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一共涵盖5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园林设计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园林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根据园林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园林设计的实践经验,对现代园林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园林设计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进步有所裨益。

第一篇:园林设计论文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

摘要: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千城一面的城市形象,千篇一律的绿化种植等问题逐渐突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各自的风貌特征,因不同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然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很多堆砌设计符号的作品越来越多,缺乏深入思考的设计作品难以给群众带来审美乐趣,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值得当代年轻设计师们借鉴,可以丰富现代园林景观的传统文化内涵,营造理想的诗意家园。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古典园林;设计思想

引言

结合对传统文化中古典园林设计的核心思想及一些代表性特征的分析,提出将其有效融入古典园林设计的途径,为自然园林的长远发展提出有效建议。 有鉴于此,对经典园林设计理念在现代园林造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为业内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更好地为园林行业的健康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重要意义

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有效應用,以及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现代园林造景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获得显著提升,其审美观念也出现了改变,同时展现出了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趋势。此外,在设计现代园林景观时,已经有更多的人立足人性化及生态化视角去审视园林作品,要求现代园林景观不但要满足自身的审美要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协调自然环境间的关系,最终达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将古典园林设计理念有效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让传统设计手法得以丰富及创新,通过对更多现代元素的应用,将古典园林内容及单一形式的缺点进行有效的弥补,最终可呈现出多元化的现代景观,一方面能够满足传统艺术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充分满足了社会需要的功能性及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今天,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下,我国涌入了很多西方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现代园林设计,这样让我国现代景观园林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设计形式,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许多现代园林景观照抄国外景观设计形式,不仅未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还同当地自然环境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矛盾,只是简单的叠加了各类景观要素,缺乏明确的主体及中心思想,为此,我们有必要将古典园林设计思想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去。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

2.1传统文化元素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观赏性,而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设计师并不要求对盆栽植物进行过多地修剪,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其原有的外形,这种自然的形态更能够体现出其中的韵味。除此之外,对于盆栽植物的品种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一些地域性的影响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传统文化中有“金玉满堂”、“玉堂春富贵”的说法,寄托着民众对于美好生活,宜居空间的期盼。“金玉满堂”指的是桂花、玉兰、石榴、海棠四种植物;“玉堂春富贵”指的是玉兰、海棠、迎春、牡丹、桂花五种植物。“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古代诗人们对植物的歌颂赞扬成为植物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无形中塑造着中国人对于庭院空间的想象。

要想提高现代园林景观的观赏及游览价值,需要设计人员重视对植物配置的造景作用,以此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空间环境以及气候环境。作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还可以强化对我国古典植物的合理应用,并合理搭配植物层次,这样既可以丰富园林景观功能,还能够满足生态保护需求。

2.2在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应用

一是,水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但是水资源却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征,但是园林工程必然离不开水资源支持,所以工作人员在今后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水资源问题。在进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之前,设计师需要对场地的供水量进行调研,根据获得的数据确定节水方案,通过合理利用灌溉方法、加强水循环应用等方法,降低水资源消耗量。二是要对废弃材料重复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步,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事业愈发成熟,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废弃材料,造成了资金浪费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设计师可以结合废弃材料回收再利用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从而有效降低园林景观建设成本。三是,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想要进行创新,就必须要把握住节能环保这一主题,对太阳能、风能等进行合理应用,从而提升再生能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第四,要充分重视水景设计。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当中水景是重要组成部分,从实际设计经验来看,水景的合理利用,能切实提升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审美效果等,改善场地小气候,设计师可根据场地的文化底蕴,对水景进行造型设计,同时考虑本地气候变化,选择恰当的水景材料等,并做好水景的防水施工,保证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水准[1]。

2.3传统表现手法在空间创造中的应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一些传统的景观表现手法来营造出设计的氛围,如分景、借景、隔景、对景的应用都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空间的层次感,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的景色。分景是运用门、廊、山等元素,将园林分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借景是把远景巧妙地“借”到景观中,成为景观的一部分;隔景是在园林中套一个小园林,营造独具特色的小园林;对景是让景观在动静、虚实、大小、曲直上变化,丰富景观的层次。将框景的技术手法应用到景墙的设计中,人们可以通过镂空的景墙观赏植物造景等,充分地表现出园林景观中雅致的意蕴。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应先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对一些生活设施、历史文化遗迹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地增强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窗的方式对空间进行优化和改进,在局部的细节中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意蕴。如,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考察,更加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原有周边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等,提高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呈现本地文化底蕴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2]。

