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5music公开课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unit5music公开课

话说公开课

公开课早就成了考评教师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上,明确列出一项“近三年承担公开课情况”。各级教育主管领导对教师的公开课也很重视,一些学校在学期伊始,就忙着安排老师轮番上公开课,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学成绩提上去。甚至有的学校,把教师上好一堂公开课,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准绳。更有甚者,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规定教师每学期要听多少节公开课,并以此作为一项业绩考查内容。还有的学校,轰轰烈烈大力举办公开课教学比赛……诸如此类涉及公开课的事项,在校园里遍地开花,可以想见,公开课在学校的教学生态中,在教育主管领导的教学理念中,所占据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然而,公开课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

但凡能站在教坛上面给学生授课的老师,都是经过专业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具备了一定的课堂教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课堂教学技巧、熟悉课堂教学艺术的人,在学校学习时就已经观摩、研究了不少名师上的公开课,再加上一个学期的教学实习,毕业后基本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了。但毕竟是新手上路,在深入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必然还会发现自己存在诸多不足,与有经验的老教师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时候多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定有一定的启发。这时候“能上好一节公开课”,对新上岗的教师而言,是必需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其教学风格形成以后,外在的影响起不了多少作用,再去听公开课,尽管别人上得如何的好,对其而言也仅仅是觉得好而已,潜意识里很难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上课时还不是依然故我地按照自己固有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这时候无论是上还是听公开课,公开课都已经成了一种形式而存在了,对其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而对于老教师来说,更是如此。老教师上公开课,无非是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而已,而老教师所谓的“评课”,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说穿了,无非是一些掩耳盗铃式的理论而已。据《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平台上发表的《赛课,究竟给老师带来了什么?提升还是折磨?》一文所述,有教师说公开课“是一种秀课,实用性值得反思,是理论上的成功,设计了每个环节,实际上课很难这样的。”有教师说:“上好一节课也许不难,但上好每节课是很难的。”有教师更为直接地说公开课是“不实用的。脱离了教学的实际,……”吉林省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也认为:“现在的很多赛课,老师成了演员,后面有导演、编剧、舞台设计,像演一台戏似的。教学流程都设计好了,上课不再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背道而驰。”赛课如此,平常公开课何尝不是这样呢?以此观之,一些学校想借助公开课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只是徒劳无益的口号罢了,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顶多只是作为学校相关领导写总结的材料。

既然公开课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那么公开课能提高教学成绩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大多数的公开课,几乎都是表演课,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和问题答案的预设等,教师都已经事先安排给学生了,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安排提问和回答就行了。这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所选的黄蓓佳小说《心声》中已有揭露:区教育局在程老师的班组织公开课教学,事先程老师安排六个同学读课文,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说,“上课时,我说‘有表情地朗读课文’,你们就举手。一个一个按顺序来。”小说中的程老师是这样,而现实中曾经上过公开课的老师,又有几个不是这样的呢?对此,每一位教师心里自然也都会明白。像这样事先做了“彩排”再上的公开课,学生其实没有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预设答案,机械地接受,这会提高教学成绩吗?其次,就听课教师而言,受学生的素质以及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情景氛围和师生心理关系作用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运用公开课中学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就算这种教学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成绩,但是教师无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这对于提高教学成绩的说法,岂非成了一种自以为是的美好梦想?

由此观之,就目前的公开课教学生态来看,公开课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但对于大多数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而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的说法,从学校实际的考查效果来看,毫不讳言,这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诚如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曾在全国初中教育校长论坛上所说:“当前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陶西平先生说的虽然是公开课比赛,而批评的,实质仍然是公开课教学。

不仅如此,公开课教学还存在诸多弊端。

一、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几乎所有科目的课程标准,都把课堂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作为一种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反观我们的公开课教学,公开课前师生共同“彩排”,公开课中师生共同“表演”,大多把公开课上成了表演课,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大行其道。身历老师如此这般的“言传身教”,学生亦步亦趋,“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能够形成吗?且看学生抄袭作业成风、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种种蒙骗家长、欺骗老师的行为,很难说与公开课的教学没有一点关系吧。社会上有的人指责老师“把孩子教坏了”,虽然说这是一句不无偏颇的话,最起码凭良心说教师绝不是有意为之,但像公开课一类与学生一起“造假”的教学行为,无形中确实是“把孩子教坏了”,能不引起我们警觉吗?

二、助长教师的形式主义取向

任何人都有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取向,这种心理取向,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上,就是要尽力上好一节公开课,以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有成功感,活得有尊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教师在备课时就不惜弄虚作假,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就已事先安排好学生做好应对准备。这些,从教师的情感需求来看,我们都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但是,从教师的工作态度来看,教师既然能公然在学生面前作假,那么可以想见,在其他教学工作中,是否会尽职尽责呢?只追求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作风,必将贻害无穷。比如,教师上课只管“教”而不管“学”,抱着“爱听就听,不听拉倒”的态度来上课,只要学生不在课堂上胡闹就行。把“教”与“学”师生联为一体的工作,纯粹当作教师一个人的任务来对待。而对其他的工作,比如作业的批改、教案设计、教学计划及教学总结等,无不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这当然不能说完全是由上公开课所造成,但与上公开课的做法,却是一脉相承的。

三、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

上一节公开课,教师必定要提前几天做准备。比如研读课文,吃透教材,背熟教案,查资料、做教具,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乃至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如果要反复试教,所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教师的全部精力都已经放在公开课上,对其教学进度和正常上课,势必会造成影响。譬如,近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一文所披露的,作者为了在一次公开课比赛中取得佳绩,“我和其他几位教师已经奋战了将近一个学期。”可见,投入的时间和花费的精力是何其的巨大。如此巨大的“公开课训练工程”,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吗?公开课比赛是这样,平时上的公开课也还是这样,只不过程度和规模有所不同而已。我们常听说的“炒冷饭”式的公开课,教师之前反复上了多次,这样的公开课实在是占据了太多正常的上课时间,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很让学生讨厌,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对学生不但起不了好作用,反而会造成坏的影响。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进度来上公开课,教师上的是日常课,与公开课有本质上的不同。

