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2023-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篇一:金字塔原理读书心得

《金字塔原理》读书心得

1. 引言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以提供工作效率,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在现实状况中,经常存在说者答非所问,听着不知所云,以及升级之后的咆哮式沟通。这些情况的普遍存在说明沟通中存在着未被许多人掌握的规律。本文将揭示其中一项重要规律。

良好的沟通需要高效准确的表达,良好够沟通渠道,和高效准确的理解。在不考虑沟通渠道这种外在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高效准确的理解是由信息接收者本身的知识背景、思维能力和信息发送者对信息描述的方式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因此,合理的描述信息是产生良好沟通效果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

衡量信息描述的质量,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信息的组织结构方式。如果信息的组织结构方式与信息接收者理解信息的思维方式相一致,则信息容易被理解。根据金字塔原理,人们是按照金字塔方式理解并储存信息的,因此,当信息发送者按照金字塔结构组织组织信息,其表达方式就可以和接收者的思维合拍,从而可以进行顺利的沟通。

本文首先叙述什么是金字塔原理,然后针对四种具体的沟通方式,对金字塔原理的应用进行介绍。

2.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揭示了人们理解事物时,最容易的理解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组织结构称为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中包含了非常少的几种逻辑关系: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在进行沟通时,按照金字塔结构组织的信息能够使信息接收者更容易理解。

在金子塔原理有三条规则:

1. 纵向联系指信息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思想的概括;

2. 横向联系是指同一层次上,每一组思想都属于同一范畴;

3. 每一组思想之间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这种横向的逻辑顺序包括: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重要性顺序。

想要进行良好的表达,关键是在开始表达只前将表达者的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并按照逻辑关系的有关规则进行检查和修改。下面将从写作,思考,解决问题,演示几个方面分别介绍如何在实际的沟通中使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有效的表达。

3. 写作的逻辑

写作时,文章条理不清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它可能会导致作者在表达思想时采用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矛盾。对读者来说,最容易的理解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再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所以,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应该以金字塔结构组织文章的结构。

自上而下的构建金字塔结构是一种较容易操作的写作方法。在写作前,首先确定写作的主题,主要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回答,然后开始着手写作。写作可分为序言和正文部分。 文章的开始,首先要通过序言引发读者的关注。序言开始按照讲故事的模式说明读者熟

悉的情境,说明发生的冲突,引发读者提出文章中所要回答的问题。然后便可将精力放在提供这个问题的答案上。 正文部分对文章问题答案的描述,需要按照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横向的演绎或归纳逻辑的结构进行。

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建立了一个树状的层次结构,使用较低层次的信息解释较高层次的信息,直到最底层的叶子信息能够被目标读者无疑问的接受为止。

4. 思考的逻辑

当对文章结构的构思深入到关键句层次的下一个层次时,就需要开始写作了。低层次的思想需要使用思考的逻辑来深入细致地把握思维的细节,以保证使用的语句能够真实地反映需要表达的思想要点。思考的逻辑可归纳为同层思想间的横向逻辑和不同层思想间的纵向逻辑。

文章中同层思想要点之间可以按照演绎逻辑或归纳逻辑来组织。

演绎逻辑是一种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归纳逻辑先找到一个能够表示一组思想共性的词,然后通过自伤而下地提问来检查推理。

归纳逻辑中使用的同一组思想需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组织起来,这种逻辑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重要性顺序。

其中,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关系。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要做到是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依次表述达到某种效果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顺序描述整体划分成部分的结构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事物划分成不同的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以部分完全穷尽。

重要性顺序将类似的事物归为一组,按照共性强弱进行排列。

演绎推理比归纳推理更容易实现。演绎关系的建立要求推理过程中的第二部对第一步作出评述,并导出一个推论。归纳法更便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归纳推理将多个有共性的思想放在一组。在这之后,需要对这一组同类思想进行排序。 金字塔原理第二条规则: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都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这可以保证列入同一组的思想确实属于同一组。

逻辑顺序有:

时间顺序:前因后果关系。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要做到是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依次表述达到某种效果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顺序:整体划分成部分的结构关系。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事物划分成不同的部分,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所以部分完全穷尽。

