筑设计观念下,着重强调结构能够与周边环境达到统一局面,减轻施工建设当中破坏环境的程度。另外,相关设计人员为了能够提高整体项目的质量水平,那么还必须对项目周边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从施工现场地质等条件下,构建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体项目的水平[1]。

1.1.2布局

绿色建筑现场布局过程中,首先,设计人员要做好结构内部功能规划设计,其实发挥出绿色建筑结构整个功能,同时也应该合理规划现场所有资源结构,赋予绿色建筑结构更多使用价值。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要想能够充分的利用好项目的周边资源,那么设计人员需要从建筑周边地理条件等出发,规划好建筑地形结构;另外,根据本区域气候特征,合理的规划好内部空间布局,营造良好的通风环境,更好的满足太阳能以及风能等的切实需求。

1.1.3朝向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设计人员未能做好建筑结构朝向规划设计工作,导致外墙结构不能有效承受来自外界较大温度压力的基础上,以至于给群众营造了不好的居住感受[2]。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设计人员日常处理过程中,先应该广泛收集现场数据,综合群众多样化使用标准等方面,确定好绿色建筑合理化朝向。同时也应该提前制定多种设计方案,考虑每一种设计方案可行性以及实用性价值,一方面能够支撑后期绿色建筑其他设计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做好朝向规划设计结果。

1.1.4体形系数

做好绿色建筑体形系统设计工作,简单来讲,就是站在绿色建筑结构上,分析其与外界环境所接触的面积比值关系。如果设计人员能够尽可能控制好结构体形系数数值,那么一方面能夠体现出节能性使用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能源大量消耗现象的出现。为达到这一设计效果,首先,设计人员需要明确好体形系数大小,落实好针对性强的设计工作,全程把控好结构能源巨大消耗的基础上,也能够拉近绿色建筑结构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3]。

1.1.5流线

判断绿色建筑实际平面与竖向布局情况,决定了整个建筑结构能源消耗大小。鉴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在设计人员实施流线规划设计过程中,就必须不断要求自身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统一确定好合理化的流线布局,从根本上减少能源巨大消耗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也应该要求达到绿色化设计效果,提升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针对性以及实用性。

1.2技术应用视角下的绿色建筑设计

随着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人们不在单纯追求经济等的快速发展[4],也希望能够全面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在我国之前建筑行业发展中,无形之中对生态质量构成了巨大威胁,如果不能及时改正,自然会制约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群众日常生活与生产。基于此,推进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设计人员一方面需要秉持绿色环保的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环保性的施工材料等,融合一系列节能性的手段,促使所有建筑资源应用价值能够全面发挥的同时,也能够能够做好通风以及采光等的工作,真正满足当前人们多样化的设计需求下。同时,通过绿色环保设计形式的运用,也能够促使建筑施工行业,将目光聚集在可再生资源身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们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是确保居民居住环境有效提高的重要保证。

2.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发展应用研究

2.1建筑外墙节能

为做好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工作,针对外墙结构节能设计视角下,设计人员可以结合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外墙自保温作为核心,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本地区项目外界等情况[5],科学采购节能型的墙体材料,搭配上配套的砂浆,使墙体的热工性能等物理性标准的建筑墙体保温隔热技术体系,其系统性能及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经过较长实践观察可以看出,该处理方式不仅比较简单,而且也能够帮助企业控制前期成本投入量,在保证整个过程具备极高安全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后期施工单位对墙体结构进行实时的维修与养护。最为关键的是,期间也能够合理应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该种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针对内部含有的较多的小孔,不仅有着较轻的分量,而且也体现出良好的保温效果,像外墙框架体系当中,更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墙体绿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不断减少的城市用地面积,将植物种植在项目的外墙部分上,不仅能够噪音的有效减少,而且也能够起到有效的空气净化作用。当前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应用的是垂直的绿化形式,在营造城市环境的同时,也是实现项目绿色节能价值的关键[6]。

2.2建筑屋面节能

做好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工作,身为设计工作的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极高专业设计能力,而且更应该深度掌握绿色建筑观念,尤其是针对屋面结构节能设计,确保围护结构保温效果不断提升。在绿色建筑屋面节能设计过程中,首先,设计人员应该将重心放在整个结构保温隔热处理方面,维持结构内部良好的环境,面对炎热季节下,能够尽可能减少空调等资源的应用,控制绿色建筑结构较大能源消耗情况的出现。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行业人士越发对种植屋面技术形成了极高关注。经过多年以来的研究可以看出,相比较普通绿色建筑屋面结构,如果能够合理开展绿色化屋面设计处理,在高温天气环境中,能够保证室内温度下降3℃~5℃。最为重要的是,因为屋顶绿化设计工作的完成,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光合作用,确保居住环境中存在大量氧气,有效吸收内部二氧化碳等,一方面符合节能化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是给广大群众营造良好居住环境的重要保证[7]。

2.3门窗节能

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门窗作为关键部分,更是项目建设过程需要施工材料最多的部分。为了能够实现能源消耗量不断减少的目的,针对项目门窗部分大量施工材料应用的现状,在进行门窗节能设计过程中,就需要设计人员选择完善的处理工艺。过去大多数的施工单位,往往会借助普通的玻璃材料进行门窗的建设,为了确保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受到损失,通常利用其它的辅助型材料。与此同时,要想能够保证天窗部门能源应用量不断减少,色剂人员也应该针对实际项目建设现状,构建多样化采光天窗体系。与此同时,基于绿色节能视角下,为了能够避免室外环境对室内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门窗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借助导热性较差的施工材料进行实际的操作。

