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生理学期中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分析

【摘要】目的:对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期中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进行分析,了解试卷质量和学生课程学习情况,为进一步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成绩统计分析和试卷分析原理与方法对试卷成绩、难度、区分度、信度进行评价。结果:生理学期中考试成绩呈正偏态分布,总体分数偏低,平均成绩22.58分,标准差4.97;试卷总体平均难度系数0.58;试卷平均区分度0.30;试卷信度0.74。结论:生理学期中考试试卷信度较好,考试可信、有效,试卷整体区分度良好。但学生成绩整体偏低,试卷总体难度偏大,难度分布不够合理,难度较大题目比例偏高。

【关键词】生理学 成绩分析 试卷质量分析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7JY-Y-009);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科大学应用基础研究联合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FE467(-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60212)。

生理學是医学高等教育重要基础医学课程之一,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1]。该课程具有逻辑性强,机制复杂,内容抽象枯燥等特点;学生普遍反应难学,因此生理学也是教与学难度最大课程之一[2]。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与质量重要手段,是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3]。分析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可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反馈信息[4]。本研究运用成绩统计分析和试卷分析原理与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生理学课程期中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学生生理学课程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抽取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生理学期中考试试卷55份进行分析。试卷满分40分,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40题,涵盖生理学教学大纲第一至四章内容。

1.2 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依据教学测量学原理和方法对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进行分析。成绩分析评价指标有平均分、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秀率。试卷质量分析指标包括难度、区分度、信度。

2.结果

2.1考试成绩的一般情况

学生平均成绩22.58分,标准差4.97,最高分34分,最低分13分,及格率41.72%,优秀率3.64%。对考试成绩做正态性检验,结果P=0.200,并结合直方图进行综合分析(图1),发现学生生理学期中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峰度系数-0.361<0,表明该总体成绩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较为扁平,为平顶峰;偏度系数0.259>0,表明总体成绩略呈正偏态分布,即低分略多。学生生理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数段频数分布见表1。

2.2 试卷质量分析

试题难度:试题难度系数分布见表2,其中,容易题目共13道,占32.5%;难度适中题目共15道,占37.5%;难题共12道,占30%。本试卷总体平均难度系数为0.58。试题区分度:试题区分度系数分布見表3。40道考题中有15道考题(37.5%)区分度优秀,4道考题(10%)区分度良好,7道考题(17.5%)区分度尚可,14道考题(35%)区分度差。试题信度:本试卷卡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为0.74。

3.讨论

3.1 考试成绩

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生理学期中考试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学生考试成绩主要集中在19-24分,总体分数偏低;平均分较低,仅为22.58分;及格率较低,仅为41.72%。综合以往教学经验,分析出现上述结果原因可能是由于课程难度大,考试难度大,学生学习情况欠佳。提示在今后教学中应适当降低试卷难度并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3.2试卷质量

难度和区分度是判断试题质量重要指标,用于衡量考生能力程度,通过一次考试将不同程度和不同能力学生区别开来[5]。难度是指测试题目难易程度,用难度系数p表示,且0≤p≤1。本文使用公式P=M/W计算各题难度系数,其中M表示全体学生某题平均分,W表示该题满分分值。试题难度系数在0.7以上为容易题,0.4-0.7为中等难度题,0.4以下为较难题或难题。鉴于课程考试有别于入学考试,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内容掌握程度,难度系数可适当偏高,试卷难度宜控制在 0.6-0.8[1,6]。本次课程期中考试试卷平均难度系数是0.58,整体难度偏大。当统计每道题得分情况,分析题目难度时发现,此次考试难题比例高达30%,而中等难度题目所占比例仅为37.5%。提示在今后考试中应适当降低难题比例,增加中等难度题目比例。本次期中考试内容包括前半学期生理学课程所授章节,即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逐题分析难题时发现,12道难题中有6题出现在血液循环一章,具体涉及泵功能、静脉、微循环、调节4个知识点。提示在今后生理学教学中应加强上述薄弱环节授课,教师应通过多途径、反复强化学生对血液循环相关知识点理解。

