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特征

2023-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24节气特征

24节气霜降物候特征介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也是提醒我们冬天就快到了,那么24节气霜降都有什么样的物候特征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4节气霜降物候特征介绍,欢迎阅读!

霜降物候特征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曰:“豺不祭兽,爪牙不良”。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是兽之义,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而人的情感,也进入深沉的低谷。离愁别恨,凄风苦雨,尽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触及人心。

三候蜇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收获喜庆的秋,生命的轮回,又进入休眠的状态。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霜降节气的天气特点是什么

1、西南等地:开始进入少雨期

从11月开始,华西秋雨基本结束,从此进入了一年当中的少雨期。西南地区有的地处高原,有的地处盆地、丘陵,天气自然会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此时的平均气温还没有达到冬季的标准,即不如夏季潮湿,也不像春季干燥,早晚温差也不像春天那样明显,应该说是一年当中天气较为舒服的时段。四川盆地地区,在此期间,气候温和,田畴青葱,橙黄桔绿。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2、西北、东北等地:初冬的天气特点

在10月下旬—11月初,我国的西北、东北等地区,都已呈现出一派寒风落叶的初冬景象,冷空气在这些地区不仅是常客而且是最先被接待的客人。一般的冷空气给途经之地带去的不是干风就是雨雪,而降温则是每批冷空气都要送上的特产。由于我国自80年代中期进入了偏暖的周期,特强冷空气少见。但遇到强冷空气,最低气温降至-7、-8℃,甚至-10℃以下,寒风与雪花共舞,也让人冷得可以。少数情况局地的大雪容易形成雪灾,北部海区的偏北大风也值得注意。

冷空气也并非一无是处,每当冷空气过后,天空晴朗,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有人把冷空气称作城市大气污染的清洁工,这个美称可真是名副其实。在某些湖边、林区、谷地等湿度大的地方,人们有时可以亲眼目睹到玲珑剔透、洁白高雅的雾凇身影。

霜降节气的风俗

1、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2、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3、送芋鬼

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4、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九月节,寒露、霜降、重阳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5、扫墓祭祖

古时候,霜降时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6、进补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24节气霜降物候特征介绍

第2篇:24节气养生秘诀+节气养生歌

24节气养生秘诀

节气养生歌24节气养生秘诀

节气养生歌。关于二十四个节气如何养生,吃什么呢?

