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介绍法国

2022-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法语介绍法国

法语及法国文化在现代英语词汇中的印记

摘要: 英语由印欧语系中日耳曼语支下普通的低地日耳曼语发展成为当今国际交流语言,除了与英国历史上的殖民扩张和现代美国作为科技强国的推动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英语本身的丰富多彩有很大关系。英语在发展过程中从多种语言中吸纳词汇,尤其在历史上的诺曼征服之后三百年间以对法语词汇的吸收为最。本文通过英语历史、拼写、词汇和习语几个方面来说明法语在英语使用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希望引起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爱好者对英语中法语词汇的重视。

关键词:法语 法国文化 诺曼征服 现代英语 印记

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语言的变化与发展。英语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之间交流中最常用的语言,许多国家的教育部门都将英语确定为第一外语。然而,早在公元449年,当那些被罗马人称为蛮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第一次从今天的德国北部飘洋过海来到罗马人所占领的布列塔尼亚省时,不列颠群岛上的凯尔特人(Celts)还在使用他们的凯尔特语。尽管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击败并驱逐了凯尔特人之后,不列颠群岛上主要居民的语言,即今天的英语的前身也只不过是当时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of Language )下日耳曼语支(Germanic Branch)中一种极其普通的语言。但当我们了解英国历史之后,我们会发现英语能具有今天的国际地位是偶然中的必然。英国在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海外殖民时期将英语传遍世界,而当今的新科技和新名词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美国又推动了英语的普及。除此之外,不应忽视的是,英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四面八方吸收外来词汇,使之成为古老却又新鲜活跃的语言。英语词源学家发现,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纳了克利特语、古挪威语、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德语、法语和荷兰语的词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反映,英语在吸纳语言和词汇的同时也点点滴滴地吸收了不同种族的文化,而其中法语和法国文化对英语起到了划时代的影响。

一、 英语的历史

英语的每个发展阶段和每次大规模变化都离不开英国历史中的民族迁徙和民族征服。第一阶段被称为古英语时期(Old English Period,公元449年至1100年)。公元449年,居住在西北欧的三个说低地日耳曼语(Low West Germanic)的部族(盎格鲁人、萨克逊人和朱特人)侵入不列颠。他们对当地的凯尔特人驱逐和杀戮,使凯尔特人几乎灭绝,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日耳曼征服”或“条顿人征服”。在这次民族迁移和征服中形成了英语,即现在所认为的古英语。凯尔特语的词汇则只出现在为数不多的江河湖泊等地名中。英语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即中古英语时期(Middle English Period,1100年至1500年)。1066年,法国的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带领诺曼人击败英军,征服了英国,史称诺曼征服。在此后的三百年间,法语成为英国人的官方语言,尤其是上层社会人们的交流语言,而法国文化则不断渗入英国社会。在这个时期,约有一万多法语词汇进入英语,其中75%流传至今,很多已经成为今天英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词汇,如religion, army, button, blue这些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词汇,除非研究词源,大部分英国人已经感觉不到它们源自法语。英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则是现代英语时期(Modern English Period,1500-)。文艺复兴(Renaissance)创造了大量新词汇,哥伦布等探险家到达新大陆也为英语带来了许多新词汇,而英国的海外殖民不仅扩大了英国的版图、传播了英语,同时使英语吸纳了许多来自殖民地的词汇。经过了这三个阶段,英语广泛融合了各民族的语言,而同时各民族之间也通过英语相互交流。

二、 英语中的法语拼写方式

现代英语中许多英语单词仍保留着法语的拼写方式,如法语字母组合ch(发sh音):chef, brochure, mustache等;字母組合gue:vogue, fatigue, colleague, league等;字母组合eon:pigeon, surgeon等;字母组合eau:bureau, plateau, chapeau; 字母组合oir(e):menoir, reservoir, armoire等;字母组合que:unique, mosque, technique, cheque等。

三、 英语中的法语词汇

法语是英语的三大来源之一。英语中大约有30%的法语词汇。早在诺曼征服之前,法语已经有个别的词汇进入英语,但是真正被大规模采用还是在诺曼征服之后,法语词汇进入英国的政治、军事、宗教、饮食、生活、服饰等各个方面。而在1789年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关于科学、艺术、外交的法语词汇也进入了英国。

现代英语中的许多词汇反映着法语对英语的重大影响。在政治方面,如government, state, empire, oppress, royal, parliament, revenue, regime, bureau, premier等;在军事方面,如 army, navy, battle, defense, soldier等;在宗教上,如religion, trinity, saint, communion, cardinal等;在法律方面,如judgment, plaintiff, defendant, prison, justice, equity等;在饮食方面,如 beef, veal, pork, mutton, dinner, supper等;在服饰方面,如fashion, robe, collar, lace, fur, diamond, jewel, blanket, pearl等;在生活方面,如chair, habit, cushion, cuisine, rendezvous等;在娱乐方面,如chase, film noir, final, encore, matinee, souvenir, genre等。

四、 英语中的法语习语

习语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在诺曼征服后的三百年间, 作为英国上层社会交际工具的法语也给英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习语。如句子Some of the men have never done this kind of work before, so you’ve got to be on the qui vive for any mistakes中qui vive是法语中哨兵查问时的话语“什么人?”,介入英语则表示“警惕”,因此这句话则翻译为“这批人中有几个以前没有做过这类工作,所以你要留神看着,以免出错。又如To buy stock in a single company is to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表示“只买一家公司的股票太冒险”。其中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则来自法语的“mettre tous ses oeufs dans le même panier”。(《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此外,如习语a la carte(相对于套餐的菜单)、 cul-de-sac(死胡同)、de trop(=too much)、en route(由……经过)、au naturel(自然的)、déja vu(似曾相识的)、tête-à-tête(亲密交谈)。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上英法两国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导致英语中法语的印记随处可见。诺曼征服并没有改变英语作为一种日耳曼语的自身结构,但却为英语的快速演化和英语词汇的急剧扩充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法语和多种其他语言的作用下,英语成为一种成熟的国际性语言,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爱好者应在学习中加强了解法国文化,以促进对英语知识的深入理解和领会。

参考文献:

[1](英)Baugh,A.C.,英语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吴斐.英国社会与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英) 霍格等.剑桥英语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英)弗里伯恩.英语史:从古代英语到标准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作者:曹 悦

第2篇:Aznaso法国 法语 法文 法语约会36计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法语约会36计

Référence

1、 Tu es libre ce soir ? 你今天晚上有空吗?

