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作风建设

2022-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党员教师作风建设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以对扬州市高职院校百余名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和青年教师党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为基础,得出相关调查结论,并就如何建立健全高职院校青年党员后备力量培养和发展机制、生活帮扶和心理关怀机制、教育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建设意义重大,还就建立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途径和步骤、模式、模块设计和功能实现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青年教师;机制建设;网络虚拟党支部;高职院校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3.044

青年党员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的先进个体,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他们集党员政治角色、教师职业角色、青年中坚力量等角色于一身,他们是高职院校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他们的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关系到高职院校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如何培养好建设好高职院校的青年党员教师这支队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更好地培养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形成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 相关调查及结论

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采用《教育部就加强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答问》中提出的以40岁以下作为青年教师的年龄界限的标准,将“青年教师”界定为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

2016年7月至9月间,笔者针对扬州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和高职院校青年党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查和电话调查等方式,调查了扬州市多所高职院校近100位青年教师,其中以扬州市职业大学的教师为主。本次调查对象分布广泛、代表面广,囊括了不同学校、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家乡所在地的青年教师,其中性别方面女性占58%,男性占42%,学历方面本科学历者占17%,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74%,博士研究生学历占9%,工作年限十年以上者占58%,十年以下者为42%,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为78%,非党员21%,民主党派人士为1%。笔者对此次调查进行了统计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水平状况总体而言是好的,但是部分教师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个别青年党员教师理想信念不坚定,甚至产生了动摇,这一问题不容小视。

青年党员教师绝大部分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代,虽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历层次,但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深刻影响了这一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抵御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的能力不强。

调查显示,青年党员教师认为对他们的思想状况、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负面影响最大的直接因素中占比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个别党员干部的严重蜕化堕落,极端腐败行为,这是他们意见最大、对他们的思想冲击最大的因素,使他们产生了一些消极观念和片面认识,甚至影响了党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青年教师在认识党内的腐败问题时,比较偏激,以偏概全地看待问题,将个别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同党的整体形象混为一谈,没有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虽然有一些害群之马存在,但是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党对人民利益的信仰是坚定不变的,党的反腐力度和反腐决心是坚不可摧、不容质疑的;第二位的原因是贫富差距和自身生活状况的相对窘迫,认为自己的工资待遇和收入水平与心理预期不相符合,或者是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与其他个别行业的收入差距较大,导致他们在心态上有一定程度的失衡。

在对待业务和政治的态度上,67%的青年党员教师选择业务、工作业绩更重要,只有33%选择政治、党性更重要,在对待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问题上,61%选择个人价值更重要,39%选择社会价值更重要。一些青年教师政治思想认识模糊,注重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看重物质利益,对政治较为淡漠,在政治上对自己要求不高,还有部分教师缺乏对国情党史的深刻了解,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热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

在对青年教师调查是否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消极观念、片面认识通过课堂传给学生时,绝大部分教师选择不会,即使自己有负面情绪,也不会传递给学生,甚至仍然会将正面的能量传递给学生。但是其中,有14%的教师选择了偶尔会将这些负面的信息和思想传递给学生。在对高职院校教师这份工作的认同感的调查中,78%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抱有认同感和归属感,26%认为待遇收入偏低。

(2)部分青年教师生活压力较大,主要是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经济不宽裕,物质生活条件有待改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绝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毕业,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迟,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恋爱、结婚、生育等人生大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买房、买车、子女教育等很多大额的开支,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待遇相对于本科院校的教师待遇要少,所以有部分教师经济生活相对窘迫;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排在第二位的压力来源是职业压力,主要是写论文、做课题、搞科研、承担班主任工作,亟需晋升职称等,工作压力大。由于经济压力和工作压力,导致他们无暇顾及对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排在第三位的压力是情感压力,有些教师属于大龄青年,但是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恋爱和结婚对象,主要为女性教师,表示有较大压力,并且忧虑。

一个非常显著的调查结果是,男性青年教师中表示经济压力较大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的比例,压力的大小程度也大于女性;表示生活压力非常大的男性青年教师人数占受调查的男性教师总人数的8%,表示生活壓力较大的男性青年教师占52%,没有女性教师表示生活压力非常大,表示生活压力较大的女性教师占到受访女性教师的32%。外地来扬工作的青年教师占到受调查青年教师总数的72%,其中江苏省外的青年教师占到了被调查青年教师总数的38%,外地来扬工作的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明显大于来自扬州本地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受调查青年教师62%来自农村,38%来自城镇,出生农村的青年教师的生活压力较城镇的青年教师生活压力要大;参加工作10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压力明显大于参加工作10年以上青年教师。

(3)青年教师党员发展方面,青年非党员教师申请入党的比例显著低于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申请入党的比例。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出现青年非党员教师入党积极性下降的现象,在被调查的非党员青年教师中,只有30%的人表示自己积极要求入党,50%对是否入党看的不是太重,20%对入党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认为义务搞得好,教学科研等工作搞得好,职称能够顺利晋升很重要,这些对收入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至于政治方面,是否入党对个人的收入影响不大。

(4)对所在党总支或党支部工作方面的认识,调查显示,多数同志认为党总支和党支部在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极个别的党总支和支部的工作浮于表面,同时个别领导同志的在工作方式和人格力量上有所欠缺,组织的教育工作也流于形式而不得力。党的管理和教育方式传统落后,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青年党员多数认为,高职院校对网络平台利用不够,参加调查的高职院校青年党员均表示自己所在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网络青年党支部,没有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媒介进行远程网络会议或者讨论,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青年党建工作。调查显示近一半的青年党员教师认为高职院校的党建方法比较传统,绝大多数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定期开展,但是组织生活形式过于单一,内容比较单调,基本为传统的定期支部大会和理论学习,主要是读文件、学精神、听报告、搞交流。56%的青年党员教师表示,希望党支部开展活动的方式要创新,表达了对新型的组织生活方式的渴望。65%的青年党员教师表示,外出参观考察是一种他们非常乐见的组织生活方式;45%的青年党员希望党支部加强对青年党员同志的在生活上的关怀和帮助。56%的青年党员认为应当开展网络党建工作。

2 相关机制建设与完善

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将政治工作做到实处,切实推动青年党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进步,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觉悟,同时使科研教学等工作发展得更好,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如何使非党员青年教师更积极主动向党靠拢,将优秀的非党员青年教师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2.1 完善青年教师党员后备力量培养和发展机制

在对青年教师党员后备力量培养教育和发展方面,个别党支部仍然存在一般号召多、个别工作少,“坐等上门”、等待“自然成熟”等消极被动工作方式,同时也较少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工作,研究他们的思想特点、思维动态、培养方法,缺乏专门针对青年教师的制度和措施。