立春:立春要养肝

雨水:雨水多养脾,当心倒春寒

惊蛰:惊蛰吃梨,润肺健脾

春分:春分最忌大寒大热

清明:清明了,早点起

谷雨:谷雨时节试新茶

立夏:夏季养肺,省苦增辛

小满:小满来了,防湿热

芒种:芒种到,多冲凉

夏至:夏至多汗,防风补水

小暑:小暑清热要淡补

大暑:大暑养生离不开粥和水

立秋:秋后早上宜喝粥

处暑:处暑后,每天多睡一小时

白露:白露不露身

秋分:秋分多喝水,少说话

寒露:寒露不露脚

霜降:补冬不如补霜降

立冬:到了冬天要滋阴

小雪:小雪后,温热进补

大雪:大雪补得好,一年不受寒

冬至:冬至一阳生

小寒:小寒,补肾最佳时节

大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立春解冻万物苏,候鸟溶冰陟被负。

天人合一食为本,顺应自然待换符。

温热毒邪常沁扰,忽寒忽暖识时物。

运动体健是关键,养阴益阳慢减服。

雨水冻化麦返青,风吹草萌物发声。

水獭岸边始祭鱼,鸿雁传信向北行。

百草回芽病易发,饮食调节脾胃病。

少食腻油多菜果,省酸养阳脏腑宁。

惊蛰春雷大地苏,杏红李白燕始舞。

蛰伏昆虫苏醒动,华中春耕犹忙碌。

阴阳虚疾御急燥,烦扰神明易发努。

重视营养多食菜,心情愉和常走步。

春分昼夜平分色,天寒渐暖不稳妥。

春旱无雨水量少,流行感染疾病多。

阴阳平衡精神佳,以兼相爱贵为和。

足眠量餐调膳食,经常锻炼享收获。

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

造林扫墓祭先烈,后人健壮放首前。

调解阴阳扶正气,养肝补肾为关键。

耳鸣腰酸综合调,君逸臣劳重实践。

谷雨前后鸣鸠叫,安瓜点豆时令到。

桃花似雨梨英乏,雨量渐丰鸟恋巢。

调摄养生注环境,衣变应时相知晓。

养骨壮筋补血气,补钙健体贵食疗。

立夏温湿著升高,蝼鸣蚓出百鸟叫。

高温防风护心腑,避暑养阳脾胃调。

心旺肾衰巧养肾,勤洗多饮精神好。

膳食清淡富营养,事事有度健康保。

雨水丰沛麦粒满,北方十年九迂旱。

保健知识晓者强,未病先防心体健。

天人相应正气存,邪不可干病理欢。

多吃利湿清热菜,常餐凉爽清淡饭。

石榴飘零荷花赏,芒种抢扑避热浪。

季节气候特征定,御暑防霉生保养。

宽容修身排烦恼,气爽精旺人和畅。

少食肉油多谷菜,脂肪蛋白选适量。

阳气始衰温最高,阴气生长夏蝉叫。

烈日炽热易伤气,心悸口渴防闷燥。

避暑防疾巧活动,消热防疲勤洗澡。

早晚散步炼太极,苦酸绿豆祛火妙。

阴气再升戏螳螂,反舌停鸣候鸟唱。

三伏七八月中间,潮湿闷热白日长。

劳逸结合忌生冷,天地气交护胃肠。

万物华实新代谢,健身益寿人吉祥。

腐草为萤热难熬,避暑降温天地交。

大暑诸菌痢毒泛,饮食卫生康宁保。

因人选料巧做粥,冬病夏治滋补药。

昼夜差大勿露宿,睡眠充足少烦恼。

秋高气爽节黄金,天气渐凉须当心。

预防蚊媒染疾病,秋冻卫生换洗勤。

饮食调理防腹泻,养肺护胃强健身。

阳消阴长滋五脏,谨慎起居睡眠深。

季节转换阳气弱,处暑雨多宜种荞。

起居作息巧调整,生物睡眠人多觉。

消热安神重食膳,银耳百合与青椒。

莲子干贝加黄鱼,豆类蔬菜日不少。

白露易燥唇鼻干,消火化痰防流感。

膳食调养补肝肾,奶类蜂蜜适量选。

益气宽中护心肺,节气寒暖衣加减。

六欲适度慎房事,独卧守真承保健。

昼夜平分秋季到,候鸟从北往南跑。

蛰虫坯户雷收声,阴平阳秘神志保。

除忧觅乐精神爽,运动走路再登高。

不同人体不同质,膳食运动巧选调。

深秋天寒菊花黄,阳气收敛阴精藏。

燥气当令侵人体,滋阳润燥养为上。

鸡鸭鱼虾不断吃,蜂蜜乳品润亦养。

少食辛辣葱蒜椒,运动保健身自强。

霜降秋冬轮过度,草木黄落气惨毒。

水气凝华结冰晶,霜打味鲜美菜蔬。

阴晴寒暖温常变,季节平孙应脏腑。

青女降霜兽虫眠,人生保健始藏补。

阳极阴生立冬到,黄河始冰难见鸟。

寒曲温伸生物感,养生保健重四调。

摄寐动服均变化,天地相应人气保。

温补阳气忌寒冷,莫至疾生预防早。

气温下降地始冻,天地不通阳气动。

七情变化莫过激,御寒保暖防疾病。

怒肝忧心恐伤肾,六淫侵袭致郁症。

悦神爽志安脏腑,膳食调养多炼功。

千里冰封雪花舞,草木凋零枝业枯。

避寒调摄亦调情,阳气萌动雪地蛊。

大雪时节重养生,调膳易动犹适补。

补养药品勿过偏,恰到好处宜适度。

阴阳转折阳渐升,白昼短极阴犹盛。

植物休眠人应时,静神少虑隐藏精。

生活有律注起居,欲不可纵气血兴。

食宜多样科学配,运动养生不能轻。

候鸟悟性晓阴阳,喜鹊筑巢后代养。

安生之本资于食,食能祛邪脏腑强。

因人施膳颇体炼,护气养血收敛阳。

闭精勿施藏其附,调膳护精体安康。

大寒冰冻泽腹坚,数九严冬至极天。

顺应季节度寒苦,腊月寒冷梅花艳。

节阴养阳谐柔刚,羊肉乌鸡巧做膳。

糖酸萝枣牛奶粥,补虚益血润肺田。

第3篇:24节气立冬节气的习俗介绍

对于立冬节气来说,立冬是每一个冬季开始的标志,也是堆雪人开始的标志,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4节气立冬节气的习俗介绍大全,欢迎阅读!

立冬的习俗和气候特点

立冬是哪天

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今年的立冬就是11月8号。我国民间一直以来都把这一天当做是一年冬天的开始。中医学里面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阳气慢慢潜藏,阴气开始盛极,草木都凋零,万物的活动都开始慢慢休止,进入了冬眠的状态,以养精蓄锐,为第二年的春天的到来做好准备工作!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

立冬的习俗

吃饺子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一般在立冬之时会全家团聚吃饺子。因为饺子来自“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所以“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成为餐桌上的必备之物。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节气的习俗介绍

立冬为什么吃饺子

据传说,饺子这一事物,有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民间有“每逢交子之时,饺子不能不吃”的饮食习俗。于是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就会卖得很火。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北方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谚语。立冬节气,人体需要“进补”,而饺子在制作种类、营养、味道等方面可以胜任此要求。在北方地区,人们喜欢用饺子来作为立冬进补食物。

这些包饺子的讲究你知道么

关于怎么样包饺子,也是很讲究的,你知道为什么老人总是说“和饺子馅”要顺着一个方向搅吗?

