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长歌

2023-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励志长歌

长歌嘹亮[推荐]

长歌嘹亮,党魂浩荡

雄鸡唱三唱,长歌嘹亮,神州大地,走过了八十九载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它的九十诞辰。蓦然回首,那过往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融入历史的长河,沧桑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璀璨的留给新中国一个华丽的转身。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我们党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千锤百炼而凛然坚定,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冲破艰难险阻,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八十九年来,他们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值此诞辰的礼花即将绽放之际,我们胸中涌动着一腔热情,只将一曲高歌化作生生不息的党魂,萦绕每个人的心中。

“南湖水拍起航程,岁月沧桑印旧痕”,还记得1921年吗?那年的七月,在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的一叶扁舟上,革命的蓝图在一群有志之士的手中轻轻展开。从此,铁锤与镰刀紧紧交织在一起,开辟出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从此,中国共产党像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照亮了一个民族前进的方向;从此,光耀宇寰的惊天壮歌在华夏舞台奏响,中华民族在高亢的起伏里怒放。

“一炮声闻千载后,西江月朗井冈雄”,井冈山上,革命的星星之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沉重打击,没有阻碍党前进的步伐。在南昌起义中,工农组织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秋天的井冈山上,是党挥舞着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以无穷的生命力,抗争,崛起,激励着全国民众披荆斩棘。一句“枪杆子里出政权”像一盏明亮的火炬,在漫漫长夜里,驱散了党一再桎梏被动的迷茫。面对反动黑暗势力血淋淋的屠刀,党拿起战斗的枪戟,指引着人民奋勇前进,无畏无惧!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决定着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北上遵义会议给党拨正了航向。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挑战着我们党伟大的决心。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党冲破国民党重兵的追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没有艰苦卓绝的精神,没有前赴后继的勇气,党如何能一路越过重重险阻,完成中国崛起的伟大使命。我们无法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但是七十年前的长征,已经作为一个符号,走进了历史,镌刻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还记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党领导全国人民与日军进行浴血奋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那流淌着的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无一不激荡着每一个国人的心。抗日战争胜利了,那被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彰显着的是共产党坚定的信念与钢铁般的意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四年的解放战争,党在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积蓄着力量,酝酿着决胜千里的宏筹。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场渡江战役,蒋家王朝在炮声中灰飞烟灭。从此,我们挣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冲开了艰难险阻的牢笼,亿万双希望的眼睛蕴含着梦想,将胜利的和平鸽放飞在祖国的天空。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西柏坡的声声呐喊,诉说着党澎湃的思绪,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震撼着亿万同胞的心。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将那说不尽的沧桑坎坷化为每个人激动的泪水。从此,一个新的中国有如东方旭日冉冉升起,人民当家作主,开始了他们脚步下不停的探索。

我们永远忘不了,当《东方红》的歌声回荡在祖国上空的每个角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呼啸升空,中国航天事业书写了新的篇章,“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是何等的荡气回肠。“太空俱乐部”从此有了中国的身影,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荣耀与自豪。

我们忘不了,1971年中国合法席位在联合国的恢复,在那有历史意义的一天,乔冠华同志的开怀一笑成为每个人心上永恒的记忆,向世界宣誓着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如果没有党永不言弃的铮铮誓言,如何完成一次次历史的超越?如果没有党正确战略思想的指导,我们如何创造一个个傲人的奇迹?

我们永远忘不了邓小平同志拨雾正航,力挽狂澜的伟大创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缕缕春风,吹开改革开放的朵朵春蕾,荡起与时俱进的滚滚浪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脸上绽放笑容;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特色社会道路日新月异;一首《春天的故事》,四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神话般的崛起,歌颂着党彪炳千秋的历史伟绩。

我们永远忘不了像焦裕禄、王进喜,孔繁森,任长霞等优秀共产党员给我们留下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是他们在祖国大地挥洒滚烫的热血,无怨无悔,甘做人民的公仆,换来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忘不了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两个特别行政区先后成立,我们唱着七子之歌,洗刷了百年屈辱的历史。党为开辟香港澳门的新纪元,为实现祖国的完整统一所付出的艰辛,在人民群众心中铸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们忘不了,1998年特大洪灾肆虐全国,党和战士们在最危险的时刻,奋不顾身,跳入急流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滔滔洪水。面对这百年不遇、不可一世的洪魔,党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传播到每一个角落,拯救出千万个流离失所的难民,抚慰着灾难面前人们震颤的心。

