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局规划发展工作计划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一项新的任务开始之前,有必要去理清工作思路,将工作目标予以细分,让我们提前去做好工作计划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体局规划发展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体局规划发展工作计划1

一、总体方针

扩大城区教育规模,以向高校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优秀学生、向社会输送大批受过良好技能培训的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调整城乡教育布局,完善各种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打造教师精英队伍,建设窗口示范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水平,重铸汝南教育辉煌。

二、规划内容

围绕“一年调整、三年突破、六年争先进”的发展目标,确定“抓班子、带队伍、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通过抓班子,实现中、小学校长全员竞争上岗;带队伍,激活高中、初中、小学教师队伍;抓调整,结合新城区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3年内在新城区建设1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3所小学;在中心集镇规划和孝初中等10所示范性初中。达到城区普通高中4所、职教中心1所、初中5—6所、小学5—6所、民办幼儿园2所,实现高中、初中向县城聚集,小学合理布局并向乡镇聚集,新增教育资源向县城聚集的目标,推进城乡教育均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工作进程

(一)高中教育。1、建立高中校长竞聘制度。高中校长职位空缺,教育体育局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程序推荐空缺职位2—3名拟任人选,由县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体局共同组织竞聘上岗。竞聘上岗后由教体局直接管理,对新任校长实行聘任制,聘期三年,第一年为试用期,经考核合格后正式办理聘任手续;任期内对其实行目标管理,由教体局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县政府,作为其任用依据。此项工作进行。2、建立教师正常补充、人员流动机制,激活高中教师队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用2—3年的时间,整合我县教师队伍结构。把汝南高中、汝南二高不适应高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初中任教;把不适应初中教学的教师充实到小学任教。从外地普通高中在职教师中招聘39名35岁左右的骨干教师,充实到我县高中教师队伍(其中汝南高中21名,汝南二高14名,双语学校4名)。县解决编制和工资,津贴、补贴和安家费由学校自己解决。短期内能快速提高我县高中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高考升学率,提升教育形象,扩大教育影响,激活高中教师队伍。此项工作2012年2月结束,2012、2012年引进名额,将根据当年县直及汝宁镇空编情况而定。3、加强高中教研队伍建设。为加强对高中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教研活动、教学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将在招聘高中教师时招聘补充7名高中教研员,加强高中教学指导,此项工作2012年2月进行,2012、2012年由退休形成新的空岗,也按照《招聘方案》进行招聘。4、加快普通高中建设。2012年在原实验中学北边新建一所占地200亩、拥有90班规模学位5400个普高一所,2012年5月开工建设,2012年投入使用。2015年前力争再新建一所普通高中,使我县城区普通高中达到4所,满足我县高中教育需求。

(二)初中教育。1、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初中及中心校校长形成职位空缺一律实行竞争上岗。采取自荐、资格审查、竞职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任命等方式,在全县教育系统内公开选拨,聘期三年。对新聘的初中校长及中心校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完成任期目标的,继续聘任;完不成任期目标的不再聘任;对不胜任工作的随时解聘,此制度即将出台,2012年3月完成两所中心校副校长、两所初中副校长的公开竞聘上岗工作。2、建设示范性初中。按照教育部要求“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小学向乡镇所在地集中”的原则,2012年前,把部分乡(镇)存在的二所或三所初中逐渐合并成一所,按年级分校区就读。既可解决两校或三校争生源、农村初中教师缺编和学科不配套的问题,又能腾出初中校舍办农村寄宿制小学。三门闸、三里店初中扩大办学规模,更名为汝南县第几中学,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可向县城新区学校集中。在中心乡(镇)规划县一中、县三中、和孝初中、老君庙初中、留盆初中、梁祝初中、金铺初中、三门闸初中、王岗初中、官庄初中10所学校为示范性初中,既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又可实现窗口引领、示范带动。3、招聘初中教师,服务初中教学。根据2012年形成的空岗,2012年预计招聘初中教师58名,其中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5名,剩余编制根据需要招聘。此项工作2012年5月进行。4、加快城区九年一贯制初中建设。在新建普高北边新建一所占地面积300亩、拥有初中120班、小学36班规模7620年学位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一所,2012年5月底开工建设,2012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西豫洲大道中段新建一所占地300亩、拥有初中部120班、学位6000个、小学36班学位1620个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2012年4月底前开工建设,2012年12月完成建设任务。达到新城区初中5—6所,实现初中学生向县城集结的目标。

