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或胰岛素自身生理功能出现缺陷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1]。糖尿病的主要特点即为患者会长期性的存在高血糖状态, 患者常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同时由于其血液中的血糖值非常高, 也会对其各个脏器造成较大损伤, 导致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肾病等出现[2]。因此, 如何简单有效经济地治疗糖尿病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3]。耳穴疗法作为祖国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悠久, 有着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无痛苦、经济安全等诸多优势, 在当前已得到了广泛关注[4]。基于此, 该文从耳穴疗法的治疗机制和概念出发, 叙述了耳穴疗法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研究进展, 现报道如下。

1 耳穴治疗的概念和机制

1.1 耳穴治疗的概念

耳穴即分布在耳廓上的腧穴, 又被称为刺激点或是反应点, 当人体内脏或是躯体出现了疾病, 会在耳廓上存在有局部反应, 例如结节、变色以及压痛等。因此, 临床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主要通过这一点进行的[5]。王兴民等[6]研究发现, 耳部和脏腑经络有着极大关系, 在通过耳穴治疗时, 可对耳穴进行刺激, 从而调理脏腑和经络, 起到治疗效果。当前对耳穴的刺激方法有放血、埋针、贴压、按摩以及针刺等。针对糖尿病而言, 耳穴也是较常见的治疗手段。在中医研究中[7], 糖尿病即消渴病, 其病变会涉及到脾肺肾脏等脏腑器官。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耳穴的刺激后, 可通过这种方式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以及经络运行, 可消除体内邪气, 从而取得调节消渴症状的效果。同时对经络调节后, 可让气血畅通, 疾病消除。

1.2 耳穴治疗的机制

耳穴治疗在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多关注, 并且也有较多研究分析了耳穴治疗的机制。现代药理学中显示[8], 耳穴中含有活性物质, 这些物质可起到着色效果。而在对耳穴进行着色后, 其周围皮肤也会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的现象。这说明通过刺激耳穴, 能起到激活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另外也有研究显示[9], 耳轮脚跟部以及耳轮附近位置分布有迷走神经。通过耳针的方式, 可对耳廓上的神经进行刺激, 从而改善胰岛素的分泌情况, 让胰岛素得到更好的分泌, 最终改善糖尿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另外在对耳廓刺激后, 也可以直接作用在胰岛B细胞的神经丛中, 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2 单独应用耳穴治疗糖尿病的进展

当前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时, 耳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使用耳穴方法治疗时, 最常见的手段即单独进行耳穴治疗。

2.1 耳穴贴压治疗

耳穴贴压在临床治疗时较为广泛, 也可对患者起到较好疗效。在洪英明[10]的研究中, 将6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成了对照组和治疗组, 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血糖控制联合患处涂抹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耳穴压豆治疗。两组患者均实施1周的治疗。治疗后显示治疗组在疗效上更优秀。其结果说明, 耳穴压豆能够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明显更佳的改善效果。在刘颖[11]的研究中, 将住院2型糖尿病习惯性便秘患者172例分为了耳穴压豆组85例和药物对照组87例。药物对照组仅使用药物治疗, 耳穴压豆组使用耳穴压豆治疗。在治疗2个月后显示, 耳穴压豆组的治疗有效率94.82%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81.86%。同时在大便性状、排便时间间隔、排便速度以及排便困难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药物对照组出现了严重腹泻和腹痛症状。其结果说明, 使用耳穴压豆方法能够对糖尿病习惯性便秘患者取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比药物治疗有更高应用价值。

2.2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也是耳穴疗法中较常见的一类。在毕月萍[12]等研究中, 将10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均为50例。对照组仅使用饮食运动指导和口服降糖药治疗,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耳针治疗。在治疗12周后显示, 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糖值、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结果说明耳针辅助治疗能够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效果。尤其是能够调节血糖和血脂, 减轻体质量。在钱拉拉等[13]研究中,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为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耳穴按摩、放血疗法和耳穴贴压的耳针综合疗法。通过3个月的治疗也显示, 治疗组的各个指标, 尤其是血糖值, 明显相比对照组更好。其结果说明耳针综合疗法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可起到较好的降糖作用。

3 耳穴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糖尿病的进展

3.1 耳穴配合穴位按摩

张霞等[14]研究发现, 穴位按摩和耳穴疗法类似, 也是对人体相应部位进行刺激, 能促进激素的分泌, 从而发挥出更好的临床疗效。在朱晓珍[15]的研究中, 将86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均为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和耳穴压豆治疗。其结果显示, 干预组在便秘症状改善、症状评分以及腹泻腹痛再便结情况上, 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好, 同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使用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可对糖尿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3.2 耳穴配合体针

耳穴配合体针作为另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也开始的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 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其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其他穴位进行刺激, 从而的促进机体各类激素的分泌, 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的各项症状的目的[16]。在魏云飞[17]的研究中, 将82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案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耳穴贴压联合针灸治疗。通过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 两组均有一定效果, 但治疗组在治疗效果和尿量改善上明显更好。另外治疗组的药物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更好。表明通过使用耳穴配合体针治疗的方法可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效果。

