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历史书评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流浪的历史书评

《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书评

一、本书脉络及主要内容

人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夏勇教授的《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在笔者看来就是解决“权利是什么”和“权利是如何形成的”的问题。全书大体分为四篇,分别是权利现象及权利概念,古代的人权萌芽,近代人权概念的形成及人权与人类和谐。在首篇中作者分析初民社会的习俗权利及其表现,继而论述权利的基础,并得出权利的五大要素。中篇作者突出以个人独立视角研究权利,并论述权利产生的三大理论基础,下篇作者介绍权利推定类型及近代人权的发展,尾篇是中国式人权发展探讨。通览全书,权利在中西方何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人权在中国是否真的水土不服,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二、中西方权利形成的比较分析

权利具有五个要素,即利益、主张、资格、权能、自由,作者认为,“对于一项权利的成立来讲,这五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以其中任何一种要素为原点,以其他要素为内容,给权利下一个定义,都不为错。”笔者便先以此为基点展开论述:

其一,利益与正义。

西方文化将利益与正义相联结,正义就是通过调节利益的增减来实现的。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把正义划分为两种:其一是分配的正义,即根据人的身份和能力来分配政治职务和财富,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就是最大的平等,分配给适格的人其应得的利益就是正义;其二是纠正的正义,在私益纠纷中,以损失和攫取的中道为原则调节彼此的利益。因此,维护自身利益是一种“应当”。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应予”、“应让”,注重提高自我修养以应对纠纷,将义、利对立,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逐利的商人居于社会最末位便可一窥。这并不意味着利益无足轻重,人均有区分并保护自有利益之天性,之所以轻利,在作者看来,根源在于当时自产自足的小农经济,有恒产则易丧失利益进取之心且既有安身立命之本,则可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其又契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贤外王之道。

其二,权利的主张

如上所述,西方文化将主张个人利益作为正义。从客观方面来说,个体性权利主张也变得频繁,这一方面是基于分权与制衡的政治格局,以英国为例,封建王权在精神上遭遇教会分权,在政治上受到来自议会及自治城镇的挑战,另一方面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个人从血缘氏族中脱离出来,而且利益主导的商业贸易关系呼吁着平等、自由,更进一步促进了人权的发展。

重义轻利的中国传统思潮,显然不利于个体主张利益,权利主张也受到了阻碍。中国传统社会在经济上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在等级秩序上则将民众束缚于三纲五常之中,个人依附于血缘纽带,氏族不仅是赋税、兵役、连坐等众多体制的基础,而且是个人的精神支撑,宗庙、祠堂的意义远超个体。而且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倾向于集体利益。在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下,超我超越了本我,追寻理想化无私的个人,个体性权利难以提出,进一步阻碍了人权的发展。

其三,资格

人权普遍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突出表现在权利的主体方面。就人权的内蕴而言,人权应该是普遍人权,而现实是人权是当权者或当权者背后的利益集团所享有的权利:教会宣扬人人平等,志在创建超越世俗社会的神权;资产阶级提倡天赋人权,是形契约之名,促资本积累。

在超我型的中国,统治阶级所维护的是固有的不平等特权,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弟子以帮助弱者守城以倡导“非战”,却淹没于秦灭六国之中。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湮灭于统治阶级的镇压中。人权,作为人之为人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何以跨越阶级集团的鸿沟,仍有待探索。

其四,权能

为了树立人权的权威,西方或是通过原子论抽象提取出自然法理论,或是提倡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然理性”,或是借助上帝的宗教权威强调“永恒法”。文艺复兴时期,洛克和霍布斯对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的论述增进对权利的理解。在追求理论正当性的同时,运用法律的权威保障人权,此时期权利法典化杰出代表是1789年的《人权宣言》。

在中国,虽未曾有系统的权利理论,但不乏人道思想与大同思想,人道思想作为常识存在,例如不得随意伤人性命、尊老爱幼。大同思想依仗“独尊儒术”贯穿精英阶层,又因其贴合小农经济,也为国人所接受。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萌生对抗封建专制意识,但仍没有提出权利,人权保护未载入法律。

