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明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道德文明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设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道德教育绿色学校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

第一篇:道德文明论文

生态道德:品德课程的文明向度

摘 要: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品德课程是培养生态道德的适切课程,本文直面品德课程生态道德培养的困境,深入剖析品德课程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对社会环境、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方式创新等方面展开了策略研究。

关键词:生态道德; 品德课程; 生态文明

“伦理需要立足在道德实践者生活的地方,立足在实践者的各种条件之内——即物理的、环境的、社会的、文化的条件之类。”(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语)言下之意,我们要拓展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的途径,将人类的道德视阈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至自然生态系统,使学生能以伦理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大自然,关注生态系统的大美。事实上,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早已引发我们进行哲学思考,并重新审视当下的道德教育。纵观品德课程,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正确认识已纳入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细察我们的教学实践,生态道德的培养却不容乐观。

现状透析:品德课程生态道德培养的困境

“今天,人们更容易在精神的(而非地理的)意义上迷失于自然界中。……在一直被确认为道德空白的地方迷失了哲学的方向。”[1]生态道德已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推至思考焦点,人们虽认识到生态道德的重要性,但由于观念比较模糊,道德养成往往陷入困境。

【现象1】惟人类中心论,生态道德被窄化

西方正宗的伦理思想,从培根的“命令自然”到笛卡尔的“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无不向人们昭示着人拥有主宰自然的能量。时下品德课堂受此及传统道德观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往往是学生主体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能否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一切均以个体德性为主,忽略了自然的生命感受。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人征服自然,享乐自然的痕迹依然很重,考虑问题时以个人为中心,全然不顾大自然的感受及伴生后果。漠视自然客体,强调人类中心论,生态道德被窄化。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地球在“发低烧”》(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一课时,让学生在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选择一个,撰写一条环保警示语。有的学生写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你自己。”还有的学生写道:“全球气温升2℃,人类生存直面挑战。”……

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意识到了地球继续变暖将会给自己及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可惜的是大多数学生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认为气候变暖损坏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激起了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很少有学生去挖掘地球的内在价值,写出譬如“你污染地球,地球就会抛弃你。”“请爱护生命,地球的生命和你一样重要。”等诸如此类的文字。

【现象2】生态理论充斥课堂,生态道德片面化

生态道德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生态道德理论指导。课堂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识,遂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生态学知识及生态道德理论,希望学生掌握并能化知识为动力,以此在道德实践中规范道德行为。可往往事与愿违,单调、深奥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对抽象的道德名词及现象并不感兴趣。生态道德行为方式在说教中很难掌握,生态道德片面化。

【现象3】盲目推崇工具理性,生态道德技术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凭借科学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自然界的难题,导致了人类对工具理性的盲目推崇。人的主体性不断膨胀,认为人拥有无限潜能,必将战胜自然、征服自然,遂利用技术对大自然豪取掠夺,致使道德理性无法引领方向。人性被物质化和异化,生态道德技术化。

例如:教学《天有不测风云》(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当教师的“警笛”响起时,学生们进行了演练,但有部分学生动作不够规范娴熟。教师再次指导时,学生竟不耐烦地说:“老师,我们的科学家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些自然灾害的,学不学这些无所谓。”

【现象4】价值追求失落,生态道德肤浅化

品德课程中学生对人与自然这一关系维度的认识比较浅显,往往停留在用科学的理性去关爱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层面上。因而教学中很容易将这些变成华丽的口号而激情澎湃地呼喊。罗尔斯顿认为大自然同时具有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2]自然对人具有反作用,能重塑人的品格,甚至改变人的世界观。我们要将这些价值统一起来,站在道德层面上调整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免生态道德肤浅化。

策略建构:基于品德课程的

内容分析及儿童追求的文明向度

生态道德的生成并不局限于品德教科书上的教学目标,我们要着眼未来,意识到它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而笔者立足现实对社会环境、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方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策略研究。

【策略1】生态内容的拓展,要融入美育,与时俱进,聚焦热点

1. 夸大美、缩小丑,产生审美救赎

虽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大自然依然是美的,品德课程中呈现的自然世界也是美丽的。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它的美,新鲜的空气、绿绿的草地……大自然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让我们远离喧嚣,净化心灵,重塑自我。这份美,让我们舍不得去破坏表面上的和谐,以至于当我们面对破坏自然的现象时会产生保护的冲动,责任感、义务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由此产生真挚的热爱自然的情感、保护自然的欲望。

2. 不陈腐、勇攀登,激起忧患意识

品德教师一定要树立“大生态观”,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道德教育观念。同时指导学生不要停留在原先理论的“象牙塔”里,要抛弃陈规,不惧困难,汲取新鲜的时代血液,适应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如,“可循环利用”、“低碳”等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及时吸收并运用。此外,时代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我们要强化全民的忧患意识,对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赋予生态道德新的内涵,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强化生态道德责任。

3. 反应快、嗅觉敏 ,聚焦热点话题

人们喜欢新闻是因为它真实、新鲜、迅速及时、有价值。同样,学生也喜欢新鲜的话题。教学时,如能和活动内容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将远远高于教科书上的活动效果。