2、 Qu’est-ce que tu fais dimanche ? 你星期天干什么?

3、 Voulez-vous danser avec moi ? 你愿意和我跳舞吗?

4、 Je vais au cinéma , tu viens avec moi ? 我去看电影,你和我一起去吗?

5、 Je t’invite à d?ner. 我请你吃饭。

6、 Tu peux venir ? 你能来吗?

7、 Quel jour ? 哪天?

8、 Samedi après-midi. 星期六下午。

9、 A quelle heure ? 几点种?

10、 A trois heures de l’après-midi . 下午三点种。

11、 Où on se verra ? 我们在哪儿见面?

12、 Au café de la Paix. 在和平咖啡馆。

13、 D’accord ! 同意!

14、 Volontiers. 好吧。

15、 Avec plaisir. 非常高兴。

16、 Oui, j’accepte. 我接受。

17、 C’est entendu. 一言为定。

18、 C’est une bonne idée. 好注意。

19、 C’est chouette. 好极了。

20、 Je ne suis pas d’accord . 我不同意。

21、 Non , excusez-moi, je suis fatigué. 对不起,我很累。

22、 Je suis désolé. Mais je ne peux pas. 很抱歉,我不能。

23、 Je regrette, ce n’est pas possible. 很遗憾,这不行。

24、 Ca ne va pas. 不行。

25、 C’est très gentil. Mais je ne suis pas libre. 这很好,但我没空。

26、 Ca ne m’intéresse pas. 我对此不感兴趣。

27、 Pardon, je ne peux pas. J’ai du travail. 对不起,我不能。我有工作要做。

28、 Aller au cinéma 去看电影

29、 Aller au théatre 去看戏

30、 Aller à l’opéra 去听歌剧

31、 Aller au musée 去博物馆

32、 Aller au café 去咖啡馆

33、 Aller au restaurant 去饭馆

34、 Aller à la discothèque 去舞厅

35、 Aller à la piscine 去游泳

36、 Aller à la campagne 去乡下

第3篇:留学法国做好三个准备:法语、申请、厨艺

去法国留学无需交学费,只需交1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注册费,加上学生保险,一共2000元就是整个一学年的全部费用。可实际上,要享受法国公立高等教育,对于中国留学生还是有着一定门槛的。

首先是语言问题。除非你是毕业于国内法语专业,不然在短时间内应付学校里全法语教学的课程,还是够你一“呛”的。其次,法国公立大学在认证中国文凭时一般采取“退一”的政策。即如果你有一张大专文凭,法国便认证你有高中加两年文凭(法国的大专为高中加三年);而如果你有大本文凭,在法国会被认证为大专。各阶段文凭依次类推。最后,法国公立大学采取“严进严出”的政策。不仅进门难,出门也不容易。绝对不像在国内,只要进了学校的门,不出意外的话,一定能顺利拿到毕业文凭。

那么,为什么法国政府一方面吸引外国学生,一方面公立大学又对外国学生严格对待呢?说到底,还是它的公立教育制度所决定的。法国政府平均每年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补贴1万欧元(食宿补助、学校水电、教职员工资、公共设备维修等等),那么作为非营利性的大学来讲,在要定额录取学生的基础上,在本着优先选拔的前提下,一定会更多地考虑没有任何语言与文化背景困难的本国学生了。所以,留学法国,想进入公立大学,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还要了解法国文化(文科、艺术类同学尤其如此),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以此作为入校竞争的基础。

法国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录取标准多少有些不一样,也因申请人的情况而定。比如说有相关工作背景的学生,就会比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更容易得到录取通知书。如果所申请的大学愿意录取你到较低一年级学习,也未尝不可。

语言上有一定困难的同学,可以到各个大学的语言中心找到合适的课程,一般每个公立大学都有这样的语言机构,免费为本校学生服务,外校学生则需交纳少量学费。或是干脆参加语言机构的培训课程。法国政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法语文化的推广,在很多著名的语言学校如索邦大学等,都能见到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这些正规语言学校学习,会使你的法语水平提高很快。

关于专业知识的准备,大家可以借助法国丰富的图书馆资源。除了大学的图书馆外,巴黎另外两个大型图书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和法国国家图书馆都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大型资料库。

如果不想为进入公立大学学习而多花时间申请的话,也可以选择私立大学。这类学校一年收费一般不超过4万元人民币。不少法国学生也选择私立学校,但其弊端是,它们一般不为中国教育机构所承认(个别著名私校除外)。

因此,建议有意去法国留学的同学,一方面要好好学习法语;另一方面要花一段时间做申请大学的准备(这个时间一般两年左右)。另外,还有一件小事提醒大家注意:到了法国,学校食堂只供应法国餐(人民币20元左右一餐,有沙拉、主菜和甜点)。所以,不习惯西餐的同学一定要在家事先练好厨艺,免得到时饿肚子。

第4篇:【法语天堂论坛】一个中国人眼里的法国

我在法国生活N年,和圣—若弘到中国的感受一样,每次到访法国和离开法国、见到法国人和离开法国人都同样高兴,我也十分敬重法国文化,但无可否认也遇到过令我“无奈、可笑、紧张、烦恼或不解的场景,从而在心中对法国人产生一种矛盾感情”。近年来也因此写了不少关于法国和法国人的文章,投给国内的媒体。说来也怪了,正面描绘法国人的文章大都被采用发表了,而对法国人略有不敬的文章往往石沉大海。大概是因为负面的法国形象与国内传统媒体对高卢人的原始崇拜格格不入吧。正如我在一篇文章中所说,法国人和中国人其实真的很像(请参阅“法国人是欧洲的中国人”)。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伯纳.圣—若弘写了“12亿火星人”,幽了国人一默。作为其译者,翟华责无旁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写它一篇“6千万火鸡人”,俗门俗路,依旧加个副标题——“一个中国人眼里的法国”。而且只谈鸡毛面包皮之类的琐事,决不谈国事。有余力和闲心对法国政治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参见《心、理战之终结》、《法国政治经典短句》。