三、中国人权改良式建议

(1)巩固权利的道德权威—德性权利

中国的权利理论源于西方文化移植,故作者针对中国“集体权利—个人义务”的社会现状,在《中国民权哲学》中提出“德性权利”理论,他将德性权利界定为一种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权利,主张结合仁义传统来重塑权利体系,由社会阐述权利。西方长久以来将中国“和”思想视作人权难兴的症结,大多是受以耶林为代表的利益法学派影响。但笔者认为极端的个人主义容易造就专制,过分强调权利也不符合权利义务一体的社会本位观。在熟人社会的农村,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道德价值将更妥善的保护人权。在陌生人社会的城市,则需要记载着保障人权的法律,更需要一种法治精神。

(2)巩固权利的法律权威—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对人权的形成及发展有极大地影响。如前阐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乏人道精神与大同精神,唯缺法治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内圣外王,而人治由于依赖于统治者个体,具有不穩定性,而法治最大的优势便是脱离了任意性,能够制度化传承思想。权利脱离了法治的保障,即会因缺乏可操作性陷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无救济即无权利,意识到损害人权是要付出成本的,侵害人权的行为才会有所减少。作者认为,人权的构建就是人道与法治的构建,脱离了法治的人道主义不过是空泛的口号,而脱离了人道主义的法治,易沦为专制。唯有二者结合,方为人权要义。

(3)注重个体地位与价值

个体权利是人权发展的基点,脱离氏族的个人为了寻求自身保护结成集体,以集体力量对抗危险的世界,形成“集体权利—个人义务”的模型。然而个体过渡一些权利交予集体垄断行使,集体在社会交往中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人,容易为其利益牺牲个体权利,只是集体垄断权利的范围、侵权频率和数量远不如氏族侵权。个人是自我利益的最好维护者,个体权利维护往往能带动社会整体发展,例如孙志刚案。以个体为起点,而不是简单的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防止多数人的暴政,才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人权。(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夏勇:《中国民权哲学》,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3]夏勇:《权利发展说》,载《法制现代化研究》,1999

作者:黄婧

第2篇:《流浪的历史》书评

时间是用来流浪的

quanquan1115 发布于 2007-12-03 05:16

流浪———一个常常被浪漫主义盗用的词汇。

还原被物质优渥的有闲阶级的真假叛逆们所美化暧昧的流浪,不过是一种俯就卑微的生存方式。流浪,源于一个人对自我的流放,往往最重要的原因在是生产资料被剥夺生存空间被挤压之后,出走成为最不愿意也最为普遍的选择。

《流浪的历史》一书为法国著名史学家若兹·库贝洛所撰写,若兹·库贝洛对法国从中世纪到今天的“流浪的历史”做了详实的考察与分析,在意兴盎然的典故的趣味之间于是让我们不得不对流浪这个世界共存的问题有所反思。温情主义的面纱往往占据道德优势,却不具备操行性。兵火不熄的战争,骇人听闻的大饥荒、持续爆发的流行病、产业革命带来的失业„„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迁都滋生着流浪。

考察流浪的历史,无论是蜂拥至农村还是被迫来到城市的流浪者,他们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紧张的对峙。流浪者,饱受排挤和猜忌,在主流视野中,他们是秩序的扰乱者。社会对待流浪者的反应是矛盾的:一方面在过去的几千年中通过禁闭、羁押、苦役、牢狱等严厉措施对流浪者进行无情的镇压;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基督教精神背景暗示下,社会又不断为流浪者提供施舍救济的场所与方案。按照若兹·库贝洛的观点来说,当权阶级对流浪者举动的双重性质在本质上反映的是社会在面对其流浪者时一贯的束手无策和进退两难。

