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研读佛理禅趣

2023-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文化经典研读佛理禅趣

第五单元佛理禅趣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时数】

5课时(作业完成及讲评时间另计) 【教学过程】

单元文化

一、佛教在中国

1.佛教传入及发展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的传入。佛教是从域外传入我国的。最早是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的。

佛教的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佛教的鼎盛。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唐朝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

佛教的转折。晚唐、五代至宋,佛教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在长期的传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佛教的衰落。明清以后,佛教愈趋衰落。太平天国时期,对佛教和道教都采取排斥的态度。清末民国以后,新思想、新文化的兴起以及科学、民主的提倡,启发了民众的觉悟,加之国民革命的爆发,致使佛教日逐衰落。

2.禅宗的思想

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它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之为《坛经》。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

禅宗历史有着很多传说的成分,虽然禅宗以《六祖坛经》为立教宗经,它的发扬光大也是在慧能弘法之后,但在佛教的著作中,禅宗却有着很长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那里。这其中虽然有很多传说的成分,但却为大多数的佛教著作所接受。

禅宗自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始于灵山会上,如来拈花示众,众人都不解其意,只有其弟子迦叶“破颊微笑”,由此付法。迦叶也成为所谓的印度禅宗初祖。秘密相传27代之后,传至菩提达摩手中。达摩于南朝梁武帝统治时来到中国传法,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称为中国禅宗初祖。其后,达摩传慧可,又传僧璨,传道信,传弘忍,传慧能。慧能接受衣法,成为禅宗六祖,与其同门神秀分为南北二宗。“安史之乱”后,慧能的弟子神会北上洛阳弘法,声势大振,北宗一系逐渐淡出,南宗一派则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禅宗即得名于此,由此可见禅宗对于禅修实践的高度重视。与其他宗派将重点放在经典、理论的解释和研讨不同,禅宗重视体悟而轻视理论,在理论的建树上没有多少新的东西,对于禅修却有着重大的发展。大致而言,禅宗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佛性本有。禅宗认为佛性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凡和圣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悟到了它。所以,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须向外求索。这一方面指出佛性的无差等性,另一方面指出修行中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

(2)无住生心。慧能所谓的“无住生心”,就是要在没有执著的情况下,保持心的圆融无滞,自然流转。因此,他反对一些禅师刻意窒碍思虑,使心趋于死寂,也反对执著于坐禅的方式。他的宗旨是在随缘任运之中,保持心体的自然无碍。因此,将参禅活动与禅者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在一切时中,在行住坐卧中,去体会禅的境界。

(3)顿悟法门。禅宗认为,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悟”或“顿悟”。为什么一念顿悟就等于觉悟成佛了呢?这是由于人心本来具备佛性,只是被妄念隐覆,一旦妄念俱灭,就会顿见自心。因此顿悟就意味着整个人心发生了质变。我们在禅宗的公案中见到,通晓佛理的禅师们为了教化弟子,常常以各种各样奇特的方式,像说公案、逞机锋、参话头,甚至包括喝骂、责打、棒喝,来启示他们瞬间灭掉世俗的妄念。

禅宗的主导思想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不科学的,但是含英咀华,弃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禅一度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有人认为,如果你面对着种种烦恼,不能自拔,读一点禅语,参一参机锋,会帮助你进入一个快乐无忧的境界,促使你的心灵变得洒脱、旷达。

有一些具体的认识也可以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问题,比如:禅宗高僧马祖道一常常告诫人们“不得说长道短”,这是一句很实在的道德箴言。很多人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导致人与人之间互相猜忌,搞窝里斗,造成了许多内耗。倘若这种习气被破除掉了,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有益的。禅师们还教导人们“宁可清贫自乐,不做浊富多忧”“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都是极为精辟又发人深省的警句。

