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位置读后感

2023-03-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静的位置读后感

安静的位置 读后感

寻找自己的位置——读周国平《安静的位置》有感

初看到这本书书名时,就有一种触动让我在众多推荐书目中选择了它。我向来并不喜欢看这种高深哲理的书籍,原本打算随便翻读几则,可是当我随意的翻开第一页之后,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注入我的血液,流遍了我的全身。 他不是宗教徒,但是他的话语比相当一部分宗教家更深刻,更纯粹,更发人深省。他也不是演说家,演说家喜爱用华丽的辞职,夸张的表情和言不符实的承诺来吸引众人的眼球。在他的文本里,我看见的只有一个相貌敦厚、平易近人的老师在那里向你娓娓道来——是生活的真谛,是宇宙的广袤,是人性的光辉,还是社会的无奈……看他的书,很平静,没有鼓动,只有抚慰。周卫平先生的这本书恰恰勾起了我所有的兴趣,就决定把它完完整整的看完。

这本书是由周卫平先生许多关于生命感悟的散文汇集而成的,有关于生活不同方面的论述。该书所包含的哲理内容深刻又颇多,实非三言两语就能表达,且本人能力和阅历有限,有些书中言语亦不能深刻体会,所以就其中几篇散文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了解自我—— 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当人们在无尽宇宙前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时,回过头来,却又发现人自身原来如宏观宇宙一样丰富深渺。生命全息说认为部分即全体,佛语则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原来我们自身也是一个宇宙。

每当退居红尘十丈的市楼一角,细细体味繁华与孤寂之间微妙的距离;每当独自将所有的烦忧暂且置诸头顶,如一柄寒剑,而偷得片时的惨欢,则洞彻己身的自省便成为对苍凉世界的告白,晚风如水,弦月若钩…… 人历世一遭,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便会空虚无聊。有两样东西似乎人皆有求,在讲究实际的人那里被叫作职业和家庭,在注重精神的人那里被叫做事业和爱情。这两种东西使人付出了无穷烦恼的代价,然而满足却是没有把握的事。而更有太勤勉、太敏感的人,即使据而有之,却依然不能摆脱空虚。何也?原来是缺乏对自我宇宙的营造和洞察。 一滴水中可见太阳,同样,一个人可映照整个社会,人是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存的。但人又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而必须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在人生的大海中抛下自己的锚。固然,我们欣赏人们生气勃勃地去创造事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如痴如醉地沉入情海,尽情地享受生命,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你仍然属于你自己! 是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有一个既映照他人又有别于其他人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在这个小的宇宙中,珍藏着你最宝贵的矿藏,任何他人都不能来挖掘它。人的心灵是一本奇特的帐薄,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日积月累地化作宝贵的体验收入其中,自我回味、自我陶醉的境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哪怕回味是苦涩的,陶醉是虚幻的。人生是一本特殊的书,我们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对自己,我们要学会书写,也别忘记及时阅读。写就的生活,已无法更改,而要使平淡的过程变成有益的经历,我们就要静静地品味。我们也有坎坷,也充满沧桑,也有过沉重,同样也一路披荆斩棘?从个人成长的历史中,可以读出深刻的内容。这种阅读不是为了检验我们的记忆力,而是为了唤醒我们沉睡的那一部分感觉;不是为了速成我们的表达力,而是要培养一片思维的土壤。读懂自己,读透自己,才能理解潮起潮落,风卷云舒;才能理解山与崎岖,河与激流。没有人给你讲解,所有的体会都只能通过阅读;可以不用眼睛,但必须用心灵。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营造一个适当的自我世界,也许是人适于自然与社会,于孤寂中创造自己恬静的小宇宙的秘径。徜徉在这同样深渺的小宇宙中,生命的征帆才会不倦地驶向自在的彼岸。

二、坚守自我—— 读《安静的位置》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没有人会跟别人有相同的经历,和相同的人生。 有些时候,我们会觉得某个人的经历好像与自己的经历差不多,从而思想上就会引起我们的共鸣。如果是坎坷的,就会同样同情对方;如果是幸福的,就会同样祝福对方。可是那也仅仅只是相似而已,毕竟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从遇到那个与自己经历相似的人之前,我们所经历的所有事情不可能都是一样的。

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上来,不是来让我们虚度的,是给予我们一个体验人生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曾经有朋友问我知不知道女人是怎么生孩子的。我摇头,说:“当然不知道,我又没生过!”他说他看过一个生孩子的全过程,看的很震撼。想想父母也真是不容易,特别是妈妈在临产的时候,她与死神较量,几乎是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孩子的生命,所以说世上所有的妈妈都是最伟大的!

再换想一下,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怎样,会在哪里生活,或许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或许还是按部就班,跟原来的生活一样……“人生苦短”何不“即使行乐呢?”呵呵……

周国平先生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中讲到,要是一个人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是一种幸福!人生下来,自打懂事起,就会经历很多复杂的事情,有些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老是抱着“被迫”的想法去做自己其实不想做的事情,那是悲哀。就比如学习吧。没有那个学生是天生就爱学习的,但是,也确实有以读书为一种乐趣的人,那种人就比一般的人幸福,因为他们读书是一种享受,而那些不爱读书的人,读书就是一种束缚。

可是,成功的真谛是什么呢?是你如何如何用功,最终达到让人望尘莫及的高度么?还是你只是漂亮得完成了一件事,而且自己很满意呢?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后者。我个人是一个比较会安排时间的人,我喜欢明确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干什么;也知道什么事情,自己愿意做,什么事情不高兴做。朋友羡慕我能很好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看我貌似活得很自在。其实,不然。我也会有烦躁的时候,我也会有发牢骚的时候,只是当那些烦心事儿来袭的时候,我懂得怎样让自己安静下来。就如书中讲的,将自己放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不管“世界多热闹”,我依然“独善其身”。呵呵……也许,我比较会生活吧。

我总觉得人生,不一定要锦衣玉食才会幸福,粗茶淡饭也何尝不是一种温馨?身为女生,父母肯定是希望我将来能找个可以依靠的男人,陪我走完以后的人生,最好对方要有优越的生活底子,那就不用自己愁了。父母都是为子女着想的,没有那个父母说要看到自己的子女过得不好。但是,父母没有问过自己的子女心里是怎么想的。就如我吧,我喜欢靠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好,身边的人会以我为豪,我想以后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买房,买车。不想靠老公取得这方面的财富。是的,这样会让自己很累,但是我愿意。花自己的钱,比较心安理得。而这种想法,在我父母看来就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赞同的。他们总想我能嫁个好人家,不用很累就可以得到好的生活条件,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自己买房买车是很难的。可是,我就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赢得的财富,那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看着周国平先生的文字里透着一种淡然,一种对生活的淡然。

是啊,我们在这热闹的年代里是否需要给自己一个安静的位置了?钱小样按照我的心愿很聪明的发现了她妈妈的变化,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了。毕竟钱小样没有像琼瑶剧中的主人公一样就那么糊里糊涂的自怨自艾起来。不过她妈妈也变了,变得那么冷静,冷静得让那个应该嘴瘫的父亲变得是那么的多余!热热闹闹的生活里透着冷静的妈妈让人心痛!

是啊,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个安静的位置,把自己安静下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看看那些追逐者,然后笑一笑继续做自己的事。就像钱小样那样,继续为了斗争吃饭吧。

就把自己安置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好好品味自己的人生,过自己的生活。

第2篇:读周国平《安静的位置》有感

原创: 会文huiwen

因为一个朋友的推荐,我拜读了周国平的一部作品《安静的位置》,想在他的哲学里寻找徘徊在头顶那模糊的声音。似乎找到了,又好像不够,但还是惊喜的发现了许多本质东西,像阳光、水、土地、生命一样在心里唤起亲切的回响。

我本是个读书很少又不求甚解之人,在谈论一个大家时,特别还是深究哲学的大家,心中不免发虚。幸好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给我信心,他说"人心与宇宙间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每个人凭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我想只要保持最大限度的超然之我,是可以用直观察觉某些内核。

我个人认为,哲学是人精神领域或左或右而产生的学科,顺其自然是不偏不倚,中庸里无的状态。记得李继伟老师说过,深刻就是走极端。哲学的深刻是否也是在走极端呢?即使如周国平先生这样研究哲学的大师,文章中也有他对哲学的困惑。在《超验的死和经验的死》中,作者自称"我的困惑也许来自我的过于清醒,太看清了一切哲学和宗教的劝慰所包含的自欺。至于佛教,我是把它看作在死亡问题上唯一不自欺的最清醒也最深刻的哲学的。那么,看来我还是不够清醒,到我清醒到了极点时,也就是到我有朝一日浸润在佛教之中时,我的困惑也许就消解了罢。不过,我并不想刻意去追求这个境界。’周老应该是个以虚无主义悲观为底色,相信某种不朽而自我活着的人。他的思想更接近透彻的悲观,本源更像佛教思想,但由于学哲学的缘故,骨子里透着某种超脱(在《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中虽明知永生信念的破灭仍向往着某种不朽),因而他少了佛彻悟的悲观。

作者某些极端的思想在他的文字中隐隐可现,不过懂哲学的人总是能用复杂的深刻模糊这样的偏见。他耻笑现代人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小到个人的追名逐利,大到怀疑集体价值,劝慰人们记住回家的路,又有点哲学家的清高,要如他般活出真性情,去省察自己的人生否则毫无价值,他的理由是人生只有一次,唯一把握的是今天我活着。为了进一步显示自我生活的优越性,用永恒的话题,尤其如死亡这样生命本质意义的话题证实自我是如此清醒的活着。他的自我正是我怀疑的地方,他用他特殊的独处方式来批评他人的熙熙攘攘和集体的英雄主义,其实有点自欺的嫌疑。他太在乎自我,因而用回避更多的社会关系和适度的社会责任来建构可控的关系,如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来代替现世社会的不可控。也许是不善社交,也许是太在乎自然的我。自然的我多时,容易太自我,但能更好激发创造的热情,往往成就天才,如尼采、拜伦;社会的我多时,容易成全大我,虽无法彻底深刻和纯粹,但往往成就伟人。

在这里我重申下,我并不是要评论谁,也没能力资格,只是包容和怀疑是我的思考方式,虽然很多人都说,在你不包容前你是无权评判的,所以就有不少人相信厚积薄发。我倒是喜欢边包容边怀疑,因为这样不易抹杀自我天然的创造性,这也给直觉某些发挥的余地。基于此,我对周老既敬佩又对他个人的思考产生了怀疑,但敬佩占主要发面,特别是他对死亡的思考。

正如他所说思考死是有意义的徒劳,思考本身是段有意义的历程。因为作者发现寻找愿意死的理由仍让自我走向虚无,但在寻找中也收获不少。既已知徒劳,"不如积极进取,不过同时不妨给自己保留一种死者的眼光,以便在必要的时候甘于退让和获得平静。"我想与大家重温他的那段探索,也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收获,我写此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理由一:"我们死后不复存在,不能感觉到痛苦,所以死不可怕。这条理由是伊壁鸠鲁首先明确提出来的。"

