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2022-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是指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普通高等学校。

第四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

第五条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

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六条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室内微小气候、采光、照明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設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校舍,其选址、设计应当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并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竣工验收应当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参加。

第七条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为学生设置厕所和洗手设施。寄宿制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洗漱、洗操等卫生设施。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的管理。

第九枭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办好学生膳食,加强营养指导。

第十条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应当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当适合学生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体质健康状况,防止发生伤害事故。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普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劳动,不得让学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不安全工种的作业、不得让学生参加夜班劳动。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保健待遇。学校应当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加强生防护。

第十二条学校在安排体育课以及劳动等体力活动时,应当注意女学生的生理特点,给了必要的照顾。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根据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

学校对体格检查中发现学生有器质性疾病的,应当配合学生家长做好转诊治疗。

学校对残疾、体弱学生,应当加强医学照顾和心理卫生工作。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配备可以处理一般伤病事故的医疗用品。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上作。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第三章学校卫生工作管理

第十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作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内容。

第十九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普通中小学,可以设立卫生管理机构,管理学校的卫生工作。

第二十条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者卫生科。校医院应当设保健科(室),负责师生的卫生保健工作。

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学生人数不足六百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

第二十一条经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可以成立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

区域性的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一)调查研究本地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二)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矫治;(三)开展中小学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第二十二条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评定,按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学校卫生技术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卫生保健津贴。

第二十三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培养学校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列入招生计划,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为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提供进修机会。

第二十四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学校卫生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第二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医疗单位和专业防治机构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和常见病矫治,接受转诊治疗。

第二十六条各级卫生防疫站,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下列任务:

(一)实施学校卫生监测,掌握本地区学生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掌握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动态;

(二)制定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

(三)对本地区学校卫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四)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第二十七条供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第四章学校卫生工作监督

第二十八條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权。其职责是: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

(二)对学校内影响学生健康的学习、生活、劳动、环境、食品等方面的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卫生监督;

(三)对学生使用的文具、娱乐器具、保健用品

实行卫生监督。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的卫生主管机构,在本系统内对前款所列第(一)、(二)项职责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

第二十九条行使学校卫生监督职权的机构设立学校卫生监督员,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学校卫生监督员证书。

学校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学校卫生监督任务。

第三十条学校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出示证件。

学校卫生监督员在进行卫生监督时,有权查阅与卫生监督有关的资料,搜集与卫!生监督有关的情况,被监督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配合。学校卫生监督员对所掌握的资料、情况负有保密责任。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对在学校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施工或者限期改建。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第七条和第十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情节严重的,可以同时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致使学生健康受到损害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进。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会同工商行政部门没收其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物品,并处以非法所得两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枭拒绝或者妨碍学校卫生监督员依照本条例实施卫生监督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单位或者个人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处以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枭当事人对没收、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罚款决定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学校卫生监督办法、学校卫生标准由卫生部会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

第三十九条贫困县不能全部适用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和第七条规定的,可以由所在省、自治区的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变通的规定。变通的规定,应当报送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备案。

第四十条本条例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教育部、卫生部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六日颁布的《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和一九八O年八月二十六日颁布的《高等学校卫生工怍暂行规定(草案)》同时废止。

第2篇:从公共卫生职能看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公共卫生工作;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组织目标

1 公共卫生的职能

关于公共卫生的定义很多,目前WHO采用的是耶鲁大学Winslow教授在80多年前提出的定义[1]:公共卫生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力量,高效率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心理和身体健康,并能发挥更大潜能的科学和艺术。其工作范围包括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进行个体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实现健康地出生和长寿。

在传统的公共卫生职能中,传染病防治是最重要的内容。解放后,我国采取“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建立公共卫生系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计划免疫,迅速地控制了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的流行。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应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病增加,各种环境危害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现代公共卫生更加关注健康危险环境和健康危险行为,重视人群健康保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其主要职能集中在人群健康监测和分析、疾病爆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的监督、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立、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同地区人群间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

2 学校卫生的工作目标

吴仪副总理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公共卫生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各类在校学生的公共卫生问题。广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阶段,学校卫生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和学业圆满完成,而且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医疗费用的合理控制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从而达到保护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标。

3 学校卫生面临的问题

自1990年《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以来,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2]。但随着社会发展,新的公共卫生问题不断出现,学校卫生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1 学校卫生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学校卫生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有些地区的基层卫生防疫机构没有专门的学校卫生人员和工作经费;有些学校不仅缺乏校医或保健教师,同时现有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的基础卫生条件较差,导致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突发事件。

3.2 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投资增加较快,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学校大量涌现。但是在学校卫生工作中,对于新建校舍选址、建筑设计、教学和生活环境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并没有同步加大工作力度,有些学校的硬件设施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缺乏切实保障学生卫生安全的基本条件。

3.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许多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仍然存在问题,如食堂卫生设备简陋,管理不规范,食物中毒发生后报告不及时,影响了对突发事件的有效防制。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2006年9月以来,全国就突发多起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90%发生在中小学,60%以上发生在农村中小学。

3.4 学生常见病状况不容乐观 总体上,我国对于“视力低下、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蛔虫和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防治成效显著。据上海市2002年的统计数据,100%的学校开展了学生视力低下和沙眼普查;96%的学校开展了贫血检查和矫治;97%的学校开展了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工作。但是全国的学生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城市学生视力低下居高不下,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特别是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相当严重;城市学生肥胖症及超重比率也在逐年增加。

3.5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 2002年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包括中专、技职校)没有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占49.30%,不能正确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占31.20%,高中生(包括技职校)中曾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占2.4%,其中使用避孕套的学生仅占1/3。

