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培训方法初探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培训现状透析

1.1 特种作业人员种类多, 范围广, 职业技术性强, 知识迁涉面广

目前我单位培训的特种作业主要包括:电工、焊工、厂内机动车辆驾驶, 起重作业人员、高处作业人员等专业工种。工种多, 工作范围不同, 操作技术、岗位安全防范对象各有特点, 职业技术要求高, 理论性, 这给职业培训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高低、师资力量的配备状况怎样, 教师执教能力如何都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2 学员综合素养、技术水平、文化程度和个人阅历存在很大差异, 理论水平和职业技能相互不协调

对于老职工来讲, 实际工作经验较为丰富, 理论知识偏低, 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 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于新工人来讲, 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对岗位职业技术和知识理解能力差, 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职业危害认识不足, 安全意识较差;对不少操作管理特种设备的特种作业人员来讲, 对特种设备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故障类型、安全维护知识缺乏深度认识或者认识偏向;大多数特种作业人员没有“管好、用好、维护好”特种设备的能力,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 对操作使用要求、操作规程、作业纪律没有很好地落实到行动中去;对刚参加初培取证的人员来说, 一切都是从新开始, 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运用, 不少需取证人员只要求取证上岗, 对自己没有更高的职业要求。

1.3 不少参加初培准备取证、谋求特种作

业职业岗位的人员和参加复审特种作业人员学习不习惯, 学习自觉性较差

有的学员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低, 接受能力较差;有的长期不看书学习, 课堂上坐不住, 对参加职业理论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学员不懂职业学习的重要性, 不思进取, 没有责任感, 怕苦怕学习;有的学员因忙于个人或单位事务, 注意力不能集中, 精力分散;有得老师授课中, 教学呆板教条, 讲课内容平淡无味, 不能引人入胜。

1.4 培训要求时间短、内容多、重点突出

有的企业因生产任务重, 人手紧, 特种作业人员往往没有时间脱产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者不能连续参加职业培训, 生产与培训中间总有矛盾存在。特种作业人员往往在班中无法脱身安心进行系统学习。

1.5 由于市场经济、各类企业用工制度的

动态变化, 多种用工形式并存, 特别是受高额工资和福利待遇的诱惑, 导致特种作业人员相当不稳定, 流动性较强

2 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2.1 特种作业人员的用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是应认识到没有合格的特种作业职工队伍, 企业安全生产就没有保障, 产品质量、成本、进度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没有合格的作业人员, 再好的设备也难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在职业培训方面主动投入越多, 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越容易建立, 只有当特种作业人员岗位安全意识提高, 安全防范能力强了, 才能实现对事故和危害因素有效的防范, 事故率才能降低, 企业才能避免负效益的产生;如果离开生产工人包括特种作业的自觉行为就不可能建立企业安全机制;反之, 若在出现事故后进行“亡羊补牢”, 所负出的代价必然增大, 损失必然增多。三是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培训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 企业应保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持证合格率, 不断完善职业继续教育各项措施, 使企业生产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有些企业对特种作业人员关心不够, 只把特种作业人员只把廉价劳动力使用, 而忽视他们工作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的提升, 这是错误的。

2.2 职业培训学校对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和复审培训必须坚持标准, 质量第一

在满足有关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管理有关规定的基础上, 在培训方式、培训质量和培训内容适应时代的要求, 加强组织管理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自我完善, 自我发展努力创立自己的办校品牌, 赢取广泛的企业信誉;一是急企业所急, 想企业所想, 努力减轻特种作业人员的用工单位各种后顾之忧,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二是必须对各类特种作业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 努力使他们学有收获, 学有所用, 学有所值。

2.3 培训应采取因人施教, 有的放矢, 贴近各特种作业岗位人员实际需要和企业需求严禁本本主义

也就是说针对学员不同的工种、不同文化程度和职业需求, 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即教他们正确认识作业场所环境安全管理知识、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技能;既教他们自然灾害对作业的预防知识, 也通过事故案例, 警示他们违章行为、不良情绪和心态等对安全作业的影响, 警示他们文明作用, 安全施工, 并教会他们预防、预控各类作业事故的方法和措施, 使他们掌握好自我安全防护本领, 同时也教会他们岗位安全操作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出学习要求。

2.4 要求各类特种作业工种的授课老师承担起教学育人, 为人师表的作用, 做到

(1) 备课要认真, 真正做到“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2) 上课要精, 要突出重点、切中要害, 不偏离实际, 语言简练, 明了; (3) 答疑要准, 不随心所欲、模棱两可; (4) 准确捕捉教学信息, 及时总结、评价教学经验, 听取企业有关部门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意见, 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促进教学进步;

2.5 采取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针对特种作业人员实际情况。例如理论学习不习惯, 文化偏低, 事务较多, 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诸老师教学时注意做到: (1) 要采取教学引导的行为方式, 努力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 集中学员们的注意力, 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例如典故导入、案例导入、目的导入和知识导入等方法; (2) 主动采取传授知识与技能、解答学员疑惑、促进学员进步的教学行为方式, 教学中老师要为学员指明方向, 点拨重点, 牵线搭桥, 铺路设阶, 归纳总结, 使教学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即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 提升学员思维品质, 促进学员的认知发展; (3) 教学应坚持启发思维原则、因势利导原则、过程互动等原则的合理运用; (4) 老师教学结课时做好归纳总结、概括提升、拓展延伸等方法, 以增进学员知识形成、转化和升华。

2.6 教学环节紧密联系, 不得脱节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培训既要不断满足上级管理的教学要求, 也要满足企业的各种需要;同时还迁涉到自身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后勤保障等各项内容, 保证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进步需要我们职业培训单位做好教学的系统管理, 做更多更好的工作。

给各行各业输送合格人材, 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我们应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管理部门要求, 努力把职业培训工作做得更好, 努力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我们的贡献。

摘要:特种作业人员职业培训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特种作业人员本身安全, 更关系到社会稳定, 关系重大。本文针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创新, 以教学方法、教学心里学、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种作业,培训,方法初探

上一篇:对HSE管理体系的信息化研究分析下一篇:试述测量不确定度在机械天平计量检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