2.4暖通与给排水节能

通常情况下,建筑暖通与给排水节能设计工作呈现出较强复杂性等特点,因为之前设计人员未能进行有效把控的现状下,极大浪费了珍贵水资源以及热能等多项资源。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面对暖通与给排水实施节能设计,这是时代进步的需求,更是绿色建筑施工要求。为做好绿色建筑暖通与给排水节能设计工作,首先,设计人员面对暖通工程部分,必须合理选择变风量系统以及分区域控制系统,针对室内温度与通风的实际情况对送风设施形成自动调节,从而促进室内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8],有效降低系统负荷,实现节能环保。通过对市场情况调查可以看出,多样化节水设备得以快速传播,在开展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结合企业投入成本量大小等方面,对各项资源实施合理化安排。最为关键的是,设计人员应该科学选择良好性能的管道材料等,像目前行業人士经常使用的节水型水龙头,如果能够合理应用,相比极普通类型的水龙头,能够有效节约20-30%之内的水资源,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确保水资源消耗成本不断减少,达到节约化用水的效果。除此之外,设计人员也应该统一划分给水分区,针对其中卫生器具部分,要求其静水压把控在0.45MPa,确保供水时水压保持稳定,从而降低供水系统运行时所造成的能耗[9]。

3结论

简而言之,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面对当前全面提倡绿色建筑的背景下,要想能够切实发挥出绿色建筑项目存在价值,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设计与节能化处理。通过涵盖朝向、布局以及选址等多个设计措施下,再加上门窗、外墙等节能设计,一方面能够提升整个绿色建筑结构性能,另一方面也是支撑我国建筑行业尽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姜柏宇.阐述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及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7):125-126.

[2]张曦.现代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与应用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7):57-58+62.

[3]刘源,向雅贤.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5):88-89.

[4]赵彬.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3):145,147.

[5]金亮.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3):70-71.

[6]郭一雄.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应用策略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2):130-131.

[7]杨荣和.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24):76-77.

[8]王晓磊.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规划节能设计方法探讨[J].四川水泥,2018(3):127.

[9]伍文捷.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20(56):255.

作者:王赛成

第4篇: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

主讲人:刘加平

今天的讲座是由刘加平院士讲演的,主要阐述了建筑能耗的构成及节约潜力,解释了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能耗的形成机理和节约途径,分析了城镇建筑与农村建筑节能设计的差异,以及可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研究绿色建筑进行节能减耗的原理。

建筑能耗包括建筑物的建造能耗、运行能耗以及拆除能耗已是业内常识。建造能耗包括建材产品的生产能耗、建筑材料与部件的运输能耗、建筑施工能耗等,建材产品的节能,一是要研发低能耗的建材产品,二是提高常用建材产品的生产效率。拆除能耗包括拆除过程以及垃圾处理能耗等,加强再生利用,可以降低能耗。建筑运行能耗通常包括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电器设备、炊事及生活热水能耗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所在不同的地域气候,各部分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可节约的比例也各不相同。建筑节能主要就是节约采暖、空调与通风能耗,主要是从设计、建造适应地域气候的“低能耗建筑”, 研发、设计高效的建筑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系统,研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替代能源技术及设计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的。

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延安的新型窑洞以天然石材为基本建材,减少了制砖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窑顶增加了太阳能热水器,设计了采用地热、地冷的通风空调系统,洗澡、取暖、制冷均不采用电力而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青藏高原牧区建筑采用太阳能为采暖热源,生土民居建筑再生,地震灾区的生态民居建筑模式都取得重大推广。

第5篇:福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 2

“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节约建筑能耗和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省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题,持续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以及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编制本专项规划。

本规划是“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 4范,围绕绿色住宅小区、绿色保障性住房、绿色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路灯节能改造、村镇太阳能应用和城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八个方面开展示范, 累计示范面积1950万m2,完成投资460亿元。建成福建省绿色与低能耗建筑综合示范楼等一批高水平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完善绿色建筑激励政策,厦门、莆田、龙岩等地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容积率奖励等方面对绿色建筑项目赋予优惠政策。出台加强绿色建筑管理系列文件,发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价等技术标准,建立绿色建筑规划审查、设计专篇、施工图审查等三项基本制度。

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成效明显。发布福建省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应用技术规程,大力推广应用地表水地源热泵技术。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财政部、住建部示范市县9个,获得中央补助资金2.15亿元,其中福州、武平、连城、华安、永安、将乐于2015年通过示范验收。建成福州东部新城办公楼、贵安新天地等一批成规模、有影响的地源热泵示范项目。完成省建科院闽候铁岭办公楼等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示范工程9 个,装机容量9MWp,获得中央补助资金3434万元。累计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3016万m2,其中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690万m

2、地源热泵建筑应用303万m2,超额完成十二五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面积3000万m2的目标。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取得突破。编制发布福建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技术标准。2012年启动三明、南平、宁德- 6模拟优化设计等十大类节能技术;开展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备案工作,加气混凝土砌块等401项节能材料得到规模化应用。