四、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

公开课对于那些胆大、善于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来说,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胆子较小而又不善于表演的教师而言,却是一种莫大的压力。然而胆子大、善表演、口齿伶俐的教师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教师还是属于“不善于表演”这一类。但不论是谁,他们面对公开课的压力,表现出的紧张、焦虑和担忧,都是一样的,有的甚至紧张得夜不成眠,整日神思恍惚,食不甘味,为了在公开课中不丢人现眼,几乎豁出去了。如一位刚刚结束公开课比赛的老师,在博客上心有余悸地说:“赛课累惨了我,到现在脸色还灰暗着。”且看他是怎样描述自己上公开课前夜的情况的:“周三晚上,我独自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加班到半次日2点,终于勉强做好课件。夜太深只能在办公室睡了,我躺在躺椅上心凉凉的。也不敢入睡,倒不是怕小偷啥的,是担心自己这周已经两夜没睡,怕心脏不好的我累死过去。眯着两眼混混沌沌一直熬到凌晨5点方敢入睡,早晨6点多就起来继续修改课件,忙了一上午,吃了几口饭中午就去比赛了”。又如上文《赛课是这样毁了我的教育理想》是这样描绘公开课比赛前后的自己:“从前的我,开朗活泼,天天乐呵呵;而现在,我表情麻木,眼窝深陷。”公开课对教师造成的身心伤害,由此可见一斑。从此点上来说,公开课不是对老师的提升,而是对老师的折磨。

五、偏重于过程而忽略了结果

公开课与日常课是有区别的,公开课是预先准备好的课。一般而言,教师上公开课前不管如何精心构想,无非是希望造就某种课堂效应,得到听课者的青睐;或为了追求某种新奇,博得好评;或为了演绎某种教学理念,展示教学能力……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据笔者多年来的听课经历,发现以后者为最。上课老师按照其所接受的教育教学理论修为来精心组织公开课,比较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上得也比较得心应手,可以说是大众化公开课,这就造成了许多公开课落进了某种程式化的窠臼中。但不管上课者的目的如何,都有一个最终目的,就是在上课过程中,把课上得生动精彩。为了把课上得生动精彩,就要想方设法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为了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要在上课过程中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为了调动起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就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胸有成竹”。如此一来,教学过程确实是热热闹闹、生动精彩了,但结果呢?可想而知,学生什么也得不到,得到的,仅是上了一节“快乐”的公开课。众所周知,绝大多数人的知识或技能的获得,必要经过多次不断的重复。而每次重复,都是经历一个“学习—思考—感悟—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沉潜其中,经过长时间的积淀,知识或技能才会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像这样热热闹闹浮于表象的公开课教学结果,真如上面陶西平先生所说的,确实是“耽误了一批学生”,因为这样不仅在行为上误导了学生,而且在学习上,使学生容易趋向于浅尝辄止的态度。

当然,对于公开课的评价,是见仁见智的。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看待,不能武断地认为公开课对老教师就没有用处。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也都有从中获益匪浅的,比如有老师从听课中悟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有教师从中学到了丰富的教学技巧,有教师从中发现了某种教学规律等,总之因人而异,不一而论。但是,笔者想问,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是这样的吗?特殊情况能代替普遍现象吗?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市电白区羊角中学)

作者:陈振石

第2篇:需要真正的公开课

摘要:真正的公开课要回归常态课,避免失真、作秀,上得自然平实,让人有亲切感和真实感;要精益求精,努力上出特色、上出水平,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要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和发展。

关键词:公开课;正确开展;回归常态

新课程实施之后,各校都在搞课改,课堂教学研究的气氛空前浓厚。其中,最为热闹、影响最大的应是当下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公开课活动。有的邀请课程专家、领导莅临指导,邀请兄弟学校前来观摩、捧场,展示学校风采、汇报新课程实施的成果;有的利用公开课组织“优课”比赛、评选活动。一时间,研究课、观摩课、展示课、优质课等名目的公开课此起彼伏,十分热闹。对这些活动的目的、实效、价值和影响,争议颇多。公开课有是也有非,是非并存,利弊同在。对待公开课的态度,既不能一概否定贬斥,彻底摒弃,也不能过分吹捧,泛滥成灾。我们需要真正的公开课,让公开课正确地开展,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公开课应正视教学中的问题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课怎么上?没有人正面回答你。借助公开课,会给老师们一些有效的参考。真实的公开课,观摩者能感受到学生心中的困惑和顿悟的惊喜,能看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共鸣、智慧的分享,它充满智慧的光彩和生命的活力。公开课本是一种教学行为的研究方式和手段,是常规教学研究活动。打开课堂的大门,让大家听、看、议、评,切磋研究,通过真实的课例,学习、理解先进的课程理念,研究如何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予以贯彻。从这一意义上看,公开课应当是研究课,既然是研究课,一定不可避免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而我们应正视这些问题。

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有市里的教研员、其他学校的老师,还有本校的领导和老师来听课,屋前屋后架设了几台摄像机。孩子们似乎也知道这节课的重要性,一个个都紧绷着脸,很严肃。老师是个年轻小伙子,他看起来就轻松多了。上课过程中,他每次提问,叫的都是班上成绩较差的同学。大家很是为他捏了把汗,怕孩子配合不好,把问题复杂化,影响了他公开课的质量。可是,我们的担心好像多余了。孩子们的回答不是那尽如人意,尽管有对有错,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把所有的知识都掌握了。自然,最后正因为如此,在评课时很多人说他没精心准备,是堂不成功的课。和这位老师讲起时,他笑笑说:“不管什么课,学生都是最重要的,公开课也不例外。”我又问起他为什么不叫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或者让学生都先预演一遍,这样少出一些问题。他说:“如果成绩不好的同学把知识学会了,就证明全体同学都学会了,还能多发现一些教学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没有白上!”

