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标准格式经典

2023-05-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经典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国家标准)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详细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图书类 【格式】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

[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

[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

[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第2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如下:

参考论文集的格式

作者.论文名称[G].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吴葳, 洪炳熔. 自由浮游空间机器人捕捉目标的运动规划研究[G]. 中国第五届机器人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6-48

参考学位论文的格式

作者.论文名称[D].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起始页码. 谌颖. 空间最优交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92.

参考书籍的格式

作者(多名作者中间用逗号隔开).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林来兴. 空间控制技术[M].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

参考期刊的格式

作者(多名作者中间用逗号隔开).文章标题[J].期刊名,年份,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汪红,张咏梅.抵押品替代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运用分析[J].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管理,2007(8):34-37.

参考报纸的格式

作者(多名作者中间用逗号隔开). 文章标题[N].报纸名,年-月-日. 李赟,鲁静静.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新型国家[N].人民日报,2008-10-9.

参考文献列示方法: [1][美]尼尔·卡恩,约瑟夫·拉宾斯基,罗纳德·兰卡斯特,莫里·塞尔丁.房地产市场分析方法与应用[M](张红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顾志明等.城镇住房市场细分和住房供应结构研究[J].中国房地产,2001(3):20-23. [3] ……

第3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新)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各类参考文献,均要求统一按标准的编写格式排列于文末,具体情况如下:

(1)中文专著、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专刊P.其他文献Z)

(2)中文期刊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号).

(3)中文报纸文章的编写格式:[序导]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版次).

(4)外文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与中文文献的格式相比,译著、译文的编写格式中多了[原作者国别]和中文译者,具体如下:[序号][原作者国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标识类型].中文译者. 中文本的出版社所在地名:中文出版社或中文报刊名,出版年、或年卷期号或出版年月日(版次)。

(5)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编写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主要题名.[100].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电子文献的编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载体类型标识].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年月日/引用的日期(任选其一)(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服EB;电子载体类型及代码为:磁带MF、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7)英文文献的编写格式:英文文献的编写格式(包括标点符号)如中文文献,其中著者名、文章名不使用斜体,人名、地名、出版社名称按规范格式书写。文才引文序号与文不末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均用方括号[],引文的页码一律用圆括号写在文中引文序号之后,只有一个参考文献的可不加页码。例:“﹟﹟﹟﹟1](P16)”。或“﹟﹟﹟﹟[1]”。在正文中没有具体注明的参考文献,排列于具体注明(直接引用)的文献之后,并按最后一个引用文献的序号依次排列。

4、注释是对论文中的有关词语、内容及引文处等所作的说明,用圆圈标注①②„„,置于当页地脚。

第4篇:科技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般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必须遵循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

则》规则,格式如下:

A. 期刊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袁庆龙.Ni-P合金研究[J].太原理工学报,2001,32(1):51-53.

B. 专著: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刘国钧.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31.

C. 论文集: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孙品一.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C].中国自然科学研究会.科技学论文集(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 学位论文: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如: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E. 报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研F. 究院,1997.

F. 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G. 国际、国家标准: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H. 社,1996.

H. 报纸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I.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

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更新/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

,1998-08-16/1998-10-04 J. 条例: [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例如:[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Z].1991—06—0

5K. 译著:[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

止页码.L. 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

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第5篇:参考文献的基本格式标准

一、论文正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方式

1、论文中注明参考文献作者时,只列出相关作者的姓氏,中文姓名也用拼音列出其姓氏。当引用的作者是一位时,按下列方式列出: Long (1991) argues that …. Zhang (2001) argues that …

当引用的作者为二至三位时,按下列方式列出: Perkins and Gass (1996) argue that…. Zhang, Li and Wang (1996) argue that …

当引用的作者超过三位时,只列出第一位作者,其他的作者用缩写et al.表示:

Sanders et al. (1992) studied coherence relations ….