我们忘不了,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那个喜悦的泪水和成功的狂欢交织的不眠之夜。当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先生,庄重而清晰地宣布,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为“北京”时,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华夏儿女沸腾了。是党把实现民族百年梦想和向世界奉献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双重承诺共担肩头,是党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忘不了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亿万人民胸中翻滚的热情;忘不了党冲在斗争最前沿,带领我们成功抗击非典型性肺炎和禽流感疫情;忘不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遨游太空时的热血澎湃;忘不了西藏铁路建成通车后,戈壁历史的进步;忘不了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实现千年奔月梦;忘不了2008年在中国南方百年不遇的雪灾面前,日夜坚守在抗灾岗位的中国共产党员奔波劳碌的身影;忘不了在藏独分子嚣张的气焰下,党团结全国人民的浩然正气;忘不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留给世界惊羡的美丽;忘不了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融入心底;忘不了相继发生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是党将爱心汇成川,生命站成树,向全国人民诠释着我们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

看今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主席的“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使全国人民有了更强的凝聚力。现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八十九年前的峥嵘岁月已在革命的进行曲中平息了硝烟,党的九十诞辰在时钟的回响下靠近了我们的步伐。当我们越上巍巍古长城,过往的风雨洗礼着韶华的天真,如今的党披上睿智成熟的铠甲,自信的走过八十九载春秋,承载着党升腾的灵魂。

我们呐喊着未来,迸发着豪情,我们要在今朝向党献上深情的祝福:九十诞辰,举国同庆;长歌嘹亮,党魂浩荡

第2篇:《贞观长歌》观后感

《贞观长歌》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形象艺术地再现了唐太宗李世民主政后唐朝初期二十三年的历史。武德九年(626年),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经过玄武门之变,登上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地位,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当时,位于北方草原强大的阿史那部首领颉利一直窥视中原千里沃野,乘太宗甫立根基未稳之际,亲率十余万铁骑骤然南下威逼长安,欲与李世民逐鹿中原号令天下。在唐朝面临战乱再起、山河破碎的危急关头,李世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做出了倾其府库与颉利媾和以换取生养发展时间的艰难战略抉择,从而使唐朝避免了兵连祸结,一蹶不振的危险。经历这次耻辱,胸怀大志、性格坚韧的唐太宗决心尽快带领广大军民战胜颉利,一统草原各部,实现天下和平。为此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一方面发展生产,增强实力,另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唐军战斗力。三年后,唐军对荒漠枭雄的反击战终于打响。饱含统一天下热情的大唐将士同仇敌忾,前仆后继,终于赢得了著名的定襄大捷,平定了北方,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贞观长歌》在重现这段历史时,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保卫和平,实现民族大融合锲而不舍、永不屈服的伟大精神,洋溢着崇高的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慷慨激昂,令人感奋。

在赢得与颉利可汗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太宗李世民为了让大唐王朝迅速走向和平建设的轨道,摒弃了中原王朝历代封建统治者“自古皆贵华夏而贱夷狄”的传统,实行“夷汉一家”的民族团结政策,大胆地将处于灾荒中的数十万颉利部众迁徙到内地,将良田草场划给他们耕种放牧,使这些草原民族灾民绝处逢生。此外,李世民还重用草原民族人才,对各族精英一视同仁。这些举措让各族人民深为唐太宗对各民族爱之如一的博大胸怀所感染,使得因多年兵戈相见而积淀下来的矛盾得到化解,各族百姓在唐朝广阔疆域内和睦相处,共同开拓建设强盛国家,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的赞歌。唐太宗因此而被各草原民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中国的疆域也因此而空前辽阔。对民族团结主题的准确揭示和生动表现是本剧成功之笔,通过对初唐时期的这次民族大融合的史诗般的描写,作品向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形成历程的一段缩影,体现了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各族儿女共同组成的一个民族大家庭,讴歌了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相互交融,和平共处,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这一重大主题。

贞观初期的唐朝,国家历经多年战火,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李世民富有远见地选择了“抚民以静”、“偃武修文”的和平建设道路,推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治国方略,坚定不移地把治国的重点放在发展农桑,繁荣经济之上,他大胆裁减官吏,精简军队,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虚心纳谏,集思广益,重视文