以往,制定流浪政策往往把区分“好流浪者”或者“坏流浪者”作为最大要点,但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就连权力机关也逐渐意识到当一个人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时候,往往是社会应该承当更多责任,因为这正是社会对个人的遗弃。流浪,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种对社会既定秩序的不认可甚至是不服从的态度。而对流浪的镇压与打击,就是对“异己”的清洗,本质是一种对公民权利的剥夺。

也许吉卜赛人是世界上最为潇洒坦荡的流浪民族,他们的流浪更多带有宿命气质。有一首吉卜赛人的民歌:“时间是用来流浪的,身躯是用来相爱的,生命是用来遗忘的,而灵魂,是用来歌唱的。”不错,和爱情,生命,时间,灵魂一样,流浪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从剥夺,漠视到正视,维护这种权利的历史进程,正是人类文明的缩影。

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在欧盟成立以后已经很渴望改变他们流浪的宿命了.他们渴望被承认为一个欧盟范围内存在的nation,他们希望以吉普赛的名义获得欧盟的席位,首先从人口上说,吉普赛人的数量超过加入欧盟的许多国家.

至少在全球化的今天,被迫流浪的人们渴望的是归属而不是继续流浪.

欧洲所谓的后现代性中,对于流浪被认为是增加了社会的成本而非福利,而福利国家有义务解决流浪者的一切问题(包括用监狱这样的手段) 如齐格蒙.鲍曼所说,观光者将成为后现代性的英雄,而流浪者只能是后现代性的牺牲品.当你认真地去考察这一区别,就足以撕下浪漫主义的面纱,展示在你面前的将是残酷的世界两极分化.

流浪是一个有双重含义的字眼。对于我们这些栖居在象牙塔之内的学子来说,呤游诗人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浪精神已经在无数的玄幻小说中不断重复。然而,在我们真正去流浪的时候,却要真正理解“流浪”这个沉重的字眼。《流浪的历史》虽然主要以法国的历史为考察对象,但是却帮助我理解了什么“流浪”,进一步理解了我们——一个个弱势的个体——自己的命运。德尔斐神庙上镌刻的“发现你自己”让我足以相信这本“流浪之书”的生命意义,尽管在下文中我主要讨论《流浪的历史》的学术意义。

一.两种穷人

穷人有两种:真正的“穷人”和假的“穷人”。区分两种穷人的标准是健康,主要是肢体标准,进而发展为是否具有劳动的能力。在启蒙时代,当救济穷人成为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穷人问题衍生除了工作权利的问题。工作权利与生存权利是一对存在争论的概念。对于流浪者来说,是什么让他们脱离熟悉的互助环境,踏上充满歧视、不测与可能没有归途的流浪之路呢?只有踏上了这条道路,才有了在异乡的生存权利和工作权利。

二、流浪的世俗化救济

流浪的救济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这个世俗化的过程曾经是法国王权强化的过程。一系列世俗救济机构特别是治安队伍的建立,将王权推广到了以前由宗教所控制的领域。“教会之外无就赎”的历史结束了。毕竟,对于流浪者和穷人来说,物质粮食远比精神粮食来得急迫。在启蒙时代,对流浪者的救济是作为国家的责任出现的,而并非他们是社会契约的一方。成为公民,获得选举权需要在一个地方固定居住一定的时间。这对于流浪者或者穷人来说是荒谬的。没有人知道自己明天是在哪里看到太阳升起,甚至他们并不确信自己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三、救济流浪者与社会控制

救济作为国家的责任,同时也是国家将人口纳入到社会秩序的控制之内的方式。但是国家总是在投入和产出之间矛盾——流浪者从来没有消除过,而在经济萧条的时代,国家总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救济穷人。社会的进步似乎在带来流浪者数量上的减少,文明化的进程使得流浪越来越成为一个浪漫主义选择。但是贫困并没有消失,那些逃离了收容所和济贫院的乞丐重新成为了社会秩序的背叛者。居无定所者不就是流浪者吗?但是我们甚至连统治居无定所者都做不到!流浪者的真实意义已经是脱离了社会控制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其实是被社会所排除的对象,无论我们向他们投向多少同情眼光也不能代表这个阶层能重新融入被控制的社会。