3.六祖慧能

慧能为禅宗第六祖。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靠卖柴养母。一天,他在集市卖柴,听见有人诵佛经典籍《金刚经》,颇有感悟,便立志寻师学佛。他告别老母亲,投靠到弘忍门下。弘忍问他:“你是何人,来此见我欲求何事?”慧能答道:“弟子岭南人,今远道求见,无他也,乃求成佛之理。”弘忍训斥道:“你为岭南穷乡僻壤的蛮人,有何资格成佛?”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慧能从容回答:“人有南方北方之别,而佛性则不分南北;我虽岭南蛮人,同你尊贵的法师身份不同,但你我佛性何别?”弘忍听了十分震惊,未料这位乡下人对佛理有如此深刻的领悟,于是留他下来当行者,在寺院中打柴、推磨、做粗活。

有一天,弘忍把弟子们召到面前,当众宣布让每人写一首偈,说明自己对佛理的认识。谁能真正领悟佛理真谛,袈裟和佛法就授予谁,并让他做第六代祖。

当时弘忍门下有位首座弟子神秀,名声显赫。他很快就作出一偈,悄悄地把偈写在南廊壁间。偈中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慧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于是念了一首偈,由他人代为写在墙壁上。偈子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刚写完,很多和尚都围过来观看,都很惊讶,议论说:“奇怪啊!想不到像他这样做苦役的人竟有如此修行?真不可以貌取人!”弘忍见众人如此惊怪,恐怕有人从中暗害,立即用鞋擦掉慧能的偈,故意说:“亦未见本性啊!”

第二天,弘忍悄悄来到舂米房,看见慧能腰上背着石正在舂米,便自言自语说:“求道的人为了佛法而忘记肉身,应当这样吗?”接着就问:“米舂好了吗?”

慧能答:“早就舂好了,还没有筛罢了。”弘忍用禅杖敲击碓三下而离去。

夜晚三更时候,慧能悄悄来到弘忍处。弘忍用袈裟把窗户遮围住,为慧能解说《金刚经》,说:“一切事物无自性,皆从心生,如果觉悟到真实本性,心就是无所滞着了。”慧能听了很有启发,领悟到佛理的真髓:“一切事物都不离本性。”弘忍看到他已经真正领悟,就对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接着便把禅法和衣钵秘授给慧能,说:“你为第六代祖。”还嘱他立即下山回南方隐居,待弘忍死后再继承与发展禅宗的事业。

此后,慧能一直坚守师嘱,混于众人,不露声色。16年后,弘忍去世,他才出示隐藏多年的法衣,亮明自己的身份,正式落发出家,成为禅宗的首领,在曹溪宝林寺讲法二十余年,影响遍及海内。

慧能的偈所以得到弘忍的赞赏,是因为他对于佛家的性空思想有更深的理解。佛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什么菩提树、明镜台统统并非真实存在,人的心性也是如此,根本谈不上沾惹尘埃,何必时时勤拂拭?只要内心一旦觉悟到世界空无的道理,就可以立地成佛。这是彻底的唯心论。

4.禅宗思想的影响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而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以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明理学受禅宗的影响就很深,陆九渊和王守仁的“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物”“明心见理”正是禅宗“自心是佛”“本心生万法”“明心见性”的翻版。又如绘画,从唐到明的画坛,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创作思想,都可以看到受禅熏陶的痕迹,作品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深远宁静、超凡脱俗的意境。

本世纪以来,带着东方恬静达观精神的佛禅也走向了西方世界。二次大战以后,禅更在英、德、法、美、等国得到特别的发展。西方接受禅的人,除了宗教团体外,还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们希望用禅引导人们顺归人性和自然;也有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把禅作为调节心理和治疗精神病的方法之一。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禅宗特重禅观,不重教理,自称教外别传。以菩提达摩为初祖,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宗慧能,北宗神秀二派。北宗强调渐修,南宗主顿悟。弘忍圆寂后,北宗神秀大阐宗风于长安、洛阳。中唐以后,南宗成为禅宗的正统,并形成曹洞、云门、法眼、沩[wéi]仰、临济五家。但宋朝以后则仅存曹洞、临济二脉。或称为佛心宗。

二、佛理小故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很多佛理故事,都是用简单的生活细节来点醒世人。

1.求人不如求己。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2.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

3.你且看他。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4.悟性如光。弟子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佛祖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佛祖说。