3、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园林设计中蕴含着微气候设计规律。古人凭借风水学说和实践经验营造出了宜居的环境。古典园林“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设计美学,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寻求宜居的人居环境,古典园林虽然形式上不再具普适性,但其对微气候营造的理念仍然可以用于指导城市规划设计[3]。

参考文献

[1]杨丽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与艺术实践[J].建筑结构,2021,52(03):156.

摘要:<正>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建筑设计在优化传统结构布局的

[2]张佩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策略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28(01):71-73.

[3]曾子航.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J].砖瓦,2021,(01):70-72.

作者:张光耀

第二篇: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规划原则

【摘 要】园林道路在园林体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不但连接了园林中各个景点,让人们便捷有序地观赏园林风景,也为人们提供了通达休息活动场所的路径,同时它还是园林风景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应重视道路系统的规划。园林道路的合理规划,不但可以提高园林的整体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性。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道路;规划原则

1 引言

园林空间的划分和景观功能组织分配的合理与否,都与园林道路布局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园林中的交通枢纽,它直接决定了园林交通的畅通性,是园林景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功能性为主,然后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合理进行道路类型的选型,把园林道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1]。除此之外,园林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艺术审美也是园林设计道路设计中的关键艺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表现园林道路的功能性和美观性[2]。

2 园林道路的作用

2.1 优化园林空间

在进行园林建设时,绿植、地形、建筑规划都会影响到园林空间的排布,园林道路的建设也和这些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园林道路的合理规划设计,对于园林景区功能的合理分割有着积极作用,而且还很好地保障园林的整体性。园林道路是实现园林空间重构的最主要的手段,它对于园林景观体系和园林景区的特色分布起着关键作用。

2.2 发挥道路交通的作用

园林道路在园林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交通作用,园林道路在园林中的分布,可以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地通达各个园林景点进行观赏,也使园林的建设运输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除此之外,园林道路还可以为观赏的人群提供活动和休息的场所的路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观赏园林风景的体验感。

2.3 表现构造美学

园林道路也是园林风景中的一部分,它除了发挥它在风景园林中的交通作用之外,它也是园林中的一道风景线。在风景园林中有着各式各样颜色各异的道路,它不同的颜色、不通的构造、不同的几何形态,为园林增添了更多的风景层次和色彩。除了提高人们对风景园林的体验感和视觉享受之外,还为园林提升了“人气”,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2.4 保护园林安全

园林道路除了在发挥自身的性能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风景园林,提高了风景园林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有积水的情况下,除了可以通过地下水渠进行排水,还可以利用园林道路进行排水;其次,园林道路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整个园林。园林道路可以指引观赏风景的人们,防止游客在迷失方向时盲目探索,避免了人们在观赏时对园林风景的整体破坏。

3 园林道路的分类

园林道路的类型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属性方式来决定的。在功能上,园林道路可以分为主园林干道、次级园林道路和幽静小路。主园林道路就是风景园林中的主干道,它是连接各个景点之间的纽带;次园林道路主要是连接风景园林的各个功能模块建筑单体,为游客观光和游览提供了便利;幽静小路主要是针对需要休息和放松的游客而设计的林间小路。从结构上进行分类,可以把园林道路分为3种类型:路堑型、路堤型和特殊类。路堑道路因为是比四周绿地要低而且路缘石要比路面两侧还要高,所以该路型对于道路排水有积极作用;路堤性道路基本是和路塹型相反,四周绿地是低于路面的,而且是利用明沟来进行排水;特殊类道路主要是为观赏游览的游客提供乐趣、根据地形而设计的,其中有攀梯、布石等多种类型。

4 园林道路规划遵循的原则

4.1 联通和安全的原则

在游览观光风景园林都是通过道路进行游览,一般情况下,园林道路连接方式都少有单线的情况出现,更多的还是以闭环连接的方式为主。游客在观赏时都不会选择重复路线,对于有些位置比较隐蔽的景点,如不能设置闭环路线,可在该地点开一条小路,穿越该隐蔽景点,就达到游览和通行的目的。在进行园林道路的设计时,安全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到风景园林进行观赏的游客不同人群,有老人也有儿童,或者是残疾人也会有,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使用需求,在进行设计时要确保路面平整和符合标准,确保游客的安全。