2005年6月,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儿少/学校卫生论坛”,根据此次论坛发表的有关调查数据分析,吸烟、酗酒、饮食不当、缺乏运动、心理行为异常、网络成瘾等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率近年来持续上升,这不仅对青少年本身造成各种身心伤害,而且对社会和谐也带来危害。

4 学校卫生的主要任务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现代公共卫生的职能出发,我国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4.1 理顺学校卫生管理机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4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我国颁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学校卫生的监测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各级疾病防制机构要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卫生工作,为学校提供疾病防制、食品卫生、健康教育等技术支持,协助学校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4.2 规范学生健康监测分析 规范学生健康调查和常年健康监测分析,使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准确、及时的反映。健全学生健康检查制度,有条件的学校每年组织1次健康检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至少做到入学与毕业时的2次学生健康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进行生长发育、常见病等监测分析,研究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防制措施,如提供咨询、确诊和治疗服务,改善环境不良因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照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指定专人作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联络员,完善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有

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传染病防制方面,要进行学生疫苗接种证的查验和实施疫苗补种,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厕所卫生管理,改善学生宿舍卫生与通风条件。在食物中毒防制方面,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培训分管校长、卫生保健教师以及食堂从业人员,加大学校食堂改造力度,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4.4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 调整学生常见病防制策略就是要扩大常见病的监测范围,增加有关成年期疾病早期防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伤害(车祸、溺水等)等监测项目,并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监测。在贫困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六病”监测,特别是对沙眼、贫血和蛔虫感染的防治仍然需要加强;在城市发达地区,针对当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持续增加的现状,重点则要放在近视、肥胖、伤害的一级预防上。

4.5 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力度 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做好学校卫生设施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开展学校卫生设施现状调查,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对于学校的卫生室、教室、课桌椅、照明灯、食堂、厕所、饮水设施等,实施公共卫生标准化建设,不断优化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建筑设施的卫生质量。

4.6 探索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手段。

国外学校的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如日本的小学至高中都开设有“保健体育课”,系统讲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我国2001年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健康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不再作为一门课程设置,而是将其内容分散到其他学科之中。小学阶段健康教育被分散到社会、科学、体育等课程;中学阶段则分散到历史、社会、科学、生物、体育等课程。因此,学校卫生必须探索有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特点,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关注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出发,开展多种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可以设立“爱牙护牙、用眼卫生、平衡膳食、食品卫生、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伤害”等专题。

学校健康教育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开展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的健康教育活动。如采用主题班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专题讲座、绘画、图片展、辩论赛等形式。

学校健康教育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逐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和心理问题的发生,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7 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 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必须促进学校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卫生信息化方面,要加强学校卫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在“学校卫生疾病综合监测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中,应当包括学校基本情况,教室、食堂、饮水和厕所等环境卫生状况,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体检),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监测,学生伤害监测,青少年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等内容。

4.8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学校的校医室(卫生室)是学校卫生工作的基层单位,校医(保健教师)负责组织学生健康检查、监控学生常见病,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监督学校环境卫生、防制学生传染病,检查学校食品卫生、防范食物中毒发生。

提高学校卫生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广大校医(保健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2002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南大学相继成为国家级学校卫生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已对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近1 000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素质教育与健康新观念、学校卫生管理及任务、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发展及心理卫生、合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生常见传染病管理与预防、学校卫生科学研究方法”。

今后,要逐步建立省级学校卫生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点培训基层校医(保健教师)。通过培训,增强校医(保健教师)的现代健康观念,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和掌握学校卫生工作技能。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汪 玲

第3篇:当前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学生保健服务;组织和管理;卫生保健提供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生是一个处于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时期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及社会和谐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人群高度聚集、群体性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的特殊场所。学校卫生工作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措施和要求。现就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述评如下。

1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1.1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起步 学校卫生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它最初在学校开展一些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项目,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当时的北京市政府警察局在东城合办卫生事务所,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其中包括学校卫生工作,逐渐在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及预防接种等工作。1929年2月,当时国家政府的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学校卫生委员会,同年颁布了“学生健康检查规则”。该学校卫生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学校卫生的行政管理专门机构。1935年制定了“城市小学学校预防沙眼方案”,供推广实施。但由于当时的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军阀混战,学校卫生工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设施,医学院校没有设立预防医学专业,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很少,学校卫生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1.2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平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发展儿童健康和学校卫生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8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就学生体检、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做出明确规定。同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会议。自1951年到1966年教育部或/和卫生部发布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指示、政令等十多项,主要涉及学校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医务人员编配及职责,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改善学生营养、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流行、学生常见病防治等。如1961年1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1964年9月,卫生部、教育部、文化部、建筑工程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试行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草案)的联合通知》等。上述法规政策的规定为新中国学校卫生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使学校卫生工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20世纪50年代,随着部分医学院校学校卫生教研室的设立和各级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的建立,全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初具规模,学校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得以逐步开展,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了各级学校卫生保健系统。1960年,随着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展,学校卫生学改名为儿少卫生学,由叶恭绍教授主编的全国医学院校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出版,标志着儿少卫生学科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学校卫生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4月14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恢复或重新制定学校卫生规章制度,学校卫生工作得以恢复。学生近视眼、龋齿、蛔虫、沙眼、肺结核、鼻病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得以恢复,并逐步得到发展。

