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方面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会计审计方面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为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审计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审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强化文明审计理念,是我们农业审计工作者思考的—个重要课题。

第一篇:会计审计方面论文

会计师事务所在管理审计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摘 要:近年来,审计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审计服务的需求有所增加,特别是服务于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审计业务增长较快,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财务审计业务的重要领域。目前业界对管理审计还没有形成共同认可的理论基础,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实务标准,尚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本文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审计工作经验,提出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管理审计业务的思路,为管理审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审计;实践和探索

一、引言

管理审计是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以提高企业管理决策水平为目的的管理行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专业审計服务机构,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审计服务需要逐步增加,同时管理审计业务也成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鉴证业务的重要领域。但目前业内尚未形成管理审计的理论和实务标准,本文基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务经验,对管理审计进行思考和探讨。

二、管理审计的含义

管理审计是财务审计之外的业务,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向企业管理方向进行了延伸,通过查找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查找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和管理建议,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比如在财务审计中,当会计师发现存货存在盘亏时,会计师对盘亏进行审计调整,审计程序基本完成。而从管理审计业务角度出发,通过存货盘亏的现象,找出造成盘亏的制度或管理方面的漏洞,并根据问题最终原因,提出管理建议。

根据受托责任或委托目的不同,管理审计可分为外向型管理审计和内向型管理审计。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外向型管理审计和内向型管理审计的核心差异在于受托责任不同。外向型管理审计是受外部股东、监管机构的委托,属于鉴证业务;而内向型管理审计则是受托于企业内部管理者,侧重于咨询业务。

三、管理审计需求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业务越来越复杂,同时,在法律法规日益完善、经济增速趋缓、调整产业结构等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监管和经营业绩双重压力,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实现规避监管风险和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但是,企业管理者因专业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企业自身对管理的要求,无法通过自身或常规财务审计得到充分满足。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更侧重于对财务数据的鉴证,无法全面的反映企业经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无法满足管理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特别是集团型企业的管理者会本能地将目光投向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希望利用在财务审计和企业管理咨询方面的专业优势,提供基于财务又超越财务的管理审计类专业服务。

四、管理审计的原则与内容

(一)管理审计应坚持的原则

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管理审计业务时,应当根据管理审计的委托方式,应坚持以下原则:

1、面向未来原则

管理审计不仅仅是对过去发生的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发表意见,而是更注重面向未来,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为企业未来改善管理、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专业咨询建议,这是管理审计更重要的一面。

2、建设性定位原则

管理审计业务,特别是内向型管理审计业务,应当从管理者的视角看问题,发现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发挥建设性作用。审计人员与企业人员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能单纯地从监督和鉴证角度去开展,而是基于深度信任的团队合作关系,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循序渐进原则

管理审计要循序渐进,合理利用其他机构或专家的工作,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工作。对于同一问题,不同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判断,要在发现问题和整改措施之间形成闭环,螺旋式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二)管理审计的内容

管理审计业务需要根据委托方的需求,确定具体审计范围和审计内容,管理审计内容通常包括法人治理结构、重大决策管理、内部控制建设、经济责任等方面。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管理审计重点关注股东会和董事会在制度设计、机构组成、实际运作等方面是否完善,审核企业的“董监高”设计和制度是否规范;管理层的经营权限是否得到有效落实;相关文件和档案是否完善等。

2、重大决策管理

重大事项的决策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企业风险所在之处。管理审计重点关注公司管理层在重大事项的决策,是否有健全的制度、重大决策的组织机构是否设置合理并且健全、决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还应关注企业重要岗位和部门的人事任免情况和大额的资金投资和资金支出。如发现重大决策问题,应详细了解问题内容、成因、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提出整改和完善的建议。

3、内部控制建设

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内控组织体系是否健全,并深入分析内控缺陷带来的危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在内控建设中财务制度建设尤为重要,重点关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执行。财务部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财务人员是否符合任职要求,财务流程是否通顺等方面。

4、经济责任履行

在企业管理中,各项数据指标是考量企业运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对管理者的考量标准之一。管理审计要中单审核各项指标是否完成、数据是否真实以及未实现指标的原因分析等。