化建设,发展学校教育,推行科举制以扩大统治基础,实施均田制以安定民众生活,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改善统治方法,从而使唐王朝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一幅用智慧热血和汗水描绘的盛世鸿图,开始展现在这块曾经多灾多难的辽阔大地上。《贞观长歌》用充满激情的笔调表现了中世纪世界最强盛的帝国如何从离散弱小中团聚兴起的历程。曲折迭宕充满冲突和悬念的故事中,除了对初唐那些永载史册的战役、宫廷斗争、政治事件的追述,更多的是融入了李世民在贞观之治中所贯彻的正确理念与立场,所推行的主要政策和方略,用这种艺术手法对千古一帝李世民治国之道和唐代和平崛起历程进行解析,并且由此总结出民族融合,以和为贵,分则俱损,和则共荣的伟大历史经验,让人深思,发人深省,对现实颇有借鉴意义。(以上与锦的重复)

情节曲折 扣人心弦

在初唐这个国家由分裂走向统

一、天下由动荡走向安定的特殊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大批不凡人物,他们之间既有为了共同理想抱负和衷共济的奋斗,也有为了不同阶层利益剑拔弩张的较量。贞观年间一批著名的政治人物在本剧中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如历史上享有盛名的 “房谋杜断”中的房玄龄、杜如晦,著名的谏臣魏征,机心缜密深富韬略的长孙无忌、岑文本等,旷世名将李靖、李绩等。他们性格鲜明,遭际各异,彼

此间关系错综复杂,有的还结有恩怨,但是对太宗李世民绝对忠诚,对国家绝对忠诚,对大唐百姓绝对忠诚。唐太宗以惊人的领导力,举重若轻地驾驭着这些身负超凡智略的英才,做到了治国与治人的完美结合。本剧对这些人物进行了深入刻画,对他们智慧的展示和人性的挖掘精彩纷呈,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厚度和艺术的张力。

《贞观长歌》是唐初战争与和平的雄浑史诗,在此背景下,一代雄主唐太宗的皇室成员之间也随着历史脉络的跌荡起伏,经历着一次次悲欢离合。本剧根据李世民几个儿子争夺储位的真实历史事件,艺术地编织了他废立皇储的曲折故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封建政治文化的特征以及与国家安危的关系。庶出皇子李恪、李佑等人与长孙一脉的三个嫡出皇子李承乾、李泰、李治间的储立之争,设置了大量悬念,渲染了重重疑团,故事生动一波三折,环环相扣,矛盾冲突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国家重任的寄托,民族未来的选择,让李世民经历了深重的情感炼狱,他长期在封建君王的责任和父子之情间徘徊,不断承受着心理的折磨。不过,理智最终战胜情感,通过长期的考察和反复的比较,他选定了沉稳仁厚的皇九子李治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扶助他继承了帝位,使得贞观一朝确立的政治路线得到延续。李治继位后,唐朝又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治世“永徽之治”。

《贞观长歌》是一部历史正剧,但是它又抒写了以太宗爱

女安康公主的情感经历为代表的几段爱情故事,或浪漫或壮美或悲情。剧中还巧妙地安排了有确切记载的唐太宗与郑姓女子的婚姻风波。在情与法之间,太宗做出了理智的选择,虽留下了有情人未成眷属的遗憾,但却捍卫了礼法的尊严和国家政治的稳定。这些爱情故事有机地融入到紧张尖锐的宫廷斗争之中,让作品平添了几多绚丽色彩。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的结合,《贞观长歌》既向观众展示了一幅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壮丽画卷,又让人们领略到了处在民族大融合时代里和谐开放、浪漫多彩的盛世唐风。

第3篇:贞观长歌-小描感想

你给的两篇贞观长歌我反反复复看了几遍,感想不少,不知道要怎么用文字描述出来,暂时先给你看看我下面的想法,我说的不全(我的意思是我下面写的没完全表达我的想法),你就先理解着过目过目,不过别笑,要笑的话也要笑出声,别憋着,呵呵,有什么想法随时交流好了