5.送一轮明月。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 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你!”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6.修佛。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7.心境。有一天,苏东坡到佛印禅师处与佛印禅师聊天,两人均盘腿而坐。聊到高兴时,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笑着对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堆牛屎。”佛印禅师笑笑,没有说什么。苏东坡以为他胜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苏小妹谈起了这件事。他妹妹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是佛一样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态像一堆牛屎一样,看禅师当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苏东坡听后顿时面红耳赤。

8.礼物。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经典原文】

5 《坛经》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时数】

5课时(作业完成及讲评时间另计) 【教学过程】

一、《坛经》解读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以六祖慧能的言教《坛经》为经。《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的传法记录。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坛经》有五大特点:

简明化。高度浓缩了佛教宗旨与修行方法,直接了当地提倡个人当念反省自觉,顿悟成佛。

中国化。六祖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祖师,前五代尚不具备此意义。从达摩传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楞伽经》,五祖传《金刚经》,还带有印度瑜伽和般若学派风格,而《坛经》虽完全融汇二经精要,并融入了《法华》、《涅槃》心要,使之彻底中国化,全变为中国风格。

普及化。《坛经》是唐代白话语录体,文风不像其他大经典雅深奥,也不像后来禅宗公案艰深晦涩,故适合大众学修。深入者自可领略宗旨,初学人亦自觉有个入处。

革命化。禅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风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实质,崇尚吾人对自己心性觉悟,可谓一场认识上的革命,将“归依”重心转向当人“自心、自性”。弱化对外在权威神祇崇拜,重视现实人生之心性修养,张扬了人间佛教。

实践化。《坛经》立意在现实可行,将最重要的真实道场安置于个人的“念头”,可谓方便之极。可谓为参禅者拓展出最大修行空间,赋予人们最充分的可行性、实践性,将佛教方便智慧的不二法门,发挥到极至。

二、精读赏析

《慧能受法》

【原文】 五祖夜[夜里则]至三更,唤慧能堂内[佛堂中],说[讲解]《金刚经》。慧能一闻,言下[一言之下,顿时]便悟[领会,明白]。其夜受[同“授”,传授]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法[顿悟法门]及衣[法衣,即袈裟]:“汝为[做,担任]六代祖,衣将为信禀[信物,凭信],代代相传;法以[用]心传心,当令自悟。”五祖言:“慧能!自古传法,气如悬丝[生命犹如悬在发丝上,比喻相当危险]!若住[停留]此间[此处],有人害汝,汝即[即刻]须速去[离开]。”

【译文】五祖(弘忍)夜里到了三更时分,叫慧能到佛堂里,(为他)讲解《金刚经》。慧能一听,顿时就能领悟。那天夜里传授佛法,外人都不知道。于是传给(慧能)顿悟法门和法衣(袈裟):“你做六代祖师,袈裟将作为信物,一代一代传下去;佛法用心传心,应当让受法人自己领悟。”弘忍又说:“慧能!自古传法,生命就像悬在发丝上!如果停留在这里,有人(会)害你,你必须即刻离开。”

【解读】 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慧能所作的偈,显示出他对于佛理的精湛领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师的欣赏。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慧能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他顿时就领悟了。于是,弘忍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衣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

法传完以后,弘忍说,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往往气如悬丝。并告诫他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离开此地。这表现了他的谨慎。

《南能北秀》

【原文】 世人尽传[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原因,根源]。且[况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担任住持]。法即[虽然]一宗[同一宗派],人[传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渐悟和顿悟]?法即一种,见[见性]有迟疾[慢;快],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敏捷]钝[迟钝],故名[叫做]渐顿。

【译文】 世人都流传着“南宗慧能北宗神秀”的说法,却不知道根本缘由。况且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韶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担任住持。佛法虽然都是一个宗派,传人却分南北,所以就确立南北流派。为什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的)见性有慢有快,见性慢的是渐悟,见性快的是顿悟。佛法没有顿和渐(的区别),人有敏捷和迟钝(的区别),所以叫做渐、顿。