发展青年教师入党,固然需要青年教师的自觉自愿,有强烈的投入组织怀抱的愿望,固然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党组织的标准来吸收和发展党员,但是也要转变思路,加强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的主动性,改变工作机制,除了一般号召,还要进行个别工作,不能只是一味等待青年教师自己来寻求组织要求入党,要转变“求全责备”的观念,多站在青年党员教师的角度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教师,多看本质和主流,同时主动出击,积极寻找“苗子”,培育“苗子”,甚至是“制造苗子”,可以设立专人,主要是一些在政治上过硬、思想工作经验足的党员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帮助,沟通交流、教育引导,千方百计推动青年教师在政治上的进步;在考察合格的情况下,要积极帮助他们实现入党的愿望,及早制定党员发展计划,按照相关要求和组织程序来推进,将他们揽入党的怀抱。入党后,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继续关注和推动他们的进步和发展。

2.2 健全生活帮扶和心理关怀机制

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由于在大学毕业之后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住房、恋爱、结婚、生子等重大问题,不少存在生活压力,还有部分教师会遭遇个人情感上的困难和挫折,甚至在高职院校教师中出现一定比例的大龄未婚青年。有些党员甚至因为生活压力,无暇顾及组织生活和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有些青年教师因为自己的生活和感情问题产生压力和焦虑,很多青年党员教师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得到党支部的帮助。而高职院校党支部工作重心往往在搞好组织生活、培育党员党性修养、完成各种政治任务方面,忽视了对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帮助,使得青年党员归属感不强。

我党过去一直有关心党员生活的传统,甚至包括党员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事无巨细,党组织都要关心,党组织曾经一度在党员的私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近年来,党组织逐渐从党员同志的个人生活中退出。实际上,对党员在生活上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关心应当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始终传承下去这是增强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适应现代党建工作的需要。党组织不仅要在政治思想上、形象作风上、工作状况上关心广大党员,还要在精神心理上、物质生活上、爱情婚姻上、家庭建设上、人身安全上等各个方面对党员进行关怀,高职院校党组织要积极建立帮扶机制,关注青年党员教师的生活状况,帮助青年教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是推动他们在政治上进步的必要条件。

2.3 健全和完善教育管理机制

党支部不仅要重视新党员的发展,也要高度重视对早已入党的青年党员教师进行教育和管理,使早已入党的党员能够始终保持对党的政治情感,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尤其是要认真关注、研究和分析青年党员教师的情况,在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中增强针对性、有效性,严格管理,加强教育,坚持完善青年党员教育培训机制、管理机制,不断推进教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

2.4 建立考核評价机制

对党员的个人表现、党性修养等进行考核和评价,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保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考核应包括党员自我考核和评价、党员之间互评、群众考核与评价、组织考核和评价等形式。考核和评价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状况、工作态度情况、参加组织生活情况、接受党性教育和培训情况、交纳党费情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等。同时要尽量运用量化考评手段,增强对青年党员考评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于考核结果存在问题的党员,组织上一定要本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及时与其谈心,为其指出问题所在,并积极帮助其改正问题,如果情况严重,并且不受教育、长期不改的,必须严肃党内纪律,给予党内批评甚至其他党内处分,不可失之于宽,使考评机制流于形式。

3 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建设

3.1 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会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在青年党员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谁赢得互联网,谁就将赢得青年人。这给青年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新的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创新青年党建的工作理念、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占领互联网这一阵地,开辟和拓展党组织活动新空间和新途径,提升高职院校青年党支部建设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互联网+”,才能更好地做好青年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推动青年党员队伍建设。

同时,青年党员教师具有其特殊性,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思想上也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对他们开展集中统一的具有针对性的党员教育和管理变得十分重要。但是传统的高职院校实体党支部的设立一般都是按照学院和部门进行设置,一般同一党总支或者党支部总是设置在一个学院或者部门,极少有跨多院系、多部门甚至所有院系、部门的将青年教师组织在一起的党支部或党总支的设置模式。原因在于这种形式在实体党支部的情况下,难于组织、宣传、教育和管理,在实体党支部中实现对一所高职院校的青年党员教师的集中教育、管理、帮扶和考核都不太现实。

但是,网络党支部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行组织、宣传、教育、管理和沟通,即使是不在同一个院系和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即使没有共同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组织生活,也可以利用网络空间,在不同时间进行同样内容和形式的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

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创新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大胆突破传统党支部按照学院和部门进行设置的模式,探索创建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虚拟党支部,将一所高职院校的所有院系和部门的青年党员教师都组织在同一个或几个网络虚拟党支部或党总支之下,统一进行再教育和管理,这样将会有效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更好地针对青年党员教师群体的特殊性进行组织工作,加强教育。

3.2 建设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途径和步骤问题

建立网络虚拟党支部并推广这种模式可以采用如下途径和步骤:

3.2.1 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的党委对网络青年党支部的科学思路、建设方向和路径进行宏观设计、把握和指导,并大力支持推动。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因其打破传统模式,实现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全部青年党员的有效联合,所以涉及到高职院校所有的院系和部门,必须有顶层设计和推动,否则无法实现。但是,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只需提出建设的宏观目标和原则要求,并非事无巨细一概包揽,必须给网络党支部的相关工作者留下空间,让他们根据相应的情况、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需求,进行具体的载体、形式和方式方法的设计。

3.2.2 个别试点

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作为一种新型的党支部形式,它的手段新、模式新、方式新,不宜短期之内全部铺开。可以在某些高职院校或者某个高职院校的某些院系和部门进行试点,以实践的方式检验这种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3.2.3 典型示范

对试点较为成功的学校和院系的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进行示范,要求高职院校、院系和部门在更大规模上学习这种模式。

3.2.4 全面推广

在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模式较为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推开。

3.3 建设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模式问题

建设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可以采用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将其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特殊的虚拟机构设置或链接在学校网站上。利用校园网设置多个模块,实现其各种功能。该模式的特点是链接在学校网站上,青年教师的关注程度较高,管理和运营的成本被容纳在学校网站的运营费用中,不会产生独立的运营成本和相关费用。

第二种模式,依托bbs动态网页、微信群组、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组、fention群组等类似形式实现。该模式的特点是比较方便快捷,技术要求很低,操作简单,费用较低,但是形式相对有限,很多功能局限于这类形式不能得到很好地实现。

第三种模式,建立专门的网站或网页,或者研发和利用专门实现网络虚拟党支部功能的移动客户端软件。该模式费用相对较高,需要技术支持,实现难度相对较大,但是专业化程度高,形式上更加正式,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网络党支部的各种版块,能够更好地实现网络虚拟党支部的各项功能,满足不同工作需求。

但是,无论哪种模式,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运行都需要人数不等的一支专门队伍来进行建设、更新和维护,形成领导和运行管理队伍,同时必须保证网络党建的硬件设施,如必须为其运行提供一定的场地、网络、电脑等设施,以及一定的经费保障。

3.4 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模块设置和功能实现问题

在网络虚拟党支部中,可以搭建多种平台,设置多种版块,实现相应的功能。

利用网络黨支部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如开设网上党校,内容可以包括党史国史、红色文化、时事政策、专题学习等,可以链接视频、图书、文章等学习内容。

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可以利用网络发布支部组织生活计划、新闻消息、党务信息,展示优秀党员风采和先进事迹。

可以设置帮扶中心,着重解决青年党员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可以设置调查投票版块,在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就某些事务在网上进行调查和投票,方便高效。