看了安康公主的爱情历程,感触确实不少啊,很欣赏独孤谋的忠贞不二,尽管一开始安康对他狠排斥,但他并没有因为这点而放弃什么、而记恨什么,相反,他始终坚持着自己坚持的,爱着自己所爱的,并毫无怨言地为之付出为之努力,我相信当李世民将安康嫁给她的时候他应该很激动甚至不敢相信吧,当自己一直想得到的人终于属于自己时,他也没有因之前安康的排挤而对她怀恨在心从而进行一系列的报复举动如施暴施辱、明着对她好暗地里虐待,尽管安康此时一心想着的还是慕一宽,“而独孤谋呢,就一直在旁边默默的付出,默默的奉献,他包容安康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包容安康公主的大小姐脾气,包容她的蛮横无理无理取闹,可以说是对安康公主无微不至”这些足以说明他对安康的真心吧,真心爱一个人,不论她多不在乎自己,他还是默默地付出,这样的爱真的是很伟大,就像《独自等待》里面那个女的,她何不是自己默默地在付出呢,她图什么,她什么都不图,她只要夏雨过得好,她还帮夏雨追李冰冰,这样的爱其实是在伤自己吧 但他们还是觉得值得,一如既往,实在感人,这样的人啊…真的很欣赏这样的人儿。

试问当今社会还能找到这样的爱吗,人们都说爱是不要回报的,可打心底问问爱真的不要回报吗,真正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没有,或者说少之又少。现在的爱情都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就算2个人彼此很相爱,但他们最终也不一定能走到一起,这很现实的,童话里的爱情只能让人憧憬憧憬,没事的时候想想便罢了千万不要当真,那种青春偶像肥皂剧都是毒瘤,侵蚀着青少年单纯的心灵。一些历史爱情,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杰克和罗丝等等无一不教人欣羡,但有多少人还能做到呢,现在为了爱而赴汤蹈火那叫傻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观点,都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呵呵。也许时代变了的缘故吧,不过现在也有那些为爱殉情的人,虽说这样的行为有点傻,但确实是有一定勇气跟胆量的,估计是爱到极致了。

另一方面,安康公主最终是被独孤谋感动了,也许之前她是真的讨厌独孤谋,真的想和慕一宽在一起,但正如你所说年轻时候经历过的所谓的爱情很多是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因为只有同欢乐,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共患难,我们得强调这个“真正意义上的”,因为一些看似的共患难一些所谓的共患难其实都不能算。不过我觉得吧要是慕一宽不是前隋太子的话兴许安康跟慕一宽在一起他们也会幸福,因为慕一宽也是爱她的,不然他就不会得知自己的身世后遁入佛门了,是这样吗?或许是安康对“爱情”的定义太肤浅了,她一开始坚定地以为自己和慕一宽是真心相爱的,任何事情都无法分开,可她自己的这种感觉这种爱恋没经住时间的考验,当他多年后再见慕一宽时除了怀念别无他求。此时此刻她已经确定独孤谋才是自己想要的男人,才是自己的依靠。

感情真的是可以培养的,一开始的不喜欢一开始的讨厌或许真的是误解,是第一印象的错觉,只要一方坚定不移得付出,另一方一定会感觉出TA的好,感觉出TA的诚意,不过这也要看,万一那个安康需要的不是一分依靠,那么估计她也不会选择独孤谋了,不过话说回来,正像你说的现在的人谁不希望找个爱自己的对自己好的而不是自己爱的让自己痛苦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希望找到一份真实的依靠,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所谓的爱情。贫贱夫妻才是经得住考验的,说得很好呀,欣慰的是独孤谋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安康的回报,两个人终成有情人。

不过我觉得年轻时候经历的爱情到了后来也没必要去觉得后悔啊什么的,毕竟那是当时那个年龄段自己想法的表达,自己亲手经营的,没人逼我们,只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处境的变化,对爱情有了重新的认识跟追求,过去的只能当它过去了,每个人都是这样走来的,这世上也不是没有那种初恋就终成眷属的,有些人还就谈一次恋爱就成功了,其实感情是要靠双方经营维护的,一旦一方放弃,那便不是完整的了,曲终人散在所难免。

我明白你要给我讲的道理了,不过最后一句话我不是很同意,“千万别伤害那些追求你的人”那如果那个人真的很讨人厌呢,是一直以来都很讨厌的那种,如果不踩TA或者就算睬TA也是言语很冲很争锋相对的那种,这算过分么 看了李恪的经历,是不难热血沸腾,难怪你当他偶像,那种果断坚毅、敢作敢为、坚持主见、永不服输的精神很叫人仰慕吧!但其却一生不得志,看来真是生错了年代。他爱着阿史那云,但为了皇位跟自己的嫂子有染,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李恪的异人之处,确是一个敢做大事的人。当李世民选中李恪到突厥为婿,阿史那云的做法也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说她奇女子一点都不为过,我相信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人会像她那么想,但真正能像她那么做的像她那样付诸于行动的人数估计要打个大折扣,谁不想和自己爱的人永远在一起呢,更何况当时李恪也想入赘过去和阿史那云在一起,阿史那云真是太伟大了哈哈,我的偶像。