例如: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另一幅面孔,一位教师以汶川大地震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巨大冲破力,遇到灾害能自护与互助。另一位老师以今年发生的日本地震为例,引起学生对灾害的重视,分析日本人在地震时临危不惧的原因,依照所学的灾害防护知识,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救,并引出核辐射破坏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供学生研究。

因为抓住了热点话题,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探究性学习很深入,既了解了自然灾害,掌握了灾害防护知识,又牵出了核辐射这一话题,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将道德情感引向深化,有助于形成坚定的生态道德信念。

【策略2】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再现生活,超越情感,挖掘深度

品德课程不仅让学生从文本中习得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读透文本背后隐藏的生态道德情感及价值取向等。

1.再现生活——“切肤之痛”——水到渠成

生活是学生体验的土壤,再现生活能引发学生真切的体验,形成稳定的生态道德情感。由此,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在发展中明理,在明理中养成生态道德。

例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教师播放了学校附近的一条小河的照片。河边随处可见大量的废塑料制品,给周围的农作物、水中的鱼儿及周围居民的饮水带来了严重危害。

生活就是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当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时,给学生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学生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强烈的生态道德情感喷涌而出,生态道德的养成水到渠成,易化为具体的行动。

2. 入情入境——情感刺激——引发共鸣

入情入境,方能心与心碰撞,情与情交融。曾浏览过这样一段文字:某著名景点的一位清洁工,为了够起一张飘落在深谷中的废纸而不幸摔成植物人。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试想,如果在课堂上,当课件展示美丽的旅途风光,突然出现一个悬绳在悬崖峭壁上捡拾垃圾的清洁工,学生们定会入情入境,情感受到刺激,感受和领会到画面的深层意义,引发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3. 冲突情境——超越自我——正确导向

冲突情境将矛盾外显,面对激烈的矛盾冲突,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更强烈,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达成的共识在心中的烙印更深。

例如: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教师模拟了一个思想冲突情境:某市的一家重点企业偷偷地向附近的小河排放生产废水,致使水源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可如果关闭工厂的话,会造成数百名工人下岗,对城市的经济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该怎么办呢?

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从表面看舍弃哪一个都很为难。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他们将自己置身于冲突情境中进行自我解剖,得出:从长远利益看,工厂可以重建,工人可以再就业,但是环境一旦破坏了,显性的可以补救,但是隐形的破坏可能会祸及子孙后代,为了一时的利益损坏了生态环境,得不偿失。我们的品德课堂需要这样的冲突情境,使学生超越自我和浅近的视野,从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唤醒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生态道德的能力。

4. 挖掘深度——自由“补白”——融情移情

品德教材有许多意蕴深邃的文本留白,由于没有羁绊,学生思维的闸门易被打开。自由“补白”时,学生的想象都很大胆,他们换位思考,站在自然的角度辨证分析,认清了自己也认同了自然。他们不再以人类自己的内在尺度来衡量其他,而是用生态道德的方式对待,把对自己和大自然的感情融为一体,树立起正确的生态道德价值观。

【策略3】学习方式的创新,要走进生活,迁移运用,内隐学习

品德课程明确规定生态道德的培养要规范学生与自然交往的行为,生态道德建设已成为时代的强音,反思当前课堂教学生活现状,我们要重建课堂,创新学习方式。

1. 走进生活——冲破“樊篱”——关注价值

品德课堂要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冲破传统课堂的樊篱,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创设一种更符合人性的完满的可能生活。此外,生态道德的培养并不局限于课堂,应该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学生运用课堂上习得的生态道德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检验,在生活实践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总结。

2. 迁移运用——生命“成长”——提高实效

品德课堂应充分应用迁移运用的理论和规律,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教学设计应着眼于人的生命成长,丰富学生的知识,引导学生改变思维模式,最终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正迁移,达到品德教学的最优化,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3. 内隐学习——加工“潜力”——自我提升

这是无意识获得知识的一个过程。品德教学可以通过播放大量的图片,生动、发人深省的案例等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及心理刺激,让学生自己自动激活学习效果增强自律性,并对生成的这些潜力进行整合、运用,进而产生生态道德,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生态道德教育是全民教育,任重而道远,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品德教学中需要我们永远探索的问题。它迫切要求可塑性强的儿童和家长手拉手,与时俱进,关注自然的生命价值。我们才可能努力开发品德课程的生态道德,一直走向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

[2]杨英姿.伦理的生态向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13

[3]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97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江苏连云港 222023)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作者:卞小利

第二篇:和谐社会中的法治文明与道德文明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探讨法治文明与道德文明各自的特性及其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二者的互动规律及和谐关系,进而说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相互统一的,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治文明;道德文明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谈到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时,胡锦涛同志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1]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在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构成的文明体系中,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道德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因此,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和道德文明二者共同决定着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创新理念和依法治国的实践是同步前行的。

