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质量管理职责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各级质量管理职责

各级地方部门预算管理问题分析与建议

摘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省、市财政系统也陆续细化预算压减方案,全国上下联动开展工作。这对部门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预算单位在扎实履职的同时,要把如何落实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压减放在首位,切实做到预算收支平衡,且有保有压。本文从当前部门预算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做好部门预算的应对建议,希望为预算管理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压减;刚性支出

目前形势及背景

1.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加剧

自2017年4月开始,中美两国贸易摩擦逐渐升温,面对贸易冲击,许多中小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出现经营困境。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和财政收入的下滑,部分省市出现财政收入负增长,收支矛盾凸显。

2.全面推进减税降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9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超过原定的2万亿元减税规模,2020年国家再次确定新增减税降费2.5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将为市场主体减负1.6万多亿元。1-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002亿元,同比下降6.4%[1]。在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环境以及国外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下,财政收入将面临较大压力,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凸显。

3.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

国外方面,受全球疫情的冲击影响,世界范围经济出现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导致贸易及投资大幅萎缩。国内方面,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生产陆续恢复,经济形勢全面向好,但也不能忽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的突出困难,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财政运行压力增加。今年两会上已明确了财政收入负增长的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270亿元,下降5.3%[2],财政收入负增长已多年未见,再次凸显今年财政形势的严峻。

收入下降更明确地传递出压减支出的信号,《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要切实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数据显示,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省市也陆续召开财政工作会议,重点突出压减目标和措施。

存在的问题

1.刚性支出刚性增长

今年基层财政工作的重点是在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前提下开展相关工作,“三保”支出具有刚性增长特征。特别是在民生方面,脱贫攻坚、“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教育、医疗、文体、养老、民政等民生事业领域的短板仍然明显,民生方面的支出迫切需要保持合理持续性的增长,进而,才能确保社会事业的良性发展。

同时,保民生也是“六稳”“六保”的一项基本目标。工作中,特别是与民生支出密切相关的部门,要认真研判,从基本政策出发,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事业的发展,把本职工作放到财政收支困难的大环境中考量,充分保障民生支出,大力压减本部门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确保实现收支平衡和民生领域的合理增长。

2.缺乏对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

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预算单位对部门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有时甚至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导致财务部门在牵头编制预算时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导致预算编制没有站在全单位的角度出发,无法对预算管理作出适当安排,单位内员工的参与程度较低,无法将科室工作规划以及单位的工作规划更好地衔接起来。造成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调整预算。

3.未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机制的作用

部分预算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重视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重支出轻管理,造成预算绩效管理执行不力,资金使用效率低,弱化了预算本身的约束力。甚至出现预算绩效评估与资金使用脱节,弱化了预算评价作用,导致预算绩效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

应对措施建议

1.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对于预算单位来说,应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禁铺张浪费,对不该开支或不必要的开支事项一律不得开支。中央、省级部门率先主动压减,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也传递出坚定不移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的毅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该按照压减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召开专项会议,通过制定具体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具体执行政策,甄别刚性与非刚性、急需与非急需,确保该压减的务必压减到位,该增长给予充分合理保障。

2.用足用好债券资金及转移支付资金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今年中央加大了对地方政府财力的支持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政府的债务收入为赤字3.76万亿元、专项债3.75万亿元、特别国债1万亿元,总额度超过8.5万亿元。其中,特别国债1万亿元、专项债3.75万亿元、地方赤字9800亿元、赤字增量1万亿元全部是地方支出,总计6.73万亿资金属于地方财力。

此外,根据6月8日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传递出的信息,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83915亿元,比上年增加9500亿元、增长12.8%,增量和增幅都是近年最高的[3]。上述信息都体现出中央财政政策向地方的倾斜,地方部门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基础上,应积极筹划债券及转移支付项目,冲减疫情及贸易摩擦对地方经济造成的影响。这需要各预算单位主动谋划,积极作为,把部门工作放到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不断强化责任担当。

3.按照压减思路进一步细化完善预算编制

地方财政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方法,逐步完善零基预算,更科学合理地服务于预算管理。财政部门应科学制定综合经费标准,严控一般性支出,项目支出不参考上年支出,一切项目预算从设立开始,以预算年度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零为基础进行编制,详细提出项目的目标、迫切性及支出等内容。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都要注重从工作的刚性和急需性方面出发,衡量项目的必要性,确保部门预算实现高质量的压减。

4.充分用好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是由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权重、绩效评价方法等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于部门设立的项目预算,应严格要求其按照预算评价体系的要求,设置项目预期目标,明确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设立,既帮助预算单位更清晰地明确项目目的以及工作思路,也便于后期对项目效果的监督考核。同时,建立预算绩效评价反馈机制,不能只停留在评价层面,还应及时针对评价结果作出积极反应,以改进预算工作,提升预算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泽文.省级部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山西财税,2019,490(12):59-60.

[2]财政部:预计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0270亿元,下降5.3%[EB/OL].新浪网,[2020-10-28].http://k.sina.com.cn/article_1664176597_633151d502000ui5f.html?from=news&subch=onews

[3]地方财政压支进行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起 各级政府“紧日子”怎么过?[N/OL].经济观察报,[2020-10-28].https://www.sohu.com/a/398557552_118622?_trans_=000019_hao123_pc

作者:赵勤学

第2篇:饭店各级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服务质量的影响

摘 要: 作者在13家宾馆和餐馆进行了一次实证研究,探讨饭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服务质量的影响。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会通过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间接影响员工的服务质量;员工感知的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会通过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间接影响员工的服务质量。此外,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会调节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的影响,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会调节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公仆型领导风格; 公仆型领导氛围; 服务质量; 工作态度; 多层次线性模型

收稿日期: 2009-10-09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仆型领导理论及其在服务性企业的应用》(7077208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凌茜(1979-),女,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讲师,管理学博士。汪纯孝(1945-),男,中山大学服务型企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 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管理学者引进欧美学者的管理学理论,研究我国企业管理理论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探讨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领导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见。尽管我国党政领导人非常强调领导者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做人民公仆的领导观念,但我国企业管理学者却极少探讨公仆型领导风格的含义与维度,更少研究公仆型领导风格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重视公仆型领导理论的研究,对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却极为少见。在现有文献中,学术界较多从员工个人层次研究员工感知的管理人员领导风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较少采用多层次理论,研究团队成员集体感知的管理人员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的影响;较多探讨中、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风格的作用,较少探讨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风格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多层次理论,同时从个人层次和部门层次,探讨饭店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影响,为企业管理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讨这类课题提供实证依据,并为饭店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提高领导效果、改进服务质量提供实用的建议。

二、 文献综述

1. 公仆型领导风格的含义与维度

1970年,美国学者格林里夫(Robert K. Greenleaf)在《扮演公仆角色的领导者》一文中首次论述公仆型领导理论(Spears,1998)。他主要从领导者动机的角度论述公仆型领导者与传统领导者之间的差异。根据格林里夫的观点,传统领导者的主要动机是领导他人,而公仆型领导者的主要动机是为他人服务。公仆型领导者认为领导职位是他们为他人服务、帮助他人发展的机会,而不是表明自己具有某种地位或身份(Smith,Montagno和Kuzmenko,2004)。因此,他们会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欧美学者对公仆型领导风格的维度进行了一些研究。澳大利亚企业管理学者森迪加亚(Sen Sendjaya)的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公仆型领导风格包括自愿的服从、真诚的自我、与员工建立盟约性关系、负责的精神、崇高的信仰、变革性影响等六个维度(Sendjaya,2003;Sendjaya,Sarros和Santora,2008)。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学者李登(Robert C. Liden)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仆型领导风格包括安抚员工情感、为社区创造价值、概念化思考能力、授权、帮助员工发展和成功、员工第一、遵守道德准则等七个维度(Liden,Wayne,Zhao和Henderson,2008)。

近年来,我国企业管理学术界开始探讨公仆型领导风格的含义和维度。中山大学汪纯孝、凌茜、张秀娟在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公仆型领导者是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全心全意为员工、组织和社会服务,带领广大员工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领导者。他们编制了一个由44个计量项目组成的公仆型领导量表,从领导者的构思愿景、开拓进取、承担社会责任、指导员工工作、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帮助员工发展、授权、平易近人、甘于奉献、清正廉洁等十一个方面计量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他们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个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可靠性、会聚有效性和鉴别有效性(汪纯孝,凌茜,张秀娟,2009)。

2. 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

不少欧美学者认为,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美国学者温斯顿(Bruce E. Winston)认为,管理人员关心员工的生活、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员工、信任员工、授予员工工作自主权、为员工提供指导和服务,有助于增强员工对管理人员的正面情感、对管理人员的心理承诺与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内在工作动力,激励员工关心管理人员的利益,为管理人员提供服务。员工关心管理人员的利益、为管理人员服务,也会激发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关爱,激励管理人员采用公仆型领导风格(Winston,2003)。美国服务营销学家贝里(Leonard L. Berry)等人指出,优质服务需要公仆型领导。他们认为,公仆型领导者相信员工的工作能力,他们为员工指明工作方向,制定优质服务标准,支持员工的优质服务行为,授予员工适当的工作自主权,激励员工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Berry,Parasuraman和Zeithaml,1994)。

尽管欧美学者已对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但他们在这个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却比较少见。现有的少量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研究人员较多探讨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较少探讨高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不少欧美学者指出,各个管理层次的领导者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Waldman和Yammarino,1999)。但是,不同管理层次的领导者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他们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途径也会不同。美国心理学者梅耶(David M. Mayer)等人认为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产生“垂滴效应”,即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会通过较低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他们认为,①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交往程度不同。与高层管理人员相比,员工更常与基层管理人员亲密交往。因此,基层管理人员能更有效地监控、奖励、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②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同。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政策、目标、计划和发展战略,向员工传达组织的道德价值观念,培养新的领导者。基层管理人员是高层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连接纽带。他们主要工作职责是协调团队的日常业务活动,指导员工工作。他们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织政策的落实情况。在组织政策比较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他们的行为可使员工了解组织的行为准则。此外,他们通常是员工行为的直接评估者,最能为员工提供指导、反馈、支持、表彰和奖惩。因此,梅耶等人认为,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会对整个组织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他们的领导行为既会影响较低层管理人员的行为,也会影响普通员工的行为。基层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他们的领导行为会中介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对员工行为的影响(Mayer,Kuenzi,Greenbaum等,2009)。我们认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会对员工的工作绩效产生“垂滴效应”。然而,迄今为止,企业管理学术界尚未对这一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2) 研究人员较多研究个人层次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较少研究团队层次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更少同时探讨个人层次和团队层次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既包括他们针对整个组织的领导行为(组织成员集体感知的领导行为,即领导氛围),也包括他们针对员工个人的领导行为(员工个人感知的领导行为)(Walker,Smither和Waldman,2008)。领导氛围和员工个人感知的领导行为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Hackman,1992)。因此,我们认为,研究人员同时探讨个人层次和团队层次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的影响,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揭示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三、 概念模型和假设

在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

1. 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的服务质量的中介效应

根据梅耶等人的“垂滴效应”模型,高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会通过中、基层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Mayer,Kuenzi,Greenbaum等,2009)。美国学者陈吉兰(Gilad Chen)和布莱斯(Paul D. Bliese)认为,与高层管理人员相比,中、基层管理人员更可能经常与服务第一线的员工直接交往(Chen和Bliese,2002)。因此,部门管理人员的领导行为对员工的感受、态度和行为会有更直接的影响。我们认为,企业负责人采用公仆型领导风格,为部门负责人树立公仆榜样,部门负责人就更可能仿效企业负责人的领导风格,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从而激励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会通过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间接地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假定,H1: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会中介员工感知的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H2: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会中介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

2. 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的服务质量的中介效应

根据组织行为学理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感知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绩效。员工认为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公仆意识,能够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他们的情感,重视他们的需要,支持他们的工作,就更可能对工作感到满意,进而不断改进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假定,H3: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会中介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

3. 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他们的服务质量的中介效应

迈耶等人指出,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会通过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间接影响员工的出勤率、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Meyer,Stanley,Herscovitch和Topolnytsky,2002)。美国学者特斯塔(Mark R. Testa)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是他们的工作满意感与工作努力程度的中介变量(Testa,2001)。伍晓奕等人的实证研究成果也表明,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是员工的总体薪酬满意感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伍晓奕、汪纯孝、谢礼珊等,2006)。因此,我们也假定,H4: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会中介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

4. 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他们的服务质量的调节效应

国内外企业管理学者对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员工的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许多争论。不少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氛围会调节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服务氛围(凌茜,汪纯孝,韩小芸等,2007)或内部竞争氛围(Arnold,Flaherty,Voss等,2009)较浓厚的情况下,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顾客评估的服务质量或主管人员评估的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服务氛围或内部竞争氛围比较淡薄的情况下,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工作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也假定,H5: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也就是说,在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浓厚的部门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员工的服务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淡薄的部门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员工的服务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根据服务利润链理论,管理人员为员工提供优质的内部服务,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员工为外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先决条件(Heskett,Sasser和Schlesinger,1997)。在公仆型领导氛围较浓厚的部门里,员工能得到管理人员的关心、尊重、支持和帮助。在这类部门里,员工较易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在公仆型领导氛围较淡薄的部门里,员工较难从管理人员那里获得必要的支持。在这类部门里,员工个人的情感和态度会对他们的服务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假定,H6: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与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在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浓厚的部门里,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与员工的服务质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淡薄的部门里,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与员工的服务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四、 调研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在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1) 使用汪纯孝、凌茜、张秀娟的公仆型领导风格量表,从领导者构思愿景、开拓进取、指导员工工作、承担社会责任、甘于奉献、清正廉洁等六个方面(24个计量项目),计量企业负责人(高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从领导者尊重员工、关心员工、帮助员工发展、授权、平易近人、甘于奉献、清正廉洁等七个方面(28个计量项目),计量部门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汪纯孝,凌茜,张秀娟,2009)。(2) 使用美国学者史密斯(Patricia Cair Smith)等人的5个工作满意感计量项目,从员工对管理人员、同事、工作职位、薪酬、工作本身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计量员工的工作满意感(Smith,Kendall和Hulin,1969)。(3) 选用美国学者莫迪(Richard T. Mowday)等人的6个情感性归属感计量项目,从员工的自豪感、认同感、愉悦感、喜欢向亲友宣传组织、愿意继续留在组织工作、关心组织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计量员工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Mowday,Steers和Poter,1979)。(4)使用约翰斯顿的5个服务质量计量项目,从员工乐意帮助顾客、理解顾客的需要、主动为顾客服务、具有敬业精神、有很强的沟通能力等方面,计量员工的服务质量(Johnston,1995)。

2008年4月,我们在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澳门等地10家宾馆的37个服务部门和广东3家餐馆的18个服务班组进行问卷调查。我们请基层员工评估企业负责人(宾馆或餐馆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宾馆服务部门的经理或餐馆服务班组的班组长)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以及他们的工作满意感和情感性归属感(员工问卷);请主管人员评估下属员工的服务质量(主管问卷)。从两类调查对象收集数据的目的是尽量减少数据的同源误差。我们共收回员工问卷668份,主管问卷707份,配对问卷495套。在样本中,女性员工占59.7%,16~34岁的员工占78.9%,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占94.3%,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及以下的员工占67.2%,合同工占62.3%,10年以下工龄的员工占85.4%。在删除那些工作时间不足6个月的答卷者与实习生的数据之后,我们最终使用55个部门的445名员工数据进行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即层次1的样本量为445,层次2的样本量为55)。各个部门答卷的员工人数为3至22人,平均人数为8.09人。