2、需要注明参考文献的具体页码时使用冒号,冒号和页码之间空一格: Messick (1989: 20) presents … Hu (1994: 5-6) points out that …

3、 直接引用文献时,如所引用的内容超过50单词,应另起一段,左右缩进两个字符:

Lorenz (1999: 55) voiced a very similar view that because in written communication, coherence cannot be explicitly negotiated face-to-face between text producer and text receiver,

writers therefore have every reason for trying to be unequivocal and to make their ideas, intentions and arguments unmistakably clear. One way of doing this is to carefully signal logical relations and thereby ‘signpost’ the path to coherence for the reader. Consequently, when looking at the fabrication of coherence in written discourse, we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ose explicit signposts of coherence, i.e. the text’s cohesive ties.

4、在句尾注明参考文献作者时,句号应在括号之外。直接引用部分用斜体字表示(一般不在论文中用引号)。作者人数多于三人时采用et al.缩写表示。例如:

The first criticism is that the text-based researchers choose to study the text itself for methodological convenience (Givón 1995: 59).

During the 1970s there were considerable moves within language teaching to embrace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Brumfit et al. 1979: 21).

5、引用间接材料 If construct validity is seen as … in the short run (Shepard 1993: 444, cited in Chapelle 1998).

6、引用中文文献

在英文论文中引用中文文献,要按英文论文的引文格式注明作者和出处。比如:

For example, text studies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were more or less concerned with text grammar and textual grammaticality (Hu 1994: 5-6).

These scholars chose to study coherence as a social phenomenon, rather than a mental phenomenon (Zhu & Yan 2001).

7、引用多篇参考文献时,作者按姓氏字母顺序排列

The situation with accuracy is not so clear. Some studies (e.g., Foster & Skehan 1996; Mehnert 1998; Skehan & Foster 1997) do suggest that accuracy is raised when there is planning, but other studies (e.g., Crookes 1989; Ortega 1999; Wigglesworth 1997, 2001) do not support this claim.

8、一位作者有多篇著作被引用时,著作按出版年代顺序排列 According to Halliday (1973, 1978, 1985, 1994), language has three main metafunctions, namely, ideational metafunction, 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 and textual metafunction.

However, McNamara (1995; McNamara & Lumley 1997) has challenged the Bachman model.

However, researchers have challenged the Bachman model (McNamara 1995; McNamara & Lumley 1997).

9、同一作者同一年内有两篇以上文献被引用时,用a, b, c顺序表示: He draws up a possible research agenda that would flow from the inclusion of a social perspective – and in-deed such a research agenda has already borne fruit in several studies of the nature of the interaction in oral tests (Porter 1991a, 1991b).

10、 作者姓氏相同时,要注明名字的缩写,并按名字的字母顺序排列: M. Dawkins (1980) and R. Dawkins (1986) have contributed to an understanding of consciousness in animals.

11、 参考文献是某个刊物而无作者时,注明刊物的名称和时间。例如: According to a national study (Education Week, January 13, 2000), 49 of the 50 states have adopted standards …

12、 参考文献引用某个单位的刊物而无具体作者时,列出时间即可。例如: According to the Council of Chief State School Officers (1998), 47 states publicly report test scores.

二、论文结尾的参考文献

为避免作者姓名缩写后出现同名现象,目前主流语言学杂志的倾向是在参考文献中不再使用缩写来表示作者的名字,而是使用全称[1]。西文作者的中间名不用标注出来。书名要用斜体标注。要列出出版地和出版社,中间用冒号分隔。书名和专有名词均只大写单词的首字母,三个字母以下的介词和连词的首字母不大写。折行时缩进2个字母。

1、参考文献为一位作者

Connor, Ulla. 1996.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参考文献多于一位作者时,不要使用 et al(与文中引用的格式不同),用&替代and。

Brown, Gillian & Yule, Georg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tt, David & Fahey, Rhondda & Spinks, Sue & Yallop, Colin. 1995. Using Functional Grammar: An Explorer’s Guide. Macquarie University: National Centre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3、参考文献是学术刊物中的论文

需标注论文所在刊物的名称、卷号(volume number)和论文相关页码。刊物的名称用斜体标注。如果所引用期刊的整卷统一编排页码(即一卷中的若干期连续编排页码),那么在参考文献中不需要提供期号(issue number),只需提

供卷号和页码。只大写论文题目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冒号或分号后面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刊物名称按书名处理。

Ouhalla, Jamal. 1993. Subject-extraction, negation and the anti-agreement effect’,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1, 477–518.