如果把公开课一律变成示范课、展示课,以理想主义要求所有的公开课起示范、引领作用,不出一点问题,不仅会给开课教师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也使听课教师不自觉地用求全责备的眼光来审视公开课。其结果公开课就成了少数“上课好手”的专利,大多数教师不敢问津,这也与公开课的初衷是相悖的。公开课是一种特殊的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探讨的平台,是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的场地,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最直观、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对其观摩、研讨与反思,能发现双方教学中的诸多不足,正视这些问题,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对营造科研氛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公开课应该是真实的课堂

伴随着新课程实施,各地利用当下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形式,展示、宣传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这种公开课带有展示课、观摩课、示范课的色彩,但本质上还应当是研究课,不该是样板课或某种教学模式的推广活动。既然是公开课,首先应当是具有教学功能的真实课堂,不应当是 “教案剧”“课堂教学秀”。如果公开课以“成功、完美”为目的,要挑教学内容相对好教、好学的,抓一个“好班”来开课,用事先训练学生的办法来演习,再来个数遍课前按剧本“彩排”,那就不是“真实的课”,而是“作秀”或造假了。作秀、造假,就失去了研究、示范功能,也不可能有指导性。

笔者曾上了一节公开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因为笔者平时都这么上课,也没有刻意去准备。整节课老师讲的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展示的多。笔者把提问、解答的权利都给了学生,他们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点名让同学答,还可以要求老师答。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甚至有些乱哄哄的感觉。课后,老师评价较高,笔者也享受到公开课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笔者认为,如果哪一天,哪个老师的公开课不需要花什么时间准备了,架起棉花就是纱,那是因为他在用一生来备课,做了真正的准备。那他的课就什么都可以公开,因为这才是真实的课堂。

现实也往往在开着玩笑,或者在做着辛辣的讽刺:那些上公开课的,或在赛课中获奖的,一般都是漂亮的姑娘或帅气的小伙子,会表演,能煽情。公开课已经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它与真实的课堂截然不同。有的公开课甚至靠千锤百炼打造出来,是一种机械的表演,表面花哨,内底苍白。其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华而不实,同时会诱使一些人投机取巧,而不去踏踏实实提升自身素质,致力于提高教学水平,打造真功夫,这不是真实的公开课。

但话又说回来,真实的公开课应该高于常规课,可以也应当花更多的时间对教学设计做更仔细的课前研究和推敲。这已经不仅仅代表一个老师的水平,而是代表一所学校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家为之献计献策,融进所有骨干老师的智慧。这样,让同行来研究、评议,出彩的地方,给人以启发;未能避免和克服的问题,经同行指出,能使自己和他人得到不寻常的宝贵的教训与教益,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三、公开课需要课后真正的评价

公开课是一项常规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学表演和比赛,因此,听课后的评课研讨是公开课的点睛之笔,是不可或缺的。公开课的研讨活动,授课教师、听课教师是主角,他们之间的交流、研讨、互动使公开课活动走向高潮,进入收获阶段。有了公开课的研讨,才使公开课成为校本研究的教学资源,成为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宝贵素材。反之,听了就散,要么交一纸听课意见表了之,要么齐声高唱颂歌,就达不到交流研讨的效果。

评课研讨的目的不在于为课定调评分,而是围绕公开课开设的目的和意图,揭示公开课要研究问题或展示的内容,是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帮助听课、授课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评课研讨,虽然需要评课标准,但不宜精细量化,更要顾及学科特点、学校条件、学生基础与教师的教学个性,不能只用一张预设的通用量化评价表来束缚评课者。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考查三维学习目标的达到度、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设计的创造性与特色,这应当是评价研讨的最基本的着眼点。

在评课研讨活动中,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总的来说,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要在“课”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要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水平,把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上来,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

作者簡介:亢海云,汉族,湖北枣阳人,湖北省枣阳市第六中学教师,枣阳市骨干教师。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第六中学 441200)

作者:亢海云

第3篇:浅谈网易公开课

摘要:近年来,网络课程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但这些网络课程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反响却不尽人意,网易公开课异军突起,好评如潮,让广大学习者受益匪浅。文章基于对网易公开课优势的介绍希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者能有所借鉴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教育。

关键词:网易公开课;资源共享;网络课程

网易公开课是2010年由中国领先的门户网站网易推出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首批上线课程就有1200集,这是国外视频公开课全面进入国内市场的重要标志。这些公开课来自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各个领域。近年来,网易公开课受到大批高校学生和白领阶层的狂热追捧,其中热门课程如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公正》,耶鲁大学的《死亡》等点击率均破百万[1]。

从2011年开始,网易首度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网易通过自己的视频平台,提供哈佛、耶鲁、牛津等世界名校的课堂视频,可供学习者免费在线观看或下载。网易公开课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在此影响下,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校网络课程教育资源建设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都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然而同样的起点却与网易公开课产生了相差甚远的结果,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网易公开课在国内外能如此盛行,产生如此大的反响。网易公开课好在哪里呢?下面笔者对网易公开课的优点做以简单分析。