作者怀疑的理由是"无感觉也无幸福",他举例说酣睡只为醒来时精神饱满,可见作者是恋生的,他的恋生是深刻的恋生。

理由二:"顺从自然,服从命运,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这是斯多噶派的典型主张。"

作者反驳理由是不愿意愿意死。

理由三:死亡的普遍性

作者反驳死总是自己的事,不存在一个一切人共有的死。他指责上帝把人的渴望灵魂不朽和终有一死的肉体结合在人身上,简直一种恶作剧。我个人认为,由此可见周国平因宣扬自我和渴望不朽灵魂,因而不肯接受第三点理由。

理由四:死后与生前不是都有段永恒的岁月。

周怀疑,生前虽没我,但死后有我,因我的存在,我才知生前的那段岁月,而我死后所有的岁月都与我无关,永远不可能知道。我自己反而觉得,作者是不是否定人的预见性,和现世的人对未来世界有限的担当。他在《人不只属于历史》一文中拥护加缪对历史使命感进行清算的哲学观,只是加缪的观点并未否定历史担当的人,而是反对迷醉形式道德原则的人生,提倡另一种在历史之外有着人生简朴的幸福人生。若把死看得如生前生后永恒的岁月那般平静,上帝岂非与人开玩笑,就像海上的泡沫,破灭与它是否存在没任何关系。

理由五:永生是否值得向往

作者驳斥"承认永生和寂灭皆荒谬,前者不合生活现实的逻辑,后者不合生活本能的逻辑"在哲学的理解中周老无法找到接受死的理由,但他由此获得对死的态度,是我很赞同的。你的存在本是若干的偶然,也有可能不存在,你就不必把死当回事。正如作者所说"我不再劝说自己接受死,而是努力使自己相信某种不朽".

在哲学理解中找不到答案,作者又走向宗教和艺术中接受死亡的灵魂,只是作者最后醒悟,"宗教与艺术只能为自己编织一个灵魂不死的梦幻,这个梦幻叫信仰。"而这样的梦会使真正为死震撼的人相信不死,人得首先"牲畜化"(那些从未思考死亡盲信者和没有信仰的人一样)。

作者终于明白,死是真正的终结,是一切价值的毁灭。作者探索中收获什么呢?我认为是一种态度,一种超脱的态度,这种态度应该兼佛教哲学和艺术于一体的超然,佛的虚无做底色,在哲学中相信某种不朽,而当清醒思考不朽仍是虚无时,用艺术相信的活着。(写于2012年)

end《周国平论阅读》读后感:做大师的学生有感周国平的《妞妞》读后感周国平文集读后感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

第3篇:丰富的安静读后感300

《安静》的诞生,于我几乎是一个惊喜。它是周国平继《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后的第三本散文集。 丰富的安静读后感300 丰富是拥有了内在的精神宝库.”他对安静的理解不正切合了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吗?——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同为当代智者的文化大师余秋雨也在其代表作《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说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这个不正也是国平先生说道来的安静吗?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少年时代的周国平有幸进多少人所梦寐以求的北大,在那如此深沉丰盈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下成长.在中国最的十年时期,他又有幸在深山里安静思考,与圣贤先哲交流,和花草虫鱼对晤,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经历下,他完成了对思想的构建,对灵魂的提炼.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凭着他思考者的身份,他可以随意逡巡于任何国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与尼采,与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与柏拉图、帕斯卡尔完成心与心的对晤.他甚至纯碎可以以父亲的身份对自己逝的女儿哭歉:“在这个时代,平庸的哲学家太多了,而杰出的父亲太少了.”“你短促而美丽的生命是我最真实的宿命.而我在人世苟活只是一个幻影.我抱着你小小的尸体,拒接受任何哲学的安慰……”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智者,顿时让我们感觉到他是多么的真实和贴切啊!智者是人,不是神,哲学也并不是无所不能.

搞哲学研究的周国平能写出如此丰富深刻的散文,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质朴平实又不失诗的光华,畅达深邃渗透着哲学的.正是这样一种风格,使他摆脱了纯学术的艰涩而实现了对哲学本身的突破.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从童年到青年,从意气风发渐渐步人生的暮年,一路走来,生命如同一曲终将谢幕的长歌,在击节处倾听周国平六十载人生回首,一个向死而生的人站在上帝的心灵独白:岁月改变了曾经的脸,性情在岁月中宁静致远.

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回过头来,静静地翻开这样一本《安静》,再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

丰富的安静读后感300 我之所以喜欢并推荐周国平的这本《安静》,是因为我自己不仅非常喜欢“安静”这个书名,而且十分艳羡“安静”这样的境界。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利益的驱动往往高于一切,物质的诱惑远高于精神的愉悦。连学界这样一片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叽叽喳喳地成了名利场——一年里人为地制造一两个看似热闹的话题,话题不断在变,不变的是不同学科的这家那家、这“腕”那“腕”们在同一时期仿佛全在研究着相同的话题,或者是某些貌似学者的人在某一阶段煞有介事地用同一话语解释着根本不同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这样一种日趋喧嚣与躁动的社会氛围里,安静、宁静就会显出多么的珍贵;守住一份宁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平的随笔散文,真正映了“随”和“散”这两个字。每篇文章都透着淡然,好像是从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一般。他的文章更多地关注自己而不是家国大事,好像就一直停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身”境界。这看似不够伟大,用套话说就是“缺少社会责任感”。不过如果以他所制定的修身圆满的标准来衡量,天下之大,那些正行治国之事的“伟人们”又有几个是做到了修身、甚至尝试过修身呢?官吏腐败问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可如果我们恪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循序渐进的话,哪里还会有贪官污吏得势的道理?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位置。如果不细心叩问自己的心灵,如何能发现社会早已为自己预留的位置?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智者的沉默—— 《安静》的诞生,于我几乎是一个惊喜。它是周国平继《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后的第三本散文集。

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安静似乎来得更为纯碎和彻底。我喜欢《安静》,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平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

“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这个不正也是周国平说道来的安静吗?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关于“安静”,周国平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现在想来,真是至理名言。

丰富的安静读后感300 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这就好像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是的,一个角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哪里找不到这样一个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它比那些热闹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周国平《安静》北岳文艺出版社

是的,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外,隐藏着的才是世界的秘密。因为世界是无边无际的,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只会听得见语言而不会倾听沉默的人就像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只有懂得沉默价值的人才拥有有双倾听沉默的耳朵,如同纪伯伦所说的,“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周国平也不例外,他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读周国平,你会觉得就像读中国古代哲人的书一样,让人沉静、让人平淡、让人孤独、让人出世。因为他是安静的,而与此同时又是能让你灵魂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撞击,在平静之余又是精神充实之时,如此之魅力,自然吸引我义无反顾地走进其精神家园以窥究竟。于是,在寻寻觅觅中,我略有所获,现将之呈上,贻笑大方了。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所作的是一种探究人生之谜,他所追求的是富有生活价值和意义的哲理人生,而在这日趋功利化的时代,这样的探究显得不合时宜,从此意义上讲,周国平是孤独的,因而也是安静的。然而,走进周国平的精神世界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他的灵魂是如此丰富和耀眼!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首先,他享受孤独带来的安静。 “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迷相遇。释迦牟尼的成佛,不但是在出家之后,而且是在离开林中的那些苦行者以后,他是独自在雅那河畔的菩提树下连日冥想,而后,豁达彻悟的。耶稣也是在旷野度过了四十天,然后才向人宣示救世的消息。穆罕默德在每年的斋日期间,都要到希拉山的洞窟里隐居。”(《各自的朝圣路》,长江文艺出版社)因而,国平先生说,他的孤独是“带着如此浓烈的爱意,爱着田野里的花朵、小草、树木和河流。”可见,安静给了他思考解释永恒秘密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追索人生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他难以解分的情结,他在追索中体验人生的乐趣和心灵的欣慰。在《守望的距离》中,他怀着深切的爱意谈及生活和人生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现实的利益中,在其中随波逐流,因为“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缘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还应该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使轰轰烈烈,也只能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空虚。”“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的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只有一个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可见一个人拥有了精神家园,他就拥有了人生的意义。于是,我们不难发现到他丰富的安静源于他的精神家园。

再次,不幸的人生遭遇激发了他对生命、对死亡的思考,由此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妞妞-那个他不幸而有幸的女儿,在来到这个陌生世界的五百六十二天后,带着对世界的依恋和渴望,在父亲绝望的祈祷中,悄悄走了,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是一种发病率仅为一万二千分之一的绝症,但这一万二千分之一的厄运偏偏落在了可爱的妞妞身上,成了这个不幸家庭在劫难逃的百分之百。周国平用他的笔留下了和妞妞相处的五百六十二个日日夜夜,她的可爱与死亡的阴影抹在了父亲细腻而深沉的内心境地,我想也许这一过程中正是对周国平先生思想灵魂的一次大洗礼,由此让他感受到了死亡这一冰冷的存在,从而转入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更深层次的寻求。人总有一死,无论经历多少喧哗和骚动。结局总要走向寂灭。也正因为这样,他不会看重和孜孜追逐虚名浮利,“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一个思考过死亡的人就像是“把人生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只有一个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于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的一种人生境界:绚烂归于平淡,执著于安静中的丰富。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所以,在我看来,凡有志于探究人生真理的人,首先要学会安静,在安静中面对灵魂中属于他自己的重大问题,比如孤独,比如平淡,比如死亡。

第4篇:安静读后感

安静的有灵魂的生活

——读《安静》有感

特点与地位:

本书收集了作者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作品。在将近四年的时间里,作者逃离了镁光灯的追逐,为自己的心灵保留一个自由安静的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由此作者笔下的文字也透露出安静的意蕴,让读者也随之处于一种超脱了世俗的浮躁的状态中,从而对现实、对自己的生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与升华。 主要观点:

1.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P2-3 2. 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P6 3.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P15 4.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P19 5. 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P22 6. 从一定意义上说,哲学家是一种分身有术的人,他的精神性自我已经能够十分自由地离开肉身,静观和俯视尘世的一切。P26 7. 真正的信仰也必是从智慧中孕育出来的。P27 8. 恨是狭隘,爱是超越。只爱你的亲人和朋友是容易的,恨你的仇敌也是容易的,因为这都是出于一个有局限性的人的本能。P30 9. 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之诞生与本乡何干?他们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不属于本乡,他们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类为自己的舞台的。P35 10. 人生有千百种滋味,品尝到最后,都只留下了一种滋味,就是无奈。P44 11. 探险是一项用身体实现的精神事业。P50 12. 当我们用上帝的眼光来看自己,就会发现我们内在生命永远是完整的,是永远不会残缺的。是的,在上帝的眼中没有残疾,每一个人都能够生活的高贵而伟大。P53 13. 两性有着不同的生活形式,要辨别何种形式更有价值是无聊的,两性的差异本身就是价值,藉此才能把生活推进到最高层次。我相信,无须用女性主义眼光改写历史,我们仍可对历史上的许多杰出女性深怀敬意。P72 14. 爱使人富有。如果说爱的经历丰富了人生,那么,爱的体验则丰富了心灵。爱情不是人生中一个凝固的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中也许有壮观的激流,但也必然会有平缓的流程,也许有明显的主航道,但也可能会有支流和暗流。除此之外,天上的云彩和两岸的景物会在河面上映出倒影,晚来的风雨会在河面上吹起涟漪,打起浪花。让我们承认,所有这一切都是这条河的组成部分,共同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的美丽的爱情风景。P77 15. 因为对于灵魂的相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吸引,而决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P89