【解读】神秀虽然没能继承衣法,但也在佛法上有相当的造诣,弘忍死后,为武则天所召,传教于北方的当阳县玉泉寺。由此形成南北二宗,称为“南能北秀”。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上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慧能一系信奉《金刚经》而强调顿悟,认为应该单刀直入,“直指人心”;而神秀一系则信奉《楞严经》,强调渐悟,认为要达到觉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像扫除灰尘一样,慢慢地扫除心灵上的种种障碍。

三、鉴赏评价

课文指出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他们的师承是一致的,都是弘忍所传的禅法,在对于人的心性的认识上,他们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变的真性,而众生因迷妄颠倒不能觉悟。而从悟道方式上看,虽然侧重点不同,却是互为补充的。

课文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这“法即一种”所说的“法”,就是众生本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因为众生的清静佛性一向为迷妄所覆盖,只有消除妄念,真性才能显露出来。但是由于人的领悟能力有迟有疾,领悟力差的可以通过渐修使其慢慢领悟,而领悟力强的则可以引导其瞬间领悟,也就说要因材施法。

实际上,法本身并没有顿渐之分,因为人的觉悟都是刹那之间的事情,只是因为人的根器利钝不同,觉悟之前的过程和方式才有了不同。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掌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2.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切入,探究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

3.体会寓意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的启示意义,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充满智慧哲理。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也称《百譬经》。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共有98个寓言故事,均为宣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启发意义。

二、文本感知:品愚人故事,悟智慧人生

《愚人食盐》

【原文】 昔[从前]有愚人,至于[到]他家。主人与[给]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听罢],更[再次]为益[增加]盐。既[已经]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的原因]美者,缘[因为]有盐故[原因]。少有尚尔[这样],况复[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空口]食盐。盐已口爽[败坏,差],反[反而]为其患[祸患]。譬彼外道,闻节[节制]饮食可以得道[修得道行],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白白地]自困饿,无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同样]尔。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给他饭吃,他嫌饭菜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再次为他增加了一些盐。加盐之后味道鲜美,就自言自语说:“味道鲜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美的原因,因为有盐的缘故。很少一点尚且这样(味美),况且再多一些呢?”愚笨的人没有智慧,便空口吃起盐来。吃完后口味很差,反而成了他的祸患。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可以修得道行,于是就断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自己遭受饥饿的困苦,没有增加一点道行。就像那个愚蠢的人,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因而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味很差,这也是这样。

【解读】 原喻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一般“外道”却矫枉过正,索性提倡禁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影响身体,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这是错误的。这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如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

【启示】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

《渴见水》

【原文】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傍人[站在旁边的人]语言[说话]:“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此]时众人闻其此语,大嗤笑。

【译文】过去有一个人,痴呆而没有智慧。口渴极了必须喝水。看到地面上蒸腾的水气,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河边。已经到了河边,面对河水却不喝。站在旁边的人问他:“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水边,为什么不喝呢?”愚蠢的人回答:“如果可以喝完这些水,我应当喝水。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完,因此不喝。”这时大家听了他这番话,都大声讥笑。

【解读】原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宽泛、很严格,一时不能全部接受,就索性舍弃不受,最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是人惯常的心理。觉得太难了,就浅尝辄止,甚至干脆不做,。要知道渴了就喝,能喝多少是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全部喝完。

【启示】做事不能因为目标太远、困难太大就放弃努力,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地从眼前的事做起。

《入海取沉水》

【原文】昔有长者[年长有声望的人]子。入海取[采取]沉水[沉香]。积有年载[经过一年],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到]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把……当作]苦恼。见人卖炭,时[时常]得速售[卖出去],便生念言[想法]: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就]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得不到]半车炭之价直[价钱]。

【译文】从前有一个年长有声望的人的儿子,到海里去采取沉香,经过好几年,才采到一车,运回了家。到市场上去出卖,因为它价格太高的缘故,始终没有人买。经过了许多天,不能卖出去。心里感到疲惫厌烦,把这当作苦恼的事。看到别人卖木炭,时常能够很快卖出去,就产生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卖出去。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得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解读】原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却之心,如果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为很快卖掉货物,将经过一年辛苦打捞得到的珍贵香料,烧成木炭卖掉,使珍贵稀少的东西变成了廉价普通的东西,原因在于心情急躁,缺乏恒心和耐心,从而失去了理性的价值判断。