1.3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是学校卫生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1979年5月15-22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重视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会议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5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指导等一系列卫生政策措施,将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3.1学校卫生管理法制化 1979年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80年8月26日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使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法制化。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和学校卫生标准,包括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疾病防控、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体检、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建设、学生营养改善、学校卫生机构及人员管理等。如《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002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2006年)、《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992年)、《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1992年,2008年重新修订)、《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2003年)、《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08年)、《中小学校卫生室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1993年)、《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2004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2008年)、《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 3876-200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95年)、《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9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2010年)等。

1.3.2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化 《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将“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

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列为纲要19项主要任务的第3项,1979年在16个省市开展了7~25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1985年,由教育部牵头,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在1985年调研的基础上,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教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87)教体字022号]中,明确提出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的制度,以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定每5a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自1985年至2010年已成功地组织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2002年,在每5a开展一次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基础上,又在全国部分地区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a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从而形成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监测)及公告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3.3学生常见病防治规范化 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卫会共同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992年)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1993年),对学生常见疾病(沙眼、视力不良、龋齿、牙周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蠕虫病等)的筛查、治疗和预防,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措施,经过10a的努力,使得曾经严重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沙眼和蛔虫感染两大疾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如城乡学生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和17.87%,下降到2000年的7.5%和8.0%;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分别从1992年的14.94%和26.60%,下降到2000年的1.1%和6.6%,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蛔虫感染率已下降至1%以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96年3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轻工总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通知》,确定了10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和2个经济较发达县(市),进行课间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豆奶为主的“大豆行动计划”的试点。199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2000年8月,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由农业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是借鉴国际经验,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统一质量标准生产、配送的学生饮用奶的专项计划。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并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实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营养餐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各有关部门、生产企业、中小学校、民间团体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因地制宜,探索学生营养餐的发展途径与做法;要坚持质量第一,把好卫生关;贯彻科技支持;要开展宣传教育,取得全社会支持;要与现有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专项计划相配合。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科学营养等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启动国家试点、支持地方试点、改善就餐条件、鼓励社会参与、完善“一补”政策等五方面内容。

2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卫生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已公布20余年,其中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学校卫生工作实际和现实要求。另外,《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力度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

2.1.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需要修订 《条例》应将学校教师及职员纳入学校卫生服务中,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社区,学生、教师及职员是学校这个特殊社区的组成人员,他们的健康状况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如教师、职员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造成学生伤害,甚至死亡时有发生;教师、职员患传染性疾病致使学生感染,甚至暴发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条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中应该纳入学校教师、职员的健康问题。《条例》应纳入特殊学校,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三条规定了“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没有体现特殊学校,如盲、聋、哑学校,培智学校等,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服务,不能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六条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监督,但2004年《卫生部关于卫生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卫政法发[2004]277号)显示,2004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取消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卫生许可。造成许多地方无法依据《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开展“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使得学校选址存在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学校食堂、厕所、卫生室等布局不合理,造成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是20世纪80年代问题,现在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发生明显变化,伤害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位死因,近视眼、肥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学校卫生工作重点需要在常见疾病防控基础上,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预防、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及干预等工作方面。《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的职责,但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进行机构调整,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存在职责划分不清,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需要修订《条例》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2.1.2学校卫生政策法规执法力度需要加大 《条例》第五条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h,中学不

超过8h,大学不超过10h。《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h,初中学生9h,高中学生8h。但家长、校长、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而是“智育第一”的观点,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为中心的意识,仍强势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不力。

2.1.3学校卫生标准需要制订或修订 学校卫生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规范学生健康管理和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标准的发布对贯彻执行学校卫生法规、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有重要意义,对强化学校卫生的科学管理具有推动作用,学校卫生工作呈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截至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相关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部分标准还存在标龄太长,如《标准对数视力表》(GB 11533-1989)、《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检》(GB/T 17099-1997)。现有标准不能覆盖所有健康问题,特别是某些主要健康问题,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没有中国的标准。因此,亟需完善学校卫生技术规范、工作规范、管理规范,确定儿童青少年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健康状况和身体测量正常值,完善并拓展学校建筑设计与设施、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家具及教具、儿童青少年卫生用品、教育过程、儿童青少年健康检查及管理、健康教育规程等方面的卫生标准。

2.2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卫生部和教育部均有相关司局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划,在省、地市和县级卫生厅、局和教委负责当地学校卫生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使得各地在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时在规划上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作上没有形成一个平台、在管理上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从而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2.2.1学校卫生管理网络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由于学校人员编制限制,很难达到《条例》规定,大部分中小学校甚至没有校医。有校医的学校,由于校医自身素质、工作任务繁重琐碎,仅限于对学生的轻微疾病作应急处理,很难开展相关传染病预防、学生常见病登记等学生卫生保健工作,使学生常见病的三级预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2.2学校卫生监督指导滞后 本世纪初,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司局内部调整,监督司撤销学校卫生处,职能分散到相关司局;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也进行机构调整,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针对学校卫生监测、监督和技术指导职责划分不清,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另外,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被取消,学校卫生工作多被纳入公共卫生科或者慢病科室,而这些科室工作繁忙,涉及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很难系统开展。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监督中心亦未设立独立的学校卫生监督科,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分别由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科室负责,致使某些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成为盲角,而某些学校又陷入重复监督中,加重学校负担。

