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实施方案

2022-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赛课实施方案》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赛课实施方案

微机课程“赛课结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

【摘要】《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自动化等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侧重于学生软件编程和硬件接口扩展能力的培养。而各种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有效形式。因此结合微机课程特点,将“赛课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微机课程教学实践,实践证明该方案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科技竞赛 赛课结合 教学模式 实践能力

【基金项目】东北电力大学教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201420)。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外部扩展能力。早期教学环节主要包含理论授课、课堂实验和课后设计,由于受实验场所、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无法进行硬件电路设计、PCB制作及焊接、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等完整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全过程。实验环节也基本上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不具备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设计的机会,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为了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各高校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早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是精英式教育,参加科技类竞赛的学生都是学有余力、并且在某些方面具有突出能力的学生,而对于普通学生,通常很难有参加竞赛的机会。为了给广大学生搭建一个锻炼和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全面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2003年“赛课结合”教学模式首先在清华大学电设大赛中采用后[1],该教学模式被较多的教学单位采用[2-4]。“赛课结合”教学模式既体现了竞赛过程中的趣味性、刺激性和竞争性;还体现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知识性,将竞赛和课程有机结合,兼顾竞赛的参赛结果和课程的学习过程。

一、赛课结合实施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要求高等学校的工科学生,尤其是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2007年依照学校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工作部署,自动化工程学院开始探索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经过近6年的创新教育实践,大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基地得到极大的锻炼,也取得良好的效果。2012年“自动化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获批“校级实践创新示范基地”单位,为了让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受益面。正是在这样背景下,结合学校“十二五”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272工程,提出了微机类课程“赛课结合”教学模式改革。

二、赛课结合尝试

赛课结合的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作品由多个同学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社交组织能力也有极大的锻炼。

1.赛课结合选题

选题时紧贴各类科技竞赛,将校内赛作为省级、国家级竞赛的选拔赛。同时综合考虑学生能力和专业特色,适当降低难度。为了增加竞赛时的趣味性和观赏性,目前选题方面主要有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双足竞走机器人、舞蹈机器人四类。

2.教学形式组织

在课程教学组织上,根据学生作品制作的不同阶段,组织相关教师开展各种专题讲座,目前主要开展相关讲座有“赛课结合概述与安全管理”、“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电路焊接与制作工艺培训”、“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培训”、“电路设计、调试与仿真培训”、“Protel/Proteus 应用培训”、“电机控制与驱动培训”、“控制算法的MCU实现培训”。组织相关教师设计开发双足竞走机器人套件和车模套件,购买飞思卡尔智能车模和舞蹈机器人套件等,并设计开发了竞赛专用的硬件平台。进行了赛课结合相关文档、资源库等开发,搭建了网络教学辅助学习平台,实现教师、学生的网络答疑和互动。

3.竞赛形式组织

赛课结合竞赛形式上以创新团队的形式进行组队,每个团队学生限制为3人,可院内自由组队。竞赛项目和传统的课程实验项目不同,其涉及的知识点范围更广,需要学生对竞赛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进行分析。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得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因此对学生技术含量要求更高。竞赛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意和想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通过作品制作、调试和竞赛的过程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4.赛课结合扩展

Proteus应用工程师(PAEE)认证作为一个国际认证标准,得到国内外大型企业广泛认同,是具备硬件电路设计、系统调试与测试及处理器编程调试能力的证明。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发挥企业优势,校内完成学生的社会资格认证,既保证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可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因此通过赛课结合改革和PAEE培训的开展,实现了“竞赛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培养实践能力,能力提升竞赛成绩”的教学与竞赛的互动和良性循环的同时,进行校企合作,发挥企业优势,校内完成社会资格认证,实现“教学-竞赛-认证”立体化同步进行,保证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三、赛课结合成果

2012年自动化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被遴选为“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示范基地”后,开始探索微机类课程“赛课结合”教学模式。经过近3年的努力,共获批院、校、省三级课外科技创新等实践项目120余项,公开发表论40余篇,出版教材4部,同时,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车竞赛、机器人公开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知名赛事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7项。学生受益面广,效果良好。

四、结论

本文针对微机课程特点,形成了微机课程“赛课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的具体思路,并将“赛课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微机课程教学实践,实践效果证明该方案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与分析PAEE认证体系,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以及电子工程师资格认证运行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宏,吴文虎.清华实践教学“赛课结合”新思路[J].计算机教育,2006,(7):10-12.