设置聊天群或者论坛,实现全体党员之间的集体互动交流,组织大家网上讨论支部活动内容、分享自己理论学习、政治学习的心得和成果,促进党支部的和谐发展。

可以设置会议室或者组织生活会,实现网络实时视频会议。

可以设置党员谈心屋或接待室,党组织和党员一对一谈话,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同时,可以在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尝试开放性党组织生活,吸收非党员的青年教师也参加进来,尤其是有积极上进愿望的同志,增强党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力,拓宽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渠道。

对于虚拟青年党支部的各种版块及其功能来说,对青年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任务,是重中之重,应当渗透到党支部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应当贯彻青年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始终,应当覆盖到每一个青年党员教师。

3.5 如何处理好几个关系

3.5.1 网络虚拟青年黨支部与实体党支部的关系

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成员只是高职院校的青年党员教师,实现青年党员教师的横向联合和统一管理与教育,其所有功能的实现和活动开展均立足于网络平台,主要依靠网络平台和各种网络手段进行组织活动,在网上空间展开,与各个实体党支部管理对象虽有部分交叉重合,但是不完全同,运行空间也不同,工作重点也不同,在现有体制之下,传统的实体党支部,就是各青年教师所在学院和部门的党支部仍然是青年党员教师管理的主体,网络党支部实质是对实体党支部的有效补充和拓展,主要开展对青年党员的教育管理。网络青年虚拟党支部与各青年党员教师所在实体党支部并行不悖,互为补充,可以在虚拟网络党支部发现问题,能够通过网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网络解决,不能完全解决的,可以转移到青年党员所在的实体党支部去解决。

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同样设有支部委员会,主要履行网络党支部的相关任务,实现线下与各实体党支部进行有效衔接,建立相应的衔接机制。

3.5.2 网络虚拟党支部系统开放互动与党务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无疑建立了一个青年党员群体之间、青年党员与组织之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党务信息安全受到损害,凡是与党务信息安全相关的问题,涉及到党和国家秘密的,关系到党和国家安全利益的,都需要严格管理和限制,不得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传播。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机制体制的建立健全、发展完善,以及网络虚拟青年党支部的建设,在培养和教育高职院校青年党员教师方面做出的尝试和探索,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职院校青年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勤文,杨莉,张建和等.增强高校党支部建设实效性应推进机制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2]李水莲,冯碧元.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2,(12).

[3]孔英.关于高校教师党员队伍建设的探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4]孟英.青年教师党员先进性弱化及其矫正[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

[5]崔海英,栗蕊蕊,田愿静激等.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党支部激励关怀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5).

[6]黄鲁屿,张燕梁等.高校建立网上虚拟党支部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33).

[7]周刊粉.高校网上党支部建设浅析[J].赤子,2015,(6).

作者:郭双燕

第2篇:新时期教师党员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新时期教师党员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实际现状,调研分析,收集反馈信息,开展新时期教师党员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提出实施方案,改造主观世界,完善建设内容,促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的良性发展,为新时期教师党员党性修养和师德师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师德师风;教师党员;新时期

学校合校升本十余年,各项事业突飞猛进、蓬勃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院士、海归、博士等高端人才的引进给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出国留学、访问学者、校企合作、众创空间等对外交流给学校增添了无穷的活力,现已跨入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管理、教学、科研不能松懈,反而要锦上添花的攻坚阶段。新时期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师风建设是责任、是使命,更是承载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坚强基石。

一、新时期教师党员师德师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价值观模糊,党性意识不强。少部分教师党员党性意识淡薄,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左右摇摆,不能正视问题,或是有了问题,不去解决,而是怨天尤人,不能改造主观世界,动摇信念,价值观模糊,不能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追逐名利,敷衍行事。有的教师党员不能正确对待名利,而是一味地追逐名利,陷入名利的旋涡。名利本身是标注主体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在各自学习研究领域、赢得人民、社会和国家的认可、嘉奖与表彰,是实形一致,突显对劳动、智慧与贡献的尊重。有的人直接要名利,而不是通过实干、奋斗、拼搏、创造来赢得。

3.精神浮躁,缺乏教学热情。绝大多数教师热爱教师职业,认为教师职业很神圣,工作相对稳定,有寒暑假,并且表示喜欢学校的环境。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抑或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使得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有一少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工作单调、重复,现在的学生很难教,教育工作很辛苦,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

4.拜金主义,追求利益最大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绩效改革的持续推进,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思潮开始侵蚀部分教师党员的身心,有的专职教师将教学作为兼职,而将第二职业作为专职,用金钱来衡量一切,一切向钱看,工作推诿,不能顾全大局,使少部分公共事务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党的纯洁性,严重损坏了党的形象。

二、新时期教师党员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实施方案

1.加强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社会资源拓展红色阵地,和建设专业实训实习基地一样,建设党员革命教育基地,或社会调查基地,发挥党、团的传、帮、带作用。

2.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良好的师德师风需要教育的引导,但更多的是需要依靠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保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指标体系,对党性强的优秀党员教师、模范党员给予奖励、宣传;对违背党性原则的教师给予相应的惩罚。(2)根据学院、系、教师、学生的不同权重打分对教师党员打分,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职位升迁等方面的重要依据。(3)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要进行思想教育或组织谈话,对不听从说服教育者,不能上岗,其“绩效津贴”发放也受到一定影响,做到机制灵活,奖惩分明。只有公平、公正、公开的科学评价过程才会有效激励教师切实提高师德师风水平。

3.政治学习和专业培养相结合。政治学习和专业培养互相制约,即使业务高强,但思想境界不高,也绝对称不上是好教师,反之亦然。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规范广大教师的从教行为,树立为人师表、爱生敬业的师德形象,在教育教學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心思用在教学上,用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上。

4.推行一岗双责。以“增强党员教师党性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目标,实行“一岗双责”(党员职责和教育教学职责),注重实效培养和师德典范的挖掘,宣传党员先进事迹,营造党员文化,传递正能量。

5.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德为人之本,立人先立德”,要对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规范教育、学习,才能强化师德意识,磨炼师道意志,进而将师道情感落实到行动上,融化到血液中。同时,要加强党性学习,对于立场不坚定、遇到问题左右摇摆的教师一定要进行批评教育,永葆党的纯洁性。

6.积极鼓励教师党员勇于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关注党的最新动态,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及时跟踪教育理论的最新变化。党员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实现业务水平一流的目标,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三、完善新时期教师党员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1.磨砺自己,增强党性,培养坚强的意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的每个党员要做到严于律已,防微杜渐,要用党性信念来激励自己,磨炼自己,将党性作为一面镜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出色地完成管理、教学、科研任务,努力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艰苦奋斗,谦虚进取,不尚浮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典范。党员教师要做到在思想品德上向高标准看齐,不慕虚荣。工作谦虚谨慎、锐意进取、艰苦奋斗,促进学校优良教风、学风的健康良性发展。对于他人的批评和建言,要耐心倾听,敢于反思,勇于担当。

3.淡薄名利,立德精业,树立新形式下的正确教育观。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只有品质优秀、能力高强、行为规范,把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和热爱融入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工作中,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淡泊名利,不懈求索,积极进取,辛勤耕耘,才能塑造良好的教师党员形象,为党争光添彩。