另外,在道路分布上也要合理规划,园林道路不能设计得太多太杂,要避免道路穿过草坪和绿化带的情况出现,但也要确保可以到达每个景点,保证游客可以观赏到任何一处景色。在设计时,道路走向和方向应该要符合人们的行走习惯,不但要实现对园林景观和绿地的保护,也要保证游客的游览需求。

4.2 表现出园林系统的原则

园林道路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道路的规划设计时,要确保园林道路和风景园林的整体和系统性。在整个风景园林系统中,要保持園林和园林道路的整体性和和谐性,不但要保证游客对风景园林进行观光,而且要表现出整体的协调性。除此之外,园林道路的设计规划要符合地形地势要求,确保园林景观和园林道路的和谐统一,发挥园林道路与风景园林互相促进的作用,为和谐的园林景观的构建发挥推动作用。

此外,园林道路的设计应该要有其自身的系统,要保持它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虽然在风景园林中道路的类型比较多,但无论是哪种类型、哪个层级,都应该要符合整个园林系统的要求,提高园林道路的通达性、均衡性和整体协调性。与此同时,园林道路还应该要具备美观性和观赏性,要符合整个风景园林的整体基调,还要发挥其划分空间的作用。

4.3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体现在中国的科学发展方面,在风景园林道路的设计和规划上也有体现。关于园林的可持续发展也应该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游客服务的理念,而作为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道路的设计和规划也应该要遵循这一原则。园林道路主要就是为游客服务而设计的,在园林道路的设计规划活动的过程中,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使用者的需求,才能实现园林道路的合理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一些细节的设计,如活动休息场地的位置和距离的合理性,加强对易磨损的路段的维护等。

4.4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林道路的设计和规划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得园林道路的分布和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才能使园林道路和整个园林更加协调。对于园林道路的分布和布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考虑到地形、地势景点位置分布等诸多因素来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要发挥其功能性和美观性;道路的风格设计也应该要为整个园林系统服务,在图案、色彩等方面保证与整个园林的和谐性。

4.5 明确目的原则

对于园林道路的设计和规划,要有明确的目的,整个园林道路系统是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园林中每个路段的设计目的都要明确。例如,有的园林道路的设计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活动休息的场所路径;有的是为了引导游客进行观景;有的就只是一个简单的通道,所以在设计规划时要明确功能体系,要明确道路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5 结语

在进行园林道路的设计规划活动中,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从多方面入手,除了要发挥道路的自身功能以外,还要发挥其综合性能,保证园林道路和整个园林景观相协调[3]。除此之外,园林道路的设计者也应该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园林道路艺术性和功能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嘉丽.论市政园林工程中道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01):147.

【2】刘双.风景园林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9,39(10):157-159.

【3】孙云丽.单位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18,194(26):54-55.

【作者简介】黄智(1986-),男,福建泉州人,工程师,从事园林设计管理研究。

作者:黄智

第三篇:浅谈我国现代园林设计理论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园林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根据园林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园林设计的实践经验,对现代园林设计的要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园林设计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进步有所裨益。

【关键词】 园林; 设计; 要点;

园林的设计总的来说是要反映出人们的大众审美眼光和时代的科技水平,它也是人们对于一种理想化的生存空间的向往,一个可以放松心灵的休憩之地。在现代进行园林的选址已经不是只局限在名山大川之中了,而是多在城市之中,处于交通枢纽甚至闹市街头,以及各个大型的住宅区或者工业区,在园林建设中使用的材料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植物和建筑材料,而是加入了更多的现代化元素,例如灯光、音响和水体等等。本文就针对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一些要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1 现代园林设计的功能和理念