2.火鸡类人伯纳.圣—若弘把中国人比喻为“火星人”是为了用凸显其不可理喻的一面。那么我又为什么把6千万法国佬比喻成“火鸡人”呢?法国的象征其实是雄鸡。赶上电视上有法国足球队比赛,我们时常会看见突然场地上突然出现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在场地上裸奔,为法国队摇翅呐喊。为什么法国人会选择雄鸡作国民的象征呢?据在法国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那是因为雄鸡是唯一可以脚踏粪便里还引吭高歌的动物(Pourquoi les Français ont-ils choisi le coq comme embleme ? C'est le seul animal capable de chanter les pieds dans la merde)。既如此,我不妨略加发挥,就把雄鸡变成“火鸡”,意思可能更加明了。因为“火鸡”(dindon)在法语里可以转意为“愚蠢”。

雄鸡和火鸡们可能踩得是自己的粪便,但更可能是狗屎。据法国《世界报》报道,“花都”巴黎全城狗口大约在20万左右,平均每天留在街头狗屎大约16吨,其中12吨由辛勤的阿拉伯环卫工人处理。平均每团狗屎的清洁费大约为一欧元多一点,比穷人每天的生活费还要多一点。至于剩下4吨嘛,您猜怎样?哈哈,在巴黎市民和外国游客—自然也包括越来越多的火星人—的脚下自然“消失”,带着懊恼的心境回旅馆洗鞋吧。Voila!就这么简单。

伯纳.圣—若弘在“12亿火星人”中说,“到了中国别担心找不到厕所,很容易。第一是要跟着味道走,第二建筑物门前有收银台,里面坐着个厕所先生。没错,就是造访这种地方也是要收钱的。”借用这个句式,我很想说:到了巴黎根本部用找厕所,很容易。第一是要跟着味道走,在地铁拐角方便了就是。第二,如果口袋里有钱,那么你就去找里面坐着个小便太太(Madam Pipi)的建筑物。Et, oui!就是在法国造访这种地方也是要收钱的。

如果不愿掏钱,又不想入乡随俗就地解决,那可麻烦了。法国人说“上厕所”的原文是“aux toilettes”。注意:“厕所”这个词用得是复数。为什么呢?记得我初学法语的时候向法国老师追根问底,老师想了想说:语言这东西是约定俗成,有时候是没有道理的,记住上厕所用复数便是。直到后来碰到一个比利时人,听他说“je vais a la toilette”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天外有天,但厕所外面不

一定还有厕所,也可以使用单数toilette。那比利时小人眯着眼神秘的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国人一定要说toilettes吗?”

让我猜猜吧:对了,因为在法国要连续找好几个厕所才可能找到一个干净的。

3.好色之徒 一个美国男子听到一个美国女郎即将下嫁法国男人,激动地而不解地问:“这些法国佬有什么东西我们没有?”

美国佬还别不服气,法国人比你罗曼蒂克。说得更直接一点儿,法国人好色,而且色得毫不掩饰。有一个有名的电视广告,我在法国的时候没有见到,但听别人转述过。那是矿泉水Perrier的广告,画面上一个女子的纤纤细手,熟练着摩挲着Perrier水瓶,那小瓶子在爱抚之下逐渐涨大,最后喷薄而出。

这是广告。不过,据我实地观察体验,法国人热衷男女之情色自然不错,但他们对各式各样的颜色本身也有偏好。每逢有法国队参加的体育比赛,电视解说员总是不断地说“三色人”(tricolore)队表现如何如何。说法国人是“三色人”,倒不是因为现在法国已经成为有白、黑、黄三色人种的多民族国家,而是因为法国的国旗是红、白、蓝三色。

“三色人”对色的偏好,从法国人有许多关于颜色的谚语可见一斑。比如法国人在表达“各有所好”这个意思的时候,决不会想到“萝卜白菜”,而是用颜色来比喻:“别管别人喜欢什么颜色”(Des gouts et des couleurs il ne faut pas disputer)。当然这并不妨碍在有些场合法国人说“请说出你的颜色吧!”(Annoncez la couleur),意思是说“你有话就直说吧!”如果形容某一件棘手的事情有了转机,法国人会说“事情出了点颜色”(L'affaire prend couleur),要是形容文艺作品平淡,就说它简直“没有颜色”(style sans couleur)。其实说“没有颜色”还属客气话,法国人挤兑人时最重的一句话就是指摘他人分辩不出颜色:“自己是色盲,还夸夸其谈!”(parler comme un aveugle des couleurs)自然,大多数法国人不但不是色盲,而且眼睛尖得很,可以分辩出颜色的细微差别。举例来说,法国人对蓝色(bleu)的标准定义是“夏天天气晴朗时天空的颜色”。在此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各种各样的蓝色:“钢蓝”(bleu acier)、“电蓝”(bleu electrique)、“熏衣草蓝”(bleu lavande)、“夜蓝”(bleu nuit)、“霜蓝”(bleu givre)、“海蓝”(bleu outremer)、“孔雀蓝”(blue paon)、“石油蓝”(bleu petrole)、“鸭蓝”(bleu canard)等等,不一而足。除了这些与“蓝”(bleu)字相关的“蓝”以外,还有些颜色,中文翻译出来也是蓝色,但是法语中根本就是另外的词,似乎它们根本就属于另一种颜色,比如“青蓝”(cyan)、“淡蓝”(ceruleum)、“蔚蓝”(Azur)、“靛蓝”(indigo)等。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要想分辩出如此细微的颜色差别不仅需要一双锐眼,还要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有光线,也就是法国人所谓的“吕米埃尔” (lumiere)。在法国,“吕米埃尔”象征知识、智慧和学问,所以可以专门用来形容18世纪的启蒙时代(le siecle des lumieres)。大概正是在启蒙时代的特殊光线的照耀之下,法国人琢磨出一种颜色,叫“国王蓝”(bleu roi),

供制做法国国旗时使用。建议读者下次见到法国国旗时可以细心体会一下,看看旗子上面的“国王蓝”是否如真的如法国佬所言,是一种“比天蓝要深一点,但又比海蓝浅一点的独特颜色”。