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我们无法从足够数量的饭店收集数据。因此,在多层次数据分析中,我们按照陈吉兰和布莱斯的做法(Chen和Bliese,2002),把员工对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企业层次变量)和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部门层次变量)的评分都聚合为部门层次的变量值,采用两个层次的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美国心理学者麦克策兰(Gary H. McClelland)和贾德(Charles M. Judd)的研究成果,在现场调研中,研究人员往往很难发现交互效应(McClelland和Judd,1993)。此外,在本次研究中,部门层次的样本量较小。因此,我们使用传统的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层次1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0.1显著性水平,检验跨层次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

五、 数据分析结果

(一) 我们使用SPSS 14.0软件进行数据质量分析,计算各个概念计量尺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Cronbach α值在0.85与0.93之间,即各个概念的计量尺度都是可靠的。

我们使用LISREL 8.8软件,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概念的计量指标有较高的会聚有效性与判别有效性。

(二) 数据聚合的依据

在多层次数据分析中,学术界采用组内一致性系数、组内相关系数等指标,判断个人层次的变量是否可聚合为团队层次的变量。组内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指某个团队所有成员的评分是否基本相同。研究人员最常用的组内评估者之间的一致性指标是美国管理心理学者詹姆斯(Lawrence R. James)等人的rwg指标。从理论上讲,rwg值应在0与1之间。组内相关系数ICC(1)和ICC(2)指示组内评估者评分的可靠性。ICC(1)可以指团队成员评分的可互换程度,也可以指团队成员解释的某个变量的方差。ICC(2)计量某个聚合变量的团队平均数的可靠性。学术界普遍认为,如果①rwg值大于0.6或0.7,②研究人员使用单向方差分析方法,计算ICC(1)指标,F检验结果表明组内方差是显著的,③ICC(2)系数大于0.7,研究人员才能把个人层次的变量聚合为团队层次的变量(凌茜,汪纯孝,韩小芸等,2007;凌茜,汪纯孝,张秀娟等,2009)。

我们分别计算同一个部门的员工对企业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评分的rwg系数、ICC(1)系数和ICC(2)系数。计算结果表明,①在55个部门里,员工对这两个变量评分的rwg值的平均数分别为0.82和0.80,rwg值的中位数分别为0.87和0.83;②这两个变量的ICC(1)系数分别为28.11%和24.74%(p=0.000);③这两个变量的ICC(2)系数分别为71.36%和74.62%。因此,我们可以把员工个人对企业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评分聚合为层次2的变量值。我们把这两个聚合后的变量分别称为“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OSL)”和“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GSL)”。

(三) 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

在我们的多层次线性模型中,层次1(个人层次)的控制变量包括员工的性别、年龄、学历、个人月收入、用工类别和本企业工龄,自变量包括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情感性归属感,因变量为员工的服务质量。层次2的(部门层次)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在地、所有制和类别,自变量包括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和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企业的所有制和类别为虚设变量,使用以下编码方法:①企业的所有制:0=民营饭店,1=国营饭店;②企业的类别:R(餐馆)=0 0 0,S1(三星级宾馆)=1 0 0,S2(四星级宾馆)=0 1 0,S3(五星级宾馆)=001。

首先,我们使用HLM 6.08软件的限制性极大似然估计程序,以员工的服务质量为因变量,进行单向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服务质量既有较大的组内方差(σ2=0.557),又有显著的组间方差(τ00=0.304,p=0.000),组内相关系数ICC(1)为35.32%。因此,我们可以把员工的服务质量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

然后,我们按照巴伦(Reuben M. Baron)和肯尼(David A. Kenny)论述的中介分析方法(Baron和Kenny,1986)与马修(John E. Mathieu)和泰勒(Scott R. Taylor)论述的多层次中介分析方法(Mathieu和Taylor,2006,2007),采用以下步骤,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我们在控制层次1和层次2控制变量之后,①使用HLM 6.08软件,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服务质量)的影响,②检验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 14.0软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检验层次2自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③使用HLM 6.08软件,检验中介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④在第三步的模型中增加自变量之后,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最后,我们按照美国学者霍夫曼(David A. Hofmann)的论述,使用“斜率为结果的模型”(Hofmann,1997),分析层次2自变量与层次1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交互效应。

1. 多层次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多层次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见表1。

(1) 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感知的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的服务质量的中介效应

员工感知的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1步),γ70=0.261(p<0.01),对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2步),γ70=0.678(p<0.01)。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3步),γ70=0.172(p<0.01)。我们控制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之后,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γ系数从第1步的0.216降至第4步的0.206(第4步)。我们按照美国社会统计学者索伯尔(Michael E. Sobel)论述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Sobel,1982),检验间接效应的显著性(Preacher和Hayes,2004)。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间接效应,Z值为3.388(p<0.01)。因此,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部分中介了员工感知的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支持H1。

(2) 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的服务质量的中介效应

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第1步),γ80=0.081(p>0.05),对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2步),γ80=0.435(p<0.01)。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3步),γ80=0.198(p<0.01)。索伯尔检验结果表明,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间接效应,Z值为3.546(p<0.01)。根据间接效应模型,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是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与员工的服务质量的中介变量,支持H3。

(3) 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他们的服务质量的中介效应

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1步),γ90=0.200(p<0.01),对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2步),γ90=0.500(p<0.01)。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3步),γ90=0.213(p<0.01)。我们控制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之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γ系数从第1步的0.200降至第4步的0.124(第4步)。索伯尔检验结果表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间接效应,Z值为3.983(p<0.01)。因此,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部分中介了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支持H4。

(4) 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与员工的服务质量的中介效应

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1步),γ06=0.290(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2步),β=0.835(p<0.01)。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3步),γ06=0.273(p<0.05)。我们控制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之后,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服务质量不再有显著的影响(第4步),γ06=0.147(p>0.1)。我们的索伯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间接效应,Z值为2.262(p<0.05)。因此,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完全中介了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支持H2。

2. 多层次调节效应分析结果

根据“斜率为结果的模型” 的分析结果,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与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都有显著的交互效应,γ91=0.225(p<0.01),γ101=-0.128(p<0.1)。我们的简单斜率检验结果表明,如图2所示,在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浓厚(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评分的总均值+标准差)的部门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简单斜率=0.260,T(51)=3.363(p<0.01);在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淡薄(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评分的总均值-标准差)的部门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简单斜率=0.021,T(51)=0.357(p>0.1),支持H5。如图3所示,在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浓厚(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评分的总均值+标准差)的部门里,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简单斜率=0.061,T(51)=0.790(p>0.1);在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淡薄(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评分的总均值-标准差)的部门里,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简单斜率=0.222,T(51)=3.452(p<0.01),支持H6。

六、 讨论与结论

(一) 本次研究的结论与贡献

1. 在企业管理学术界,我们首次采用多层次模型,同时检验个人层次和部门层次高层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垂滴效应”,并得出了“员工感知的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部分中介企业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以及“部门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完全中介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正向影响”的研究结论,填补了企业管理学术界在领导氛围的垂滴效应这个研究领域中的空白。我们认为,饭店的高层管理人员应增强公仆意识,以身作则,为中、基层管理人员树立公仆型领导的榜样,激励他们为员工提供优质的内部服务,进而激励员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外部服务。

2. 在企业管理学术界,我们首次检验了公仆型领导氛围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调节效应。我们发现,公仆型领导氛围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情感性归属感对员工的服务质量都有跨层次交互效应。在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浓厚的部门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才会影响他们的服务质量,而在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淡薄的部门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与他们的服务质量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企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越浓厚、员工的工作满意程度越高,员工的服务质量也越高。此外,在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浓厚的部门里,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没有显著的影响;而在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淡薄的部门里,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他们的服务质量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淡薄的部门相比较,在公仆型领导氛围比较浓厚的部门里,员工的服务质量较高。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饭店各级管理人员都应采用公仆型领导风格,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公仆型领导氛围,从而激励广大员工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这些创新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公仆型领导理论,为企业管理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讨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有助于饭店管理人员理解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影响,以便他们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改进领导方式,提高领导效果,激励员工做好服务工作。

(二)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本次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1) 尽管我们既向员工又向主管人员收集数据,尽力减少相同调研方法引起的误差,但员工感知的企业和部门负责人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和情感性归属感数据都是员工提供的。因此,本次研究仍然存在相同调研方法引起的误差。今后,研究人员应尽力减少相同数据收集方法引起的误差。(2) 我们采用横断调研法进行本次研究,因此我们无法确证各个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我们采用方便样本收集数据,我们的样本可能缺乏代表性。今后,研究人员应采用纵断调研法和随机抽样法,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重复性检验。(3) 我们只使用一个样本的数据对我们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也就无法判断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今后,研究人员应在其他类型的企业收集数据,以便对本次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进行检验。(4) 不少欧美企业管理学者认为,公仆型领导者是员工喜爱的领导者,却是对企业有害的领导者。公仆型领导者尽力为员工服务,却不会尽力实现企业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Andersen,2009a,2009b)。我们认为,公仆型领导者既是广大员工的公仆,也是企业和社会的公仆。他们更能提高企业的长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只检验了管理人员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影响。今后,研究人员应对公仆型领导与企业和部门的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便更全面地、准确地揭示公仆型领导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5) 由于企业层次的样本量较小,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只能使用两个层次的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检验个人层次和部门层次的公仆型领导风格的作用。今后,研究人员应尽力增大企业层次的样本量,以便使用三个层次的多层次线性模型分析方法,同时检验企业、部门和个人层次的公仆型领导风格对员工的服务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Andersen,Jon Aarum.When a servant-leader comes knocking[J].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2009,30(1):4-15.

[2] Andersen,Jon Aarum.Your favourite manager is an organizational disaster[J].European Business Review,2009,21(1):5-16.

[3] Arnold,Todd,Karen E.Flaherty,Kevin E. Voss,and John C. Mowen.Role stressors and retail performance:the role of perceived competitive climate[J].Journal of Retailing,2009,85(2):194-205.

[4] Baron,Reuben M,and David A.Kenny.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and statistic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5] Berry,Leonard L,A. Parasuraman,and Valarie A.Zeithaml.Improving service quality in america:lessons learned[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4,8(2):32-52.

[6] Chen,Gilad,and Paul D.Bliese.The role of different levels of leadership in predicting self- and collective efficacy:evidence for discontinuity[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2,87(3):549-556.

[7] Hackman,J. Richard.Group influence on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s[A].In:Ddunnette,Marvin D.,and Leaetta M. Hough,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C].Palo Alto: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2,3:199-267.

[8] Heskett,James L,W. Earl Sasser,Jr.,and Leonard A.Schlesinger.The service profit chain:how leading companies link profit and growth to loyalty,satisfaction and value[M].New York,NY:The Free Press,1997.

[9] Hofmann,David A.An overview of the logic and rationale of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7,23(6):723-744.

[10] Johnston,Robert.The determinants of service quality:satisfiers and dissatisfie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5,6(5):53-71.

[11] Liden,Robert C,Sandy J.Wayne,Hao Zhao,and David Herderson.Servant leadership:development of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s and multilevel assessment[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08,19(2):161-177.

[12] Mathieu,John E,and Scott R.Taylor.A framework for testing meso-mediational relationship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7,28(2):141-172.

[13] Mathieu,John E,and Scott R.Taylor.Clarifying conditions and decision points for mediational type inference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6,27(8):1031-1056.

[14] Mayer,David M,Maribeth Kuenzi,Rebecca Greenbaum,Mary Bardes,and Rommel Salvador.How low dose ethical leadership flow? test of a trickle-down model[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2009,108(1):1-13.

[15] McClelland,Gary H,and Charles M.Judd.Statistical difficulties of detecting interactions and moderator effect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4(2):376-390.

[16] Meyer,John P,David J.Stanley,Lynne Herscovitch,and Lsryssa Topolnytsky.Affective,continuance,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a meta-analysis of antecedents,correlates,and consequenc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2,61(1):20-52.

[17] Mowday,Richard T,Richard M.Steers,and Lyman W.Porter.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79,14(2):224-247.

[18] Preacher,Kristopher J,and Andrew F.Hayes.SPSS and SAS procedures for estimating indirect effects in simple mediation models[J].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Instruments,and Computers,2004,36(4):713-731.

[19] Sendjaya,Sen,James C.Sarros,and Joseph C.Santora.Defining and measuring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ur in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8,45(2):402-424.

[20] Sendjaya,Sen.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ervant leadership behavior scale[C].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rvant-leadership Research Roundtable at Regent University,Virginia Beach,VA.2003.

[21] Smith,Brien N,Ray V.Montagno,and Tatiana N.Kuzmenko.Transformational and servant leadership:content and contextual comparisons[J].Journal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4,10(4):80-91.

[22] Smith,Patricia Cair,Lome M.Kendall,and Charles L.Hulin.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a strategy for the study of attitudes[M].Chicago,IL:Rand-McNally,1969.

[23] Sobel,Michael E.Asymptotic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indirect effects i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A].In:Leinhart,Samueled,ed.,Sociological Methodology[C].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82,290-312.

[24] Spears,Larry C.Insights on leadership:service,stewardship,spirit,and servant-leadership[M].New York,NY:John Wiley and Sons,1998.

[25] Testa,Mark R.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Job satisfaction,and effort in the service environment[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1,135(2):226-236.

[26] Waldman,David A,and Francis J.Yammarino.CEO charismatic leadership:level-of-management and level-of-analysis effec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2):266-285.

[27] Walker,Alan G.,James W.Smither,and David A.Waldman.A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concomitant changes in team leadership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8,61(3):547-577.

[28] Winston,Bruce E.Extending patterson’s servant leadership model:explaining how leaders and follows interact in a circular model[C].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rvant Leadership Research Roundtable at Regent University,Virginia Beach,VA,2003. [29] 凌茜,汪纯孝,韩小芸,刘义趁.组织的服务氛围与员工的情感性劳动对服务质量的影响[J].旅游科学,2007(5):32-40.

[30] 凌茜,汪纯孝,张秀娟等.公仆型领导对服务氛围与服务质量的影响(汪纯孝 主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1] 汪纯孝,凌茜,张秀娟.我国企业公仆型领导量表的设计与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9(3):94-103,116.