[2]胡军,夏英,王国胤.“赛课结合”在数据库原理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 26(12):267-269.

[3]伍银波,施金鸿.赛课结合理念在智能建筑工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4):103-104

[4]闵玉堂,汪小燕,杨小献.课赛结合的电子线路设计与测试教学[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5):100-102.

作者简介:

兰建军(1977-),男,福建邵武人,讲师。

作者:兰建军

第2篇:“iCAN?赛课合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iCAN赛课合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以“创新工程实践”系列课程为主体,以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成果展示窗口,促进创新创业在各个教学育人环节的推进和培养。该模式突破了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偏理论、管理和商业模式而轻实践动手”问题,鼓励多学科交叉,让学生从实践学习、体验、行动学习、及时反馈等四个方面体验创新的全过程,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堂;竞赛;iCAN

一、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驱动着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对未来人才在创新创业和跨界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国内外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例如,为社会贡献创新创业企业和人才最为突出的美国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所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情况如下(见表1):

可以看出,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美国一流大学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前期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商学院为主导(以上三所大学均是以商学院课程为主),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新企业的创立、企业成长管理、创业企业融资、连锁经营授权和分销途径、组织内部的创业、家庭企业管理、经营和税务、兼并收购、创业型企业营销、风险投资和成长资本、创业相关法律等。相对而言,哈佛商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创业教育是综合性的,麻省理工学院、UC伯克利分校等创业教育是面向高科技创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创新创业教育逐渐拓展到全校范围。理工科背景较强的院校还相继成立了独立的中心或者学院,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院(Stanford SVTP,D-School)、MIT的Martin Trust创业中心。以1996年MIT创建的Martin Trust创业中心为例,它是协同全校、鼓励学科交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既能够为全校学生提供丰富的54门课程作为基础,又以多样化的公开活动作为学科交叉和人才的催化交流平台,然后以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创新项目展示和助推初创企业脱颖而出的机会、以导师和资金作为重要保障,打通了创新与创业之间的通道,构建了“从基础创新到应用实践再到发明创造的知行合一”的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极大地激励了MIT师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提升了成功率。MIT校友创办企业3万余家,总GDP达到2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第11位。

在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创业与创新中文硕士课程(MSc TIP Chinese)”涵蓋创业学的6个教学模块,涉及“创业运筹、创业营销战略、创业融资及财务管理、创业中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创业家战略管理、新企业的建立”等,通过相关课程教学和演练活动,力图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相关知识用于未来可能的创业活动。为开展创业教育,南洋理工大学2001年与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联合创办了南洋创业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创业教育、创业咨询和创业研究。该中心力图通过相关创业教育课程和活动,培养并促进学生的科技创业精神;提倡教师、学生、校友、风险投资人及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学生创业者提供咨询、知识和信息。该中心创立以来,已有35% 的毕业生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自2014年以来,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纷纷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计划。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入选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第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北京大学等10所院校于2017年也进入示范基地建设。这些高校承担着完善创业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

清华大学以“跨学科创客实践平台”“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双创教育医药平台”“双智双创开放平台”和“在线教育与实践平台”5个重点工程为抓手,建设了“中国创业学院”频道、X-Lab实践基地、GIX国际化创新创业平台全球创新学院,在校内首创了以工业设计为抓手的创新辅修专业,开展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创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通过课程、比赛、沙龙、实践平台等各种途径,构建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敢创业、能创业的氛围。在制度保障方面,上海交通大学明确,可聘请有丰富创业指导经验、有一定学术基础的校外企业家担任创业“高级讲师”和“教授”,承担若干门创新创业课程的授课任务。2017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技术创业”“金融创业”方向第二学士学位,探索开展技术创业的研究生国际项目等。