第3篇:历史深处的忧虑书评

《历史深处的忧虑》读书报告

文化碰撞下诞生的自由国度

美国,这个与我们隔太平洋相望的国家,是如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我们认为的除了自己国家以外所最为了解的国家。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历史政治,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谈到关于美国的一切。它仿佛是我们对外国文化认知的起点,常常带给我们一些关于异文化交流真理性的启示。之所以称其为“真理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多元文化的交织使它拥有了丰富而杰出的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它的开放性使人们能够获得各具特色的国际体验。然而,或许恰恰是由于它文化的复杂性,我们也难以认识到一个真正的美国。

一、关于本书

每次看完有关于美国种种的电影和书籍,我总能获得与先前不同的感受。它们向我讲述美国文化的丰富与新鲜,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虽然共同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基本价值观,却引领我从完全不同的角度观察美国这个“不简单”的国家。《历史深处的忧虑》也是这样。作为“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书籍之一,这本重点讲述美国法律、政治制度及思想原则的书以一个中国移民的视角对美国社会进行透视,用长信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生动地描绘着一幅生活的写实画卷。移民、种族、自由、平等,这些关键词下的美国究竟呈现着一种怎样的形象?它们之间又有何种微妙的联系?我们又该怎样用跨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待这种关系呢?这本书让我带着这样的疑惑去探寻作者的思想踪迹,从历史的古今到社会的百态,重新认识这个国家及它的独特个性。有趣的一点是,本书的作者林达,是一对美籍华裔作家夫妇共用的笔名,他们以朴实自然,富有洞见的文字风格独树一帜,曾被誉为中国的“托克维尔”1。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移居美国后,他们因同样的谋生劳作开始和美国的普通人建立友谊,开始一步步地了解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他们正像是一座横跨两道文化河岸间的桥梁,试图改变我们对美国的刻板印象。正如他们自己所说“同时和两个文化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它们不仅开始有可能化为一片风景,而且第一次向我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

二、走进美国:迎接真正的国际化

打开这本书,就像一个普通的移民一样,首次踏上一片全新的土地,我们总会开始急切地嗅寻身边的各种文化气息。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大国,常常被称作“世界人种的大熔炉”。自新大陆开辟以来,这里汇集了来自欧洲大陆的“先行者”,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被迫来到这里的非洲黑人,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亚裔民族,以及最最本土的印第安人„„不同的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在这个大环境里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这是怎样一幅灿烂的图景!这里有全世界最奇异和纷繁的思想,最聪明和最凌乱的思路,最清楚和最不可理喻的逻辑,最惊人和最怪诞的行为。世界上很难再找出一个向美国一样如此流动变化的国家,这“是任何一个美国故事的大前提”。而最能体现这种特殊性的便是大都市纽约。这是一个文化极易“触礁”的地带,置身于其中的人无可避免地陷入急速的漩涡之中。这个“大苹果”的真正滋味,相信没有一个人能够品得出来。曾经有一个笑话这样形容纽约:如果你爱她,送她去纽约吧;如果你恨她,送她去纽约吧!美国社会的复杂性从中可见一斑。

然而,另一方面,民族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也常常导致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对每1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杰出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著有社会学经典著作《论美国的民主》。

一个初进入美国的人来说,“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窘迫。”这即是所谓的“文化休克”吧。我们总是在没有真正进入某个国家前,试图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关于它的一切;当我们自信满满地认为我们对其已经有了八九不离十的概念的时候,却会在偶然间发现事实与我们臆想的完全不是一码子事。作者举的一个例子就让人忍俊不禁:一次春节晚会的小品中,一位父亲掷地有声地对其在美国留学的儿子说,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让他们美国人来给我们刷盘子!台下随即爆发出一阵如雷般心有共鸣的掌声。在之前,这种场景定会让我热血沸腾,但作者却说,这完全是不了解美国社会状况的表现。其实,在美国,雇用中国留学生的一般都是亚裔的经营主,也就是说,存在中国人欺负中国人的情况。多么出人意料!在跨文化的语境下,刻板印象常常阻碍着我们进行交流,获取正确的信息。这是很难避免的。不过,我想,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美国这个问题,就算把整一个美国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摆在你面前,你或许还是不能说出一个标准的答案来,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捉摸,永无止境的东西。