4.数字迷惑 我的法国老板英语十分流利,美国口音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但是只有算钱的时候突然就念念有词,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说起法语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法语数字简单。

要说法语数字还真简单。70说成60+10(Soixante-dix),71是60+11„„以此类推79就是60+10+9。那么,80该怎么说?如果以为是60+20那可就太没有想象力了,我们法国人不光会加法,还会乘法,所以80就是4x20(Quatre-vingts)。到了说99,那就要用得上三则运算了:4x20+10+9(Quatre-vingts-dix-neuf)。我不知遇到了多少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就是在念到了99的时候决定放弃法语学习的。

也许是为了进一步迷惑外国人,法国人念电话号码不像我们习惯一个数一个数地念。比如61718098,法国人不是念成6-1-7-1-8-0-9-8,而是两位两位地念61-71-80-98。如果法国人告诉你他的电话号码,你可听好了:60+1,60+11,4x20,4x20+10+8。听法国人说电话号码,你刚记了一个4,后面突然冒出来个20,所以得赶紧把4涂了,改成80,精神始终处于准亢奋状态。

还好,一周7天法国人没有异议,周一到周日,7天,清清楚楚。但是,你要问法国人两周是多少天,14天?错了,法国人认定两周就是15天。

别问我问什么,我说不清楚的事情还多呢。比如,法国人在告别的时候爱说A bientot!这个bientot是说多长时间再见呢? 可能是“立马”就见。

可能是“一会儿”再见。

可能是“过几天”再见。

可能是“过一阵子”再见。

也可能是“随便以后什么时候”再见。

另外,我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还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如果那个法国佬哪天对你说“A tres bientot,j’espere”(我希望不久以后就见),那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他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5.餐桌缛节 伯纳.圣—若弘自己在形容法国餐桌礼仪时说,法国人吃饭太拘谨、太严格、太干净、太规矩、太长、太凉、太贵、太浅薄,一言以蔽之:没法吃! 在我看,没法吃是因为吃饭的人总是要想着怎么吃,而不能专心享受美食。记得一次吃饭,同桌的法国人看见邻座的某国人不用餐刀而用叉子切奶酪吃,如丧考妣地评论说:“C’est un crime!”(这简直是犯罪!) 法国人把到餐馆吃饭

当做一次典礼。网上论述法国就餐典礼的文章林林总总,我自己也写过看法国人品酒,这里只补充两三个细节,权当举例说明,以飨读者。 中国进入WTO以后,如今进出法国餐馆的中国游客再拿小勺喝咖啡或者端起碗喝汤的人可能是已经没有了。可是,你知道喝汤的时候勺子应该从那个方向进入口中吗?假如拿起成满汤水的小勺,顺势以其水平侧面靠近嘴边„„错!这是典型的盎格鲁萨克逊佬喝汤的方式,嘴得张多大才能把这勺汤汲入呢?高卢人喝汤时要先调整勺的方向使勺炳与嘴唇成垂直状,然后以勺的末端(勺尖)款款送入樱桃小口之中。

再者,头盘色拉盘内的大片大片的菜叶如何入口?用刀将其切成小片再用叉挑起的方式是仅次于用叉子切奶酪的犯罪行为。应该怎么办?您听好:先用餐刀之尖部将生菜叶子折叠数层,大小以嘴的横截面大投影的大小为宜。叠毕,以叉子穿透,轻轻提起,送入口中,咀嚼之。

还有,一杯酒喝尽了以后应该如何应对?那要看你是男是女。如果是先生,你自己拖过酒瓶自斟自饮便是。如果是女士,你应该不动声色,把空杯子留在桌上,等待左侧、右侧乃至对面之男子来为你斟酒。如果女士大大咧咧地自己倒酒喝,那是犯了餐桌大忌,极不礼貌,让周围未尽责的男子无地自容,何等的奇耻大辱!一位嫁给法国人的美国妇女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她在回忆录(“French Toast”)中写道:“我年轻时无知,杯子一空便自己倒酒,如今想来不禁脸红„„我真是笨透了!”

但是,法国人看来却不愿轻易原谅这些无知的美国人,以免他们对法国饮食文化造成大杀伤性破坏。巴黎的一些餐馆暗地里对美国顾客实行配额制。比如你打电话到餐馆定座位,如果你报上的姓名是Bob Smith或Bill Gates这类典型的美国名,那边可能会遗憾地通知你已经暴满,今后两三周内都没有座位。如果三分钟后再打一次电话,换上一个类似Jacques Dupont或者Pierre Martin这样的法名,哈哈,来吧,今晚有座。

6.面包渣滓 法国餐桌上的规矩多多,简言之就是一要做作,二要品位。按照这个原则,假如桌上面包筐里放着一跟baguette(长棍面包),你想取其一段食而啖之,如何下手是好? 诸位,注意了:你千万不要想当然拿出手中的刀子矜持地去切一小段。正确的方式是伸出左手(假如你是右撇子的话)捉住长棍,五指钳紧,然后右手跟进,卡住面包的尽头,再然后左手下旋,右手上旋,将面包拧将下来。

对此,1899年出版的一部《生活之术》(Regles du Savoir-Vivre)有这么一个解释:用刀子切面包,其碎屑可能会飞起弹进客人的眼睛,甚至落到夫人裸露的肩膀上,造成困扰和尴尬。

法语里“面包”这个词写出来是“pain”,听起来和中文的“伴”字发音相仿。可别小看法国面包这个“伴”,是法国人每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主食,其重要性大大超过葡萄酒,正如法国一句顺口溜所说“酒要适量,面包多多益善”(Pain tant qu'il dure, mais vin a mesure)。法语里还有许多面包相关的俗语,

形成了颇为独特的法国面包文化。

法国面包品种达150多种,从颜色上说有白面包、黑面包,从形状上说有长棍、圆形、牛角面包,从口感上也有软硬之分,因而法国人爱说“什么牙啃什么面包” (a pain dur, dent aigue),形容做事要因地制宜。由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面包,当然面包店生意兴隆。如果你有机会到法国住上一段,你会注意到发现每天早上起来法国人第一件事就是去买面包。街上走动的法国人胳膊肘下都夹一根长棍面包,手里可能还提着羊角面包。所以在法国畅销货往往被形容为“像面包一般好卖”(objets qui se vendent comme des petits pains)。