3.3 耳穴配合中药口服

中药口服治疗在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当前临床上有诸多对糖尿病患者的中药组方, 例如消渴汤、蒺藜两地汤、治消止渴汤等。李红[18]研究指出, 通过口服中药虽然可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临床疗效, 但若配合耳穴治疗, 则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在崔圣玮等[19]的研究中, 将9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均为45例。对照组实施运动指导、饮食以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等生活干预治疗。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使用十二味玉泉胶囊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显示, 治疗组患者的各项糖尿病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同时两组间BMI干预后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 使用耳穴配合中药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

3.4 耳穴配合西药

西药是治疗糖尿病最常见的方法, 能够取得较好疗效。而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通过耳穴疗法则可辅助西药治疗, 帮助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刘爱玲等[20]研究显示, 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的治疗效果, 比单纯使用西药的效果更好。同时在贺红梅等[21]研究中也证实这一观点, 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片,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灸法和耳穴压豆法治疗。在治疗后显示, 治疗组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3.5 耳穴配合生活方式改善

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病情影响也较大, 若对其生活方式进行改善, 可取得较好效果。而在此基础上通过耳穴治疗, 可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例如在辨证施膳基础上结合耳穴埋籽, 则能够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疗效[22]。在陈美霞等[23]研究中, 将6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 将其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均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 即内服中药、健康教育大讲堂和胰岛素注射治疗。治疗组需要在生活方式改善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耳穴贴压方法的治疗。治疗后显示, 治疗组的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 说明耳穴配合生活方式改善可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疗效。

3.6 耳穴配合中药浴足

通过耳穴配合中药浴足, 也可对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疗效, 尤其是针对糖尿病足部病变患者, 更是能够起到较好效果[24]。在姚芳[25]的研究中,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糖尿病伴有失眠症状的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仅使用温水浴足, 并实施耳穴压豆治疗, 治疗组实施磁石安神方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显示, 观察组的血糖值、PSOI量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可说明耳穴配合中药浴足法可对糖尿病取得较好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 通过耳穴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尤其是耳穴配合其他疗法, 能够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 有较高使用价值。

摘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 耳穴疗法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已经开始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关耳穴治疗糖尿病文献资料, 阐述了耳穴治疗的概念和机制, 并进一步整理、归纳了单独应用耳穴及治疗糖尿病、耳穴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旨在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耳穴,糖尿病,研究进展,中医疗法

参考文献

[1] 胡长美.耳穴疗法在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 (1) :50-51.

[2] 于丽月, 王爱民, 许文博, 等.脾胰耳穴磁珠贴压法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 2013, 8 (9) :1323-1326.

[3] 贾荣娟, 李惠云, 于向英, 等.干预治疗加耳穴按压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研究[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5, 4 (3) :116-120.

[4] 肖琼.耳穴药压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疗效探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 (2) :43-44.

[5] 徐江红, 朱立春, 张振锋, 等.护胰饮加减联合耳针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43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 2013, 35 (1) :13-15.

[6] 王兴民, 纪钰津, 李立伟, 等.二甲双胍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52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4, 21 (6) :686-687.

[7] 卢韵琦, 项玉央, 张炳才, 等.耳穴压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 22 (3) :372-375.

[8] 胡静, 顾炜萍, 翟敏.耳穴贴压护理改善糖尿病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 2014, 23 (6) :32-33.

[9] 左莹莹, 刘爱华, 蒋会琴, 等.自拟降糖止汗方配合耳穴埋籽治疗糖尿病汗证1例[J].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 (10) :104.

[10] 洪英明.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4, 29 (12) :2597-2598.

[11] 刘颖.耳穴压豆治疗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习惯性便秘的临床观察及分析[J].糖尿病临床, 2013, 7 (7) :310-312.

[12] 毕月萍, 郑敏.耳针辅助治疗社区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50例[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3 (2) :53-55.

[13] 钱拉拉, 娄冉, 黄克勤, 等.耳针综合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 2017, 36 (5) :555-557.

[14] 张霞, 张新生, 谢燕, 等.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 (2) :298-300.

[15] 朱晓珍.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对糖尿病病人便秘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3, 27 (4) :346-347.

[16] 崔晓峰.针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患者101例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 (4) :121-123.

[17] 魏云飞.针灸耳穴贴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疾病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 2016, 31 (9) :1279-1280.

[18] 李红.耳穴压豆配合养血化瘀通脉汤对糖尿病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16, 28 (6) :141-143.

[19] 崔圣玮, 吴传云, 蒋廷, 等.耳穴结合中药防治糖尿病前期的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 40 (2) :67-70.

[20] 刘爱玲, 周晓静.耳穴压豆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伴抑郁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 29 (10) :91-93.

[21] 贺红梅, 王齐有.灸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 2017, 33 (3) :35-36.

[22] 马春芳.辨证施膳联合耳穴埋籽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 (26) :82-83.

[23] 陈美霞, 陈杏梅.耳穴贴压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 2015, 5 (28) :318-319.

[24] 黄倩倩, 王赛群.足浴配合耳穴操治疗0级糖尿病足末梢神经病变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 2014, 49 (3) :187.

[25] 姚芳.磁石安神方足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 2016, 51 (2) :120-121.

上一篇:28例糖尿病足X线及CT的影像表现对比及分析下一篇:WEB数据库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