6.宣传培训得到加强。举办2011年全国绿色建筑工作交流会、第四届热带及亚热带绿色建筑联盟大会,连续举办四届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发布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536项。开展同英国、德国、荷兰、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国际合作。召开全省绿色公共建筑现场观摩会、建筑信息模型研讨会,在福建日报刊登绿色建筑专版,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不定期举办了多场专题培训,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达2万多人。

(二)主要存在问题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筑发展任务艰巨,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除福州、厦门外,其余地市绿色建筑在人才、技术、政策扶持、工程示范、产业培育方面比较薄弱。

二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进展较慢,省、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地市未启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氛围还未形成。

三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建设工程各方主体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 8围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设计阶段提升建筑节能标准和运营阶段降低建筑能耗并重,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总目标:到2020年,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5亿m2,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0万m2,节约标准煤8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76万吨。具体目标:

1.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新颁布的建筑节能强制标准;贯彻落实省政府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七条措施;总结“十二五”示范经验,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

2.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设计规范和评价标准,实现低星普及化、高星示范化。到2020年,全省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绿色建筑1.5亿m2。

3.培育绿色节能产业。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厦门创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推动福州、泉州成为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推广建筑节能产品和绿色建材,促进节能门窗、节能墙体材料、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器、LED照明等绿色产业发展。

4.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到2020年,基本- 10能系统和建筑外窗。2016年,率先启动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高校医院及使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示范改造,推动福州、厦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国家试点工作。到2020年,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500万m2。

4.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福建省太阳能、风能、海水源、污水源、生物质能等建筑应用可行性研究。鼓励新建建筑开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条件、适用类型、应用规模专项论证,对具备应用条件的项目应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研究不同建筑类型、不同用户类型等建筑项目中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形式和运营维护机制,在医院病房、酒店、学校宿舍和农村住宅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动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建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广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技术,鼓励住宅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支持太阳能光电应用新技术、产品、设备的研发,降低太阳能光电上网转换或蓄电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实现太阳能光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在沿江、邻河、近海等大型公共建筑推广应用地表水地源热泵技术,解决采暖、制冷的部分需求。

(二)加快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1.扩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范围。加快绿色建筑常态化、普及化发展,除“四类项目”继续按绿色建筑标准规划建设外,其他建筑分区域、分阶段逐步实施。到2017年,福州、厦门市辖区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到2018年,其它设区市市辖区新- 12

(三)加强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

1. 完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体系。深入我省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以被动式技术为主、主动式技术为辅,本土化的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体系。推广天然采光与照明系统结合、自然通风与空调系统结合、遮阳与建筑构件结合、景观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结合等具有福建特色的绿色建筑技术。

2.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编制《福建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建筑节能相关标准,逐步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编制《福建省绿色建筑施工验收规范》、《福建省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修订《福建省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等绿色建筑相关标准,逐步将一些常规、适宜的评价指标或技术列为控制项和强制性条文,强化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把控。编制《福建省建筑雨水收集与利用设计标准》、《福建省节能门窗系统定额标准》等促进适宜性技术和产品的工程应用的标准,因地制宜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与计价体系,及时发布投资估算概算指标、造价指数。

(四)推广绿色建材,培育节能产业

1.加快发展绿色建材。贯彻执行《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加快推广使用绿色建材,重点推广预拌砂浆、自保温墙体、节能门窗,优先选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加强绿色建筑适宜性技术和产品推广,适时发布产品目录。探索建立绿色建材标识制度,开展评价- 142.加快关键技术研究。结合试点项目和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组织开展BIM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建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应用体系,完善部品部件模型族库,提升标准化设计、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基于BIM的模拟分析水平,提升绿色建筑在通风、日照、噪声、节能方面的分析和优化能力。

3.建立应用标准体系。根据国家BIM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编制适合福建省实际的技术应用、协同设计、数据传递、交付验收等技术标准、应用指南或导则。制定满足BIM应用的招投和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基于BIM的城市建筑物基础数据库,实现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加强对现有二维城建档案和数据库数据的整理和挖掘,逐步实现向BIM档案转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县(区)政府是绿色建筑行动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把发展绿色建筑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要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节能考核重要内容。将绿色建筑行动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评选相结合,在“鲁班奖”、“广厦奖”、“华夏奖”等评优活动中,优先推荐绿色建筑项目。

(二)强化法制建设

认真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福建省节约能源条例》、《福建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组织赴江苏、浙江开展立法- 16

第6篇:绿色节能建筑相关政策

全国性政策趋向 : 1. 2004年12月,胡锦涛在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到中国的住宅必须是节能省地住宅,后来又改成节能省地环保住宅。之后温家宝在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把它叫做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

2. 十七大提出坚持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3.国务院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工业、交通、 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并要求下一 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落实《方案》具体要求。

4. 2010年9月,温家宝总理批示,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而且直接关系群众的直接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5.中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草案主题报告时就指出,今后要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以奖代补”的经济激励政策,具体可从专项补贴、物业税减半征收、土地招拍挂前置条件、适当提高容积率、购房贷款利率优惠等方面着手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6.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作为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下的优先项目。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为契机,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通过实现绿色建筑的“四节两环保”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7.根据财政部 、建设部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将对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上的资金支持。其中,明确规定对盈利性弱、公益性较强的改、扩建项目,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