4.立足讲台,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和天职。在拥有渊博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历史责任感,应该具有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这既是一种执着的做人态度,也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发自内心的情感。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够全身心地去投入其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开拓奋进,成就事业。作为教师既要认真备好课、讲好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用知识的力量来吸引学生,还要用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

5.廉洁从教,甘于奉献,永葆党的纯洁性。廉洁是树立师德的根本前提。为师执教要保持师德的高尚和纯洁,清廉自律,廉洁从教,甘于奉献,“道者教之本也”。树立高尚的教师道德风尚,古语说“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可见,师德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拥有感恩的情怀去回报学校,学校自然也会以博大的胸襟来接纳你,心底无私,胸怀坦荡。举一个身边的例子:2014年5月18日,正值科技学院合校升本十周年的喜庆之日,重庆天骄公司总经理李俊娇——我校杰出的校友,来学校再发善举,为学校的优秀师生颁发天骄教育基金奖项,使在场的师生无不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为她的这种潜在的、发自内心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折服。

四、结语

教师职业本身就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如果缺乏甘守平凡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周而复始的工作会令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而且现在的学生跟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主意识比以前强了很多,教育教学工作如果一成不变,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就会出现部分教师所说的“不听话”现象。教师党员作为教师的主干力量,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因此,进一步加强教师党员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去,才能促进和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教师党员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要全面调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常与党员教师进行交流,并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促进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员党性修养,为实现应用型大学提供思想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晔.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深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

[2]王群付.浅谈新形势下党员教师的教育工作[J].共产党员网,2013,(5).

作者:刘兴华 黄利军 刘思静

第3篇:民办高等院校教师党员队伍优化建设探析

摘 要: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意义重大而紧迫,优化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应该坚持利益激励原则、创新发展原则、功能发挥原则、政府支持原则等,应该从民办高校实际出发,把握教师队伍党建的重点,包括:提高院校领导对教师队伍党建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网络党支部”,建立教师双重支部生活制度,建立校内职务岗位的交叉机制,发挥党和政府奖励机制的激励作用等。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师队伍党建 原则 重点

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是民办高校党建的核心。正确把握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的原则,把握民办高校党建的重点,优化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对于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民办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党建意义重大而紧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新阶段,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但公办高等教育满足不了社会需要,一些有志之士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而投资举办高等教育,这就是民办高等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因此,民办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鼓励与激励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民办高校728所,招生172.96万人;在校生587.15万人。同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 529所,本专科共招生721.40万人,在校生2 547.70万人。民办高校数量、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都约占全国数的1/3。

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对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的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高校教师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1]民办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党建把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贯彻落实到位。因此,各级政府和民办高校也高度重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重要成绩。但不可否认,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也存在不少问题[2],特别是教师加入党组织的意愿不高,各级组织对党员积极分子成长的帮助不够,教师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发挥不到位,适应信息化条件的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力度不够等。因此,必须大胆改革创新,优化教师队伍党建,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强劲、持久动力。

2 优化民办高校教师党建的原则

2.1 利益激励原则

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利益,离开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就失去了意义。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承认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合理性、合法性,从而调动了人们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参加党组织的意愿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党组织对他们的切身利益的关心不够,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支持不够,使得他们认为只要搞好自己的专业就行了,加不加入党组织意义不大。因此,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必须坚持利益激励原则,一是学院要主动关心、多方支持教师的成长进步,调动教师加入党组织的积极性。二是教师队伍党建要围绕学院的发展开展工作,调动学院支持教师队伍党建的积极性。

2.2 创新发展原则

民办高校党建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需要各级党组织大胆试验。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面临诸多制约因素,需要革故鼎新。因此,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必须遵循创新发展原则。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民办高校党组织根据学校特点和工作实际,探索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有效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鼓励和支持公办高校对口支持民办高校,将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运用到民办高校。各地可根据实际,建立一批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加大支持和指导力度,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2.3 功能发挥原则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功能由事物在内在要素和结构决定,功能的充分发挥又反过来优化事物的要素和结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薄弱,得不到学院领导的重视,很大程度在于党建工作没有与学院的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加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应该把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质量作为根本目标。

2.4 政府支持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法》规定了多项政府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同样需要政府从经费、奖励名额、奖励政策给予大力支持。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保障体系,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党组织的活动经费必须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党组织活动的时间和场所要有保证。上级党组织在党费使用上,要对民办高校给予支持。

3 优化民办高校高校党建的重点

3.1 提高院校领导对教师队伍党建重要性的认识,提供党建的良好物质条件

教师是高校教书育人、创造新知识、服务社会的主体,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研素质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民办高校是各种社会力量投资举办的新型教育,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但现实中追求盈利依然是许多民办高校的重要目标。同时也只有盈利才能保证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盈利性在高校招生、专业设置、科研、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等诸多环节,特别是人才培养环节贯彻市场化取向,市场化取向对于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党建,特别是教师队伍党建去“纠偏”。所以,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对于坚持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方向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民办高校的举办者、招聘的校长要以校长为核心建立的行政管理系统,应该深刻认识民办高校党建,特别是教师队伍党建的重要的政治方向保证作用,以及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保证作用,大力支持民办高校党建,特别是教师队伍党建,通过教师队伍党,建促进民办高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政治质量。

从现实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党建,包括教师队伍党建,有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组织结构不健全、领导不力;二是经费保障不足问题。因此,应该提高民办高校领导对党建,包括教师队伍党建的支持力度,保障党建的良好物质条件。

3.2 适应信息化社会新特点,建立“网络党支部”,提高党建的效率

技术的发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互联性和互动性等特点,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方便,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党员及党组织的交流变得运作简单、成本低廉,大大加强了党员之间的相互学习沟通,也使党组织能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建工作信息化也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发展。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必然要加入这个信息化潮流中来。民办高校教师是信息的弄潮。民办高校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也应该通过加强信息推送平台建设,设置微信订阅号平台,设置官方微信等便捷服务,缓解人员不足、任务繁重等问题,在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专项培训、自学习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党性修养,提高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3.3 建立教师双重支部生活制度,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直接作用

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之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支部组织生活党的组织生活会的一种形式,核心作用是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分清是非,沟通思想,总结经验,统一认识,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民办高校,一般按照教学体系,建立学院党委,二级学院、系总支,教研室支部三级组织。学生体系,则建立学院党委,二级学院、系学生总支,年纪学生支部。两个系统独自运行,不发生交叉融合。学生支部,由于要求入党人数众多,辅导员数量少,辅导员较年青,缺乏长期的党组织生活锻炼,党组织开展活动困难。教师支部则囿于民办高校的具体困难,开展活动少,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根据上述情况,建议实施民办高校实施教师双重支部生活制度,即教师一方面参加教师党支部生活;另一方面编入学生支部,参加学生支部生活,前者有利于教师相互帮助,提高党性修养和教学科研能力,后者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先进模范作用,有利于解决学生支部的现实窘境。