重要性顺序:将类似的事物归为一组,按照共性强弱进行排列。

纵向逻辑是指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的概括。如果一组思想表达的是一个演绎推论,只需要以该组思想的最后结论为主体做简单的概括,就可以得出其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如果某一组思想的分组方法是归纳性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必须说明该组思想所具有的共性。

5. 解决问题的逻辑

当所需要描述的问题比较复杂时,写作前需要对所描述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流程:界定问题,结构性分析,实施分析/找到解决方案,构建金字

塔与别人交流。

问题是现实状况和期望之间的差距。问题界定框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 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境(切入点/序幕+困扰事件))

2. 我们不喜欢事情的什么?(现实状况) 3. 我们想要的是什么?(期望) 分析问题的标准程序是: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收集信息:从资料入手

得出结论:设计诊断框架

提出方案:使用逻辑树可以从逻辑上找出解决问题可能的方案。

6. 演示的逻辑

为了让读者能迅速理解作者的整体思维框架,在写作时,采用不同的格式文章的结构关系,如使用多级标题,小数编号等。当需要从一组观点转换到另一组观点时,一定要写过渡性段落,以免读者感觉太突兀。

7. 总结

沟通是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知识。若信息组织不得当,则信息接收者难以从信息中总结出表达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金字塔原理揭示了人们大脑思考时的逻辑思维的金字塔结构,提出按照金字塔结构组织信息更易于被信息接收者理解。

对照本书反思,在之前的思考和表达中,我有时习惯性地使用了金字塔原理,而有时也会随意的产生逻辑不清晰的表达。今后,我将以此书为导引,刻意地对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进行逻辑训练,并对照此书验证自己的训练效果。 篇二:金字塔原理 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样处理写作中逻辑不清晰问题的书,能够教会人们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有效与人沟通,如何简明扼要地进行写作。采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逻辑混乱或不清晰。通过对《金字塔原理》的阅读后,让我学到了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让对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实说和写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思想说好和写好并不容易。

《金字塔原理》中所引用的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非常实用的,自从我懂得了这一理论后,每当在写作时都尽量将要点归纳到不超过5点,效果还是不错的。

其实金字塔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并且对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把这种逻辑思维方式经常的加以练习,那么在写作和语言能力上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对于学习工作中的我们已经养成了事实胜于雄辩的习惯。而作者无论在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中,都极尽用简单的例子将深刻的道理表达出来,让我们一目了然。比如在如何构建金字塔时,作者讲述了如何使用自下而上的思考为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构造创造条件。构造金字塔时,我们首先提出主题思想,这便是金字塔的塔顶;然后针对这个思想,设想从哪些方面来确立塔顶的支撑点, 然后开始背景-冲突-疑问-回答的序言写作,最后才是塔基的材料。当我们自上而下的构造之后,就是自下而上思考建塔的过程。比如列出塔基上表达思想的所有要点,然后找出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得出金字塔塔顶的结论。从表达的逻辑,到思考的逻辑,再到解决问题的逻辑,最后到演示的逻辑,这便是思考逻辑的金字塔理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得到了一个完美的作品。

《金字塔原理》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的是,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 文章中的思想表达,应符合以下规则:

1、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3、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组织思想的四种逻辑顺序:

1、演绎顺序;

2、时间顺序;

3、结构顺序;4重要性顺序。文中提到的原则中的TOPS原则:T(targeted)有的放矢;O(over-arching)贯穿整体;P(powerful)掷地有声;S(supportable)言之有据,这些在今后的写作上还有思考上都有帮助。

总之,《金字塔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式,帮助我们怎样理清自己的思路,怎么让别人清楚知道我们所表达的东西。 篇三: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这是一本逻辑思维较深的书,书中用文字、条条框框及箭头做了很深刻的分析和总结,不是一眼看过去就能明白和理解,需要认真的根据事情的案例在脑海里去摸拟思维发展思路,深入思考才有用。总体来说,本书对于希望提高思考、讲话、写作、讲课、管理下属及解决问题逻辑性、条理性、效果和效率的人很有用。但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工作、学习、生活经验的人才能理解透。