1 16. 就是隔膜本来就存在着,只是现在才被发现了而已。只要你的确认清了巨大隔膜的存在,就千万不要试图去挽救什么,那样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人类心灵的个别性和复杂性,沟通必然是有限度的。首先,高质量的交往应该是心灵最深层次的相通,同时对那些不能沟通的方面互相予以尊重。其次,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人即使无法有深层的沟通,也未必意味着不能在一起相处。P96 17. 任何一种真实的活法必定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二是严肃的精神追求。生命本能受到压制,萎靡不振,是活得不真实。精神上没有严肃的追求,随波逐流,也是活得不真实。P141 18. 因此每一个人的首要使命正是寻找自己精神上的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就是他的真实的自我。寻求真实的活法是每个人在天地之间固有的自由,但享用这个自由却需要勇气。P146 19. 精神生活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在内容上,精神生活所寻求的是生命意义,被寻求的这个意义往往体现为某种超越于世俗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精神价值,因而对之的寻求和守护往往具有终极关怀的性质。意识形态则是为了维护特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而建立的观念体系,马克思正确地把它看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无疑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和功利性。

在形式上,精神生活在本质上只能是以个人为本位的,是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自觉寻求和对某种精神价值的自觉认同,因而必须是一个内在的自由的领域,在社会层面上则呈现多元化形态。如果一个人被强迫接受和强制灌输某种思想,我们当然不能说他是在过一种精神生活,而意识形态恰恰在不同程度上是这样一个过程,它本质上是以国家、阶级、阶层、政党为本位的,不承认个人,只把个人看作由它操纵的群体之一分子,因而具有强烈的一元化、整体化倾向。P202 20. 哲学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生活,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要,因此,哲学有没有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对精神价值的评价,亦即对于个人和人类来说,精神生活有没有用。P330

我的体会:

之前并不是很喜欢看一些关于哲学的书,总是觉得这类的书是很枯燥的。看了《安静》之后,让我对这种学术的书有所改观。这本书是我在老师给的书目里千挑万选才选出来的。选这本书是因为我想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浮躁的心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场所沉淀下来。

当然,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反而给了我许许多多的惊喜。一开始,就被这本书吸引了。周国平先生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讲述着他所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很多地方,我跟他有了共鸣。很多体会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但是很少会去像他一样认真地深入地思考。看到他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自己生活中也会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就像眼前蒙着的那层纱,突然被人掀开了,豁然开朗。

他是长者,他的经历自然是比我这个初生牛犊丰富的多很多。他的阅读经历,他的旅行经历,他的南极探险经历,教给我了很多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这时,就又像是在浏览一部游记一样,精彩纷呈。我很赞同他对《小王子》这本书以及对几米作品的评价。这两个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作品。他的南极和香格里拉之旅,让我羡慕不已。我一直希望自己自由自在的去各处游玩,去探险也好。旅行是个很享受的过程。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享受的,就像在和一个智者聊天,就像听一个长者倾诉,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这个过程需要细细品味,却总让人想忍不住想往下看,不知道接下来他还会说些什么,介绍些什么。

《安静》是周国平先生比较晚期的作品了,这时候的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解读,心态方面更多的是平静,祥和。这本书就像是涓涓细流,静静的,轻轻的洗涤人的心灵,抚平人心中的浮躁。我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书。它是教我如何好好生活的良师益友。

2 安静的有灵魂的生活,是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

现在人的生活,总体来说,有点浮躁。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这种快节奏的都市感,总让人不自觉加快脚步,不断追求浮华的生活。当然,这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我。他们有时会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忽略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活着,只是为了能活着而活着吗?

这时候,我们或许应该好好静下心来,静静的听听,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那是你的梦想,是你真正是人生意义所在。这就是要有灵魂的生活。

忠于自己的灵魂,忠于自己内心所做的事,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才是那些事的意义所在。当然,内心所想做的事不排除想让自己过上大富大贵的日子。

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虽然,有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做自己想做的,内心才能真正的快乐,这样的生活才是一种享受,才是有灵魂的。做不想做的事的时候,是痛苦的,麻木的,没有灵魂的。

安静的生活,是我一直向往的。这是一种内心的安静,否则,内心躁动,即使外界再怎么安静,那也不是真正的安静。面对一切浮华,都不骄不躁,坦然对之。充满激情,充满动力,但理性的追求自己的理想。

有时候,一杯茶,一本书,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那是一种安静的生活;有时候,一个包,一个相机,一段布满美景的旅途,那是一种安静的生活。安静,要的是内心世界丰富的安静,那是灵魂在的地方的安静。

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我能一直学着安静的有灵魂的生活。

第5篇:《你不能让我安静下来》读后感

作者:q1117

我想,每一个写作者,每一个编辑大约都会有这样的追问,就是,我们写的发的这些诗歌,在一百年后,或者短一些,二十年后,能够给它某种“现实支撑”的背景发生变化,它生成的境遇发生变化之后,它还剩下什么?它,是否还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它,是否还有那种魅力和光,让你细细品味,感受,对你的心构成触动或撞击?

无需讳言,我们的写作尤其是诗歌写作,多数是单向度的,在里面我们看不见社会,群体中的他人,政治、经济和历史的渗透与影响;我们也看不到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内心都发生着什么,何以致此,《你不能让我安静下来》读后感。在我们的写作中,一方面是出奇地世故,一边笑嘻嘻地看着他人碰壁一边善心劝告,世界就是这样子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何必呢,从了吧,从了吧。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出奇地天真,像一群不知秦汉魏晋的乡村秀才,按照成功学的配方书写着被社会学、哲学说过一千万遍的所谓“深刻道理”。何况,我们也缺少着艺术上的精心和耐心,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探寻仿佛从未发生,我们没有兴趣把经验变成经验——因为它具备难度,对一个写作者、阅读者的才华是种考验。

以前读谷未黄先生的诗不多,单就他发表在汉网上的诗作而言,我以为其思想意蕴和艺术水平,已具备了厚重的传世价值。

这一首《你不能让我安静下来》应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冲飙激浪如雷霆万仞的大诗!尽管它表面很涟漪微漾,波澜不惊。

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人,这是伊甸园里的世界,是佛陀心中的大同,也是诗人虔敬的生命伦理。

近些年来,我们似乎一直都被天灾人祸包围着,非典,地震,海啸,矿难,车祸、坍塌、火灾……一个接一个的灾难层出不穷,生命不堪。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生命脆弱而微不足道。泪水,似乎总是苍白的样子,没有重量,也没有体积。我们所谓的众志成城,我们所谓的大难兴邦,只是在灾难之后才显得可信,只是在影视之中才显得有力。而在灾难的漩涡中,那些漂亮的词语轻如鸿毛,它无力挽救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它无力应答一个已经消亡的灵魂。而我们,却只能在这种近乎自欺的情绪之中消磨我们的恐惧和同情,然后,继续那种习以为常的日子,感动着庸常的感动,悲伤着庸常的悲伤,然后,柴米油盐,然后,日常的琐碎。

当一切尘埃落定,那些灾难的痕迹很快如过眼云烟,纪念只是一种平衡心理的手段,自省和忏悔在远方。因为,命不在我,我本无辜,读后感《《你不能让我安静下来》读后感》。 似乎,我们根本没有任何责任,犹如残酷的集中营,那只是几个纳粹的罪过,我没有亲历,那就与我无关。狭隘的经验主义,流行的生命姿态。然而,当我们真正反观自身,深入灵魂,就能发现,我们的身体之中、灵魂之内,也有如黑夜一般的暗,也有如冰凌一样的冷,也有如铁窗一样的阴,也有如刀剑一样的酷,我们没有亲手杀人,但我们也会用冷漠杀人,用麻木杀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每个人身上都有血腥的味道。

谷未黄先生是干净的,他的良知没有泯灭,他总是在以思辨的目光审视社会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而以淡淡的诗句表达着自己的思绪,并感染着他人。

表达这样的认知是痛苦的,因为,一旦获得这种与日常经验截然不同的生命感,我们往往会被这种恐惧和自责淹没,甚至窒息,要清晰地表达,必须有不同寻常的冷静和从容。因为,一旦没有节制,我们或者失语,或者被非理性所获,跌进意识的泥石流。而谷先生的诗歌,却是那样能自然而然地避开这两种危险,达到了高度的节制和澄明。我理解的节制,绝不是那种随意抽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而是既能维系诗句之间微妙的粘连,有能真正删除那些依附主体的枝桠。那种过于抽象的意象叠加,它的突兀和奇绝,只能对有一定知识储备的读者有效,对于大多数读者,它们就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词语组合。对于写作者而言,我们无法强迫他人理解你的写作,更无权力要求他人接受你的技巧。

谷未黄先生的节制,体现在诗歌中,是词语和情绪的高度合拍,是词语对情绪准确而清晰的传递,不超前也不滞后,不过度诠释和夸张,也不故意留白,让词语本身完成诗歌的意义。所以,读他的诗歌,你永远读不到那种夹生的感觉,而是贴心贴肺,水到渠成,不用你费神猜测,也不用精神高度紧张,你可以随意地读,随意地想,但最终你还是会回到诗人构建的诗歌通道,领悟诗人语言的娴熟,感受诗人灵魂的呼吸。我们当然看重那种陌生化的语言,它们的有意组合可能构成足够的张力。但如果为了达到陌生化而不顾词语之间的基本的逻辑关系,那是对语言伦理的践踏。陌生化对于写作者而言,只能是表达效果,不能成为终极的意义。谷先生深谙此理,所以,他选择了恰如其分的节制和有效的清晰:

首先我要说不能让我安静下来

这是上帝的意思

刚才我在烈日下擦车

我的身子穿在衣裳里

我的身子平时是一个水桶

滴水不漏

这时所有的汗毛不再是一个塞子

坐在身上的水崩溃了

我要堵住它们的办法

是用水来淋浴身体

以水来堵住水的缺口

你不能让我安静下来

一有这样的缝隙

我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智慧

跃然纸上

上帝最怕的就是这个

众生的愚蠢才是他的大幸

所以他认为人是世界上最恶毒的东西

他让挪亚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

把其他有血肉的都毁灭了

上帝管理人的办法

就是让人与人之间相互仇恨

直到现在

挪亚的后裔们仍然在拼命厮杀

上帝喜欢观看这样的战争

我是许久没有看到天上的彩虹了

那是上帝与挪亚立约的记号

他说凡是有血肉的

不再被洪水灭绝

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

他说我把虹放在云彩中

这就可作为我与地立约的记号了

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

必有虹现在云彩中

我便记念我与你们所立的约

天太大了我没看到这样的记号

你那里有吗

如果你看到了彩虹

一定要提醒上帝别忘了

他与我们的约定

可以这样说,阅读谷诗是没有难度的,因为他清晰的表达;然而,真正体悟其诗歌简单背后的深邃,却有另外的障碍。那个障碍不在词语,而在生命。只有读者自身也有相同的情怀,阅读的价值才能真正出现。论述诗歌的难度却并非易事,是技巧的难度,还是灵魂的难度,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那么,诗人可以和任何工匠一样,通过训练一点点抵达修辞的、节奏的、结构的完美。然而,即便是这样,相同手艺的诗人的作品成色却相差甚远。其中的差距,最终还是来自情怀的宽度和灵魂的高度。