一、和谐社会中的法治文明

法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曾对法治的涵义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他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2](p199)古希腊、古罗马的法治思想对西方法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以来的法治主张就是以古希腊、古罗马法治思想传统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当代法学理论认为,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一种理性、钢性的社会历史调节机制,是一种他律。“法对于主体行为的判断与评价,主要以主体行为对于客体产生的实际效果即事实为依据。在法的威慑力面前,主体及其活动往往是被规定的、受约束的。因此,法具有一种理性的品格,对历史主客体关系的调节主要偏重于理性。”[3](p192)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法治是指人类在政治实践领域的进步状态,是一定阶级、政党和政治集团运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和处理阶级内部、阶级之间,以及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一定社会的法律制度、法律主体、法律思想、法律行为等。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特有的现象,它是最终由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决定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维系的,调整人与自我生命、人与人(包括个人与集体、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整体而言,道德是一种偏重于情感、柔性的社会历史调节机制,是一种自律。“道德对于人的行为的评价,虽然也考虑其后果即社会功益,但重点在于人的内心,在于主体由自身利益和文明素质熔铸而成的思想动机,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3](p192)购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道德文明则是指人类在道德生活领域的进步状态,是人们凭借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一定社会的道德信仰、道德规范、道德观念和道德风尚等。

二、和谐社会中的道德文明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道德的产生是与人类社会同步的。法的产生晚于道德。法的产生以利益多元化和利益冲突普遍化为必要条件,而这种条件是随着原始公有制的解体和阶级与私有制的出现而形成的。所以,法只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并将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道德却与人类共始终。在阶级和国家产生、存在和未曾消亡的历史阶段,法治文明和道德文明一直紧密地贴在一起,它们的历史命运密不可分。

从我国法治化进程和道德建设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道德的支撑,就不会有真正的政治文明;如果没有法治的保障,同样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文明,也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现代法治源于西方,它经历了数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而且至今仍在变革超越之中。我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农业文明历史,人治和德治传统严重,法治意识明显缺乏。自晚清以来,民主、宪政和法治逐渐成为一种不断上升的价值和体制诉求,但却饱经政治风霜,甚至曾经一度遭到严重遏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了真正的法治化进程,并深深植根于社会转型基础之上。我国社会的转型是以原有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为基础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种转型不仅仅是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社会体制的社会整体转型,实现着从政治社会到经济社会、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从一元同质社会到多元异质社会等等的转换。”[4]这就在实践上造成了这样一种悖论:尽管当前立法基本完备,但由于人们的法治观念、道德意识和水平没有同步转型,出现了执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守法意识仍然较差的现象。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虽然已有法可依,但由于执法的松懈,实践中造成法律的虚设,法律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法律尚未受到普遍的尊重和遵守,社会关系的许多方面都不是由法律在调整,权大于法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悖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现行的法律制度并不是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起来的本土文化,在很大成分上是舶来的东西。接受外来法律制度有一个本土化的问题,在引进之后可能会发生异化。法治秩序决不仅仅是单靠法律移植所能实现的。每个国家的法治都有其深厚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法律的制度设计只是对一定社会关系的抽象。尽管它可以单独被移植,但如果没有合适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它根本不可能落地生根,充分发挥其功能。”[5](p26)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期的法治建设仍没有摆脱这一状况,即在法制建设上过分强调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却忽视了法治精神的建构,忽视了伦理道德的支持。因而我国法治化的道路应当在认识本国国情的前提下,在注重法治“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公民道德建设这一“软件”的开发,增强公民的法律至上观念,加强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的培养,培育提高社会公众主体的道德水准。

那么,法治文明与道德文明究竟有什么内在相关性,使得二者的历史命运密不可分,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必不可少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呢?二者的内在相关性是由法治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基本要素的同质性特征决定的。道德用于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交往,人与

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人与社会要发展,有赖于科学的交往方式。这种交往方式的维系,不能仅仅靠法这种他律性的行为规范来维系,还须通过道德来发挥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及人们知识水平的不同,法的行为规范不可能囊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交往所达到的所有领域,而在法涉及不到的地方,就是道德发挥作用的空间。不仅如此,法本身也需要道德上的支持,一切合呼理性的良法同时也肯定是道德的。首先,道德体现一定的法的特性。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乃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一定社会统治的观念基础。统治阶级总是力图通过法的形式,把本阶级的道德准则上升为法,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主义社会,法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原则予以确认,使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道德义务转化为法的义务,这就使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征,从而有助于道德建设氛围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遍形成。其次,良法体现一定的道德特征。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颁布的行为准则,凝结着立法者关于善与恶、合理与不合理、正义与非正义的基本价值判断。法的规定,总是同人们关于正义、公平、自由、权利和尊严、责任和义务等联系在一起的。在文明社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如果立法者和法官轻视人类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真和伪、善和恶的基本标准,那么,法调整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可见,法治与道德既有各自独有的特征,又有诸多一致之处。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两者在内容上互相包含,道德可以指导法的制定,法也可以赋予一些道德规范以国家强制性。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德是法治建设的基础,许多立法往往渗透着道德的精神和内容,因此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必能增强人们的守法自觉性,而司法与执法人员道德素养的提高又必然对法律的实施产生有益的影响。法治建设也是传播和推行道德的工具,国家主权者通过立法的途径把某些道德要求确认为法要求,从而为有关道德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守法也就意味着守德,当守法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的时候,在社会上必然出现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