觉得此书对于刚出社会,学历文化不高的人,这本书看完后只是一个练手的阶段;

对于大学本科毕业,并有一定文化基础、有些阅历的大专本科生入社会前研究下此书,对于工作的思维有很大帮助;并能顺利适应环境及工作;

对于入社会5年以上,工作努力、有过晋升、但还没有经历生活婚姻的人来说只能理解透一半此书的思维和案例;

对于入社会10年及以上,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人来说,此书一半已经在他的生活中在执行或正在执行中的。还有一半或三分之一没有像此书这样系统的、全面的总结而已。

此书再次告诉我,做任何决策和大活动前,一定要有各种假设和分析,有一套完善的,模拟演绎一遍的路程,并且要有文字描述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甚至细致到每一个时间点。决不能口头或大概的谁谁谁要干什么,。而且最好活动前召集所有人员开会,阅读和讨论,保证明天的活动顺利进行,杜绝临时抱佛脚情况。除书上说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外展推理后,最后进入实践。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重新提出理论和总结经验归纳。

第二章中的序言包括的背景、冲突、读者的疑问和作者的问答,可以很好的套用在我们每一个活动前的准备和思维上。

整本书的结构无非也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有手尾,有计划,有目的,有结果,有总结,运用不同的方法让人清晰明了,让不同的人清楚。如文中最后讲的PPT演示。和我校的管理方式有一定的不谋而合,虽然我们没有像此书一样的清晰的描述,但大致运营是一样的。有点像我们统计部做的事,有原始数据,有统计报表,有柱子图,饼图,数据透视,最后用PPT演示给大家看。而要出到 这些数据很容易,但主要是看你能否从这些数据里得出一些管理者,领导想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图表;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展示和说明些问题,从这些问题上去找到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此书可以让我把我的思维、做事方法理顺,但如果能很好的运用,决不是看一遍而且匆匆看一遍可以理解透的。

邓新红

2016-2-5

第2篇:《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能清晰展现思路的有效方法,教会我们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去逻辑的表达、思考、解决问题。因此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只要我们需要沟通和思考问题,我们都会从金字塔原理中受益。

《金字塔原理》逻辑的表达中重点阐述了比较好的表达方法是结论先行,就是说在表达过程中先将自己的结论传授给受众,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这一方面,可以使受众更清晰了解自己所表达的观点;另一方面,后面的内容全部围绕结论而展开,这可以让前后表达逻辑更强,文字更严谨。如果不先把结论展开,就会很容易造成你讲了半天,人们还是无法理解你的意思。此外在表达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归纳总结,但总结句需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因为这种句子难以吸引和保持读者的注意力,还可能让读者无法理解你表达的意思。因此,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需注意如何将混乱的思维转接成思考的逻辑,整理清楚。这样我们平时汇报就不会出现说了或写了一大堆内容,却抓不到重点。学好逻辑的表达这将有利于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如何快速有效地将汇报内容完美呈现,并让对方知道我们讲了什么。

此外,《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中强调了程度顺序,也称重要性顺序。这种思考模式在平时工作中会很有指导作用,我们做每件事之前只有经过合理思考,按好先重要后次要顺序排列,才能使工作井井有序,高效高量地完成。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工作重点,每天按部就班,这不仅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还会导致工作的恶性循环。就像我们做产品 ,如果不先了解市场的需求、产品的品质和功能需求及市场销售人员的要求及建议,我们将不可能开发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如果我们一味地闭门造车,不了解产品定位和工厂生产条件,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是徒然无用的。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表达的理论和思想不仅以上我所学所感,还包括很多其他方法如序言的写作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演绎推理等。然而运用好《金字塔原理》理念和方法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与运用中慢慢体会。俗话说得好凡事贵在实践,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把理论用起来,先走一步,不断总结和思考后,继续实践,才可能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将会有所收获。我相信只有每天的一点小进步,累加到一定时间后才会让自己惊喜。虽然我现在已经看完这本书,暂时对书中的理论有些看不懂,理解还有些费力,但今后我会在实践中努力理解《金字塔原理》的内涵,学以致用,更好更有效去表达、思考,为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第3篇: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有感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样处理写作中逻辑不清晰问题的书,能够教会人们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有效与人沟通,如何简明扼要地进行写作。采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逻辑混乱或不清晰。通过对《金字塔原理》的阅读后,让我学到了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让对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其实说和 写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思想说好和写好并不容易。