2.3学生健康监测体系不完善 教育部牵头,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参与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自1985年起每5a开展一次,已经进行了6次调查;教育部自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每2a开展一次监测活动。这2个调查系统形成了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监测)及公告制度。自1990年开始,卫生部建立了学校卫生年报制度,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纳入国家正式卫生监督体系,并于1991年开始试报,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每年向卫生部上报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学生预防保健和学生疾病发生情况。目前,卫生部监督局已经建设了学校卫生监督信息直报系统。卫生部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开始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上述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使我们初步掌握了中国学生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病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为中国学校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很好的探索和先导作用。但是,中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系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在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利用上存在很多困难。如监测点校代表性不足、随意性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质量差;监测内容不能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全貌。同时,未形成一个多部门共享的信息收集和互动网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为学校卫生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3.1学生健康监测内容不全面 青少年体质包括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心理行为和适应能力,目前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中涉及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相关疾病。例如,1985-2010年的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项目主要涵盖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脉搏、血压、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7~12岁男)、引体向上(13~22岁男)、仰卧起坐(女)、握力、50 m×8往返跑(7~12岁)、800m跑(13~22岁女)、1000m跑(13~22岁男)、坐位体前屈、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等,但缺乏心理发育和适应能力监测。另外,缺乏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如健康相关行为监测、学习卫生及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等。

2.3.2学生健康监测人群覆盖不全面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目前只覆盖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对于肢体残疾,听力、视力残疾,智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以及肥胖、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发生率则缺乏全面数据。各种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学生也应当纳入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中来。

2.3.3学生健康监测管理不统一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由教育部牵头,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但各省、市、自治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业务牵头单位不甚统一,甚至是临时组建队伍。同时,学生常见病防治监测,因病缺勤、因病休退学、死亡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等,目前基本没有开展。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但各地市的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2.4学生重大疾病防控适宜技术缺乏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

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乡村学生上升幅度大于城市学生,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2010年学生发生肺结核、乙肝等法定报告传染病524539例,死亡313例,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0%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通过5a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针对近视、肥胖、传染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中小学生重大健康问题,目前还缺乏相应防控适宜技术。

2.4.1肥胖筛查和控制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肥胖控制指南》,但实际工作中缺乏儿童肥胖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受到影响。农村地区中小学仍然面临着体育、健康教师编制不足、工作量过大、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大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体育、医学教育背景,因知识、能力所限,很难高标准地完成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目标,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2.4.2近视筛查与预防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视力检查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中所使用的检查方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学现场筛查,无法取代临床检查。发挥眼科医生和基层校医积极性,完善近视的筛查程序势在必行。国家应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投入,开展检影验光、现场视力检查相结合的大样本调研活动,进一步规范视力不良筛查、诊断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将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转化为实践,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应树立“治假(近视)是手段,防真(近视)是目的”的观念,坚持治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2008年)。

2.4.3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还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存在机构设置不够完善、人力单薄、设备不全,应急预案存在内容不够细致或操作性不强,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置迟钝,部门之间缺乏协作、联动。同时,现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研究不多,且多从整体角度设计,研究多限于宏观政策方面,应急预案在设计和制定上缺乏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缺少一整套系统、规范、科学、应用性强的防控体系和处置手段。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有部分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他们不仅容易发生突发卫生事件,而且一旦发生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因此,亟需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研究,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3 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发展思路,将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和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作为发展的优先主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必须把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的健康作为战略任务。因此,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另外,加强学前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教育过程和教学形式适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农村地区教学网点布局调整,需要关注寄宿制学校卫生管理、常见病防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等;西部农村贫困学生营养补贴,需要进行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营养补贴政策落实及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控制儿童常见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等目标要求,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将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4 当前我国学校卫生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学校卫生政策层面 积极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制定学校卫生标准,特别是针对寄宿制学校及幼儿园相关卫生标准;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要求。

4.2学校卫生组织管理层面 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在政府领导下多个部门共同协调,包括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体育等部门,以及卫生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将学校卫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将学校卫生工作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

4.3学校卫生工作层面 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扩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内容,使其涵盖生长发育与体质健康、常见病、传染病、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教学生活环境卫生,以及影响学生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因素等;加强学生年度体检的质量控制,健全中小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实现学生健康及相关信息的网络化管理;积极申请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科学研究,使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更加科学、规范。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控及健康问题干预适宜技术研究和实践,使学生视力保护、口腔保健、伤害预防,以及学校控烟、营养干预、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更加科学有效。实施健康校园工程,整合教育、卫生(监督、疾控、应急、结核)、食药、安全、红十字、共青团、社区、家教等部门工作,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通过学生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及健康危险行为的监测,加强对学校生活与学习环境的监测、指导和监督,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4.4学校卫生能力建设层面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教育、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等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完善学校卫生网底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校卫生专业培训,提高学校卫生工作者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卫生监督、疾病预防、高等学校、教育部门等共同开展学校卫生相关课题的研究,并通过相关学会举办全国性或者区域性学术交流,加强学校卫生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

作者:马军

第4篇:**学校爱国卫生运动总结

滨海新区实验学校爱国卫生活动总结

今年四月是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月,为进一步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有效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市爱卫会和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卫生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校容校貌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环境育人的问题,而是事关办学方向、事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事关学校整体形象、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鉴于这个认识,我校十分重视卫生工作,专门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卫生工作,各班设有卫生委员和卫生监督员,形成畅道无阻的卫生工作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保证学校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

二、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月。

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于四月初在全校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以“全员参与”为主,利用学校教职工集会、学生集会、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爱国卫生月”主题宣传。全面多次动员,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治理环境,重点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公共绿化带,并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营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月活动的认识。

三、全面深入开展爱卫工作。

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校在整个爱国卫生月中,开展了以下具体活动:

1、具体宣传活动。利用全校升旗仪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了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还利用校园广播由学校领导和学生代表发表了主题活动广播讲话,使全体师生思想意识得到提升。学校政教处指导学生开展了爱国卫生月专题黑板报评比,并在公共黑板报处刊出了肠道传染病预防、流感预防、流脑预防等卫生知识。