8. 中国1986年颁布了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始倡导建设节能建筑。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截至2002年,全国城镇共建成节能建筑面积3.2亿平方米,节能109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326万吨。并且根据有效数据统计,表明在中国有76%的人愿意多花42.3%的钱住在一个绿色住宅里面。

9、2012年5月,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两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将通过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健全标准规范及评价标识体系、推进相关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等多种手段,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还要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通知确定了2012年高星级绿色建筑的财政奖励标准: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财政奖励45元,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此外,中央财政还将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引导低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绿色生态城区给予资金定额补助,资金补助基准为5000万元,并对建设突出的绿色生态城区相应调增补助额度。

地方性政策趋向 :

1. 深圳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等系列工程的通知,即市政府的42号文件。其中关于打造绿色建筑之路的行动方案是9个配套文件之一。市领导把这个文件称作为1980工程。深圳市建设局将2008确定为绿色建筑年,以此为新的起点,推动绿色建筑功能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推动建立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法规制度体系,形成一套权威有效的绿色建筑认证标准体系,建筑能效测评与能耗体系。根据《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深圳地区设立绿色建筑奖励专项资金,对于获得较高等级绿色认证的项目,在招标政策、资金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和优惠。

2. 上海针对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发展已推出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办法(试行)》,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房地产企业能拿到50元/平方米的政策鼓励。

3. 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取得我市绿色建筑竣工标识的工程项目,可按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申请享受国家及我市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按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设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绿色建筑。

4. 江苏省政府依据《江苏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设立了“节能减排(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每个区域补贴1500万元)”,要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区”新开工项目中,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项目比例不低于50%,且其中50%的绿色建筑至少达到二星级。

5.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和“十二五”时期首都节能减排与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今后五年本市建筑节能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全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五”时期本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北京市未来的工作重要和任务目标是将绿色建筑和住宅产业化工作实现新突破。在未来科技城、丽泽金融商务区、海淀北部新区等组织绿色建筑园区的试点示范。绿色建筑由单体建筑向绿色园区扩展,重要功能园区和政府投资项目均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十二五”时期建成绿色建筑3500万平方米,到2015年产业化施工的住宅达到当年建筑量的30%以上。

6. “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绿色建筑建设不断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一体化应用达8000万平方米,新竣工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率达36%,高于国家“十一五”35%的目标要求,并有20个项目列入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53个项目确定为省级示范项目。根据河北省的资源与工作实际,建议未来5年河北省绿色建筑建设应 瞄准“5个重点”、抓好“5项示范”、完善“5大支撑”,即绿色建 筑“555”发展思路。并且在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专设一章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做了规定。强化财税支持。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中,对规模化、一体化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适当给予减免所得税等。邢台、保定等市已有好的做法,如邢台市对2007年1月1日后开工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给予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50%优惠等。

7、青海省《关于加快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意见》:对取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城市配套费返还70%;取得二星级的返还50%;取得一星级的返还30%。

8、西安省《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工作的通知》凡区域内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2年内绿色建筑开工建设规模不少于200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区,除享受中央财政5000万元、省级财政100万元补助奖励外,本市再给予每个绿色生态城区50万元补助奖励,补助奖励资金主要用于补贴绿色建筑建设增量成本及城区绿色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及能效测评等相关支出。

国家及各地的绿色建筑政策

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四个层次构成。

执行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一是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二是可以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三是将来如果开征物业税,对三星级绿色建筑可以考虑减免。国家正在考虑对绿色建筑进行专项补贴,对新建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的小城镇命名为“绿色小城镇”并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2000万元补助。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的优惠政策日益明确,凡是绿色建筑一星容积率返还1%,二星返还2%,三星返还3%。目前生态城的建设将大大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生态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100%的建筑都应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中国近几年要建50个生态城市,远期上百个,它们作为绿色建筑的摇篮和基地将会发挥巨大的地区性示范作用,从质和量上保证绿色建筑整体实现飞跃性发展。

由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共同制订的“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计划正在推进中。方案或将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一揽子的政策支持。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开始组织多方调研,制定“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并于7月形成初稿下发到各地征求意见。该方案主要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城镇及农村新建绿色建筑11亿平方米,对5.7亿平方米建筑进行节能改造;2017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等。

行动方案提出两大目标。一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按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二是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城镇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以上,绿色农房建设1亿平方米。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建设低碳示范城镇,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推广节能建筑,全国40个城市每年推广节能改造及新建绿色节能建筑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享受20元的政府补贴。

国务院公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业、交通、建筑及生活四大领域“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出要合理改造既有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北京

从9月起,北京市正式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标志着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将走向规范化管理。按照规定,凡2012年9月1日后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并申请

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须按照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评审。申报程序参照《关于组织申报“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通知》执行。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包括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等人居用地面积设定了限制,最高不超过49平方米。截至8月底,北京市已有27个项目通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预计年内绿色建筑标识项目面积将突破600万平方米。

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委正在征集第二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专家队伍作用,保证项目评价质量,提高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工作规范化水平。