[32] 伍晓奕,汪纯孝,谢礼珊,张秀娟.饭店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The Impact of Servant Leadership at all

Hierarchical Levels on Employees’

Service Quality in Hotels

and Restaurants

LING Qian, WANG Chunxiao

(Center for Tourism Planning & Research,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Key words: service leadership; servant leadership climate; service quality; job attitude;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责任编辑:邓 屏)

作者:凌 茜 汪纯孝

第3篇:各级人员质量职责

QX-ZC-005

A/0

1、目的

对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工作岗位人员的质量职责做出明确规定,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各过程质量职责落实到各级岗位工作人员。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级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人员的质量职责要求。

3、职责

3.1质技部按总经理要求确定各级人员质量职责,并负责组织编制《各级人员质量职责》;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3 各部门负责人按本规定要求督促部门所有人员执行。

4、 各级人员质量职责要求

4.1 产品/项目负责人的质量职责:

1)对产品从原材料控制、生产过程制造、至成品的工艺设计工作质量和技术文件、控制文件的正确性负全责;

2)做好APQP&CP产品先期质量策划和控制计划、FMEA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工作;

3)指导做好统计过程控制(SPC)和测量系统分析(MSA); 4)做好分管产品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设计产品图样、编制分管产品工艺文件、检验文件、设计工装夹具;

5)参加不合格品评审处置,检查工艺纪律,协助质管部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4.2 生产计划主管的质量职责:

1)按生产计划要求及时下达生产任务书;合理安排好紧急件的管件生产;

2)及时登记各类产品的生产进程,进行生产调度,确保工序间能力平衡;及时向生产部长报告生产进程,管理好在制品;

3)配合做好产品检验和不合格品的处置、管理工作。 4.3 技术人员的质量职责:

1)按质技部长安排做好过程设计和开发工作、确认外来技术文件;编制采购产品目录或清单、检验规范或验收技术条件等。

2)负责编制产品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设计工装模具,并指导操作者正确使用各种工装模具,确保产品制造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对特殊和关键过程,应在工艺文件中明确规定对适宜的过程参数或产品特性的连续监控和记录要求。

4)根据产品检测要求设计专用检具,确保产品检测手段满足规定要求。

5)按规定要求参加产品要求评审、顾客沟通、供方调查评价和不合格品评审处置。 6)指导有关人员正确运用统计技术,以提高统计技术的使用效果。

7)对涉及技术问题的不合格品,应参加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并负责采取和执行消除不合格原因的纠正措施。

4.4 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

1)按分工参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修改、打印校对工作,做好文件的发放、收回、标识和保管工作。

2)参加外部供方的调查评价,并做出正确的评价意见。

3)按规定参加不合格品(项)的分析活动,指导或协助有关责任部门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并督促其实施。

4)必要时参加顾客意见分析,为改进过程和服务质量提出意见或建议,提高顾客满意度。 5)按规定做好质量信息的反馈处理工作,及时检查质量信息的处理效果,并做好记录。 6)参加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质量审核(经培训考核合格),如实记录和报告审核结果。

4.5 销售人员的质量职责:

1)负责承接进出汽管生产合同/订单,按规定要求评审后办理合同签订手续,明确合同有效期和产品执行标准代号或技术要求。

2)就合同的签订、修订和执行事宜负责与顾客联络,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及时为顾客办理发货交付手续。

3)对顾客提供的财产,应在合同或订单中明确其件号、材料、名称、数量、交付和验收方式,并就顾客财产的丢失、损坏及不适用等问题与顾客联系解决。

4)主动调查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意见,做好顾客来访接待、来电登记工作,并及时处理。

5)及时反馈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意见,以便于组织责任部门改进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增强顾客满意。

4.6 顾客服务人员的质量职责:

1)认真按合同规定和产品质量责任开展顾客服务工作,记录服务结果,并经顾客签署意见和盖章后带回。主动走访顾客,征询顾客意见,并做好书面记录。

2)及时反馈顾客意见,便于综合部定期汇总和报告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意见和要求。 4.7 采购人员的质量职责:

1)负责编制采购计划或采购单,明确采购产品的型号、规格、名称和数量,明确质量要求,经批准后在合格供方采购。

2)参加外部供方的调查评价,作出评价意见,为选择合格供方提供依据。

3)完成临时急用产品采购任务,按批准的采购计划单保质保量及时采购所需产品,确保生产急用。

4)掌握外部供方质量动态,及时向供方反馈其供货质量问题,按规定对供方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其供货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推进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工作。

5)配合质检人员执行采购产品中不合格品的退货、调换或要求供方采取改进质量的措施。 4.8 计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

1)负责全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100% 合格,并带有校准状态的标志。

2)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属固定资产)的进公司验收、建卡、登帐后发放使用,对失效监视和测量设备及时办理修复或封存、报废手续。

3)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周检计划,经批准后执行,并保存周检记录,委外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保存检定合格证和检定报告。

4)保存保管好监视和测量设备技术资料和鉴定资料,当顾客要求时,应提供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有关资料供顾客或其代理查阅,以证实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功能是有效的。

5)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台帐、统计数据和测量的准确性负责。 6)提供MSA测量系统分析所用的合格测量资源,确保MSA测量系统分析评价的准确性。 4.9 检验人员的质量职责:

1)严格按图样、工艺文件和检验规范做好进货、过程、最终监视和测量,按规定参加MSA测量系统分析,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在检验后做出正确判定,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对监视和测量结论和记录的正确性负责。

2)未经检验合格、经检验不合格的未经评审处置作让步接收的产品不得转序和使用,发现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情况时,应加以阻止并向主管报告。

3)按规定评审处置分管范围内的不合格品,对处置结果的跟踪、确认。

4)检验过程中发现技术、工艺文件和检验规范不一致时,应立即向生技部长或技术人员反映,以便及时解决,防止批量性不合格品发生。

5)按规定做好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防止不同监视和测量状态的产品混淆使用。 4.10设备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

1)建立设备台帐,明确关键设备标识;管理人员应指导做好制造过程的全面维护,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和预见性及预防性计划检修,确保设备的正确、完好使用。

2)及时将不完好设备送修,修后经检验合格方可重新投入使用;做好设备故障排除记录,明确故障修复时间等;按规定统计设备总效率、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设备平均修复时间等。

3)对无法修复的设备应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4.11 工装模具管理人员的质量职责:

1)建立工装模具台帐;管理人员应指导做好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工装模具,并确保正确、完好使用。

2)按规定要求实施工装模具的完好检查,做好工装检查结果记录;并按规定统计工装夹具平均故障时间。

3)依据生产批末件质量结论及日常生产发现及时将不完好工装夹具送修,修后经检验合格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对无法修复的工装模具应及时更换。 4.12 资料保管人员的质量职责:

1)各部门资料保管员(兼职)按规定做好有关文件资料的收、发、登记和保管工作,防止文件的丢失和损坏,保管场所应符合通风、干燥要求,保管方法应便于存取和检索。

2)内务部和质技部资料保管员按规定做好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的发放签收登记和作废文件的回收销毁工作,并做好回收和销毁记录。

3)文件更改时,各部门应及时将本部门的受控文件收回,以便做好更改换页,并将换下的作废旧页由更改人员收回,以防止作废文件误用。

4)部门资料保管员应编制受控文件资料清单,并将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分别登入清单,以控制本部门使用的受控文件。 4.13 统计人员的质量职责:

1)负责本部门各种记录、台帐、统计报表、记录数据等资料的统计上报和编目归档,对上报数据的正确、完整性负责。

2)按规定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及时报告,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3)按规定保存有关记录,确保在规定保存期内可以查阅所需统计资料。 4.14 仓库保管员的质量职责:

1)按规定做好进库产品的报检,经检验合格后入库建卡登记,并做好产品标识,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防止不同规格和不同状态的产品混淆使用。

2)对入库产品按规定分类堆放,做到堆放整齐,间隔、高度符合规定,确保库存产品质量不受损坏。

3)对库存产品进行定期检查,按储备量规定管理,及时向质技部门汇报。 凭经审批的领/发料单发放产品,并做好记录,发放产品时应做到“先进先出”。 4.15 生产班组长、带班长的质量职责:

1)在车间主任领导下组织本班组工人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按规定做好统计过程控制活动,对本班组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2)督促本班组工人严格按技术工艺文件和有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3)督促和指导本班组工人按规定做好过程控制记录,确保数据完整、正确。

4)带领本班组工人做好设备和工量具的维护保养,清扫工作场地,保持生产设备和工量具的完好状态以及生产环境的文明、整洁和安全,确保生产区内无明火,严禁吸烟。

5)指导本班组工人学习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统计技术,提高本班组工人的综合素质。 4.16 生产各过程操作人员的质量职责:

1)严格按技术文件进行工艺参数的设定,核对设定程序数据正确无误后方可开始生产;并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工艺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按规定做好统计过程控制活动,遵守工艺纪律和安全文明、生产秩序,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2)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好设备附件和量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使用。

3)保护好产品标识、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对标识不明的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并报主管领导解决。

4)按规定做好制造过程全面维护所需工作,及时做好过程工艺参数监控记录,确保记录正确、完整。

5)生产中发现技术文件有问题不擅自变更工艺方法或盲目操作,及时向主管领导或质技部长反馈,解决后继续进行生产,防止批量不合格产品发生。 4.17 其他一般工序生产工人的质量职责:

1)严格按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和有关标准进行操作,遵守工艺纪律和安全文明、生产秩序,对自己的工作质量负责。

2)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好生产设备和量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使用。

3)保护好产品标识、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对标识不明的产品不流入下道,并报主管领导解决。

4)按规定做好过程控制记录,确保记录正确、完整。

5)生产中发现技术文件有问题不擅自变更工艺方法或盲目操作,及时向主管领导或质技部长反馈,解决后继续进行生产,防止批量不合格产品发生。 4.18 内审员的质量职责:

1)按计划安排开展内审,做好内审检查表编制和内审记录;

2)报告分管内审结果和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跟踪验证、记录实施结果。 注:此规定发至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市场部、质技部、生产部、内务部、生产车间。

第4篇:各级人员质量职责(003)

ACEC/PD-003

程序文件

A / 1

各级人员质量职责

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以公司有关职能人员为骨干的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管理。 3 职责

各级人员按照规定的范围履行职责,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 4 工作程序 4.1 人力资源部 4.1.1 员工培训

根据公司各部门的需求编制公司培训计划并具体实施; 负责职工的培训考核登记和岗位聘用工作; 做好培训记录,建立职工培训档案;

负责公司员工资格资历证明和有关资料的管理。 4.1.2 劳动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做好劳动用工、《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负责员工考勤的核定,做好工资、奖金和养老保险的统计和发放。 4.2 技安环保部 4.2.1 技安管理

监督检查公司各部门安全规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负责公司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对各部门进行安全考核; 参加各类工伤、安全事故调查分析会拟写事故调查报告;

监督公司生产作业劳动保护制度执行情况,负责劳保用品的管理。 4.3 技术开发部 4.3.1 技术管理

负责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工作;

负责监督各生产车间工艺文件的适用性、齐套性;

负责及时对生产车间提出的工艺更改要求,办理技术文件的更改工作; 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研磨材料和结构材料(销钉、阳极帽)进行认证工作;

1 ACEC/PD-003

程序文件

A / 1 4.3.2 包装材料兼磨料技术管理

负责产品包装材料文件的拟制、改进工作; 参与对包装材料的不合格批次评审工作; 负责研磨材料技术文件的审核工作; 负责研磨材料取样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

负责研磨材料的判定和参与不合格批的评审处理工作;协助生产车间按工艺正确使用研磨材料;

观察和监督产品按规范包装、运输和库存,防止产品受潮,掌握好产品在运输、库存、使用过程中的破损情况,不断改进产品包装,降低破损率。 4.3.3 档案资料管理

贯彻执行《档案法》和《档案实施办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编制检索工具,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数据库;

履行文件的发放签收手续,及时向文件资料的使用单位和有关人员发放文件的有效版本,保证对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使用的相应文件的正确性。 4.3.4 玻璃原材料技术担当

负责玻璃原材料管理;

负责玻璃原材料取样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 负责玻璃原材料的判定和参与不合格批的评审工作; 负责料方调整,对料方调整的正确性负责; 根据料方要求,负责玻璃原材料的使用工作; 监督并调整玻璃的理化性能;

按工作程序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玻璃原材料的认证工作; 负责有关测试报告等资料的保管工作。 4.3.5 计量管理员

宣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执行公司计量文件;

负责公司计量器具检定计划的制定,计量器具定期送检以及公司计量工作对内、对外的协调和联络工作;

负责编制计量器具的确认计划,组织相关部门、车间定期送检,保证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

掌握计量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负责本公司兼职计量员的培训工作;

2 ACEC/PD-003

程序文件

A / 1 负责销钉、阳极帽的检测结果判定。 4.3.6 实验员

执行检验测试操作规程;

负责原材料、销钉、阳极帽的检测;

及时准确地做好检验测试记录、并对实验数据负责; 掌握质量标准,发现事故及时向领导汇报;

负责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登记、校正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负责实验室有毒有害化验药剂的管理。 4.4 设备物资部 4.4.1 采购人员

根据部门需用计划,编制月度物资采购计划,经批准组织实施;

掌握物料供应即时信息和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确保仓库物料存储与车间物料供应的平衡;

组织物资采购合同会签工作,管理合同的副本;

负责建立物资采购合同台帐,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负责推荐原料供应商并通过集团公司认证,建立供应商档案,不定期到供应商走访,进行供应商等级评定;

组织处理退货、换货工作,对超储、积压及报废物资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处理意见与改进建议,确保合理储备额。 4.4.2 库管员

负责进行物资的验收、入库、存储、发放等工作; 定期对库存进行内部盘点,作到帐、卡、物相符;

定期组织对库存物资的内部盘点并配合财务部做好盘点、抽点工作; 配合财务部进行年终盘点工作;

对出入库单据、化验报告单、换料通知单等单据,定期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定期对库存情况分析,及时上报预警信息,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 4.5 生产部 4.5.1 生产部调度员

负责进行生产调度,协调上下工序的生产活动;

负责落实当班产量的完成,各生产报表的收集、整理、分析; 处理生产及质量的各类异常问题。

3 ACEC/PD-003

程序文件

A / 1 4.5.2 计划统计员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统计政策法规; 负责编制公司月度和生产计划;

收集汇总生产统计报表,准确反映产品质量情况。

定期作公司生产统计分析,及时向领导和集团有关部门报告。 4.5.3 双推办人员

根据生产过程异常情况,进行检查、调查原因等工作;

负责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管理要求,监督检查整改措施落实,并要求责任人写出检查;

按作业程序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联系,并及时解决部门间的争议;

对现场员工的工作状况、劳动纪律、工艺纪律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按《员工行为规范》进行处理并监督改正。 4.6 财务部 4.6.1 会计

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和财会工作程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组织编制、呈报会计报表并做出书面财务报告分析; 负责凭证、帐簿等会计资料的保管和定期归档工作; 对所掌管的公司财务秘密的安全性负责; 综合分析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财务预测。 4.6.2 出纳

根据会计凭证办理银行存款和现金的收付业务; 保管库存现金并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保管应收票据、支票等票据并登记相关辅助台帐; 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和筹资计划;

协助会计编制银行对帐单,对两个月以上未达的款项及时查明原因,直到最终解决。 4.7 市场部 4.7.1 销售人员

负责编制月度、产品销售和资金回笼计划; 负责产品售后服务和质量跟踪,严格履行合同; 了解掌握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建立用户档案,做好产品销售台帐记录;

4 ACEC/PD-003

程序文件

A / 1 接受顾客合同、订单。

做好二级库管理工作,保证二级库产品完好。 4.7.2 综合管理员

负责产品销售月度统计报表; 负责购销合同管理;

建立健全用户档案负责收集用户日常信息; 负责市场部日常事务和顾客的接待工作;

负责接收用户异议、抱怨,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4.7.3 成品仓库管理

负责产品收发存放,确保产品按分类存放,明确标识; 对产品做好防护管理保证仓库整齐有序、道路畅通; 认真做好台账记录,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做到帐物卡三相符。 4.8 生产车间 4.8.1 生产系长

负责生产作业现场管理、人员管理、生产组织、异常情况处理、缺陷对策; 合理有序安排生产计划,带领操作人员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负责作业区内的安全生产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检查生产质量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负责对原始记录的审核、收集、整理、保存;

负责生产状况的分析,保证良品率; 负责协调作业区设备故障的处理。 4.8.2 生产班长

贯彻执行系长下达的生产作业要求,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控制产品缺陷; 带领班组人员严格按相关的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受控,合理安排人员作业;

检查、督促班组操作人员做好日常点检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负责填写交接班记录,检查各岗位作业记录作到及时准确; 负责协调解决生产作业中设备故障处理和安全生产。 4.8.3 操作工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和产品质量管理;

5 ACEC/PD-003

程序文件

A / 1 按规定准确计算、填写各种报表和记录,确保数据真实完整、可靠; 负责本岗位操作部位的调整和控制;

按要求定时巡检,做好日常点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向班长汇报; 负责控制本工序缺陷,并将指标控制在生产系长要求的指标以下; 自检本工序加工后的产品,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对策调整; 负责本工序相关设备和环境卫生及“5S”管理。 4.9 辅助车间 4.9.1 包装车间系长

负责产品包装区管理,按作业指导书组织包装; 负责包装工的管理;