南京大学探索出一种与工科院校不同的“五四三”双创模式,通过“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搭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融合”平台,加强校校、校地、校企“三个协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序对接。

四川大学为学生“双创”构建了“四重境界”:一是“双创”课堂,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基本技能;二是实践训练基地,给学生提供从想法到实践的机会;三是“双创”科技园,给初创企业的学生团队提供发展和成长的空间;四是“双创”科研院,集中各类科研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成果转化、对项目进行深度开发。

在“常为新”的北京大学,由本文第一作者张海霞教授带领的以信息科技为主的教学团队,从2007年开始探索在专业化教学中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并形成了“以课程为基础、以比赛为检验的iCAN赛课合一”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并在20多个国家的400余所高校进行了实验和推广,直接受益学生10万余人,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iCAN赛课合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是内涵,创业是表现,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原创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创业意识以及永不放弃的创业家精神。

从创新到创业可以分为如图1所示的七个阶段:创新创意阶段,创新能力提升阶段,商业计划阶段,企业计划阶段,形成企业阶段,早期成长阶段,高速成长阶段。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把这七个阶段归纳为四个阶梯状的教育模块:创新创意模块,能力提升模块,创业筹备模块和创业实施模块。各个模块的任务和使命不尽相同,但是环环相扣。大学里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体现在前面三个模块。第四个创业实施模块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和投入,因此不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也超出了大学教育的能力范围。

与传统教育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多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强,学生只有在实践和学习中创新思维、不断体验和提升创新能力、在实际创新创业行动中得到及时的反馈,才能取得比较真实的效果。“iCAN赛课合一”创新实践教育模式重点解决创新创意模块、能力提升模块和创业筹备模块所需要的能力和技术,通过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提升创新能力、巩固学习效果、促进创新项目的发展。

1.iCAN赛课合一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

“以课程为基础、以比赛为检验的iCAN赛课合一”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以“创新工程实践”系列课程为主体,以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和成果窗口,针对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偏理论、重管理和商业模式而轻实践动手”问题,鼓励多学科交叉,让学生从实践学习、体验、行动学习、及时反馈等四个方面体验创新的全过程,在校内开展第一课堂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课外的实践教育基地和比赛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的成功率。

2.以实践为主导的创新课程体系

“iCAN赛课合一”创新课程体系遵循“创新创意是灵魂,工程能力是基础,实践过程练精神”理念,按照“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打牢创业基础”主线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如图2所示的四个方面的课程:创新设计思维、项目实践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创业基础知识。北京大学已经开设了“创新思維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创新展示能力”“游戏化创新”“创业基础”“创新思维与艺术表达”等多门课程。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掌握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在项目实战中训练学生坚韧不拔的创业家精神,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中,主干课程“创新工程实践”(英文名称iCAN·PKU)从“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项目实践”三个方面构成具有实践特色的创新实践教学,鼓励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多学科交叉,训练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热情;将传统专业课中适合学生实践的模块拿出来加入创新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快速完成创新作品原型制作,在项目实践中体验创新过程[1]。

3.检验教学效果的iCAN创新赛事

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称iCAN大赛)是一项面向国内外大学生进行具有科技内涵的创新创业年度竞赛。这项赛事源于2007年由本文第一作者发起的美新杯MEMS加速度计应用大赛,2010年起成为国际比赛,先后在中国(2010—2012)、西班牙(2013)、日本(2014)、美国(2015)、法国(2016)、中国(2017)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瑞士、法国、新加坡、新西兰、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克罗地亚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所院校的几万名学生参加。iCAN大赛内容涵盖物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以2~5人的学生团队为参赛单元。参赛作品必须是学生原创[2]。

iCAN大赛流程和规则充分保证比赛与课程的紧密联系。参加比赛的学生在“创新工程实践”课程中接受创新教育、完成初步作品,作品经过完善再参加比赛。学生全程参与到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在比赛中收到及时的反馈和客观的评价,使比赛自然成了检验课堂教学成果的一个环节。这种方式既发挥了校内第一课堂教育的普及性和严肃性,也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资源优势,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未来创业的成功率,形成了良性循环。