搅拌时始终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这样有利于葱姜水浸入馅料,使馅料松软。肉馅调好后有些松软,可放入冰箱稍冻一下,包饺子时会较为容易。

据说,不同馅的饺子,有不同的寓意哦!白菜馅:百财之意;香菇馅:鼓财之意;芹菜馅:勤财之意;韭菜馅:久财之意;猪肉馅:住财之意;鱼肉馅:余财之意;羊肉馅:洋财之意;牛肉馅:牛财之意……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传统文化

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立冬来了,也许你在的城市,这几天已经有飞雪轻敲你窗啦~快跟最美“三秋”告个别,迎接今年最后一个季节。

立冬三候

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一候丨水始冰

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二候丨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丨雉入大水为蜃

与“雀入大水为蛤”相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立冬习俗

丨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丨烧香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丨入补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

丨羊肉炉

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丨饺子

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第4篇:24节气诗歌

立春冬天寒冷的脚步

被这里的风绊住

太阳在这一个时刻

悄悄地变得有那么点热

雪融的声音

在楼檐下

滴答成水的欢乐

北方的黑土地

还被冰雪捂着

春天到来的消息

在每一颗心上划过

雨水

因为那条

长龙样的城墙的阻隔

山的背面

还有残留的

白色的冬天的影子

岁月在太阳的边缘

划了一下

滴落了少许的雨夹雪

就是代表着

这样的一个节气

惊蛰

龙抬头的日子

刚刚过去

是因为感知到了

太阳有了温度

那些不甘寂寞的虫子

就不再愿意

在土层里蛰居

哪怕上面还很寒冷

也要纷纷的拱出地皮

春分

在这一特殊的时辰

时间把白天和夜晚

一分为二

终于可以让我们

看到太阳

很缓慢的落山

只是时不时的

还会有一股倒春寒

树枝招摇着

是不是觉得

春风到来得太晚

清明

踏春的脚步

踩在泥泞的乡路上

度过山海关的春风

正一层一层的剥去

防寒的服装

只有那达紫香

舒展椭圆形的叶片

把紫色的氤氲绽放

只有那淡淡的感伤

像一层早春的霜

留在刚返青的

蒲公英的叶子上

谷雨

透过春天的阳光

我听见了布谷鸟的叫声

只是这欢快的叫声

还离我们很远

淅淅沥沥的小雨

已经濡湿了

埋在土里的种子上

燕子已经回来了

正在蒙蒙细雨中上下盘旋

立夏

树的嫩芽

刚刚爬满枝头

绿色的小草

已经铺满了

坎坎沟沟

太阳尽情的

把积攒了很久的火热

在田野上慢慢的熨过

黑黝黝的垄台

突然蹿出嫩嫩的绿色

小满

小麦的麦芒

刺破了夏日的时光

鼓溜溜的饱满岁月

满川满坡的油菜花儿黄

小满的时光

溢满了夏日的阳光

农家的小院盛满了

好日子的欢畅

芒种

黄河两岸

小麦覆陇黄

收割机推涌着

无边无际的麦浪

翻起麦茬的地

播种机直接

播上了秋庄稼的希望

山坡的果林里

繁花似锦

微风漫过的时候

落英缤纷

是不是那个

喜欢葬花的女子

在这里情殇

夏至

黑土地上的麦田

推涌着嫩绿的浪

岁月的希望

在这里成长

山林起伏成

绿色的畅想

城市的边缘

飘荡着野花的芳香

夏天的美丽托载在

蝴蝶蜜蜂的翅膀上

夏日的原野

蓬勃成一种热望

小暑

夏季的暑热

在这个日子里

悄悄的氤氲着

是岁月的红火

傍晚的夕阳

总是把天边

渲染成玫瑰色

在这楼群的围裹中

只有在太阳落山后

坐在小区的长椅上

谈论着今天一天的生活

大暑

这才是真正的夏季

走出喧嚣的城市

就能领略到

山野的那种浓绿

滚滚的雷声

正在驱赶着一场大雨

大雨过后的田野

蒸腾着白色的地气

晚上有微风掠过

满天的星斗

会是我对夏天的记忆

立秋

初秋的风

在田野上漫过

所有的植物

都在急急忙忙的结果

秋庄稼舒适的伸展着

都不想把这个季节错过

秋雨开始淅淅沥沥的下着

丛林里开始生长各种食用蘑

晴天的时候

太阳仍然还是暖暖的

处暑

夏季的暑热和濡湿

正在缓慢的褪去

松嫩大平原上

金色的麦浪中

行驶着现代化的收割机

秋天在这个

慢慢成熟的日子

轻松的避开雨季

让秋天的老阳

晒熟所有的果实

白露

秋风荡漾着一种

沁人心脾的清凉

层层叠叠的群山

透出熟透了的醉人芳香

姹紫嫣红

掺杂着秋叶黄

蜻蜓翅翼上滑过的

是春光还是秋光

秋天的清晨

露水濡湿了我的心房

秋分

秋庄稼的果实

都鼓溜溜的饱满

太阳变得那么的依恋

每天拥抱她的大山

一个繁华的季节

带着成熟的丰满

在岁月的光环里

绽放着最后的灿烂

寒露

一夜秋意凉

早晨起来赏白霜

万物皆萧瑟

独有菊花黄

秋高气爽对明月

秋风荡来瓜果香

溪水清冽见游鱼

群山斑斓着浓妆

霜降

那段日子

你轻松的把枫叶染红

岁月在你这里

化成冷雨凉风

南归的候鸟

盘旋在湿地的上空

越过秋天的心

让眼睛朦朦胧胧

秋收的田野上

溪水清冽见游鱼

是什么在轰鸣

立冬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冬天

太阳仍然还挺温暖

那些还没有落尽的秋叶

还显得那么斑斓

没有雪的日子

大地显得那么的广阔深远

忘不了秋天膨胀起来的季节

还有多少果实没有收完

寂寥的田野上

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

小雪

终于有雪花

开始在初冬的天空舞起

那多像白色的梅花

飘落在我的心底

只是那秋天的景色

仍然留在我的记忆里

大地已经被雪淹没

那些落光叶子的树枝

就像一支支季节的笔

在白色纸上

涂抹季节的绚丽

大雪

寒冷的气流

漫过北方的田野

在城市的楼群间

旋转着发嗲

刚刚下过的几场大雪

把山川原野变成

洁净的世界

那一段凄美的岁月

冬至

数九寒天

裹挟着冬季

最寒冷的一段

缺少温情的日子

在一片打磨好的

皑皑的雪地里

太阳懒洋洋地挂在

没有温度的天宇

一对喜鹊在树枝上

互相猜测着对方的心思

不知道什么时候

才能走进你的心里

小寒

把一段最寒冷的日子

从你的袋子里放出来

让世界在一个顶端

守望一段白雪皑皑

所有冻僵了的植物

正在这雪国里穿越

都在耐心的等待

就像等待一段

刻骨铭心的爱

那是大雪覆盖的土地

对季节的一段旁白

大寒

农历的冬季

马上就要走完

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上天

所有的中国人

都在等待着大团圆

除夕夜的鞭炮

响翻了天

每一家的桌子上

都摆满了丰盛的酒宴

亲人们举杯祝福

美好的明天

