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2023-03-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中心镇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刘小华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读完这本书,我们每个人都会想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爱?我也想过这个问题,爱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会对爱有一个美好的诠释。而在我的眼里,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和照顾,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动, 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从工作到现在,任教12年,当班主任12年,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爱,并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容易,爱别人的孩子没一定的耐心是很不容易的。班上几十个孩子,他们心里的想法,感受各有各的不同,而我也力求在他们的学习中,生活中尽量地关爱他们,爱护他们,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爱。低年级时,孩子经常感冒生病,我常备体温计,为他们量体温,有孩子生病了就送医院或与家长联系,有时孩子经常呕吐到教室,而我又肩付起做清洁的工作。让孩子们感受到即使在学校,也有老师无微不至的爱。到了高年级,孩子们的想法也渐渐多了,经过几年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他们早已把我当作最好的朋友,经常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他们心里的想法,针求我的意见等等。记得以前有个孩子,在读到六年级的时候,因为父母闹离婚,原本活泼的女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一向不错的她甚至对学习也失去兴趣,当我了解到这 1

种情况后,经常找她谈心,打开她心里的死结,她也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慢慢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也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现在这孩子在读高三了,成绩也总保持在年级前10名内。

很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愿当班主任,认为班主任事情太多太杂,要操的心实在太多,不如只教书来得轻松。我承认,当班主任确实要累很多,但是,我认为当班主任虽然辛苦,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却多得多,可以随时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们一起创造荣誉,和孩子一起参与班上的各项活动,当中的快乐和幸福却是不当班主任老师所不能体会到的。爱孩子,同样也收获到孩子的爱。这不正是我们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大的幸福吗?

我想,《爱的教育》不只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也是如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当务之急和重要内容,也同时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要有科学的爱的方式、爱的效果。老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关爱他人,学会付出爱心,学会感恩。

爱,多么温馨的字眼,在一生当中要经历无数的爱:朋友之爱,父母之爱,子女之爱等等。当然,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这爱的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我们却忽略了它的存在。我们往往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的加以体会。这本书却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带给了更多的人。让我们从日常小事中,从朴实语言中去体味去感受那深沉的爱。同时《爱的教育》让我们明白的不仅仅是去感受身边的爱,也教给我们学会感恩,学会施爱。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常有家长拉着自己不听话的孩子,慷慨的对老师说:“他要是不听话,你从狠狠的打他,我们不会有任何意见的。”时代发展至今,我只能把这话理解成为善意的谎言。教师不适合充当暴力实施者,面对一群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需要的是充分的精力去打一场持久战,师生之间的一次促膝长谈恐怕对于部分学生收效甚微,所以在师生之间建立一条“有情,有意,有恒”的道路,则更行之有效。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要对社会充满爱意。

下课时我轻轻的为孩子系上散了的鞋带,上课时送给孩子的一个赞扬的笑脸、一个鼓励的手势,放学路上的一句叮嘱……这一个个细微的动作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在无时无刻的告诉孩子爱的含义。上学期孩子们听说班上的刘良浩同学脚被车撞断了,在我没有动员的情况下,他们已经把自己的零花钱都带来了,说要把这些钱捐给刘良浩,希望他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关心下早日康复。我的孩子们多可爱呀!他们懂得了爱,在我看来,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把爱比成很多东西。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有了对爱的一点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在感受别人给予我们的爱的同时,也一定不会吝啬付出你的爱心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请你带上一颗爱心,投入到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2篇:《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温暖, 是爱,让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也是包容的 ;.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同样对于一名小学老师来说,领悟《爱的教育》就是积极配合素质教育,用爱培育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用心教学,用心融入教书育人这份艰巨的事业中.

《爱的教育》原名为《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作者是亚米契斯

(1846—1908),意大利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这篇文章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文章以以一个三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具体来说,《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不仅如此,本书实际上还涉及到9-13岁的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相信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爱的教育》不仅能教育孩子,而且能教育那些正在教育别人的人

第3篇:《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龙子湖第四小学齐莉娟

无意间在网页上读了这样一句话:《爱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作品,鼓舞孩子能接受挑战,用爱心创造美好的世界,值得大家一看。带着质疑的心理,就随手拿来翻翻,不想,竟一下被文章所吸引,一口气看完才罢。 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读《爱的教育》让我走入了安里柯的生活,目睹了一群意大利少年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有多种答案: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相互帮助,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尊重,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宽容等等。

原来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

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但爱的教育却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此,这些日记形式的小故事,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细节中。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对学生更多地给予一点呵护、一份真情、一份关注、一些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情意和关爱。

走进《爱的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更体会到了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因为,读书让我们有专业的知识,思考让我们有了独立的思维,实践则是将我们的思考实施于课堂教学之中。就让我们都来开始我们自己的阅读吧,相信在阅读中,我们也一定会变得美丽、优雅!

