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媒的大众文化性审美意义之我见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在是电视竞争激烈的时代, 在角逐中, 《百家讲坛》火了, 《大国崛起》火了, 它们把孜孜的学者、忙碌的白领、时尚的青年、赋闲的老百姓同时吸引到了电视机前,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言为心声, 什么时候我们的节目表达了百姓的心愿或是把百姓想说的、想问的说了出来问了出来就会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成功的案例已经表明, 能够与时俱进洞悉大众心灵的节目在争夺观众中已经获胜。当今很多电视节目的成功就在于它用大众的语言与大众对话, 使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准确接轨, 正是电视美学再创造的功劳。因此, 在为成功节目创造的奇迹感动之余, 深入探讨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审美规律和特征, 探讨电视制作对素材的再创造等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我们服务的电视观众其实就是爱看故事的那群人

我们的节目受到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关键在于说的内容, 然而说的方式更为重要。从群众口碑很好的栏目来看, 内容编排的故事化或者说剧情化已经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基本方向。很多栏目的成功就在于讲故事, 《百家讲坛》是在讲历史的古代的故事, 《大国崛起》是在讲外国的奋斗的故事, 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 但符合了人们的心理认知和求知需求, 因而能使观众获得融入其中的乐趣, 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更留住了观众的心。

通过“讲故事”能够将抽象、枯涩的理论转化为观众看得懂, 且爱看、具体、感人和形象化的电视节目, 这是电视作为“家庭艺术”的特点所决定的。电视节目通过“讲故事”, 可以使观众娱乐、愉快地学习, 也可以使观众由直观的事实, 形象、轻松地去接触事物本质。

这些只说明了内容编排的故事化、剧情化, 能够增强节目的观赏性。但这并非电视节目吸引观众的唯一技巧, 而征服观众的根本依然是节目的立意和内容符合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需求。至于技巧, 则依立意的内容去灵活创造、灵活取舍。

二、我们栏目的宗旨就是让观众感动和共鸣

最好看的电视作品并不是那种雕琢文字、刻意求怪的东西, 而是将观众心里面一些有感觉但又说不出来的东西用具体的节目表达出来了。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 也就是电视表现逻辑和大众思维逻辑的准确接轨。接得好, 观众会成为我们节目的铁杆粉丝。

电视节目和观众心理的共鸣有两个境界:一是让观众爱看, 到时间肯定要坐在电视机前;二是促进观众思考和学习, 节目播完了还要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被节目激发的兴趣和求知欲。

达到节目的收视率是栏目生存的基础而能够引发观众学习历史的热潮是栏目生命的精髓, 这应是我们内在的宗旨。《百家讲坛》展现了电视媒体对大众文化的强大引导力。电视媒体的导向功能便达到了, 节目保持长盛不衰就有了后劲, 有了更强的生命力。有了立意的指导思想, 还要有聪敏灵活的技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观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共鸣是电视节目的内涵与大众生活的搭接。

三、我们电视栏目的精神就是要洞察时代的召唤

每个时代的人, 都有每个时代的心态。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导力量, 必然应该承担起弘扬时代精神的重任, 电视节目的成功, 完全取决于编导策划能否洞察时代的召唤。

依据《大国崛起》主创仁学安的观点, 该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有三个:第一, 知识性;第二, 符合中国人包容性很强的对外学习心态;第三, 符合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对民族未来发展方向的集体思索。

上述这段话说明了《大国崛起》的成功三要素:一是引人兴趣的故事;二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认知习惯;三是与时代民众对国家富强的集体向往形成了共鸣。。

四、我们电视人的使命就是大众文化的主导主心骨

电视有海纳百川包容多元文化的特点, 一般来讲文化包括四个层次: (1) 主导文化, 指体现特定时代群体的文化形态; (2) 高雅文化, 亦称“精英文化”, 指表达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的文化形态; (3) 大众文化, 指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大众需要的文化形态; (4) 民间文化, 指体现普通民众日常通俗趣味的、带有传承特色和自发性的文化形态。而“大众”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的大众概念层面上, 大众文化是一个包容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狭义大众文化的泛文化概念类型。而我们传媒文化其实就是大众文化。电视的表现模式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语言) 的社会功能:以大量的信息、流动的和模式化的文体、类型化的故事及日常氛围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审美需要。电视是广义的大众文化的代表, 是多种文化的转换器。这是因为电视文化是直接面向家庭的传播媒介, 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有家庭, 也就形成了电视对多种文化形态类型的超强包容性, 加之集多种传播优势于一身, 成为当代大众文化传播最先进的载体, 在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属性的审美意义和主导意义显而易见。电视文化传承的是广义大众文化, 这正是电视节目观众群体细分和影响其他媒体的内在动力。

综上所述, 电视是综合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狭义大众文化的具有多元文化视角的传播载体, 集多种传播优势于一体, 所以电视特别是我们这些电视人也就必然承担当代大众文化的主导者和大众文化属性审美取向的引导者的责任。要想优化电视主导文化的功能, 就必须进一步细分观众群和节目的功能类别, 展现节目独特的个性, 用符合审美取向的大众的逻辑和大众传媒的大众对话。让电视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服务, 提高整个社会的综合水准。

摘要:本文论述了电视是综合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视角的传播媒体, 集多种传播优势于一体。所以就要必须承担当代大众文化的主导者和大众文化属性审美取向的引导者的责任。用符合审美取向的大众逻辑和大众传媒的大众对话。让电视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为大众服务。

关键词:电视美学,大众思维逻辑,大众文化

上一篇: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下一篇:新的历史时期机关单位党建工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