目前,iCAN大赛已经形成了青少年创新创意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专项创业大赛的系列赛事,在国内近百所院校建设了iCAN创新实践教育基地,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

4.iCAN赛课合一模式的特色和优势

iCAN赛课合一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自实施以来,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好的影响。归纳一下,其主要特色和优势有以下几点。

(1)构建了较完整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iCAN赛课合一团队系统梳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以及需要的知识体系,以建设课程体系为依托,形成了符合中国当前学生特点的“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项目实践”创新实践知识体系,并通过竞赛的推动落实到实践应用中,催化和提升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解决了创新创业教育长期停留于纸上谈兵的状态。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与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从管理学院发起不同,iCAN赛课合一团队是一支长期从事专业课创新的团队,他们的教育理念是专业技能融合创新思维、提升综合创新能力。赛课的内容都是以科技为核心开展的,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与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创新思维,提供实践机会,提升创业能力,并成长为掌握世界前沿科技且兼备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开拓性创新创业人才。因此,课程体系和赛事均侧重具有专业能力的创新实践,避免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叫好不叫座,难以深入和落实到学生的专业培养中的问题,为具有科技内涵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3]。

(3)促进了课内课外资源整合的放大效应。目前,iCAN大赛已经覆盖了20多个国家、700余所高校,国内625所参赛学校中的近200所高校参加了创新课程(全国共382所学校选课)。其中71所骨干院校建设了iCAN创新教育基地,直接受益学生10万余人,逐渐形成了以创新课程为第一课堂,以创新大赛为出口检验课堂教育成效。同时又通过大赛的宣传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到创新课程和创新基地中的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也使学生的成果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年轻人的就业和创业。

(4)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与产业的结合。iCAN团队与国内外企业和投资机构开展合作,邀请优秀的创业家加盟创新创业教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使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创业实践活动。

三、对创新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驱动着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必将进入全民创新时代,教育也将进入全面创新教育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要努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谈几点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建设分级分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前文图1所述,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根据学校特点分级分类设置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小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最佳阶段,側重启迪思维、激发灵感、保护好奇心。高职高专院校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侧重实际技能以及与之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和改造革新类的发明训练。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应该加强与学科融合的培养方案。综合类高校应该利用文理兼容的优势开展融合创新的探索。

(2)建设与已有专业和学科相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和提升,不可能独立于已有的学科和专业而存在。因此,如何与现有的专业教育进行结合,就成为未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工作。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创意启发、创新思维、实践锻炼、创业孵化”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方案和通识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建设一批真正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完善和提升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

(3)探索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在国际上也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或者说一个可以参考的成功模式,每个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或者局限性。针对市场多变且高速发展、学校专业壁垒森严、创业资源匮乏等现状,我们需要探索和设计适应中国高校现状、与学生知识结构和中国文化特色相匹配,且能够与已有的培养方案衔接的新模式,培养和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够在全球化的未来占据主动。

参考文献:

[1] 张海霞,等.创新工程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 张海霞,等. iCAN创新创业之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 张海霞,等. 奇思妙想的物联网[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夏鲁惠]

作者:张海霞?陈江?尚俊杰?邢建平?黄文彬

第3篇:基于赛课结合的单片机课程改革探索与研究

摘 要:单片机课程是电气、电子、机械等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单片机程序设计和接口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赛机制,增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实践证明,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单片机课程;赛课结合;实践教学

