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性大学文献检索工作的创新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书馆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整个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基础, 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提供高水平、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在社会发展需要创新的大背景下,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科技创新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是高校图书馆当前的一项核心工作。其中, 文献检索手段与服务方式创新的重要性日渐凸现出来, 成为当前文献检索的热点问题, 是综合性大学图书服务工作改革的重点。

1 文献检索创新是高校图书馆文献工作的核心

1.1 文献检索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

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 谁能感觉敏捷, 抓住时机, 当机立断, 快速做出反应, 力争处处先行一步, 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文献检索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 改革原有的服务与管理工作流程, 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为广大文献检索者提供最新、快捷的服务。这就需要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敏锐的观察力, 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 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 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1.2 文献检索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对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文献检索方法不仅仅是指传统的手工检索, 也包括不带信息分析功能的计算机检索。传统文献检索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检索工具或数据库检索出与课题相关的文献信息, 它的主要不足在于不具备信息分析功能, 只能告诉读者有哪些文献, 而不能对检出文献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因此不论是手工方式还是机检方式, 传统检索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果把信息检索目的分为简单目的和深层次目的的话, 那么很明显传统检索只能达到简单目的而很难达到深层次的检索目的。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图书馆的藏书形成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内容广泛等特点, 传统的文献检索方法已经不能够有效满足教学科研工作者的需求。

1.3 文件检索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

长期以来, 高校科技工作委托查新的课题多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为主, 图书馆进行检索时以手工检索和国际联机检索DIALOG为主, 检索的文献范围多侧重于科技期刊、会议论文和部分专利文献, 获取信息的范围和查全率仍有待提高。随着高校科研、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图书馆内部管理运营机制却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图书馆原有的一套文件检索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新的运行特点, 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对传统的手工检索的方式方法进行舍弃。通过文献检索的创新, 也只有通过文献检索创新, 才能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文献检索体系, 以适应高校科研和教学发展的需要。

2 2W4 S的检索理念

创新首先是理念上的革新, 因而在进行文献检索创新的探讨之前, 有必要建立最新的检索理念。当前通行2W4S检索理念, 并为广大检索使用者所接受, 2W4S检索理念是指整个检索活动分为检索目的 (Whys) 、何处检索 (Where) 、探索性查找 (Seek) 、文献的筛选和归类 (Sort) 、文献的系统性管理 (System) 、发现 (IdeaStrategy) 这六个过程。

3 文献检索方法的创新

3.1 检索工具上的创新

文献检索经历了从手工检索到计算机检索的跨时代飞跃, 而且文献检索工具上的创新在当前要求创新的社会背景下也日益显得刻不容缓。检索工具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子资源的比例已经越占越大。电子资源又包括一些商业数据库和免费信息等。商业数据库分为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以及特种文献数据库等, 另外还包括电子图书。常用的全文数据库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 、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资讯) 、万方数字化期刊等。特种文献数据库有国内外专利数据库、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和科技标准数据库等。

3.2 检索方法上的创新

文献检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 因而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检索方法来为效率的提高而服务,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目前可采用的文献检索方法有:直接法、追溯法和循环法 (综合法) 。在检索方法创新的基础上, 还可以吸收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中更为先进的检索方法。它们有三种检索方法。它们是: (1) 分类导航, 即利用系统提供的专辑栏目及其展开的分类导航树查找相关文献, 适用于对一个学科的文献做全面调查的场合; (2) 初级检索, 是利用检索项对某个指定字段进行的检索; (3) 高级检索, 是指设置多个检索条件和逻辑组合关系, 查找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和逻辑关系的文献。

3.3 检索类型上的创新

图书馆的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应当根据馆内现有图书的资源, 适当增加一定的检索类型, 以方便广大师生的使用, 提高检索效率。可增加的检索类型有: (1) 数据检索:以文献中的数据为对象的一种检索。如查找某种材料的电阻, 某种金属的熔点; (2) 事实检索:以文献中的事实为对象, 检索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 或过程;如查找鲁迅生于某年。 (3) 文献检索:以文献原文为检索对象的一种检索。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 势必会有更多的检索类型出现, 因而, 文献管理者应紧扣时代脉搏, 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大胆创新, 勇于实践, 开创出更多富有操作空间和价值的文献检索类型。