江苏

“今年起,江苏每年将评出3~4个绿色建筑与区域能源规划示范区,每一片区将获得1500万元的政府补贴。”《江苏省关于加强热泵技术在建筑中推广应用的意见》鼓励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这对节能企业是一大利好。

天津

天津滨海新区今后将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建筑物能耗的按项目投资额的10%给予财政补助。此外,对建筑综合节能改造、采暖热计量改造、获得LEED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的项目也将给予最高50万元的财政补助。

深圳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给人大代表的建议回复中表示:“所有保障性住房继续强制实施绿色建筑标准,所有新建政府投资建筑、一定规模的社会公共建筑、绿色生态园区内的所有建筑项目都必须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强制实行绿色建筑认证。”建议回复还指出,目前正研究将建筑节能专项资金扩展为绿色建筑发展资金,用于项目补贴、技术研发、课题研究,绿色建筑也将有财税激励政策。

国家出台政策助绿色节能建材行业发展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建筑业的发展对节能建材和绿色建材的发展要求将不断提高,为建材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导向。”《规划》表示。

《规划》提出,对于高性能绿色节能建材及其先进制造技术,要侧重于开发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高强自保温烧结墙体砌块、高性能水泥基保温材料和部品、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高性能岩棉保温材料、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复合墙体部品和构件;开发高性能节能门窗及幕墙材料、改善室内健康环境质量功能材料等;开发屋面防水保温一体化材料构造技术,满足不断提高的绿色节能建筑要求。

《规划》还提出配套支持政策,包括给予风电叶片、太阳能玻璃、高性能纤维、环保材料等享受国家相关政策待遇,以及给予部分产业优惠财税政策等。

2005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通知提出:到2010年底,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全国实心粘土砖年产量要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任务相当艰巨。

我国地域辽阔,在确定总体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各地差异,拟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按期完成“禁实”目标: 提出逐步禁止使用和生产实心粘土砖分步实施要求。西部地区要推广发展粘土空心制品,限制使用和生产实心粘土砖;在新型墙体材料基本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区,禁止生产粘土砖。 在总结170个城市“禁实”工作的基础上,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公布第二批“禁实”城市名单,稳步推进。 构建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限制生产和使用粘土制品,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流通、应用和节能建筑的监管。

第7篇: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的现状

(一)建筑节能工作现状

目前,中国现有建筑的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

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大约每年新增18亿~20亿平方米。建筑需用大量土地,

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近30%,加之建材

的生产能耗l6.7%,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6.7%。用水占城市用水量的47%,

使用钢材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占25%。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有关

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则占垃圾总量的40%。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在未来l5年保持GDP年均增长7%

以上,将面临巨大的资源约束瓶颈和环境恶化压力。

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以来,建设部加大了工作力

度,调整了工作机构,成立了建设部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充实了人员,突出

了工作重点,加强了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和技术创新工作。2005年6月研究制

定并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根

据地区间经济差异和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明确了“十一五”的节能工作目标,

确定了重点任务,2005年12月修订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并以部令发

布实施。颁布实施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去年12月建设部对全国各省、

自治区(不含西藏)、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共35个城市进行了建筑节

能工作专项检查,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检查结果,提出了整改措施。当前,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建设部正加紧推进国家“十大节能工程”中的“建筑节能工

程”实施工作。建设部正在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经济激励

政策。

(二)绿色建筑工作现状

近三年来,尤其是自去年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研讨会后,建设部、科技

部等部委以智能和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为重点开展了大量工作,组

织国内科技界、企业界以及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对我国绿色建筑领域的关键技

术、设备和产品进行了联合攻关,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建设部、科

技部组织编制印发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还商定“十一五”期间联合开展“绿

色建筑科技行动”;建设部还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并在首届会议上颁

发了“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证书,最近又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3月29日《中国建设报》

第8篇: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联席会议汇报

关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汇报

深圳市建设局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联席会议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以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重点,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勇于创新,在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基本情况

2003年10月1日,国家《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颁布实施,标志了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正式起动。而2006年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市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的轨道,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日新月异,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建设生态文明行动纲领》和《关于打造

1 绿色建筑之都行动方案》,批准了《深圳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建设主管部门也发布了《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文件抽查办法》、《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行政许可办法》以及《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等13个规范性文件和标准。2008年,深圳市建设局将绿色建筑作为主题工作年,把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的主要抓手,主要工作有:

1、完善建筑节能法规和标准体系。

为了贯彻落实《建筑节能条例》,加快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我局积极制订和编制相关配套文件和技术标准。已经发布实施了《深圳市民用建筑工程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行政许可办法》等5项文件,正在制订《绿色建筑认定办法》等5项;已经发布技术标准《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等8项,正在编制《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等12项。以上10项政策法规和20项技术标准编制发布后,将初步形成我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2、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监管。

根据《建筑节能条例》,2006年11月1日起组织实施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施工图设计文件抽查等制度,至今年11月底,全市共抽查施工图设计文件505项,涉及建筑面积2080万平方米,一次通过率为25%;建筑节能专项验收478项,建筑面积约2783万平方米,一次通过率为19%,整改投入

2 1011万元。对全市所有在建项目开展拉网式建筑节能大检查,共检查335个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250万平方米,涉及投资约580亿元。