《單片机原理与应用》是一门面向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是电气、电子、机械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教学是理论课堂的延伸、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更深入理解,有助于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将考试型学生转化成动手实践型学生值得思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内容固定,难以发掘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教”为主,难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因此,改革原有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形式。“赛课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已被很多的教学单位所采用[1,2]。将竞赛模式引入课堂、成为理论教学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模式非常有必要,可以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为了加强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手段,甚至可以将比赛成绩与考试成绩挂钩[3,4],大赛成绩特别优异的同学除了获得电子元器件奖励之外,可以申请免考资格,以期更好的对学生达到激励作用。

结合在武汉轻工大学的实践与尝试,浅谈赛课结合的具体做法与评价体系。

一、课程教学理念

确立以实践为重点的理念。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是改革的切实目标。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评价学生不再单一地看考试成绩,更主要的是要看学会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的重点章节都是以单独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在了解、掌握单片机硬件原理的基础的前提下,完成相应的设计项目,并在此之上引发一个现实生活、生产、科研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视野。为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期初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参赛选题调研,自由选题,教师对选题进行把关和指导。根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形成参赛小组,组内成员自行分工合作。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期末组织单片机大赛,评定最终成果。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使学生正确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和接口应用的基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单片机的软、硬件技术分析实际问题,为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实验设备等领域的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组织形式

针对单片机课程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驱动,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课程以以下几个环节开展。

理论课中从实际工程应用入手,利用单片机开发实验板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51单片机的硬件原理、编程的方法和各种功能应用。不同于传统的讲述单片机的课程,本课中的所有例程均以实际硬件实验板现象为根据,使学生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透过实在的现象看本质、从实际应用中彻底理解和掌握单片机。借鉴国外大学的一些适用方法,不设定统编教材,把书本当成工具,广泛阅读学习。

讨论课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提前准备若干开发项目,使同学们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来完成各类项目,以讨论的形式逐步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中我们利用实验室现有单片机超想-3000TB综合实验仪为学生开设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等不同难度的实验。

四、竞赛组织形式

实践出真知,对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样的课程,只有学生自己实实在在去动手开发单片机,才是真正学习了单片机,否则就完全是纸上谈兵。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来完成各类项目,在逐步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再去深化学习相应的理论原理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赛课结合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将竞赛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创新的意识。

自由选题,培养创新能力。学生在开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所在学期初根据自身能力对参赛选题调研,自由选题,教师对选题进行把关和指导。

团队合作,培养协作精神。根据学生意愿,自由组合形成参赛小组,组内成员自行分工合作。这种形式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指导工作,更重要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协调能力。

奖励机制,培养竞争意识。竞赛采用全部同学参加初赛,取40%左右优秀作品进入决赛的形式,根据学生作品的优异程度,奖励相应的元器件。

五、竞赛具体形式

个人或团队自主研发的产品或对现有的作品,进行改造升级。主要内容如下。

硬件电路设计。根据选题,用PROTEL软件设计出电路原理图。

电路板焊接与装配。依据原理图在电路板上焊接电子元器件及功能部件,装配成实际的单片机产品。

产品硬件电路调试。按报名题目规定的产品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对装配完的单片机产品进行调试,并按要求记录调试结果。

编写程序及软、硬统调。根据题目要求和单片机产品功能说明书编写程序,并将调试完成的完整程序在线下载到芯片上,完成软、硬联调。

完成设计报告,参加答辩。

在决赛中,根据作品实践应用功能,作品外观(其中包括焊接点视觉效果,整体外观与设计,焊接点是否虚焊),作品的科学性、实用性、节约性、创新性,以及各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答辩表现,设计报告的规范、完整性等综合评判,打分。对评选出的获奖作品,颁发电子元器件奖励及获奖证书,并将主要作品对公众展示。

六、课程考核标准

为了避免部分同学期末突击学习,考试过后所学内容又扔还给老师的不良现象。在重实践、重能力的教学改革中,考核方式的彻底改变,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学生成绩评定可以由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理论考试(30%)、竞赛成绩(40%)几个部分组成。根据实际情况调配各个部分比例。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从观念上改变应试教育的习惯,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改革成果