三、种族歧视:纷繁交错的真相

文化的正面碰撞往往导致各类偏见的产生,而当偏见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态势,并且不断向外延伸,这就形成了饱受诟病的“种族歧视”主义。美国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臭名昭著的3K党始终举着白人至上的旗帜,用宗教般的狂热对付与他们肤色相异的人种;犹太民族在经历了二战的悲剧后,仍然处于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被迫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们,组织大游行的场景还时有发生„„这是我们在美国社会能实实在在看到的、也让人揪心的一幕幕。这不仅仅是历史根源和政治体制的关系,文化因素依然是一个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话题。

不要说种族,就光拿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来说,由于各自风俗习惯和文化导向的不同,也会引起这种严重的“歧视”现象。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一般总会产生一种天生的优越感,与中西部的人们小心翼翼地相处,保持着距离感。这仿佛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而种族歧视就可以被看成这种地区主义的扩大化,只不过由于牵扯到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这种“偏见”被提升到了政治问题的高度。

其实,我想,如果我们单单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种族歧视”是几股截然不同的文化支流交汇相融中一个必经的过程。显然,美国这个世界文化大观园正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它并不是历史的倒退,也不是社会畸形的表现。因此,它的存在也就无可厚非了。

四、自由与公平:文化多样性下的选择

“我们正在打造一个再度活跃、强大和生机勃勃的国家。但仍有许多高山需要攀登。我们不会止步,直到每个美国人都能享受完全的自由、尊严和机会,像生来就有的权利一样。我们生来就有权利成为这个伟大国家的公民。”

——美国前总统 里根

尽管从上面看来,种族歧视一直是美国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但恰恰有趣的是,那座高耸的自由女神像骄傲地宣告着美国是“最为自由与公平”的国家。如果单单从这两个矛盾的主题来看,你可能会发笑,但是,我们不妨这样想想,或许正是由于种族矛盾问题的长期存在,人们的观念中越发强烈地燃起一种追求自由与公平的渴望。再进一步说,之所以在美国这种渴望如此强烈,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民族和文化的多元性,各种不同的理念原则和文化体系也只有在“自由与公平”这一个方面达到所谓的“共识”。

于是,我们看到,总统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各个阶层的攻击,人们可以随时入党或退党,你常常可以在公开场合自由发表自己言论的人„„“自由”似乎是美国人生活的主题。就拿美国人合法拥有枪支武器这一个事例来说,在中国及其他一些民主国家,让公民自由持枪的行为似乎是不可理喻的,我们也曾见证过很多枪击悲剧的发生。那么,美国为什么还坚

持到底呢?作者这样说:“人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这种权利,不是任何人给予人民的一种恩赐,而是一种天赋人权,是一种用于防止政府权利无限扩张的一种预防措施。”这么看来,我们便可以理解,在这个自由高于一切的国家,任何威胁都阻挡不了他们追求自由的脚步,即使让他们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

公平往往与自由相伴而生。追求公平即为实现自由理想的重要途径,而美国人实现公平的重要途径便是法律的制定。在这本书中,作者也重点讲述了美国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个人主义是美国主导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前提下,法律也更加显现出其重要的一面。保证公平,维护民主,法律必须十分谨慎,因为它要使尽可能多的人享受到利益,而这些许许多多的个人利益也是国家利益的基础(书中提到,相对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美国人更珍视前者)。作者生动剖析了曾经轰动一时的“辛普森”案,反映了法律在普通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着实需要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来保障每个人的公平。这也就更利于我们理解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里,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怎样在严峻复杂的国家形势面前达到一种共识,怎样保持国家机器间的平衡。这是一种挑战,然而挑战背后的是前所未有的成功与接踵而至的伟大。美国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一点。

