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营商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

摘要:当前,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外部环境日趋复杂,我国不断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创新驱动。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技术驱动的转变就成为了必然选择。我国在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我国“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的第一条重大举措就是科技创新。为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我国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完善相关行政法规,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衡量这种不确定性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主题。本文利用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营商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运用不确定理论、实物期权理论等进行深入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涉及两方面:其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增大投资风险,因此会打击企业创新积极性,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其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虽然意味着风险,但也会带来机遇和收益,正确评估风险,抓准机遇,有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调节作用,比如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以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保障企业平稳发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营商环境作为调节变量予以考虑。在实证探究方面,本文利用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和Baker等人编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从研发产出角度讨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在此基础上,加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营商环境的交互项,进一步探究营商环境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并基于企业异质性,深入分析不同产权性质、融资约束程度、所处地区的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有何差异,此外,本文采取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将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促进作用;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也会加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即营商环境存在调节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国有性质、融资约束较小及位于东中部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作用更大,本文据此结果提出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与路径。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在当下我国加快营商环境建设的背景下,加入营商环境这一调节变量,研究营商环境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同时本文的研究也可以给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性建议和理论依据,也为我国今后的政策制定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营商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调节效应

学科专业:应用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抑制作用

(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

二、营商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

(一)良好的营商环境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二)良好的营商环境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三、企业技术创新

(一)企业内部因素影响技术创新

(二)企业外部因素影响技术创新

四、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一)不确定性理论

(二)预期理论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

(四)实物期权理论

二、研究假设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二)营商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营商环境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四)企业异质性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总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定义

(一)被解释变量

(二)核心解释变量

(三)调节变量

(四)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与分析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

(二)营商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

(三)营商环境的调节效应

四、异质性分析

(一)基于企业产权性质的分样本回归

(二)基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分样本回归

(三)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分样本回归

五、稳健性检验

(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二)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如何护理论文提纲下一篇:水利工程管理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