在我阅读《金字塔原理》的过程中,它给我的感觉不同于其他书籍,更像是在阅读一本工具书。每当看到有重点时,我都会把它记录下来。以方便我在工作上的运用。《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曾经我的语言思路便总是喜欢把要说的主旨放在最后,而在之前用了很多铺垫,弄到最后反而让对方感到厌烦。而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引用。读了这本书后,感觉以前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使人茅塞顿开。

其实金字塔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并且对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把这种逻辑思维方式经常的加以练习,那么在写作和语言能力上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就写作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学生时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种总结,参加不同会议的发言,甚至与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组织语言的过程,如何使你的发言精彩,使与会者记住你的讲话内容,完全在于个人的口才和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诉我们的“自上而下”

结构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读此书并不是读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何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另外,《金字塔原理》还强调,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的关键,实际上就是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你的思想放入金字塔结构,并根据以上规则进行检验。如果不能符合以上规则,就说明你的思维尚存在问题,或者你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充分完善,或者你组织思想的方式不能立刻使读者理解你表达的信息。

由此可见,思维在写作中是多么重要。真正动笔写,其实就是把你的逻辑思维,或者通俗的讲,就是把你的思考理解过程写下来。写之前的材料组织和构思才是写作的重头戏。所以在写作之前,请先动脑好好思考。

总之,《金字塔原理》确实是一部好书,是一本让每个读者受益终生的书,读后真的让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也让我从中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不仅用文章凝练人生,也在文字中升华自己。

第4篇: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读<<金字塔原理>>后感

主要感爱

认同金字塔结构的原理,日常工作中好像也是在不自觉地应用,如自上而下的主题引领后展开的方法,或自底向上的将零散信息组合、归纳的方法。但看了后,发现以下方面做得不足或没有主动意识去做。

1、 上下文逻辑关系:金字塔结构的层次抽象,不够深刻。过往已做的是无意识去做,无考虑结构中各元素之间的纵向与横向关系,也即无专门去考虑它们这间的逻辑关系。

2、 读者或听众:印象特别深的是写出的文章(PPT或规范、指南等)很少考虑目标对象(读者或听众)看了后会有什么感受,或疑问,从而更进一步做好回答疑问的准备。(最后是需写成读者看了没有疑问的,也就是封闭的,让读者接受的。)

3、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原来分析问题可以是这样的:

标准(一般人)的思路,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我也不例外。 巴巴拉.明托提出--诊断框架法:主要思路是思考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外展推理)--收集资料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对应的可操作方法一:划分结构;

可操作方法二:寻找因果关系,寻找具有因果关系的要素、行为或任务,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可操作方法三:把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进行分类,有处于综合分析各种事实。

书评

本书与其他管理书的很大区别是有很多具体的可以落地的做法,或实例。反过来,做法或案例又支持理论。

例如:自下而上法

1)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 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得出结论

总之,是一本不可多得工具书,原理可行,虽有些比较枯燥,但大部分是可落地应用的。

2013-3-16

第5篇:金字塔原理读后感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作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了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该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

1、 在思考、沟通交流、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2、 在表达(写作、讲话、培训)时,能说到点子上,正面回答受众(读者、听众、学员)的问题。

3、 组织中的全体成员能用统一的逻辑、结构和方式交流,快速产生共鸣,达成共识。 奇妙的数字“7”

“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发现需处理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金字塔原理基本原则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金字塔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纵向: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因为,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实际上都是从下一个层次的思想衍生、提炼、总结出来的。