由此可见,法治文明和道德文明都是人类智慧与实践创新的结晶,共同成为一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上国家治理模式的鲜明标志。作为政治上层建筑重要构成因素的法治和道德,以其极强的能动性,成为治国理念、治国实践中最活跃、最突出的内容。法治文明与道德文明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又彼此在对方中求得实现,以至被整合、提炼,并上升为治国模式的标志和象征。

三、法治文明和道德文明的相互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依法治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而采取的一种治国方略,必然涉及人们的道德取向、道德风尚、道德风俗、道德习惯等各种道德因素。它以人们所能接受的道德规范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人们的利益和愿望。要实现现代法治,就必须把现代法的精神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法意识,并在正义原则上使法与伦理相统一,从而,使法秩序得以建立和维持。我国是一个具有浓重儒家伦理传统的国家,民主与法治精神先天不足,现代法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冲突表现得更为突出,加之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价值震荡和失范状态,极易造成社会成员价值选择的迷茫。“由于对市场经济和法治所倡导的平等、自由、竞争、正义等主体价值缺乏普遍的科学理性认识,便会以传统的义利、仁德、均等观念来理解现行法律原则和规范。”[6](p290)因而,对法律规范内在价值就缺少足够的认同,进而产生对法律的异己感、外在感,不能有效地内化为其自觉的价值尺度和行为准则。这样使公民法治意识难以确立,法治秩序的建立就显得尤为艰难。但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逆转,但是,转型过程的社会应当而且必须被整合有序,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新的生活秩序和新的道德精神。“社会的秩序、稳定,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精神作为内在凝聚剂,也必须要有一种积极的价值精神作为这个社会的事实上的意识同一体”[7](p43)。相对于社会物质生活过程而言,建立一个大致有序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建立一个新的并为民众普遍真正认同并自觉履行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精神的法治社会则是相当困难的,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健全法律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加快推动司法改革,加强法学教育,在全社会确立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使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民主、人道等观念,切实做到抑恶扬善,并为道德文明创设良好环境。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逐渐杜绝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现象。

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提升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一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文明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生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都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全体人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二是要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公民是国家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基础载体。没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公民,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没有高尚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公民,民主法治和伦理道德就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形成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构筑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19(1).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3]万斌.历史哲学论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4]马长山.社会转型与法治根基的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03,(4).

[5]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高兆明.社会失范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莫仲宁

作者简介:罗桂全(1965—),女,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罗桂全

第三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 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设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道德教育 绿色学校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要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好环境,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1 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必然趋势

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虽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但是,它采取控制和掠夺的方式,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自然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连续发生了多起造成许多人死亡和痛苦的“马斯河谷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米糠油事件”等重大环境公害事件之后,人类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有鉴于此,西方国家很早就将环境教育和人与自然的道德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加以重视。比如美国分别于 1970年和 1990年两次颁布环境教育法,在教育总署下设立环境教育司,并设立了环境教育基金会和各种环境教育奖金。在英国设有环境教育委员会,并且设有国际环境保护教育中心。此外,日本、印度、泰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都十分重视环境教育,并具有完整的中小学和大学的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同时十分注重环境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在各科教师中进行环境教育的职前培训。应当说日本人民高度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养与其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环境教育密不可分。

2 我国的发展现实要求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2.1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这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党的重点关切问题。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2007年入夏以来出现的太湖、巢湖、滇池等地爆发的蓝藻水污染危机,说明二十多年积累的环境问题已到了危险的临界点。空气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现象也极为严重,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辐射、电子垃圾等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增多,生物多样性锐减。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已经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我国、印度和俄罗斯名列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榜首。作为传承知识的载体、培养人才的学校必须将环境教育和人与自然的道德教育引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实践中加以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心纳入德育的整体结构,通过对人们进行环境知识、生态意识、环境伦理的长期教化和引导,使人们自觉养成热爱自然,善待生物,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试想在一个“生态盲”、“环境盲”的国度里,要想根本改变生态环境是十分困难的。

2.2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转变伦理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由于贪得无厌的利己主义本性,使得个人或民族不可能从“人类”整体的利益出发,不可能从长远利益出发,也不可能对其活动后果真正负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悄悄的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全球化加快了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生态殖民主义愈演愈烈。中国制造的商品的主要进口商是美国(21%)、欧盟(19%)、中国香港(16%)、日本(11%)及南韩(5%)。全球消费者受益于中国商品的好处,而环境负担却是由中国公民来承受。据报道,发达国家目前正以每年 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运送有害废物。自1980年以来,发达国家已有1000多艘船只,总计1163亿吨有害废物运抵第三世界国家。因此要把关心和爱护生态系统纳入到新的道德观念中,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要提倡人人负有为人类整体利益和子孙后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谴责和抵制为贪图私利和眼前利益而制造、转嫁污染的不道德行为。

