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及能效标准化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我国电梯数量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过去的10年间,我国的电梯保有量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162.85万台猛增至2020年的786.55万台,涨幅近7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电梯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电梯事故的频发和电梯的“老龄化”严重,另外电梯安全以及能效标准也无法适应当前电梯安全技术的新发展。为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对电梯安全及能效标准进行完善和改进。

2 我国电梯行业的安全及能效标准和实施现状

2.1 从电梯相关标准年限分析

目前我国电梯行业标准已有24项,其中制定时间最早的是1994年制定的《电梯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T 31047-1994),制定最晚的则是2014年初执行的《内河船用电梯第一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JT/T 881.1-2013)。目前我国大部分国家标准的标龄大概为四年左右,而电梯行业的标准平均时间则高达八年,电梯行业的标准制定时间已经远远高出了平均水平。另外我国针对行业标准的修订年限基本都是五年,而且随着近几年电梯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电梯“老龄化”情况,电梯行业标准制定时间相对较长成为当前影响电梯安全和能效标准完善的主要原因。因此电梯行业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应对这一情况,加强对新电梯安全和能效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以确保其适应我国电梯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

2.2 从电梯相关标准发布时间分析

电梯行业标准发布时间的第一个高峰期在1993年到1995年之间,在这三年内我国制定了高达9项电梯行业标准,占总标准数量的34%,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电梯发展达到了高峰时期。在此时间段内,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崛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我国的居民建筑、办公建筑、基础设施建筑以及政府工程等建筑都开始安装电梯并使用。鉴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建筑业的兴起,我国在1992年成立了相关的电梯协会,并且开始对电梯行业的安全标准进行制定并推广,这也是我国电梯行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而第二个高峰期则是在2011年到2013年之间,这三年之间我国电梯行业标准制定高达12项,占行业电梯标准的一半。分析其原因是这三年间电梯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了社会新闻以及媒体舆论的压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各种电梯安全事件引起重视。鉴于电梯老化以及维护制度的缺失,制定新的电梯安全标准也成了当时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1]。2013年6月制定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使电梯行业有了一个法律管控以及安全参考的标准,电梯安全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成为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电梯安全监察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部门进行电梯检验的法律依据。

但是在1995年到2011年之间却没有制定或者发布任何一个相关标准,该时间内我国电梯行业的标准制定以及推广发展相当缓慢,主要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推广理论以及完善的规划措施,而且还缺乏较为连续的标准规划。因此在未来的规划中我们应当考虑到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电梯技术和安全需求的不断变化,要考虑到电梯行业标准制定的专业性、全面化、系统化以及持续性,杜绝出现标准长时间不更新甚至不制定的情况,要防患于未然,确保标准制定能够适应电梯技术的发展,为电梯行业的安全提供技术和法规需求。

2.3 从电梯相关标准方向分析

由于电梯在平层时可能发生速度偏差产生人员剪切事故,在2017年更新的TSG T7001-2009的一号和二号修改单中加入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功能。对于大部分货梯采用的齿轮曳引机电梯来说,确实可以做到防止溜车的情况,但是客梯多数采用无齿轮曳引机,一旦发生上行超速或轿厢意外移动,抱闸保护很难使轿厢停止运行,因此对于无齿轮曳引机应该制定是否需要加装辅助制动部件的相关标准[2]。

在TSG T7001-2009二号修改单中加入了对门锁回路的检查工作,此次更新晚于电梯安全使用的需求。在此之前,相关检查规定中并没有指定检查轿门和层门关闭后当JMS继电器发生粘连情况时即立刻停止运行。不过部分厂家以及老旧电梯依然采用了电镀继电器来对门锁和制动器进行控制,此类电梯安全隐患较多,易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目前,多省(市)已经陆续发布电梯安全规范地方标准,如《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DT31/T 885-2015,上海)、《电梯安全评估规范》(DB51/T 2188-2016,四川)、《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DB11/T 1520-2018,北京)等。

2.4 从电梯已作废标准分析

当前我国已经作废的电梯行业标准高达13项,作废时间基本是在2010年之后,作废率最高时达到了60%,其中2010年至2013年一共有7项标准被废除,仅2012年一年就作废了4项相关标准,达到了标准废除的26%。该时间段内电梯标准废除相对较多的原因是这段时间我国电梯行业对标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那些相对落后且不适于发展要求的标准进行了大量修整,对于完全不适用于当前电梯行业发展的标准进行了作废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让电梯行业标准更加具有时效性,同时还让标准的制定更加规范,尽量地避免了各类安全隐患的产生。

同时这13项废弃的行业标准中有6项是直接被废除的,而剩下的标准则被其他更加专业、更具时效性的标准而替换,毕竟国家标准应当是权威的、专业的且不可替代的,因此这些相对片面以及落后的标准则应当得到废除,而且另外一部分标准由于过于陈旧也无法适应当前电梯行业发展,因此也应当被废除。