区分度(D)是一种评价试题效用高低参数。不同档次学生对授课知识掌握程度可由区分度反映。区分度指数值可用高、低分组法计算得出,即区分度指数=高分组难度系数-低分组难度系数(取得分最高前27%考生作为高分组,而得分最低27%学生作为低分组),D取值范围在-1~1之间[7]。试题D≥0.4表示试题区分度好;0.3≤D<0.4 表示试题区分度较好,不需要修改或小修即可;0.2≤D<0.3 表示试题区分度尚可用,但需要修改;D<0.2 表示试题区分度差,应删除或需要大幅修改[1]。本试卷整体区分度0.30,区分度良好,说明改试卷基本满足试卷命题要求。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中65%以上试题区分度均在0.2以上,说明绝大部分试题质量尚可,但仍有少数试题有待修改完善。

试卷信度是描述试题对考生成绩可靠程度的定量指标,信度越高说明考生受偶然因素影响程度越小,可以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考生学习水平。实际测量中有多种不同度量方式。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系数来度量,取值范围0-1,一般认为大于0.9信度为优,0.7-0.9较好,低于0.7为不合格[5,6]。本试卷信度为0.74表明试卷信度较好,此次考试结果可以信赖,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水平。

通过对生理学期中考试进行试卷分析可知本试卷信度较好,考试可信、有效;试卷总体难度偏大,难度分布不够合理,难度较大题目比例偏高;试卷整体区分度良好。因此,在今后考试工作中应总结经验慎重把握试题难度。

参考文献:

[1]陈桃香,石俊枝,万瑜等.生理学考试成绩分析与试卷质量评估[J].基础医学教育,2016(10):788-790.

[2]黄丽娟.医学生对生理学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分析[J].基础医学研究,2014(10):807-809.

[3]宋军,刘银梅,沈跃平等.2004-2006级医学本科生部分课程成绩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75-76.

[4]赵电红,董美丽,刘立婷等.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口腔临床药物学期末考试成绩和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6):67-69.

[5]石武祥,章丽娟,杨庭仕.大理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10):1835-1837.

[6]田晓华.基于SPSS的一次物理试卷分析[J].中学物理,2018(19):41-45.

[7]张彩彩,胡爱华,王晗等.生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及主观试题质量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37):70-73.

作者简介:

米鍇,男,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理学教学与科研。

边慧,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理学教学与科研。

作者:米鍇 边燕 姜博奥 李娇 边慧

第2篇: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日期:2010年5月24日 出处:长海高中 编辑:chgzlw 阅读:72次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备课组 刘蔚

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岫岫岩高中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各班详情见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

一、

二、

三、单元。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年高考、统考试题,把握教学复习备考的大方向。

2、抓一个理念:始终坚持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学习,咬定基础不放松,能力培养是关键。近年文综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向于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平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面对高考试题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掌握双基基础上,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准确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它运用到历史思维中去,做到融会贯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体会。

3、抓好三个依据“一是课标、教材,二是学情,三是考纲与考试说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强调能力考查,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方法,只有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考核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考试要求。

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5、指导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复习中要稳扎稳打,依据教材落实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记忆知识要点,通过把握知识点间的线状联系,块状联系,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

6、加强审题和答题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审题、答题的思想和方法,在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上下功夫,杜绝背题应考,要训练学生阐释历史问题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做到答案准确、完整、流畅、简洁、合乎语法规范。

漳州市2008—2009学年下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云霄一中

朱燕妹

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各占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二教材全部八个专题的内容,总体难度适中。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考查,代表着高中课改的价值取向,对漳州市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选择题题目简单而不失灵活。 从在这次选择题的考试结果看,学生的平均得分在36分以上,有小部分学生得满分50分,得分率72%以上,可见选择题难度不大。但这次选择题的试题较为灵活,25道选择题有12道是材料型选择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材料体现多样性,有图画、古诗、生活场景、图表、宣传画、文学作品等。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知识迁移,再进行判断。注重回归教材的知识点的考查,这样的考查特点更为注重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2、彰显地方特色,贴近生活与现实。