2.3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要求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的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精神。《礼记•中庸》说道:“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万物均是自然化育而来,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只有彼此尊重,和谐相处,才能生生不息,世代绵延。我们的祖先还十分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客观规律,并从中吸取营养。在《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出了君子要效法天道刚健有力、周而复始的品格,努力奋斗,自强不息。坤卦《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出君子要效法地道平顺居下负载万物的品格,醇厚品德并勇于承担重任。这是我们祖先悠久的生活智慧和对宇宙认识的结晶。构建生态文化,必须弘扬这种深厚绵长的精神和理念,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

3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3.1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环境教育

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尺度,环境意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实施环境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而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必须把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生存和人类的可持续教育,纳入绿色学校的教育之中。学校的定位,不仅在于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而且也为恢复自然生态、建设自然生态服务。因此,绿色教育已成为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办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其次,“绿色学校”是人类生态观念变革在学校系统的积极响应。在这一社会生态的转型期,迫切需要发挥学校作为绿色文明中心的精神辐射作用,既使建设未来的文明使者熏陶了绿色文明,也使社会感受到学校的绿色文明。其三,“绿色学校”将解决“绿色无知”问题。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并非人们故意所为,而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反映出人类在生态上的“无知”。“绿色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将人类、非人类生物、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用绿色理念认识其规律、规范其行为。理解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确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由自然到必然的人类义务和责任,树立“绿色意识”。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营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目前我省绿色学校累计达到1665所,其中国家级14所、省级97所;已创建绿色社区(小区)575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21个、市级201个。

3.2 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责任制,提高领导层的生态道德水平

各级领导层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制法规、社会经济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在环境保护和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决策者的主导作用。但是,现行考核政绩制度容易产生短期经济行为,既不符合经济规律,更违反生态规律。这些局部的“成就”掩盖了巨大的社会成本。此外,它还将管理部门和领导人的前程紧紧捆在一些机械的、形而上学的主观数字上,成为统计腐败的源头。毫不奇怪,代表人民利益的环境,往往成为经济政绩比赛的最大牺牲者。早在1994年我国就对淮河污染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治污金额超过600亿元,地方政府官员每年签署环保“军令状”,而淮河污染依然如故。资料显示,淮河流域至今没有一位领导因为未完成治污目标而被处分、处罚或下台。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党的重要任务。要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和责任制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生态道德建设责任制,正确把握和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同时在环境保护中抓好环境教育,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断提高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进而激发领导者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3.3 鼓励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就是指人类怀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义感和责任感,以“绿色、和谐、自然、健康”为宗旨进行的适度消费,是在避免过度消费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一种消费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倡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这一工作的主体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而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政府应大力推进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杜绝“炫耀性消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引导公众从社会主义新文明的角度认识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环境文化,培养公众的环境危机意识,让全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节约资源,并且利用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充分改进现有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绿色消费的实现,将促进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因为广大消费者将通过“绿色选票”遴选那些有益健康,无害环境的产品,并向消费品的生产市场发出“绿色信号”,这种绿色需求将刺激企业转变产业结构,挖掘绿色产品,以增加绿色食品的供给,从而保证绿色消费的实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俭以养德”之古训,选择节俭,不仅选择了科学生活方式,追寻一种高尚的精神品质,更是确立了一条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3.4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按照生态文明观念,资金、技术不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钥匙,道德文明的力量最终能够调节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将其纳入道德与文明规范及评价体系。这就要求人民从生态知识过渡到信念,树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培养人对自然的文明程度,自觉地反省自身的道德观念,反省文明地评价人对自然生态活动的善恶,寻找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文明准则。

生态文明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大范畴。生态善恶 ,是指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凡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行为都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善恶观念,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人类的自觉行为。生态良心,能使人类肯定地认识到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与统一关系,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的责任,监督和评价其它人的社会行为。生态正义,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正义感,与所有危害人类环境、破坏自然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生态义务,建立在人民对生态危机及后果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在生态道德文明原则指引下,自觉自愿地承担义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善恶观,凭藉生态良心,以强烈的生态正义感承担生态义务。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竭泽而渔的做法,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受到自然的无情报复。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 周精辟.人与自然之生态道德教育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 2007, (2)

[2] 曾锦昌.浅谈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学院学报, 2007, (1)

作者:黄加林

第四篇: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研究

摘 要:物质生活逐步丰盈的同时,人们思想意识也在不断觉醒,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度提升,对优质生态的无限渴望,促使现代社会建设趋向于尊重生态文明、注重环境维护。基于此,现代公民道德意识建设需与生态文明巧妙结合,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基于生态文明的视野,探究其内涵的具体构成,并从分析其对公民道德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入手,明确生态文明对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实际要求,从而研究生态文明视野中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文明;公民道德意识建设;构建思考;发展趋势

