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主要病虫害有效防治技术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柿子是我国的原产树种, 属于柿树科的原叶乔木, 最高能长至15 m左右, 在我国各地区实现广泛种植。柿子果实大多数都在秋天成熟, 大约为9月和10月, 其种植面积较大, 整体产量较高, 具有广阔的市场销售前景。近些年来, 病虫害的侵袭致使柿子种植质量不断降低, 也限制了种植效益的提升, 所以当前需要探析柿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从常见病虫害产生根源出发, 拟定应对措施, 促进柿子种植效益的提升。

1 柿子主要病害

1.1 柿角斑病、圆斑病

柿子角斑病主要为害柿树叶片和果蒂, 病菌会吸附在植株上过冬。等到生长阶段的第二年, 会借助雨水传播等外部因素扩大传染范围, 将会导致柿子树出现早期落叶和落果的现象。叶片受到病菌感染的正面出现不同形态的病斑, 呈现出不规则分布, 病斑叶内叶脉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变黑, 病斑上夹杂着密集的小颗粒状物。叶片背面颜色逐步变淡, 而后颜色会不断加深, 呈现出黑褐色。病斑从出现一直到定型需要经过30 d左右的时间, 随着斑病从叶蒂向四周扩散, 对于柿子种植品质构成了极大威胁, 对于种植整体效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1]。

针对柿角斑病、圆斑病, 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防治措施。首先, 种植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日常管理维护, 发现病叶、病蒂后要及时清除, 杀灭越冬病原体, 清除落叶以及枝条上残留的病蒂, 从而降低污染源的传播扩散。其次, 在柿子树开花后的20 d内, 需要在病菌传播之前喷洒相应浓度的波尔多液, 根据实际病情适量选取喷洒次数。柿子叶片对铜离子较为敏感, 所以可以通过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进行喷洒。加强种植区域管理, 提高通风透光性, 降低排水湿度[2]。

1.2 柿子炭疽病

在柿子炭疽病发病初期, 柿子果实表面上会出现不同规格的斑点, 大多数病斑会逐步扩展, 形成圆形凹陷状, 在果实中部密生黑色颗粒状小点, 即分生孢子盘。等到生长环境处于高温或是潮湿的情况下, 分生孢子盘的果肉会变为黑色硬块。大多初生新梢在患病初期会感染黑色圆点, 中部出现不同形状的裂痕, 病斑实际长度较大。一般新生树梢患病之后容易枯死和折断。叶片发病大多数集中在叶脉和叶柄上, 发病初期呈现为黄褐色, 随着时间推移, 颜色逐步加深变为黑色。炭疽病病原体大多数都集中在树梢病斑中进行越冬, 也有部分病菌能够集中在病果和枝芽中越冬, 对于柿子种植的危害较大[3]。

对于柿子炭疽病防治, 相关种植管理人员及时消除患病的病叶、病梢, 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集中深埋或是进行焚烧。在柿子未发芽之前喷洒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6月、7月、8月各喷多量式波尔多液[4]。

2 柿子常见病害

2.1 柿蒂虫

柿蒂虫是当前柿子种植中最常见也是为害较大的虫害, 主要为害柿子果实, 导致柿子果实在成长早期阶段外体发红, 整体质量变软后脱落。柿蒂虫主要是幼虫为害柿子果实, 柿蒂虫幼虫注入到柿子果实中, 大多数柿子幼果被蛀之后在生长早期阶段都会变黄、变软, 如果虫害爆发较为严重, 会导致大量果实从树上不断脱落, 柿子总体产量降低。现阶段, 此类害虫在长江流域一年主要生两代, 大多数幼虫会在柿子粗糙的枝干夹缝中越冬。在夏季的时候产卵在果柄和果蒂之间, 由果蒂底部不断向果实内部扩散[5]。