在选择题第

5、12题涉及到漳州地方史,让学生在做题时倍感亲切。非选择题的第27题考查的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第三题是开放式问题,贴近生活。非选择题的第28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让人联想到今天的热点即20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第26题和第29题也是热点问题,即中国近代化问题和经济全球化问题,学生都较为熟悉。

3、突出文明史观,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突出了文明史观,比如第

26、

27、29题考查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碰撞、交汇。试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主干知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将能力要求表述为四个层面: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非选择题四道题的每一小道题的解答,都在不同程度上要运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能力要求,考查的侧重点是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有的是要求从图片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26题第1小问、第27题的第1小问、第29题第3小问。有的是要求从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26题第2小问,第27题的第2小问、第28题第1小问、第29题第2小问。在设问时结合材料与教材中产生,在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时显得较为灵活,注重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在开放性的问题中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非选择题的四道大题的最后一问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较好,基本上可以得一半以上的分数。在考查时凸显了历史的情感教育功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其价值判断能力。

二、云霄一中学生答题优点与不足之处

1、优点之处:

(1)选择题得分率高,有小部分学生的选择题得满分50分。非选择题的准确率也较高,总分平均分66.359分。

(2)开放性的问题回答较好。

(3)回归教材知识点的回忆准确率高。 (4)大部分学生的文字书写规范、工整。

2、不足之处:

(1)错别字现象还有。这在各个小题的回答中均能看到一些错别字。 (2)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特别表现在第26题第1小问的回答中没有看到“分别”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第27题第2小问的原因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第28题第

2、3小问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是不能回答“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和人民不满情绪高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表述出来。 (3)部分学生从图片、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方法没在把握。比如第26题第

1、2小问,第27题第

1、2小问,在第28题第

1、2小问,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信息。

(4)部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足,历史概念的表述不清。比如第26题第1小问的三个概念: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的表述不清楚。第26题第2小问,有一部分学生提到“官僚资本主义”,第27题第1小问的技术变化得分较差,没在理解“技术”这一概念。第28题第1小问的三个历史概念表述不清。

(5)历史辨证思维能力不足。比如第26题第3小问,没有辨证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回答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艰难而曲折”,大部分学生在第27题第3小问的回答中没有想到新式交通工具的负面影响。小部分学生在第29题第3小问的回答中不能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并且没有体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回答时没有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论证史论。

三、试题对云霄一中高一备课组的教学启示

1、强化集体教研,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究福建省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注意对历史教材的整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做到资源共享。

2、倡导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互动。从试卷体现出的通过提供多元材料、创设问题情景的考查特点看,注重“证据意识”、“过程方法”、“分析探究”,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阐释、探究问题的能力显然是新课程高考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史料教学,加强对具体历史材料的讲解、分析、讨论,不要随意下结论、给定义,坚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研究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知识和“押题押宝”的极端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3、注重用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同时注意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试卷突出用文明史观来看待历史现象,体现了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认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观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题和主线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现在专题式的历史教学中更要关注的是加强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这是新课程受所规定的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从这次答题情况来看如第29题的第1小问中,有部分学生对三个重大历史事件不能把握清楚。

4、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把握,确实落实三维目标。本份试卷是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考查,也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对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设计,在互动式教学中强化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记忆,在分析探讨问题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在史实的认识中学会“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增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5、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试卷体现了对地方史的考查、贴近生活与现实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联系,落实“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

6、加强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杨梅怡

2010年1月27日

一、本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六位教师组成:赵中义、潘金元、王爱涛、吕静。陆亚芹等。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一进度.。

二、定好基调,做好计划

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 “实、准、稳”。

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知识,穿插小专题。延伸和加深要适度,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讲到位、练到位。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总结规律,不断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索解题规律,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准”,就是要瞄准考纲,准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准确。

“稳”,就是稳步推进,稳中取胜。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过程实施:

(1)研究考纲,分析考点。

备课组的各位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考纲,领会相关的要求和精神,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的试题,了解近年高考的特点,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备考工作力求做实做细,尽量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2)加强合作,统一节奏。