面包是好东西,心地善良的人就被形容为“好的和面包一般”(bon comme le pain)。见多识广,游历国很多国家的人可以自吹 “吃过不止一种面包”(avoir mange plus d'un pain)。而且,面包在法国人眼里和中国人常说的“饭碗”差不多。所谓“挣面包”(gagner son pain)就是干活挣钱。同理,抢别人饭碗就是“从嘴里夺面包”(Oter le pain de la bouche)。如果你听到法国人说“面包还在案板上”(avoir du pain sur la planche),那就是表示他手上有许多活要干。法国人明白只有辛勤工作才能致富,正所谓“黑手换来白面包”(Les mains noires font manger le pain blanc)。如果谁不好好工作,就会被贬为“对不起吃的面包”(Il ne vaut pas le pain qu'il mange)。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疼,所以法国人说别人施舍的面包是苦的(le pain d'autrui est amer)。当然如果运气好,碰上天上掉下馅饼,这是另一回事,叫“老天恩赐的面包”(c'est du pain benit)。

面包如此重要,难怪法国人形容度日如年,长得令人难以忍受时会说“没有面包的日子”(long comme un jour sans pain)。悲伤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以泪洗面,而说“泪浸面包”(tremper de son pain de larmes)。如果活得“连吃面包都没滋味了“(perdre le gout du pain),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因为这句俗语在法语里是濒临死亡的意思,成了面包渣滓了。

7.细中有粗 正如网友老巴巴在评论《12亿火星人》时所言:“法国人在细节上的敏锐和在大局观上的迟钝有同样的能力。”一位客居法国的丹麦人说:“我有生以来从没有看到有人像法国人一样,可以把最简单的东西弄得非常复杂。”

我说,法国人细中有粗。先说细。

女人心细自不必言,难得得是法国男人也同样如此。借用台湾作家龙应台描绘上海男人的一段话来描绘法国男人:“他可以买菜烧饭拖地而不觉得自己低下,他可以洗女人的衣服而不觉得自己卑贱,他可以细声细语地与女人说话而不觉得自己少了男子气概”。只不过,如果我们把这段话中的“洗女人的东西”改成“买女人的东西”,那就更贴切了。在中国,女性用品商店里一般你只能看见女顾客,而男朋友、老公一律站在店外等待。在法国,你会发现法国男人们在女性用品专店内认真地比较款式、颜色和尺寸,为伴侣挑选合意的贴身衣物(据说如果在英国有男人进女性用品店购物,那多半是为自己挑选——抱歉,有点走题了)。

法国人的心细还体现在他们的礼貌观。伯纳.圣—若弘在《12亿火星人》中探讨过究竟什么是中国人眼中的礼貌。据他说直接问一下中国人得到的回答是:“那就是会说‘你好,再见,请进,请坐’这类的话啦!”如果我们也问一下法国人什么才算礼貌,那么我们得到的回答可能是这样: “礼貌就是避免使对方难堪,避免问可能令对方感到不适的问题,或者显示对方错了或者有可议之处。你必须事先设想他回答你时是否会感到为难”。

同理,赞美也容易使人感到困窘,因而应该慎用。因为,直截了当的吹捧会使谦虚的人感到丧失原则,使那些羞怯的人感到情何以堪,而那些多疑的人则会感到你在冷嘲热讽。

怎么样,够细腻的了吧!按照这个原则,你在法国决不能问人家结婚了没有、孩子多大了这样的问题,因为人家可能根本没有结婚,或者不想让别人知道是否结婚。同样,你也不要问人家在那个单位工作,因为人家的职业可能不够体面,或者根本正在失业。甚至你不能问法国朋友父母身体如何,因为如果人家父母可能已经仙逝,你的问题无异于挑开一个疮疤。

然而,很可惜,法国人的礼貌是对熟人而言的。对陌生人,法国人不但冷漠,甚至粗暴。为什么法国警察如此蛮横?为什么巴黎出租车司机那么无礼?为什么法国开车人那样粗野?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面对的是陌生人。

这一点,在法国居住的华人和留学生一定有所体会。在我求学期间,我的法国导师、同学与我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一批评或者赞美让我感到过一次难堪。可是,有一次我和另外一个中国同学在Carrefour(国内翻译“家乐福”)超市买东西。看到出口付款的人很多,我们正巧也有点急事想早一点回去,所以说好一个人去货架上取要买的东西,另一个人先排队。待我的同学抱着东西来和我汇合的时候,排在我后面的一个老太太冷冷地说:“先生,也许在你的国家你们可以这样做。在我们法国不可以这样做。”说罢,她老人家径直走到了我的前面!我无言以对,感到不适、难堪、为难,在短暂的一瞬间里连民族自尊心似乎都被击碎了。

好个厉害的老太婆,好粗鲁的法国人。

8.时空凝滞我在80年代初到法国的时候,电视一台有一个著名新闻主播,人称PPDA(全名字母的缩写),每天晚上8点准时出现在观众面前,从黎巴嫩局势到美苏会谈,从容不迫地说新闻。那时PPDA只是30岁上下的小伙,但看上去却像

5、60岁的老头。后来90年代中我再次返回法国晚上打开电视,我意外地发现,看上去依然是

5、60岁的PPDA依然在那里侃侃而谈,从以巴和谈说到前南战争。到了新世纪,再在电视一台上看到已经真正上了点岁数的PPDA仍然在主播的位子上说新闻的时候,我已经不再奇怪了。

法国人有一句话时常挂在嘴边:“得胜的时候不换将”(On ne change pas une equipe qui gagne)从正面理解,这叫做再接再厉、乘胜前进。从另一方面看,这句话典型地反映了法国人的守旧和保守心态。PPDA老矣,尚能主持节目,为什么要改变? PPDA只是一个例子,是稳定的象征,因为法国人喜欢一如既往,

不喜欢“意外”。我又一次和法国、美国同学出去玩,但交通堵塞,不得不临时决定改道去另一个地方爬山。青山绿水之间,微风徐徐吹来,老美兴奋莫名,大叫Exciting。而法国同学则不冷不热地评论说:C’est beau, mais ce qu’on a pas prevu(很美,但这不是我们原来所预想的)。