2、校园环境整治。学校各班进行了分阶段校园环境整治活动,以及室外劳动课,使整个校园顿显清洁,通过绿色陪衬和红花点缀,校园呈现一片生机昂然。教室、办公室经过师生清扫,显得窗明几净。师生员工在共同参与环境整治过程中增强了保洁意识和争创卫生校园的积极性。

3、关注师生安全。师生安全是学校第一要务,结合三月份的全校安全大检查,四月份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食堂、校园卫生工作进行了整治,严防病从口入。要求食堂按照市卫生监督所要求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同时总务部门还对学校所有用水池进行了清洗、消毒,确保师生用水清洁。

4、组织后勤管理人员对所有厕所、卫生间进行了集中清理,清除污渍;消除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5、文明礼仪教育。学生的文明学习、生活习惯,是保证环境卫生的根本所在。因此学校利用爱国卫生月活动,对全校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再教育。要求学生在小事中寻找不足之处,从自身做起改良自己的言行习惯。文明礼仪教育将持续开展下去,以深化爱国卫生月活动成效。

爱国卫生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我校将要加大爱卫工作力度,进一步实干,争取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地宣传爱卫工作和开展爱卫工作,为学校和师生发展服务,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水平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深深懂得,卫生文明健康校园环境既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衡量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深化“爱卫”理念,提高“爱卫”活动实效,为全体师生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校园工作、学习环境,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

锦州滨海新区实验学校

2021.4.20

第5篇: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职教中心2014年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在学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校为我市卫生城的创建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现将我校2014年学校卫生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领导重视,制度落实

我校一年来始终把卫生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亲自组织召开学校“创卫”工作会议,布置安排学校的“创卫”工作,并积极带头参加学校的各项卫生活动。学校先后成立了“学校爱国卫生领导小组”,校长总负责,另外有分管领导(副校长)具体负责人,卫生领导小组成员,保健老师,卫生监督员组成的组织网络使我校的卫生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还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除四害防治方案、常见病防治方案;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等几十个制度和方案。

二、 加强教育,预防为主

学校卫生工作不光是搞好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学生,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健康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此,一年来我校对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从没停止过,1:利用黑板报(每班每学期至少两次专门宣传卫生及健康教育知识)和宣传窗(每月至少一次更换卫生知识及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的宣传阵地进行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涉及的内容较广,有卫生习惯方面的知识,有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意外事故预防方面的知识等。2:利用晨间活动、班队活动、思想品德课、体育保健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等方面的教育。3:学校还利用全体师生集队、特殊的节日(爱牙日、无烟日)或国旗下讲话时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知识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传染病初发期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的防治方面的讲座;4:学校还利用校园网络系统的功能在全校进有关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利用各班多媒体进行宣传,播放一些有关的健康教育的录像等,使学校卫生宣传更加规范,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得到了加强,卫生习惯自然形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5:学校建立卫生知识宣传栏,每月一次利用图片和文字进行宣传,共展出十次,加强教育效果明显。

三、开展活动,形成习惯

学校卫生工作除了加强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不仅能使我们的环境更优美,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来,我校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为创建卫生城市尽每一个人的力量。1: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

2、我校在思想上进行动员,全校师生的创建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3:,

我们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学校四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学校九月份卫生整治月活动;文明礼仪从身边做起活动;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活动,创建园林学校;4:配合社区进行除“四害”活动,每季一次的灭鼠工作,清除垃圾、消灭四害孳生的场地等。开展这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受教育的对象多。学校除了环境卫生清洁以外,我校还对除“四害”工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除“四害”领导小组,在校园内基本上看不到苍蝇、蟑螂、老鼠和蚊子,达到上级对我校的要求。确保全校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工作和学习。

四、 预防疾病,措施到位

学校是一个高危人群,学生身体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一旦传染病流行,后果不堪设想。为此,预防传染病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的教育,更主要的是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使我校能平安,没有发生较严重的传染现象。1:一年来,我校一直开展班主任的晨检制度,从没间断过。每天班主任一到学校就对班级学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发烧、或其他情况第一时间就报到年级组长,专业组长每天向学校报告一次专业组里的晨检情况。学校保健老师一旦发现学校有一例传染病就十分关注,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和班级防护措施,并根据季节进行预防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使学生知道如何预防传染病等。并开展对麻诊、手足口病的防治和宣传。2:我校一年来没有发生一次较大面积的学生生病停课现象。3:,我校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疫苗接种工作,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疫苗接种,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再次,积极开展体育锻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4:在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经常打开窗户,经常通风,使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传染。一旦发生情况及时与防疫部门联系。5: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身体情况,学校每年一次对学生进行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五、 后勤保障,取得成效

学校后勤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我校也同样,对学校卫生方面该投入的及时投入,该添加的及时添加。

总之,这一年来我校卫生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接受了上级检查组的检查,并得到较高的评价,这些成绩主要靠上级领导对我校卫生工作的认真指导和大力支持,靠学校领导对我校卫生工作的重视和领导,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但离上级对我们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更加努力,把我校的卫生工作做得更好

第6篇: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领导下,在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面向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成功的人生做准备”为办学理念,以学法序列化实验为载体,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全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素质。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准绳,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制定可行计划,发挥组织机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实施。

为确保《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使小组成员责任清楚,分工明确,工作中讲究方法,注重实效性。

如:我校本学期在全校学生体检时,从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卫生教师)到成员(各班主任),都高度重视。体检前副组长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体检时领导小组成员全部提前到校,组织安排学生体检;体检后学校对体检工作进行总结。上下一盘棋,使我校的体检工作有始有终,保质保量。