第4篇:爱的教育随笔大全[范文]

爱无处不在,在小学的教室里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有同学对学校的爱。在敬老院有员工对老人的关爱!以下是“爱的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篇一:爱的教育】

爱像空气,它每天都在我们的身边;爱是开起我们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仿佛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这个故事看了让我受益非浅,让我突然想起爱是多么的神圣、高尚与奥妙。这里有对国家的爱,有对父母的爱,有对朋友的爱,还有陌生人之间的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卡洛菲是主人公,恩里科的同学,在玩雪时不小心打到了一位老职员的眼睛。他当时非常害怕,但在同学卡洛菲的鼓励下,勇敢地去承认错误,老职员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且还送给他一枚邮票。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所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闪光吗?“寒窗”十数载,除了书上所学的知识;我们还学会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为自己找借口;当然我们带学习用品不是为别人带,而是为自己所用。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做好一切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为这是他们的任务,而我们只要怀着一颗好好学习和感恩的心就好了,仅此而已。如果心中没了感恩,也就失去了美好的前提。我认为人类最需要的就是有一颗感恩的爱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真希望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爱心。

【篇二:爱的教育】

长假里,老师介绍我们阅读一本名为《爱的教育》的书,原以为它和其他的童话书、故事书一样,只是一些好玩、逗趣的故事而已。但看过以后才知道,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一个意大利三年级小学生恩里科十个月中所写的日记,讲述了他一年的成长经历。书中简洁流畅的文字,寓意深刻、充满温情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

在《爱的教育》中,作者通过一个温馨的字眼儿“爱”把所有的故事巧妙地贯穿起来,给我们描述了人世间种种爱的形式:纯真的同学之谊;温馨的亲子之爱;浓浓的师生之情;对祖国的诚挚的爱。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最触动我的是小主人公恩里科的父亲写给他的一封信——《感恩》,在信里,父亲告诉恩里科,老师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敬老师、爱戴老师。即使老师有时态度不好,甚至有时还会犯错,也要一如既往地尊敬老师。

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恩里科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读一本好书能够荡涤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很多道理。但愿像《爱的教育》这样的好书越来越多,但愿看到这类好书的读者越多越好!

【篇三:爱的教育作文】

爱是人间最美好,最高尚的事物。有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有同学之间的关爱,有父母对孩子真诚的爱……生活中的爱如此之多,他们是在生活一些琐事体现的,但同时也给了我很深的教育。所以近日,我就拜读了意大利的哲学家亚米契斯的一本着作,一本全世界人们都爱读的书――《爱的教育》。

这是一本充斥着人间真情的书,翻开书便看到一篇篇令人感动的故事。优异的孩子。安利柯在慈祥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和和蔼的老师的教育下,和那帮精灵般的伙伴健康快乐地成长。

它是以日记的形式讲述安利柯在学校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第一卷就很吸引我。卷讲了刚开学的事。安利柯告别了三个月的假期,开学了。学校里的人熙熙攘攘,安利柯上了丘林小学三年级。他认识了为人仗义的卡罗内,性格开朗的柯莱蒂,弱不禁风的奈里,兔脸儿的泼可来西,爱虚荣的华梯尼,商人卡洛斐,傲气十足的诺琵斯,残疾的克洛西,欺软怕硬的弗兰蒂和漂亮有才能的代洛西。

其中我最喜欢卡罗内,他为人仗义,但是他的母亲不幸很早就去世了。卡罗内简直就是奈里的保护神:在十月二十六日弗兰蒂一而再再而三,的嘲笑克洛西残疾的样子,还学他母亲卖菜的样子。使克洛西愤怒到极点,失去了理智,用全身的力量砸他的头,但是却砸到老师的身上,卡罗内勇敢的站出来,老师弄清后,很赞赏他的精神。我也很赞赏卡罗内的精神。卡罗内还很正义,他看见弗兰蒂欺负弱小他就毫不留情的打了弗兰蒂一个耳光,让他在地上转了三圈。读到这里我不禁笑出声来,弗兰蒂经常欺负别人,现在他也吃到苦头了,在书里,我觉得安利柯的父亲白契是一位很明理的父亲,他在日记教导安利柯的一字一句,都给我很深的启示。

在安利柯抄的每月例话中我看到了许多篇很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一篇《六千里寻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的内容是一个妇人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打工去当女佣,但是一年后她皆无音讯。她的小儿子――一个13岁的小男孩一人独自去寻找他的母亲,路程达到六千里之多。读完后我都有点不相信。

读完《爱的教育》和它的续集,它的教育我受益匪浅。

第5篇:爱的教育随笔[最终版]

爱的教育随笔

作者:徐立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他曾参加过统一意大利的爱国战争,在行军打仗中就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亚米契斯退伍后从事教育事业,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反映教育教学的作品。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里,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生活中小而发人深思的故事。在感动中我领会到了人类美好的精神与情感:同学之前的相互帮助,团结友爱,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尊重,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宽容等。虽然文章只是很简单的记叙着他们的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却能给人一种熟悉的亲切感,有很强的感染力。小孩子虽小,已经能够感受善与恶,通过这一篇篇日记,我们读者可以体会到他们深刻感受到的老师“爱的教育”,并且将这“爱的教育”传承下去。

