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药并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的破裂、萎缩和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刺激和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上共分成六型, 即: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和混合型。其中临床上以混合型最多见。混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颈肩痛、手臂麻木、踩棉花感等。而我院就采用针药并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08年3月~2011年12月的患者, 共计3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男101例, 女61例;年龄最小29岁, 最大54岁, 平均年龄43.94岁, 病程2个月~13年, 平均1.1年;对照组162例:男98例, 女64例;年龄最小27岁, 最大56岁, 平均年龄44.14岁, 病程2个月~13年, 平均1.3年。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颈椎病诊断标准符合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的神经根型和椎动脉行颈椎病为标准[1]。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脏器疾患, 临床症状不明显者, 由于肩周炎、网球肘等引起的上肢麻木不适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颈椎病方加减, 基本方为独活20g, 寄生20g, 川芎、杜仲、牛膝、威灵仙、当归、粉葛根、白芍各10g, 桃仁、红花各15g, 甘草6g, 制川乌、制草乌各6g。疼痛较甚者, 可加制乌梢蛇、白花蛇舌草;寒邪偏重者可加附子、防风;湿邪偏重者可加防己;病程日久且体质较弱者加人参、茯苓。以上药物水煎服, 取汁200mL, 每天1剂, 治疗14d。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因为病变部位在颈部, 依据“头项寻列缺”的规律取列缺以及颈夹脊为主穴, 取风池、天柱、完骨、大椎、曲池、手三里、合谷、中渚、后溪为配穴, 操作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 局部消毒后用1.0~1.5寸针刺穴位, 针刺时以平补平泻手法, 出现酸胀或者走窜感为宜, 留针30min左右即可, 以上治疗方法持续2周。

1.3 疗效观察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拟定[2]。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功能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体征明显好转, 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 但仍遗留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复发: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内如出现症状体征同前或加重。

2 治疗结果

从疗效评定分析,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 复发率为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 复发率为9.6%。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治疗组比*P<0.05

3 讨论

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由于劳力和不良姿势导致颈椎病变是重要的因素, 中医以为颈椎病属于“痹症”、“骨痹”的范畴, 是本虚标实之证候。现代医学以为其发病可能与以下学说有关[3]:一是骨性病变学说, 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松弛、椎体节段间失稳, 造成纤维环和后纵韧带牵拉而引发症状;另一种是突发剧烈的颈肩臂疼痛, 往往与无菌性、化学性炎症刺激, 造成神经根充血、水肿等炎性改变有关[4]。基于以上的因素, 解除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针刺会减轻或消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 减少炎性反应, 促进炎症组织水肿的消退, 促进炎性递质吸收,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神经根血液及营养的供应, 改变缺氧缺血状态, 阻断炎症介质对软组织的迸一步损伤, 促使炎性介质的吸收, 改变突出物和神经根之间的位置, 缓解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消除疼痛, 缓解消除麻木, 感觉功能出现异常等症状[5]。配合中药汤剂祛风解肌, 补肾通络, 扶正固本。达到标本兼治、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理念。

从本次的研究情况看, 运用针药并用治疗的效果较单纯运用中药治疗的效果高, 复发率低, 其主要是针灸可以通过刺激机体的反应来消除炎症和缓解症状。

但是, 颈椎病是一个逐渐病变的过程, 在治疗的同时, 需要指导患者注意颈部活动的运用, 尽可能的不要长时间低头, 适当活动颈部, 配合适当的牵引等物理疗法也有助于改善症状。这对于针药治疗后保持不在复发, 降低临床症状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 针药并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神经压迫症状, 且中医治疗费用相对较低, 并发症少, 效果明显, 但是, 对于已经出现Hoffman阳性等的混合型颈椎病则必须手术治疗, 此时针药治疗一般效果不理想[6]。但是针药并用混合型颈椎病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62例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的混合型颈椎病的病例 (治疗组) 和随机取162例采用中药汤剂治疗的混合型颈椎病病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从疗效评定分析,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 复发率为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 复发率为9.6%。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针药并用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效果明显, 复发率低, 且费用低,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治疗时借鉴运用。

关键词:中医,针药并用,混合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 赵铎.推拿配合针灸治疗交感神经椎动脉混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3 (9) :1181.

[2] 孙勇.针刺加中药热敷治疗混合型颈椎病[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5) :218.

[3] Da Peng Hao, Wen Jian Xu, Zhen Chang Wang, et al.Primary Ewing's sarcoma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one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aedics.Part B, 2010, 19 (3) :276-280.

[4] Stephanie Lister, Bradley R, Cool man, et al.Coolman et al.Intervertebral disk disease in a dog with agenesis of a cervical vertebra[J].Veterinary medicine, 2005, 100 (3) :190, 192, 194.

[5] ShiHScarfe, WCFarman, AG, et al.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cervical vertebrae from cone-beam computed-tomography images.[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 2007, 131 (3) :426-432.

[6] 蒙家辉, 张文作, 罗小珍, 等.针灸结合蜡疗、中频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6 (6) :925-927.

上一篇:如何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下一篇: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