一、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考能力

网易引进世界一流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例如:斯坦福大学公开课《经济学》;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耶鲁大学的《死亡》;牛津大学的《哲学概论》等。这些课程都具有非常高的质量,从人文方面的关怀与情操的陶冶到理性的逻辑和对现实的思考,这使得学习者们受益匪浅[2]。网易公开课所收录的各种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相比我国现存的精品课程,往往是采用开放而思辨的授课方式,启迪学生去发现、思考,这种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热情。首先,国外网络视频课程,大都采用开放的形式和内容,讲述知识面更广,角度也更新颖,主讲教师不会一味的将知识点传授给学习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启迪学生,这种方式学习者学习效率较高。其次,国外视频公开课都是名校广受好评的课程,课程内容更符合学习者的需要,更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如耶鲁大学的《死亡》,这个在中国传统上属于比较避讳的话题,学习者往往怀揣着好奇心,思考主讲教师将如何去讲授这个话题,会给自己什么样的人生思考。

二、重视沟通交流,激发思想碰撞

网易公开课的课程资源思辨气息浓郁,重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都是国外名校课堂的真实再现,课堂可以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通过各抒己见,引发对某个观点的辩论,激发头脑风暴。教师并不会强制学习者去接受他的观点,而是向他们展现某个领域的知识,启迪他们去思考,提出他们自己的观点,自行判断什么是合理的,并且通过沟通讨论,激发新的见解。这种完全开放的授课环境,使学习者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刺激学习者的求知欲,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缩小地区之间教育信息化水平

不管是高校学生还是白领阶层,初次接触网易公开课的原因各不相同,而网易公开课刚好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总而言之,网易提供的资源能满足受众需求,迎合受众兴趣,对网易的盛行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更使得这些优质资源能在不发达的地区得到共享,缩小了地区之间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差距。一些不发达地区缺乏网络课程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致使优质网络资源匮乏,难以满足学习者学校的需要,造成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通过网易公开课这个网络平台,共享世界一流名校视频公开课程的资源。由此,目前,公开课视频专区已成为视频中回访率最高的部分,达85%,甚至超过了影视剧,可见网易课程已经风靡众多学者,实现了优质资源能够人人共享,让众多不发达地区也能共享到各种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3]。

四、高效的管理和共享机制

网易在推出视频公开课时,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该项目完全公益,背后倡导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共享”的理念,之后网易始终本着这一理念实现了视频公开课的完全免费共享,学习者无需注册登陆,不用安装任何插件就可以在线观看视频[4]。此举给更多的学习者提供了进入国外名校课堂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者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网易对视频公开课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制作,有专业的团队进行翻译、整合,这无疑提高了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并统一了标准。

网易对国外视频公开课进行统一管理与制作,把原本零散、无章可循的资源规范统一化,并有专业团队进行整合、翻译,方便国外视频公开课在我国高效共享。同时,对国外视频公开课的引进使我们意识到国内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的不足,促使我们分析高校网络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国外名校公开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国内“精品课程”是不是精品,应该由学生跟社会来评价。

总的来说,我国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网易公开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研究平台,让我们大开眼界,思维方式也有多改变。总之,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必然的,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解决掉,只有通过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借鉴成功经验,实现国内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与世界名校接轨。

参考文献:

[1]李立群.网易公开课:猛虎来袭[J].中国远程教育,2011,(1):73-74.

[2]李益,范雅琳.对中国视频公开课的几点建议-基于淘课族的视角[J].软件导刊,2012,(2):77-79.

[3]任丽平,王念春.关于我国高校网络课程视频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软件导刊,2011,(7):57-60.

[4]安婷.对高校校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0,(9):40-41.

作者:仲炜

第4篇:unit5MUSIC语法教案

Unit 5 Music Period 3 Grammar

★Teaching Aims: 1.To help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a preposition in front. 2.To help students discover and learn to use some useful structures. 3.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a preposition in front freely.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Points: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a preposition in front.

★Teaching Methods: Inquires into the study method and Independent study method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 up ( 3 minutes) Underline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in the text that contain prep. + whom/which. Check your answers against your classmates’.

Step 2. Learning about grammar (35 minutes) 1.Reading and thinking ( 8 minutes ) Summary the usage of attributive clauses with a preposition ahead of the relative pronoun shown in the sentences.

介词+which/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用于正式场合。在这一结构中,关系代词which/whom做介词的宾语。

(1)当先行词是人时,用介词+whom引导定语从句,如:They may start as a group of high-school students, for whom practising their music in someone’s house is the first step to fame. (2)当先行词是物时,用介词+which引导定语从句,而且只能加which,不能加that,例如:

They produced a new record in 1996, with which they celebrated their former time as a real band. 2.Doing exercises. ( 7 minutes ) (1)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a proper prep.+ whom/which. (2)There is a grammatical error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Please read them carefully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Finish the exercises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 3. Thinking and summary ( 15 minutes ) 使用“介词+关系代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选用介词的依据:

(1) 根据定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搭配习惯。例如:

Yesterday we visited the West Lake for which Hangzhou is famous. (2) 根据先行词的搭配习惯。例如:

The old woman with whom you talked just now is a famous artist. (3) 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例如:

The naughty boy made a hole in the wall through which he could see what is happening outside. (4) 表示“所有”关系或“整体中的一部分”时,通常用介词of。例如:

I have about 20 books, half of which were written by Bing Xin, the famous writer. (二) 含介词的短语动词不可拆开使用,如look after, look for等。例如: The babies whom the nurses are looking after are very healthy.(正) The babies after whom the nurses are looking are very healthy.(误) (三) “of which / whom”有时可以用“whose+名词”结构来改写。例如: The building whose roof was damaged in the earthquake has been repaired. =The building of which the roof was damaged in the earthquake has been repaired. (四)当先行词为way并且定语从句中缺少状语时,通常用in which或that引导定语从句(in which或that可省略);如果定语从句中不缺少状语,则用关系代词引导(that 或which 可省略)。例如:

All of us disliked the way(in which / that)Tom settled the maths problem. I don’t understand the way(that/which)the teacher explained to me.