一个没有情怀的诗人是走不远的,一个没有灵魂高度的诗人是无法洞悉生命秘密的。技术无法解决灵魂的难题。所以,内在的修为,比技术的训练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我理解的诗歌难度就是灵魂的难度。而谷未黄先生,则早已占据了灵魂的山峰,在那里,低声唱出了灵魂的基本元素,如赤子般,以好奇和敬畏的眼神,打量这个充满可能和奇迹的世界和灵魂。

这,也是我喜欢谷诗的全部理由。

第6篇:安静的故事

张炜华中师范大学演讲录

大家晚上好,刚才处长跟校长很热情,很给了我一番鼓励。校长欢迎我的一个精彩的演讲形成了一种压力呀。我这是第三次到武汉来,前年刚在华科大做了一次演讲,那个录音整理出来的文稿在《光明日报》发了,刚才处长讲咱们《新华文摘》这一期刊发了,你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文稿,是我上一次的演讲。因为两次演讲离得太近,内容尤其不可重复,今天就和大家像闲聊天一样,严格的来说,不算什么演讲。你看题目叫“安静的故事”,同学们可能想,它在这个里面讲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大故事,就是关于安静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啊,都在这个故事里面有一个角色,包括我自己。我要跟你们讲一下,我是怎样在这个故事里扮演一个角色。每一个人可能都要进入这个故事,我呢,就从这里说起吧。

我来到武汉三次,一次比一次觉得这个地方生活节奏更加快,一次比一次觉得武汉这座城市变得更嘈杂。我不说一个大学的名字,是很出名的武汉的一所大学。在十

四、五年前,我第一次到武汉的时候,我就去看那所学校,让我觉得是那么觉得惊讶,我觉得真是一饱眼福啊!那个校园之安静,那个美丽,开了那么好的花(笑)。你们猜是哪一所学校?(武大),我不说它是武大(笑)。它是一座特别美丽的校园,它是很有名的文化名流设计所产生的这么一所有名的校园。

当时啊,我已经去过西方的好多所大学,我到西方的大学的时候啊,我去的时候我就想啊,如果我们中国有这样美丽的校园多好啊!那么样的安静,那么美丽,安静极了!树木、动物、人,整个大学的气氛啊让你看了以后,你就觉得在这个地方读书是最幸福的,在这个地方教书是最幸福的,来这个地方看一看你就很幸福。但是我看了武汉的那所校园以后,我心里面突然有种自豪感,原来我们中国也有这么漂亮的校园,只是我没有看到而已,我这个人哪孤陋寡闻。武汉这个这么好的校园啊,那多安静。但是这一次我来,我带着美好的记忆又到校园里去。我去了以后,人山人海,吵得不得了。我本来是要去看花,可是我一点兴致也没有,因为人啊挤得很厉害,到处是车,小商小贩在那个地方吵着卖东西,根本不像一座校园。那天我非常失望,我还没有往里走,我就很快地退出来了,我不愿意破坏我个人心中美好的记忆。

我住的地方,也是在一所大学校园里,这个校园里有很多树木,非常开阔,可是我住的地方呀,很多的车辆,夜里都不能休息。车不停地跑来跑去,到了深夜三点的时候,那车还要把人惊醒,最后我不得不换一个地方。我个人的睡眠还可以,一般躺下就能睡觉,但是实在吵得睡不着。这不是一个个别的现象,我也在这个南南北北的走,到处走,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首先就感觉到一个“吵”字,就非常的吵。哪个地方都是这样的人流如织,哪个地方都是这样吵吵嚷嚷,人根本没法安静下来。我想了一下,人如果不安静下来,一切都谈不上——休息不好,不能思考,人静不下来。在这样一个剧烈旋转的现代社会里生活,我想人有再多的钱,再高的地位,再多的知识,都不会获得基本的幸福,更谈不上人的尊严。所有呢,有感于这一点,学校当时要报题目的时候,我就报了一个题目,想了两个字——安静。也就是这一点我个人有深刻的体验,我就想讲一下安静的重要。

有的同学可能说,在中国很难安静,因为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有十三亿人口。人口多就不能安静,这不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我跟同学讲呀,1987年的时候,我们一行几个人到德国去,第一站就是它的首都(当年的首都在波恩)。欧洲人口的密度要远远地超过比我们一般的城市。但是我们下飞机的时候,大约是四点多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很多人上街的时刻。可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下了飞机之后啊,我们这一波人从街道看过去呀,却没有看到一个人。我就觉得奇怪,怎么没有人呢?完了又转了一个街,还是没有一个人。奇了怪了,一个下午都没有看到人,非常怪。我被这个城市那种安宁、清冷肃静的感觉,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非常奇怪。后来走到了可能是商业区,开始有人,人稍微地多了一点点,也不是特别多。欧洲是这个情况,那美国呢?同学们可能说,那电视上演了很多,带给我们很多美国的镜头,它的百老汇、曼哈顿、纽约等,人更多。是啊,他们人是很多,到了曼哈顿的时候,你觉得人很多。但是有一个问题,美国的国土很大,它大量的城市里面,更不要说它的村庄了,始终都是非常安宁的,就跟我将的波恩的情况差不多,人很少。他们的人,人口密度也很大,他们在哪里?他们各自在自己安静的角落里面做事情,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不出去拥挤,即便是人多的时候,也尽量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

前不多年发生了一个事件,就是我们有一拨人坐飞机,坐法航的时候,上了飞机以后,就大吵大闹,放包、呼唤同伴、最后法国的乘务员就来制止他们,说能不能小一点声音。他们也不听,还是继续吵闹,最后呢,法国人最后不得不把我们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给请下飞机去,因为他们吵得实在太厉害。后来报刊上网络上,还有人对法国人这种行为感到不解,说无非就是大声说了几句话嘛。他忘记了,在欧洲,在一些文明社会,是不能够这样的。我们同学都有一个感觉,到了餐馆里,哪怕只有

四、五个人,那个餐馆里一定是不宁静的,一定是大声地吵闹。你想说话的话,你要提高声音,你不的话就没法说话。可是你到了国外的时候,图书馆等需要安静的地方自不必说,掉根针你都能捡起来。即便是电影院声音也是很小的,电影院本来可以吃着爆米花看电影喝着饮料,他们是很安宁的。如果你是到歌剧院去,也是安静得掉一根针你都能捡起来,到它的餐馆里去,很多一片人在那里点餐、就餐,一点声音都没有,每个人轻轻的挪动自己的椅子,坐下来慢慢地吃饭,说话的话声音很小。因为他知道,如果放大了声音,他就危害了别人,他没有权利侵占别人的宁静,他给别人留下享受时光的权力和空间。

讲到这个地方,我给你们讲,前年我在香港,到一个学校里去讲学。在香港,我是一个北方人,吃米饭、吃大米时间长受不了,我说能不能吃到山东的那种馒头,北方的馒头。后来一个朋友说他领我去一个北京酒楼去吃,那个里面有非常正宗的北京饭菜,而且饭菜特别的好,大陆的人来就爱到那个酒店去,后来他领我去了。果然一进去人特别多。买到了香喷喷的馒头,我们要了几个菜,但是刚坐下,我发现这个地方完全不能待,那个人呀,那个声音大得,就是我们两个对面都得用力地说话还能听见,才能听明白。我说,不行,咱们把东西赶紧带走,他说这个地方多么的好呀,我说无论怎么的好,我不能坐在语言的垃圾堆上吃吃喝喝,这么好的饭。我就和他走了,实在吵得受不了。我的意思是说,人哪,来到一座城市,无时无刻不在被吵,没有一个地方、一个角落可以躲开这种噪音。你看这车辆啊,不停地跑来跑去,这个人流啊,挤成这个样子。那么说,香港这个地方吵不吵呢?同学一说起香港来,东方明珠啊,一个商业大都市,肯定比我们吵得厉害!但是我在香港住了三个月,给我的基本印象它是比较安静的。它哪个地方闹呢?像旺角,铜锣湾,它的确是世界上人流密度最大的地方,它一平方米的地方站立的人可以说是世界之最。但是他们闹的地方,就像美国曼哈顿这种地方一样,它集中的几个地方,在这些地方热闹、拥挤,在这个地方买东西、做生意。但是大量的各种空间,比较开阔的那些街区和个人生活领域,它保持了安静。无论多么嘈杂、多么拥挤,它有一个地方,可以给我们去享受安静,可以让我们有地方躲藏。

但是我们中国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地方能够安静下来了。到哪里去安静?到农村么?农村这种地方也很少了。我过去到胶东,很愿意到一个农村去,因为它交通不太发达。是一个小山村,你去了那个小山村之后,你就觉得到了另一个世界,非常的安宁。山上的树、石头,河水,一切都保留在那种原始状态,安安静静地跟你对话。你在那个环境里啊,就犹如走在一幅画里一样,你愿意看它的树、它的水,也愿意看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村民。他们的表情像他们生活的环境一样,安详、自然、亲切、和蔼;他们见到外面来的人啊,那种笑是从心里发出来的,非常的纯朴;他们对陌生人也非常友善,到家里拿出一些水果啊,邀请你到家里去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村民们在这种宁静的环境里面,他的心养得很纯朴。他实在是欢迎生人来到这个地方,他像迎接客人一样迎接你,所以我特别愿意到那个小山村里面去。吃着他们给的杏子、樱桃啊,那种愉悦和甘甜是从里往外的,不是市场上买来的。你会感觉到一个陌生的村庄,连友谊带情感一块儿滴送给你,而你与他们素不相识。这种愉快和享受,是在高级饭店里都没有的感受啊!所以我在那里,享受我人生的一段又一段的幸福,我就常去。大约有三两年,我没有去过了。有一次,我又到那个山村去了。我路过,专门拐过去了,就感觉不对了。那里人的神情不对,他对人再不是那么微笑、那么好,那么和蔼。他看你的眼神有一点警觉,有一点好奇。后来,我问了一下才发现,这个地方三年前扶贫了,每一个机关要帮一个村,有一个机关就包了这个村。给他们拉上了电视,网络等现代化的东西被加上去了,这个村子慢慢的路也修好了,人也来多了。结果这个村子不断地发生一些不好的事件,甚至是恶性的事件,村子的宁静完全破坏了。开了什么矿产、这种厂那种厂啊,车辆也多了。就是现代生活,现代给他的快节奏、速度,把这么好的一个村庄完全地改变掉了,所以他们不像过去那样相信人。一个电视机,两三年就把一个村庄给改变成这样,你说这个电视和网络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啊!同学们,你们可能不相信这个故事,但是这个故事是真的。就是一台电视机,就是一个城镇网络的一根线,改变了这个村庄。从一个村庄判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道理都是完全一样的,判断这个世界,也不会有怎么个两样。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我们进入了数字时代,我们进入了电视时代。一切都在改变,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它都是一个事实,一个客观的存在。它的出现,让你猝不及防。有时候我们觉得,无非就是一个电视,这么说说笑笑,搞一下娱乐;无非就是网络嘛,增加一点讯息。但是你往往在这种平平常常地跟现代工具的相处磨合之中,忽略了它巨大的危险性。它的危险是非常大的。我们有时候,看到现代科技的发展,比如说我们看到核武器,你会觉得核的发现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核能可以被我们开发,爆发巨大的能量,可以发电,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日本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的爆炸,给人类上了惨痛一课。原来原子弹的破坏力是如此之大,原来原子这一科学技术的出现,一旦人类不能掌控,就很可能使得整个世界变成广岛和长崎。从那之后,世界上全力地控制核武器的威胁,我们用尽千方百计地搞了各种组织来控制它,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核冬天、核毁灭的绝望的一个场景。