基于本课程知识储备,我校每年6月初举行单片机大赛,通过预赛、复活赛、决赛,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到制作作品、制作精品的过程中去。虽然在竞赛中有些学生选择了电子钟、交通灯、温度计这类“简单”题目,仍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对理论学习、实验学习进行查漏补缺,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有些学生完成了如高精度数据采集,自行车测速、智能家居系统、广州塔、光立方等在制作水平、创新性、难度水平都相当突出的作品,并且进入决赛。

最终,结合综合能力的评判,推荐部分同学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等,这些同学在历年省赛、国赛中取得过优秀的成绩。

由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电子信息科学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起到示范带头做用,促进其他实践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随着改革推进,扩大比赛面,推广整个比赛,吸引相关专业、院系,乃至兄弟院校的师生参赛。更好的提高学生兴趣,扩大专业知名度、院系知名度、甚至学校知名度。

八、结束语

由于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电气、电子、机械等专业中占用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目的是要起到示范带头做用,促进其他实践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将竞赛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为各类科技比赛选拔种子选手。特别是在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之上,又提高了他们的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兰建军.微机课程“赛课结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2]刘辉,王新辉,张文希.从电子设计竞赛看单片机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長沙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5).

[3]严权峰,王岳斌.依托程序设计竞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J].电子技术,2014,2.

[4]陈新兵,龙晓莉,陈虹,等.课赛结合的机器人创客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9).

作者:李晶 陈为真 卢亚玲

第4篇:赛课方案

山王庄中心小学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根据《沁阳市教育局2013-2014学年工作思路》《沁阳市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山王庄中心小学赛课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以“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为活动宗旨,坚持立足岗位,全员参与,有机整合,突出重点,重在实效,力求特色原则,扎实有序开展教师赛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以一学期为一个活动周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引导教师探讨课堂教学规律,关注教学行为的改进,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教研组关注问题,研究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培养5名课改能手。

三、活动原则

全员参与原则:要求人人参与,人人上课,全体教师都要得到锻炼和提升;注重过程原则:赛课活动忽视赛课的结果,重视赛课的过程,关注教师在活动中的收获。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对走形式;尊重差异原则:赛课活动立足实际,重视差异,关注发展,注重激励,关注年轻教师在赛课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赛课要重点赛问题课,语文要重点赛阅读分析课,赛作文指导课、赛作文评讲课。数学要赛复习课,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分析的能力。达标课要逐人进行,尤其对课堂教学不达标的青年教师要全程跟踪,直至达标为止。

四、赛课对象

学校所有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任课教师

五、赛课要求

以上课为主并辅以说课、评课,赛课结束后每位教师完成问题台账。教导处跟踪整改情况。

六、具体安排:

3月上旬进行第一轮赛课全体教师参与,鼓励老教师、优秀教师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做好示范、引领,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主动寻找差距,学习经验和好的做法。

4月下旬进行第二轮赛课,45岁以下教师参加,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新分配教师上好展示课,展示一学期自己教学、课堂组织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永威学校使用“四个一”模式的课堂效果。

6月上旬的复习课赛课,邀请外校优秀教师到我校作课后,让教师学习《永威学校对非毕业班期末复习的意见》,以领导进班听随堂课为主,发现问题,课后随时评课、反馈。

七、保障措施

1、注重宣传、统一思想。课堂教学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有效的途径,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学校把赛课活动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有效载体,势在必行,也是我们一线教师体现自身价值,追求教育旅途上幸福的一次机会。

2、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学校专门成立山王庄中心小学赛课活动领导小组。

3、建章立制,保证落实。针对赛课活动,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作保障,将赛课的结果与教师的评、评优、职务晋升、岗位聘任、考核等相挂钩,确保赛课活动的顺利实施。