(五)in that不可以引导定语从句,但可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例如: She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 in that / because she was seriously ill. “介词+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的转化

(1)当先行词表示地点,从句中缺少地点状语,常用关系副词where引导,也可用表地点的介词+which代替。例如:

I visited the village where many children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poverty. =I visited the village in which many children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poverty. (2) 当先行词表示时间,从句中缺少时间状语,常用关系副词when引导,也可用表时间的介词+which来代替。例如:

We’d better fix a date when we will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next week.

=We’d better fix a date on which we will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next week. (3) 当先行词为reason,从句中缺少表示原因状语时,常用关系副词why引导,也可用for which来代替关系副词why。例如: 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 why you were late for school? =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 for which you were late for school? 4.Read these sentences and try to simplify them changing them where necessary.( 5 minutes ) Eample: I don’t understand the way in which you solved

this problem.

→I don’t understand how you solved this problem.

1. This is the month during which we like to go to outdoor

concerts. 2. She gave a musical concert in the hall in which we interviewed a famous violinist last week. 3. Lillian lives in a town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cultural events. 4. A concert hall is a place to which you go to buy tickets for a show. 5. Finding a job as a singer was the reason for which I moved. 6. Summer is the time at which it is best to practise outside with your band. 7. His studio was the place in which we recorded our greatest hits. 8. I relied on my car until it broke down at the place at which three roads meet. 9. I am familiar with your songs and the way in which you compose them. 10. It is a time at which the sun begins to sink and the moon to rise.

Step 3. Homework ( 2 minutes ) Do exercise 2 on page 37 after class.

第5篇:高中英语必修2_unit5Music_导学案

写作任务:

你校要举行一次英语演讲比赛,话题是"畅想未来生活,享受人生欢乐"。假设你已报名,请用英语写一份120-150词的演讲稿,准备参加比赛。你可以从科技发展给人们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准备迎接挑战,适应新生活等方面展开描述和讨论。

注意: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Hello, everyone! I am glad to be able to give a talk about the future life and study 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at’s all. Thank you!

分析:

1. 仔细审题,明确任务。本写作任务要求根据提示话题和主要信息写一份演讲稿,属于描述类的应用文。演讲稿的最大特点是其很强的实用性,这也是该类文章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由此,该类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显得尤为重要,它们除了要显示作者基本的语言基础知识外,还要能很好地体现作者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了便于口头表达,该类文章的语句不要过于复杂,要尽量使用口语化的语言,这样读起来顺口,听起来也容易理解。

2. 根据提示,确定要点。该演讲的主要话题首先要对"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情况"加以想象和描述,并根据题目提示的"科技发展给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影响",简要说明其原因。文章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要表达"如何准备迎接挑战,适应新生活",这也是个人观点和看法的表达。要认真分析未来生活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应该怎样做,等等。

3. 遣词造句,灵活表达。根据审题所得,将要表达的有效信息用灵活的句式表达出来,如:

1) 作为演讲内容的总括和概述,也是文章的主题句,开篇可以表达"科技发展给未来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可以运用如下几个句式:

Thanks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are sure to live a happier and more wonderful life in the future. 或The great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future of our lives, work and study.等。

2)仔细分析未来生活及其巨大变化时,可以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学习、工作等方面加以分析与描述,可以运用not only ... but also ...等来连接这些变化,例如:Not only will we be provided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we can also spend more time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and enjoying other amusements.以及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in the future, either from our study or from the work.等。

3) 在发挥个人观点,叙述"准备迎接挑战,适应新生活"的建议时,可以表达为:We

should work harder today, making preparations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等。

4. 巧妙过渡,自然衔接。将表达的信息用一些过渡词或短语连接成文,注意逻辑思维和行文的连贯。可以借鉴的表达有:further more, however, therefore, only in this way等。

初稿:

Hello, everyone! I am glad to be able to give a talk about the future life and study here. As we all kn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greatly developed, so we are sure to live a happier and more wonderful life in the future. We will be1

provided not only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but also more convenient ways of traveling and living. Besides, 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both from our study and from work, because we can work and study more efficiently. However, our future is full of challenge as well. So we should work harder today. We should try to become more knowledgeabl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develop more skills and earn more money for the future use. We can also enjoy a more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 life even when we are old. That’s all. Thank you!

教师点评:

1. 初稿的文章结构完整,谋篇布局合理,内容表达比较全面,语句间使用了一些过渡和衔接词语,如besides、how-ever等,表达句式有几处还算精彩,如长句As we all know, ..., so ...以及由连词not only ... but also ...连接的并列句等的使用,表明作者有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

2. 文章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表达词句过于随意,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组织,甚至是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来安排句子结构的,例如:We will be provided not only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but also more convenience of traveling and living.第二个分句中缺少介词with,句子显得就不对称,也不完整。再如,在... 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both from our study and from work, because we can work and study in a more efficient way. 一句中,both ... and ... 就不如用either ... or ...表达得更准确。

②文章的思想性不强,或者说思想格调比较低。特别是文章的结尾,谈到未来生活的打算和建议时,仅仅满足于个人的利益,如:develop more skills and earn more money以及enjoy a more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 life even when we are old.等显得作者思想很狭隘,没有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

成稿:

Hello, everyone! I am glad to be able to give a talk about the future life and study here. Thanks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 are sure to live a happier and more wonderful life in the future. Not only will we be provided with enough food and clothing, we can also spend more time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and enjoying other amusements. It will make our spare time more interesting and colorful. Furthermore, we will have less stress either from our study or from the work since we can work more efficiently. However, our future life is not just full of amusement and joy, but also of challenge. Therefore, we should work harder today, making preparations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society and the worl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dapt to the future life and enjoy ourselves when it comes.

That’s all. Thank you!

Powerful sentences:

1. To keep fit, we need variety in our diets. A healthy diet generally includes proper amounts of fish, meat, vegetables and fruit.

2. Just imagine the beautiful surroundings in the future if we keep on planting more trees around us both in the cities and in the countryside.