引言

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对现代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其预示着人类意识逐渐觉醒,并从传统的工业改变生活理念中跳脱而出,开始着手于利用生态改变生活理念来优化生存环境。认真剖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念,其是在贯彻人本思维的基础上,以平衡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自然客观规律来优化人类思想与生活,保证人类意识发展的科学。对此,党政中央在全面了解并内化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求,在中共十八大会上明确表示国家发展应注重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借助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建设、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思维落实的重要作用,将生态文明理念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及文化建设充分融合, 以便保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实现和谐共生与良性循环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主要地位,但如何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思维的全面贯彻,则要仰赖一个社会的整体意识觉醒。对此,分析社会基础构成不难发现,社会整体的思维意识导向发展其决定因素在于生存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体意识泛化,即大众思维道德意识决定社会整体思维意识导向。因此,保证社会个体拥有良好的思维理念,促使其具备客观公正的道德意识,才能确保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才能有效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构筑生态文明新社会。对此,针对生态文明的实际发展需求,本文将对生态文明视野中公民道德意识建设进行科学化研究,以提升公民道德意识建设为探讨课题,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对推动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作用与实际要求,从而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明确生态文明视域下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现状、发展可行性及发展趋势。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解析

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利用生态文明理念贯彻优化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前提,需對生态文明理念本身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内涵不难发现,生态文明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其基本的构成源自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需求。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未形成,为解决温饱及安定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习以为常。然而,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盈,对未知事物的理解度越宽泛,对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便越强烈。基于此,现代社会在发展中不再仅重视物质生活的有效满足,其对精神领域与生存空间的优化同样关注。可以说,生态文明理念的诞生是源自于人类发展中思维意识的觉醒,亦是人类未来需求的根本性环境氛围。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敦促社会个体的道德理念趋于客观化、理性化,以此来巩固生态文明理念的贯彻与执行。

2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特性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诞生源自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其为社会个体道德理念建设提供了科学方向的同时,在迎合人类需求方面表现出以下具体特征:其一,可持续性。现代社会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社会优化与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其注重人类与自然的相辅相成,以此来实现社会的长足发展与生活环境的合理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生态文明思维,完全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成为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的重要指导手段,其内在也必然融入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特性。其二,协调性。协调性的协调主体为人与自然。在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构成中,既注重生态保护,又注重文明发展,真正地将文明与生态紧密相连,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从而形成的生态文明理念具备着协调性这一显著特点。其三,高效性。当代社会发展不仅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贯彻和人与自然协调,以效率为重要考量的现代人类将效益大小定义为策略践行的基础。对此,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效益的助力不难看出,生态文明将低碳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充分融合,从而促使现代社会节能减排,科学控制成本,这无论对能源保护,抑或是成本控制都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上也有卓越的贡献[1]。因此,高效性同样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不容忽视的特性,亦是促进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道德意识发展的作用分析

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内涵后不难发现,其对现代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详细了解其在推动公民道德意识发展中的实效性价值,总结归纳为如下几点:

1为公民思想道德意识建设提供了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论的提出,其对公民思想道德意识建设具有着革命性的作用。在传统的思维体系中,社会发展注重的是物质生活的丰盈,无论是改革开放,抑或是重工业兴起,都是在尽量完善国家的物质基础,并希望借助物质基础来实现精神思维的变革。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逐渐巩固。已然成为发展中国家中佼佼者的中国,在不断提升自身国力的过程中,正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环境格局的动荡变化,重大自然灾难的频发,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因此在国家党政会议中正式提倡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基于此,为保证生态文明社会的科学兴建,我国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均拟定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策略,并敦促社会思想发展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实现思想意识形态的优化改革。总体来说,基于社会长足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思维,为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型社会构建,将促进国民在思想意识上不断完善充实,从而注重道德意识的贯彻与落实,加强规则制度的遵守与践行,进而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科学合理保证生态文明型社会的实效化落成[2]。

2为公民行为道德意识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持

生态文明建设在敦促公民思想道德意识建设的基础上,对公民行为道德意识的完善将赋予优渥的养成基础。其实,从生物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行为性格养成虽然有先天因素影响,但其与后天环境影响则有更为巨大的关系。因此,良好的环境下培育出的个体必定拥有良好的行为素养,其道德意识与行为道德都将迎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生态文明的建設过程中,公民思想意识的觉醒程度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劣,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则对公民进一步行为道德的履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然,对于公民思想道德、公民行为道德与生态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是很多人的疑惑焦点。对此,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目标,其需要公民道德意识的觉醒来加以扶持。所以,公民道德意识的发展势必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但在此之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将为公民道德意识培养提供优渥的环境,从而实现环境改变行为,行为改变意识,意识推动行为,行为构筑环境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生态文明与公民道德意识发展之间本身便是可持续化的、良性的循环体,二者只有相辅相成,科学影响,才能实现彼此发展,共筑和谐社会。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道德意识发展的实际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全新阶段,其是确保社会进步,实现人类发展的关键性策略。不过,该发展策略中极为明显的特性在于确保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协调性及高效性,因此其对公民道德意识发展的要求是融合以往道德思维优势的前提下,选择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科学方向,而非一味否定人类过往的思维意识与道德准则,完全否定人类的科技成果与探索精神[3]。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为公民道德意识发展提出的实际要求,其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其一,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道德意识发展科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体系中,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未来趋势,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公民道德意识发展中,重点强调的是优化公民发展视野,促使公民站在造福子孙后代的思维高度来兴建生态文明社会,保证以社会长足发展的理念来形成道德意识体系,不故步自封,不过分极端,而是真正考量到社会发展,考量到国家建设,考量到生态优化;其二,协调融合基础上的道德认知确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环保、低碳、物种保护、生态链保护都是生态环境注重的焦点,人权与生物权是其讨论的重点,人性的挖掘与行为的审视也在逐步完善。然而,生态文明理念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并非单纯促进人类道德意识的觉醒,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公民道德思想的发展,并促使公民道德意识更理性,更客观地融合到精神体系之中,不因偏激与执着而误入歧途[4]。总体来说,生态文明建设以融合引导的方式来实现公民道德意识构建,以便保证社会生态化建设的过程中,达成文明融合落实的效果。