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者说在现在的都市人心中,园林的意义已经远不止游玩或者休憩这么简单了,它也兼具了一个环境保护以及放松心灵的功能。园林中的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的最佳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并且还以在一定程度上吸附一些有害的气体和尘埃,使得都市中的空气污染得以一定程度的减轻,还可以起到调节湿度、减低噪声以及放风、放火等等效用。特别是在对于都市人的精神上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在园林优美的景色中,可以消除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压力带来的疲劳和紧张,恢复脑力和体力。园林中还可以进行一些文化娱乐或者科普教育等活动,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在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中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的,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愿望。这一点在苏州园林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苏州园林的设计讲究多种的技巧,但是在设计中整体的理念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也就是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这种理念在我国还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就是所谓的“风水学”。虽然现代文化中有些过激的理念认为“风水学”完全是封建迷信,对其鄙弃不已。我们不否认风水学中固然是有很多糟粕的,但事实上也保存不少有益的内容,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还有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切忌不能盲目的追求豪华和宏大的园林,而使其远离了融入自然的初衷;二是不能只片面注重模仿,只是一味照搬别人的园林设计,没有自己的特色;三是不能没有人文的关怀在园林的设计中,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四是不能只注重表面的富丽堂皇,而不顾成本投入以及后期的管理问题;五是在园林的建造中不能罔顾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当地的植被等;六是不能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随意的配置;七是要注重园林中植物的多样性配置;八是不能只注重植物的种类问题,而忽视了其具体的规格以及品种。

2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要点分析

2.1 环境感染力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将“景“和“意”有效的融合起来,才能达到所谓的情景交融,以景动情的效果。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更是要特别注重环境育人的作用。因为园林对于现代人已经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精神场所,它所表现出的景观要使人感到积极向上以及有生命力和朝气的环境氛围,达到一种人文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绿化设计的目标。

2.2 时代特色

在现代园林设计的表现形式中,要尽量达到清新、典雅的效果,并且在尺度上也要掌握得宜。在园林中的绿色休闲场所也要满足人们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功能,并且做到简单朴素、大方,在色彩的运用上也要做到简单明快,在构思上尽量巧妙一些,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资金的投入方面,要尽量降低成本,要考虑到其經济性,并且在园林所处地区的人群类型也要有所考虑,体现出设计中的时代特色,可以运用一些时代元素在其中,使人们感受到时代的风格。

2.3 因地制宜

在对园林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到季节的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景观特点,使得其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得到很好的互补,在人工和自然的结合方面也要投入较多心力。若要设计生态的园林,那么在园区中就要以森林和乔木为主,然后组成各种不同特色的生态森林区,在一些建筑物之间还可以适当的搞一些灌木或者草坪。园林总是离不开山水的,这也是园林的灵气所在。就北方来说,每年有五个月份水都是结冰的,就可以利用来建冰场,在南方呢,就可以利用园林或者其周边的一些环境特色来引水入园,或者就在园中挖池,建造一定规模的水系。在这个水系周围还可以设计很多丰富的绿化景观,使其既能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增添一些别致的情境。

2.4 绿色为主导色,突出造景的美

在园林的环境中应该是繁花盛开,同时满目苍翠,一片碧绿相呼应的,这才是最宜人的景观,也是最让人们感到放松和舒适的景观。要创造宜人的景观就需要绿化来帮忙,特别是在景观的合理配置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园林中的休闲绿地基本都是以绿色作为主导色的,但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不同的艺术美和自然美来。比如在春天是繁花盛开,在夏天是浓荫遮日,在秋天就是丹桂飘香,在冬天就是一片傲雪寒梅,在园林的设计中还可以加入一些春华秋实的精神内涵在里面。

2.5 造景的要点

园林中进行植物造景,就是采用乔木和灌木以及一些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同时结合这些植物各自的生长特点来塑造出植物本身的色彩和线条方面的美感来,使得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并达到互相呼应的效果。在意境的表达中也要创造可以分出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艺术效果。总的来说植物造景在园林中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出时序景观,也就是植物随着季节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景致。这种植物的季节变化也会为园林增添一种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观感,在设计时就要根据植物的季节特性,将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得其跟随季节的改变呈现不同的魅力。二是形成一个空间上的变化。植物是一个三维体的,在园林的造景中也是营造一种空间感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些植物的空间感的创造,使得人们在不同的视角和视点都可以产生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可以通过园区中的植物组合来营造不同的景点,根据树木的种类或者大小来组织出不同的空间景观,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幽静的休憩空间。