3. Compared to the life we live today, the future will be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paced thanks to the advanc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make it possible for human beings to fly to other planets to study the situations there.

第6篇: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汇报材料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这项工作的,活动的高效和实效,将其纳入2012学年度工作来抓。“校校公开课、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是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项举措。此次活动将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为载体,“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镇小学范围内人人都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教学。听课、检查活动方案、阶段总结会等多种,现将该项活动简要总结。

一、组织严密,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之前,中心校从设计了本学期的活动方案。从思想到活动的确立、从课堂要求到听课制度的制定、从方法到日程安排都做了详细的部署。各校把全校教师上课的制作成详细的日程表印制,下发下去,既给教师间的互相听课了,也为活动的有序了。

二、科学管理,监控

1、加大对公开课教师的管理。其方法大致有三种:设计评分标准,课堂教学的评价尺度;组织评委,对公开课量化性评价;的对公开课成绩排序。是对听课教师的管理。专人检查听课情况,公示等监督。措施的采用,使得公开课的活动过程处在学校的掌控之内。

2、对公开课评价可以让上课教师反思和改进的教学。各校都能在组织评课工作:教研组织年级组或学科组的集体评课,下课和上课教师对问题“即时性”的交流,则采用面对面的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的贩贩贩而学校在活动一段后,适时专题会议,就教学中的的共性问题总结,对课堂教学方向性的引领。

3、课堂教学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指标。让教师能够

对待公开课,公开课的质量,中心校将公开课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如学校将考核结果职称评定时的评价指标,学校将考核结果纳入期末评先选优的评价内容,还学校为鼓励那些活动中涌现的佼佼者,设定的公开课评选活动,以课堂教学质量论英雄,评出不同等级,并对优秀者奖励。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所上的每一堂课的质量有着的意义。

三、岗位,凸显

这次活动是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项举措。各校本着从的原则,牢牢于教师的教学岗位,活动的既有的规定性,又有符合的灵活性,富有创意,凸显。主要在几个:

1.教师的全员性

公开课是指教师教授的每一节课,应遵循新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时刻面向教师、家长、社会的开放课。教师、家长可以随时课堂听课,直观公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公开课活动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活动。从各校活动的结果来看,教师的率,七所学校教师率平均95。临近退休的老教师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不愿“抛头露面”的教师也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而那些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更是一展风采。公开课活动的,将所教师都纳入了活动的磁场,这里不分年龄,不分资历,不分学科,所教师平等的,所教师都能在众人面前展示,也在众人面前展示。示范课是指在公开课的基础上,主要以学科为,面向本学科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设计,以营造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高效获取学科知识为目的,进而对本学科教育教学引领作用,对学科启迪作用的开放课例。其适用范围是某一学科的优秀公开课,主要面向本学科教师,学科教师也可以列席观摩。校级示范课是学校安排或教研组推荐的优秀课例。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2012年11月19日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暨示范课

1.学科覆盖的性

开齐开足课程是课程的要求,学生发展的基础保障。各校在方案设计及实施中,将课程设置的所有学科自觉纳入到括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校本、地方等。

2.点面的层次性

活动得层次性可以公开课的实效性。各校在教师上课人员顺序的安排上独到之处,既关注全员的“面”,又关注典型的“点”,是在“点”的作用上所采用的“活动模式”各具。如教研组长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展示课、学科引路课→学科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示范课→教学展示课→教学汇报课等,从本校选择设计的活动模式,了各教师的作用,了的公开课过程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可以说,“面”与“点”的及活动模式的恰当设计和运用,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3.内容的自主性

公开课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个人教学的最高,教师可以的后来展示自我。各校在本校情况必要的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在上课的内容、上课地点、上课的形等教师自由的选择权利。尊重教师的做法使教师感觉到温馨的人文关怀。

公开课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座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这场别具匠心的擂台赛为教师挖掘自身优势、开发创新潜能、大胆新教学模式的途径,了难得的契机,教师和教师的课堂也了新的:

(一)教师的新

1.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必要性

教师从开始时的不甚理解,且有一点抵触情绪到现在的欣然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学期活动过程之后的认同。活动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身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上出高

质量的课,是教师特殊职业的要求,它关系到无数学生的未来和命运。

2.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公开课活动给教师了展示的平台,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原先曾经的不同程度的“封闭状态”,使得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展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高的课堂教学让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教师自惭形愧,让那些年轻的教师找到了学习的榜样。的活动,让大家感到紧迫感,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被他人甩下的现实。公开课活动仅是人人上一节课的简单之事,它对教师思想深处的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

3.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公开课确实了教师教学的。听课中,也,公开课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学确实不同,好的,平时不太理想的课堂也变得令人刮目相看。

4.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有益性

公开课是公平竞争的舞台,它给那些潜力却少有机会的教师以展示才华的机会。,许多教师紧紧抓住难得的机会,是青年教师更是出空前的热情。了上课之前的组内说课——微型课堂研讨——上实验课——组内评课——正式亮相的流程,过程似乎很费和精力,但恰恰是的过程让青年教师在短暂的内经受高强度的锻炼,提升教学及教学实践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实践证明“要求”下的青年教师成长进步是富有的。的课堂教学展示在给教师带来喜悦的,更带来持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从这点来看,公开课活动的对教师思想认识和专业的提升大有益处。例如青年教师潘薇薇、宋旭元、张莹等教师,公开课活动见证了的进步成长。

(二)教学的新

1.教学的人本性

“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教师对理念的是的。课堂上,教师能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在

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成长。是课堂的营造、教学方法的选用,评价功能的都紧紧关注学生的发展。点此次公开课活动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2.教学的民主性浓郁

公开课上,教师的教学民主。教师能从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学案,关注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需求,能努力因材施教,尽使每个学生都发展。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课堂学生展示的舞台。