四、生态文明视野中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发展趋势

认清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内涵以及其对公民道德意识发展的促进作用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公民道德意识发展的实际要求,来分析生态文明视野中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公民道德意识发展现状为基础,探讨其在与生态文明思维有机融合的基础上的未来发展趋势。

1现阶段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发展情况

探究生态文明视野中我国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发展趋势之前,了解我国公民道德意识的基础背景十分必要。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我国公民道德意识构建在党和政府的科学引导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面对社会全新变革的现如今,部分传统思想上的劣根性仍然影响着公民道德意识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公民道德意识的明显落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为基础。其中,重工业的发展与金融资本的利用占据了主要地位,在过分注重生产力提升的前提下,生态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对自然的予取予求现象十分严重。其二,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融合不足。公民道德意识落后,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度不足促使其注重生产发展的同时,并未意识到对环境的破坏正在损害生态系统。当然,即使发觉生产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在以往的发展趋势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规避生态破坏后果的产生,从而致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总体来说,过往公民道德意识中潜在的不足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构成了障碍,但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公民道德意识中潜在的发展潜力也保证了公民道德意识发展优化的可能。具体来说,“中庸”思维的根本在于对“极端”思想的全面否定,因此在自然资源获取上,基于“中庸”思维下的我国公民并不会对自然极端的予取予求[5]。此外,自然崇拜在中国人心中也有一定地位,而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基于环境保护及成本优化来引入先进科技,实现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也有十分良好的基础环境。

2公民道德意识建设中生态文明体系的融合分析

从现阶段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发展情况中不难看出,我国公民道德意识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同时也具备着融合生态文明体系的潜力。因此,为实现公民道德意识建设与生态文明体系的巧妙融合,党和中央政府在考量社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就公民道德意识建设与生态文明体系融合拟定了如下的融合策略:其一,以教育为基础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体系。目前,无论是中小学教育体系,抑或是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课程,都将德育教育与道德意识培养作为素质培养的关键内容。其不仅培育青少年拥有良好的行为意识与思政觉悟,同时向青少年灌输思想道德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保证社会文明发展从小培育,生态文明体系从小构建。其二,现代媒体的传播与推广。除现代教育体系中融合生态文明思维入公民道德意识建设培养之中外,针对社会普通个体进行生态文明型社会建设宣传也十分重要。对此,现代媒体在杂糅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基础上,从新闻报道、网络传播、公益广告等多种渠道向社会普及与宣传生态文明思维,确保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深入到公民道德意识之中,与其传统道德思维理念巧妙结合,形成全新的公民道德意识体系,共同协助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其三,生态文明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中国梦”作为现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方向,其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环境优化、经济发展的关键。将生态文明思想与“中国梦”理念有机地融合,将促使现代社会更科学、更完善、更优质的发展[6]。

3基于生态文明的公民道德意识发展趋势

认清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情况,有效融入生态文明体系入公民道德意识建设之中,其所能实现的社会发展,决定了生态文明视野中公民道德意识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面对生态文明的实际要求,公民道德意识将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的指导策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体系来实现社会的优化发展。当然,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除实现原本维护环境、促进经济优化发展及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作用外,还将进一步推动人本化的社会落实,真正打造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现代性社会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生态文明视野中公民道德意识建设对社会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内涵,明确其对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的促进作用及实质要求,可保证公民道德意识建设符合生态文明发展需求,真正推动现代社会向生态化、文明化、可持续发展化方向稳步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韩晓阳.生态文明背景下公民道德意识建设走向的哲学思考[J].理论界,2013(11):104—106.

[2]杜飞进.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略论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9.

[3]王云,卓越,赵蕾.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基于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厦门科技,2012(3):22—24.

[4]邬移生.“美丽中国”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与目标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5]刘芳.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4(5).

[6]方明娟,鲁斌.关于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生态校园建设的实证分析——基于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J].经营管理者,2009(16).

