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等计算机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也是软件开发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流专业的选修课程。是系统地培养5G通信时代计算机类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系统介绍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念、分类、功能和应用入手, 介绍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安装和设置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及其应用、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的维护与使用技巧等方面的知识[1]。

一、课程建设目标

本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在第2或第3学期。前期, 学生已学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本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概念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应用。既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各方面的理论知识, 又增强动手能力, 学会和掌握组建计算机局域网, 能进行简单的维护。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培养兴趣, 打好基础。也为后续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施工、网络系统规划等专业课程做好准备。

二、课程建设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 大数据间的信息共享逐渐成为现实, 同时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工作主要是基础性的技术工作, 大部分工作在一线, 因此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到网络技术的基础理论以及网络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典型应用。

基础理论部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概念、功能和应用;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数据通信介质、数据传输及交换技术;网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等。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一体化实训学习准备好理论基础[2]。

一体化综合实训部分: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 将所学知识设计成项目任务的形式, 学习各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安装配置方法, 以及相互间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在具体项目任务中的实践操作, 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为后续的专业课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一体化综合实训项目任务设计如下表1:

三、课程建设评价

评价本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采用过程化的考试方式, 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项目任务得分汇总累积而成, 注重过程的考核, 而不是最终一份试卷来决定。作业由教师日常统一布置, 作业可以是项目总结, 实践报告等形式。作业也是过程考核的一部分。考核设计如下表2:

四、结语

某课程计划每周6学时, 分18周完成, 总共108学时。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理论相关知识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安排到实践过程中。通过本课程的建设, 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得到提升, 专业课程能够活学活用, 毕业生能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摘要: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 课程建设是执行教学计划, 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 是教学基本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此,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例, 探析课程建设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志德, 许力.《网络安全原理与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7 (03) :1-5.

[2] 王晓跃, 习海旭, 柳益君, 廖宏建, 黄纯国.基于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学习支持服务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3) :48-53+117.

上一篇:碳排放影响力分析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下一篇:影响当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因素及管理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