3.教师教学理性

教学是教师理念的外显。和以往课改后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新教育理念的流露和教学的呈现趋于理性,那种“标签式”的所谓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少见。以往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的学习运用中常常的问题,也了的改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正从表面化走向化,那种亦步亦趋的模仿式的“教学”正在大幅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向教学理念的实质又迈进了一步。

4.教学性凸显

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青睐的往往是新授课,或是驾轻就熟的课型。诸如活动课、复习课等难度大些,不好把握或不容易出彩的课往往是绕道而行。但这次公开课活动,规定,年级教师上复习课,鼓励教师大胆陌生的课型的教学。从各校情况来看,这次公开课活动中,许多教师能抛开功利之心,大胆尝试,在复习课、展示课、活动课等课型上作了的。

5.暴露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公开课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管理要到位,要对听课教师的管理工作。组织公开课活动简单教师上课展示的机会,而是“公开”,更多的教师自身教学的,观摩、学习和借鉴同伴好的做法,。,学校在上课教师管理的,更要对听课教师的管理。才能既公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公开课的观摩、研讨之作用。

2.公开课活动提倡的是常态下的教师教学的展示,必要

的评价机制的,常态的教学是难以真正公开课的终极目的的。各校非常对上课教师的评价,但评价工作的校际之间还差距,学校在评价的工作尚需。

3.公开课活动能够地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使得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得以。不过从学校整体上看,对“公开课”活动本身的还不,大多的关注点还都侧重在教师个人展示的结果上。能从学科组或年级组的角度,从教学中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中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公开课的“课堂教学”载体的和,把公开课的课堂变成个体或群体问题和展示的舞台,那么公开课活动的效益会更大化。

4.公开课活动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作用显而易见,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不言而喻。公开课活动简简单单的上一节课,而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的途径。如何使之得“常态化”,如何使之平稳而地运作,如何使教师每一节课都公开课的“公开”境界,是需要和的问题。

5.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确实了许多新的,教师的进步确实令人欣喜。不过,教学中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并着力解决。如,教学性的问题、教师作用的问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课件制作和使用问题、教师教学功问题等等。都应该下一步课堂教学的内容。

回顾走过的路,有成绩有;展望未来的路,有信心有希望。坚信在教研部的下,的“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会有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更会有新的飞跃。期待着,也将努力着!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2012年10日

第7篇: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汇报材料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这项工作的,活动的高效和实效,将其纳入2012学工作来抓。“校校公开课、人人公开课、天天公开课”活动是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项举措。此次活动将以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为载体,“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镇小学范围内人人都能上公开课,天天都听公开课的教学。听课、检查活动方案、阶段总结会等多种,现将该项活动简要总结。

一、组织严密,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之前,中心校从设计了本学期的活动方案。从思想到活动的确立、从课堂要求到听课制度的制定、从方法到日程安排都做了详细的部署。各校把全校教师上课的制作成详细的日程表印制,下发下去,既给教师间的互相听课了,也为活动的有序了。

二、科学管理,监控

1、加大对公开课教师的管理。其方法大致有三种:设计评分标准,课堂教学的评价尺度;组织评委,对公开课量化性评价;的对公开课成绩排序。是对听课教师的管理。专人检查听课情况,公示等监督。措施的采用,使得公开课的活动过程处在学校的掌控之内。

2、对公开课评价可以让上课教师反思和改进的教学。各校都能在组织评课工作:教研组织年级组或学科组的集体评课,下课和上课教师对问题“即时性”的交流,则采用面对面的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的贩贩贩而学校在活动一段后,适时专题会议,就教学中的的共性问题总结,对课堂教学方向性的引领。

3、课堂教学是衡量教师专业素质的指标。让教师能够

对待公开课,公开课的质量,中心校将公开课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如学校将考核结果职称评定时的评价指标,学校将考核结果纳入期末评先选优的评价内容,还学校为鼓励那些活动中涌现的佼佼者,设定的公开课评选活动,以课堂教学质量论英雄,评出不同等级,并对优秀者奖励。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所上的每一堂课的质量有着的意义。

三、岗位,凸显

这次活动是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的一项举措。各校本着从的原则,牢牢于教师的教学岗位,活动的既有的规定性,又有符合的灵活性,富有创意,凸显。主要在几个:

1.教师的全员性

公开课是指教师教授的每一节课,应遵循新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时刻面向教师、家长、社会的开放课。教师、家长可以随时课堂听课,直观公开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公开课活动是面向全体教师的活动。从各校活动的结果来看,教师的率,七所学校教师率平均95。临近退休的老教师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不愿“抛头露面”的教师也登上了公开课的讲台,而那些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更是一展风采。公开课活动的,将所教师都纳入了活动的磁场,这里不分年龄,不分资历,不分学科,所教师平等的,所教师都能在众人面前展示,也在众人面前展示。示范课是指在公开课的基础上,主要以学科为,面向本学科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设计,以营造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高效获取学科知识为目的,进而对本学科教育教学引领作用,对学科启迪作用的开放课例。其适用范围是某一学科的优秀公开课,主要面向本学科教师,学科教师也可以列席观摩。校级示范课是学校安排或教研组推荐的优秀课例。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2012年11月19日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 “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暨示范课

1.学科覆盖的性

开齐开足课程是课程的要求,学生发展的基础保障。各校在方案设计及实施中,将课程设置的所有学科自觉纳入到括科学、品社、综合实践、校本、地方等。

2.点面的层次性

活动得层次性可以公开课的实效性。各校在教师上课人员顺序的安排上独到之处,既关注全员的“面”,又关注典型的“点”,是在“点”的作用上所采用的“活动模式”各具。如教研组长示范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师展示课、学科引路课→学科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示范课→教学展示课→教学汇报课等,从本校选择设计的活动模式,了各教师的作用,了的公开课过程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可以说,“面”与“点”的及活动模式的恰当设计和运用,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3.内容的自主性