2.6 服务系统

园林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也不能忽视,因为它是满足人们日常活动的基本需求的。在服务的设施上,一定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比如商业服务设施,就要设置成外向型的,在人流通过的必经之地设置方面人们购买;垃圾桶的设置也要特别注意,不要发生因为堵塞而臭气熏天的事情。

3 结语

现代园林的设计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而当今社会,中西方的文化正是激烈碰撞和交汇的时期,我们的设计师就需要不断的研究开拓,以开放和务实的眼光对待园林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不断追求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

参考文献:

[1]胡晓燕,浅谈现代园林设计[J],科技资讯,2007(30)

[2]王蒙,王成义,现代园林综述[J],中国电子商,2009(10)

[3]刘智,现代园林设计的要点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9(05)

[4]温军鹰,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古文化[J],时代文学,2008(12)

[5]秦彦星,现代园林设计中文化内涵的探索[J],中国科技财富,2010(16)

作者:刘家珊

第四篇:园林设计中现代设计理论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现代设计理念不断创新,园林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在现代设计理论以及设计原则的指导下,园林设计要积极转变设计原则与设计方式,从而创造环境优美的休憩空间,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设计理念展开深入的分析,从而具体阐述园林设计中现代设计理念的应用,为未来的园林发展作出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现代设计理念;园林设计;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在现代各种先进的设计理论不断引入的前提下,现代园林设计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当前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在现代理念的运用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园林设计师要具体结合当前园林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把握现代设计理论的内涵,从而将其更好地融入到设计中来,积极提高园林的性能以及效益。

1.现代设计理念概述

现代设计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园林设计指导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起着举足经重的作用,主要的设计原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注重功能需求。现代设计理念坚持作以人为最终的服务目标,主要强调设计的功能主义;二是注重自然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理念始终贯穿整个设计理论,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三是简洁实用。现代的设计理论摆脱了传统的设计形态,进行了技术的不断,提倡运用几何单体,强调简洁实用的设计;四是注重工艺美。现代设计理念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相互结合,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了技术的创新,在工艺美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园林设计中现代设计理论的应用

园林设计,即在一定的地域下,充分运用相关的园林艺术以及工程技术手段,结合一定的人文因素,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草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从而创建美的自然环境的过程。在现代设计理论中,主要的核心理论有三类:一是平面构成,二是色彩构成;三是立体构成,这三大类理论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2.1平面构成理论在园林设计的应用

平面构成,即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通过分析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从而进行编排和组合,主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进而创造形象,同时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平面构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逐渐渗入到园林设计的整个过程中。

平面构成主要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点、线、面。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平面布置和界面设计中,主要是通过点、线、面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这是园林造型的基础因素。从平面构成基础的美学角度出发,可以通過具体分析园林设计中的各个景点、园路,从而发现点线面的存在,在整体上来讲,平面构成有利于园林的设计以及组织。在园林的设计中,点的存在,通常都是指景点,没有针对性,主要是相对存在的,在大小、方向以及形态上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平面构成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主要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园林景观在整体的空间上呈现一个有序的形态美。例如在设计中心广场时,可以通过人们视觉的敏感点来构图,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设计园路时,可以把园林看成一条线,通过运用不同的线性设计,使园路不仅具备交通上的功能,还能拥有美学上的功能,从而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把点、线、面三者具体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台阶的设计时,在结构上可以进行排列重复设计,从而在整个视觉给人很强的秩序感以及韵律感。在进行用地设计时,也可以在总体上进行规划,例如在总用地面积为210002的地带上,要实现各个景观的分区,主要可以通过平面构建理论来实现,如下表所示。

2.2色彩理论在园林设计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园林景观的色彩造型已经成为了设计中的一大要素。由于色彩具有节奏感、轻重感、距离感以及质感,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素养。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运用色彩能够使景观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调节人们的情绪。例如利用红色,可以渲染喜庆的氛围。同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造型、色彩过渡、色彩组合以及建筑的设色上都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例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色彩的造型能力,从而使园林景观小品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同时也能够成为景观的标识。在景观空间的设计中,当空间与空间之间需要进行过渡设计时,可以通过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彩度来营造不同的空间,从而在整体的视觉上给人强烈的节奏感以及韵律感。同时,在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时,也可以通过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彩度来进行构图。当植物的色彩过于单调时,可以通过加入其它的颜色来进行调和,从而使整体感观趋于柔和。在加入彩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色相来区分色彩,从而使景观能够协调、有序,从而激发了人们的游玩兴趣。