检查监督产品状态的标识情况;

负责对产品堆放、隔离、搬运、保管作有效的管理。 4.9.2 运输部叉车工

按照相关的作业指导书进行产品的装卸,谨慎搬运,有序堆放,防止错位和散包; 负责对所使用设备的保养,日常维护。 4.10 品质保证部 4.10.1 质量推进担当

负责组织公司ISO9000标准的推行、认证及复审工作; 负责质量体系文件资料的编目、归档、保存和管理;

负责组织开展TPM活动,帮助工序建立TPM管理控制图表,并检查落实; 组织开展QC小组、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协助部长组织、协调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贯彻实施; 协助部长组织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 4.10.2 品质推进担当

按照市场部提供的发货批次通知单,向不同用户提供相应的品保书; 以顾客关注为焦点,收集质量信息,做好归档、保存管理; 组织工序解决顾客抱怨的质量问题,提高顾客满意度; 掌握相关的技术参数,参与产品质量的改进和研究。 4.10.3 来料检验员

负责包装材料的受入检查; 负责原管的受入检查;

6 ACEC/PD-003

程序文件

A / 1 在受入检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厂家并提出处理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对车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立即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及时提交检测报告并保持记录。 4.10.4 检验人员

严格按工艺文件、检验标准等各项规定进行检查判定; 根据企业标准,准确执行检验规格,减少漏检,杜绝误判;

负责缺陷的控制,发现批量缺陷,必须及时向有关车间及本班班长反映,并协助班长共同解决;

检查发现质量异常情况,对有关质量异常信息进行反馈。 4.10.5 计算机人员

确保生产线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生产车间提供准确、实时的生产数据和尺寸数据;

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日常点检,并做好记录;

对生产现场提出的要求,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并反馈结果; 保证无计划停机为零。

第5篇: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一、 服从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所在市、区有关部门管理。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及公司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ISO9000标准,自觉维护企业和职工利益,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二、 根据建设部门及有关文件的精神,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终身负责制,即项目经理对所承建的项目工程在质量保证上负有终身责任。

三、 项目经理是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应把管理工作放在首位,项目部必须制订出可行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以加大公司全员重视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四、 负责全面管理,制定奖罚措施,实现质安预控目标,并纳入工资挂钩,定期质安大检查。组织实现规范化管理。全面负责生产、安全、质量、工程进度、成本核算等全面管理工作,负责编制项目经理部年、月施工计划,并按月了解成本考核的各项执行情况,并使生产计划平衡。

五、 合理组织和调度生产要素,组织召开生产会议,实施日常工作中的组织、计划、指挥、协调、控制、奖惩等具体职责,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具使用,积极带领项目管理人员、职工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指标,实现合同目标。优化劳动组合提高“生产率”,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工期和效益要求。

六、 组织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定期向公司经理汇报工作。

七、 抓好质量的升级管理,多创省、市优质及黄鹤杯工程,对安全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检查,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抓好安全员及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八、 负责辨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预决算,按照月产值进度计划编制材料计划报公司主管人员,解决各班组施工中的具体问题,组织工程验收,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负责审核本项目部的成本投入、支出费用、以及支票、借支和发票的签字。

九、 负责工程材料的计划领用,进场验收和保管工作,严格挖掘质量潜力,加强现场的材料管理,着力提高经济效益。

十、 按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审核本项目部所属人员的当月工资,拟定所属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奖金分配方案,报公司审批后发放。

十一、 作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同时,还应搞好职工生活管理,食堂管理和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从班组中挖潜力;管理人员彼此之间要经常互相通气,协调好各方的矛盾,加强管理力度。 十

二、 项目经理部遇有重大问题,应及时请示汇报,以便公司决策。

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在公司的领导下执行下列职责:

一、 根据建设部门的有关文件和精神,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负责终身制,即对所管理的项目工程质量保证负有终身责任。

二、 贯彻执行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各项技术标准、施工规范。

三、 全面负责公司下达各项目部的技术业务工作、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督促项目经理遵守执行。

四、 负责组织技术交流,业务辅导及人才培训工作。

五、 主持重点工程的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工作,负责编制重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各项技术文件和报告。

六、 负责技术档案,技术情报的收集整理工作。

七、 负责竣工工程的核验工作及优良工程的申报工作。

八、 协助项目经理管理全面工作。

施工员岗位职责

直接承担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检查,督促工作,主持放线定位,并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按照施工方案,组织工程施工人员精心策划,文明施工。

一、 认真学习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熟悉技术结构要点,向施工班组技术交底,做好会审记录,按规定办好各种变更手续。

二、 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按国家验收新标准把好关,消除质量通病,并负责检查试块及试压工作。

三、 不断检查督促解决施工中的有关问题,并搞好各工种间的搭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研究,尽快处理。

四、 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写好施工日记,指导所在的项目资料员对各项工程记录、设计变更按规定整理登记入档,作为验收依据。

五、 参加工程验收要做到严守、“三规章(即国家级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把好五关(即图纸会审关、测量放线关、材料验收关、隐蔽验收关、自检互检关)。

六、 协助搞好技术培训,指导创市优及样板工程和新工艺操作规程的推广使用。

质检员岗位职责

认真学习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掌握各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新规范。执行公司及项目部拟定的创市优和样板工程项目计划,严格把好质量关。

一、 全面负责各自所在机构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查监督工作,深入基层和施工现场协助解决质量上的具体问题,巡回检查工程质量,并及时作好质量记录,坚决执行公司和项目部制定的质量奖罚制度,确保项目部的质量目标实现。

二、 会同公司主管部门对各项目部的工程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评比。在工程质量工作中做到铁面无私,为每月度的工资发放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 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参加各项竣工工程验收评定工作,参与重点工程定位、放线、标高复查、因隐蔽工程验收,特别是砼工程的隐蔽验收,并做好质量评定工作,关键部位必须亲自督阵,以防发生质量事故。

四、 质检员要检查各栋的工程技术资料,并做好有关检查记录。

五、 准确及时地做好各种统计台帐和报表工作,报公司主管部门。

资料员制岗位职责

一、 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及公司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

二、 钻研业务,认真学习技术规范、规程,掌握各项施工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 作为公司与项目部的联络员,积极将公司下传的各方面信息发送至项目部各相关人员。同时,负责项目资料章的保管和使用及外来文件的收发、登记工作。

四、 积极推广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部的运行,并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的统一规范话化管理要求,认真收集、整理工程项目的各种原始资料和相应的统计台帐,并按规定填写〈质量记录清单〉,以备查证。

五、 参与图纸会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六、 负责参与材料员、质检员收集各种原材料的质保书、合格证,对未按规定提供质保书、合格证的材料,资料员可直接向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汇报,书面或口头通知有关部门停止供料或停付材料款。

七、 保持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同步,保证技术资料的真实、完整和系统性,不得弄虚作假。

八、 工程竣工后,应将全套资料收集整理完毕,经分管部门审查合格后,装订成册,报市档案馆备查,并送公司档案室存留。

安全员岗位职责

一、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法令和法规,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二、 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向科学管理进军。

三、 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职工学习,提高安全认识,时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纠正违章,禁止蛮干,深入现场指导实施,千方百计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四、 参与编制和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可行,认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五、 根据公司统一规范化管理的工作要求,认真收集、整理好安全统计原始资料和相应的统计台帐,按规定要求,及时上报各类报表。

六、 强化安全意识,采取切实可行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将安全事故控制在零。

七、 负责本项目部各工种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

八、 在项目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检查、监督、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负责各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九、 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脚手架,机械设备,电气线路,防火等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要求,如发现施工现场有安全隐患,应即时提出改进措施,督促实施,并对改进后的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对不改进的,提出改进意见,报项目负责人处理。

十、 正确填报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检查情况和安全生产报表,定期提出安全生产的情况分析报告和意见。 十

一、 处理一般情况的安全事故。

十二、 按照规定进行工伤事故的登记统计和分析。

预算员岗位职责

一、 严格执行国家及各地区定额和计算规则的套用,不准随意核算,高估冒算,达到预算误差不超过±3%的要求。

二、 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按时准确完成月度预算,生产计划和材料计划的编制。

三、 参加图纸会审,弄清设计意图和要求,掌握新结构、新材料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预算的质量。

四、 了解和编制技术经济指标,为预算包干和投标创造条件。

五、 深入施工现场核算预算与实物是否吻合,指导预算,审核各项决算,做好月、季、工料分析,参与年终分配方案。

六、 负责每月下达产值任务,结合各班组当月可行性进度编制计划工料预算,一式五份,其中上报公司、项目部、财务部、施工班组和自己各一份。

七、 根据下达的任务,月终核算当月工人的工资及材料消耗分析。

班组长岗位职责

班组长是企业生产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为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班组长,应充分明白自己的作用和职责:

一、 组织职工的学习,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和日常事务工作,并配合治安组抓好治安管理工作。

二、 组织职工并带头认真执行公司、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带领全班人员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三、 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和国家验收规范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验收规范标准。

四、 加强班组建设,搞好现场管理,实行文明生产,加强成本核算,实行增产节约,做到工完场清,现场整洁,确保降低成本达到计划指标。

五、 带领班级职工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制度。按规定使用,保管好安全防护用品,搞好安全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 主动支持安全员、质检员、施工员做好工作。

七、 服从领导,顾全大局,加强班组团结,搞好工种间协作,互相支持,确保工作协调。

八、 每月及时准确做好考勤表的签核工作,不得营私舞弊。

塔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为了加强塔式起重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确保职工和司机、指挥吊装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制定岗位职责。

一、 塔吊司机和指挥吊装人员,必须经过有关方面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其它人员不得随便开机和指挥起重吊装作业。

二、 塔吊司机和指挥吊装人员,必须熟悉塔吊的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塔机说明书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认真执行“十不吊”规定。如违章指挥或违章开机双方有权相互监督和拒绝作业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三、 塔机人员对塔机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有权拒绝违章指令,在确保塔机正常运行时,服从施工员的调度,不擅离职守,努力服好班组作业。

四、 塔吊司机和指挥人员,必须服从安全员和有关领导的管理、检查和监督,发现违章作业和安全装置失灵,有权制止并接受处理。

五、 塔机的指挥起重吊装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统一标准的指挥信号和手势,以免司机造成错误动作发生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六、 在起重吊装作业中,不管谁发出的紧急停止信号或喊话,司机均应停止动作,经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再进行作业。

七、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交接清楚机械运转情况,不得将“病机”交给下班使用,严禁机械带病作业,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八、 塔机人员每天交接班时必须做好交接检,上班前必须认真检查各安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器线路是否有破皮漏电现象,吊装的容器、索具(钢丝绳)挂钩是否牢固可靠,螺栓是否松动及润滑情况,未经试运转不得作业,严禁机械带病运转,在运转中修理机械。

九、 每月对塔机定期检查维修二次,由项目部安全、设备管理人员、塔机工作人员等参加,对塔机各部位的螺栓、安全装置、焊缝、电器设备、钢丝绳、吊装索具、机械润滑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指挥吊装人员和司机必须密切配合,并做好检查记录。

十、 塔机人员除执行本责任制外,并执行公司及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十

一、 塔机人员有权制止非机操人员攀登塔机和玩弄机械(安全检查人员除外)。 十

二、 塔机如需起吊特殊物件或发生较大故障自身不能排除,必须请示汇报公司有关领导研究解决,不得擅自处理。

十三、 塔机司机和指挥吊装人员必须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树立主人翁思想,爱护机械设备,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机械工岗位职责

一、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在公司和项目部的领导下,负责公司和项目部的机械设备(如塔吊、搅拌机、卷扬机等)的保护和保养。

二、 机械工种人员必须经过有关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便开机和运行。

三、 机械工种人员必须有组织性、纪律性,遵守公司和工地的一切规章制度,严禁酒后操作,坚守工作岗位,服从调度,听从指挥,做到随叫随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四、 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实做好机械设备的运转记录,并对公司的机械设备的完好负责。

五、 认真钻研本职业务技术,合理使用,不违章作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六、 每天上班、下班前应对机械进行检查,试车,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行或下班,出现故障及时排除,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七、 凡是全班机操工安全作业,无任何机械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者年终奖励200-300元。

八、 凡发生一次机械操作作事故者,扣除年终奖金外,并按其损失费用的25%处罚赔偿,年终扣罚。

九、 凡机操工对机械未按时检查、检修和保养,造成机械不能正常运行,怠误工期者,按其工作人员当月工资的30%扣发。

钢筋工的岗位职责

一、 在工班长的领导下,认真负责完成所分配的工作生产任务,并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二、 认真学习和掌握钢筋工基本知识、作业对象操作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负责本岗位及有关作业区域的安全生产,杜绝责任事故发生。

四、 负责本工种、本岗位的作业质量,认真按照有关图纸和技术要求操作,负责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钢筋方面的问题。

五、 钢筋工对下料及成型钢筋也要执行自检、互检及交接检的“三检制度”,以防下料及其他错误从而浪费材料。

六、 负责本工作区域的文明生产和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七、 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指挥,有责任搞好协调配合。

混凝土工岗位职责

一、 在工班长的领导下,认真负责完成所分配的工作生产任务,并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二、 认真学习和掌握砼工基本知识,作业对象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

三、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有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杜绝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四、 负责本岗位的作业质量,达到有关技术指标要求。

五、 做好对下道工序和其他工种的交接检查。

六、 负责处理本岗位以及有关方面在施工中发生的问题。

七、 在连续作业中,负责搞好岗位的交接工作。

八、 负责本工作区域的文明生产和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支模工的岗位职责

一、 在工长的领导下,安全优质的完成模板安装、拆除工作。

二、 在多工种协调作业中,树立大局观,服从统一指挥。

三、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标准,有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四、 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及交接检的“三检制度”。

五、 负责模板的安装、拆除、保养等有关方面的质量达标工作。

六、 负责本工作区域的文明生产和环境卫生工作,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七、 在灌注混凝土值班工作中,负责处理有关模板、台座方面出现的问题,保证模板施工质量。

电工岗位职责

一、 认真学习和执行规章制度,服从命名听从指挥。

二、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章和作业标准,坚持持证上岗,酒后不准作业的制度。

三、 优质安全的完成线路架设、电器维修、电路故障排除、设备保养工作。

四、 坚守岗位,爱岗敬业,努力学习掌握本岗位的专业知识,在配电作业做好运行记录,严格执行交接手续。

五、 积极参加劳动竟赛活动,做到处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搞好成本核算工作。

六、 文明生产,安全作业,坚持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七、 做好对下道工序的交接检查。

保管员岗位职责

一、 材料、物资进库要认真执行验收制度,标物相符,规格、数量、型号亲自过目,清点发现不符合者,坚决不收。

二、 在保管中要帐物相符,发放材料必须按规定手续齐全方可发放,否则,发生的经济损失由个人承担。

三、 做好服务工作,随要随发,物品堆放有条有理,争创文明仓库。

四、 经常检查库存物资,不受潮、不霉烂、不变质,对易燃易爆物品妥善保管,做好防火安全工作。

五、 负责回收材料码单。结帐时认真核对,办理入库手续,对手续不全及不符合者可拒绝办理,否则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经办人负责赔偿。

治安员岗位职责

一、 认真学习有关治安管理的方针、规定和条例,带领职工学好法、用好法。

二、 模范执行公司和项目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目标管理,促进班组生产作业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正确处理各项工地与地方治安部门的关系。

四、 保护集体财产,协作和督促工地保卫人员的工作,夜间巡回检查,敢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五、 协作食堂搞好管理工作,维持好食堂的开饭秩序。

六、 坚决抵制赌博、打架斗殴和无理取闹行为。

七、 主持项目部的日常治安工作,负责向项目部和公司报告治安保卫情况。

八、 协作保卫人员制止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协调上下各种关系。

财务人员岗位职责

一、 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纪律以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各项收支严格把关。