3.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工作继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应用进一步扩大

截止目前,深圳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32个,涉及投资130亿,建筑面积430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10个,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获得国家财政补贴3700万元。现已竣工投产的项目8个,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示范作用明显。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大力扶持太阳能产业发展,建立了四家太阳能产业基地,并给予财政补助。组建了深圳市建筑节能实验室和建筑节能检测评价中心,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进行研究和评价。通过梅山苑、侨香村、体育新城等示范项目的带动和《建筑节能条例》规定实施的12层以下居住建筑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我市太阳能光热在建筑中的应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7%,使用太阳能热水的新建建筑面积64.6万平方米,全市太阳能热水用户达1.8万户。

4、建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

我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选为“十一五”期间

3 开展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节能改造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试点城市,要求在2010年前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简称大型公建)节能监管平台建设、600栋大型公建能耗实时监测系统安装、900栋大型公建能源审计、能耗审计、能效公示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国家财政拨付专项资金,支持我市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第一批1137万元已经下达。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通知》及市政府有关会议纪要的要求,我局正在积极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经过各方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已完成大型公建节能监管平台一期建设,完成360栋大型公建的能耗审计和46栋建筑能耗实时监测系统安装,完成全市18345栋建筑基本情况和能耗情况的核实、530栋民用建筑能耗统计。

5、开展公共建筑执行空调温度26℃及用能管理情况大检查。

积极开展大型公共建筑用能行为的监管。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节能意识,提倡科学用能、合理用能,2008年继续开展公共建筑执行空调温度26℃度大检查。共检查各类公共建筑401栋:354栋公共建筑的空调温度符合标准,达标率为88.3%;47栋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7%。检查结果刊登于深圳特区报,收到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组织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以及建筑节能宣传培训等各项活动。

目前,我市既有建筑面积达2.4亿平方米,其中90%为非节能建筑,每年浪费大量的常规能源,节能潜力巨大。截止2008年11月底,我市先后对市检察院、市政协、孙逸仙心血管医院等19家政府及财政支持单位办公建筑的用能系统(主要照明、空调等设备)进行节能改造。选择建设集团办公楼、招商三洋厂房作为节能改造试点,其中三洋厂房的改造包括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和节水、立体绿化、旧建筑材料利用等,总节能率达到66%。建设集团办公楼则为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节能效果明显,单空调的节电量每月在1.2万元以上。为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应用,我局积极培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改造工作,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先后完成深圳飞通光电大厦、新一佳超市、深圳彭年酒店等多个项目的节能工作,改造总面积达到40万平方米,空调节电率在20.7~43.5%,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

2008年,是我局绿色建筑主题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北京绿色建筑大会、全国推广应用散装水泥50周年成果展览、节能宣传周、深圳生活科技博览会、深圳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外绿色地产论坛等大型活动,展示和演讲的内容引人瞩目,报纸、电台、电视、网络

5 通等各类公共媒体对深圳发展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报道量大幅增加。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意识深入人心。

7、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将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推进到发展绿色建筑的新阶段。

今年市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订了“关于光明新区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市建设局与美国能源基金会签署了“关于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合作备忘录”,共同将深圳打造成绿色建筑之都。受宗衡市长的委派,我局组团参加韩国釜山建筑文化节,专题考察学习韩国和日本的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与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召开第二届中法建筑节能技术研讨会。同时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等组织进行了长期的技术交流。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推动了我市建筑节能的发展。

8、建立健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协调机制 为了协调解决开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市政府成立了“市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为我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确定了方向,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另外,建筑节能和墙改管理处、市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市绿色建筑协会等机构相继获准成立。领导重视和机构的确立为我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的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 9.建筑节能工作成效显著

全市新建建筑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利用逐步扩大,建筑工业化研究取得积极成果,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先导效应,建筑节能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日趋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11月1日《建筑节能条例》实施至今,我市民用建筑符合节能标准率从不到10%提高到100%(全国符合节能标准率为71%);累计节能总量达到61.7万吨标准煤,累计节省用电16.2亿kwh,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64.1万吨,其中新建建筑通过实施节能标准,减缓能耗增长实现节能51.5万吨标准煤;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现节能8.2万吨标准煤;应用可再生能源实行节能2.0万吨标准煤。2008年,节能总量达到40.8万吨标准煤,占我市当年节能减排目标82.5万吨的49%。预计到2015年,当年节能总量将达到347万吨标准煤,节省用电91亿kwh,减排二氧化碳923万吨。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期望相比、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事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包括:

(一)全社会建筑节能意识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建筑节能验收、施工图设计抽查和日常监督

7 及专项检查,发现社会对建筑节能工作还不够重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建筑节能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市编委对建筑节能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批准设立建筑节能和墙改管理处并增加公务员编制1人、雇员编制1人。但是,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法规的起草工作,仅靠增加2个编制远远无法满足要求。目前的我局也只能依靠借聘人员应付日常施工图设计文件抽查和专项验收,难以确保建筑节能各项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的实施,已经严重影响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政府投入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去年,建设部对我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时指出:深圳市政府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经济激励政策缺乏,这与深圳市在我国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市人大执法检查组提出《建筑节能条例》规定的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尚未设立。