柿蒂虫防治措施主要是在冬季或是早春, 需要刮树皮, 从而破坏柿蒂虫的越冬场所, 消除一部分害虫。等到晚秋时节, 种植人员需要及时摘除干柿蒂, 这样能够消灭幼虫。在6—8月需要对柿子果实进行管理, 及时摘除病果和干柿子、黄柿子。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可以适量采取药物预防治理措施, 在成年虫生长旺盛季节可以选取适量的喷菊酯类药剂或是有磷药剂倍液进行防治[6]。

2.2 介壳虫

柿子介壳虫主要有柿绵蚧、龟蜡蚧、红蜡蚧等, 此类害虫大多数汲取叶片、果实、树梢的汁液, 使得树木整体生长态势不断降低, 会诱发煤污病的产生, 将会致使果实早期脱落, 严重影响实际种植产量。

对于柿子树介壳虫的防治需要做好全面防治措施。在害虫密集处, 集中树枝需要及时清除, 轻刮树皮, 初冬时节喷洒石硫合剂, 或是相应浓度的柴油乳液, 能够有效杀灭害虫病原体。此外, 当大多数害虫还未形成蜡壳时可以喷相应浓度的敌敌畏溶液或是石硫合剂。当害虫情况严重时, 每隔10 d左右便喷洒2次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害虫天敌生长盛期可以避开用药, 对柿子的采收时间根据实际要求进行拟定。当前成熟柿子中具有较高糖分, 对于受到病虫害侵害后的残次果实能够进行发酵制酒, 能够提高经济价值, 降低病虫害带来的损失[7]。

2.3 柿小叶蝉

柿小叶蝉大多都是成虫和若虫积聚在柿树叶片背面吸取汁液, 叶面呈现出苍白色斑点, 病斑较为密集。柿小叶蝉一年生三代, 虫卵在柿树枝条皮层下越冬。到4月之后虫卵开始逐步孵化。5月下旬开始产生第一代成虫, 而后的7月和9月逐步产生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

柿小叶蝉防治可以定期清除柿子树下的杂草, 减少可以成功越冬的虫源, 在第一代若虫成长阶段喷洒菊酯类农药倍液, 而后连续喷洒功夫菊酯和马拉硫磷倍液, 能够起到良好防治效果。

3 结语

柿子自身具有良好的种植价值, 且市场销售前景广阔。所以当前需要根据实际种植区域环境等要素的差异, 分析柿子种植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病虫害,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加强人工管理, 适量采取药物防治, 全面抑制病虫害实际发生概率, 提高柿子种植品质, 使得柿子种植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摘要:柿子种植的生态幅度较广, 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 通过一年栽植, 能够获取多年收益。柿子果实营养价值较高、味美甘甜, 在目前国内市场具有较大的销售空间。种植区域环境等要素的差异, 导致柿子实际种植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病虫害, 其中病害主要有柿角斑病、柿圆斑病、炭疽病等, 虫害主要有柿蒂虫、尺蠖、小叶蝉等, 种植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差异致使当前柿子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程度不同。基于此, 对柿子主要病虫害及其有效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旨在提升柿子种植品质, 获取更大的种植效益。

关键词:柿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赵京献, 郭伟珍, 毕君, 等.柿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19) :126-127.

[2] 王祥.浅析柿子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美与时代·城市, 2013 (11) :39.

[3] 程国华, 魏红, 王建兴, 等.柿子树的病虫害防治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 (11) :116-117.

[4] 吕鋆翙.柿子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J].中国果菜, 2012 (9) :53.

[5] 许俊新, 李建队.磨盘柿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J].河北果树, 2016 (6) :54-55.

[6] 王英, 王景刚, 王建国, 等.柿树草履蚧无公害防治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 2012 (2) :55-56.

[7] 孟玲.富平县柿树角斑病发生与防治[J].陕西林业科技, 2016 (3) :96-97.

上一篇:探究传统零售业微商营销策略及模式——以苏宁为例下一篇:建立学习长效机制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浅谈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