二、 负责办理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和竣工结算款。

三、 认真审核单据,及时完成一切记帐,按时填报月、季、报表,及时清理帐户,催收债务。

四、 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记帐、结算、报帐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帐目清楚。参与库存材料的清查盘点工作,对盘盈、亏和报废的材料要查明原因,分清原因,经过批示后进行处理。

五、 按照经济核算原则,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利用结果,揭露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

六、 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薄、报表等档案资料。

七、 加强财务后勤职能的管理,搞好工程成本核算,审核材料价格,正确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对财务工作负全面责任,做好经理的参谋。

八、 资金管理,按月编制财务收支计划,统一安排资金,使资金能正常运转。严格报批手续,有权拒绝不符合财经纪律的票据。

九、 加强对财务工作的检查指导工作,搞好支票和现金的管理工作,搞好工作的成本核算,搞好年终决算分配,使财务工作真正起到经济杠杆作用,检查指导材料、设备管理部门数目和搞好文字签收工作。

十、 负责保管员的业务辅导工作。

维护电工和保修工岗位职责

一、 认真学习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守法、用法。

二、 坚守工作岗位,不擅离职守,服从公司及项目部领导的检查、监督。

三、 维护电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临时用水,用电的线路的搭设和安装,保证工程平时用水用电。

四、 保修工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机械器具的维护、维修与保养,密切配合机操工种人员工作,并对项目部的机械设备的完成负责,

五、 维护电工定时对线路进行检查,保证工程生产的正常进行,并对工程正常进行负有责任。

六、 每天上下班前配合机操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检查和运行,出现故障及时排除,严禁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第6篇:医院各级各类管理人员职责

第一章 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第一节 行政工作人员职责

一、院长职责

1、在上级的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领导医院工作。包括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人事、财务、基建和总务等工作。

2、领导制定医院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3、组织、检查医疗护理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4、组织、检查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和业务发展等计划的落实情况。

5、领导、检查医院重要科研计划的拟定和开展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支持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应用。

6、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开展优质服务。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7、督促检查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8、根据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组织领导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考核、任免、奖惩、调配及提升等工作。

9、加强对后勤工作的领导。检查督促财务收入开支。审查预决算,对开支较大的物资采购计划实行严格审查把关。关心职工生活,创造条件,改进生活和福利设施。

10、及时研究处理职工及人民群众对医院工作的意见。

11、因事外出或缺勤时,须指定一位副院长代行院长职权。

二、业务副院长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分管全院的医疗、护理、医技等科室的工作。

2、督促检查医疗制度、医护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3、深入科室,了解和检查诊断、治疗、护理情况,必要时现场参与领导重危患者的会诊、抢救工作,定期分析医疗指标,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负责制定临床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学习,经常检查教学工作的完成情况及挂钩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工作。

5、负责全院的医学科学研究工作。

6、领导医疗业务信息及病案统计工作。

7、负责组织检查门诊、急诊工作,以及重病患者的入院情况。

8、负责组织本院担负的临时性医疗工作。

9、组织检查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转诊、会诊、疫情报告及医疗预防和卫生宣教工作。

三、行政副院长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分管全院的行政、基建、总务膳食及治安保卫等工作。

2、负责组织拟定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并经常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3、负责督促总务部门保证医疗所需物资供应工作。

4、负责督促检查本院治安、保卫工作。

5、负责审查基建、维修工程项目预决算、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工作。

6、负责督促、检查医院的基建、维修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及管理工作。

7、负责督促、检查全院工作人员的生活福利工作。

8、负责督促检查全院的清洁卫生和环境绿化工作。

四、办公室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秘书、医院改革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2、安排各种行政会议,做好会议记录,负责综合医院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草拟有关文件,并负责督促其贯彻执行。

3、负责领导行政文件的收发登记、转递传阅、立卷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4、负责协调各职能科室工作,并审核各职能科室以医院名义发出的各种报告文件,力求做到文字通顺,符合公文规格。

5、经常深入科室,了解收集职工和患者群众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领导反映,以便改进工作。

6、负责本室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领导有关人员做好文字宣传、印鉴、打字、外勤、通讯联络、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参观及外宾的接待工作。

7、负责院长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五、医教处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具体组织实施全院的医疗业务工作。

2、拟订有关业务计划,经院长、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深入各科室,了解和掌握情况。组织重大抢救和院外会诊。督促各种制度和常规的执行,定期检查,采取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4、对重大医疗差错或事故进行调查,及时向院长、副院长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提交技术指导委员会鉴定。

5、负责全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协助人事科做好卫生技术人员的晋升、奖惩、调配工作。

6、负责组织实施临时性院外医疗任务和对基层的技术指导工作。

7、组织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改进门诊、急诊工作。

8、督促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和管理工作。

9、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六、科教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实施全院的教学、科研、培训、继教工作。

2、拟定教学科研等有关计划,经院长和分管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按时总结。

3、深入各教研室、研究室(所)、科研课题组,了解、检查、督促教学、科研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对教学科研管理进行指导、不断改进工作。

4、负责具体安排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外出进修、业余学习、专业培训等工作,负责安排下级医院进修人员的工作学习,并搞好考核鉴定。

5、负责医学院(校)临床理论课、实习、见习教学的安排和检查,并认真完成鉴定工作。

6、负责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并负责本院职工外出学术活动的审批、管理工作。

七、护理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面护理工作。拟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副院长审批后实施。并检查护理工作质量,按期总结汇报。

2、负责拟定和组织修订全院护理常规,并严格督促执行。检查指导各科室做好基础护理和分级护理工作。

3、深入科室、对抢救危重患者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负责拟定护士培训计划及落实措施。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训练,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半年进行一次业务技术考核。

5、掌握全院护理人员工作、思想、学习情况。负责院内护理人员的调配,并向院长提出护理人员计、调、奖、惩的意见。对于护理人员发生的差错事故,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科室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6、审查各科室提出的有关护理用品的申报计划和使用情况。

7、检查、指导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室、供应室管理,使之逐步达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督促检查护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提出具体监控办法。

8、负责贯彻并落实护士教学及实习计划。

9、主持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分析护理工作情况,并定期组织护士长相互检查、学习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一般每月(季)检查、学习和交流经验一次。

10、组织领导全院护理科研工作及护理新技术的推广。

护理部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八、门诊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预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院长、分管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负责领导、组织、检查门诊患者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患者的会诊和抢救工作。接收大批外伤、中毒、传染性患者时,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4、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督促检查医务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手续,方便患者就诊。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教、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坚持天天清扫、周末大扫除,保持门诊清洁卫生,传染病除及时上报外,还要及时消毒,防止院内感染。

6、接待和处理门诊方面的群众来访、来信工作。

门诊部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九、信息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微机管理、医院内外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工作。

2、拟定有关业务工作计划,经院长、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3、负责检查落实微机网络正常运行。根据医院需要,开发、组织相关应用软件,促进医院的现代信息化建设。

4、组织信息员、及时收集、传递院内外有关信息,综合上报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临床、医技科室开展医疗技术提供服务。

5、领导所属人员的政治学习,组织好业务学习。

6、制定科室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认真搞好每季综合效益分析。

7、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某些信息方面的保密工作。

十、质量管理科主任管理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医疗质量工作,制定相关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2、开展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员工质量管理意识,提高职工质量管理技能。

3、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保证质量管理措施得到落实。

4、经常性地检查督促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加强预防性的管理,并控制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使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5.参与医院的重大事故、医疗差错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的措施和完善意见。

十一、防保科科长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和地段的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2、拟订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及时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完成本院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组织定期体检,掌握健康状况,提出保护职工身体健康的防护和保护措施。

4、.组织好本院职工和院外地段的预防保健工作,接受安排好各种体检任务。搞好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及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5、督促本科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并对本科人员的晋升,提出具体意见。

7、负责检查督促全院职工严格执行公费医疗制度。

副科长协助科长工作。

十二、物质供应中心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办公、医疗、劳动、生活、水暖、电气、基建等物资的供应工作。

2、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物资帐物相符措施,制定每年的工作计划及控制管理物资预算方案。

3、按照物资的采办程序做好采办工作,加强物资的质量验收工作,严格把关。做到公正、合理,防止漏洞发生。

4、加强库房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霉、防过期,实行规范化管理。

5、教育员工树立“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做好物资供应工作,做到轻重缓急,送货上门,保证需求。

十三、人事科科长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根据人事工作政策、制度和有关规定,提出人事工作计划和建议,负责人员的调出、调入。

2、熟悉掌握干部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和政治思想情况,提出提拔、配备、任用的建议。

3、经常主动深入科室研究,负责全院工作人员的考核、晋升、奖惩和调整工资的相关具体事宜。

4、按照国家规定,做好工作人员的退职退休、离职休养工作。

5、负责管理工作人员人事档案和收集、整理档案材料及全院的人事统计、人员鉴定工作。

6、提出员工的培训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提高员工素质。

十四、财务科科长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在主管部门计财处的业务指导下,做好本院的财务工作。

2、负责财务管理,努力使财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认真贯彻有关财经政策、法令、制度,维护财经纪律。

3、根据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在分管院长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编好和季度的业务收支预算,并认真组织实施。

4、根据上级规定的统一收费标准,积极合理地组织业务收入,做到不漏收、不多收。对收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5、正确运用资金。根据医院特点、业务需要和节约的原则,全面掌握和调配资金。认真监督预算的执行。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6、督促按时清理债权债务,防止拖欠,严格控制呆账。

7、经常向财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库存现金等进行检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8.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地报送有关部门。

9、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本院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新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及时修订科内人员的职责考核制度。组织财会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10、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

副科长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十五、后勤服务中心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后勤工作。教育职工树立后勤工作为医疗第一线服务的思想,坚持下送、下收,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2、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医疗及有关部门的需要。根据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制定工作计划,检查督促执行情况。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总结经验。

3、组织后勤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4、组织本科人员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生活住宿安排。

5、督促检查本科人员做好太平室的管理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十六、基建维修中心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医院基建工作。

2、负责组织院容院貌整顿工作,保证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3、负责基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及时向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4、严把基建工程质量。督促施工单位按工程进度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工程建设验收规范。

5、协助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图纸设计、工程预算等工作。

6、负责基建财务、材料管理。做到合理使用资金、入库有据、出库有手续。做到账物相符。

7、负责检查验收建材质量,杜绝劣质建材投入使用。

8、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负责后勤设备维修,水、电、暖供应,房屋修缮等工作。

十七、保卫科科长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医院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教育职工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警惕,做好“四防”工作。

3、负责组织各项防范措施,保卫医院要害部门的安全。

4、协助公安机关对医院发生的破坏、盗窃事件进行调查和侦破。

5、负责院保安人员的管理工作,加强值班巡逻和门卫守护,搞好职工自行车管理。

十八、主管会计职责

1、在财务科长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财务核算、检查和分析工作,每月一次。

2、协助编制预算,合理使用资金,以保证医院各项事业的需要。

3、编制的报表要做到数字真实、准确、衔接,并及时上报。

4、及时、认真、准确地填制记账凭证,做好总账登记及会计核算工作。做到账面整洁,账账相符,反映情况真实可靠。

5、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正确进行会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科长汇报。

6、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及时提出建议,以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

7、负责协调全院的会计业务,对各会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并协助解决或向科领导积极反映和建议,使会计、业务系统衔接、规范。

8、定期对收支成果进行分析。并主动向领导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9、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保存、移交工作。

10、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会计业务任务。

十九、会计师职责

1、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团结同志,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患者,为职工服务。

2、在财务科长(或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财务会计工作。掌握并能正确贯彻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坚守岗位,做好本岗位会计工作。

3、负责草拟比较重要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办法。研究推广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计算技术。

4、能够解释、解答财会法规、制度中的重要问题,指导会计业务技术中的疑难问题。

5、分析检查财务收支和预决算的执行情况。针对本单位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向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财经纪律,抵制不正之风。

6、审查或参与拟定经济合同、协议及其他经济文件,参加有关业务工作会议,积极参与管理与决策。

7、培养初级会计人才,并担任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向他们传授会计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业务技术水平。并负责初级会计人员的业务考核及参与他们的技术职称评议工作。

8、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做好资料积累及整理工作,争取每年完成一篇市级以上水平的学术论文、综述或译文。

十、物资供应中心保管员职责

1、在物资供应中心主任领导下,负责全院办、公用品、医疗表格、劳动、生活、水暖、电气、基建维修材料等物资的保管工作。

2、对库存物资要定期盘点,做到账物卡相符。入库物资要验收入账,细心保管。防止积压浪费、霉烂、损坏、变质、被窃。

3、做好防火、防爆炸工作,库内严禁吸烟。

4、经常深入科室,了解物资需求及使用情况。实行送货上门,并做到计划供应,满足需要。

5、勤俭节约,修旧利废,物尽其用。

6、各种物品存放合理、整齐美观。便于记数、发放、盘点。实行分区分类、四号定位、立牌立卡、五五摆放管理方法。

7、对入库物资的数量和质量,做到认真准确验收和记录,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品,提出退换意见。

二十一、物资供应中心采购员职责

1、在物资供应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对全院的家具设备、办公、劳保、生活用品、水、暖、电气、基建维修材料等物资的采购工作。

2、根据各科室需要,制订各类物品的、季度、月份的临时采购计划,报请领导审批后及时采购。

3、计划采购,计划用款,注重质量,注意节俭。

4、做好物资采购用款申请、报销工作,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履行验收入库手续。做到物件、凭证三对口。一次借款,一次清账。

5、对医疗、教学、科研急需物品,必须全力以赴积极采购。

6、贵重物品、应会同有关部门看样品后采购。

7、了解市场行情,进行货源调查。择优选购,做到物优价廉。

二十二、基建维修中心技术人员职责

1、在基建科主任领导下,遵守《基建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施工程序,接受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2、根据国家下达的基本建设计划,认真办理建筑定点、委托设计、申请施工执照等有关手续,并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接水、接电等)。

3、熟悉图纸。正确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以便组织设计、施工及有关单位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并根据使用要求,提出有关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负责会审记录的审查工作。

4、审查施工单位设计及各项技术措施的合理性,认真掌握好工程的各个细小环节,对现场情况要做到“二清楚,六有数”,(即三通一平情况清楚,场地的地上和地下情况清楚;对设计情况心中有数、形象进度心中有数、短线材料心中有数,施工人员活动情况心中有数,各承包单位交叉施工心中有数,存在问题心中有数)。

5、贯切“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以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为依据,严把质量关。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如发现问题,要分清是非,坚持原则,及时解决处理,不留隐患,并做好记录。参加工程初检和竣工验收工作。

6、认真整理工作日记,办理有关变更手续和技术经济签证。收集施工过程中的一切图纸和资料,并及时归档,为绘制竣工图提供准确依据。

7、努力学习,提高预算水平,认真审查概算、预算、年终结算工程竣工决算及主要材料的用量,为降低工程造价、进度拨款以及实现投资包干,提供可靠依据。及时做好竣工决算和固定资产的移交。

8、积极配合采购人员准确、经济、合理地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把好所购买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关。

9、参加现场各单位共同召开的调度会,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现场各单位的协调施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0、及时向技术组和有关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十三、维修组岗位职责

维修组担负着全院水、电、气、机械设备的按装、维修保养工作,工作任务涉及面广,任务重,为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各条岗位责职:

1、维修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一个中心,两个服务”的观点,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2、坚守工作岗位,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3、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严禁脱岗和酒后值班,发现特殊故障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全体维修组人员分工责职如下:

电工:

(1)负责全院医疗、医技、科研、生活等使用的一切动力、照明设备及配电设施的安装维修保养工作。 (2)配合变电间值班电工做好对变电间各变配电设施的维护保养

工作。

水工:

(1) 负责全院供水、污水、蒸气管的安装、维修保养工作和各

种卫生洁具的维修工作。

(2)负责全院除电动床外的各类病床修理。

机械工:

负责各类机械设备安装维修保养工作及各类五金制品修理,

院内各种车辆修理保养。

二十四、电工岗位职责

电工担负着全院电气设备的按装,维修保养工作,工作任务涉及面广,任务重,为确保各项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订以下各条岗位责职:

1、全体电工人员必须树立“一个中心,两个服务”的观点,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2、坚守工作岗位,立足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3、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严禁脱岗和酒后值班,发现特殊故障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全体电工人员责职如下:

(1)负责全院医疗、医技、科研、生活等使用的一切动力、照明设备及配电设施的按装维修保养工作。

(2)、配合变电间值班电工做好对变电间各变配电设施的维护保

养工作。

(3)加强对柴油发电机组的维护保养和管理,确保发电机组在正

常待机状态。

第二节 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业务发展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重危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

5、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重视医疗文书资料管理,定期督查科内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时签阅。

7、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严防差错杜绝事故。

8、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的安排。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9、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工作,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10、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11、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工作,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副主任医师按分工履行主任医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总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负责组织和参加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下午、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

4、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进修、实习医师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

5、组织病区的出院病人及死亡病例总结讨论。做好病死率、治愈率、病床周转率、病床使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的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6、负责节假日排班及书写各种手术通知单。

五、住院医师(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3年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实行12小时留院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一般应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l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情况。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室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第三节 护理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护理部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面护理工作,拟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副院长审批后实施,并检查护理工作质量,按期总结汇报。

2、负责拟定和组织修订全院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各项规章制度、护理质量标准等并严格督促执行。

3、深入科室,对抢救危重病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负责拟定在职护士培训计划及落实措施,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训练,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

5、掌握全院护理人员工作、思想、学习情况。负责院内护理人员的调配,并向院长提出护理人员升、调、奖、惩的意见。对于护理人员发生的差错事故,组织有关部门和科室进行调查和处理。

6、审查各科室提出的有关护理用品的申报计划和使用情况。

7、提请总务科安排护士生活上有关问题。

8、检查和指导门诊、急诊、病房、手术室、供应室管理,使之逐步达到制度化、常规化、规范化。

9、负责贯彻落实护生实习计划和临床进修任务。

10、主持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分析护理工作情况,并定期组织护士长相互检查、学习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11、组织领导全院护理科研工作及护理新技术的推广。

护理部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护师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指导本科护理业务技术、科研和教学工作。

2、检查指导本科急、重、疑难病人的计划护理、护理会诊及抢救危重病人的护理。

3、了解国内外本科护理发展动态,并根据本院具体条件努力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学科。

4、主持本科的护理大查房,指导主管护师的查房,不断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5、对本科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

6、组织在职主管护师、护师及进修护师的业务学习,拟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并负责讲授。

7、带教护理系和护理专科学生的临床实习,担任部分课程的讲授,并指导主管护师完成此项工作。

8、协助护理部做好主管护师、护师晋级的业务考核工作,承担对高级护理人员的培养。

9、制定本科护理科研、技术革新计划,并负责指导实施。参与审定、评价护理论文和科研、技术革新成果。

10、负责组织本科护理学术讲座和护理病案讨论。

11、对全院的护理队伍建设,业务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提出意见,协助护理部加强对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导。

副主任护师按分工履行主任护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管护师岗位职责

1、在本科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任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督促检查本科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好护理质量关。

3、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重危、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订及实施。

4、负责指导本科各病房的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对护理业务给予具体指导。

5、对本科各病房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6、组织本科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拟订培训计划,编写材料,负责讲课。

7、组织护理系、护理专修科学生和护校学生的临床实习,负责讲课和评定成绩。

8、制定本科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科护师、护士开展科研工作。

9、协助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队伍建设工作。

四、护师岗位职责

1、在病房护士长领导下和本科主管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病房的护理临床实践,指导护士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参与病房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工作,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带领护士完成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4、协助护士长拟定病房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病房管理工作。

5、参加本科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组织的护理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主持本病房的护理查房。

6、协助护士长负责本病房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制订学习计划,组织编写教材并担任讲课。对护士长进行技术考核。

7、参加护校部分临床教学,带教护生临床实习。

8、协助护士长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并随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

9、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五、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根据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工作计划,结合本科情况制订本科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深入本科各病房参加晨会交接班,检查危重病人护理,并作具体指导。对复杂的护理技术或新开展的护理业务,要亲自参加实践。

3、教育全科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改进服务态度,认真执行医嘱,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4、随同科主任查房,以便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医护联系。

5.组织本科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业务技术,注重护士素质的培养。

6.组织拟订本科护理科研计划,督促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总结护理经验。 7.了解本科病人的病情、思想及生活情况。督促检查各病房护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8.负责组织安排护士在本科各病房的临床教学及实习、进修工作。

9.确定本科护士的轮换和临时调配。

副护士长协助护士长负责相应的工作。

第四节 麻醉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科的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等事宜,密切配合手术和危重病员抢救工作。

4、领导麻醉医师(士)做好麻醉工作,主持疑难病例术前讨论,对手术麻醉准备和麻醉选择提出意见,必要时亲自参加操作。

5、组织并担任教学工作,安排进修、实习人员和本科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对进修和实习人员的业务和工作表现作出鉴定。

6、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抓好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掌握本专业国内外进展,及时引进先进技术,开展麻醉的研究工作。

8、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和报销,检查使用与保管情况。

9、管理科内收费和经济核算,制定科内奖金分配方案。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麻醉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理论提高工作。

2、参加和指导急、危、重、疑难病例抢救处理工作。担负特殊病例和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

3、指导本科医师做好麻醉工作。组织疑难病例术前讨论,对麻醉前准备和麻醉选择提出意见,必要时亲自参加麻醉操作。具体负责抓好医疗质量。

4、指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吸取最新科研成果,根据本科情况应用于临床。

5、担任医学生的教学与实习人员及进修医师的培训工作。

6、开展科学研究。

副主任医师按分工履行主任医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具体负责指导本科医师、进修、实习人员进行麻醉工作。

2、着重担任疑难病例的麻醉处理抢救和院内外会诊。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预防和消除麻醉差错、事故与并发症。

4、承担教学和研究工作。

5.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具体负责麻醉恢复室、ICU和疼痛门诊等工

作。

四、总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临床麻醉管理。

2、根据本科任务及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和日常麻醉的排班,贯

彻执行临床工作程序及各项规章制度。 3.按计划具体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本科人员的轮

转、值班、会诊、出诊等事项。

4.具体负责抓好室内质控并及时准确上报室间质控报表。

5.担负住院医师工作任务。

五、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按总住院医师的安排对一般麻醉病人进行各种麻醉操作和管理,对麻醉恢复病人进行监测、诊断与处理,参加ICU病人的管理,并帮助抢救重危病人。

2、进行麻醉前手术病员的会诊,参加术前讨论,确定麻醉方法和

麻醉前用药,做好麻醉前的药品器材准备,认真填写麻醉前小结,耐心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情和麻醉有关情况,并做好签字工作。

3、施行麻醉过程中,按操作规程认真细致进行麻醉操作,经常

检查输血、输液及用药情况,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判断处理异常情况,如麻醉中出现严重并发症与意外,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积极、妥善处理,并立即报告上级医师。

4、手术后,对危重和全麻病员亲自护送,并向麻醉恢复室医师和

手术医师、病房护士交代病情及术后注意事项。

5、麻醉中及时准确写好麻醉记录,手术后按规程要求作出麻醉分

析小结及进行随访,并记录。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积极开展麻醉的临床研究工作和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

8.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麻醉恢复室、ICU及疼痛治疗等工作,并协助各科抢救危重病员。

六、医士岗位职责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加麻醉工作。做好术前会诊、术后随访

工作,并认真书写记录单。

2、做好麻醉前药品、器材的准备及麻醉后物品的整理工作。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麻醉器材及药品的请领、保管工作。

5、负责麻醉的登记,统计和资料保管工作。

七、护士岗位职责

1、从事麻醉恢复室、ICU、麻醉科门诊中病人的监测、护理,

执行医嘱,并负责登记、统计、资料保管工作。

2、从事麻醉准备室工作,根据麻醉种类或医嘱进行麻醉前准备。

3、执行麻醉过程中的医嘱,作好麻醉医师的助手。

4、麻醉后物品整理、清洗、消毒。

5.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

八、技术员岗位职责

主要在实验室或研究室负责测试、实验准备和辅助科学研究工作,并从事仪器维修、保养等工作。

第五节 医院感染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领导本院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

2、拟订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3、参与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订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4、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提高本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5、研究和检查科内任务完成和制度执行情况。

6、参与临床微生物检测的管理。

7、参与全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整体管理。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医师岗位职责

1、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2、掌握医院内常见病原微生物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向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信息,并提出医院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措施。

3、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准备工作,定期向全院公布本院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和控制效果。

4、参加感染危重病人的临床会诊,必要时作感染超前监测。

5、根据医院感染管理需要设计各种表格,并整理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6、负责全院医务人员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在职教育。

7、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使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三、护士岗位职责

1、负责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病例的查询、登记,并整理汇总上报。

2、建立和管理各科室的消毒隔离措施。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协助各科室建立控制流行的方案。

4、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监督实施。

5、及时将消毒灭菌质量监控信息提供给有关科室,以便对全院消毒和灭菌措施进行共同管理。

6、参与对全院医务人员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在职教育。

7、参与-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处理等管理与监督。

第六节 病案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管理员岗位职责

1、在医教处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病案的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

3、负责病案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

4、查找再次入院和复诊病员的病案号,保证病案的供应,办理借阅病案的手续。

5、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病案。

6、做好病案室的管理工作,保持清洁、整齐、通风、干燥,防止

病案霉烂、虫蛀和火情发生。

二、统计员岗位职责

1、在医务科长领导下,负责编报上级规定的报表和向本院领导提供医疗、教学、科研需要的统计资料。统计资料缮写完毕后必须核对准确、完整,并加以必要的说明,按期上报。

2、每天深入门诊病房及各医技科室收集工作日志,分别整理、核对,进行登记。

3、每月将门诊、病房及各医技科室登记好的原始资料,分别进行统计,按月、季、半年、等分别对比分析,并做好疾病分类统计工作。

4、每月底负责向医技科室催送月报表,分别进行登记。

5、督促各科室做好医疗登记、统计工作,给予必要的帮助。

6、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水平,保管好各种医学统计资料。

第七节 理疗针灸康复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领导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

4、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5、参加诊疗工作,解决诊疗上的疑难问题。

6、深入临床科室,观察理疗效果,与临床科室交流治疗经验。

7、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制定科研规划,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完成科研任务。

8、担任教学工作,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9、确定本科人员的转换、值班、出诊、会诊安排。

10、审签本科器材的请领和报销,并检查使用与保管情况。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帮助和指导医师的工作。

2、着重担任会诊、教学和科研工作。

3、其它职责与本科医师同。

副主任医师按分工履行主任医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治医师、医师岗位职费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治疗工作。

2、负责病员的检查诊治,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

3、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和新疗法。

4.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担任一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四、医士岗位职责

1、在医师指导下,负责完成理疗、体疗等技术操作。

2、注意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并与有关医师联系。

3、负责对病员进行理疗常识的宣传工作,介绍理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切实遵守理疗工作中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5、注意各种治疗量,保证治疗效果,严防差错事故。

6、负责理疗登记、统计工作。

7、负责药剂、器材的请领及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五、主管技师、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本科理疗仪器的安装、保养和管理,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检修和鉴定。

3、负责检查电源、线路情况,保证治疗与操作安全。

4、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技术操作。

5、根据需要,担任部分技术操作,参与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六、护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2、必须了解各种物理治疗因子(包括医疗体育)的作用和康复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操作,观察治疗反应,正确执行医嘱,完美地完成各治疗室的治疗任务。

3、康复科护士应根据医嘱,对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负责编制医疗体操,指导病人进行各种功能训练与作业治疗训练,定期评定康复效果。

4、必须了解理疗、体疗及作业治疗等器械的基本结构、治疗原理、使用与维护方法及安全用电的防护规则,并能做到对各种器械的简单维修和保管维护工作。

5、负责对病人进行有关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的注意事项和基本常识的宣教工作。

6、负责各治疗室内进修人员的实习指导,高年资护士还应负责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

7、负责保持治疗室环境的安静,督促卫生员做好清洁工作。

8、负责治疗室的财产保管、清点和做好保安工作。

第八节 检验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负责全科的临床检验业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按专业划分组(室),聘任专业组(室)的主管人员,审定各专业主管的工作计划及实施办法,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室内质控工作。

4、督促科内人员正确使用和保管菌种、毒株、剧毒药品试剂和检验器材;审签药品及器材的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和临床教学。

6、确定科内人员的分工、值班、调班、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进修、考勤等事宜。

7、制订科内科研规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不断改进检验方法。

8、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工作。

二、专业组主管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专业组/室的工作制度制订、日常检验工作安排,质量控制,科研、教学和部分行政管理工作,按期向科主任总结汇报。

2、为本专业组/室的学科带头人,规划和落实本专业组/室的发展计划,建立检验项目的操作规程和仪器操作手册,检查本组的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并审签检验报告。

3、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开展新项目,不断提高本专业组的技术水平,解决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

4、负责本专业组的业务学习、培训、带教实习生、指导进修人员等工作,并进行技术考核。

5、负责本专业组/室的仪器设备维护,保持室内安全、防止院内感染。

三、主任检验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科内相关业务技术工作。

2、参加部分检验工作,检查科内的检验质量控制,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

3、经常深入临床科室征求对临床检验的意见,参加院内疑难病例会诊及病例讨论。

4、负责开展科学研究,配合临床开展检验新技术。

5、担任教学工作,负责进修生、实习生的业务指导及专题讲座,做好科内各级人员业务培训及知识更新工作。

第九节 药剂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室发展目标、规划,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拟定药品采购计划及新药引进品种,经药事委员会讨论批准后组织实施。

4、掌握国内外学术动态,及时组织本科人员学习,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5、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以及药品检验鉴定工作,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并及时正确处理差错事故。

6、经常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主动配合。

7、领导本科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进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8、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9、组织中草药的加工炮制和改革剂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

10、组织及指导药学院校学生生产实习和医疗单位药剂人员进修培训指导工作。

11.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安排。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中、西)药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指导本科各项业务技术工作。

2、指导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3、督促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使用管理以及药品检验鉴定工作。

4、经常深入临床科室,了解用药情况,征求用药意见,介绍新药,必要时参加院内疑难病例大会诊及病例讨论。

5、开展科学研究,配合临床,开发新剂型、开展新技术。

6、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生、实习生学习。做好科内各级人员业务培养提高工作。

副主任药师按分工履行主任药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管(中、西)药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对药品调配、制剂和加工炮制工作。

3、负责药品检验、鉴定,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组织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配合临床研究,制作新药及中草药提纯,了解使用效果,征求意见,改进剂型,提高疗效。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本科室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

四、药剂师(中药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指导和参加药品调配、制剂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药品检验鉴定和药检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配合临床研究,制作新药及中草药提纯,了解使用效果,征求意见,改进剂型、并经常向各科室介绍新药知识。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6、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指导药剂士、调剂员的业务学习和工作。

五、药剂士(中药剂士)岗位职责

1、在药剂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预算、请领、分发、保管、采购、报销、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和药品制剂与处方调配等工作。

3、主动深入科室,征求意见,不断改进药品供应工作,检查科室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4、担负药剂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指导。