爱的教育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只有让他们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爱,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教育。 我们的学校在偏僻的乡下,这里的人民思想比较落后,我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家长把孩子往学校里一送,慷慨的对老师说:“以后他就交给你了,要是不听话,你就狠狠的打。”说这话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戒尺教育已然不适用时代的发展。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当代教育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心,还要科学地演绎爱的教育,在关爱学生的同时,还要教育他们关爱他人。当然对个别“顽固分子”,老师可以用严厉的语气指出他的错误,指出他的行为所造成的不良的影响。我们要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要对社会充满爱意。

农村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一些学生很不配合,我找来他们苦口婆心,动之

- 1 -

以情,晓之以理,但是收效甚微。书中给我的启示是,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们的心,这爱体现在不起眼的细节中:上课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下课时轻轻为孩子擦掉留下的鼻涕,耐心讲解学生做错的习题;放学路上的一句叮嘱……这些细微的动作都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就在身边,自然而然的他们就会对你产生亲切感,听你的话。

尊重学生,这是热爱他们的重要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小孩子,没有一个小孩不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或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用词都很小心,并时常告诫自己不要说话太重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另外,我还注重培养他们彼此尊重。有一次我叫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以后就一直低着头,还没等他开口,其他学生就七嘴八舌的对我说:“老师,他是留级生,什么都不会。”那位同学的头低的更低了。我可以想象这位学生应该一直生活在其他同学对的他嘲笑中,即使会回答也不敢大声说出来。我让其他同学保持安静,然后鼓励他道:“来,试一下,大声说出来,说错了没有关系。”他终于开口了,虽然声音很小。我又对他说;“很好,你的回答是正确的,现在把嘴巴再长大一点,大点声音让全班同学都听到,好不好?”然后他的声音变大了。“有没有同学没有听到的?”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我,没有。“好了,大家都听到了,你们看XXX同学并不是什么都不会,所以这么说他是不对的。虽然有的同学有时候学的比较慢,大家一定要多帮助他们,我们是一个集体,他们是你的同学,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知道吗?”“知道了。”爱到他们那可爱的表情,我会心的笑了。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想法,给他们多一点呵护和宽容,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浓浓的关心和爱护,并且将这一份爱心传递给周围的人,我相信这就是作为教师的我们最大的收获!

- 2 -

第6篇:《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和体会

——之《爱的教育》

马家初中李书琴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写他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发生在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

开始阅读时,就被开始的篇章如“我们的新老师”“欢迎新同学”“送布料”等吸引,忍不住继续往下看。然后引发深深的思考。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和老师都那么细腻地用行动去教会孩子去爱。

如“我们的新老师”中,老师对学生坦诚不公,直白说出自己所遭遇的不幸,“孩子们,知道吗?我唯一的母亲去年离我而去”,“现在,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我再也没有别的牵挂,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孩子”,老师把学生当成亲人,最重要的人,这在孩子心中,该是怎样大的触动?同时老师更深切表述自己的期望,“我希望你们一个个都是好孩子,也希望你们都能爱我,我一个也不想责罚你们。你们全班要结成一个大家庭,成为我的慰藉和骄傲”。以往总觉得孩子太小,不能理解大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不屑说出,但即便是理解不到的孩子们,却也能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真诚,信任,还有在乎。让他们知道自己很重要,这也是一种“爱”啊。

在“欢迎新同学”中,班级里转来新同学,老师不是简单的报知学生姓名就完事,而是郑重其事地当着全班同学介绍新同学,让新学生能感觉新班级带来的温暖感。“他的家乡很远,他的家乡是个令人骄傲的地方,你们要友好地对他,不要使他感到陌生和孤独,要使他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并叫班长代表全班同学致欢迎辞并拥抱他。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让新同学第一时间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二是班长代表拥抱会有一种引力,将全班同学潜在的荣誉感散布,三是班长自身也会有一种自豪感,并更有责任心。

此外,在“父亲事件”中,两位地位和学识都迥然不同的父亲,却给了两个孩子同样生动深刻的一课,绅士的父亲对孩子说“照我这样说,‘我说了对你父

亲非常不礼貌的话,伤害了你也伤害了你父亲,真对不起,请你原谅,请允许我的父亲握你父亲的手’”,地位高的父亲不护短,不偏袒,对儿子教育严格,不嚣张不傲慢,反而谦虚,尊重不如自己的卖炭人,这无疑对儿子是很正面的家教,我想,“言传不如身教”,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吧。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需要老师,父母,同学,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氛围相互促进,于是,我开始理解,爱就是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爱就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爱就是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爱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们一个微笑。

爱的教育,不仅限学校的教育,而是人性的教育,美的教育。

上一篇:儿科病房消毒隔离须知下一篇:用优质服务来赢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