五、管理审计的业务开发途径

在开展管理审计业务事时,有意识地研究和探索管理审计业务,而只是想办法调动事务所的资源,去响应和满足客户的需求。随着管理审计业务的增加,开始对管理审计进行思考和分析,关注到管理审计的一些特点,比如 :(1)在管理审计项目中,都是财务审计人员与管理咨询人员共同组队,发挥各自专长协同作战,效果比较明显,客户满意度高;(2)与财务审计相比,管理审计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满足企业了解自身情况和存在问题的需求,而不只是对财务数据发表标准格式的意见;(3)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咨询相比,管理审计不仅仅停留在流程设计层面,而是深入到客户实际运营,更能贴合企业实际情况,能够真正发现客户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直指客户痛点,协助客户及时纠正和完善,从而真正控制风险;(4)在业务模式方面,管理审计可以发挥现有咨询人员在财务会计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专长,并且业务边界清晰、交付成果明确、项目周期可定、客户满意度高、容易形成持续性业务。客户有管理审计需求,我们有专业能力优势,两者之间能够实现互补,可以作为特色业务进行推广。逐步对管理审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此类业务的特点,比较其与传统财务审计的异同,研究管理审计业务动因、业务范围和工作内容,梳理相应的审计程序、方法和底稿,分析业务开展路径等,对管理审计业务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

会计师事务所在开展管理审计业务时,管理审计能够发挥事务所财务审计、管理咨询人员在财务方面的专业特长,工作内容、工作成果明确,工作程序标准化程度高,项目周期相对固定,能够形成较高的客户粘性,适合事务所大规模推广。但是,管理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合伙人和经理的深度参与,需要实施人员具有宽广的视野、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企业经验和快速学习能力,并踏实细致地开展各项工作。在业务开展时,应注意这些方面,做好团队组织和项目培训等工作。管理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更侧重于咨询业务,双方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还应当遵循事务所的独立性和保密义务等基本的执业道德规范要求,不得协助客户做出违反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的行为。

六、结束语

受对管理审计的认知不足、管理审计实务经验不足、从业人员高水平人才匮乏、相关法律法规或指引文件较少等限制因素,管理审计的运用并未得到全面的开展。但是对管理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探究将会是未来审计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传统的财务审计不能适应对新形式下的企业管理需求的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积极开展对管理审计的应用与探索,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参考文献:

[1]郑石桥.管理审计方法[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13-38.

[2]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案例讲解(2018年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8:148:226.

[3]雷洋昆.浅析管理审计的可审性及其实现途径[J].审计家园,2013(10):88-89.

作者:卢雪干

第二篇:会计报表审计中应注意的几方面技巧

摘要会计报表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确保被审单位在会计信息上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保护债权人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然而,在实际的会计报表中,常常会出现虚假的财务信息报告,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范围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对会计报表审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当前我国会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和注意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计报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会计报表审计问题技巧

会计报表主要是指以相关会计账簿资料作为主要的信息依据,用货币做计量单位对会计实体在某个会计区间内的理财过程、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进行的全面、总括、科学地反映的报告文件,它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结果。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会计信息的虚假、瞒报情况进一步突出,特别是一部分上市企业,更是屡现人为制假造假的现象,各种经济丑闻层出不穷,给股民和国家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也给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会计报表的审计。本文对会计报表审计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就当前我国会计报表审计中的问题和注意技巧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从而更好的提高会计报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一、会计报表审计的概述

1.会计报表审计的含义

会计报表审计主要指的是对企业中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附注、损益表以及其他相应的附表进行的相关审计。它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最为常规的审计工作。一般情况下,审计的结果报表要提供给企业的上级单位、股东以及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等等。

2.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

在会计的报表审计中,其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

1)完整性。即企业对特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所有会计事项都要进行记录,并在其相应的帐簿和报表中显示出来。

2)真实性。即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所反映出的相关事项必须是真实存在的,必须符合帐户记录的信息,严谨虚列资产等等。

3)准确性。即会计人员要准确无误分析、汇总报表中的各个项目,并及时的反映到会计报表当中。

4)合法性。即会计报表在项目、结构、编制程序、内容以及方法上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在对成本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存货计价、投资、销售确认、报表合并等方面的方法进行更改时必须要经过相关财税部门的批准才可进行。

5)一致性。即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时,必须要保持会计处理方法前后期的一致性。

6)公允性。即会计报表要在能够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的资金变动、经营成果以及财务状况等等。