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管理毒、麻、限剧、贵重药品,严防差错事故。

6、经常检查和校正天平、冰箱、干热灭菌器及注射液过滤装置等设备,保持性能良好。

六、药剂员(中药剂员)岗位职责

1、在药剂师、士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处方调配和一股制剂工作。

3、协助药剂师、士进行灭菌制剂的配制和消毒。

4、协助药剂士进行药品的出纳、分发、保管、消耗、回收、下送、登记、统计工作。

5、负责所在工作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6、按实际情况,经科主任批准可参加药剂科值班。

第十节 放射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实行对常规X线、CT、MR、DSA与各种放射治疗的统一领导与管理,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4、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实施主任领导下的常规X线、CT、MR、介入诊断综合读片制度,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投照质量。

5、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

7、担任教学任务,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8、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

9、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安排。

10、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的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参加读片,并亲自指导和参加对危、重、疑难病例的诊断与处理。参加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

3、指导本科各级医师做好综合影像诊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和担任教学工作。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影像学实践;开展新技术,提高影像诊断质量。

6、指导下级医师的业务学习。

7、领导全科有计划地开展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工作。

8、对各级医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做出评定。

副主任医师按分工履行主任医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放射科主任医师指导下参加常规x钱、CT、MR与介入治疗等各项工作,并定期轮转,全面掌握,进行工作。

2、着重担负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参加会诊和教学科研工作。

3、主持每天的集体阅片,审签诊断报告单。

4、其他职责同放射科医师职责。

四、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x线诊断和放射线治疗工作,按时完成诊断报告,遇有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3、参加会诊和临床病历讨论会。

4、担负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做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5、掌握x线机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术,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6、加强与临床科室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诊断符合率。

五、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和指导全科的技术工作,尤其是处理疑难技术问题和高精密设备的技术工作。

2、定期参加技术组读片,并亲自指导疑难问题的读片。

3、指导并亲自参加全科机器的安装、调试、保养、检修、大修工作。

4、指导制定各种技术参数,做好质控,提高技术工作质量。

5、担负教学工作,指导下级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

6、指导开展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工作。

副主任技师按分工履行主任技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六、主管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主任技师的指导下工作。

2、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中的疑难技术问题。如不能解决及时请示上级技师。

3、参加高精机器设备的技术工作。

4、主持每天技术组读片。

5、根据科内安排,负责全科机器的安装、调试、保养、检修、大修工作,负责零配件的保管工作。

6、参加制定各种技术参数,做好质控,提高技术工作质量。

七、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投照工作,常规X线投照、CT、MR、DSA操作等工作,并帮助和指导技士、技术员工作。

3、负责本科机器的安装、修配、检查、保养和管理,督促本科人员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

4、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技术操作,并担任一定的教学工作。

5、参加集体阅片和讲评投照质量。

八、技士、技术员岗位职责

1、在技师、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技术工作。

2、按照医师的要求,负责进行x线之投照、洗片、治疗工作。

3、配合技师进行本科机器的安装、检修、保养、整理和清洁工作。

4、负责机器附件、药品、胶片等物品的请领、保管及登记统计工作。

5、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科研工作。技术员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放射科技士进行以上工作。

九、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做好各类造影及CT、MR扫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增强或非增强病员的用药,增强前静脉穿刺准备,护送病员进入机房,并与技师(士)、技术员联系有关扫描情况。

3、负责检查病员碘过敏试验,并记录结果及签名。

4、病员出现碘过敏时应即与在班医师密切配合,进行抢救。

5、做好危重病员造影与扫描前后护理工作。

6、登记每日增强及平扫病员的工作量和收费总数。

7、参加临床教学、科研、技术革新工作。

8、负责请领急救及常用药品、碘造影剂、日常用品、氧气等工作。

9、协助登记员工作,督促卫生员工作。

十、登记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办理病员预约检查的一切手续。

3、登记统计每日及每月检查病人的工作量,包括扫描量(指扫描层数)。

4、发放每日报告单,并进行签名存底。

5、与护师(士)协作,安排造影与扫描病员,并预先写好病员姓名(汉语拼音)。

6、负责每日各种资料归档、登记和保管。

第十一节 特检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合理分工,保证对病员及时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4、参加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的诊断,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经常检查科内医师的工作质量。

5、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培养和提高本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7、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的积累和保管,搞好登记和统计工作。

8、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查结果准确,严防差错事故。

9、学习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

10、确定本科人员的轮换,安排值班、休假,负责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仪器的使用、保养情况。

11、担任教学工作,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室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负责院内外急、重、疑难病例的检查、诊断及会诊。

3、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学习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指导本科室的学术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4、担任教学和进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5、督促室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登记与统计工作。

副主任医师按分工履行主任医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和正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检查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指导本科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和各种技术操作,审签诊断报告单,确保心电图检查质量。

4、担任教学任务,搞好进修和实习生的培训工作。

5、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开展断技术和科研工作。

四、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各种技术操作,提出诊断意见。

3、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不断提高检诊水平。

4、参加科研及教学工作,做好进修人员的培训。

5、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五、主管技师、技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主要负责仪器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工作。

2、建立仪器使用档案、随时记录发生的故障及维修情况。

3、督促检查各级人员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熟悉常见的误差,并能设法加以排除。

4、负责科室财产的保管,所需物品的计划,采购和领取工作。

5、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6、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

7、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注:技术员协助主管技师和技师的工作。

第十二节 病理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查结果准确。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疑难病例的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讨论。

5、参加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督促科内人员做好病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搞好登记、统计工作。

7、负责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高本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8、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负责院内、外疑难病例(组织病理学、冷冻切片及细胞病理学)的诊断及会诊。审核下级医师重要诊断报告单,组织病理讨论。

3、参加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学习使用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指导本科室的学科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

5、担任教学工作,搞好进修人员的培训。

6、培训基地的主任医师需承担一定量的进修人员教学任务。

副主任医师按分工履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和正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负责重要的病理检查,审签下级医师的各种重要的疑难病例的诊断报告和医疗文件。确保检查、诊断质量。

2、协助科主任工作,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积极参加本科室的科学研究,学习和运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4、帮助和指导医师、实习生、进修生的工作。

5、培训基地的主治医师应协助上级医师对进修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辅导及管理工作。

四、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及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尸检和活检工作,认真做好病理诊断,发出病理诊断报告。

2、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技术员进行尸检和病理诊断工作。

3、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

4、承担科室有关的预约、登记、联系及准备临床病理讨论会等事务性工作。

5、担任一定的科学研究及教学任务,做好进修人员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7、参加技术室工作3~6个月,熟悉技术室常规、冷冻、特染及免疫组化等技术工作。

8、培训基地的住院医师参加进修医师的专题讲座学习。

五、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1、负责制订病理技术室的建设及发展规划。

2、负责病理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3、精通各项技术室工作并能指导各项技术工作及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4、组织技术室人员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5、负责制订进修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落实具体安排及指导。

6、组织技术室开展科研工作及参加科内外科研工作。

7、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仪器、设备、试剂等选购工作。

副主任技师按分工履行主任技师岗位职责的相应部分。

六、主管技师岗位职责

1、独立承担常规及冷冻切片。

2、独立承担20项以上特殊染色。

3、独立开展免疫组化技术。

4、协助上级技师承担辅导进修技术员的教学工作。

5、在上级技师指导下,独立开展或参加有关的科研工作。

6、参加巨检记录和协助医师做好临床病理讨论会前的准备工作。

7、制作涂片。

8、承担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

七、技师岗位职责

1、独立承担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涂片制作。

2、在上级技师指导下,参加或承担其他技师的工作。

3、在没有专职档案管理员、文秘相应编制的科室,技术员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分别承担下述任务:收费、资料归档、各项登记工作、诊断报告的打印及发送等。

第十三节 输血科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全面负责输血科的临床业务、科研和行政管理。根据医院发展规划和院长任期目标制定本科室发展计划、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全科人员制订并严格执行备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督促做好各项登记、统计和采血、血浆制品及输血器皿的清洗和消毒隔离工作,不断研究和改进输血方法,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考核。经常检查和研究改进保养的血液质量,开展质量控制,把好质量关,提出本科人员的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4、经常深人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5、搜集、掌握国内外输血技术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实际,开展技术革新和新技术项目。

6、督促检查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负责审签仪器、试剂和器材的请领、报销。

7、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本室人员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教育,牢固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

8、负责本科人员资金、劳务费及各种补贴的发放。

9、安排本科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值班。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1、在输血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负责本科室的规章制度检查及技术操作规程的实行,严防差错事故。

2、参加输血科的日常工作,并解决工作中疑难问题。

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生的学习。

4、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计划,学习国内外的配血及血液成份使用等先进技术,开展新的输血科工作项目。

5、协助科主任抓好本科各项工作的质量。

副主任技师按分工履行主任技师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管技师岗位职责

1、在输血科主任及主任或副主任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当班人员负责联系临床所需的血液制品,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的储备工作。

3、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

4、指导和参加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5、负责试剂及器材的请领和管理,负责仪器设备的安装、检修及保养工作。

6、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7、协助主任组织输血科人员业务学习,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业务学习。

8、检查或填写输血科各项登记、统计等。

9、参加科室值班。

四、技师岗位职责

1、在输血科主任及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当班人员负责联系临床所需的血液制品,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的储备工作。

3、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

4、指导和参加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5、参与药品器材的请领和管理,参与仪器设备安装、检测及保养工作。

6、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

7、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业务学习。

8、检查或填写输血科各项登记、统计等。

9、做好科室值班工作。

五、技士职责

1、在输血科主任及主管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经常检查血液质量,做好血液的储备工作。

3、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5、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

6、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业务学习。

7、检查或填写输血科各项登记、统计等。

8、做好值班工作。

第十四节 有关组织职责

一、 学术委员会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讨论研究医院的业务发展规划、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图书资料及病案管理等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审议、研究制定医院的科研计划及专业科室发展规划。

3、审议、研究医院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参与制定医院关于奖励科学成果的规定细则和办法。

4、审议并研究医院有关部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落实情况。

5、为分配使用医疗、教学、科研用房和购置大型医疗器械提供咨询意见和论证意见。

二、医疗抢救小组工作职责

1、认真完成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抢救任务。

2、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承担院前突发事件中伤员的抢治工作。

必要时,应邀参加院内危重病员的救治,

3、抢救小组全体或相关人员始终保持待命状态,以能尽快开展抢救工作。

4、小组成员既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要紧密合作,服从现场抢救负责人的指挥安排。

5、平时要刻苦专研,对本专业技术的应用要精益求精,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6、每年参与1-2次急救演练,以保持常备不懈。

三、医疗事件处理小组职责

1、接受患者的投诉并及时受理投诉。

2、认真倾听患方意见,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医患冲突。

3、对于患者投诉的问题,应做必要的核实,问题重大、矛盾突出时,必须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发现问题,要立刻告知事件发生的所在科室,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医疗事故隐患和减轻伤害后果。

4、为查明医疗事故争议原因,必要时向死者家属及时提出尸检要求,要有书面记录及家属的书面答复意见,如拒绝和拖延尸检而影响对死因的判断,由拒绝和拖延一方负责。为确保尸检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夏秋季不得超过24小时,冬春季不得超过48小时。

5、对有可能导致医患矛盾激化危及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重大事件,在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妥善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可能因医疗事件争议引发的恶性事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四、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职责

医院继续教育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在本院内贯彻监督、执行国家有关医学继续教育的规定,以确保医院卫技人员相关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专业卫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具体职责如下:

1、按照部、省有关医学继教的规定,负责制定本院卫技人员的继教计划、管理制度并督促实施。

2、对执行“继教暂行规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及解决方法。

3、负责本院承办国家及省级继教医学教育项目的申请和具体实施工作。

4、对全院各科继教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五、继续教育科室考核小组职责

考核小组的任务是对经过规定时间轮转学习的住院医师在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思维能力、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全面评估,具体职责如下:

1、客观全面地考评每位轮转住院医师。

2、督促指导轮转学习的住院医师严格按学习计划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求确实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3、督促加强对轮转住院医师的医疗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及医疗安全意识的教育。

4、培养轮转住院医师具有顾大局、识大体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六、教学管理委员会职责

1、教学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教科长、实习生班主任及各教研室主任、大科主任等组成。

2、负责贯彻省市医学教学的有关方针、政策。

3、负责制定教室队伍培养与选拔计划。

4、制定医院有关的教学制度、教学规划、计划,每季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5、讨论医院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予以督促检查。

6、负责评选医院优秀教育工作者,制定相应奖惩措施。

七、继续教育科室考核小组职责

考核小组的任务是对经过规定时间轮转学习的住院医师在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思维能力、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表现作出全面评估,具体职责如下:

1、客观全面地考评每位轮转住院医师。

2、督促指导轮转学习的住院医师严格按学习计划要求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求确实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3、督促加强对轮转住院医师的医疗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及医疗安全意识的教育。

4.培养轮转住院医师具有顾大局、识大体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八、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按照《药品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机构有关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

2、确定本机构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

3、审核本机构拟购入药品的品种、规格、剂型等,审核申报配制

新制剂及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的申请。

4、建立新药引进评审制度,制定本机构新药引进规则,建立评审 专家库,组成评委,负责新药引进评审工作。

5、定期分析本机构药物使用情况,组织专家评价本机构所用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提出淘汰药品品种意见。

6、组织检查毒、麻、精神及放射性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组织药学教育,培训、监督、指导本机构临床各科室合理用药。

8、药事委员会每季召开一次会议,主要内容为:商讨、解决医院重大用药问题,评审新药引进,审批药物淘汰。监督、检查药政法规的执行情况。每次会议要有详细记录。

9、药事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由药剂科负责。

九、保安工作职责

保安既是单位规章制度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者,也是维护单位内部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因此,每个保安人员都要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思想作风。其工作职责:

1、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要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具备维护一方平安站好岗、放好哨的责任感,领导安排在哪里就守卫在哪里。

2、坚守岗位,恪尽职守。要认真积极工作,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不在岗位上嬉逗、打瞌睡。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不徇私作弊。

3、提高警惕,敢于斗争。要保持高度警惕,善于发现治安情况和违法犯罪可疑线索,敢于同现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4、遵纪守法,文明执勤。要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和医院规章制度,注意工作方法,着装整洁,态度和蔼,讲究文明礼貌。

5、加强巡逻,做好记录。要认真履行保安工作任务,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巡视,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汇报,并做好交接班手续。

6、了解情况,熟悉环境。要了解、掌握保卫工作的业务情况及有关制度、办事程序,熟悉执勤区域的环境、道路,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的部位等等。

第二章 科室工作制度

第一节 手术室工作制度

1、手术室应设专人管理进出人员,未经许可不准擅自进手术室。凡是进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衣、帽、裤、鞋,戴好口罩,离开手术室时交还。不准带私人用物进入无菌区,注意内衣、头发、鼻孔勿外露,颈部无挂件。严重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者,不宜参加手术。

2、各科择期手术,应在手术前一日上午10时半前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若是肝炎、结核,或其它细菌感染者需注明,急诊抢救手术可先口头通知,再补手术通知单。通知单须由主治医师签字。

3、手术按通知单进行,必须准时手术,不得随意更改。特殊情况可协商联系。

4、手术室工作人员或手术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有菌无菌手术分室进行,先无菌手术后有菌手术,特殊感染须进行特殊消毒灭菌处理。

5、室内保持严肃安静,禁止高声喧哗,手术时必须注意力集中,不得聊天、看报等。

6、严格执行清点和查对制度,一经上台手术或司械,一般不得就坐,保证手术安全有序。

7、手术室应常备各科急诊手术包及抢救器材。对器械、物品、布类等,应定期清点、维修、报损、补充。手术器械不得外借,如非借不可须经医教科批准、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剧毒药加锁保管。