(责任编辑:陈 树)

作者:杨丽丽

第五篇:凝心聚力做企业 道德文明建家园

如何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是每个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中石化河北衡水石油分公司领导班子确立了抓发展从凝聚队伍抓起,凝聚队伍从建设企业文化抓起的总体思路,以提高经营业绩为根本目标,坚持用文化管企业、聚人心、塑形象、促发展,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上做了一些研究和摸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职工队伍的精神文明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企业效益始终保持了稳步增长,2004年实现利润2003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在总结中石化河北衡水石油分公司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公司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和企业的现状,确定了“诚信、竞争、规范、变革、业绩”的企业理念,并把这个理念作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诚信,就是把诚信作为立人、立业、立企之本,在公司内外各种关系上讲诚信;竞争,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敢于、善于同国内外的强大对手竞争,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用“法治”代替人治;变革,就是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使企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业绩,就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职工效益,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追求卓越,永不满足”是中石化河北衡水石油分公司一贯坚持的企业精神,目的是要在全系统树立“六种意识:树立一流的发展意识,时刻把目标盯在同行

业的一流的发展标准上;树立一流的服务意识,为顾客、为社会提供卓越的服务;树立一流的管理意识,以最新的理念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树立一流的安全意识,实现“零事故”、“零违章”;树立一流的职工意识,在创建一流企业的同时,建设一流的职工队伍;树立一流的动力意识。

为了使企业文化规范企业职工的行为,公司开展·了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在公司树起了三块巨幅宣传牌,在内部网上开辟了企业文化栏目;组织观看了反映其他先进集团改革的录像,并进行了深入讨论;组织有关处长和县公司经理,先后到阳泉、临汾、郑州、商丘、潍坊公司进行了学习考察;进行了机构重组和机关职能处室的调整设置。为加强对基层公司的指导,对涉及企业全局的经营承包、小站改革、减员分流、费用管理、资产投资等展开了调研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公司坚持先进典型引导群体行为,凡对企业文化实践好、对企业的贡献大就予以表彰和奖励,树立起一批过硬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对引导职工实践企业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公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年增长。

几年来,机关干部带着感情、带着温暖活跃在一线,同职工面对面接触,零距离沟通。

在中石化河北衡水石油分公司,逢年过节领导必到加油站慰问,机关干部必到加油站跟班作业,送去节日的祝福、领导的关怀、企业的温暖。去年春节,中石化河北衡水石油分公司推出惊人之举:全体副处以上干部与员工一起过除夕,一线员工干劲倍增。中华大街站很多职工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年的春节是让职工感到最幸福的一个节日,虽然天气寒冷,但心里感到非常温暖。”

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是人文环境,中石化河北衡水石油分公司始终把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己任,以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人们的生活,聚拢着职工们的心灵。

公司生活小区里显著地悬挂着宣传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和家庭美德的巨幅标语,每栋楼房的每个单元部挂着《家庭美德规范》;路旁边、绿地上竖立了12快宣传牌,就连居民聊天的地方都建起了《道德建设宣传栏》和《创建文明小区园地》……。

抓好小区建设,让职工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是公司领导一直关注的事情。为此,公司推出’了“各类组织进社区、道德教育进社区、文明评比进社区;文体活动进社区、法制宣傳进社区、规章制度进社区”的举措,使社区呈现出了环境优美;秩序安定、邻里和谐、尊老爱幼、生活丰富的新局面。

为了让道德教育贴近企业、贴近生活、贴近职工居民每个人,公司在居民小区内建立了《创建文明小区园地》,设有文明家庭、居民风采、曝光台、漫画小品、健康快车、美德寄语、小区文明大家谈等8个栏目,每月进行更换,先后宣扬树立了尊老爱老的王长久家、一人生病全家照应的崔其昌家,午夜搭救轻生女的尚彦仲和冯丙银、5岁的书法单星马鸿鹏、老有所为的田士坤等三十多个先进典型。针对小区内存在的宠物乱跑、被褥乱晒、花朵乱摘、乱写乱画等陋习,公司组织创作并刊登了“潇‘洒’走一回”、“手莫伸”、“半”夜鸡叫、“求求你别这样”等系列漫画,使职工居民在捧腹大笑中受到了教育。

在这个小区里,人们会处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之中,感受到——种健康向上的气息。为了陶冶职工居民的道德情操,丰富业余生活,公司两次对小区的文体活动中心进行了扩建改造,使之成为集健身、娱乐、学习、教育、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场所。机关图书室搬到中心改为阅览室内并增订了趣味性、知识性、阅读性强的报纸杂志;设立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台球室,安装了蹬力训练器、漫步机等多种室外健身器材,职工家属不出院就可锻炼身体;活动中心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颂党爱企为主题的歌咏比赛、太极拳培训班、居民书画展、中秋戏曲晚会、职工居民卡拉OK大奖赛以及各类体育比赛,极大地提高了职工和居民的业余生活质量。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中石化河北衡水石油分公司生活小区的绿化率达到43%,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被省建设门:誉为“花园式居住小区”称号。小区24小时有人值班,夜间有专人巡逻。

医务、换气、购物、存车、修理、换水等服务设施——应俱全。舒适、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又影响着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

向不文明的陋习宣战,共建美好新家园,公司把小区文明建设和环境建设作为提高职工居民道德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措施来抓,必将极大地提高职工与企业的亲和力,广大职工也必将为自己的企业做出更大贡献。

编辑/闫建新 王恒茂

作者:李树木

上一篇:工民建工程师论文下一篇:传统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