加强合作,体现在集体备课和互相听课评课。每周备课组活动一次,集体备课时定出每节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可能考点。互相听课评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统一节奏,体现在高三备课组内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教辅资料、统一测验。本学期历史科组的作业的布置是合理,及时批改,做到全批全改。经常向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改进了存在问题。每次测验后认真做好质量的分析工作,找出存在问题和制订出整改的措施,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对退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谈心,了解有关原因,帮助其赶上。

(3)面向全体,提优补差。

面向学生全体:高三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全面推进,指导后进生巩固基础知识,把握基本线索。

提优补差:对尖子生的培养,定时间定内容,智力投资,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他们;对踩线生和偏科的学生,定时间定内容,情感投资,鼓励帮助,使其成绩不断提高。

(4)对外交流,收集信息。

积极作好信息的收集工作,还加强和兄弟学校的联系以及业务的进修。

四、存在问题

尽管本学期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憾:

1、各班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各班的成绩差距较大。

2、对尖子生的培养措施和力度还不够。

3、对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对其非智力因素挖掘得不够,练习还不够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能力,故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

4、老师有时讲得过多、包得过多的教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五、努力方向

1、注重“热点”问题与历史的有机结合

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并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这是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之一。

2、精选精练

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

教师要对练习的好话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

历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

(3)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练习讲通讲透。

第3篇: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苟锋

一试题评价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接近于学考题难度,选择题分布较合理,但第三,四单元的选择题较少,涵盖了必修三前四单元大部分知识点。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二试卷分析(抽两个考场缺考3人共57份样卷)

题型与得分情况 得分情况 失分原因

较低

7、

14、

17、24题,其中第7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题出错的达到33人,14题出错的选择题25小题共50知识的联系比较迁达到37人,17题 出错人数达到分;最高分44 分,移能力差,部分题分43人,24人出错人数达到40人。最低分6分 析题干时理解不到较好

1、

2、

3、

4、

8、

9、

15、

18、位

21、22题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最高13分,最低1分,平均分固,对教材知识不熟

26题,19分 7.63,得分率是百分之四十点一悉,不能正确分析概

六 括史料,不会从材料

里提炼有效信息

审题不准,不能找到

非选关键词句和做题的最高9分,最低0分,平均分4.79,择题27题,13分 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得分率百分之三十六点八 共40力欠缺,知识体系混分 乱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

掌握不牢固,答题过最高14分,最低2分,平均分程中答案俗语太多,28题,18分 9.35,得分率是百分之五十一点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九 专业术语和标准知

识点

三突出问题

1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材料理解偏差,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

3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

四 整改措施

1针对思想不重视的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状,必须要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基础史实,并学会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运用与拓展知识。每堂课的小结部分再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

2加强课后的复习,向学生提出复习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3针对学生归纳概括运用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在复习时注重基础史实记忆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当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要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与答题,引导学生找到材料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和突破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然后加以练习题的训练。

第4篇: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学科组

试题评价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接近于学考题难度,选择题分布较合理,涵盖了必修一到五大部分知识点。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二十左右。

试卷分析

题型与得分情况 得分情况 失分原因

较低

4、

8、

12、16题,其中第8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题出错的达到33人,12题出错的选择题30小题共60知识的联系比较迁达到37人,17题 出错人数达到分;最高分58分,最移能力差,部分题分43人,24人出错人数达到40人。

低分18分 析题干时理解不到较好

1、

2、

3、

4、

7、

9、

15、

18、

21、22题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教材知识不熟最高10分,最低0分,平均分6,31题,10分 悉,不能正确分析概得分率是百分之四十点一六

括史料,不会从材料里提炼有效信息 审题不准,不能找到非选关键词句和做题的最高15分,最低0分,平均分8,择题32题,16分 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得分率百分之三十六点八

共40力欠缺,知识体系混分 乱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最高13分,最低0分,平均分4,程中答案俗语太多,33题,14分

得分率是百分之二十点九 不能准确答出历史

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

突出问题

1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材料理解偏差,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

3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

四 整改措施

1针对思想不重视的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状,必须要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基础史实,并学会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运用与拓展知识。每堂课的小结部分再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

2加强课后的复习,向学生提出复习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3针对学生归纳概括运用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在复习时注重基础史实记忆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当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要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与答题,引导学生找到材料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和突破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然后加以练习题的训练。