针对学校卫生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卫生工作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卫生工作计划。使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及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事必躬亲,布置各项工作有质量、有创新,不照办照抄、不流于形式,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为全面开展好学校卫生工作奠定了基础。各班级在日常开展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做到心中有数。

二、做好卫生宣传与普及工作。

1.搞好宣传,普及卫生知识

本学期,我校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普及卫生知识,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采用广播、板报、手抄报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宣传工作。做到:每周一广播,每月出一期板报。每学年宣传活动达到20次以上。使卫生宣传工作从校内走向校外。

(2)结合每月的卫生宣传主题进行主题宣传,开阔视野。

三月以爱眼为主题,四月以爱国卫生为主题,五月以营养为主题,六月以预防传染病为主题。学生通过办健康手抄报、学校卫生宣传板报等,不仅增长了学生的卫生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实践的能力,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社会意识,使知识与实践有机进行了整合。

(3)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进行卫生知识学习与实践。

通过《学校公共卫生》课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生活卫生、饮食卫生、疾病预防、环境卫生等常识有了更系统的了解,能自觉运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学生收益很大。

2.加强教学卫生的监督、指导,随机对学生的文化课、体育课进行卫生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1)通过会议提出要求,引起全校教师对学生用眼卫生的高度重视,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率。通过随机检查,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随时提醒学生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学习,注意养成学生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

一、二年级基本保证3分钟的课堂律动时间 ;眼操能及时做好。

(2)重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及课间游戏的安全教育。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进行正当、健康的游戏活动。本学期,无一例课间学生安全事故发生。

3.加强对卫生员的培训、指导

本学期,加强对卫生委员培训、管理,根据低、中、高不同年段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培训。选择的内容也与卫生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怎样做眼操,怎样找穴位,怎样刷牙,怎样清扫等;对中高年级卫生委员还指导他们放眼保健操、处理伤口等方法。

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挖掘了小卫生委员们的潜能,对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加强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搞好《公共卫生》课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研究。

虽然我校的《公共卫生》课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目前都由班主任担任教学,但是学校加强对备课与上课要求。针对小学阶段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目标,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

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关于备课、上课等内容,使大家按照要求写好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教师们能按照学校要求,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拘泥与教材,上好间周一次的卫生与心理健康课;组织学生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明天能更好地驾驭于生活,创造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主动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搞好学生体质健康体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加强教学卫生监督,搞好“六病”的防治

开学初,对全校学生及时发放了“近视灵”眼药水和护牙素,并进行具体使用指导,随机进班跟踪检查,收到良好效果。

针对我校近视眼发病率偏高的实际,加大对教学卫生的监督力度。我们要求课堂上学生必须做到“三个一”,继续进行眼操的指导,每天进行眼保健操检查。对患近视眼者,加强矫治,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近视灵。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教育学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生活习惯,入口食物必须保证干净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提出一人一巾,防止交叉传播、感染。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偏食,摄取多种营养,保持营养均衡,提高生长发育质量。结合教育局保健所下发的卫生宣传内容,为每位学生印发了小学生必会操作项目,指导学生日常生活。

2.搞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根据季节变换和传染病特点,及时通过会议、通知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开展预防工作。及时对发病学生进行隔离治疗,对发病学生所在班和邻班及走廊进行了全面、彻底的过氧乙酸消毒,切断了传染病源。

五、进一步规范卫生档案,搞好卫生室建设。

新学期,教育局保健所对卫生室的档案管理提出更规范化的要求。按要求,对学校现有的卫生档案再次进行逐本逐页检查,对一些内容进行充实、整理,对缺少的项目进行补充。如:“爱国卫生”工作计划、总结;学生体检情况分析;各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卫生》课教案等。对食堂食品卫生档案进行规范。按照要求把原卫生档案资料全部分类装盒,帖上标签。使我校的卫生档案管理质量又有提高。

六、进一步美化校园,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内容之一,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质量。

为营造洁净幽雅的育人环境,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提出了“责任到人,物放有序,一尘不染,处处亮点”的卫生“十六字”要求,形成了《卫生清扫制度》,并作为学校环境卫生检查评比依据。以此引起全校学生对卫生的重视,规范个人行为。

充分发挥值周检查评比工作的作用。对校园内的每一块分担区都划分到班级,落实到个人负责,学校还要不定期地进行检查,特别是厕所、水房等公用场所及室外分担区,学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采取检查、打分、评比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按照检查标准进行。凡是“三好班级”、“三好学生”、“先进班级”等评比都有相关的卫生标准要求。每周的流动红旗评选都将卫生与纪律情况作为依据,使全校师生自觉维护学校的公共卫生。

由于我校重视卫生工作开展,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今后,我们将继续结合学校实情,认真贯彻教育局卫生工作精神,扎扎实实落实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使学校卫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7篇: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在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单位活动,现将我校2013-2014学年度学校卫生工作作一总结。

一、领导重视,制度落实

我校一年来始总把卫生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校长身体力行,亲自组织召开学校“创卫”工作会议,布置安排学校的“创卫”工作,并积极带头参加学校的各项卫生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卫生条例》,结合我镇“创卫”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成立了“学校爱国卫生领导小组”,校长总负责,另外有分管领导(副校长)具体负责,卫生领导小组成员,保健老师,卫生监督员组成的组织网络使我校的卫生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还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除四害防治方案、常见病防治方案;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等几十个制度和方案。学校卫生工作还有章可行、有章必行的奖惩管理制度。同时领导重视人文管理,遇到个别工作没有做到位的教师,领导能主动做好个别教师的思想工作。领导带头到每个教室去调整课桌的高度,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工作起来更主动,工作做得更好。