说到风,让我想起高卢人祖上传下来的一个老毛病,那就是他们对“气流”(Courant d’air)的恐惧,尤其是穿堂风,那简直就是SARS病毒。前面引述过那位美国妇女的回忆录里记载了她嫁入法国人家后发生的这样一件事:“我第一次打开窗户让风吹进来的时候,婆家人全都激动地冲上去把窗子关上,生怕我不小心让邪恶的妖精钻进家里来。”今年法国酷热,居然活活热死了上万人。我猜想与法国人特别是老人们惧怕“气流”,不肯开窗,也不肯安装空调有关。

在法国生活,你有时会觉得不知哪里存在一个“减速器”(deaccelerateur),使法国的时间气流近乎停滞,法国的大街小巷总是那么安详,法国的山山水水总是那么凝静,而法国人脸上的表情总是那样和蔼而又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也好,我离开法国已经多年,但是我所写的关于法国的文章似乎还没有一篇完全过时,时不时还能在论坛上导读,博得若干点击;或被传统媒体看中转载,换几个稿费(相比之下,伯纳.圣—若弘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写的关于中国的《12亿火星人》完成于1999年,看上去却像是描述多年前中国的场景,很多内容已经过时,让网民们笑骂)。

9.法郎自大 法郎已被欧元取代,我说的法“郎”当然是指法国佬。法郎自大,自大到什么程度?也许我们可以借用一个“换灯泡要几个人”这个老掉牙的笑话来说明: “在法国,换灯泡要几个人?一个人抓住灯泡即可,因为他认为地球正围绕他转动。”

法国人如此,巴黎人更甚。《国际先驱论坛报》的一篇文章曾经这样描绘巴黎和巴黎人:“巴黎是国际圣殿。世界银行应该资助巴黎的经济。而巴黎人就当全职的巴黎人就好,不该做其他工作。”

法国人当然有无数理由为他们感到自豪。

他们反美、反霸。

他们鄙视金钱,见到开卡迪拉克的富豪就梦想有一天把他赶下车来。

他们只有6000万人口,却教会数亿人讲法语。

他们说的和唱的一样好听。

在他们那里,从来就没有救世主,顾客也不是上帝。

他们吃法国薯条,但却从不声称这是法国的发明。

他们吃奶酪、啃面包、喝葡萄酒,却不得心血管疾病。

他们热爱和平,100年来没有向外发动任何战争,50年来也没有赢得任何战争。

他们在餐桌上循规蹈矩,却对规章制度置若罔闻。

他们是世界上唯一在‘禁止吸烟’标志下吸烟的国民。

在每一个粗鲁的法国男人后面,都有一个高雅的法国女人。

他们的女人用事实告诉世界40岁的女人可以比20岁更加性感。

尽管法国大餐已经登峰造极,他们依然欣赏中国饮食。

他们有本事把伊夫.蒙当这样的意大利人和高行健这样的中国人变成法国男人。

他们再也不用写也写不出《悲惨世界》。

他们把纳税人称为“奉献人”(contribuables)。

他们面包里不放糖,放盐。

他们的汽车、火车、飞机非常准时,如果你赶上他们没有罢工的话。

他们喜欢喜欢法国的人。

10.结束物语 说点正经的,我非常同意伯纳.圣—若弘所说,今天一个法国知识分子在与中国知识分子交流时,必定会觉得比与本国农民之间的沟通更容易。

想来读者不会误解我的意图。虽然我刻意渲染,但是本文没有也不是要和法国人“算账”。我只是想在冷嘲热讽之中找寻一点有趣味的文化差异,而已。

如果仅仅是为了杀杀法国佬们的傲气的话,大可不必花上一天写这么个万言书,我在1984年夏天在法国贡比涅的一个欢迎外国新生的鸡尾酒会上就已经做到了。

那次,我操着不纯熟的法语真诚地对一位刚刚倾倒了一片的金发女郎说了这么一句: Vous parlez bien Francais! (你的法语讲得真好!) 女郎无言以对,高傲荡然无存。

因为,她就是个法国人,巴黎人,生于斯,长于斯。

第5篇:法国各类文凭介绍

法国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学习方式截然不同。大学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发展以达到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在选择要就读大学之前,学生必须详细了解学校的科系及资料。有关资料可向学校的资询辅导处索取。

一,概述 学生进入大学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面选系、选学分与选课程的问题。

法国大学科系类别略分为:

*文学、艺术、人文科学类

*法律、经济、贸易及管理科学类

*科学与技术类

*体育医学、药学、牙医类

一般学生的大学学习分为二——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有文学、语言、地理、应用外语、外国语文与文化、法律、经济与技术科学等科系。第二阶段有:外语、现代文学、人种学、私法、经济计量学、物理化学等科系。

法国大学文凭的种类也比较多。除了国家文凭之外,大学文凭分为普通大学文凭DEUG、第三年文凭LICENCE、第四年文凭MAITRISE、博士班第一年的深入研究文凭DEA、博士文凭DOCTORAT。除此之外,各大学另设有特殊学科文凭。只是国家不承认。

二,详细介绍

1,大学第一阶段

大学第一阶段分为普通大学课程与科技大学课程,都是为期二年的学程,毕业后分别授予普通大学文凭DEUG或科技大学文凭DEUST。

想要进入大学第一阶段就读,学生必须通过高中会考或具同等学历资格,方能提出入学申请。在第一阶段第一年的第一学期,学生须慎重修读基础科目及选修科目,以为未来分科选读先奠定基础。普通大学文凭DEUG是为准备继续升学的学生而设的课程,计有文学、文化传播、语言、法律、外国语言与文化、经济与社会行政、应用外语、经济学、造型艺术、科学、经济与技术、表演艺术、自然与生命科学、心理学、结构材料学、社会学、体育活动、应用数学、社会|科学、护理、地理、神学、历史、艺术史与考古学等科系。