最后再说说本书的书名——“历史深处的忧虑”,若是从历史的纵深面和社会的广阔面来分析,我可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综合美国移民的大环境与文化的交错重叠,可以想象,这种藏匿在历史深处的忧虑即是对美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社会百态的思考,这种思考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一个真实的美国,再从其中得到一些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有帮助的成果。这个目的,我想,也应该是每一本跨文化的书籍所拥有的共性。

仅仅通过一本书去了解一个国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好在它能在潜移默化间纠正一些我们关于他国文化的偏见与误解,从一个不至于“南辕北辙”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外国社会。这也是对于我们今后或许成为优秀的跨文化传播者的一种有益借鉴。

第4篇:《历史学家的技艺》书评

摘 要:在看了历史学家技艺这本书后,收获颇丰,本文通过对该书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以后史学研究提供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同时文章也浅谈该书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史料;客观;考证

胡适曾经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尽管我们不可能对历史有一个全面客观的反映,但是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对真实的历史情况进行最大化、最真实的、客观的复原。这本书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他儿子的问题“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历史有什么用”布洛克在书中没有直接说历史有什么作用,而是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对比来说明即使是那些根基坚实的学科也跟历史学一样,历史学的处境未必太差,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存在的科学性。布洛克的书中没有复杂的、晦涩难懂的理论体系,而是运用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案例,将史学的方法阐释的通俗易懂。

一、个人对布洛克书中史学方法的解读与对历史研究的相关看法

在与卡尔的《历史是什么》相对比,布洛克的这本书中的语言、例子更容易让我们理解,这也许是因为卡尔的书偏理论,布洛克的书偏方法的原因。布洛克作为年鉴派史学的一代宗师写出的这本所谓的“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对年鉴学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历史的考察和考证是核心内容,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必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对过去留下的实物、史料去间接的了解过去。然而,即便对发生在当今我们身边的事件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新闻或是报纸了解到一些情况,但是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通过别人的记录去了解到的,他们的记录就一定是全面客观的吗?当然不是,他们的记录总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历史学家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全面的收集相关史料,这样也许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还原历史史实。这也就要求我们对历史研究中涉及到的史料要进行甄别。布洛克这本书中把史料分为“有意史料”“无意史料”两部分,但是布洛克显然重视“无意史料”,他认为“有意史料”在写作的初衷时便带有一定的目的去写,这样的写史违背了治史的客观性,自然这样的史料价值不会太高。无意史料某种程度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一些史实情况,因为无意史料是不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像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一些天文历法社会史学的作品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当时的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医疗现状,社会情况,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古时的史学家要想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是很难的,他们会受到过去的信念和禁忌、传统思想、世俗的偏见的影响,当然,无意史料也会有作伪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对史料进行全面的辩证分析。所考察的史料能否具有代表性、普遍性,能否客观真实的向我们反映一些全面详尽的信息至关重要。梁启超曾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说过“无论做哪门学问,总须以辩伪求真为基本工作,因为所凭借的资料若属虚伪,则研究出来的结果当然也随而虚伪。”布洛克认为考据是一种使史学发展的有力方法,他提到“学校没有考据学一席之地,实在可耻。”这也在从另一个角度去说明历史学是具有存在的意义,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并不是没有存在的价值。在第三小节考据方法的逻辑中,其核心内容便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问题,这也就是“比较是考证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证据,从中发现不一样的地方,这些差异会为我们提供问题,傅斯年曾在《史料论略及其他》指出“假如有人问我们整理史料的方法,我们要回答:第一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二是比较不同的史料,第三还是比较不同的史料”。