8、进手术室见习、参观,须经医教科批准,手术室、科主任、护士长同意方可进入,接受手术室工作人员指导,不得擅自出入或窜台。

9、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并做好登记、签名。

10、接送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仔细做好十二查对,防止差错,病人要更换专用手术服进入手术室。

第二节 麻醉科工作制度

一、岗位责任制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运行情况。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7、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8、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

9、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止。

10、术毕书写麻醉后医嘱及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

二、术前会诊、讨论制度

1、麻醉前一天由专人或实施麻醉者到病房访视病人。

2、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如发现术前准备不足,应向手术医师建议或补充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并商讨最佳手术时机。

3、估计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进行ASA评级,选定麻醉方法和麻醉前用药.开麻醉前医嘱。

4、向病人介绍麻醉方式及围手术期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解除病人思想顾虑,使之增强信心。

5、向病人家属介绍病情和麻醉有关情况,填写麻醉知情同意书,并办理家属或患者本人签字手续。

6、认真填写术前会诊单。

7、手术当天早会由会诊者向全科报告会诊情况,决定麻醉方法,遇有疑难危重病人,应重点进行讨论,制订合适的麻醉实施方案,对麻醉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对策。

8、麻醉前讨论在科主任主持下认真进行,必要时向医教科汇报备案.并记载入病程录内和通知经管医师。

三、术后访视制度

1、一般应在术后24小时内对麻醉后病人进行首次随访,特殊病人特殊情况随时加强随访,以了解麻醉后医嘱执行情况和有关麻醉并发症等。

2、将随访结果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必要时在病程录上记录。

3、遇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应会同经治医师共同处理或提出处理意见,随访至情况好转。

4、发现麻醉后严重并发症,必须在科内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吸取教训,并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5、如发生麻醉意外、事故、差错按医疗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四、安全防范制度

1、经常开展医疗安全教育,加强麻醉科全体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2、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实施情况并进行奖罚。

3、充分做好麻醉前准备,不论施行何种麻醉都要求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四落实。熟悉紧急用品的位置。熟练掌握气管内插管等应急操作技能和心肺脑复苏技术。

4、凡遇危重疑难病人,上级医师,科主任要亲临第一线,负责医师要密切观察病情并随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严格查对制度,熟悉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用药需二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熟练掌握麻醉机、呼吸机及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并具备正确判断伪差及排除故障的能力。

6、使用易燃易爆麻醉药品时,严防起火爆炸。室内各种气体钢瓶要有醒目标记,用后空瓶应移出手术间并挂牌表明。接触病人的电器设备严防漏电。

7、疼痛治疗和术后镇痛是新开展的技术,应加强管理,要有相应的质量和安全保证制度,不断总结经验,保证治疗效果,确保病人安全。

8、凡发生重大事件,应在24小时内报告所属市(地)麻醉质控中心,一周内书面报告省麻醉质控中心。

五、药品管理制度

1、麻醉中消耗的药品,于麻醉结束当日,由麻醉科医师书写处方,专人领取或进人电脑统一管理。

2、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3、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如哌替啶、吗啡、芬太尼等实行“六专”(专人、专柜、专锁、专册、专处方、专交班)管理,班班交接,定期清点。(专册:包括病人姓名、手术名称、麻醉方法、用量、残药处理等)。

4、抢救用药品要定量保管,并按规定地点和顺序放置,保证供应。及时补充消耗药品和清理过期失效药品。

5、药品一律不准出借。

六、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1、贵重仪器应由专人负责保管,严格按规程操作。使用人员须经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违章操作如损坏机器,按院赔偿规定负责赔偿;如造成病人痛苦或并发症的,按医疗过失有关规定处理。

2、平时要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发现故障后,应报告仪器保管负责人和科主任,并填维修单,向维修部门提出请修。

3、建立贵重仪器档案,包括购买时间、价格、验收报告、启用时间、使用说明书、维修记录等等。

4、定期请设备科维修保养,包括内部清洁除尘,性能检测,仪表数据校准,易损件定期更换,电器安全监测等。

5、计量设备要定期鉴定,并将鉴定结论粘贴在设备上。

七、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

1、由专人负责麻醉用具的请领、保管。

2、在每个病人进行麻醉操作前后,麻醉者均应用肥皂或消毒剂及清水冼手,入手术室前应按规定着装。

3、麻醉机、回路、抽吸设备等处理;

(l)每个病人麻醉结束后,所有可废弃的物件如吸痰管、气管导管、牙垫、螺纹臂等一次性用品,应按感染质控管理要求放在手术室指定的地方统一处理,不废弃的物品如呼吸囊,双腔导管等,应用流水冲洗后放人薰箱或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

(2)所有不废弃的金属器具应进行高压灭菌消毒。 (3)咽喉镜在每次使用后,用水及消毒液冲,酒精擦净。遇有传染病者,必须用消毒水浸泡。检查电源处于备用状态。

(4)麻醉结束后,用去污剂抹洗麻醉机、手推车、监护仪等。

4、椎管内及局部阻滞设施处理:

(l)一次性穿刺包,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包装完整情况及消毒标志,不合格者应更换;

(2)硬膜外导管、连接器、注射器等使用后应废弃。

5、药物及液体:

(l)一般来说,麻醉科使用的药物大多是单剂量,如一病人未用完的药液,原则上应废弃不再使用。

(2)静脉输液的液体及输液管、针头,输液完毕应废弃。

(3)二氧化碳吸收剂钠石灰,当不再有化学活性时,应废弃。容器在使用前用清洁剂浸泡后再用水冲洗,然后放在架子上晾干。清洁容器应放回麻醉机。

6、需隔离的结核病人,乙肝病人等按规定特殊处理,消耗器材严格选用一次性用品。

7、物品定期作细菌培养,并把报告单粘贴在执行记录本内,超标者应分析寻找原因及时纠正。

八、麻醉恢复室(PACU)管理制度

1、麻醉后恢复室(PACU)是麻醉科实施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麻醉科岗位责任制之一,III医院(有必要的ⅠI级医院参照执行)都应建立麻醉后恢复室(以下简称PACU),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麻醉后病人安全返回病房。

2、麻醉科主任负责PACU的组织领导工作,安排中级以上的麻醉医师和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共同承担PACU的日常医疗和管理工作(以下简称PACU医师和PACU护士)。PACU应配备专职护士,从事PACU病人的监测和护理。

3、全麻病人、硬膜外麻醉平面在T5以上的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由施行麻醉的医师护送至PACU继续观察。

第7篇: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职责

(一)院内感染控制科职责

院内感染控制科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在院长、主管院长以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

1、检查和指导全院有关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4、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5、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6、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7、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8、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9、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10、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

11、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

12、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职责

1、小组成员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以及院内感染控制科指导下进行工作。

2、根据卫生部以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文件等制定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责、流程,并组织实施。

3、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经常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怀疑有院内感染发生时,督促经治医生及时进行有关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及其它必要检查以明确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

4、发现感染病例及时督促经治医生填报好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向院内感染控制科报告。科室漏报率不能高于10%。

5、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科主任及院内感染控制科,并积极协助专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并积极投入治疗以及预防控制工作。

6、协助院内感染控制科专职人员对本科室人员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定期汇总分析科室院内感染监控情况,并向科主任汇报。

7、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8、积极开展医院感染工作的科研和宣传工作。包括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宣传以及卫生学管理。

(三)医务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协助组织医师和医技部门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

3、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助院内感染控制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的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四)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2、协助院内感染控制科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3、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

(五)总务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医院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无害化处理工作。

2、负责组织污水的处理、排放工作,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要求。

3、监督医院营养室的卫生管理工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

4、对托管洗涤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六)药剂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负责本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和通报应用情况。

2及时为临床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定期汇总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量及费用,及时通报临床科室,并会同细菌室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调整抗菌药物的购进。

3、督促临床人员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

(七)设备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根据临床需要消毒灭菌器械采购的要求,进行审核、论证、招标和采购,监督进货产品的质量,并按要求登记。

2、指导临床科室正确使用相关消毒灭菌器械,接到器械使用异常的报告时,及时检查维修。

3、定期对全院消毒灭菌器械及洁净手术室的净化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4、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八)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

2、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实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3、当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时,配合院内感染控制科深入现场采集标本,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微生物鉴定,分析发病原因。

4、与药剂科合作,每季度或半年总结并公布医院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严格控制耐药菌株、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信息。

5、分离出耐药菌及时报告临床科室以及院内感染控制科,以便采取积极有效地隔离预防控制措施,防止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

6、做好院内感染微生物监测资料的登记、统计工作。

7、开展相关的医院感染科研工作。

(九)护工(保洁公司职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在护士长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所用器械、工具分区使用。

3、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及时按分类清洁运输各种医疗废物。

4、做好有关清洁、消毒工作的记录。

(十) 、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职责

1、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2、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机构内处置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3、负责组织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4、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5、负责有关医疗废物登记和档案资料的管理;

6、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他问题。

(十一)污水处理工作人员职责

1、操作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环保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树立高度环境保护责任感。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3、了解设施中的设备性能作用,做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一旦出现故障及时修理,并做好记录。

4、认真填写运行记录,保证各项记录台帐完整和真实。

5、保证消毒操作程序正常运行。

6、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查,确保消毒质量达到排放标准。

7、保证消毒池的清洁卫生,注意安全。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第8篇:27.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与权限

1.总经理

a)组织制定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与指标; b)是公司的第一质量环境安全责任人;

c)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质量政策、法规、标准和要求; d)负责建立公司的组织机构,明确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

e)组织策划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f)任命管理者代表;

g)批准发布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h)提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主持管理评审; i)根据各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业绩情况,进行奖惩。 j)负责审批采购计划和大宗采购计划,批准合格供方;

k)主管公司经营工作,组织开展征求顾客意见和各种市场调查活动,组织售后服务工作的开展;

l)领导产品销售合同评审工作,审批销售合同;

m)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n)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遵守法规,预防污染、保护环境,预防安全事故、职业病、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总经办主任

a)负责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性文件的编制工作,负责文件的发放、修改、归档等管理工作;

b)负责监视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的事件、不符合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现工作等;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日常运行;

c)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工作;编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关体系运行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及其效果验证;

d)负责目标的分解与考核管理工作;负责相关的内、外信息交流与协商;负责记录的归口管理工作;

e)负责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人员的管理和合理的配备,制定公司培训计划,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环境影响、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颁(换)发上岗证;

f)负责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关键环境、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岗位人员的制定相应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和必要的能力培训;保持相应的培训、教育、经历、技能的记录;

g)组织识别与评价各部门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制定并实施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组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讨会议;

h)负责公司经营区、办公区的环境卫生和公司的环境绿化工作;

i)负责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生产废料合格处理商的选择、评审控制实施;负责处置生活垃圾、固体废物、生产废料;

j)负责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的协商沟通工作,预防人身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 k)负责识别组织群体活动(特别是大型群体活动)的危险源,参与评价安全风险,参与制定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参与相应职业健康安全检讨会议; l)负责对相关方施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促进环保和人民健康,保障和谐发展; m)负责分管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实施。 3生技质管部部长

a)负责生产工艺技术类文件、产品标准类、检验类文件、计量管理类、生产管理类文件编制、审核和管理,并对生产工艺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b)组织生产过程不合格品评审,监督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及其效果验证,决定生产过程中有关质量控制事项;

c)负责公司生产设备、设施的统一管理,并负责监督维护等工作; d)负责生产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e)在设备选型采购过程中,保障设备满足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

f)负责对员工进行工艺技术教育培训,注意保护环境,注意个人人身防护,促进环保和员工健康,保障和谐发展;

g)负责进厂原辅料质量的验证,产成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具有独立的产品质量判定和质量否决权;

h)负责不合格原辅料和成品评审,监督不合格原辅材料的处置,验证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

i)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工作;

j)协助市场营销部搞好市场反馈质量信息的处理;

k)负责部门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实施。 4市场营销部部长

a)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工作,准确掌握市场信息,不断开发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b)建立顾客档案,负责协调处理顾客投诉等产品售后服务工作; c)负责组织公司销售产品合同的评审等管理工作;

d)负责收集顾客对产品的意见和需求,为产品改进提供信息,增进顾客满意; e)负责组织实施顾客满意度调查工作;

f)负责公司生产用原辅料、包装材料等物资的采购工作,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负责; g)负责生产用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贮存管理,对贮存物资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h)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合格供方的评审,建立和管理合格供方档案;

i)负责对相关方施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促进环保和人民健康,保障和谐发展。 j)负责公司分管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实施。 k)负责对相关方施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促进环保和人民健康,保障和谐发展。 5财务部部长

a)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按时编制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反映产品成本和经营成本; b)负责环境管理方案的资金支持和控制;

c)负责财务控制,合理利用资金,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的需求。

e)负责对相关方施加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促进环保和人民健康,保障和谐发展; f)负责部门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实施; 6车间主任

a)根据生技质管部下达的生产计划编制车间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

b)负责贯彻工艺技术文件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c)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监管和测量,及时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 d)各种原辅材料投入生产前,应严格检验,不合格材料不准投入生产; e)负责产品的标识,不合格品的处置;

f)负责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注意保护环境,注意个人人身防护,促进环保和员工健康,保障和谐发展;

g)负责部门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实施。 7环境管理专员

a)负责公司环境管理工作,预防环境污染事件、事故的发生; b)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环境管理的日常运行; c)主持较大污染问题、事故的处理工作;

d)负责组织公司出现的环境事件、不符合,采取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验证评审工作; e)组织识别与评价公司环境因素,提出环境分目标(指标),制定并实施环境管理方案,组织并参加相应环境检讨会议;

f)负责部门范围内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实施; i)负责相关的内、外信息交流。 8质量检验员

a)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准确无误地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b)按照各自权限进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 c)对质量活动的失控有报告和处置权。 9业务员

a)认真参与合同评审,准确掌握顾客要求; b)按顾客要求认真核对原搞,准确无误的填写合同; c)学习《合同法》及专业知识,广搜市场信息。服务于顾客。 10采购员

a)认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物料采购,对本人所采购的物资质量负责; b)掌握采购产品使用情况的信息,参与供方的评价; c)对技术要求不清的采购文件,要求明确后再进行采购。 11设备管理员

a)认真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检查设备技术状态,对设备正常运行负责; b)做好设备检修、保养记录;

c)对违反设备操作规程者有提出处理建议权。 12仓库管理员

a)做好库房管理,必须使其账、卡、物相符,完善各类台账的管理;

b)把好人库验收关和出库核实关,必须凭入库单和质检合格证办理入库签收;凭领料单上注明的名称、规格、型号等准确无误地发货;

c)认真执行贮存、防护的有关规定,对人库验收、贮存、发放质量负责; d)保证库存物资标识清楚、摆放整齐、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物资管理质量负责; c)妥善保管采购中的有关单据和领用中的有关单据,归档存放不得丢失; f)每月25日进行库存盘点,核对账物、月底前报财务部。 13内审员

a)根据审核计划要求,编制检查表,开展内部审核; b)根据观察的客观事实、公正的对其审核对象作出准确性评价,对提出的不合格报告的准确性和审核结果的公正性负责;

c)保证对审核中接触的机密事项保守秘密;

d)有提出不合格报告和开展审核活动的权力,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c)协助组长编写审核报告。 14班组长

a)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开展本班组的质量活动,对本班组的产品质量负责; b)严格执行工序控制程序,对工序质量负责; c)负责做好质量记录。 15操作者

a)严格按工艺及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操作,对本人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b)积极参加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

c)对上道工序不合格品,在未采取相应处置前有权拒绝生产,并向有关人员报告; d)认真填写质量记录;

e)熟悉设备性能,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保持设备正常运行; f)有反映产品质量和管理问题的权力。

上一篇:小学教学教学活动总结下一篇:家电下乡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