科技大学文凭DEUST是为准备就业的学生而设的专业课程,结业后学校发给科技大学文凭。有的大学设有为期六个月或一年的普通大学文凭共同基础课程。这类课程结合了理论、实务、教学与实习。科技大学的学习类别共有十六个领域,提供一百廿十个以上的专长训练。欲获得科技大学文凭,须先通过严格的个人成绩甄试。

2,大学第二阶段

凡具有普通大学文凭DEUG、科技大学文凭DEUST、或同等学历者均可申请进入大学第二阶段就读。大学第二阶段依各类不同的领域与方向,所颁发的文凭种类亦不同,计有第三年文凭LICENCE、第四年文

凭MAITRISE、应用资讯管理文凭MIAGE、科学管理文凭MSG、科学与技术文凭MST、工程师文凭。大学第二阶段的第一年结业时,学校发给第三年文凭,相当于高中会考及格加上三年的学程。第四年结业时,学校发给第四年文凭,相当于高中会考及格加上四年的学程。在二十余个领域里,设有许多专门科目。举例而言,在艺术的领域中,就设有十五个相关科系;法律的领域中,设有十三个相关科系。如欲获得相关资料可向各大学学生接待、咨询及就业辅导联合服务处或到台北法国在台协会询问。大学第三年与第四年也有专业或职业导向之学科课程。结业后学校发给文凭。

职业导向的文凭可分下列三种:

1)应用资讯管理文凭MIAGE:

凡是具有结构及材料科学﹝SSM﹞和应用数学及社会科学﹝MASS﹞普通大学文凭者或高等资讯技师证书﹝BTS d'informatique﹞者,经过甄试就可就读这类学校。

2)科学管理文凭MSG:

凡是具有经济及社会管理﹝AES﹞、应用数学及社会科学﹝MASS﹞或经济学之普通大学文凭者、高等技师证书﹝BTS﹞者或工艺管理大学文凭(DUT de Gestion﹞者,经过甄试就可就读。

3)科学与技术文凭MST: 共有一百六十个科系。凡持有普通大学文凭、工艺管理大学文凭或高等技师证书者可以提出申请就读。

工程师文凭约有三十余所大学开设工程师文凭的课程。这类文凭是得到普通大学文凭DEUG之后再修课三年,程度相当于高中会考加上五年的学程,法国工程师文凭颁发著名的工艺大学并驾齐驱。3,大学第三阶段

大学第三阶段入学标准应就读之科系与大学不同而异。唯一相同点在于申请者必须具有相关的大学第四年文凭或同等学历。尽管如此,鉴于申请就读的人数可观,注册资格须通过甄选,亦即:先提出个人履历、毕业证书、成绩单并附上论文计划,再进行约谈。无论申请程序如何,最理想的方式是直接与负责论文指导的教授联络,接到教授的同意函后,再与学校行政单位联系、即可收到预注册许可。

大学第三阶段因所学方向不同,毕业后学校颁发的文凭类别亦不同。计有第三阶段职业导向文凭与第三阶段研究导向文凭二种。

第三阶段职业导向文凭

学生若要以就业为最主要目的,可读高等专业文凭﹝DESS﹞。在大学的系所或研究所中设有高等专

业研究文凭班,就读一年即可获得文凭。学生除了时数可观的课程外,尚须到企业公司从事三个月的实习。

这种职业导向文凭可分三类:

1)应用类职业导向文凭

2)高度专业职业导向文凭

3)双技能职业导向文凭,例如:共修管理与资讯的文凭。

4)企业行政学院IAE也属于第三阶段经济管理的学府,颁发双项文凭:职业导向文凭DESS与企业行政能力证书CAAE。

4,第三阶段研究导向文凭 想要念博士学位的同学就须找以研究为导向的学校或系所。 这阶段的学程又分为二部份:第一年为研习深入研究文凭阶段(Le DEA),第二年至第四或五年为博士班阶段(Le Doctorat)。

1)深入研究文凭﹝Le DEA﹞

学生若想从事博士论文研究,必须先经过深入研究文凭﹝DEA﹞的阶段,此为进入博士班研究的必经阶段。学生可以从事各种不同的研究题目。通过考试与发表一篇小论文后,即可获得大学颁发之深入研究文凭。

2)博士文凭﹝Le DOCTORAT﹞

学生获得深入研究文凭之后,随即迈入博士班的撰写论文阶段。凡具有相关深入研究文凭的学生,皆可申请入学。经与指导教授探讨论文主题,获其同意,即可开始撰写论文,所须时间约二至四年。学生通过论文答辩后,即可获颁博士文凭。

5,医学/牙医学/药剂学

法国的医师、药剂师及牙医师人数甚多,所以这些科系的考核与淘汰更严格,学生在修完第一学年课业后,参加期末考试,每年约仅有百分之廿的学生得以升级。外国学生申请入学更不容易。6,普通大学文凭的类别

1)文学、艺术与人文科学类:

文学、语言科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应用外语、地方语言、造型艺术、音乐、哲学、心理学、社毽|学、应用数学及社会科学、地理、历史、艺术史、神学、文化与传播。

2)法律、经济与管理科学类:

法律、经济与社会行政、企业行政与管理、经济科学、科技与经济、

3)科学技术类:

自然与生命科学、结构与材料学、工业技术

4)医药卫生类:牙医学、医学、药剂学

5)护理体育类:体育活动科技

(1)(综合)大学:一般设有文、理、医、药科。全国有72所,由中央教育部管理和领导。大学教师近4万,学生80多万,占全国大学生总数90%左右。

(2)工程师高等学校质量较高,难于考取。全国有170多所,其中64所归中央教育部领导,少数是私立学校。

(3)短期技术大学: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学制为2-3年。全国有66所,在校生3万多。由中央教育部管理与领导。

1989-1990法国学生有1092560人,外国留学生124597人;获法国政府资助奖学金的外国学生有8230人。目前,中国在法留学生有2000多人,法国在华留学生有70多人。

法国的综合大学(包括短期技术大学不进行入学考试。凡高中毕业会考合格并持有高中毕业文凭者,均可按大学规定的时间向校方交验有关证件注册登记入学,一直到注册额满为止。学生在行政注册审查合格后,就开始选择所要学的专业,进行学术注册。