3.4 建立校内职务岗位的交叉机制,拓宽党员教师的发展空间

利益是人们现实行为的动力,是其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利益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利益、政治理论、情感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等。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了利益的多样性、层级性、复杂性。民办教师,特别是青年的利益追求也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既追求较好的物质待遇,满足自我的物质利益需要,同时也追求个人业务知识不断地拓展,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地提高,追求归属感、团队感的实现,追求个人情感和精神的满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公办院校,教师系列和机关管理干部系列存在实际上的岗位交叉任职机制,具备领导能力,有志管理的教师可以到学院机关从事管理工作,学有专长、专攻的管理干部可以全职或兼职教师。这样的体制机制有利于人才的发展,有利于学院的发展。在民办高校,这样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为了拓宽教师的发展空间,可以建立校内教师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交叉任职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党建,开展教师党员党的基本理论和领导才能的培训,对建立这种机制具有重要的帮助。

3.5 发挥党和政府奖励机制的激励作用,提升民办高校教师党员的荣誉感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国家对教师在教书育人、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予以高度认可,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予以表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成绩优异的,由所在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应当予以表彰、奖励。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也规定,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但从现实来看,民办高校教师、党员的奖励制度不健全,奖励比例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办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建议设立独立的民办高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党员评比奖励体系,或在奖励时给予一定的倾斜,提升民办高校教师党员的荣誉感,激励他们投身民办教育事业,为民办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 结语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对于民办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借鉴公办院校教师队伍党建的有益经验,堅持全面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优化队伍党建,促进民办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9.

[2] 黄建嘉,张振伟,苏练火.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5(6):123-125.

作者:任引沁

第4篇:党员教师作风建设自我剖析材料

在教师干部作风整顿第一阶段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教育局有关干部作风建设的文件精神,学习了《党章》、胡锦涛、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在领导干部中大力提倡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论述等重要内容,通过这次学习,对我们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受教育,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刻反思和认真听取别人的批语意见,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工作、作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现就这些问题进行自我剖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

1、政策理论水平不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只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没有进行深刻的研究和掌握。对先进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教育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的比较少,也比较肤浅。

2、自身建设要求不严。没有严格按照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自律意识不强。

3、在工作中,对原则性的东西,思想不敏感,听不得人说好话。

4、联系群众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

二、问题原因

1、理论学习不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论述学习不够深入,对其科学的观点理解得不深透,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没有完整的认识,平时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掌握的也只是只言片语,学习缺乏深刻的思考,思想和工作存在有主观性、局限性和片面性,站的不高,想的不远。

2、原则意识不强。总是错误的认识,只要是自己做了好事,就是对得起别人,对得起学校,往往在做好事的同时,也是做着着有损原则的事情,好人主义思想严重。

3、主动意识不够。工作中只注重对自己份内的事情的考虑,没有站在更高的立场想问题。总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完成,不拖学校的后腿就行,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干事情。

三、整改措施

1、进一步坚持定政治信念。要通过干部作风学习活动,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等重要文献和思想精髓,系统掌握其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

2、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要以这次干部作风整顿为契机,牢固树立五种态度:一是共产党人先进意识;二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意识;三是真抓实干,勇挑重担;四是严以待已,廉洁自律;五是服务群众,奉献社会。通过树立和发扬五种意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

3、振奋精神,务实创新。彻底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坚持原则,公正办事,服务和服从于大局。

4、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工作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参与不健康的娱乐活动,不出入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场所,始终保持言行与自己身份相符;进一步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做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模范教师。

第5篇:改进教师党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第1篇:改进作风建设年心得体会作风整顿个人剖析材料

XXXXXXXX

自县局开展全县教育系统作风整顿活动以来,自身能够按照XX单位作风整顿活动计划的安排,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并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围绕作风整顿的具体内容,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摆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以及危害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学区领导的指导下,在同志们的协助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较为认真地完成了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但是对照作风整顿活动查找问题阶段的实施方案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理论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不够深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表现为一方面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些理论的学习未能做到深刻领会,没有掌握其精髓、灵魂,没有做到时时、事事用这些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另一方面,对涉及自己工作所需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运用不熟悉,导致自己开展工作不能得心应手。第三,没有充分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没有做到活学活用,导致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缓慢。

2、思想观念守旧,安于现状。长期的工作中,习惯于按部就班、唯书唯上、照抄照搬,不能打破老框框,不能探索新路子,工作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3、工作缺乏较强的内动力,存在工作乏力现象。面对复杂的工作事务,自己思想上存在做多做少一个样的不良思想,主要问题表现在:工作任务的完成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愿意去多做事、多管事,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有督促检查不严的表现,有怕得罪人的想法,工作缺乏主动性,缺乏较强的内动力,即便任务完成了,有些时候也是单位领导的催促和外部环境的驱使。

4、存在纪律松懈的现象,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自己。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经过剖析,自己感到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对学习的要求不够高,学习的范围较窄,系统性、深入性不强,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二是认识上有待提高。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种种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时时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行动上要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尽力尽心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待人宽,对己严,勇于奉献,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将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素质。

2、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作为一名学区干事,我将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保持保量的完成县局及学区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与同志间的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

3、增强创新意识,工作争强当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转变作风,扎实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紧贴中心任务和本职工作。

4、加强道德素质修养,树立文明形象。实践共产主义文明新风,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作风扎实,勤奋工作,做实践职业道德的模范。

5、经常反思,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按照“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果”的思想和忠诚党的事业,力争成为知识型、谋划型,务实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学区干事。

总之,今后我将在学区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在作风整顿活动中,继续查摆自己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好。

XXXX年XX月XX日

评论(1)|

第2篇:党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党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

于党员来说,加强作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下面是一位党员共享的心得体会,感兴趣的朋友敬请阅读:

作风建设,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强筋壮骨和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及执政目标。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

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将全面铺开,这是

党员保先心得体会范文

党员保先心得体会--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探索来源:

新乡日报作者:

刘安超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建设的根基,党员保先心得体会范文--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探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新机制,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处处显示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因此,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是:

农村基层组织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平时对一般党员同志漠不关心,放松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党员宗旨意识淡化,增加了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的难度。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内容、形式没有新的突破,没有形成真正长效的制约激励机制,没有一个好的活动平台。因此,在全党即将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时候,我们必须创新思路,认真探索研究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形式、新办法、新机制。那么,如何经常性使党员受到教育、如何建立动态的党员教育新体系、如何使党员的先进性受到群众监督、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如何增强党员的自我教育能力、如何激活组织中的每个“细胞”、如何使党员有一种新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压力感、如何使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党的组织生活及农村联席例会紧密结合、如何使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支部班子建设紧密结

合、如何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使广大群众有一种“向心力”,使党组织有一种吸引力,这便是我们探索研究党员先进性教育应该紧扣的主题。按照这个思路,经常性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年终给党员挂牌活动不失是一种新办法、新机制,作风建设《党员保先心得体会范文--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探索》。封丘县城关乡党委根据当前新形势,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给党员分格次挂牌的活动,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其主要做法是:

一、民主评议党员和每月的农村“两委”联席例会紧密结合起来每季末的联席例会为党员评议日,即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的28日为民主评议党员日,其中前三次为小评,在前3次的基础上,12月28日为总评日。

这样确保了党员教育的制度化,确保了党员经常性受到教育,建立了动态的党员教育新体系。

二、流动党员必须每半年给支部寄一次政治思想、工作业绩的汇报材料每年的6月20日、12月20日前必须将材料寄到村支部,否则,年终不得评为“优秀党员”;

一年未寄一次材料的,年终视为“不合格党员”,这样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每次评议前,先由党员陈述自己的政治思想、政治学习情况、双带情况、工作业绩及存在不足等由全体党员结合每位同志的平时表现,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按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标准进行测评、每次测评结果要张榜公布,使党员的先进性接受群众监督。

通过一年四次的测评,激活组织中的每个“细胞”,增强党员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年终,乡党委组织大规模的挂牌仪式被评出的优秀党员,由乡党委敲锣打鼓到户在其家门口悬挂“优秀党员家庭”牌,合格党

员、基本合格党员由村支部举行仪式分别在党员家门口悬挂“合格党员家庭”牌、“党员家庭”牌,不合格党员不挂牌。另外,挂牌实行管理,一年一换,如在内出现重大问题,立即撤换。这样使党员的先进性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五、党员挂牌活动和支部建设结合起来即没有优秀党员的村,支部不得评为“五好支部”或“先进支部”,支部书记不得评先。

连续两年没有优秀党员的村,追究支部书记的责任,调整支部班子。这项活动的开展,给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探索了一条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新路子,使广大党员深受教育,增强了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压力感,增强了党性观念,提高了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矗作者:

现任河南省封丘县城关乡党委副书记

〔党员保先心得体会范文--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探索〕

第3篇:党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第6篇:加强自身作风建设 做一名阳光党员教师

孟 平

小时候,在电影中看到战争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在敌人滴血的刺刀面前,大义凛然,

每当我看到这些场面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国共产党有了一种朦胧的认识,知道共产党人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先进性,工作中有一定的威信,关键时刻能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党组织有一种很强的吸引力。

在党组织几年来的考察和培养下,我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克服不良之处,改正缺点,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步一步地向党组织靠近。13年,我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中共党员,这是党组织对我工作的肯定,我应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在三尺讲台上耕耘自己的理想,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回报党的培养。在工作中时时刻刻以一个党员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志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体现新时期青年党员教师的先进性。

我深知,我只是众多青年党员教师中的一分子。我们庆幸年轻,我们期待收获,年轻,既有优点也有不足,年轻的我们朝气蓬勃,怀着自己崇高的理想,满腔热血的播撒着自己的激情。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中挣脱出来,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不单纯把教师当成一份职业,而是奋斗终身的事业。因而党员教师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永不松懈地去学习,并站在终身学习的高度,力求把握机会,拓展未知领域,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适应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新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理论修养,从而保证在思想上的先进性,思想上的先进是其他各方面先进的根基,保持思想先进的关键在于学习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从事教师这个职业,青年党员面对的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我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积极努力,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在行动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有了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青年党员教师的我还要不断的实践,善于反思、总结和提高,从而保证在行动上的先进性。应结合教师的工作岗位,履行一名教师党员的责任,去发挥一名教师党员的能力,去维护一名教师党员的形象,必须坚持一名教师党员所应追求的理想。作为新世纪的党员教师,身兼双重身份,既是共产党员,又是人民教师,惟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坚持人民教师的诲人不倦,才能真正当好一名党员教师,成为党员中的优秀者,教师中的佼佼者。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要成为这样的优秀者,佼佼者,我们这些身处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教师,就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将“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用爱去浇灌祖国的花朵,用热情去托起民族的希望。以学校作为我们先进文化知识传播的前沿阵地,对孩子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我们要有先进的作风,作风是共产党员党性的体现,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有力保证, 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必须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着力培养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一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机关党员干部、职工要落实“四要”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坚决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自己。二是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总体部署,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带头树立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良好风尚。三要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善恶、荣辱、美丑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培养健康的个人情趣,自觉防止俗气、官气,多读一些书,多交一些良友、益友和诤友,多培养一些高雅的爱好,努力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做到知荣辱、懂廉耻,要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扎扎实实,不懈进取,追求实效,求真务实,言行一致,努力成为教师队伍中的先锋和表率。

另外,我还要不断的创新,敢于突破教学中旧的框架,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勇于探究,展现自己教学的个性。青年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学校教育实力的展现,所以我要善于学习,勇于提高,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青年党员教师要把握自我,抵制诱惑,时刻不忘党旗下的铮铮誓言,永远牢记党的谆谆教导,坚守洁净的教育阵地,为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己之力!

第7篇:教师党员干部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

本次工作纪律作风整顿学习中,我充分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我们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工作才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特别是这次整风活动的开展,使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合格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进一步坚定了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理想。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去,我对自己提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加强师德素质修养

在政治思想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整肃“庸、懒、散、空、玩”五种风气,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坚持杜绝有偿家教、推销教辅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规违纪现象。树立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专业素养,良好的教育形象,成为学生行动的楷模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二、坚持培育创新精神,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教师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班主任教师更是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现在我们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对新时代教师的师德应有新的内涵和要求: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那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

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

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需要去献身;教育是科学,需要去探究;教育是艺术,需要去创新;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共同参与,齐心协力;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进一步,从思想上、行动上、业务上、能力上不断提高自己,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8篇:学校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之我见

作者: 发布于:2005-12-15 12:30:30 嘉兴教育网http:///news/html/?5017310.html

蓄睿智之气 育高德之人 固立校之本

--学校教师党员队伍建设之我见

嘉兴一中 叶勤

回顾历史,我们难以忘记,是中国共产党以她崇高的信仰,组织起自己的儿女,让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天安门上空。现如今,战火的硝烟已经离我们远去。然而,种种思潮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而粉墨登场。曾几何时,“信仰危机”开始冲击着宁静的校园:有的人为“祖宗三代没有一个共产党员”而感到自慰;有些人则为了所谓的“自我完善”立誓将远离在党外;有的人甚至认为:党内有挂牌的党员,党外也有没有入党的先进,不少人入党就是为了图名、图利、图实惠,与其空有其名,不如做一个无名有实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一时间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党的光荣失去了光芒,党的伟大失去了形象。故而遏制党员意识淡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聚人心、扬正气则成为摆在学校党组织面前的一项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党的前途和命运的棘手的、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学校“党员困惑”现象及后果

不可否认,学校党员队伍总体是好的,拥有一批政治素质高,党性观念强,业务精湛的党员。他们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认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改革开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学校的各项建设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比如,现阶段我校党员占全校教职员工比例三分之一左右,但学校各项工作中取得成绩、受到表彰的却超过三分之二。学校的一些重要工作,如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群团工作、后勤服务等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一系列好成绩,这与全校

广大党员教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密不可分。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在党员群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出现了“党员困惑”现象,使学校党组织建设、学校长远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党员之“困”,“困”在何处?