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网络和电视这一类东西的出现,它们所带来的巨大毁坏力,它比核武器来得更隐秘,但是比它来得更长远,比它后果更严重。它也许一下夺不走我们的生命,但是它从心灵上,它从生命的性质上来改变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变成另一种人。它有可能把我们全部的幸福,把我们美好的未来在暗中窃取,给搞走。但是这是它是很隐形的东西,它不像原子武器那样,瞬间的爆破,血流成河。但是它对我们心灵的杀伤力,那种强大的干预力,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网络数字时代,伴随着他们的各种高科技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节奏成几十倍的提高。我们出门可以坐高铁、动车、飞机,我们可以在点一个鼠标的时候,就了解了全世界的信息,我们发一封信也不用到邮局去。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全世界的讯息,什么生活我们都知道,千奇百怪的故事都知道。再配合着每一个城市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小报、广播,整天就在这样一个信息交织的世界里生活。无论你愿听不愿意听,愿看不愿意看,你都要在这种剧烈旋转的一个讯息、声音的旋律中生活,你如何获得安静?没有了安静就没有了思索,没有思索就没有思想,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有的人说,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方便的目的是什么?方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如果新的技术不能带来幸福,使我们变得更忙碌,使我们变得更踌躇和浮躁,六神无主,这个技术我们就要想办法来限制它,来规避它。我们要思考现代技术带来的一切,它的功过如何,如何回避,如何规避,每个人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由于提速省下的时间好像很多,但是省下来的时间,我们没有用来享受个人的宁静,没有用来寻找个人的生活、理想的生活。而是无形当中模仿了机器和技术,它快,我们想像它一样快,我们的心,比网络还要快。我们总是嫌网络慢,它那么快我们还嫌它慢,为什么?我们的心比它还要快。在各种技术的教唆、引导下,我们人类已经慢不下来了。有的同学说,快有快的好处,慢急死人了。我们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从乙地到甲地,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用现代的工具,用一天时间完成七天的工作。但是完成了之后,省下来的六天,你们留下做什么呢?我们想更快的生活,做更多的事情,不是这样吗?问题就在这里啊。同学说,有没有一个办法,我们能不能在快速旋转的生活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避开这个快的东西。这个想法固然可以,但是你的心改变了没有啊?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就是他看到什么他会学习什么,跟随什么。这个迅速在你旁边跑来跑去的摩托、汽车对你没有影响吗?它们在无形当中引诱你,引诱你像它一样快。网络引诱了你的心,让你想无限地提高速度。你每天接触的是飞速奔驰的摩托、汽车,你能么能不去苛求快速生活啊?到处是吵吵嚷嚷的,你如果不吵,别人就听不到你的话。周边的环境对我们性格的形成,对我们生命的改造,是深刻的,缓慢的,无时不在的。风里面吹的声音都是教导你的声音,让你随上这个时代的潮流。我们看什么东西多了,就会学习什么。

所以刚才讲的那个小村的美好宁静,他脸上那种笑容,都是周边的环境造成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讲,我们要多到大自然里边去,为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挺立的树木,潺潺流动的河水,是那样的一些东西。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就会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我们就跟上它的节奏。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是山川大地的儿女,我们不是汽车、摩托,不是网络,不是这些手工制造的产物,我们要和诞生我们的那个环境相和谐、相一致。我们的生命是那片土地给我们的。所以我们看树多了,就能够像树一样的安静下来了,看花儿多了,心情也好。看什么东西看得多,就完全不一样。比如有一个研究,它说养猫的人身体都好,心血管系统都好,嗅觉都很强。它举出了很多的对比组,什么有一拨人爱养猫,结果他们心血管病就很少。他们生活得都很好,这样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了:像巴金,他活了一百多岁,他爱猫;夏衍活了接近一百岁,他也养猫呀;冰心„„好多好多例子。为什么呢?科学研究说,人经常看猫和金鱼这一类动物,你不自觉地,个人的生命节奏就和它趋同了。猫和金鱼,它生命的节律是和缓的,你不自觉地要和它的韵律统一,你个人就变得安静下来了。所以说它的道理在这个地方,看猫多了就是这样的,这样多好呀!

有的同学说,那个猫是多么安静啊,但猫快起来就像闪电一样。是啊,你想一想,还有任何一个动物像猫一样迅捷、敏捷吗?可以飞快的上树,它跳起来抓一个东西还可以在空中做一个动作,再落到地上也不会失去平衡。迅猛如电,老虎、豹都是这样。最安静的动物在瞬间爆发,那种能量!可见安静的东西往往是积蓄能力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有时候变得没有力量,特别是没有思想的力量,就是我们不能够安静下来。有时候,我在想,人吵吵嚷嚷的汇成一大群,所谓的人多热情高、力量大,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所以我们过去很爱说一句话,就是“群众是最有力量的,要相信群众”。从大多数人那里汲取力量,说多了我们就没有什么怀疑呀,人多力量大,智慧在众人那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但是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问了,最有力量的真的是群众么?是很多人么?我们历史上会找到例子吗?很难找到例子。如果你仔细运用你的理性的话,就会发现,还是个人有力量,人越多越没有力量。一个人,有时候是很有力量的。思想最有力量,哪一个高深的思想、哪一个能够影响世界、历史的思想体系不是个人产生的?!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还是弗洛伊德,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只要是对我们世界发生了深刻影响的巨大能量,都来自个人。只有人多了,吵成一团,永远产生不了深刻的思想。两个人可以想点事情,四五个人也勉强,到了一百个人的时候就很难产生有条理的思想,就很难产生一条清晰的思路,就很难享受安静,就很难产生一种生命中最大的能量,就是思想的力量。所以说呢,好多人愿意到城市里面去,到人多的地方去,享受人气,喜欢人气。但是他却忘了,人气多的地方,也是平均化的语言和思想最多的地方。一个人只有退回到自己的空间里面去,才能好好的思索,好好地享受时间。时间这个东西呀,在匆忙当中流逝。速度越快,人越多,节奏越快,时间溜走得越快。有时候我们想呀,你经历的一个事情,想起来就像在昨天。可是你仔细板着手指算一下,不是昨天,也不是去年,而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事。为什么?因为现代生活太快了,我们盯不住时间。我们哪有时间去思考时间、去琢磨时间、去享受时间?!

有一年啊,有一场人文精神大讨论。所谓的“二张二王”,二张其中包括我呀,二王是王蒙等等。因为它涉及到我呀,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忘不了有一场长达三年左右的“二王二张”的全国人文精神的讨论,我回忆起来这场讨论啊,就在去年或者前年,顶多不超过五年。可是我跟他说前

四、五年那场人文精神讨论如何如何,朋友立刻给我指出来,说那不是

四、五年的事情,十几年了。我说不可能,好像就在我眼前。朋友立刻找出一本书来,当年出的一本书,我查了一下,离现在整整十七年。十七年的时间啊,十七年之前的我是多么幼稚,我的面孔还有青春的气息。可是十七年过去了,我觉得它就在前五年,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没有任何办法阻挡时间。可能有同学会说,你无论有什么办法,时间都回以其固有的常态、它的流动规律在流动,不以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好像它就是客观的。但是今天我想跟你们讲,时间不是这样的,时间是在感觉当中存在的,时间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它好像是一个客观的东西,但它更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我们小的时候,过一年觉得是非常缓慢,可是我们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啊,觉得一闪就是一年。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生命退化,疲惫,苍老,见怪不怪。在我们客观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视野里,一切东西新鲜的很少,我们看到的都是旧的东西,它留不下印象,它留不下深刻的刺激,所以说呢,它就飞快地被我们放到记忆之外,放到我们咀嚼、享受、研究的范围之外,它就很快就溜走了。

我的邻居,他有一个孩子,他的孩子到上海去读书。他的家庭条件很好,他就想要他的孩子毕业以后一定要回到小城里面去,他觉得小城生活质量比较高。没有那么多的人,食物也新鲜,父母都在,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到了上海以后,一看这个世界这么热闹,车水马龙,高档服装,咖啡店,摇滚,音乐,各种东西都比他们那个小城要好得多。他一定要留在那个城市里面,结果就找了一份工作留在了那个地方。那个条件还是不错的,他找了一个爱人,挣钱很多,在一家外企,买了很好的房子,他觉得非常好。为了让父母放心,就把父母接到他那个地方去住。他的父母到了上海一看,一路上打的很困难,走很近的路,很堵,费了几个小时到了他住的地方。去了一看,他的那个楼就在一座高架桥附近,每时每刻就在“嗡嗡”的响。他就问这个孩子,你就在这个地方睡觉、生活,这怎么办啊?孩子说,我们习惯了,如果哪一天实在睡不着,还有耳塞。他的父母听了以后,久久没有说话。他没有办法把孩子从这种嘈杂拉回去,因为儿子已经习惯了在这种速度的生活,他觉得很幸福。他父母就流下了眼泪,说“孩子啊,原来你就在这种环境里边过呀,要过一辈子呀!”他说我们这条件好得呀,很多地方离得更近,大城市都是这样,他父母叹了一口气。回去的时候一想到上海的嘈杂,他孩子就在这种声音里吃饭、生活,他就非常难过,他就跟我说这个事情。我听了以后,我太熟悉这种情况了,我说“慢慢的,你们这座小城也要变得像上海一样的喧闹”。中国没有一个地方最终会安宁下来,没有办法。

如果我们说追赶发达国家,如果发达国家是我们中国的未来的话,那么这个未来太漫长了。因为在我看来,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城镇还是非常安宁的。十四年前,我到过美国波士顿边上的一个小城,很有名的一个小城,叫康科德。那个小城为什么有名呢?因为它产生了几个巨人。一个就是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就是梭罗,他写了一本有名的书,叫《瓦尔登湖》,那是一本不朽的美国著作,所谓自然主义的代表作;还有一个了不起的作家,被称为超验主义的作家,叫艾默生;还有一个人,可能在座的不太知道,就是写《小妇人》的那个女作家,改成了一部电影,很有名的一本书,它也在康科德。所以说,这个城市因为这三个人,变得非常有名。所以我到了那个地方,就专门去看康科德,我看了以后觉得这个小城是那么样的安静。突出的感受就是安静,它从任何一个地方拍下来都是一幅画。在中国,要是在哪个景点拍照,拍自然风光的话,那是很费劲的。到植物园,都得好好选择角度和位置,要不的话就拍不出好的自然风光片。可是到了康科德,只要不是镜头拿歪了,随便地照就可以,洗出来肯定是很好的自然风光图片。这么美的一个小城,无论到了它的图书馆、咖啡馆,更不要说街道,每一个地方都没有一点声音。消音也很好,跑过一车,它就一点一点默默地走过去,像它的人一样,都很安静。不像我们的车,像突然爆发脾气一样,突然从你身边呜的一下开走。我们的车怎么和我们的人一样呢?

