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种植大棚西红柿的土壤改良方案

2022-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壤是农作物种植的重要因素, 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虽然西红柿的生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 但为了获得良好的种植效果, 依然需要良好的土壤环境。西红柿是重庆地区最常食用的蔬菜之一, 也是当地蔬菜产业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5万hm2, 是重庆地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随着重庆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西红柿需求量的增加, 人们对西红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西红柿大棚越来越受到菜农的欢迎。西红柿大棚可改变西红柿种植的季节因素, 使其反季节生长, 有效增加其产量。但目前西红柿大棚的土壤情况并不理想, 尚存在一些问题, 如土壤肥力不高、盐碱化、施肥缺乏科学性、水分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该地区的西红柿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使西红柿种植产业受到损失。因此, 对西红柿大棚的土壤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土壤改良方案, 促进重庆地区西红柿大棚种植中产量与质量的提高。

1 西红柿种植对土壤的要求

西红柿自身具有独特的结构, 其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正是由于这种构造, 使其对土壤的要求并不苛刻。但为了提高西红柿的产量, 依然要对种植土壤进行改良。适合西红柿生长的土壤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第一, 以土层深厚、排灌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为宜。第二, 土壤的透气性要高, 当土壤中的含氧量下降至2%左右时, 植株会由于缺乏氧气而停止生长并死亡。因此, 地势低洼、排灌不畅、结构不良的土壤并不适宜西红柿的种植。最为适合西红柿生长的土壤是砂壤土, 其透气性好、地温上升快, 在冬春地温季节时可促进早熟。第三, 微酸性的土壤, p H值以6~6.5为宜, 酸性或碱性过强的土壤都应进行改良, 否则会对西红柿的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2 重庆地区大棚西红柿种植中土壤的主要问题

2.1 抗寒能力较弱

西红柿的种植与生长对土壤的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当土壤中所含的水分较为充足时, 更加有利于西红柿根系的生长, 从而提高其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西红柿的幼苗阶段是重要的生长期, 因为这一时期西红柿的根系较小, 吸收能力较弱, 因此, 对土壤的水分含量会有更高的要求。重庆地区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地集中于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带的平行山谷间, 土壤以石灰性的紫色土为主, 多为紫色砂泥岩风化物发育形成。这种土壤土层较为混乱, 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 易发生水土流失, 在遭受春夏旱情时, 易形成干旱灾害。干旱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通常会大大降低, 同时, 会提高土壤中溶液的浓度, 使西红柿根系的活动受到抑制, 造成西红柿严重落花。

2.2 盐碱化

西红柿的生长较适合在弱酸性的土壤中进行, 但重庆地区的土壤大部分都是偏碱性的土壤。有关数据显示, 重庆地区的土壤的p H值多集中于7.0~8.5, 其中, 有较大范围的土壤为p H值达到8.5的强碱性。在这样的土壤中, 种植西红柿的成活率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给西红柿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2]。

2.3 养分含量不高

重庆地区蔬菜大棚中的土壤多数是从地下挖掘得到的, 是没有经过熟化的紫色土, 所含有的有机物较少, 西红柿发育所需的氮、磷等元素含量较少。数据显示, 由于重庆地区多数蔬菜大棚的土壤中氮、磷等有机物的缺乏, 西红柿存在生长较为缓慢与生长畸形的情况。

2.4 施肥缺乏科学性

除自然因素外, 人为因素也会对土壤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目前, 重庆地区部分西红柿种植者在施肥时, 所施肥料多数为氮肥, 磷钾肥的施用较少, 致使西红柿生长所需肥料不能得到及时补给, 使西红柿植株出现较为严重的缺素症, 严重时会使西红柿植株出现营养不良情况。

3 重庆地区西红柿大棚土壤改良方案

3.1 定期灌溉、保持土壤的湿度

由于重庆地区的西红柿大棚存在土壤干旱问题, 所以西红柿种植者要保持一定的灌溉频率, 使土壤湿度保持在适合西红柿生长的范围内, 提高西红柿根系的吸收能力。重庆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域, 降雨存在较大变化, 夏季炎热, 易出现伏旱天气, 使土壤干旱现象加重。因此, 定期灌溉对土壤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在种植区域内建设储水设施, 便于对土壤进行灌溉。

3.2 中和土壤碱性

要重点解决重庆地区的土壤碱性, 尤其是强碱性问题, 可采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离子中和。这是常用的一种改良土壤碱性的措施。利用硫酸亚铁等酸根离子与土壤中碱性离子中和。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要测量土壤碱性, 计算中和所需的强酸根离子的量, 避免过多或过少。二是施用有机肥。有机肥通常含有酸性物质, 可有效中和土壤碱性, 使土壤不板结, 并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同时提高土壤肥力。

3.3 科学施肥

施肥是补充和保持土壤养分最有效的手段, 但这种方式不能长时期大量的使用, 否则会使西红柿的养分失衡、土壤恶化。所以在施肥之前, 种植者首先要检测土壤, 了解土壤养分的基本分布, 再计算所需的不同养分的施肥量, 使土壤养分更加充足与均衡[3]。

3.4 翻松培肥

除上述较为专业的方法外, 还可进行翻松培肥等简便的土壤改良工作。翻松培肥, 指在西红柿采摘之后, 翻松土壤, 打破土壤的板结, 增强土壤透气性, 降低土壤自身的容重, 使土壤孔隙度增加, 刺激微生物的活跃性, 使养分充分释放。同时将西红柿采摘剩余的茎叶翻入土壤, 可增加一定的肥力。这种方法是一种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且具有经济性。

4 结语

大棚西红柿的种植中, 土壤的质量与西红柿的产量与质量密切相关。每个地区的土壤都有其特殊性, 重庆地区的西红柿种植者要根据本地区的土壤特性, 针对西红柿生长对土壤的要求, 进行行之有效的土壤改良, 只有培育出适合西红柿生长的环境, 才能促进该地区西红柿产业的发展。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技术的改革, 目前的农业种植已不再是传统的因地制宜, 人们逐渐可以改变农业生产的相关要素, 使各种生产要素更加有利于农业种植, 大棚西红柿的土壤改良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西红柿是重庆地区主要的蔬菜之一, 土壤是西红柿种植的重要生产要素, 土壤环境与西红柿的产量及质量有密切的联系。如何改良西红柿的土壤, 提高西红柿的产量与质量, 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事。基于此, 围绕当前西红柿种植的土壤问题, 对土壤改良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西红柿,大棚,土壤改良,重庆地区

参考文献

[1] 张景婷.大棚番茄栽培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4 (20) :73.

[2] 梁龙梅.大棚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 (17) :63-64.

[3] 杨艳丽.大棚西红柿优质高产种植技术[J].新农村 (黑龙江) , 2014 (6) :144.

上一篇:企业税务风险原因分析与制度设计探讨下一篇: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