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风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基于萧山发电厂“孝文化”活动的案例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家风包括:家德、家规、家训、家谱。家德是家庭崇尚的德理和伦理。如尊老爱幼、宽容博爱、善待他人、重礼谦让等。因此,以家风建设作为切入点,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等方面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概述

家风形成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家教、家规、家训是家风形成的基础。古人把家风概括为“五常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八德”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着我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推动我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念的教化、提升我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

二、现状分析:基于萧山发电厂行政后勤支部的案例分析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孝文化、发展孝文化,始于家“孝”,继而“效”企。萧电以支部为试点,推行以“孝”为核心的支部文化建设,扎实做好“孝”与“效”的文章,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员工注重家庭的意识,提倡员工感恩敬业的意识,把“孝”文化作为促进支部文化建设的“助推器”。在当前萧山电厂两台煤机将关非关的“非常态”下,通过开展“孝于家效于企”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围绕服务企业这一主题,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进取,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积极开拓对外项目,形成特有的支部文化。

该活动分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两个阶段,共建孝相册、亲情账本、走访困难等多个活动,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孝”文化的熏陶进而把在家孝敬父母长辈的意识延伸到社会,来关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位人员,共同建设文明社会。最终把“孝于家效于企”的观念提升到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的高度,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家风建设的成效:基于萧山发电厂行政后勤支部“孝文化”活动的经验分析

(一)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在行政后勤支部推行孝文化活动期间,全场上下在读、修、用中感悟着有效的家风文化,汲取中国民族的传统精髓;在一言一行中践行家风建设,凝聚着内在力量。从国学经典文化的耳濡目染,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从上级领导到基层员工,家风文化逐渐成为萧电的热词。另外,受孝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全厂的党风廉政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促进了萧电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改变党员的工作作风。支部大力开展亲情助廉活动,在加强党风廉政工作中,把“孝”与“廉”紧密结合起来,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树立起廉洁从业就是孝敬父母、忠于企业的意识,教育全体党员干部从孝爱大义出发,从谋求家庭和谐稳定出发,做好廉洁自律。优秀的家风影响着党员们的思想和行为,他们乐于付出、甘于奉献,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生产,推动企业发展。

(三)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孝文化本身涵盖着“忠”的涵义,在推行孝文化的过程中,激发了员工对于企业的高忠诚度与认同感,将自己作为企业的主人,增强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及生活中,受孝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发自心内的自愿的上进冲动。因此,通过优秀家风的传播与建设,让员工从道德层面上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使得企业的人事框架获得了相对的稳定性。

四、总结

优秀家风所传承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都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从现实来看,好的“家风”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需要长期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滋养。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尤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影响到自身及下一代的言行,同时也会对身边的同事产生一定的影响,集大众之气,定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俗语说“家风可正源头清”,要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好的家风,以家风促国风,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社会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家风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家风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家风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而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载体,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在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和谐发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家风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建设,企业发展,社会和谐

上一篇:基于顾客价值导向的物流专业教学创新体系探析下一篇:超(超)临界锅炉设备检验及相关问题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