7)揭示和表达。即将会计项目恰当的在会计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以及损益表等报表中进行描述、分类和揭示,并附注出报表使用者所关心的内容和问题。

3.会计报表审计的内容

目前,我国会计报表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现金流量表的审计、资产负债表的审计、损益表的审计以及合并报表的审计。

在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通常需要一些常规的、必须的资料,主要包括有:全部银行对账单;现金盘点表;余额调节表;所有会计凭证和账册;未审会计报表及附注;资产产权证明;存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盘点表;往来账户回函、询证函;工商备案;商营业执照;地税、国税登记证;组织机构的许可证、代码证书、协议、公司章程;往年年度审计报告等等。

会计报表审计中的专项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清算审计、离任审计、司法鉴定审计、改制审计、贷款审计、财产转移审计以及移民审计等等。

二、会计报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的会计报表审计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1.确保有效的监督管理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监管机构通常只是进行少量的抽查,而不对其审计的报告进行详细、全面、严格的核查。大部分审计工作的监管主要是依靠相关审计单位的自我规范以及同行业间的监督来完成的,这就导致审计工作的过程和效果得不到充分的监督,从而无法确保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2.会计报表审计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存在范围广、时间短、方法落后等特点,这就导致审计工作很难全面、有效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会计报表资料进行严格、细致的审计,从而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效果。

3.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审计工作要求所从事人员必须对审计工作所涉及到的领域内的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内容都必须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认识和掌握。这里主要包括审计学、税法、经济法、企业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行业形势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和技能水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部分审计机构或企业的审计部门,确保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大多数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的内容和知识了解不透彻,在技能水平上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从而很难确保审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4.审计的独立性差

审计人员和机构在对会计报表的审计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来自内在或外来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不能充分客观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导致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足。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核心重点和灵魂,它是确保审计工作公正、客观开展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没有独立性,审计工作也就失去了它本质上的意义。

三、会计报表审计应注意的技巧

审计人员在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针对当前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注意审计的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具体包括:

1.观察法

审计人员要严格的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相关书面资料进行查看,并对某些重要的场地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然后从中发现一些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例如,在审计被审计单位的大额或者主要开支项目时,审计人员不仅对该费用的支出同本单位业务的相关联系进行审查,还要严格、仔细的分析该费用的发票来源渠道是否具有合理性、合法性,坚决杜绝虚开发票进行报账套现等违法违规问题。

2.询问法

审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时,可以采用一问一答、多人座谈、个别询问、、被询问人填表作答等多种询问方法进行相关情况的了解,并从中发现可能存在的疑点问题。例如,审计人员通过对单位内基本情况进行询问,了解被审计单位往来客户以及职工对企业的相关评价,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执行的情况以及相关业务的流程情况,了解被审计单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易发问题等。

3.逻辑推理法

所谓的逻辑推理法,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根据已知的资料和事实,通过运用相关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被审计单位在财务会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推测。例如,我国一部分被审计单位为了达到套取现金的目的,虚列一些工程项目用于报账,然而其所附的项目工程决算明显不符合该单位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这时审计人员就可以通过细致、认真的分析推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4.分析性复核法

所谓分析性复核法,主要指的是审计人员通过对各种会计信息之间的比例率和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和比较,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获取审计的证据,进而发现会计报表中的漏洞和意外差异。例如,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库存产品进行审计时,要对库存产品的单位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比较确定它是否高于市场销售价格,从而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是为了达到编造虚假利润的目的,而故意对销售成本进行低价结转,以使库存产品的成本增大等。

5.查证法

查证法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即:利用追踪溯源法进行追踪查证;利用逻辑推理法进行推断查证;利用实物盘点法进行账实的核对;利用鉴别测定法对审计的结果去伪存真。

结语: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计报表造假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复杂,这就使得审计人员不单要熟练的掌握各种会计和审计的相关知识,更好具备敏銳专业的判断能力、对异常的感知能力、丰富的审计实务经验以及综合的分析能力等,从而更好的开展和完成会计报表的审计业务,确保会计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伺迎春.试论会计报表审计中英注意的几方面技巧.财会探析.2012(07).

[2]吴景厚.怎样说好审计用语.中国审计.2010(16).

[3]周琦.讲究审计技巧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事业财会.2012(08).

[4]李万军.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技巧.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05).

[5]魏根良.会计报表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农村财务会计.2012(13).