3.4 检索途径上的创新

文献检索的途径也是文献检索创新的突破口之一, 目前建议图书馆增加一些更多的检索途径, 例如: (1) 著者途径:许多检索系统备有著者索引、机构 (机构著者或著者所在机构) 索引, 专利文献检索系统有专利权人索引, 利用这些索引从著者、编者、译者、专利权人的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字顺进行检索的途径统称为著者途径; (2) 题名包括书名、刊名、篇名等途径:一些检索系统中提供按题名字顺序检索的途径, 如书名目录和刊名目录; (3) 分类途径:按学科分类体系来检索文献。这一途径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分类排检的, 因此, 比较能体现学科系统性, 反映学科与事物的隶属、派生与平行的关系, 便于我们从学科所属范围来查找文献资料, 并且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从分类途经检索文献资料, 主要是利用分类目录和分类索引; (4) 主题途径:通过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主题词来检索文献。由于主题词能集中反映一个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 因而便于读者对某一问题、某一事物和对象作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我们通过主题目录或索引, 即可查到同一主题的各方面文献资料; (5) 引文途径:文献所附参考文献或引用文献, 是文献的外表特征之一。利用这种引文而编制的索引系统, 称为引文索引系统, 它提供从被引论文去检索引用论文的一种途径, 称为引文途径; (6) 序号途径:有些文献有特定的序号, 如专利号、报告号、合同号、标准号、国际标准书号和刊号等。文献序号对于识别一定的文献, 具有明确、简短、唯一性特点。依此编成的各种序号索引可以提供按序号自身顺序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 (7) 代码途径:利用事物的某种代码编成的索引, 如分子式索引、环系索引等, 可以从特定代码顺序进行检索; (8) 专门项目途径:从文献信息所包含的或有关的名词术语、地名、人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年代等的特定顺序进行检索, 可以解决某些特别的问题。总之, 文献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同样是多种多样和各有利弊的。或取其一或多种途径结合, 均从课题需要和所选检索工具或参考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来决定。

3.5 检索系统性管理上的创新

图书馆馆进行文献检索的创新以外, 要对各类文献采取一些有效管理办法, 可通过一些文献管理软件对进行综合管理, 做到分类汇总。现在国外用的比较普遍的文献管理软件有E n d n o t e R e f e r e n c e、managerBiblioscape, 其可以很方便地对国际期刊文献及国外大学的数据进行查阅和下载, 但是在对中文的兼容问题上, 这些软件并不尽如人意。而我国自主研制且使用比较普遍的有NoteExpress、医学文献王和PowerRef, 这三种文献管理软件在网络上有免费版本下载。加强对图书馆文献检索人员的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对提高获取情报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另外, 要及时完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对本馆收藏的文献, 应及时在检索数据库中做好索取原文的信息标引;对本馆没有收藏的, 应主动寻找原文的收藏单位, 并建立系统的文献传递快速通道, 以满足科技人员对原文索取的迫切需要。

4 结语

当代文献检索体系正在面临着时代要求的新一轮变革,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检索创新也非常急迫, 从一定意义上说, 这也正是现代图书馆创新的本质所在。文献检索创新工作确实存在很多挑战, 但是只要我们调整心态, 方法得当, 相信文献检索的创新工作肯定会取得骄人的成果。

摘要: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 现代文献检索的本质也在于创新, 而且文献检索也经历了从手工检索到计算机检索的跨时代飞跃。本文以2W4S的检索理念和课题查新为切入点, 结合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特点, 从文献检索创新的工具、策略、类型、途径以及文献系统性管理上的创新等方面, 对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科技创新做好信息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检索,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全新, 林辉基.学习江泽民关于创新意识的论述[J].发展论坛, 1998 (8) :24~26.

[2] 吴瑛.信息检索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4 (11) :61~64.

[3] 敬卿, 王群.从传统信息检索到面向知识创新——信息检索课改革与发展前沿述评[J].图书馆, 2008 (1) :58~59.

[4] 孙平, 曾晓牧.从文献检索课走来向信息素养教育走去[J].图书馆论坛, 2006 (6) :252~255.

上一篇:浅析市场调研中的黑匣子问题及其解决下一篇: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