二、 加强教育,预防为主

学校卫生工作不光是搞好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学生,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健康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此,一年来我校对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从没停止过,1:利用黑板报(每班每学期至少两次专门宣传卫生及健康教育知识)和宣传窗(每月至少一次更换卫生知识及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的宣传阵地进行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共一百四十余次;涉及的内容较广,有卫生习惯方面的知识,有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意外事故预防方面的知识等。2:利用晨间活动、班队活动、思想品德课、体育保健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等方面的教育,开展各种讲座共二百六十余次;(大部分以班级为单位,)3:学校还利用全体师生集队、特殊的节日如:爱牙日、无烟日等,或国旗下讲话时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知识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传染病初发期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的防治方面的讲座;4:学校还利用校园网络系统的功能在全校进行红领巾广播站广播有关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利用各班多媒体进行宣传,播放一些有关的健康教育的录像等,使学校卫生宣传更加规范,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得到了加强,卫生习惯自然形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5:学校建立卫生知识宣传栏,每月一次利用图片和文字进行宣传,共展出十次,加强教育效果明显。

三、开展活动,形成习惯

学校卫生工作除了加强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不仅能使我们的环境更优美,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来,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为创建省级卫生单位尽每一个人的力量。

1、我校在思想上进行动员,全校师生的创建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创建出一份力的思想已经落在全休师生的大脑里;

2、我们开展了一些活动,如:学校四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学校九月份卫生整治月活动;文明礼仪从身边做起活动;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活动,创建园林学校;

3、配合社区、学校进行除“四害”活动,每月一次的灭鼠工作,清除垃圾、消灭四害孳生的场地等。开展这些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受教育的对象多。特别是初一学生,通过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为了学校环境卫生更加清洁,做到长效保洁的效果,通过各种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基本做到平时没有乱扔乱丢的现象;每个班级都落实了卫生责任区,学生都能自觉地打扫自己的责任区,平时还有许多学生能自觉捡起地上的纸屑,不管什么时候来都是一样。学校厕所是最难管理的地方,但我校任何时候来厕所都是非常干净。我校的环境卫生多次得到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学校除了环境卫生清洁以外,我校还对除四害工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除四害领导小组,光这一项我校这一年就投入资金好几千元,在校园内基本上看不到苍蝇、蟑螂、老鼠和蚊子,达到上级对我校的要求。确保全校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工作和学习。

四、 预防疾病,措施到位

学校是一个高危人群,学生身体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一旦传染病流行,后果不堪设想。为此,预防传染病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的教育,更主要的是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使我校能平安,没有发生较严重的传染现象。

1、一年来,我校一直开展班主任的晨检制度,从没间断过。每天班主任一到学校就对班级学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发烧、或其他情况第一时间就报到年级组长,年级组长每天向学校报告一次年级里的晨检情况。学校保健老师一旦发现学校有一例传染病就十分关注,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和班级防护措施,并根据季节进行预防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使学生知道如何预防传染病等。并开展对麻诊、手足口病的防治和宣传。

2、我校一年来没有发生一次较大面积的学生生病出课现象。

3、我校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学生的疫苗接种工作,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疫苗接种,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再次,积极开展体育锻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免疫能力。

4、在天气变化比较大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经常打开窗户,经常通风,使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传染。一旦发生情况及时与防疫部门联系。

5、每年学校结合体育老师和保健老师对学生进行身体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家长或班主任老师进行通报,预防意外事故发生。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身体情况,学校每年一次对学生进行体检,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五、 后勤保障,取得成效

学校后勤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我校也同样,对学校卫生方面该投入的及时投入,该添加的及时添加,学校食堂是后勤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食堂卫生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我校的食堂卫生一直来以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管理,做到各项工作管理到位,各项制度落实到位,没有一次有关卫生问题得到家长和学生投诉,多次得到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总之,这一年来我们在学校卫生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受了省、市、区各级检查组的检查,并得到较高的评价,些成绩主要靠上级领导对我校卫生工作的认真指导和大力支持,靠学校领导对我校卫生工作的重视和指导,靠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但离上级对我们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兄弟学校的卫生工作还可能有一点差距。我们将更加努力,把我校的卫生工作做得更好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潘店镇中学

2014年7月

第8篇: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总结

2014—2015年度

台阁牧中心校

2015.7

一年来,经过全体教职工和全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爱国卫生工作初见成效。从组织机构、资料收集、整理到校园卫生管理,从爱国卫生知识宣传、卫生知识的传授到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从干部职工和师生的日常行为、个人卫生到职工和教师的办公环境,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将本年度爱国卫生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充分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我校领导对爱国卫生工作十分重视,把爱国卫生工作摆上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认真、扎实、全面、有效的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学校成立了“爱国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领导小组下设爱国卫生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爱国卫生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学校卫生的监督指导工作。校领导对爱国卫生工作非常支持,主要领导亲自抓,经常过问、指导爱国卫生工作,协调和解决爱国卫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爱国卫生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学校、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有目标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本年度安排了三次全体性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大检查,校领导带头行动,并积极落实、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使整个爱国卫生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但仅靠领导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全体学校师生和单位职工真正发动起来,形成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员工齐动手的态势,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

保证爱国卫生工作的落实,保证爱国卫生工作的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师生及工作人员能了解爱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爱国卫生活动中来。

1、强化了舆论宣传。学校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健康教育墙报、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各种卫生小常识,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设置有健康教育专栏,每月一次;各班一学期2-3期关于爱国卫生的黑板报。