春姑娘站在季节的边缘

给我们送来春天的祝愿

第5篇:24节气诗词

时间:2018年1月5日 节气简介:

小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7日之间。中国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气温最低的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寒冷鸿飞疾,坚毅的鸿雁已先开始启程北飞了。 古籍记载: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节气三候:

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雊。

雁北乡(xiàng)。乡,向导之义。二阳之候,雁将避热而回,今则乡北飞之,至立春后皆归矣,禽鸟得气之先故也。

鹊始巢。喜鹊也,鹊巢之门每向太岁,冬至天元之始,至后二阳已得来年之节气,鹊遂可为巢,知所向也。

雉始雊。雉,文明之禽,阳鸟也;“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花信风: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小寒(左河水)

冰封万里雪皑皑,径堵千重港口塞。 昨日剪桃修几树,忽如一夜李花开。

小寒(吴藕汀)

众卉欣荣非及时,漳州冷艳客来贻。 小寒惟有梅花饺,未见梢头春一枝。

寒夜(宋

杜小山)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2、选背诗词: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

小寒(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时间:2018年1月20日 节气简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19日-21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冬至一阳初生后,经小寒至大寒,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在逼迫寒气以全部能量抵制。由此阴寒密布地面,悲风鸣树,寒野苍茫,寒气砭骨,才是大寒。

但大寒后十五日,壮阳就会出地驱逐阴寒,这就是立春。 典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节气三候:

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一候鸡乳:大寒之日“鸡乳”,鸡是木畜,提前感知到春气,开始孵小鸡了。

二候征鸟厉疾:大寒后五日“征鸟厉疾”。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厉疾是厉猛、捷速。

三候水泽腹坚:再五日“水泽腹坚”,上下都冻透了,寒至极处,按物极必反原理,坚冰深处春水生,冻到极点,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 大寒花信风: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大寒(左河水)

2、选背诗词: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

大寒吟(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大寒出江陵西门(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岁寒知松柏(宋•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 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 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 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 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 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村居苦寒(唐•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絁被,坐卧有余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时间:2018年2月4日 节气简介: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春立于“冰雪莺难至”时,所谓“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释,便“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了。 古籍记载:

《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节气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二候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三候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立春花信风: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立春(左河水)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长卿)

谁家二月煮新丝,一江黄鲫应不识。 明日倘或桃李晓,莫问老梅知不知。 【越调】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2、选背诗词:

立春(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日(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汉宫春·立春日(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时间:2018年2月19日 节气简介: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位于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节气三候:

一候獭祭鱼 | 雨水时节,水獭捕捉到鱼后,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

二候鸿雁来 | 此时南方天气暖,大雁自南向北飞。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 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花信风:

一候菜花 此"菜花"为油菜花,在我国自南向北可从1月开至8月. 二候杏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传统文化里,杏花正是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其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如胭脂万点,随着绽放色彩渐转淡,到凋谢时已是雪白一片。 三候李花 李花素雅清新,虽小却十分繁茂。相传李白七岁时还未取名,因做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忽然心想这句诗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最后白字用得极好,于是就给儿子起了李白的名字。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雨水(左河水)

2、选背诗词: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 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

初春小雨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春游湖【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时间:2018年3月5日 节气简介: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将进入春耕季节。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节气三候: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有人认为,鹰每年

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已经不见迹影。只有斑鸠飞出来,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比喻,意为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惊蛰花信风: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惊蛰(左河水)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惊蛰(长卿)

2、选背诗词: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惊蛰(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闻蛙(宋

赵蕃)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能如喜风月,不必问官私。 秦楼月•浮云集(宋

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春晴泛舟(宋

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时间:2018年3月21日 节气简介: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公历日期约略落于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自此进入春和日丽、万红千翠争媚时节。此时,阳在正东,阴在正西,由此昼夜平分,冷热均衡,为一年中最好气候。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 逸周书·周月》:“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 汉 董仲舒 《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宋 苏轼 《 癸丑春分后雪》诗:“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杏不胜威。”

明 王鏊 《 震泽长语·象纬》:“二节为一时,阳气上升共四万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节也。”

邢树本《二十四节与农事·春分》:“春分时节, 河北 大地春色更浓,温度升高,雨量增加。”

节气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一候玄鸟至 春分之日,“玄鸟至”,“玄鸟”即“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子,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燕来还识旧巢泥”。

二候雷乃发生 春分后五日,“雷乃发生”,阴阳相薄为雷,雷为振,为阳气之声,也是春分后出地发声,秋分后入地无声。

三候始电

再五日,“始电”,电闪雷鸣,春雨不再潇潇,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春分花信风: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七绝· 春分 ( 左河水) 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 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春分(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唐·元稹)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春分(佚名)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2、选背诗词:

春分日(五代·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宋代·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少年游·小楼归燕又黄昏(宋·杜安世)

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 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馀薰。 多情不解怨王孙。任薄幸、一从君。

时间:2018年4月5日 04:12 清明 节气简介: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正值三月天,一番好风好雨过后,万物生长,一派"天清地明"之象。

提起清明,人们都停留在杜牧的那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感中。但清明其实是一年中最天朗气清的时节,春色美丽,最宜人们笑语盈盈地出门踏青去。有诗人为清明这日作诗,“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杨柳依依的柔软,人在秋千上的笑意,还有沉醉春风里的花,都是清明春意盎然的证据。 古籍记载: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1)犹治平。政治有法度、有条理。《诗·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毛传:“不崇朝而天下清明。”;《后汉书·班固传》:“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

(2)指神志思虑清洁明朗。《荀子·解蔽》:“虚壹而净,谓之大清明。”;《淮南子·齐俗训》:“原人之性,芜秽而不得清明者,物或淉之也。”

(3)指清澈明朗。如:天气清明。

(4)二十四节气之一。《孝经纬》:“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 节气三候:

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始绽放花蕾;

二候田鼠化为鹌: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三候虹始见: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花信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清明日(左河水)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清明(左河水)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 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选背诗词: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 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 因风时复到床前。 蝶恋花(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时间:2018年4月20日 节气简介: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2018年04月20日,谷雨节气到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是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同时也是埯瓜点豆、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谷雨时气温偏高,阴雨频繁。气象专家表示,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农事紧密对应的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谷雨前,春雨还如云雾般细腻柔和。谷雨一到,雨不再迷离,一颗颗清澈而干净利落的雨滴从天空中降落。雨结结实实地落在叶子上,便是一声清脆的相遇。落在湖中,便是一朵朵水波的花。落在谷物上,便是秋天让人喜悦的大丰收。

此时,丰沛的雨水使初插的秧苗得以灌溉滋润,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发,桑树也长出了翠绿的新叶。谷雨之美,恰如春天留给我们最后的惊鸿一瞥。 古籍记载: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节气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一候萍始生:谷雨后雨量增多,河湖的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接着布谷鸟的鸣叫似是提醒农家该播种了。 三候戴胜降于桑:降落在桑树上觅食的戴胜鸟频频出现。 谷雨花信风: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2、选背诗词:谷雨(左河水)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谷雨(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牡丹图(明·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谷雨(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送梓州李使君(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蝶恋花(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谷雨时节,暮春将至。夏日即将来临。如梦似幻般的春天即将结束。但,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此去经年,前脚攀春、后脚登夏,谷雨之后,虽要暂别这场淅淅沥沥的和风春雨,但即将迎来的那个熙熙攘攘的蝉鸣仲夏,又未尝不是一种宁静。

时间:2018年5月5日 节气简介:

立夏为四月节。古人解释夏为“假”,如何理解这个“假”字?庄子说,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在假借之中,原本虚幻,这就是《诗经》所说的“假哉天命”。

每年5月5日或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夏因此是宽纵万物放任其生长,假才能使其狂妄而不顾一切地生长,而令其长大的目的,是为秋天的整肃,整肃才有收成。如此残酷的自然法则。