公开课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个人教学的最高,教师可以的后来展示自我。各校在本校情况必要的活动要求的前提下,在上课的内容、上课地点、上课的形等教师自由的选择权利。尊重教师的做法使教师感觉到温馨的人文关怀。

公开课活动给教师们搭建了一座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这场别具匠心的擂台赛为教师挖掘自身优势、开发创新潜能、大胆新教学模式的途径,了难得的契机,教师和教师的课堂也了新的:

(一)教师的新

1.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必要性

教师从开始时的不甚理解,且有一点抵触情绪到现在的欣然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学期活动过程之后的认同。活动让教师真正认识到:身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上出高

质量的课,是教师特殊职业的要求,它关系到无数学生的未来和命运。

2.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公开课活动给教师了展示的平台,拉近了教师之间的距离,打破了原先曾经的不同程度的“封闭状态”,使得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展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常言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高的课堂教学让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的教师自惭形愧,让那些年轻的教师找到了学习的榜样。的活动,让大家感到紧迫感,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被他人甩下的现实。公开课活动仅是人人上一节课的简单之事,它对教师思想深处的冲击力是非常巨大的

3.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性。

公开课确实了教师教学的。听课中,也,公开课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教学确实不同,好的,平时不太理想的课堂也变得令人刮目相看。

4.认识到了公开课活动的有益性

公开课是公平竞争的舞台,它给那些潜力却少有机会的教师以展示才华的机会。,许多教师紧紧抓住难得的机会,是青年教师更是出空前的热情。了上课之前的组内说课——微型课堂研讨——上实验课——组内评课——正式亮相的流程,过程似乎很费和精力,但恰恰是的过程让青年教师在短暂的内经受高强度的锻炼,提升教学及教学实践所需要的必备能力。实践证明“要求”下的青年教师成长进步是富有的。的课堂教学展示在给教师带来喜悦的,更带来持续发展的热情和动力,从这点来看,公开课活动的对教师思想认识和专业的提升大有益处。例如青年教师潘薇薇、宋旭元、张莹等教师,公开课活动见证了的进步成长。

(二)教学的新

1.教学的人本性

“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教师对理念的是的。课堂上,教师能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在

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精神成长。是课堂的营造、教学方法的选用,评价功能的都紧紧关注学生的发展。点此次公开课活动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2.教学的民主性浓郁

公开课上,教师的教学民主。教师能从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学案,关注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需求,能努力因材施教,尽使每个学生都发展。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课堂学生展示的舞台。

3.教师教学理性

教学是教师理念的外显。和以往课改后课堂教学相比,教师新教育理念的流露和教学的呈现趋于理性,那种“标签式”的所谓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少见。以往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的学习运用中常常的问题,也了的改进。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正从表面化走向化,那种亦步亦趋的模仿式的“教学”正在大幅度,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操作向教学理念的实质又迈进了一步。

4.教学性凸显

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青睐的往往是新授课,或是驾轻就熟的课型。诸如活动课、复习课等难度大些,不好把握或不容易出彩的课往往是绕道而行。但这次公开课活动,规定,年级教师上复习课,鼓励教师大胆陌生的课型的教学。从各校情况来看,这次公开课活动中,许多教师能抛开功利之心,大胆尝试,在复习课、展示课、活动课等课型上作了的。

5.暴露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1.公开课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的管理要到位,要对听课教师的管理工作。组织公开课活动简单教师上课展示的机会,而是“公开”,更多的教师自身教学的,观摩、学习和借鉴同伴好的做法,。,学校在上课教师管理的,更要对听课教师的管理。才能既公开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公开课的观摩、研讨之作用。

2.公开课活动提倡的是常态下的教师教学的展示,必要

的评价机制的,常态的教学是难以真正公开课的终极目的的。各校非常对上课教师的评价,但评价工作的校际之间还差距,学校在评价的工作尚需。

3.公开课活动能够地展示教师的个人风采,使得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得以。不过从学校整体上看,对“公开课”活动本身的还不,大多的关注点还都侧重在教师个人展示的结果上。能从学科组或年级组的角度,从教学中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中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公开课的“课堂教学”载体的和,把公开课的课堂变成个体或群体问题和展示的舞台,那么公开课活动的效益会更大化。

4.公开课活动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作用显而易见,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不言而喻。公开课活动简简单单的上一节课,而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学的途径。如何使之得“常态化”,如何使之平稳而地运作,如何使教师每一节课都公开课的“公开”境界,是需要和的问题。

5.公开课的课堂教学确实了许多新的,教师的进步确实令人欣喜。不过,教学中的问题也值得关注并着力解决。如,教学性的问题、教师作用的问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问题、课件制作和使用问题、教师教学功问题等等。都应该下一步课堂教学的内容。

回顾走过的路,有成绩有;展望未来的路,有信心有希望。坚信在教研部的下,的“校校公开课 人人公开课 天天公开课”活动会有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更会有新的飞跃。期待着,也将努力着!

监利县上车湾镇太平小学2012年10日

第8篇:小学科学公开课听课心得小学科学公开课

2014年河南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观摩

研讨会

听课老师:邵 龙

听课时间:2104年9月26日

9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河南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观摩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我听了四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小学科学优质课,并且还聆听了童海云老师对小学科学课堂上关于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些看法。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的,也切身体会到了自身教育教学方面的不足,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提高,我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回顾老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深深的体会到每个老师都有着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并且我发现,老教师和新教师最大区别就在于老教师拥有非常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是新教师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在上午的四节观摩课中,每位老师都展示了其独特的一面。在“借班上课”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去探索问题,尽情享受课堂的乐趣。老师则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节我们上的是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第9篇:

上一篇:水土保持监测大纲下一篇:读书的名人名言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