2、举办卫生健康知识讲座。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校师生和单位职工进行爱国卫生宣传,并开展相互监督活动、争当爱国卫生标兵及创建文明卫生校园实践活动。学校根据季节的变换、上级布置的任务等定期举办各种专题的知识讲座,如“中学生防近视知识讲座”、“中学生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校园红丝带讲座”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更有效、更深入的进行爱国卫生宣传活动。

3、分发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材料。如“健康知识”小册子、《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细则》、健康行为实际操作说明、《教研简报》爱国卫生专刊等等。通过这些宣传活动,广大师生和职工对爱国卫生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又把这些知识带入家庭,影响他人,服务社会。

4、组织全校师生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消防、道路交通等法规的宣传教育和义务劳动。使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城市卫生、卫生保健、疾病预防、交通知识知晓率达到95%以上。

三、加强健康教育,在全面抓紧抓好爱国卫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是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各中小学校将健康教育列入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并保证课时,开课率。教师、教材按要求落实。具体表现在:

1、各年级均开展健康教育课,选用规定教材及教学参考。严格保证了课时安排,每学期不少于6—7课时,严格保证了开课率达到100%。做到了有课时、课本、教师、教案、考核评价。学生的考核评价资料完整,书面考核成绩全部达标。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5%,健康行为形成率85%以上。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通过讲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无论是在生理健康方面还是在心理健康方面都获得了有益的知识补充。

2、各年级健康教育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中有关健康教育的要求,制定具体详实的教学计划,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进度与计划内容相符,教学中概念明确,逻辑清楚,板书工整。运用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语言生动感人,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根据情况写出详细的教学总结。

3、教案严格按照规定书写(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八项内容);此外,教案书写无概念错误、书面整洁、简练。按课时备课,按教学计划进行。学校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前进行两次检查。

4、学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项培训,如“中小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校园红丝带培训”、“心理咨询培训”等。此外,健康教育教师还通过组内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以及

上观摩课的形式极大限度的提高了健康教育教师的个人基本功。健康教育教师人均学年度接受培训完全达到要求的120学时以上的标准。

四、整治环境卫生,防治病媒除“四害”

1、加大学校、单位食堂软硬件建设。学校逐步对食堂硬件设施进行投入,力争基本达到省卫生城市要求。有专人负责食堂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对食堂操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完善各项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防治方针,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使“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的规定范围之内。

3、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法规,积极开展学校传染病预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每年组织2—3次学校传染防治知识培训;全面完善传染病预防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快学校校医的配备。

4、开展“无吸烟单位”创建活动。学校制定和实施“无吸烟单位”工作计划。

总之,今年我校的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一年的爱国卫生工作作好充实的准备。

台阁牧中心校 2015.7

第9篇:学校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自从本月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以来,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有了崭新的变化,同学们的保洁意识大大增强。校园变美了,变得更干净漂亮了,师生们乐在心头。

一、月初我校由团委牵头发起“文明健康行为,校园卫生我先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文明礼仪签名,发动学生树立良好文明礼仪习惯,自觉爱护校园环境卫生。通过此次活动使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重爱护环境卫生,促使了我校校容校貌的美观。

二、坚持一日常规的卫生打扫习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结合校情,花大力气狠抓常规卫生工作,我们把卫生区安排到各班,各班班主任和劳动委员认真安排好每日的班级和绿地的值日生,班主任每日督促过问卫生打扫情况,学生早晚实行一大扫,中午一小扫,确保校园全天净洁。

三、学校团委会自发成立了“义务保洁员”小组。每日“义务保洁员”或捡纸屑,或及时清洁走廊、通道,路上、草坪上、公共场所的纸条、纸团、包装袋、小瓶子等。这样为24小时保持校园洁净提供了实际有效地保证。由于这些“义务保洁员”来自学生,因此在学生中也能够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使那些不讲卫生的同学有所收敛,有利于人人讲文明,人人讲卫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设置流动红旗,实行卫生评比制度,并把卫生评分纳入常规分作为班主任、班级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学校总务处安排人员每周2次对学校范围内的食堂、学生宿舍、卫生间、公共厕所、水沟等进行全面性卫生喷射消毒。

六、宿舍管理员每天都督促寄宿生做好宿舍的卫生打扫,经常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要求学生经常把自己的衣服、被子拿出来晒太阳,做到勤换衣服、勤洗头、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吃零食、不乱扔生活废品。生管人员认真组织宿舍长做好卫生评比工作。

七、搞好食堂卫生工作。学校要求每位工友上班时间要穿好工作服,同时做好工友的个人卫生,严格要求食堂严把好采购关。食堂卫生是预防师生病从中入的重要按关口,学校总务处每天到食堂检查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从而加强了对食堂的督促管理,确保了师生的饮食安全。

八、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本月学校举行了卫生知识讲座,要求各班要针对卫生知识方面的问题出一期专题黑板报。学校还采购了一些关于卫生小常识方面的宣传条,在墙上贴附,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经常渗透一些卫生知识的教育。

九、在此次“活动月”中由学校体育组牵头,各班级团支部书记和体育班委配合,开展卫生月“我运动,我健康”的全民运动活动。坚持倡导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参加早操和课间操,每日长跑两千米。学校还于4月14日组织全体教职工举行了一场“健身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师生身体素质,打造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本次“爱国卫生月”活动,美化、净化了我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容校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并且全校师生的卫生习惯有了很大进步。所有师生都在文明礼仪方面要了更近一步的提高,在以后的校园管理中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促使我校的校园卫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上一篇:轮滑社规章制度下一篇:环卫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