七、组织机构

1、山王庄中心小学全员赛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波

副组长:王龙赵存义陈凌军

组员:王美丽 薛三伟 宋建娜

2、赛课评委:全员赛课活动领导小组

教导处认真组织,按时开展,确保人人参与,赛后认真组织评课,写出赛课总结。

山王庄中心小学

2014年2月17号

山王庄中心小学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山王庄中心小学

2013年2月16号

第5篇:2013年春赛课实施方案

平昌县澌滩小学2013年春

初中部教师全员赛课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体育局【2012】3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初中部教师队伍建设,全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有效推动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提高我校初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3年3月-----4月8日(具体时间见活动安排表)。

二、赛课科目:《思想品德》、《生物》。

三、赛课教师:初中部《思想品德》、《生物》所有任课教师。

四、活动要求及安排

1、本次赛课活动由教导处统一部署,由教研组长具体实施。

2、教研组长组织参赛教师选好课题,帮助参赛教师制定教案、课件,并组织该组教师研究课例,探讨课堂教学行为,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3、每一位参赛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制定出优质的课件,并上交教研组。

4、各教研组要将赛课结果上报教导处。

5、各教研组要将赛课材料整理归档,并上交教导处。

2013年3月

第6篇:班会课赛课方案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青少年良好品德”

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切实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育人工作水平和技能,展示我校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及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决定在我校班主任中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青少年良好品德”主题班会课设计及公开课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切入点,全面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二、活动组委会

三、活动目的

主题班会课是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平台。主题班会应体现新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为抓手,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通过活动的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达到树德立人的育人目标。

四、活动内容

以行为习惯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媒介素养培养、诚信友善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参加人员及比赛时间

1、参赛人员:全体班主任老师

2、比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初赛阶段(3月12日至4月3日)全体班主任提交班会课教案 第二阶段 决赛阶段(4月7日至4月30日) 学校主题班会公开课决赛,各年级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抽签决定比赛次序,同一时间在学校录播室进行校级比赛(根据抽签顺序由德育办协调公开课上课具体时间,不限于班会时间)。

六、主题班会课赛课评分标准

1.主题意识:班会设计紧扣主题,针对本班(校)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纪律、作业、诚信、感恩)设计召开班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资源意识: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的德育资源,根据主题班会活动内容适当地布置教室,营造主题班会活动气氛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

3.创新意识:教育内容有时代性、科学性,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班会内容具体而不空洞,能用学生易于接受的事例说明问题,言之有物,贴近生活;形式新颖多样,活动采取辩论、讨论、访谈、游戏、表演、竞赛、演唱、朗诵等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

4.媒体意识:注重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幻灯片的内容与主题相结合,程序安排

合理性强。

七、奖项设置

班会公开课比赛设两类:

班会课设计特等奖 名,一等奖 名,二等奖 名; 公开课赛课特等奖 名,银奖 名,优胜奖 名。 奖励办法由组委会在行政会上议定。

八、班会公开课比赛观摩要求

1.各评委、班主任老师务必根据安排到场听课(有课的请教学处调课)。 2.参加观摩的班主任需带上班主任工作手册做好听课记录;

3.班会公开课比赛得分:由评委评分后,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分所得。 4.获得特等奖的班会公开课推荐为区班会公开课。

第7篇:高效课堂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大竹县张家乡中心小学

“练能式”高效课堂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练能式”高效课堂活动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决定开展教师赛课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我校教师“练能式”高效课堂赛课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要求

1、通过此次赛课活动,全面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进我校的教学改革,努力构建“练能式”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本次赛课活动以课堂效率的提升为宗旨,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体现学案导学的“练能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赛课年级、科目、对象的确定

赛课年级:三至八年级

赛课科目: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物理,音乐、体育、美术鼓励参加

赛课对象:三至八年级科任教师

备注:上有多个科目的教师,自主选择最能展示自己水平与风采的科目参赛。

三、时间安排:2013年11月上旬。

四、方法途径及评奖办法

1、赛课要求。参赛者赛前两天要向教导处提供导学案(教师用)和学案(学生用)。本次赛课采取提前1天抽签确定赛课教师顺序(自己调课),学校进行公示,赛课教师按正常教学进度赛课,自行设计导学案和学案。评审小组要根据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赛课教师量化评分(参赛教师必须采用“练能式”高效课堂模式赛课,否则一票否决。)