学校“党员之困”,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民众之惑”,是复杂社会背景下“民众之惑”的延伸和放大。主要有以下表现:

⑴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淡薄,把法律认可作为共产党员的标准,降低了党员标准。

⑵一些党员只重业务,淡漠政治,不愿意干与业务工作关系不大的事,不愿做社会工作,更不愿承担党务工作,甚至认为党内学习、开会是额外的负担。

⑶一些党员受拜金主义影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只能偶尔兼顾,不愿吃亏,讲有条件付出,没有了共产党员的正气,把几十年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归功于个人努力,得意之时在党之上,失意之时在党之外。

⑷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功利性重,本人对党的认识甚浅,党性和组织观念不强,不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更有少数党员完全将组织纪律抛诸脑后。

⑸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其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不相适应,只想做“官”,不肯做“事”,党群、干群关系较紧张,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自我要求不严。

⑹一些支部对党员管理不严格,对问题较多的党员教育不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学校党委缺乏党建新形式,使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不够。

⑺党内好人主义比较普遍,不敢坚持原则,不愿得罪人,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真正开展起来。

2、“困”之所在,伤在何处?

“党员困惑”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如在改革时期,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使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微震不断,贪污腐败案件迭出,使少数党员特别是相对贫困者对党的“共同富裕”政策产生怀疑,不能正确看待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再加上自我锤炼不足,放松了自己对世界观的改造,容易使人生观、价值观随之变形、扭曲,渐渐对党的事业产生怀疑,成为“前途渺茫”的悲观主义者。产生以上“困惑”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党员困惑”的存在,有着很大的杀伤力:

首先,它的消极作用突出在“散”字上。它破坏了党内团结,不利于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形成,“困惑党员”的迷茫思想和悲观论调,往往会削弱其他同志的干劲,使党风不正,从而影响到校风、教风、学风。

其次,它的消极作用集中在“怨”字上:怨命运,为何人家腰缠万贯,我就两袖清风;怨领导,为何不能公平对待自己与别人;怨学生,为何一天到晚让自己心烦;怨同事,为何同样的工作你就成为名师,而我却默默无闻„„于是无论何事都斤斤计较,无论何时都忿忿不平,攀比心里极强。

第三,它的消极作用反映在一个“疑”字上,对学校、对学生、对前途,缺乏信心,对领导的苦口婆心表里不一,在怀疑自己的同时,更怀疑管理者的能力。

二、解困强校,重在育德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表示:我的厂房、机器设备均可搬走,但只要把人员给我留下,几年以后,我仍旧会是钢铁大王。他的话给我们党务工作者很多启迪: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从执政党的建设看,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行为的主体。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要靠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党的良好形象,要靠广大党员来树立和维护;党的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离开了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和模范实践,党的先进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学校的发展看,建设一支高境界、高素质的学校党员队伍,不仅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关系到学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1、强核心,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在师生群中的威信

领导干部的形象是一个个标杆,是一面面旗帜。作为学校领导干部,要发挥核心作用,“威信”是前提。如何树“威”?关键在于“四靠”:

一靠以德立威。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不正,焉能正人”。为人、做官,德是第一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做到以德润身,以德服人。讲德:首先要善学习。把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自己固本强基的途径,廉洁自律的基础。还要修品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领导干部要有豁达的心胸,踏实做人,做到居上而不骄,处下而不馁,不为名所累,不为权所缚,不为利所驱。

二靠以才树威。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就要干实事,干好事。凭什么?才能。很难想象一个才疏学浅,碌碌无为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毫无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校长,能让教师们为之死心塌地,甘于奉献。作为党员干部,在这个学不胜学的时代,应具有“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的意识,做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成为管理和教学工作的行家里手。

三靠以公取威。现如今,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在百姓中流行一句话:“不患贫,患不均”。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亦是如此:多一份公心就多一份人心,而多一份人心就多一份力量。作为领导干部,在一些敏感问题如招生、收入分配、评优推优的处理上,要尽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道,讲原则、讲正气、秉公心,不搞“暗箱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百年老校的文化底气,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氛围,促使教师及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靠以廉生威。自古百姓爱“清官”。现如今,教育不再是清贫行业,学校不再是清水衙门,社会关注度很高,期望值很高。所以学校党员干部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慎微、慎独、慎欲,管住自己的心,不起贪欲;管住自己的手,不乱办事;管住自己的嘴,不乱吃;管住自己的腿,不到不该去的地方。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才能以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赢得广大师生的信任、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2、强根本,造就一支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业务精湛的党员教师队伍

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党委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所学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不是抽象的,它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每位党员的本职工作上。一支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业务精湛的党员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也是党的希望所在。教师党员身兼双重身份,所以在工作中既要从共性方面去把握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又要结合自己所在岗位的特点来发挥师表作用。唯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保持人民教师的角色品格,才能真正成为党员中的优秀者,教师中的佼佼者,学生的引领者。

教师党员使自己成为“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典范,重在“四讲”。

一要讲师品,以身作则,爱岗敬业,使德高为师。

一位哲人说过,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这充分说明了“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作为党员教师,其人格品行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写照。党员教师要时刻注意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普通教师,感染每一个学生,感染每一位家长,乃至于感染整个社会。

二要讲师智,苦学善思,潜心钻研,使学高为师。

学校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一个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做素质教育的领航人。首先要刻苦钻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能力,努力扩大知识面,让自己赖以教育学生的一桶水变为有源的活水,常换常新,源源不断。特别在当今,国家把培养创造性人才列入了战略计划,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性人才。所以,作为党员教师必须带头乐于学、勤于教、善于思,在精通专业知识,掌握广博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入钻研教学,做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

三要讲师能,科学施教,艺术施教,使技高为师。

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体现在具体工作能力上,而教学是一门艺术,所以教师党员必须要提高施教艺术的本领,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好角色的转化工作,掌握施教技巧。让自己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探索建立鼓励性、激励性的多元评价机制,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过程性评价,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不断在多维度,多阶段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四要讲师责,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使身正为师。

为人师者,责任重于泰山。讲师责,首先要做到勇挑重担,发挥表率作用。最难做的工作,最难带的班级,最吃亏的事情,最危险的时刻,作为党员,都要自告奋勇地站出来,积极主动地来担当,为广大教职工做表率。其次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教师党员在工作上要不怕苦,不怕累,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做到没有报酬的工作乐意做,自己负责的工作精于做,临时性、琐碎性的工作争着做,面对荣誉、利益、享受,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第三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情感品质。教育是一种感化人心的工作。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师生感情共鸣中进行的教育,学生的接收性最强,效果最佳。如果说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信念,那么,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本职工作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爱,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上,表现在关心学生、信任、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等方面。