第5篇: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岳西县店前中学历史组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通过这次考试了解半个学期以来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搞好下半学期的教学是我们考试的目的之一。所以特地进行本次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的基本思路

根据普通高中期中考试试卷的总体思路,我们结合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指导意见,考虑到我们学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命题原则: 1侧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

2 根据年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命题,难度系数把握在0.75左右3 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语言的组织能力

本次试卷分两个部分,选择题30题,扩大了基础知识考查的范围。材料题3个,难度虽然不是太大,但是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题做题思路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吸收近几年的会考试题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整合,符合考试要求。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失分最多的试题,主要是选择题

仔细分析原因,可知学生对材料性选择题理解把握不是太好,不能从材料中找出有关的历史信息,也就是对材料背后的命题意图不了解,因此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和选项的内在联系。此外对一些同类事件认识模糊。

关于材料题学生丢分也比较严重,突出的问题是不理解材料题的用意,搞不清到底是为什么,而且答非所问。暴露出学生解读材料题方面无论是思维还是语言组织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也是高一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三、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措施

这次考试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对历史极其不重视,基础知识不牢固,只是在考前几天复习了几个小时,平时的书本上知识点没有好好的落实,只是记录的课堂的板书,对课本没有认真的读过。 另外,学生审题不严密,题干中透露的答题信息不能捕捉;不能架起知识迁移的桥梁;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强,尤其是古文和表述复杂的文段;逻辑思维判断有误;等等 因此在后一阶段的教学中,首先,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历史的学习,而且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看课本,不能单凭板书记忆,那样学生的脑子中没有一节课的整体思路和概念,对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有把握好,是很不应该出现的;

其次,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厘清重要知识点 ,对一些主干知识要让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练习,加强对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及时纠错的学习习惯; 侧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发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材料题的训练。训练做选择题的技巧:题干抓背景材料、具体知识点和题眼。把题干的知识完整化,体会出题者的意图,题支进行比较;把题干反映的小知识点放到时代背景中去判断,而不是零碎的猜测;抓住关键词句。教会学生迁移的方式:架起知识点之间的桥梁,培养逻辑思维的基本能力。多做选择题,以教会方法为主。

第三,对重要概念的解析要到位,要学生注意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全面理解。概念要讲透、理解透:从多个角度阐述、理解概念,不能马虎了事,要进一步学习概念阐述的基本方法,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为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要做好这一点,就要坚决地反对死记硬背,要把史实符予“具有一定史学意义的记忆结构和表达方式”。

第四、培养语感和题感,很多题目有了语感就能很快地判断出正误。历史的语感从多读、多理解文章中来,新教材的文字非常美、逻辑性强、哲理性强,多阅读课文非常有好处。培养语感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缩写、扩写、名词解释、发表个人见解等。

王焰明2010-11-15整理2

第6篇: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分析与总结

关于2012-2013学年(上)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的分析与总结

高一历史组张静轩

本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进行的第一次大型、正规的考试。这次考试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初中的知识基础和入学两个多月来的学习状况,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及行为。为此特对本此考试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一简单分析与总结。

一、关于历史试题的分析

本次历史考题共两大题,32个小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总体来看,本套题考查范围较大,覆盖到所学过的所有内容;题目表现形式比较灵活,文字、图片、表格等均有体现;设问角度多样,如原因、影响、特征、评价等。但本次考题最大的特点应该是简单、平易,主要表现在所考内容大多为史实性的内容,即记忆性的内容较多。虽也有一些考查概念、结论及规律的题目,但绝大多数为日常教学中所一再强调的内容。此外也有一些题目学生在平常练习中已做过。而考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些,因为优秀率达到12%,及极率高达83%。而对于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和新问题以充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论证评价等思维含量较高的能力则考查不多。当然,这一方面可能是命题者考虑到了一年级新生的特殊情况而有意为之,另一方面也与学校要求命题必须保证达到一定的及格率有一定关系。