(四)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进难度较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涉及不同的业主和产权单位,现行的能源消费政策不利工作的开展,对政府投资项目来说,由于能源费用支出是实报实销,节能与否跟建筑物使用单位没有利益关系;对商业办公建筑来说,能源费用是分摊给各分租业主,节能与否跟建筑物产权所有人也没有直接关系,制约了工作推进。

(五)部分配套制度需要尽快制定和实施。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设立了16项制度,其中11项已实施,5项制度尚未实施。已实施的制度有:

1.编制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第八条); 2.编制建筑节能标准(第九条);

3.发布推广限制、禁止目录(第十一条);

4.施工图设计建筑节能专项抽查制度(第二十条); 5.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制度(第二十三条); 6.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制度(第二十五条)。; 7.建筑能耗统计制度(第二十七条);

8.安设空调分户用冷计量制度(第三十二条); 9.空调废热回收制度(第三十三条); 10.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制度(第三十四条); 11.建筑节能行政处罚实施标准(第五十二条); 未实施的制度有:

1. 建筑节能发展专项资金(第十五条);; 2.用电超定额征收用电附加费制度(第三十条); 3.建筑物屋顶实施绿化制度(第十三条); 4. 建筑物能效标识制度(第十四条)

5.推广应用其他可再生能源制度(第三十五条)。 除了我局正在起草的《建筑节能发展专项资金》外,尚有《建筑物能效标识制度》等4项规范性文件尚未着手起草。

三、2009年工作思路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和我局各项工作部署,继续完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和行政监管体系,建立全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强化既有建筑的用能管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强化建筑节能和新型墙材的日常监督与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大力推进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事业发展,积极推动建筑工业化和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努力开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新型墙材改革的新局面。

1.全面贯彻实施“一法三条例”,确保新建建筑符合节能设计标准。在严格执行施工图设计文件抽查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的基础上,积极与规划、房地产管理部门,落实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规定的规划审查阶段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实施审查和房屋销售阶段的建筑节能措施明示告知制度。

2. 确保完成2009年既有建筑改造任务。根据建筑节能规划,十一五期间,完成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10万平方米住宅节能改造。

3. 全面推进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2009年在建筑能耗监测试点的基础上,将全面建设建筑能耗实时监测系统,全面开展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

10 示工作。确保按照建设部要求完成250栋大型公建安装能耗实时监测设备,建立和健全建筑能耗统计制度。

4. 扎实做好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各项工作。推进建筑工业化,推动万科建筑工业化基地和建筑工业化标准建设,探索通过建筑构配件的工厂化和现场装配,实现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5. 强化建筑节能和建材监管的力度。强化建设工程参与方的节能材料采购责任制、招标投标制、进场验收制、见证取样检验制等制度,会同工商、质检部门加强对钢材、混凝土、建筑门窗、扣件、节水器具、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粘土砖、粘土陶粒等重点建筑材料的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完善重点建筑材料供应单位备案信息,实施重点工程包括节能材料在内的重要材料的采购备案试点,建立可追溯的建材、采购单位的信息库,加强生产、流通使用领域建材监管信息的共享联动。

6. 进一步加快开发和推广建筑节能新材料、新技术。以节能减排、施工安全为重点,加快新体系、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通过推广使用,促进建筑材料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提升,推进施工现代化和建筑工业化。加大在建工程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力度,确保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按要求全部使用预拌砂浆;以建筑部品配送和预拌砂浆物流两个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

11

四、提交联席会议审议的几个问题:

根据市人大对《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执法检查情况和我局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将我市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报联席会议审议:

(一)关于市人大《建筑节能条例》执法检查报告整改有关问题

今年8月,市人大组织对《建筑节能条例》实施一年后的执法检查,并将检查报告审议意见函告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大在充分肯定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上,对存在的政府有关部门还须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沟通和协调;人力、财力投入有待加大;《建筑节能条例》规定的一些制度和内容尚未落实;既有公共建筑的高能耗情况比较普遍;宣传发动和教育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市场机制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六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针对人大提出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逐条进行研究,提出整改方案(见附件),制订了责任分工表,由市府办公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相关部门已基本反馈意见,基本同意整改方案,我局将对整改方案调整后报市府办公厅答复市人大。其中涉及部分主要问题在下面将作专题的请示。

(二)关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问题

我市建筑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的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既有建筑约2.4亿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早期的建筑属于高耗能

12 建筑,每年浪费大量的常规能源,节能改造潜力巨大。根据《深圳市建筑节能“十一五”规划》,我市须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不少于110万平方米建筑的节能改造任务,其中公共建筑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和居住建筑不少于10万平方米。据初步测算,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约为250元/平方米,居住建筑约为150元/平方米,加上制度建设、标准编制、软件开发和其他管理费用,总费用约为2.94亿元。改造后每年可节约用电2000~2600万kWh,总投资回收期为8年,可行性强,项目改造后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局建议:

1.请市发改局将11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和2.94亿元的投资列入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该项目进行一次性立项,一次性报建,分步实施。

2.考虑到110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工程分散、子项分项众多,为加强统筹和管理,建议委托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作为建设单位统一组织实施,从总投资中提取3%-5%作为项目管理费。