2.3立体构成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立体构成,即空间构成,主要通过运用一定的材料以及力学理论,从而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构成方法。立体构成主要是由点、线、面、对称以及肌理形成的,能够给人意境上的享受。空间作为园林设计的本质以及核心,不管是园路设计、小品设计、植物设计,还是铺装设计、地形以水体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都要统一于空间。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主要立体构成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粒体。粒体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联想为雕塑、纪念碑等,在空间上可以给人营造活泼的氛围,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线体。在园林设计中,线体具有界定和边界效应、例如园路的设计,通过不同的线性设计,从而使景观的格局更加明确;三是面体。在园林设计中,面体作为空间的限定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及空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园林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不断引进先进的现代设计理念,充分把握现代设计理念的内涵,提高现代园林的设计水平,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探析园林设计中现代设计理论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1).

[2]谢炜德.浅析园林设计中现代设计理论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1).

[3]任慧玲,何振峻.现代设计理论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2013(09).

[4]成效,王娜娜.园林设计涉及现代设计理论应用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园艺,2013(06).

作者:孙文哲

第五篇:现代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的主要应用设计策略

【摘要】园林建筑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主要部分,园林建筑按照形式的不同,具有多重的建筑施工标准。园林建筑不仅给园林观赏人员提供必要的休息和娱乐场所,还能够根据构建的独特意义实现特殊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效果。文章重点分析了园林建筑的设计思想,以便丰富我国的园林设计工艺,提高园林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建设施工

前言

我国园林建筑历史悠久,园林建筑工艺和园林建筑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许多优秀的园林作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例如闻名中外的颐和园和苏州园林等。我国的园林建设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思想内涵。随着改革开放后思想的融合,我国的园林工艺和设计理念也逐渐接受了国外的创作思想,这些思路和理念的创新明显的体现在园林建筑上。我国的园林建筑讲究对称和大方,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小院,都遵循这一基本理念,近年来,国家的整体园林建筑风格有些变化,下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1 园林建筑的作用及其设计特点

园林建筑是指在园林风景中,能看又能用,既有使用功能,又能与其它造园要素构成景观,供观赏游览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园林小品等。现今的园林建筑,其内容与功能已远远超过以往古典园林中亭、廊、楼、榭之类的,简单的仅供游赏、饮宴等内容,现今的园林建筑不仅类型上十分丰富多样,且在功能上也有确定的、较复杂的要求,以及具有先进舒适的设备。它们以独特的造型、明丽的色彩,在各种园林绿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强烈的个性符号和独特的外观特征,寓意深刻,融于自然,立意有章,可谓是“风景的观赏、观赏的风景”。具体为a.布局。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b.园林建筑应结合情景,抒发情趣,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c.空间处理。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間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d.造型。园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e.装修。在细节装饰上,应有精巧的装饰,增加本身的美观,制造气氛并获得安全感,又以之用来组织空间画面。如常用的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2 几种主要园林建筑在造园中的应用

在现代园林中园林建筑的种类很多,如亭台楼阁、曲径幽廊、雕塑造像等。下面以雕塑、亭、园门为例,对其应有进行阐述。

2.1 雕塑

雕塑是一种艺术,在园林中进行雕塑建筑,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立体感,同时还能够增强园林的文化气息。雕塑作为一门艺术,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它是雕塑人思想的再现,合理的雕塑背景能够增添园林的整体气势。当然雕塑的使用并不是必然的,设计人员可以依据现实的需要进行取台,同时雕塑数量的确定也没有明确规定。通常来说普通园林的雕塑总数不宜过度,需要摆列大量雕塑作品的可以单独构建雕塑园林。雕塑的题材不拘一格,形体可大可小,刻划的形象可自然可抽象,表达的主题可严肃可浪漫。根据雕塑在造景中的性质、环境可分为主题雕塑和环境雕塑。主题雕塑一般是指广场、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园中的纪念碑雕塑,一般表述一种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的历史人物,这类雕塑往往处于园林的中心,成为园林的主景。需要注意的是:园林环境雕塑的题材应与园林建筑环境相协调,要有统一的构思,使雕塑成为园林环境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份,题材的选择要善于利用地方上的民间传统和历史遗迹。