2、评价办法。参赛教师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严格按照评价标准,采由学校成立评审小组进行评分。

3、评奖办法。初中组和小学组分开设奖。根据参赛教师的得分进行评比: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若干名),

一、

二、三等奖分别获奖金人民币150 元、120元、100元,

一、

二、三等奖均能获相应等级荣誉证书,但与学校绩效考核无关。

4、本次赛课获

一、二等奖的教师要按学校安排随时为上级领导到学校指导工作时上“练能式”高效课堂汇报课。

备注:此次比赛经费由学校公用经费列支。

五、组织领导

成立赛课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

1、赛课领导小组:

组长:贺平

副组长:游开万甘永兰

组员:刘松李清玲彭成国王履胜包胜宇三至八年级班主任

2、评审小组

具体人员待定

六、保障措施

1、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学校专门成立教师赛课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赛课活动的指导。

2、建章立制,保证落实。针对教师赛课活动,学校拟以教师发展性评价为导向,制定有关评价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保赛课活动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总之,本学期我们将认真落实“练能式”高效课堂活动,向课堂教学要效率,全面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大竹县张家乡中心小学

2013年10月15日

第8篇:语文组赛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加强校本教研和校际联动,营造研究教学、改善教学的积极氛围,充分展示学区各成员校的教师教学风采,全面提高本学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提高学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因此,本学月全校将举行一次全面的赛课活动。

二、活动人员

本次赛课活动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本次活动定于2016年9月5日—25日。 赛课地点为各班级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全体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准备,研究教材,严肃对待赛课活动。

2、每位教师必须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赛课。

3、每节课后全体教师对当节课进行评课,取长补短,及时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4、每位教师讲课后要针对本节课认真写出教学反思。

五、活动过程:

1、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赛课

2、针对每节课认真评课,查找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反思,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第9篇:初中数学赛课活动方案

岳家小学初中部数学组讲课比赛

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是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根据《平昌县中小学教师全员赛课活动实施意见》(平教体[2013]24号)和《平昌县岳家小学教师全员赛课活动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展开,为确保初中数学组赛课活动顺利开展,提高我校初中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长:何文波

成员:李

爽、 王玉明、

张奇升、

马朝安、

潘勇

三、活动主题: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活动内容及方式:

1、不得刻意选择授课内容,根据当前教学进度,结合该班学生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授课内容,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均可。

2、由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师上课顺序。

五、参赛教师:

王玉明

何文波

向重阳

苟明珠

王安亮

张奇升

何万江

苟晓庆

六、评委组成:

王玉明

何文波

向重阳

张奇升

马朝安

(打分区间:80--100,评委参赛授课时由其余五位评委打分)

七、活动要求:

1、参赛教师在赛课前上交纸质打印教案一份。

2、参赛教师在赛课后上交教学反思(不少于300字)一份。如果讲课活动中使用了课件,赛课后须上交课件。

3、尽量使用普通话,并尽可能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赛课活动。

4、开展赛课活动时本组全体成员必须全程参与听课活动,并作好听课记录,本组任何成员不得无故缺席。

八、赛课时间及日程安排:

时间:2014年3月4--5日

安排:星期二:上午 第1节王玉明 第2节向重阳

第3节何文波 第4节苟明珠

下午 第1节潘 勇

星期三:上午 第1节张奇升 第2节王安亮

第3节苟晓庆 第4节何万江

星期三下午进行赛课活动总结。首先由参赛教师说课,然后由一位评委评议,其他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最后由教研组长总结。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奖现金150元并颁发证书

二等奖二名:奖现金100元并颁发证书

上一篇:职业道德培训试题下一篇:生产安全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