综合大学的学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年,主要进行基础理论教育。学生经过2年的学习,必修与选修课程经考试都合格,获得规定的总学分,就发给普通高等教育文凭。持这种文凭者可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或到社会上就业。第二阶段也是2年,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教育。学生修完第二阶段第一年(即第3年)的规定课程,考试合格,便发给“学士文凭”。如果再学习1年(即第4年),各课程考试合格,便发给“硕士文凭”。持有“硕士文凭”的优秀者,可进入第三阶段(即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第三阶段为3-5年(一般需4年)。第1年必须修完指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发给“深入研究证书”(相当于英、美的硕士学位)。取得证书后才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经2年至4年(一般为3年)的研究工作,并完成博士论文,即可获得博士学位。

进入工程师高等学校要经过极为严格的全国性考试。凡拟报考这类学校的高中毕业生,需要进入设在中学的工程师高等学校预科班进行为期2年的专门学习和训练。这种预科班学习的课程是综合大学1-2年级的数、理、化和法文课。预科班应届毕业生参加统一的入学考试,考取的毕业一般只有50%左右。考取后进入小班上课,学制为2-3年,毕业后获得工程师文凭。这类学校多数亦设有研究生院,学制和综合大学一样,学生毕业后获“工业博士”学位。

法国大学的校历大致相同,工程师高等学校一般在9月中旬开学,综合性大学多在10月中旬开学。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其中各学期之间约有两周左右的假期间隔,一次在12月底的圣诞节前后,另一次在3月底或4月初的复活节前后,暑假约在6月底或7月初开始,长达三个月。

法国高校的学习成绩均采用20分计分制,16分以上的优秀,14-16分为很好,12-14分为好,10-12分为及格,10分以下为不及格。

第6篇:法国就业形势的介绍

去法国留学大家还有一个要关心的问题就是法国就业形势,大家去法国留学无非就想要有一个好的前途希望能够有一份满意的工作,那么目前法国就业形势如何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各位讲解。

法国就业形势如何,近年来,在国内的法资企业日益增多,这些企业非常需要有留学背景的人才,国内就业市场上的法语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法语专业毕业生的起薪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毕业生,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良好的就业前景也成为很多学生选择赴法留学的重要理由。在法国留学的一大优势是,目前87所公立综合大学,全属公立教育机构,即实行免费教育,只收取少量注册费用;而私立院校的学费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这些院校遍布法国各个城市,其中包括1179年创办的最古老的巴黎一大和拥有最现代化高科技校园的尼斯大学。

此外,在法留学生可和法国本国学生享受同样的待遇,包括医疗保险、住房补助、交通补助、伙食补助等。留学法国公立大学每年的花费约为6万元人民币。同时,法国允许大学在读生合法打工,学生可以通过打工贴补一部分生活费用。不过,各种迹象表明,法国名校选才的门槛正逐步提高,并加强对留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审查。赴法留学一般院校需要500个小时左右的法语学习时间及相应的考试成绩。对于无法语基础者,语言学习准备时间约为3-5个月。

目前在法国就业形势是,未来可能将为硕士学历以上的学生提供毕业后的工作就业机会,还有可能延长毕业后的居留时间到半年。目前,中国有不少留学生在法国知名跨国公司里任职。而且一般来说,在法国只要找到工作,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都可以留下来。或者到欧盟其他十多个国家去发展和寻找工作机会,也可以轻松移民加拿大,相对来说在法国毕业后移民加拿大要比在我们国内轻松的多,办理的费用也很便宜.技术移民的周期比国内也要短的多。回国谋一份高薪的工作,职业前景发展非常乐观。法国留学学费

综合大学:免学费,注册费平均每年约为200欧元-800欧元;

重点高等专科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注册费平均每年520欧元;

私立学校:一年约为3900欧元-15000欧元;

其他高等院校:一年300欧元至6200欧元。

资金担保方面,一般要求存入第一年学费和生活费。一般而言,赴法第一年学习语言,语言中心学费在2万-6万元人民币之间,一年生活费不低于6千欧元。同时,父母需提供其收入证明和近半年以来的银行卡资金流动记录。

以上就是小编为各位详解的关于法国就业形势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通过上文对于法国就业形势也能够有所了解了吧,希望能够帮得到大家。

第7篇:Le thé chinois(法语版中国茶文化介绍)

Le thé chinois Les chinois adorent le thé et ont l’habitude de recevoir leurs amis en leur offrant du thé. Le thé est un produit de consommation quotidienne en Chine. Le théier est originaire de Chine. Les Chinois ont d’abord découvert les vertus médicinales de la feuille de thé, avant d’en faire une boisson.

En fonction des méthoodes de préparation, les thés chinois peuvent être classés en six catégories: thé vert, thé noir, thé wulong, thé parfumé, thé tuo et thé en brique. Chacune des six catégories a ses propres variétés. Le thé vert a une couleur tendre et vive et n’est pas fermenté. Ses variétés les plus appréciées sont: longjing, produit du lac de l’ouest de Hangzhou, Biluochun, de la province de jiangsu, Maofeng, spécialité de la montagne huangshan dans l’anhui et liuèan Guapian, produit du district liu’an de l’an hui.

Le thé noir est un thé fermenté, dont l’infusion est d’un rouge éclatant. Les meilleurs thés noir sont produits dans la province de l’anhui et dans celle du Yunnan.

Semi-fermenté, le thé wulong a de grosses feuilles détendues et donne une infusion couleur d’or. Le thé wulong, le meilleur thé wulong, est une spécialité de la montagne wuyishan, dans le fujian. Le thé parfumé est propre à la Chine. Sa préparation consiste à parfumer les feuilles de thé avec des fleurs aromatiques, le thé au jasmin du Fujian est la grande spécialité du thé parfumé chinois. Le thé tuo est originaire du Yunnan et du sichuan. C’est un thé comprimé en forme de pain chinois. Le thé en brique est aussi un thé comprimé. Il est particulièrement apprécié chez les mongols, les tibétains et d’autres ethnies minoritaires.

Le thé est efficace non seulement pour apaisser la soif, mais aussi pour dissiper la fatigue, améliorer la digestion et prévenir des maladies, prendre régulièrement du thé est donc très favorable à la santé.

上一篇:学校与家长安全责任状下一篇: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