在第二章中,文章就对历史研究的程序即先有史料再去找问题,还是带着问题去看史料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布洛克认为后者是合理可取的,这也是符合年鉴学派的思想,他认为“着手研究历史时,任何人都是有目的的,开始时肯定有一种指导思想。纯粹消极的观察,绝不会对科学有所贡献”同时,他还提到“对一个新手的劝告最糟糕的莫过于教他耐心等待,劝他从文献中寻找灵感。这种行为使本来设想不错的研究陷入僵局或绝境。”这些都体现了他对重视带着问题读史料的观点。

在第四章第一节里提出一个核心的观点“理解才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我们对历史不要太多的去评判,而要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去理解去分析,现如今的书目中对袁世凯的形象大都是持有贬义的看法,认为袁世凯是个卖国贼,窃取了革命的果实,但是在当时环境下,大清朝是那样的腐朽落后,这样的时局必须有一位能人去担当拯救国家的大任,试想一下,当时除了袁世凯有这个能力,谁又能担当此重任?如果每个人在面对权利的诱惑下,试问有多少人能承受担当得起?我们要对袁世凯运用理解的方式去解读他一生的功与过,而不是一味的去批判他的过错,倘若我们如果站在袁世凯的立场上去理解他,我们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了。在当时,袁世凯的告密在一定程度上是尊君的体现,他的吃穿,俸禄都是大清给的,他只不过是履行一个臣子应尽的职责,怎么能算得上是告密?

第五章历史的因果中,布洛克认为“原因一元论对历史研究都是有害无益的,历史学就是要探究错综复杂的原因。”历史的原因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全面的发现其发生的原因。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提到“研究历史就是研究原因”我们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予以一定的重视,因为“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情整顿成为有先后顺序的因果关系。”只有搞清因果关系,我们才能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的解读。当然,书中一些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比如采用倒溯研究的方法,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去研究;“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要从整体出发,从一定角度出发这也就是年鉴学派核心思想在布洛克本书的体现。

二、浅谈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的不足之处

在本书中有很多的说法以及下的结论太过绝对,在文中布洛克过分强调考据学的作用,为了说明历史的重要性,在与其他学科的对比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谬解,比如“在学校的课程里,居然没有考据学一席之地,这实在是可耻”这是一种极端的看法,难道有了考据学就一定能够对历史有一个完美的解读考证吗?“着手研究历史时,任何人都是有目的的,开始时肯定有一种指导思想„绝不会对科学有所贡献”这一句话明显太过绝对,“肯定”、“都是”、“绝不会”这些词的运用使得人觉得历史学的研究具有功利性,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下一个必然的结论,毕竟还有偶然事件存在着。

同时在很多有关历史学这一学科不足的地方,布洛克总是以历史学还处在萌芽阶段这一说法来逃避。此外,本书中对历史中的因果关系的讲述不如卡尔描述的详尽,也许是因为战乱的原因,艰难的环境没法让他深入的分析。还有尽管本书中的方法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但是还是没能尽可能多的去写出有关治史的方法,也许正如作者所说“我所呈现给读者的,只不过是一位喜欢推敲自己日常工作的手艺人的工作手册,是一位技工的笔记本,他长年摆弄直尺和水准仪,但绝不至于把自己想象成数学家”,当然要想掌握一种适用于一切的历史学方法理论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倘若作者能够尽可能全面的把治史的方略写出,必然是一部旷世之作。

布洛克对治史程序,即先读史料从史料发现问题,还是带着问题去读史料,布洛克认为带着问题去读史料更好,我认为有些不妥,如今学术界很大部分学者都已经不怎么读原始的史料,写东西时引用二手资料和别人文章引用的文献,这样我们的历史学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试问一下当今有多少学者完全的通读过原版的二十五史?历史是我们依靠史料或实物去对过去的一个复原,假如我们单单只是带着问题去读史料,会不会使人感觉到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感觉,我们只有多看史料才会发现问题,不看史料哪来的问题,哪能更好的复原历史。(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2] 梁启超,朱维铮.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3] 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4] 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M].商务印书馆,1981年2月第1版.

第5篇:

上一篇:大型活动活动保险合同下一篇:syb创业计划书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