3.为落实建筑节能政府带头的理念,改造的建筑为能耗统计和能源审计中单位面积能耗排在前列的市直各部门办公建筑、各区和封闭管理区政府办公楼。

4、我局起草了《深圳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方案》,并征求了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后进行了修改完善,建议市政府

13 予以印发。

(三)关于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项目建议书已于5月份报市发改局,市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已经评审,市发改局近期已经批复并列入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C类。建议:

1.请市发改局将此项目列入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由C类改为A类。

2.作为既有建筑改造能效测评的需要,市直各部门办公建筑、各区和封闭管理区政府办公楼2009年应完成建筑能耗实时监测设备安装。

3.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土房产局和各区政府、各封闭管理区管委会应密切配合,加强协调,确保工作任务完成。

(四)关于北京第五届绿色建筑大会参展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部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定于2009年3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办“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五届绿色建筑大会”)。

我市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亲自率团,以“深圳市人

14 民政府”名义组团参加了第

二、

三、四届大会,充分展示了我市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以及建筑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成果,受到了国家、省、部级领导和媒体的高度评价,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促进我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展示深圳“绿色之都”的建设成就,建议:

1.以“深圳市人民政府”名义组团参会,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任参展代表团团长,市建设局、科信局、发改局、贸工局、环保局、财政局联合承办,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市绿色建筑协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协办。

2.上届我市参展团费用为130多万,建议本届参展展位规模与上届基本相同,进一步增加参展内容,扩大宣传力度,预算费用约需150万元,由市财政专项拨款解决。

(五)关于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基金问题

近两年来,市财政对建筑节能工作增加了行政经费开支,墙改基金也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建筑节能工作,但条例规定的“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发展资金”制度尚未落实。经与市财政部门沟通,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应在市财政立项,并经市政府批准。为此,建议由市财政部门牵头,与市建设部门专题研究,简化审批程序,在2009年6月30前完成设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

(六)关于增加人员编制问题

15 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市建设局2008年新增“建筑节能与墙材改革管理处”,并核准增编2人,对缓解目前建筑节能工作人力紧张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需要。为此,建议市政府组织调研,参照广州、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做法,增加6名建筑节能工作人员,进一步推动我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

第9篇:邢台市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

管理办法

(草拟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推进建筑节能 ,建设低碳海绵城市,打造生态文明宜居环境,根据《河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邢台市关于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进建筑节能的实施意见》及国家、省、市关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自2017年5月1日起,全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居住建筑均执行75%节能标准;新建民用建筑均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全面普及一星级绿色建筑,鼓励发展二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创新三星级绿色建筑,2018年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40%及以上。

(一)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等级;

(二)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第三条 我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和

- 12

和绿色建筑的要求。

第八条 国土部门在土地出让、租赁或者划拨时,应当将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确定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者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

第九条 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建设项目大气污染排放、公用设备减震隔音措施、室内外环境质量监控、光污等指标的落实。

第十条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项目周边环境等有关资料的指导、审核。

第十一条 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完成我市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节能改造任务,建立及公共建筑能效监控及测评制度,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工作,推进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对新建、改扩建的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进行能源利用效率测评和标识。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负责对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日常监管工作和能耗监测平台的运行维护经费给予必要保障。

第十三条 建设部门负责新建工程执行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绿色建筑评价、节能材料产品和技术的专项抽测检查力度,确保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落实到位。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的

推广应用,加强节能材料、产品、工艺、技术的日常管理,建立备案登记公示制度,及时公布最新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目录。

第三章 设计和建设管理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标准来委托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按规定需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还应按绿色建筑标准委托设计与施工,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施工等单位违反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施工。

第十五条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省、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有关要求进行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省、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有关要求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未经审查或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

第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施工,编制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材料等进行查验,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不得使用。

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变更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设计内容,并应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信息进行公示。

第十七条 监理单位应当根据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对施工活动实施监理。监理单位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改正;拒不改正的,应当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56

第二十六条 鼓励取得设计标识的绿色建筑项目申报绿色建筑运营标识。项目单位在绿色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一年后,由各相关单位出具运行监测报告,向市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申报绿色建筑运营评价标识。

第二十七条

市、县(市、区)城管部门应当牵头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负责完成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目标任务,加强技术指导。机关事务管理机构等有关部门应当具体组织系统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制定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有计划、分步骤实施。

第二十八条

既有非节能建筑,除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外,在组织实施旧城改造、平改坡、政府直管公房及学生宿舍提质改造等项目时,应当同步实施建筑节能改造。

实施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优先采用建筑外遮阳、节能门窗、屋顶和外墙保温节能改造以及用能设备改造等经济合理的改造措施。

鼓励既有民用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改造。改造后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可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申请绿色建筑评价识。

第二十九条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要求实施,改造完成后,节能改造实施主体应当按照相关标准组织验收。

第五章 保障和激励措施

第三十条

我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设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

筑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材研发生产与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以及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节能项目的推广等。

第三十一条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费用,由本级人民政府纳入财政预算。

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从事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服务的企业,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分享因能源消耗降低带来的收益。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对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民用建筑节能示范和绿色建筑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第三十二条 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建筑项目,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生产、使用列入推广目录的建筑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和新材料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有关部门可根据情况予以扶持。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民用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以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9 -

上一篇:外管证企业所得税缴纳下一篇:各类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