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爱粮从我做起

2022-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节粮爱粮从我做起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

“爱粮节粮从我做起”倡议书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建国以来,我国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粮食浪费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需要我们自觉担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县政府近期出台了加强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工作的政策措施,全区各行各业将在粮食生产、储存、加工、运输、消费等各环节大力推进粮食节约。在“粮食科技活动周”来临之际,全县粮食部门将在县粮食局主导下,以“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广泛深入地开展此类活动的重要社会意义和重大影响。为此,我们向全县各类粮食企业和广大社会粮食经营者、消费者发出以下倡议:

一、争做爱粮节粮的倡导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节粮爱粮”知识,反对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爱粮节粮的新风尚。

二、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合理消费;到食堂饭店就餐,打包剩余饭菜,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坚持“餐餐不余、年年有余”,争做爱粮节粮的表率和楷模。

三、争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宣传“节粮爱粮”的相关知识和减少浪费的措施,增强节约意识,影响和带动全县涉农部门(单位)、社会农产品经营者及种粮农民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引领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凝心聚力,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共创节约型行业,合力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清丰县粮食局

2014年6月8日

第2篇: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爱粮节粮 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后感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毛泽东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而如今,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由于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创造;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世界粮食日的临近,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弘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以引导科学消费,培养学生爱惜劳动果实、结合消费的良好习惯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道德品质,在校领导的要求下,2013年9月4日艺术学院艺设1207班开展了“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当我们理所当然的剩下饭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人正在因饥饿正在死亡的边缘徘徊,还有人正在为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回溯到30多年前,饥饿感还与许多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困扰着他们的肠与胃。就算是到了今天,不少偏远山区的居民,食物依旧单调,粮食依旧匮乏。不时曝出的相关新闻让人心痛,也会让我们知道,对待粮食的大手大脚还不免太奢侈与夸张。我们真的需

要拒绝一种“舌尖上的浪费”,事实上,这也是在为我们储存下明天所需要的粮食。

小小餐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文明就餐,不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更是一种勤俭美德的塑造。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大家懂得了节俭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顿餐、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将勤俭的美德一代代传下去,让勤俭成为当今的生活时尚,让勤俭相伴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牢固树立节俭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俭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俭,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用文明演绎生活,用行动展示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艺设1207班

第3篇:爱粮节粮 杜绝浪费 从我做起

21世纪是个奇妙的时代,科技发达,社会繁荣。有琳琅的服饰,也有各色佳肴,试问其从何而来,估计大多数人都只知道超市中有卖的罢了,除了些上了年岁的,还有谁知是黄土地、黑土地来之不易的功劳呢?又有谁意识到爱粮节粮呢?

看如今,无人怜悯“四海无闲田”以致“犹饿死”的农夫,也无了“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情趣,更听不见“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了。在现代人的眼中,似乎只有天,而忘了脚所踏的地,更别说在意那天地的灵气之物——粮食。青天白日的一挥手,凭你如何嗟叹,也是不知错的。固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今天到是人人都富起来了,便也不惜食。他们不知——只有天知道,那是农户们的血与汗呐!

我曾看过一个短片。讲得是形形色色的人在餐馆中吃饭的现状。有的人凭公家报销,点了满满一桌菜,却吃不完,,便通通浪费了。若是人人都如此,那么中国一年浪费的粮食便可供2亿人全年消费!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大街小巷,经常看到地上有许许多多人们吃剩的东西被弃在地上。在酒席上,经常有些菜连动都没动过。就说近日里通行的光盘行动,又有几人做到?于此,我实在不敢恭维,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到底是“地广物博”在作祟,还是道德上的缺陷呢?

中国是个粮食生产大国,但每年仍需进口许多食品。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人多!在你大吃大喝时,在你无故浪费时,可知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吃不饱,你所浪费的粮食,就可以挽救一条小小的生命?可知袁农平院研究杂交水稻时,可有让尔等浪费的心?可知农夫们沧桑心中之痛?可知浪费粮食其实就是变相的吃人?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到如今,也有33届了,目的是为促进人们重视农业粮食生产。那么为了全中国仍在忍饥挨饿的人们,为了全世界忍饥挨饿的人们,请牢记:爱粮节粮,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上一篇:店面租赁合同协议书下一篇:校团委书记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