如果某一组思想表达的是一个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我们只需以该组思想最后结论为主体作总结、概括,就可以得出其上一个层次的思想了。如果某一组思想的分组方法是归纳性的,即该组由具有紧密联系的一些思想组成,那么上一层次的思想必须说明该组思想之间的关系所代表的意义。概括各组思想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完成思考的行为。

横向:每组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横向:每组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这条规则可以保证我们列入同一组中的思想确实属于这一组,还可以防止我们泄漏任何相关的思想,即我们已将将一些思想归集在一起,并用“步骤”之类的名词描述他们的共性,但是,我们还必须将这些思想按照第

一、第

二、第三的顺序排列,否则就不能确定这些思想确实属于同一过程,也不能保证这些思想是该过程的全部步骤。

在演绎性的思想组中,我们可以毫不费力找出该组思想的逻辑顺序:即演绎推理的顺序。但是在归纳性的思想组中,我们可以选择一种逻辑顺序。

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步骤)顺序,即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结构(空间)顺序,即当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想象的事务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概念性的;即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过程。

程度(重要性)顺序,明确指明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主后次。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即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演绎推理步骤:

1、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2、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3、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归纳推理,即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实)具有共性、共同点,将其归类到同一组内,并说明其共性。

归纳推理步骤:

1、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

2、 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于同类、不具有共同点)的思想。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搭建金字塔结构

一、自上而下法

1、 提出主题思想

2、 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 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 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 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二、自下而上法

1、 列出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观点

2、 找出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得出结论

金字塔原理初学者注意事项:

1、 一定先搭建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 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 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这一步

4、 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 序言仅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 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容易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序言的具体写法

文章的序言(前言、引言、导言)概述读者已知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建立联系,然后作者就可以将精力放在提供回答疑问的答案上。文章的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必须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以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序言遵循的原则:

1、 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 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答案

3、 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需要

读了这本书后,感觉以前很多是是而非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读这本书,不仅仅是读一本书而已,而是能将这种思维方式掌握,并运用到更多的思维领域和活动之中。无论是写作的逻辑、思考的逻辑,或者解决问题的逻辑和演示的逻辑,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们讲述具体的操作,而是大脑思维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有归纳推理,也有演绎推理,都是千百年来智者思维的主要方式,也是对我们一生都会大有益处的思维方式。

第6篇:金字塔原理读后感1000字

六月份我们将全员阅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籍,作者是芭芭拉·明托。该书主要讲解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介绍如何利用金字塔原理构建结构。第二篇介绍如何深入把握思维环节,使用的语句能够真实反映表达的思想要点。第三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使用多种框架来组织分析过程。第四篇介绍了一些演示技巧,以幻灯片等书面形式演示具有金字塔结构的思想时,可感受到金字塔结构的存在。

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通过四大篇幅即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阐述了金字塔原理的内容。

Part

1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

它的结构为: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也就是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它的原则为:任何事情都能够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下一级的多个论据支持,而下一级的论据本身也能够是个论点,可又被再下一级的多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构成了金字塔形。

Part

2当我们领悟到本书核心内容后,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和实践,比如:

1.当员工向部门负责人做工作总结或成果汇报,或开项目进展会议的时候,先点明工作成果或阶段目标效果,此为金字塔第一级的核心论点,读后感.再往下阐述第二级的多个论据,如果我们的汇报时间或会议时间有限时,领导此时已经知晓结果和主要论据事项,可不必往下延伸;当我们汇报或会议时间比较充足时,可再进行第三级阐述、解释及支持第二级的内容,由此延伸,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沟通效率。

2.当部门负责人需要达成一个团队目标时,且知道具体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此时目标结果即金字塔第一级,可将支撑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罗列到第二级,再将支撑完成第二级必要条件的措施罗列到第三级,再将第三级具体事务性工作分配给相关团队成员,当成员完成相应工作后,即可按金字塔架构收集整理各层级达到的阶段目标,最终支撑起位于金字塔第一级的总体团队目标。

Part3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教的是技巧,而要想让自己通过这本书有所收获,关键还是要经常使用这些技巧,才能真正的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运用自如,让自己的工作技能更胜一筹。

上一篇:停车场调整收费通知下一篇:面试英语老师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