【启示】凡事如果急于求成,就可能事倍功半,一定要有恒心,有耐心,不急不躁。

《尝庵婆罗果》

【原文】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吩咐]之言:“好甜美者,汝当[则,就]买来。”即便持钱,往买其果。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足以知之。”买果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接着]即取果,一一皆尝,持来归家。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译文】从前有一个年长有声望的人,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买庵婆罗果来吃。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吩咐他说:“质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你就买回来。”于是那个人就拿着钱去买果子。果园的主人说:“我这树上的果子,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你只要尝一个果子,足够知道。”买果子的人说:“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是尝一个,凭什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着就取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拿着回了家。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就全都扔掉了。

【解读】原喻对待佛家的教理,不知道类推,认为只有自己一一亲身体验,才能相信,最终只能导致什么也得不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我们认识现实世界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实践是非常必要且有效的,然而绝对的实践主义不仅时时碰壁,而且不可能做到。

【启示】做事要善于从个别中发现和认识一般,不可能事事都要亲身经历后才能得到真知。

《诈言马死》

【原文】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进入阵地]击贼[攻击敌人]。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装死],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既到舍已,有人问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傍人语言:“汝马本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译文】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人。由于他害怕的原因,不能战斗。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他所骑的马被别人夺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就想回家,就割了别人的白马的一截马尾回来。回家已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就带着它的尾巴回来。”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沉默无法回答,被人们嘲笑。

【解读】故事中的那位骑士,因为内心的恐惧,不能参加战斗,只好装死以求保命,这种掩饰自己内心懦弱,保护自身的行为,有时候是难以避免,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危难过后,还要沽名钓誉,那就不应该了。故事抨击了欺诈的人心,指出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手持佛珠,却心存伪诈之人。现在的人们也是如此,自称善良好心,不吃酒肉,却杀害各种生灵,制造各种痛苦毒害,还虚假地自称善良,实际上暗地里无恶不作,这就像那位谎称马死的愚人。

【启示】一旦犯了错误,就老老实实地承认,切不可信口雌黄,欲盖弥彰。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

《驼瓮俱失》

【原文】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告诉]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很快]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之后]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译文】从前有一个人,先是在瓮里盛着谷子。骆驼把头探进瓮中吃谷子,(结果头)出不来了,(头)不得出来以后,(他)把这当作烦恼的事。有一个老人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让骆驼)出来(的办法)。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出来。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于是听了他的话,用刀砍下骆驼的头。杀死骆驼以后,又打破了瓮。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所嘲笑。

【解读】原喻由于违反了禁条,使自己的智慧之路和自我修养都丧失了。骆驼的头插进了瓮中出不来,要拯救骆驼,势必要打破瓮,而要保全瓮,势必要搭上骆驼,二者必居其一,顾此必然失彼。故事中的人却采取了一个愚蠢的办法,结果两者俱失。类似的事情,现实生活中自然也会出现,比如,考试作弊,可能会侥幸过关,但人格上也就有了一份缺憾,如果被老师发现了,就会受到处分,影响学业。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下,如果铤而走险,选择了作弊,那么人格的完善和学业就可能两者俱失。

【启示】凡事要认真思考,仔细权衡,不能顾此失彼,一定要学会花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

三、鉴赏小结

有人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每一则寓言,只要你进行多角度地分析,就会从不同地方流淌出智慧的源泉,从而对文章有创造性地理解,不仅寓言如此,其他一切文本都是这样。切记:读书的价值在于思考!

正是由于《百喻经》中选编的故事可读性、趣味性很强,因而译出后150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其中的一些寓言早已摆脱了佛教宣传品的窠臼,或原封不动,或稍加改造,变成深入于民众中的故事了,常为大众引为谈资。

上一篇:汽修申请书下一篇:大学生应该上晚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