3、强规范,形成评建结合、以评促建的有效制约和激励机制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粥少僧多”,说的是一个分配的难题。那么粥少僧多,怎样分粥?偶尔读到一篇分粥短文,颇受启迪。该文大意是:7个人每天在一起搭伙吃粥,粥少不能尽饱,只好平均分配。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如何分配才能保证公平的问题。为此,大家颇费脑筋,先是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后来大家轮流值日,每人分一天,但人皆有私心,谁掌勺那天都给自己多分。自己多了别人就少,结果是每个人都只能在自己值班那天饱餐一顿,其他时间吃不饱。这个办法显然也有悖公正,几个人又选择了第三种办法,公推一位德高望重、处事比较公平的人来分粥,开始阶段还不错,但日子渐长,有人开始向其讨好,对其行贿,鞍前马后侍奉周到。人非圣贤,更非草木,久之不可能永远顶得住诱惑,慢慢地勺把倾斜了,既给自己多分,又照顾向其溜须拍马或送礼行贿之人。此法显然也不行。后来,寄希望于集体决策,隆重成立了分粥委员会和监督评议委员会。每天先由分粥委员会集体研究如何分粥,分完后再由监督委员会讨论评议是否公正,研究来讨论去,粥都凉了,饥肠响如鼓了,还没研究出个最后结果,而且耗时费力,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也不是好办法。最后,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谁掌勺分粥都可以,但粥分好后必须摆在桌子上,任其他人先选,剩下最后一碗归分粥者自己。令人惊奇的是,在这种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使一个久拖未决的问题顺利解决了。

分粥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制度至关重要。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坏,而好的制度使坏人也不容易做坏事。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自觉,又要靠严格管理。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是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的外在动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尤显必要和重要。学校党组织应着重从教育、评价、激励、监督、关爱等方面健全、落实工作制度。

⑴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机制。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天然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出来的。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持之以恒的党员教育机制,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客观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最主要的就是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探索建立能调动党员积极性、激发党员学习内动力的制度。比如年终述职、述学、学习考核等制度以及一些党员喜闻乐见的演讲比赛、读书笔记展评、外出参观学习等学习形式,把集中教育、典型教育与互动教育、自我教育相结合,以形成党员人人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⑵建立健全党员评价机制。学校要把学生和家长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认同不认同作为评价教师党员的重要标准,真正把群众的认可落到实处。还要把教师党员先进性的评价标准落实在实际行动、教学实绩、综合素质发展、帮助带动广大群众等各个方面,做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

⑶建立健全党员激励机制。学校要充分运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典型激励、荣誉激励等多种手段,激发、引导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向更高境界发展。为了避免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负向激励,在学校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特别在定薪、奖金、晋升、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做到公平、公正,讲诚信。要使激励的条件公开、激励的时间确定、激励的方向明确。如学校在师德建设激励机制的形成中,应设立师德监督员,让社会、家长和学生参与师德建设过程。逐步推进师德评价由领导评价为主,向学生和社会评价为主转变,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为主转变。并把师德评价结果与教师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在名师、学科带头人、市级以上先进的评比中,对违规外出兼课、过了头的有偿家教等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从而有效推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另外,还要创新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竞争上岗制度、党员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和引咎辞职、罢免制度等,以使更多优秀党员教师能脱颖而出,得到提拔重用,有机会、有舞台参与党内事务和学校事务。

⑷建立健全党员监督约束机制。严格的监督约束是搞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失去监督约束的党员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加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必须注重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吐故纳新、自我纯洁的机制:严把党员“入口”关;疏通党员“出口”关;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对党员的党内监督约束;通过建立完善群众评议党员、党员先锋岗、党员挂牌等制度,使党员处于严格的外部监督之中。

⑸进一步完善关爱党员制度。通过建立谈心谈话、定期走访、党内帮扶、患病探望等制度,确保每位党员“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探”,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还可通过在党员的入党纪念日,由党组织向党员祝贺“政治生日”,赠送“生日贺卡”,找党员谈一次话,交换意见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给党员送去关爱,聚集人心,激发生机。

“为人师者,必须以德为先、以责为重、以生为本,做学生人生的导师、生活的向导、技能的教练、学习的楷模、心灵的挚友”。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先进的品格、先进的思想、先进的能力、先进的学习、先进的行为感染人,影响人,真正做一名靠得住、站得出、看得见、干得好、行得正、吃得亏的优秀教师党员,成为教育改革的急先锋,广大教师中的一面旗帜。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排除“困惑”,打造一支睿智、高德的党员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发展之根本,更是国泰民安之保证。

2005年10月

第9篇:党员干部教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总结

党员干部教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

整顿活动总结

在这次党员干部教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中,我校结合学区《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原则和目标要求,第一阶段组织班子成员会和全体教师学习了这次党员干部教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有关文件,第二阶段全体教师根据文件认真开展了对照检查,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我们找出了学校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阶段,针对我校存在的这些问题,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认真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性质和问题的发生机理,确定了问题的症结和整改的措施,彻底解决了我校几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次整改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大家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信念,我校教师的精神风貌为之焕然一新。现将我校开展整顿活动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文件,领会文件精神

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全体教师学习了《磐安学区关于开展党员干部教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同时认真学习了《实施方案》所规定的重点学习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等文件法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在学习 中,人人都能认真听讲、认真思考、认真做笔记。在集中讨论中,全体教师发言具有针对性,客观准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无迟到早退现象。通过学习,全面完成了党员干部教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第一阶段的任务,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凝聚力,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二、查摆问题,自我剖析

在第二阶段,我们结合天水替考案件认真分析了问题的思想根源和和直接后果。天水替考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个别人放松了学习,思想认识赶不上,不能与时俱进,于是信念和宗旨意识淡薄,思想消沉、工作不思进取;法纪观念淡薄,行为散慢,松松垮垮,工作上原则性不强,掰不开情面,马马虎虎。我们学校出现的那些问题,从根子上说,也是放松了学习,认识赶不上,不能与时俱进,和天水替考案有一定的共同性。虽然和天水替考案件相比我校存在的问题是一些小问题,而且只牵涉到学校工作的个别方面,但是性质是严重的,长此发展下去将会影响到我校整体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影响到我校教育事业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进程,进而影响到我校的社会形象,影响我们磐安教育界的整体形象。

在这一阶段,我校教师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这次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清醒的认识到在纪律作风、教 育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建设和制度落实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点岗位履行职责方面、教具配置和使用方面、一年级招生工作方面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不足。

三、巩固提高,整章建制

在第三阶段,我校教师在客观方面重新审视了问题出现的机理。大家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基本上是健全的,而且有一定的前瞻性;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制度执行不力,在规章制度的实施这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学校班子成员和教师们都明确表示,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确保思想认识与时俱进,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在值周工作方面以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增强工作的原则性;加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以法治教,依法治校,彻底消除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保持政令畅通,做到职责分明,有令必行,令行禁止。

我校结合实际,针对第二阶段查找出的这些问题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突出重点,突出整改,进一步强化管理,规范了教育管理行为,健全落实制度,着力构建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使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努力方向

1、继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持教师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和工作 作风的先进性;

3、强化民主监督机制,确保履行职责。

经过这几个阶段的学习整改,全体教师的认识提高了,工作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参加学习和会议积极了;学校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都表明了改正错误,纠正问题的决心;全体教师一致表示,借这次干部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的东风,在我校真正形成用制度管事、靠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把我校的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东南街小学 二〇〇八年八月六日

党员干部教师纪律作风集中教育

整顿活动总结

东南街小学 二〇〇八年八月六日

上一篇:会议记录培训教材下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