真爱不是和自己花前月下庸庸碌碌,真爱应该是互相尊重,这话我批了,呵呵。哥哥对真爱的理解很深刻嘛,解释得头头是道,不错,感触颇深了我。不过吧,当今社会像李恪、阿史那云那样的爱还能找到多少呢,我怎么感觉当今世界的真爱就像稀世珍宝啊,所谓的真爱不过是一些对经历了些许波折后终成眷侣的人之间爱情所加的一种修饰,貌似现实中很多爱情很多婚姻都是建立在一定金钱跟地位的基础之上的,也不知道这样的爱算不算真爱(懂我意思哇),估计不算。不喜欢这样的爱情但这确实是现实社会给我留下的一点认知。

第4篇:苏格兰的苍凉长歌(《勇敢的心》影评)

一曲苏格兰的苍凉长歌

悲伤但不沉沦,苍凉却透着希望。 影片开始,巍峨的雪山之巅在眼前徐徐展开,伴着空灵的音乐如雾般弥漫,似水般流淌,悲伤但不沉沦,苍凉却透着希望。

一个个溢出的音符,带着苏格兰潮湿的雾气,敲打着观众的心,一下又一下。心被无边的苍凉淹没,隐隐地痛着,溢满了忧伤,浅浅淡淡,绵绵不绝。在即将跌入谷底时,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将心稳稳地托起,耳畔仿佛听到了激昂的呐喊。闭上眼,似乎置身于苏格兰广袤的原野上,一轮血红色的落日透着苍凉。霞光映红了整个天际,是落日长河的意境。夜,悄悄地降临,光明似乎渐渐隐没了。但,别忘了黎明。一声声动人的呐喊越来越响,激荡着人心,忧伤已被希望替代,喷薄而出的旭日,冲破了厚厚的云层带来温暖的光芒,似温柔的手拂过曾经的伤和痛,消逝了刀光剑影。喧嚣渐退,一切又归于最初的平静,蓝天下的草原一片祥和。

看《勇敢的心》,略过万马嘶鸣杀声震

天的战场,体味着苏格兰人饱受压迫的苦楚,目睹勇士们为了自由而战,将片尾曲那苍凉的曲调镂刻于心。短短的几分钟,概括了影片的内容与精神,奏响了苏格兰人的心声。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不可以放弃心中的信念,那是甘愿付出生命也要守护的希望。

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抗争,一次次的 受伤失败,一次次地奋起,终于赌上了所有,收获自由。然后,一切的一切归于平静,因为心得到了安宁。

只剩下草原上矗立的十字剑,挂饰随风飘扬。古铜色的剑身在风中摇动,与背后的蓝天原野映衬着,像极了苏格兰人民那跳动着的勇敢的心。延伸至远方的绿色,带着令人欣喜的希望。剑者,守护之意,抗争之器。

勇敢的心,是威廉姆·华莱士源源不断的力量,使他无惧死亡,支撑着他一次次地从失败中站起,将自由的种子播种到每一个苏格兰人的心里。每一个人都在为了信念,为了心而战斗。

很多时候,精神的力量往往强韧得令人吃惊。心中的希望似一星火光照亮了漫漫长

途,支撑着华莱士,支撑着苏格兰人民走上自由之路。

不仅仅是苏格兰的勇士在用剑守护着心中的信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黑暗岁月,中国的共产党人不也是以追求自由解放的信念在战斗吗?一旦认定了目标就全力去做,什么都不能阻止,因为早已生死度外。遵从心的呼唤,拥有坚定的信念才能最终得到心的安宁,得到宁静的幸福。

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心找一个方向,需要这样的一种力量,在你难过的时候给你安慰,在你骄傲的时候使你清醒,在你迷失的时候给你指引,支撑着你走过一个又一个失败的关口,经受住一季又一季的寒冬。使你变得很强,因为那坚定的信念,使你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给了你一生前进的方向。

不再执著于无谓的成败,不再沉迷于无聊的娱乐,不再放纵自己的悲伤,找一个心的出口,向前走,就看得到阳光。

上一篇:输血前核对规章制度下一篇:夫妻婚内购房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