我要说的是后来,前年我去康科德的,我到哈佛大学去演讲。我牢牢记住那个美好的康科德,我就专程让朋友带着我又去了一趟,我去了以后,就感觉我昨天刚来过一样,一点都没有变化。路还是那条路,房子还是那套房子,教堂的尖顶„„一切都没有变化,在我记忆当中的那棵大树还在,房子的颜色依然如故,像水洗过的街道。我看到这个,我感觉就是“它为什么安静啊?”人的心不浮躁,一切事情想好了再做。国外的特点,到法国也是,到发达国家,你都有这个感觉,它的楼房和街道,上百年都不太变。不要说我离开了短短的十四年,即使是离开一百年,它的变化都不大,我还能辨认出来原来这座城市。而同学们想想我们的城市呢?今天这条路刨开了,明天那个楼拆掉了,后天那个区域要改造,这个村庄拔掉了,那个楼区又在崛起„„任何时候,我们的村庄和城市都给人一种百废待兴的感觉,永远是百废,永远要待兴。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怎么生活呀?不停的变革,不停的转型。“我们社会来到了转型期,我们一定要改革,一定要变革”,那么鼓舞人心的口号。可是你回想起来,我们一两百年来,我们的社会哪一年不在转型?哪一年不在改革啊?开拓性的人士层出不穷,我就怕这个地方来个开拓性的领导,那这个地方就麻烦了。他不停地开拓,你就一点安静都没有。你如果是他这样做不对,他说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就是因为这种变革、这种转型而进步,说明我们的社会有生气,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可是我们进步的结果就是,我们找不到一个像样子的城市。所有的城市都改成了这个样子,灰头土脸,没有草,没有树。假使学外国,种了一片草,栽了一片树,用不了多久就是灰头土脸,你看树叶上全部都是灰尘。为什么?因为四下都在刨呀,都在挖呀,都在拆呀,这个绿色能保持多久?根本没有任何可能。这就又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停的摧毁,不停的建设,不停的变革,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每一次的改造和拆毁,都是对上一次的否定。我们不停的否定自己,就因为我们原来不停的犯错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考虑好,太匆忙地去做事情。 世界上的事情有多少是因为缓慢而做错的呢?有多少是因为安安静静考虑好之后做错的呢?没有,都是因为急躁、拥挤、吵闹、快速才搞坏了的。大跃进是这样,我们全民搞钢铁,搞粮食,结果搞出这么荒唐的事情来了。文革都是啊,文革无论有多少种解释,但是有一种解释是大家都会接受的。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上进行一场革命,来改造、改变我们的文化。文化尤其是很难用革命的方式来改造、改变的,它没有那么快,文化是一个缓慢的演化和养成的过程,是和传统不能脱节的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想在一年两年里改变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它可能吗?结果,因为追求的速度太快,它出现了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的毁灭性后果。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它在时间里边完成。

前年,我出版了一本小说《人在高原》,它写了22年。有的人就问我了,22年都能长成一个很高的小伙子了,这么长时间你就在做这么一件事情?我告诉他,我当然还做了一些别的事情,吃喝拉撒睡很多生活的事情发生,走了很多的地方,即便是文学写作呢,我也写了别的书。但是这22年的确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写《人在高原》这部书。他问为什么要用这么长时间写一部书呀?我说因为这部书思考的问题太多,它长度太长,题量太大,我需要很多的时间把它想明白,没有22年的时间,我不能把巨大的问题想明白,把它写到书里边去。无论我个人反应多么敏捷,多么聪明,我还是需要时间来帮助我。我跟他讲了以后,他稍微地明白了一点。

好多的东西,就是需要时间。我们中国人呢,到外国去,有一年,我去海参崴。那个地方出好多海参,海参很有名,就叫海参崴,是中国人取的名字。他们离中国很近,中国好多的商人,到苏联的第一波人就是到那个海参崴去。因为很多年和苏联的关系,和他们不交流,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常态。我就问他们“你们对海参崴什么印象?”他说“那个城市漂亮极了,阳光好,海水好,城市街道好,人有礼貌,长得漂亮”,是溢于言表的兴奋。我说那边这么好啊?那有没有不好的地方呢?他说就是有一点不好,他说怪不得苏联那么穷了,那个地方的人太懒了。总是在海边在躺椅上晒太阳,每天懒洋洋地不太干活,干活的都是中国人,忙忙碌碌的都是我们。我听了以后,觉得苏联人实在太不像话了,每天就那么晒太阳不干活,靠我们中国人干活儿。但是后来我想了想,好像不对呀。人家那么懒,人家能把城市建设得那么美丽呀?!空气也好,人精神面貌也好,城市也干净,到处这么好,那这可不是懒人能做出来的城市啊?我们这么勤奋,怎么把我们的环境搞成这个样子呀?这是一个问题呀。

后来,我就用推理的方法,我又总结了我到的美国、欧洲这些比较发达好的城市,法国人是非常浪漫的,大量的时间都在喝咖啡、读书,写东西。有一个笑话说,法国人几乎人人都想当作家,日本人也是,都在写散文,写小说,只要识字有点修养的,都想当作家。所以说,这个地方,他能不懒么?老读书、老喝咖啡、老聊天,有点功夫就休息啊、到教堂去啊,干活的话每天干那么一点点。但是法国的GDP比我们高多了,法国的国民收入比我们高多了,法国无论是文化、经济,一切方面我们都不可以企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短时间内,我们是很难超过法国这一类欧洲国家的。但是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中国人的价值尺度、衡量生活的标准来说,就一个字——懒。这就奇怪了,怎么懒的地方建设得都好啊?!街道都这么干净,技术这么好,它也有毛病,毛病我们也会说到,就单讲一个简单的对比。后来我才发现一个问题,不是人家懒,而是人家会利用时间,会安静自己。他在安静的时间里想好了问题,然后再去做。他可以花费最短的距离,浪费最少的劳动,把事情做好。而我们每天忙碌,不去思考,追求速度,追求所谓的效率。我们干的大量工作,是浪费的,甚至是破坏的。这种勤劳有什么用呢?这种勤劳它更多的时候起到的不是建设和积累,而是毁坏和浪费。所以同学们想一下,安静下来是多么重要。

到了国外,我就有了一个感触,这种感触我把它写在《你在高原》的一本就做《人的杂志》的书中。《人的杂志》的里面有一个人晚上是不睡觉的,每次他都思考一些比较古怪的问题,关于现代化的问题、关于电视的问题,甚至关于养猫的问题他也思考,他思考了很多古怪的命题,完了以后他把思考的一些问题都记在本子上。但是他思考的一些问题都不合时宜,说出来以后很犯忌。社会不允许这种特立独行的人存在,我怕引起不好的效果,我设计了一个情节:他记录的很多东西被一个出版商看好,他认为这种惊世骇俗的个人见解印出来肯定会有很多人买。但是他又怕印出来会招来祸患,他把这些手稿打印出来让各个阶层的人来看,可以随便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反驳、赞同、批判。他把批判的言论和见解附在后面,因为他是半夜写的笔记,那个出版商就取了一个“驳吟夜书”的名字,镶嵌在《人的杂志》的多少页。这样数种意见并列,读者看了以后就没有话说了,可以客观的服从任何一个道理,并不是完全赞同这个夜猫子的观点。

其中有一段就谈到了我个人在国外的观感和思考,就是我们中国人到了国外做的最多的就是开餐馆或是洗衣服。中国人到了任何一个地方就成了那个地方最忙碌的人,一天到晚在做。稍微有点资本就扩大生产,赚了钱就开另一家分店,星期天是绝对不休息的,没有个人的节日,也没有休息的时间,因为没有宗教信仰,他也不上教堂。只要这个社区里来了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社区将面临一个比较严重的事情,那就是竞争者来了。你说面临着中国人在这儿,你不干他干,你如果不和他一样干就会被他弄走了,他很能吃苦。你像他一样干呢,他祖祖辈辈养成的一种生活节奏完全被破坏了。他们星期天起码要做礼拜,他们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读书,还要有很多休息游玩的时间。所以他们养成那种欧洲人或是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全都被打破了。如果你不想把固有的生活节奏给打破,那么对不起,你就只能把所有机会让给东方人,准确来说是让给我们中国人。所以说他排华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中国人遇到这种情况,无论是政府还是普通老百姓,是一万个不愿意。我们在那个地方靠汗水和勤劳换来的一点利益,换来的一点生活优越感,被你们当地人是如此的嫉恨、嫉妒、反抗,以至于诉诸暴力来驱逐我们。这是太不公平了,我个人一直是这样认为。到后来我不这样想了,我想这里面有我们的问题。

我觉得勤劳固然是好的,但是勤劳不是代表一切。勤劳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读书是勤劳、思考是勤劳、坚持不懈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勤劳,是一种积累。这些东西有时候是更宝贵的。你说我们每天都这样干来干去、吵来吵去,把当地的习俗,当地的生活习惯节奏、行为规范完全都破坏了,你说别人怎么会不反感呢,所以说我们这个民族的确到了好好的反思自己的时候了。现代科技固然是加快了生活节奏,增加了他的噪音,在我目力所及的前提下,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这样带来这么大的负面效应。我们的确的最嘈杂的一个族群,的确是一个最混乱、最拥挤的地方,现代科技对我们造成的负面效应远远的大于欧美,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残酷的事实。你到发达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去,你到了一个外国人的家庭里,你觉得它和我们不一样,耳目一新。书摆在书架里,书架林立,家里面非常宁静,你在那个地方看看书、和客人说说话,感觉它有一种很特殊的温馨。这种温馨你觉得有点异样、有点陌生,这是怎么造成的,后来你想来一下,他这个家庭的中心少了一个东西,收了一个电视机。可是到了当地一个华人的家庭,你会觉得非常熟悉,他的家庭显得和我们一样,没有多少书,在大客厅里一定有一个非常大的彩电。电视旁边摆着皮沙发,全家围在一起,电视就是全家领导的中心。但是外国人一定不会把电视放在这么一个优越的位置,他不愿意让现代的这种电视来引导全家的全部生活。