夏季是一个生长的季节,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节气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一候蝼蝈鸣 :立夏之日“蝼蝈鸣”。按东汉郑玄的解释,“蝼蝈”为蛙类,非蝼蛄(lóu gū)。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 二候蚯蚓生 :立夏后五日,“蚯蚓生”。蚯蚓又名曲蟮,蟮长吟于地下,感阴气而曲,乘阳气而伸见。

三候王瓜生 :再五日,“王瓜生”。此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称‘老鸦瓜’”,非黄瓜。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立夏 (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色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立夏 【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宋】司马光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吒,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

2、选背诗词: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明】胡俨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 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 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时间:2018年5月21日 节气简介: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这时中国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渐饱满,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节气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一候苦菜秀: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多年生菊科,春夏开花,感觉火气而生苦味,嫩时可食。

二候靡草死:后五日“靡草死”,靡草,按东汉郑玄的解释是荠、葶苈(tínglì)之类枝叶细的草。葶苈三月开小黄花,四月结子,因为是阴气所生,到入夏畏于阳气,便枯死了。 三候麦秋至:再五日“麦秋至”,夏麦可以收割了。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小满(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宴过款丝商。

小满(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2、选背诗词:

五绝 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晨征(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时间:2018年6月6日 01:29:04 节气简介: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节气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一候螳螂生:芒种之日“螳螂生”,“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都是夏天美好景像。螳螂深秋生子于林间,一壳百子,此时破壳而出。 二候鵙始鸣 :后五日“鵙(jú)始鸣”,“鵙”即伯劳,“伯劳以五月鸣,其声鵙鵙然”,以声命名。《诗经》“七月鸣鵙”,周七月即夏五月。

三候反舌无声 :再五日“反舌无声”,“反舌”即百舌鸟,“螳螂、鵙皆阴类,感微阴生或鸣,反舌感阳而发,遇微阴无声也”。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芒种(左河水)

艳阳辣辣卸衣装,梅雨潇潇涨柳塘。 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梅雨五绝(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插秧歌(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4]

2、选背诗词:

伊犁记事诗(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梅雨(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时雨(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时间:2018年6月21日18时07分12秒 节气简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白昼可长达15小时,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夏至日过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也开始逐日降低。同时,夏至到来后,夜空星象也逐渐变成夏季星空。

“宵漏自此长”“微阴生九原”,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 古籍记载:

《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司巫/神仕》载:“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鬼,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

《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节气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

二候蜩始鸣 :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蜩螗沸羹,叫声沸稠为黏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小而绿,叫声尖锐而急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知了”,俗称“都了”。它一叫,秋色厉,万物都该了了。

三候半夏生 :再五日,半夏生。意味着夏天已过半,后半夏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作为一种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疗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夏至(左河水)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知了不知耕种苦,坐闲枝上唱开怀。

夏至 (吴藕汀)

2、选背诗词:老馗不画过端阳,果物陈前念故乡。 夏至树无知了叫,庭开独立一枝枪。

夏至(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 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日作(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夏至避暑北池(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3、夏“九九歌”

夏至九九歌(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九九歌(北方农村)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 八九七十二,当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时间:2018年7月7日11:41分 节气简介: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时节,地下冷气上升,天上热气下降,寒热相搏。热盛则燥、寒盛则湿,这是大自然的寒流与热流相乘、相侮的表现。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尔雅翼》“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 《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 节气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 : 温风是热风,东汉王粲的《大暑赋》中有"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之句,熹是炙、烤。

二候蟋蟀居宇 :后五日,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飞,农历七月后才出穴,活跃草丛间求偶,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令小院鸣声鼎沸,天越凉离人越近。

三候鹰始挚 :再五日,鹰已经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几番雷暴呈一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小暑六月节 【唐代】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消暑 【唐代】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2、选背诗词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苦热 【宋代】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石涧寒泉空有梦,冰壶团扇欲无功。馀威向晚犹堪畏,浴罢斜阳满野红。纳 凉【宋代】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夏日无雨【宋代】释契嵩 山中苦无雨,日日望云霓。 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 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

时间:2018年07月23日 节气简介: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120°。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古籍记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见小暑”。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节气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 :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节气诗词:

1、必背诗词:

大暑(左河水)

2、选背诗词: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

消暑(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晚夏(南朝 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山亭夏日(唐 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彦冲画柳燕(清•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 暮热游荷花池上(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第6篇:24个节气谚语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节气谚语

◆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雨水明,夏至晴。(湘)

◆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长江流域及江南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也有不少,例如: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惊蛰期间的谚语

◇ 惊蛰至,雷声起。 ◇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 冷惊蜇,暖春分。 ◇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 惊蛰不藏牛。 ◇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不暖,秋分不凉”“春分不冷清明冷”“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春分大风夏至雨”“春分南风,先雨后旱”“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清明节气谚语

◆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鲁) ◇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 ◇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黑) ◇ 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苏、鄂)