二、关于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首先,就选择题而言,学生总体答得都非常好。从正答率来看,在30道选择题中,正答率在90%以上的共计10道,占三分之一;正答率在89—80%的共计10道,占三分之一;正答率在79—70%的共计6道;不足70%的只有4道,其中只有三道题在50%以下。下面对正答率不足70%的四道小题逐一做一分析:第19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时混淆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第23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英、美政体的根本特征把握不准;第29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教材上的细微的历史史实注意不够,有所忽略;第30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将所给材料与所学的《天朝田亩制度》联系起来。除这四个小题外,其它题目出错的主要原因也大致不外乎基本史实、概念、结论未能充分理解掌握,不注意审题,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于题目的分析当中,阅 1

读理解能力较差等。

其次,就主观题而言,第31小题学生普遍回答较好,分数一般较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错别字较多,如“嬴政”写成“赢政”,“郡县制”写成“群县制”等;二是中央的行政制度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分不清;三是不同朝代的制度之间相互混淆。第32小题有一定难度,其中存的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小问:第2小问的主要问题一是将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混同为一体,即民主共和制和联邦制分不清,二是在回答相同点时不能从实质上、性质上回答,从而导致所答内容与答案不符(其实学生的某些答法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3小问出错率较高,一是学生概括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利用所给材料回答问题,而是习惯性地回答课本上的有关内容;二是分析能力较差,不能从发展的、联系的角度去评价历史。第4小问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表述不严密,如将“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成“德国宪法”、“德意志宪法”等,这实质上也反映出概念不清的问题;二是选择比较的角度单一,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比较,从而导致失分。

三、关于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我认为学生答题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初中教学不太重视历史,而且实行开卷考试,所以不少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二是高中历史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练习;三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前三个单元确实存在理解上的难度,这部分内容初中未详实学习,比较抽象;四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方面可能对某些知识的讲解很不到位,未能说清道明,二是教师的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却没有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益。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是学生的对高中的历史认识及历史学习的方式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认为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只要临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因而平常看书少,理解不深。虽有些学生平常也较努力,但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简单的机械记背的基础上,不注意理解相关概念和结论,不能够经常对所内容进行多角度地整理归纳,使之构成完整的历史体系,尚未形成自动化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对比等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大大影响了高中历史知识的高效学习。二是部分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感到有畏惧心理,认为高中历史概念抽象,又千头万绪,要学好的难度很大。三是还有部分学生文理分科的思想特别强烈,对文科的历史学习完全抱着应付的态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第一还是要想尽办法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手段,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此自己必须深刻反思并果断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的学做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明确并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追求更大的课堂效益。第二是要狠抓落实,

真正让教学目标在教学对象,即学生身上得以实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教案本上。为此,一要进一步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二要强化课前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掌握,并特别注意采用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三要继续落实作业及各种练习题的收交、批改、补正等各个环节的相关措施,特别是要发挥历史课代表的作用。第三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化对一些较抽象的或易混淆的概念、结论、规律等的讲解外,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克服对历史学习的畏惧心理,尤其是要引导并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忆、如何归纳、如何做题等,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学习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当然,针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要能够在课堂及课下的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力争不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掉队。

2012年11月19日

第7篇:高一历史期中考试总结

一、 本学期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了学科组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现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

1、 很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

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

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几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 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 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两本练习册以外,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

实验班适当做稍难题,在周测时适量出一些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提升能力,拓展视野。 平行班以练习册上的题为主,要求学生全做,教师祥讲。

4、 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 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全球化、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6、 在期中考试前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把主要知识点按复习日期列表,下发到每个

学生手中,强化学生背诵。

一、 期中考试分析

1、 成绩方面:

总平均分:三校第一

各班平均分 :实验班1年9班 名次下降,1年10班不变。

单科最高分 : 一年10班卢成媛90分。

2、存在的问题:

① 学困生的提质

②基础知识记忆

③进度过快

④语言归纳能力

二、 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提质措施

1、 在完成余下的教学任务时,放慢进度,边讲边巩固

2、 把练习册的基础题弄透,加强实验班的基础知识教学。

3、 继续制定详尽的期末复习计划。

4、

5、 做好差生提质工作,采用一帮一的措施,教师及时检查督促,课堂多提问,课后个

别辅导。

上一篇: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下一篇:创新共青团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