有一次我去德国一个翻译家家里,他留我过夜,他说今天晚上很有意思,他两口子不停的转悠,找电视,他说今天晚上他太太做了一期节目,朗诵蓝波的诗,他想要看一下那个节目。他们找了很长时间,在一个角落里找出一个很小的黑白的电视机。从这可以看出他们家是不太看电视的。从这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我们实在是受现代的东西的影响太大。我们花费在他们跟前的时间太多,以致在花花绿绿的东西面前飞速的把时间耗掉了。我们在看电视不浮躁了,同时你可以打开任何一个电视台,它是用电脑制作的这个片头,比如说凤凰卫视还是各个省里的电视台,他那个片头做的其实非常快。伴随着很快速的音乐飞快的切换了一个画面,给人一种快速的惊悚感。他每一个片头都是这样做的。他完全违背我们的人性,我们人是血肉之躯,我们不是机器人啊。从一开始他就把我们整个的人给搅乱了。你说你缓慢一点,跟喝茶聊天一样,开一个电视的头帮助我们安静该有多好啊。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台,它的片头,都做得是这样的,他为了寻找一个现代感,现代科技感。你们可以回去注意一下电视和广播。

我有一个责任编辑是上海人,有一天她要为我做个节目,这个人是一个女的,说话非常的缓慢,很缓慢,是一个很好的编辑。我非常重视她的意见,她说给我做一个节目,我当然非常高兴的同意了,她说一开始我要说一个片头,咱们开始对话,她带上耳机,我立刻觉得她戴上耳机整个人就变了,稍微有点陌生。更令我惊讶的事后来她用飞快的速度说了一段很绵密的语言,很锋利、干脆、漂亮、帅气,而且还唧唧喳喳的说些外语,这令我大开眼界,我不知道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一个女性还有这样的一面。飞快的速度简直就是个机器人。完了之后她就给问问题,我回答的也不好,因为我还处在惊讶的状态。节目做完后她喘了口气又回到她的原来,我也感觉到解放了。我说我还不知道你有这两下子,声音也变了,速度也变了,内容也变了。

电视、车辆、网络、电台,所有的东西都在提速,他根本没考虑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否跟得上?他的这个速度弄得我们六神无主,没法生活,最后使我们整个的生活一团糟,如果你想慢下来,对不起,周围的一切,一切的人、一切的声音就在播送一个信号,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快。这怎么得了,像这样快下去,我们怎么办?所以说就出现了现在的文学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不会读书了,不愿意读书了,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够使自己缓慢下来了。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需要时间的给予,要在合适的匹配的时间里面进行雅文学的阅读,假如你看本书,你像看电脑一样快速的浏览过去,你能看的懂吗,它是语言艺术,不是通俗小说,他需要你进入它的语境,随着它的标点符号,语汇的调度来享受作者在构思作品时的那一刻愉悦。还原它的思想、还原它最有创造那一刻的犀利状态,文字是符号。你看到大树,你脑子里要给出时间想象出一棵大树来。那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你要有时间才能想象森林啊,森林的枝叶,上面的草,灌木,有可能还有鸟和动物,你要联想。你要根据这几个字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根据你个人的人生经历综合起来的一种还原,所以没有时间怎么能行。但是现实生活是我们已经不能慢下来了,所以我们就不会阅读。我们只配在电脑面前看那些各种各样的文字垃圾。因为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可以一掠而过的东西。你如果看得很细,那样也不值得,这样就形成了恶性的循环。你不理解高雅的艺术,你不理解绝妙的艺术,绝妙的艺术被你所冷落,被越来越多的所忽略了。它的评价标准也在改变,因为你已经失去了欣赏真正的语言艺术的能力。我回忆一下小的时候得到一本书,那就是如获至宝。

我记得我小得时候,我们一户人家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到林子里住,我们看到的人很少,看到的动物和植物倒是满眼。我们就在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生活,我们养了两只小兔子,我经常出去割草给小兔子吃。我到现在还能记得我得到的一本书,看不太懂,我把那本书放在篮子里,其实我早就读过了。但是我割草的时候把它放在篮子里,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边上,一遍一遍的阅读那些文字,我觉得有无穷的奥妙,他是那样的吸引我,那种环境下我就是愿意读书,那么有的人说,一本书、一杯茶是最幸福的生活,咱要享受这种生活要有条件,第一要有钱,你每天为了生存而奔波,哪有一本书一杯茶的悠闲,第二要有时间,好像是这样,但是我回忆一下,在我最困苦的时候,我15岁一个人就到山区去生活,完全是一次流浪的生活,但是我回忆一下,我流浪的途中,包里面全是书,我读书读的最过瘾的时候回忆起来好像我生活最困苦,最为生活挣扎的那段时间,书读的最过瘾,读的最多、印象最深。可见生活的状态不是我们不读书的借口,它是我们心灵的一个状态,是我们怎样对待时间,我们有没有可能合理利用时间,他对我们生活意味着什么?我们要痛下决心,在飞速旋转的当代世界里争夺我们个人的空间,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命题。你会发现在这个社会上似乎存在一个阴谋, 一个催促着我们飞快的行动,盲目的人、嫉妒的人或者是有钱的人有巨大的个人资本,或者是有权的人可以指挥你飞速的旋转,每个人都在他飞速挪动的轮子上有一个位置。他隔段时间用手推动一下,一定不让轮子慢下来,好让你在轮子上飞快的转动,创造财富,忽略思想,不容停留不能琢磨事情,而他们却在世界最安静的角落,无论是富翁还是享有权利的人,他们一定住在一个最安静、绿色最多的地方。同学们,想一下,他们那么歌颂速度,那么歌颂汽车、飞快的现代化生活,他们恰恰生活在另一种环境里。如果说这是一种生活的骗局或阴谋的话,我们有可能是我们不自觉的,潜意识里形成的一中生活的格局。我们要打破这场格局,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有,地位高还是地位低,我们一定要抓住人生的唯一的一次的机会,就是安静的权利。你要安静,我更要安静,你要读书,我也要读书。我要拥有个人的一杯茶一本书,我要安静自己,我改变不了你,可是我要管住我个人的眼睛、管住我个人的胃口,好好的享受我自己东西。那么他们全部的奥秘就在这几个字上:安静。寻找安静,下大的决心。

所以我一想起小时候安宁的生活,我就想我们中国人真是不幸啊,遇到了一个剧烈动荡的不是几十年而是好几十年,除了文革,大跃进、打倒四人帮,所谓的商业改革到现在,整个社会抱头咬牙。我们只看到了物质上的获得,忽略了我们最大的幸福的损失。安静损失了、安全损失了,我们的社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很可能是万劫不复。因为我们走上了一条让利益最大化的道路,这是一条不归路。我小的时候,有那么好的河流,那么好的森林,到了夜晚再树下躺着白色的沙子上看天上的星星,一颗是一颗啊,那么明亮。你想一想,我们现在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的星空啊。我先前也说过,我住的地方,人很少,很孤独的时候,怎么办呢?就去最近的村子里面找一个朋友玩,他的名字很特殊叫爱长,因为他父亲和母亲都很矮小,所以他们就把自己希望寄托在了唯一的儿子身上了。整天爱长如何爱长如何,结果他长得真的很高,跟我同岁,却比我高半个头。爱长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放猪,他家里有一头小黑猪,那个猪很通人性,我们总爱和它玩,因为没有那么多食料,称为放猪。住的嗅觉特别好,哪里有食物它就在哪里拱土,拱出的食物我们就残忍的拿跑了。我最大的享受,就是和爱长就放猪,占猪的便宜。有一次,闹了一会儿,发现猪跑了。跑走一头小猪,家里就像天要塌了。我们到处找,都没有找到。爱长回家被暴跳如雷的父亲一顿揍,连我也挨揍了,天黑了也要找到小猪。后来他家人想起来她邻居家有一条狗叫花虎,非常聪明的一条狗。然后他们就把那条狗借出来,一起到花生地里去寻找著,爱长的父亲跟那条狗说了一些话然后就要狗去把小猪找回来,结果过了半小时,花虎还真的把小猪叼回来了。

实际上时间就好比这头小猪,你要看住它,你不看住它,它就会和小猪一样溜走。如果时间好比是一头小猪,我们不能过分的喧腾和胡闹,要不小猪就溜掉了。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回忆,所有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写过去的事情,儿时的事情,朋友的故事,那条河,那片海,写生活也是经历过的生活的细节,它很少记录当下,当下也是过去式,是把丢失的时间找回来,文学就是起这个作用。通过描述回忆,重新咀嚼丢失的时间。文学就好比是花虎,他能够帮我们把丢失的时间和那头小猪重新找回来,让我们拥抱着一切流泪幸福。

提问互动环节 ★第一个问题:

★问:请问张先生,当年您在与王力平的对话中有一句“消费至上是西方商业扩张主义文化的内核部分,它泛滥的结果,不是将心扼死,而是将心慢慢淹死。”那么对于当代文坛众声喧哗的情况而言,我们的文学应该怎样走下去。还有在商业化的大潮中,那些作家应该坚守怎样的立场? ★答:其实我刚才讲的已经把这个问题回答了。那就是商业主义和物质主义,它会把心慢慢的淹死,不知不觉的就这样下去了。我们快乐的死亡,浮躁的死亡,反正最后找不到我们自己了,这样的话很难有什么幸福。我们个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可是你成功的基础,就是要动脑,要独立的完成个人的思考。它赖以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安静,就是寻找个人安静的故事。如果一个名族在长达一两百年的时间里都在折腾,都不得安宁的话,那么中国所谓的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很漫长的安静的故事。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不是其他就是看能不能安静下来,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传统文化也有劣根性,我们不能说我们的文化被西方的商业主义改造了之后变成了今天的紊乱,而肯定是我们名族文化基因里面就有坏的东西。那么它在不好的气候条件下,坏的东西长大了,好的东西被扼杀了。

举一个例子,我上个月的某一天,看一本书偶尔翻到了一个印第安人传说的故事,故事讲得是印第安人在好几百年前,经历了一些事情,他为了抢救民间的故事和传统,印第安人就找了一个会识字的老人来讲过去的故事,老人将这个地方有一个狼的故事、有个蛇的故事、有个鹰的故事,有条狗的故事。记了好多那些传说和实际经历的故事。其中有个老人说了一句话,让我看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它出现了中国两个字,而印第安人在南美,而且是一个老人,那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啊,我赶紧一动不动的看,看他是怎样说中国的。他说咱这个地方过去很好很好,吸引了好多外国人来,这个地方有好多吃不完的野物,看不完的好多风景,河水常年的和花伴柳,所以把外地人和异族人都吸引来了。最先来了一拨阿尔及利亚人如何生活,又来了一拨北美人如何生活,说都这说到中国了。他说之后来了一拨长尾巴的中国人,后来我才知道,他说的事中国人留了一个大辫子。后面说的话让我很难忘记,一个印第安老人,他对中国人没有任何偏见,他说这一拨中国人和原先来的一拨一拨的人全都不一样,他们不停地忙碌,一刻也不停止的忙碌,说这一拨人毫无意思,毫无价值,这是一个老的印地安人说的。

我看了以后立刻联想到我今天晚上说得一些话,我们安静不下来,这一种对物质扩张,永不满足的东西是我们民族固有的东西,是我们民族性格劣根的部分。一谈到中华民族,你看我们的教科书,一定是勤劳勇敢,我们太勤劳了,勇敢不一定。

★第二个问题:

★问:在《柏慧》和《古船》里都有涉及到送报信的红马,请问这个有什么联系?您现在还在看一些什么书,能给我推荐一下,或者是怎样去选择这些书?