[6]魏润民.试论会计报表审计疑点的查证技巧与排除方法.会计之友.2011(09).

[7]马兰芳.往来帐的审计技巧.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2).

[8]徐欣,徐冰,腾达.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有色矿冶.2012(03).

作者:侯俊青

第三篇:搞好农业审计需关注的几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为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审计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审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强化文明审计理念,是我们农业审计工作者思考的—个重要课题。

一、重点加强民生工程审计,推动建设社会和谐。审计工作必须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关注民生工程,坚持“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完善、提高效益”的工作方针,加大对民生工程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在审计计划安排上,重点审计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树立“民本审计”理念,把保障和惠农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审计作为重点,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坚持依法审计,力争查深查透。1、做好审前准备工作。细致的审前调查,细化审计方案是提高审计效率的基础。一是要参考以前年度的审计资料,从中发现该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点,进而确定审计重点,以节省审计实施时间,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渠道,了解被审计单位行业情况及特点,分析被审计单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寻找审计的线索和突破口,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审计措施,使审计工作有的放矢,更有成效。三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采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认真分析,以掌握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总体情况,搜索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四是利用“AO”系统,对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抽样,根据参数自动选取样本以制作审核表,再利用系统的评价功能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价,以此推断出总体数据,为审计人员正式实施审计提供参考依据。做好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工作过程中,要态度和蔼,说话得体,用语文明,不讲大话、粗话、过头话,不能态度生硬粗暴,要努力做到“用审计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理解自己的理念去理解别人”。

2、以项目计划实施和资金流向为主线,突出审计重点。农业项目计划的立项、报批等由主管部门负责,资金的拨付则以财政为主线层层拨付。安排行业审计时,首先对主管部门进行审计调查,弄清全省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立项、审批、调整、下达情况,再到财政部门调查每个项目资金下拨是否与计划一致;然后,根据农业专项资金拨付的最终点在基层这—特点,要把审计用款单位和项目村、户,都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去检查,资金拨付到哪,审计到哪,资金用到哪,就查到哪。在审计的过程中,对于发现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要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陈述意见,特别是对方的不同意见,要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核实,对于正确的要积极采纳,对于错误的要耐心解释反驳。俗话说理不辩不明,事不说不清。在交流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有耐心,用—种和缓的、商榷的语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审计坚持三个结合。坚持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时,充分考虑专项资金审计的范围、审计的内容、审计的组织方式和审计完成时间等,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衔接起来,实现合拍。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掌握专项资金总体情况,再检查具体使用单位和项目,上下联动,点面结合,既查出了深层次问题,又避免了重复进点。坚持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相对分散,可以说千家万户、千山万水,每一次的行业审计,要充分利用审计调查方法灵活、程序简便、工作效率高的特点,在一定的范围内展开调查,与人交流沟通了解情况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事服人,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坚持账面审计和跟踪审计相结合。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必须要深入,必须要实地看项目。如果仅仅停留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就账论账,难以查出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的经验就是做到深入到项目建设单位实施现场、田间地头,深入到乡、村、户;退耕还林审计,我们上山下乡,和农民交谈,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当大家知道贫困户生活艰难时,纷纷伸出热情之手,慷慨解囊捐款,他们备加感动,深情地说:“党好,政府好”。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礼仪规范,时刻用礼仪规范约束自己,与被审计对象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协调关系,以便下一步更好的开展审计工作。

三、提高审计质量,注重审计成果的转化。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只有坚持依法审计,全面履行审计职责,才能有效的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顺利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在审计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善于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的认识和处理问题,对审计出来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在交换意见时,要认真倾听被审计单位的意见,提高使用法律法规的准确性,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通过审计揭露问题、处理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违纪违规行为,管好用好农业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个良好的经济秩序。审计结束后,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反映问题的落实整改上,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逐—进行检查,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意见、决定,促使部门改进有关管理措施,对未整改的问题说明原因、采取措施、限期整改,提升审计成果转化,才能真正达到既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发挥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作用,又能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赢得被审计单位的赞誉,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依法审计能力,重点抓好审计干部”五种能力”的提高,即公正执法能力、宏观把握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抓好学习培训,力求使专业知识、审计技能齐头并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审计技术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考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要使文明审计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这是因为:要高质量的完成审计工作,就需要培养和造就—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而只有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此,每个审计人员必须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努力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宏观理论水平。其次作为审计工作者还必须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积极探索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从而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作者:刘 晓