◆清明节气的霜、雾、雷及寒暖与未来天气均有一定预示,相关谚语有:◇ 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 清明有霜梅雨少(苏)◇ 清明有雾,夏秋有雨(苏、鄂)◇ 清明雾浓,一日天晴(豫)◇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晋、内蒙古)◇ 清明响雷头个梅(浙)◇ 清明冷,好年景(辽、冀) ◇ 清明暖,寒露寒(湘)

◆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谷雨-农谚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谷雨种棉家家忙。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种棉。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谷雨种棉家家忙。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谷雨有雨棉花肥。谷雨有雨好种棉。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谷雨下秧,大致无妨。苞米下种谷雨天。谷雨天,忙种烟。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立夏节气谚语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粤)。立夏雨,涨大水(湘)。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立夏晴,雨淋淋(赣)。立夏日晴,必有旱情(湘)。

◆ 雷 立夏雷,六月旱(湘)。 立夏日鸣雷,早稻害虫多(桂)。

◆ 温度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浙)。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 其他 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粤)。 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陕)。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立夏小满,江河水满(赣)。 立夏见夏,立秋见秋(晋)。

小满节气谚语

◆ 华南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 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

芒种节气谚语

◆ 芒种和夏至节气天气相关性较好,所以关于这两个节气的气象谚语很多,例如: ◇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赣)

◆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如下:◇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闽)◇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苏、皖、川、鄂、贵)〔指阴雨天多,行路容易滑倒〕

◆ 芒种闻雷,对农业生产好坏及未来天气均有一定的预示意义,反映在气象谚语中: ◇ 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桂)◇ 芒种打雷是旱年。(湘、豫)◇ 芒种打雷年成好。(湘)◇ 芒种闻雷美自然。(陕)

◆ 芒种节气的风和气温与未来天气有一定的预示意义,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芒种南风扬,大雨满池塘。(湘)◇ 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皖)◇ 芒种刮北风,旱断青苗根。(苏、冀)◇ 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湘)◇ 芒种热得很,八月冷得早。(湘)◇ 芒种日晴热,夏天多大水。(浙)

夏至节气气象谚语

◆夏至节正处梅雨期间,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较大的洪涝。各地谚语有不同的说法。如下:◇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浙) ◇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鄂) ◇ 夏至下雨十八河 (湘、贵)◇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湘)

◆有时遇到反常年份,夏至天气炎热,预示后期天气既旱且热。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 夏至无雨三伏热 (川) ◇ 夏至无雨干断河 (贵) ◇ 夏至无雨六月旱 (湘) ◇ 夏至不雨天要旱 (皖) ◇ 夏至无云三伏烧 (陕)

◆夏至是否打雷,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 夏至不打雷,大水连天起 (闽) ◇ 夏至无响雷,大水十几回 (湘) ◇ 夏至有雷,要烂杆围;夏至无雷,百日无雨 (粤) ◇ 夏至鸣雷旱三伏 (桂) ◇ 夏至雷响,打破梅娘 (浙) ◇ 夏至雷响天多晴 (鲁)

◆ 夏至时,冷热程度与未来天气也有一定的关联。这方面的谚语也有一些。如下: ◇ 夏至不热,冬至不冷 (陕、赣) ◇ 夏至未到莫道热,冬至未到莫道寒 (赣、川、鄂、冀) ◇ 夏至闷热汛来早 (冀)

◆ 有关夏至的气象谚语还有不少,如下: ◇ 吃了夏至饭(面),一天短一线 (赣、冀、晋) ◇ 夏至端午近,麦子满仓囤;夏至端午远,年景必有闪 (鲁) ◇ 夏至加端阳,田里不打粮 (陕) ◇ 五月夏至头,担水救禾苗;五月夏至中,多雨又多风;五月夏至末,大水溢塘坡 (赣) 小暑节气气象谚语

小暑到来,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农谚语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说法。但小暑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故农谚又有“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的说法。

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大署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署旱”“小暑打雷,大署破圩”的经验总结。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署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

◆ 小暑节气下雨对未来天气有何指示性意义?请看下列气象谚语: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冀)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苏)

◆ 小暑节气打雷对未来天气有何预示意义?请看下列气象谚语:

小暑节气的打雷与梅雨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上海地区,对小暑节气与黄梅的关系,也流传了不少气象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如果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小暑头上一声雷,半月黄梅倒转来”等。在江苏省还流传有:“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之说。

◆ 小暑节气的凉热与未来天气也有一定关系,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小暑过热,九月早冷。”(苏)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冀)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湘)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桂)

节气谚语--早晨立秋和夜里立秋对未来天气的变化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苏、鄂、川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湘、甘、宁)早晨立了秋,下午冷飕飕(鄂、川)早晨秋,着衣秋;夜里秋,脱衣秋;中午秋,赤膊秋(苏) 六月立秋或七月立秋

六月六秋,早收晚丢(冀)六月秋,提前冷;七月秋,推迟冷(新)六月秋,及早收;七月秋,慢慢收(苏)六月秋,丢的丢,收的收;七月秋,全部收(新)立秋在六月,初雾来得早,影响秋季收成;立秋在七月,初霜来得晚,秋季收成好(新)六月立秋,早收晚丢;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晋)七月立秋,早迟都收;六月立秋,早收迟丢(陕)