如果每一期单独编排页码(即每期从第1页开始),那么则需要提供期号。例如:

Bateman, John. & Rondhuis, Klaas. 1997. Coherence relations: Towards a general specification. Discourse Processes, 24 (1), 3-49.

4、 参考文献是论文集

主编是一个人时用(Ed.),两人以上用(Eds.)例如: Couture, Babara. (Ed.). 1986.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Writing: Research perspectives.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Bublitz, Wolfram.& Lenk, Uta & Ventola, Eija. (Eds.). 1999. Cohere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5、 参考文献是论文集中的论文

此时作者姓名均为全称,论文集编者姓为全称,名为缩写。例如: Kihm, Alain. 2001. Noun class, gender, and the lexicon-syntax-morphology interfaces, in R. Kayne & G. Cinque (eds.),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Syntax.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参考文献是会议论文

Jochens, John. 1992. Gender equality in law?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6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enter for Medieval and Early Renaissance Studies, Binghamton, New York.

7、参考文献是未出版的博士论文 论文名按书名处理。 Boukhris, Fatima. 1998. Les Clitiques en Berbe`re Tamazighte,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Mohamed V, Rabat.

8、参考文献是网上的资料

除了注明资料来源的网址外,还要注明查阅资料的日期或下载资料的日期,因为不同时间的网上资料的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

Franks, Steven. 2005. Bulgarian Clitics are positioned in the syntax.

http://www.cogs.indiana.edu/people/hompages/franks/Bg_clitics_remark_dense.pdf (17 May, 2006)

9、参考文献是中文

将文献名、作者、年代等出版信息译成英文,并把中文信息放在括号内。

Hu, Zhuanglin. 1994. Discours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Zhu, Yongsheng. & Yan, Shiqing. 2001. Reflections on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0、参考文献是某个刊物而无作者

Education Week. January, 1997. Quality counts 1997: A report card on the conditions of education in 50 states.11、参考文献是某个单位的刊物而无具体作者

Council of Chief States School Officers. 1998. Annual Survey of State Student Assessment Programs. Washington, DC: Author.

12、参考资料排序

(1) 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序。

(2) 同一作者有多个参考文献时,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序。例如: Ouhalla, Jamal. 1991. Functional Categories and Parametric Variation, Routledge: London.

Ouhalla, Jamal. 1993. ‘Subject-Extraction, Negation and the Anti-agreement Effect’, 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1, 477–518.

(3) 同一作者单独完成的文献优先于该作者与他人合作的文献。例如: Halliday, Michael.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ichael & Hasan, Ruqaiya.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4) 西文姓名前缀van, de等也按姓氏排序。例如:

Chomsky, Noam.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A: MIT Press.

de Beaugrande, Robert. 1980. Text, Discourse, and Process: Towards a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of texts. 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5) 中文文献翻译成英文之后,与其他英文文献一起按字母顺序排列,如:

Ouhalla, Jamal. 1991. Functional Categories and Parametric Variation. London: Routledge,

Zhu, Yongsheng. & Yan, Shiqing. 2001. Reflections on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修订于2009年2月27日)

第6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8.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

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

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探索性研究法 探索性研究法是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它是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出新颖而独特的成果或产品。 信息研究方法

信息研究方法是利用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信息方法就是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信息方法是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描述性研究法

描述性研究法是一种简单的研究方法,它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但在科学研究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它有利于普及工作,它的实例很多,有带揭示性的多种情况的调查;有对实际问题的说明;也有对某些现状的看法等。

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就是在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的情况下,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的处理,从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成果。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它们的质和量是紧密联系,质变和量变是互相制约的。要达到真正的科学认识,不仅要研究质的规定性,还必须重视对它们的量进行考察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数学方法主要有统计处理和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在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辩想象、分析综合等,它对于一切科学研究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而以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为代表的系统科学方法,又为人类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上一篇:常州哪里可以贷款下一篇:作文央视春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