第四篇:开展国有企业绩效审计应重视的六个方面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从国有企业的目标来看,国有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不同于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公共组织,它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以满足投资人对投资的增值和回报。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绩效审计越来越被重视,更加扩展和深化了国有企业的内涵。

一、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者(委托人)与企业管理者(代理人)之间建立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绩效审计,将信息反馈给委托人,使其更加了解企业的经营运行情况,直接监督代理人,促进受托经济的有效履行。多年来,企业审计一直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主要审计内容,并未对企业的资产安全、发展前景做有效的评价,绩效审计,是在财务审计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查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完善了审计职能。

二、国企绩效审计应重视六个方面

我国当前实行的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借鉴和沿用目前国外企业较为盛行的杜邦财务分析法,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引入一系列财务指标,从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企业财务绩效进行定量评价,同时增加了资本保值增值率、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以及部分定性指标作为补充。总体来看,该指标体系囊括了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方方面面,基本适用于当前国有企业绩效的评价和考核,但从具体操作中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对企业定量评价缺少技术指标和社会效益的考核标准,财务指标也局限于企业的纵向对比分析,缺少横向对比标准。与现代管理(考核)创新比较,绩效评价指标尚有一些需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弥补和加强。

(一)重视国有资本的时间价值。对于竞争性国有企业,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国家作为股东投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当前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系内的收益性评价指标都是静态指标,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或资本成本。在衡量和评价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动态投资收益率是否大于该笔资金的时间价值,即资本成本问题,如果在一定投资周期内所实现的内含报酬率大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或股东要求的收益率,或者按照股东设定的投资收益率计算的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该项投资是可行的。因此,我认为在当前的指标系中应适当增加含有时间价值的动态指标。

(二)加强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我们在选择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时,要重点把握好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指标体系能够清晰的反映出经营者当期经营业绩;二是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和评价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也就是说,指标的选择应该能够密切与企业当期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结合。在国有企业当前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财务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出企业当期的经济效益,但却不能衡量企业当期发展战略的实现情况。因此,在当前使用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增加一两项战略性评价指标,要求这些指标能够与企业当期发展战略目标密切结合,或者能够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密切结合,它应该以非财务指标为主,财务指标为辅,例如市场占有率等评价指标。

(三)注重节能、环保方面的评价指标。国家“十一五”战略重点强调了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战略。国家发改委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探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因此,在现有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节能、环保指标成为必然趋势,例如:产值/标准煤、产值/占有土地、产值/有害气体排放量等评价指标。

(四)强调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方面的评价指标。近两年,走自主创新之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中国科技大会和国家“十一五”战略都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走自主知识产权之路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从实际情况来看,一直以来,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产业化能力十分薄弱,相关的资金投入也远远落后于国外同行。因此,当前把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等指标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系,鼓励和推动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五)适时增加职务消费的评价指标。在企业经营者的薪酬体系中,享受出国旅游、度假休闲、居住豪华套房、乘坐飞机豪华舱、配备高档商务用车、报销各种费用等在职消费是企业家隐性收入的一部分。2006年6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将在职消费纳入经营者薪酬管理体系。其实,在职消费这一现象无论在外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中都是比较正常的,从激励政策的角度来说,这是对经营者的一种激励,但同时要配套对应的约束措施,要求在职消费要有一个限度,不能无止境。我们应该引导在职消费由地下走向公开透明。因此,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系中适当增加一两项在职消费的评价指标是应当也是必要的。

(六)增加上市公司市值的评价指标。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股改工作已经完成,股票的全流通也已经逐步实现,我国的股市将慢慢回归理性,股票价格的浮动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将保持充分的正相关,经营者的经营成果自然会通过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体现出来。因此,对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在绩效评价指标系中增加市值方面的评价指标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铜川市审计局)

作者:高琳

第五篇:关于审计在保障政府投资方面作用的分析

【摘要】世界经济面临全面衰退的危险,我国经济也正处于一个历史性重要关口。为应对全球经济的不良影响,我国于2008年拟进行4万亿的政府投资拉动消费政策。本文从我国目前政府投资政策入手,从审计角度分析保障政府投资的重要作用,阐述政府投资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审计监督;政府投资;政府审计

作者:杨晶晶

上一篇:会计专业课程论文下一篇: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