2.2 亭

亭,在古时候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亭者,停也,人所集也”(《说文解字》)。亭子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建筑形式,无论是在传统的古典园林,还是在现代的公园和风景游览区都可到亭子,它们或伫立于山岗之上,或依在建筑之旁,或飘浮在水池之畔,以玲美丽、丰富多彩的形象和园林中的其他建筑、山水、绿化等相结合,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国的亭子文化历史悠久,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有的借助亭子抒发情怀,有的专门为亭子作序,足以见证中国文化中亭子的重要意义。

园中设亭,关键在位置。亭是园中“点睛”之物,所以多设在视线交接处,亭子置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观景,即供游人驻足休息,眺望景色;另一方面是为了点景,即点缀风景。《园治》中谈到亭、榭位置时,有这样一段活“花间隐榭,水际安亭,斯园林而得致者。惟榭只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道,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人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非歌灌足……”这里指的“花问”、“水际”、“山巅”等均可依据不同情趣的景致置亭。

2.3 公园大门

任何一个园林都需要修建一个或者基础公园门,其中只有一个正门,我们称之为公园大门。现代园林建筑的公园大门实效性已经非常单一,主要是用于来往人流的控制,多是用于收费。一个园林的大门是园林的总体表象,它的艺术涵盖和修建技术等直接影响到整座园林的审美,所以现代园林设计更注重大门文化。大门设计既要考虑在建筑群体中的独立性,又要与全园的艺术风格相一致,成功的大门设计必须立意新颖,巧于布局,富有个性。大门位置的选择上首先要便于游人进园,一般城市公园主要人口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一侧,较大的公园还在其他不同位置的道路设置若干个次要人口。大门空间处理上包括大门的广场空间和大门内的序幕空间两大部份。门内序幕空间又分约束性空间和开敞性空间。游览性公园往往采用约束性空间方式,以求达到欲扬先抑的目的,而纪念性公园则往往采用开敞性空间,以求达到庄严和开朗的效果。

3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策略

现代园林休闲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必须慎重选址,准确定位是前提。园林休闲建筑的合理选址,准确定位是使其融于自然环境,体现整体效果的关键。园林休闲建筑应服从各景点要求,多分散于其中,而基础设施宜集中,选择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服从于园林大结构分布要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在点景中的作用,选定合理的交接部位布置园林休闲建筑,使其功能进一步升华,而更有益于园林整体效果。

二是要因地制宜,和谐一致是核心。我国园林建设的最高追求理念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一种虽是人工建筑施工,却宛如天然形成,越好的掩盖现代雕琢技巧,越是成功的作品。因此,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园林周边的建筑材料和植物等,不仅是园林技艺的彰显,同时也能够大大的降低园林构建的成本。当然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必须恰当适合,强硬的利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三是建筑风格定位,大小合宜最为关键。现代园林的建筑面积应该结合建筑周边环境,和实际使用的范围和人群而确定,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工艺追求宏伟和雄壮,但是在当代,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同时修建大工程的园林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劳民伤财,不符合和谐社会的倡导思想。园林建筑的空间大小需要适宜。

结语

总之园林的构建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一个国家的园林建筑承载着国家的文化内涵。虽然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上有了改变,但是我们国家的园林建筑始终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建设理念,倡导最大程度的利用已有的生态资源和绿色环保资源,杜绝一切经济浪费和能源浪费。与自然环境遥相呼应的园林建筑,既能够独自成为一体,又能与周边的自然和风景相互融合,这些园林建筑的作品无一不彰显着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

参考文献

[1]包群.《园林建筑的选址与布局》[J].辽宁经济,2005(2).

[2]谌莉.《园林建筑设计漫谈》[J].知识经济,2008(3).

[3]陈竹如.《浅谈园林建筑设计》[J].科学决策,2008(10).

[4]赵钺,白璧.《发挥园林建筑设计在园林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09(7).

作者:韩晓晗

上一篇:幼儿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园林建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