而从电梯行业发展以来执行时间最长的标准是《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JG 5009-1992),其执行时间长达24年之久,而《电梯导轨》(JJ 49-1987)只执行了13年,为使用时间最短的标准,大部分已经被废除的电梯行业标准基本在14年左右,相较我国其他行业标准废除年限基本在11年左右,由此可见电梯行业废除标准的时间相对较长,同时也反映了电梯行业发展的标准从人力到经费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国家标准,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电梯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同时使国家相关标准更加专业、更加详细[3]。

3 分析当前我国电梯行业国家标准情况

3.1 VDI 4707电梯标准能效

由于我国现行的电梯标准中还没有关于电梯节能的相关标准,当前多数电梯制造企业均借鉴德国VDI 4707电梯能效标准。VDI 4707电梯能效标准是2005年瑞士能源效率署于欧洲对当前世界排名前八的电梯厂商生产的三十三台电梯进行测试和分析后综合评定而得出的,并在2009年正式发布并推广。相较ISO 25745电动扶梯能效标准,VDI 4707是各厂商自愿参加测试的标准,测试的对象全部以直梯为主,而ISO 25745测试的标准则包括扶梯和直梯[4]。

德国制定的VDI 4707电梯能效标准不仅能够用于载人电梯的能效评估和分级,同样也能用于货梯的评估和分级,而且对于已安装的电梯也能进行能效确定。当前对于电梯能效的分级根据运行和待机能力一共分为七级,从A到G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标签表示,以绿色为代表的A级标签代表能源消耗最低,最环保节能的等级,相反以红色为代表的的G级则代表能耗最高的等级。

3.2 利用VDI 4707对电梯能效进行测试

利用VDI 4707标准对电梯进行测试时共需要测试六个层次,最重点的两个分别是:(1)评判电梯使用类别。使用情况不同的电梯的能效自然是不一样的,测试将电梯的使用类别利用电梯所在建筑种类、电梯的承载目标、电梯运行模式、电梯运行效率等分成五个类别,而测试也是根据类别的不同进行测试。(2)对运行电梯测试。也就是在电梯的正常运行中对电梯能耗进行测试,包括对待机状态能耗的测试,之后再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得出相应标准的参数,以此来确定电梯的能效等级[5]。

由于VDI 4707标准的评估目标是一种型号的单台电梯,易受到使用频率、运行状况以及运行条件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型号的电梯也会出现能效不同的情况。因此在利用VDI 4707标准进行电梯能耗评估时,需要对电梯进行逐一测试,测试结果要和测试电梯逐一对应。另外在现场测试时需要有专业人员的引导,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误差的情况。

3.3 国家标准需要注意的地方

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进行测试时依据的标准如果是国外引进的行业标准,需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否则标准无效。另外由于VDI 4707标准相当严格,任何外部因素的改变都会造成测试结果的误差,因此一定要对每台电梯进行相应的测试,且每台测试电梯均需单独配备鉴定证书。同时由于我国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节能标准,目前电梯能效的指标和检测方法并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因此节能电梯暂未纳入到政府的采购清单。

4 当前我国节能电梯的发展状况

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正式开启了我国节能产品发展的新时代,十七大也提出了建设节约型新社会的提议,另外原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特种设备的安全应当和节能进行联合监管的提议也为我国节能产品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对比当前电梯标准以及国家安全技术法规,虽然对当前的技术规定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制定,但并没有制定关于电梯能效检测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对节能电梯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阻碍[6]。

随着电梯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电梯的耗电量也越来越大,不利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因此必须要降低电梯能耗,大力发展节能电梯,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电梯能耗标准的测试与制定,加强对节能电梯的推广,并且根据电梯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进行更新,确保节能电梯的技术早日应用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5 结语

虽然我国已经有了很多电梯行业相关标准,但依然有一部分的不足和缺失,我们需要重视这些不足和缺失,积极查漏补缺,完善相关标准和条例,加强对电梯安全能效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让我国未来电梯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环保、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 胡文豪.浅谈我国现行电梯安全及能效标准的不足和完善[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6):128-130.

[2] 刘英杰.在用电梯曳引机安全与能效评估关键技术研究[Z].国家科技成果.

[3] 李红昌,陈志良,韩建军,等.电梯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机电信息,2013(33):70-71+73.

[4] 马新,韩庆,刘晓君.关于电梯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检验的3个问题探讨[J].中国电梯,2021,32(11):63-65.

[5] 周刚,陈港,张由,等.新增电梯对原结构安全影响评估及设计探讨[J].重庆建筑,2021,20(5):41-43.

[6] 史冰洁,王宝轩,郑鹏,等.浅谈电梯物联网标准化发展[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1(1):26-29.

摘要:本文就目前我国电梯行业的安全及能效标准和实施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并阐述了当前我国电梯行业国家标准情况和节能电梯的发展状况,以期能对我国的电梯安全标准制定和电梯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梯安全,能效,标准化

上一篇:道桥工程师生产实习教学论文下一篇:河道底泥环保疏浚技术与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