★答:她说的这个送报信的红马,在《柏慧》和《你在高原》里经常出现,它也不是说是象征,好多的评论愿意去寻找象征,好多评论愿意去寻找主题、思想、反现代或者理想主义。评论就喜欢抽这些东西来谈,但作者千万不要想太多的象征和所谓的主义,因为他要投入个人的经历,很朴实的去写。我的个人经历里,我外祖母经常讲我外祖父骑着红马,我就很真实的把它写上去了。评论家却在里面找出很多象征的东西来。

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我给你们推荐的书有一部分可能会令你们失望,我在很多地方给他们推荐书他们都很失望,他们觉得我没有学问,不能推荐一点他们不知道的书。我一推荐我就愿意给他们推荐一些古典的著作,如果有限的话,一定要读屈李杜苏,因为我最喜欢中国的这四位古典作家。有些人说,你就不能推荐点我们不知道的吗?可是不知道的,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好啊。这四人的著作确实是太好啊,也读了很多。可是我希望你们能更深入的读,比如说你们读屈原,你们把屈原的作品全部找来,把关于屈原的文字,研究著作也都找来,最后读的屈原就像你的同学那么熟悉,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屈原。你这样来读李白、杜甫、苏轼。这就是我给你们推荐的四个古典作家。中国的现代作家我推荐鲁迅,鲁迅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现代作家,同学们可能会说你不能推荐一个稍微陌生一点的作家让我们开开眼,但是最让你开眼的却是鲁迅,他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很难有再超越他的现代作家,你如果按照我教你们读屈原的方法来读鲁迅,把鲁迅读的烂熟,你可能会重新发现一个全新的鲁迅,你会发现鲁迅的幽默、多趣,他和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一样,他是那样的丰富饱满,有体感、有温度,而不是像四人帮描绘的那样冰冷、坚硬,所以我希望你们能换一种眼光来读那些被反复诠释、反复强调的中国作家。这是中国部分。 外国部分也许也会让你们失望,我一定会推荐雨果、托尔斯泰、屠格列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也会多少推荐点巴尔扎克,为什么呢?这一部分人很难有其他的作家再超越他们。我建议同学,你似乎很熟悉他们了,我个人认为我已经很熟悉托尔斯泰了,但是每一次重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激动。这些作家之所以这么有名,成为千年百年不朽的经典作家的是有原因的。他的文字太有魅力,文字背后藏着的作者魅力无穷。如果能够安静下来好好的读托尔斯泰,不要读那么多大部头的作品,你可以一开始读读《哥萨克》这个小小的中篇。托尔斯泰的作品很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毛姆说,伟大的作家一定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但高产的作家未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家有一个特点,或者在短时间内,他的生命燃烧的特别的剧烈,爆出的光亮像太阳一样,不敢让你直视。在短时间内生命剧烈的燃烧,这样的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生命非常的短暂。但是也有像托尔斯泰型的,特别的耐折腾。无论经受多少的折磨坎坷,他就是不死啊,而且不停的劳动,一刻也停不下来,最后积累下来的全部文字你猜达到了多少,同学你肯定猜不到,苏联出版的托尔斯泰的全集长达一百卷。他居然是这样的一个古怪的巨人,他写一百卷的著作,这可思议吗?特别在中国,流行一本书主义,写了一本好书,就躺在一本书的床上享受一辈子。现在好一点,写的多一点,但是也没有很高产的中国作家。要高产就胡乱写,稍微认真点就写那么一两本书,像样子点的一两本,破的三四本。就这样子,生命力残月,他不可跟伟大的生命力和伟大的灵魂相比,它是两回事。《哥萨克》只是那一百卷中的一个小中篇,我大学的时候读过,有一次翻阅的时候被吸引住了,我想我再读一遍看是什么感觉,我在那里安安静静的读,头二十页真难读,大师有个特点,就像一个载重很大的一辆车一样,发动起来很慢,但是运行起来不得了,载重量大,跑得又快又远。小汽车不一样,它一开动就可以跑很远。大作品一般是平起缓慢,你要耐着性子去读。在缓慢与平起的过程中,可能你就有了很大的收获。读了一二十稍微读进去一点了,想让你放下,你肯定不干,你真的读进去了以后,漂亮极了,你读了《哥萨克》后,长达一个月时间也忘记不了。想里面的人物关系,想里面的滋味,想里面的人得死亡爱情,都在写死亡、都在写爱情,但为什么托尔斯泰写出来就仅仅的缠住了我们,想忘却不能够。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哥萨克》里的画面就不停的在我脑子里旋转,它是甜的还是香的,什么样的气味我说不出来,但是实在是一种浓烈的托尔斯泰的气息包围着我。所以我向同学推荐的仍然是这些经典的作家。还有美国当代的作家贝娄,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拉美作家马尔克斯。这些作家的东西非常之美妙,马尔克斯的东西读完之后也是芬芳扑鼻,那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但是不能够跟托尔斯泰相比。无论多么好的古典作家和经典作家都不能取代那些和你生活在同一时空下的当代作家。同学们可能会说当代作家很多,这就需要你有一双好的眼睛,因为当代离你很近,无论多么聪明和天才的人都需要时间来帮助他。当代作家时间没有帮助他,我们不能知道那个好或是不好,这就看你个人的才华、感悟力,看你个人目光的穿透力。你如果寻找到了一个当代杰出的作家,并且喜欢他,跟踪他,一定要看到底,他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个人的深邃的世界。更有魅力因为他和你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面临的全部的烦恼和喜悦完全一样。那你就看到了身边同一代的人是怎样做出反应,怎样做出表述,这种表述和反应离你太近了,刺激性和快感不是很大,所以当代作家不可偏废,一定要阅读,问题是你要找得准,我个人的趣味代替不了你么,你们自己去找,找中国当代的作家,当代肯定有杰出的作家,13亿人口能人多着呢?当代的作家不是像有的人把嘴那么一撇说:当代没什么好的作家,那些作家都不行。”没有这么简单,他才看了多少啊,我写了快接近40年,我是一个业余写作的,不可能很清楚,但是我可以负责人的讲,当代肯定有杰出的作家。有的作品为令你怦然心动,你会为和他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下感到自豪。我一点也不夸张地说:“我为我同行拥有的能力既感到有点自豪又有点复杂的情绪。”

★第三个问题:

★问:国外的物质是高度的发达可是它有些安静的角落,那么我们中国是不是也要发展物质生产,到了一定的高度就会静下来了呢?

★答:这个是我们个人的一厢情愿,我说了我们的文化里面有一种物质主义膨胀的劣质的东西。没有哪个人会因为物质多了之后会失去了对物质的欲望,这种情况是很少的。我个人认为一个重要的途径还是要提高我们整个族群的人文的素质,这个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革命,无论是多么英明的变革它也取代不了我们个人素质的提高。这位同学可能觉得中国13亿人口,素质的提高太缓慢了,那没有办法啊,缓慢但是最有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我们每个人的人文素质,只有当我们的人文的素质提高了之后,很多事情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没有任何其他的道路可走,所以我想来想去阅读多么简单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中国人能够多读读书,我们中国人才有希望。一个韩国的学生和一个日本的学生,参考消息上登了他们的文章,两个留学生都在中国生活了三年,临走时记者采访他们,他们谈下了对中国的观感,两个人都谈到了一个要害的问题,他们说:“中国人不读书啊。”这是他们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如果你到其他的国家去,在日本、韩国,那些坐车的人都在读书,即便香港这么拥挤的地铁里,人们一有机会也是在读书,日本人更奇怪,他们就在那晃晃荡荡的车里面还读书,他们有阅读癖啊。我到拉美去,拉美那个国家多么穷啊,我经过几个机场,机场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捧着书在读。我和一个姓吴的朋友做了记录,每个机场都会有超过候车人一半的人在读书,这个不是偶然的现象。同学们想想一个没有读书印象的民族,他们国民的素质怎么能够提高?同样遇到技术的危险,同样遇到物质主义,我们没有抵抗力,那位同学刚才讲到也许等到物质到了一定程度,人们会有读书的机会,没有那回事。物质多了以后,他越胡来,他越没有希望,干坏事的几率会成倍的增加。一个很坏的人他只有5块钱,他干不了多大的坏事,你给他一个亿他能颠覆一个地区,所以说不要寄希望于物质的增长,要寄希望于个人素质的提高。日本人现在不像过去那么矮小了,是因为他们学习欧美,每个学生每天早上一定要喝一袋奶,是希望改造他们的民族,让他们长个子,让他们从小补钙,让他们拥有顽强的体魄。这个看起来是多么机械和笨拙的办法,硬性规定每个小孩在上学之前要喝一袋奶,但是你不要小看他这个举措,日积月累下来之后,日本人的身体和身高的确是有所改善。有的日本人说:“一袋奶挽救了一个民族。”这个话虽有些夸张,但是它击到了问题的核心。那么我们今天要知道问题的核心,一本书、一个阅读,可以挽救一个民族。阅读是最了不起的事情,是最简单的事情,是最普通的事情,但是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人人阅读,从我做起;读好书,读更多的书,营造一个书香社会。这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没有阅读就没有未来,就没有一切的希望,这就是我今天要归结的,一个归结,一个回答:从我做起,人人读书。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向农教授总结:

张炜先生在我们很安静的氛围里讲了一个很安静的故事。张炜先生出生于山东栖霞 ,很安静的一个民族,所以就出了这么一个很安静的文学家,作者所写的作品里很多都有安静的味,《古船》,《人不忆蜀葵》,那不安静肯定忆不了,《远河远山》、《秋天的思索》等,但是也有《秋天的愤怒》,但是张炜先生也说过安静之中积蓄力量。这就是安静之中积蓄了力量之后的秋天的愤怒啊!张炜先生最近发表的列作《你在高原》,450万字,张炜先生前后用了22年。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安静的写作,这部著作被评价为已知中外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所以我觉得刚才张炜先生给我们讲的是一个纯生活的讲座,他希望我们用纯文学的心态来过一个纯生活的生活,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第二个感受就是要有毅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要向张炜先生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一样来系统深入的读,行路方面,张炜先生到过很多国家,所以他拥有了一个很广阔的国际视野,知道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这样又驱动着他把这些个人的感受和外国的世界描写到他的作品里。心中要宽阔,眼界要开阔,那么你的作品才有厚度感,才有历史感,才有时代感。第三个感受是张先生整个讲座的语言不论是描述性的话语还是评论性的话语,从篇章角度,从短的角度都是很有语言水平的,但是张先生却没带任何讲稿,所以我觉得张先生今天讲座的心态是安静的。今天晚上张炜先生用安静的故事给我们奏响了一个小夜曲,我希望大家今天都有一个安静的夜晚,枕边最好还有本书,当然如果是张炜先生的《古船》或是《秋天的思索》就更好。当然我想大家今天应该会有一个心灵上安静的夜晚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