立秋的雨和雾,与未来的寒暖、旱涝均有密切关系:立秋有雨倒春寒(桂) 秋日落雨秋飕飕(浙)打霜立秋,干断河沟(贵)立秋雾,地枯枯(湘)立秋节日雾,长河做大路(鲁)早秋凉飕飕,晚秋晒死牛(苏、桂、川)秋来伏,热得哭(贵)

节气谚语--立秋节气的晴好与未来天气的关系: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浙、鄂)立秋晴,八月雨;立秋雨,八月旱(桂)立秋晴天秋天旱(鄂)立秋晴,秋雨少(赣)立秋无雨人发愁,庄稼顶多一半收(皖)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鄂)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歉收(苏、鄂、川)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湘)立秋不落,寒露不冷(桂)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川)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皖、鲁、鄂等)立秋下雨件件丢,处暑下雨件件收(冀)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少(鲁)立秋大雨,百日见雪(冀)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苏) 处暑节气气象谚语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等。 处暑前后正是秋种大忙季节,对于一些地区特别是雨水少的北方地区来说,

农谚有“处暑种荞,白露看苗”“处暑罗卜白露菜”“处暑处暑处处要水”“处暑雨、粒粒皆是米”“处暑下雨,五谷生芽”“处暑下雨多灾害”“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白露节气气象谚语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三候是:“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黄河流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节气的谚语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等“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节气的谚语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寒露脚不露。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霜降节气的谚语

「霜降风台跑去藏」,“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云南更有“霜降无霜,碓头无糠”的说法。“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立冬节气的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立冬补冬,补嘴空” 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 黄河中下游 小雪节气期间,北方各地最低气温多在零下,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较少的时期,小雪的到来意义非同小可。

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 长江中下游

小雪期间,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冬季,部分地区可见初霜。但初雪来得迟,一般在12月中下旬。这一地区在小雪节气期间开始了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并开始积肥。

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 华 南

福建、广东:小雪期间地里仍有庄稼,有谚语可查。福建当地有:“小雪点青稻”的说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

◆ 根据小雪有无雪预测来年年景

从一些有关小雪的谚语中,可以看出,小雪期间如果下雪,年景好,不用长工,庄稼都长得好。如:“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小雪雪漫天,来年必丰产。果园清得净,来年无病虫。” “小雪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等。

◆ 根据小雪晴雨预测后期天气

浙江省的“小雪无云大旱。”

湖南省的“小雪晴天,雨至年边。”

湖北省的“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大雪节气气象谚语

◆大雪节气的寒、暖、风、雪等异常天气现象的出现,均对未来的天气有影响,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大雪不冻倒春寒(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大雪不寒明年旱(冀)◇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大雪节气气象谚语(2)

◆大雪节气的雪多、雪大均预兆来年丰收。比如: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在山东和吉林有这样一句谚语:“雪落高山,霜打洼地”,类似的谚语在安徽、江西、广西、河北、河南等盛区均有。

其他有关雪的谚语还有: ◇先下大片无大雪,先下小雪有大片(豫) ◇先下小雪有大片,先下大片后晴天(鲁) ◇沙雪打了底,大雪蓬蓬起(赣) ◇落雪是个名,融雪冻死人(赣) ◇落雪见晴天,瑞雪兆丰年(晋)

◆其他有关“冬雪”的气象谚语还有:◇今冬大雪落得早,定主来年收成收(川)◇冬雪回暖迟,春雪回暖早(浙)◇冬季雪满天,来岁是丰年(粤)◇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害虫少(苏)◇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苏、晋、粤、贵) 冬至节气谚语一

◆ 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台湾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 阴过冬至晴过年。(浙)◇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晴冬至,年必雨。(鄂) ◇ 冬至晴,春节阴。(辽)◇ 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皖) ◇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节气谚语二

◆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 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 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 冬至打霜来年旱(湘)。 ◇ 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 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 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 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桂) ◇ 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赣) ◇ 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湘) ◇ 冬至雨??,小寒见霜冻。(湘、桂) ◇ 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 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粤) ◇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苏) ◇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 ◇ 冬至有雪,九九有雪。(陕) ◇ 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湘)

冬至节气谚语三

◆ 根据“冬至日”在月头、月中、月尾的位置,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 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 ◇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贵)◇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桂) ◇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底,寒冷正二月。(苏)◇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桂)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甘)

小寒节气谚语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不少。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群众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天气对应关系。如湖南省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山东省的“小寒无雨,小暑必旱”等。

大寒节气谚语(1)

◆ “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大寒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让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是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预示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起雨来,也预示以后的天气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 其它 ◇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 ◇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大寒节气谚语

◆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大寒不冻,冷到芒种”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延长,来年春分时节的天气也会寒冷。

◆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时节里,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 “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大寒宜冷不宜暖。大寒吹南风,天气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4月份的低温阴雨严重,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