(三)小学教育。1、实行农村小学校长竞聘选拔制度。农村小学校长由乡镇中心校参照初中及中心校长竞争上岗条件和程序在本乡镇进行,竞聘结果上报教体局履行任命手续,由各乡镇中心校负责管理,严格按照考核结果用人。此项工作每年8月份进行。2、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小学。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2012年年底整合53所小学的基础;2012年整合农村小学45所,保留农村全日制完全小学152所,建设寄宿制小学38所。高年级学生向由初中腾出所办的寄宿制小学或向县城新城区新建小学集中,只保留部分低年级教学点。解决农村小学教师缺编、学科不配套、课程开不齐的问题。3、招聘小学教师,充实一线力量。2012年预计招聘农村小学教师162名,其中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英语教师各17名,语数教师94名。今后两年招聘小学教师数额将根据每年因形成的空岗而定,但体、音、美专任教师不低于招聘总额的30%。此项工作每年5月份完成。4、加快城区小学建设,实现小学教育公平。随着城市规划调整、新城区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中小学校资源整合,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学生到县城就读。在城北区天中广场北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2012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2012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在城东北区信义路东与王家巷北段新建一所占地45亩、拥有30班规模1350个学位寄宿制小学,2012年3月规划,2012年6月完成建设任务。把大量的农村小学生吸引到县城上学,部分小学生留在中心集镇就读,让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实现小学教育公平。

文体局规划发展工作计划2

*年是全面实施“*”规划的第二年,是弘扬*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建设的重要一年。在新年度、新形势下,文体旅游局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总体规划为向导,深刻领会党的*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委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努力开创文体旅游工作新局面。

*年文体旅游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塑造学习型科局。

为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使大家从思想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大力提倡“重视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坚持以局党组成员为重点,制定学习计划,完善学习制度。在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同时,积极学好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法律、法规、条例及相关业务知识。坚持理论武装头脑,并注意把学习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两不误、两促进,努力塑造出一个真正的学习型、制度型科局,从而促进机关效能建设和行风建设的开展。

二、抓好系列文化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展现全县人民的精神风貌,践行“诚信、包容、务实、争先”的*精神。

充分发挥宣传文化主渠道作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社会环境。(1)搞好*年各个重大节庆日的文化演出、庆祝活动以及彩色周末、假日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2)做好爱教影片进校园、公益影片进乡镇、科教影片进农家放映活动;着力做好普法电影宣传教育活动和省电影公司下放的电影放映任务,努力实施2131工程(即:21世纪初,每县有一个电影公司,每乡镇有一个电影队,每村每月必须放一场宣传科教知识、政策法规的影片)。(3)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开展好文化下乡活动。联合书协、美协及文艺表演队伍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在文化下乡工作中,要不断丰富内容,改进方式,注重把思想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文化下乡活动的社会效益。

三、抓好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作,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三百工程(即培养100名文艺骨干、100支民间文艺队伍、100个民间文艺俱乐部)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现已在全县展开:其间对民间曲艺、文艺等人才和民间文艺组织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组建档案,加强指导和支持,为文化事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此项工程计划三年内完成。

四、抓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紧紧抓住“沧州木板”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契机,县政府及相关科局联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全面完成“沧州木板”保护、传承、普查工作。并积极开展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力争把*舞狮等申报成为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抓好文化市场管理,净化文化市场环境,使之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1)严格控制监管,规范网络文化市场。一是依据网络平台,对全县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管;二是与公安、工商、安检等部门协调联动,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管。(2)严格审查文艺表演团体,跟踪监管演出市场。建立健全演出团体的档案资料,并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演出市场。(3)清理整顿印刷企业,规范图书、音像市场。清整工作中把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努力提高正版率。定期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和统一销缴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活动。对查获的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全部收缴并进行集中销毁。(4)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在加强娱乐市场管理的基础上,“优化文化市场结构、提高娱乐产业的整体层次”是扫黄打非工作始终不变的的主题思想。

六、抓好体育工作,促进体育事业发展。

(1)积极组织参加今年沧州市第十一届全运会,并争取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2)继续举办“中国象棋电视大赛”、“*乒乓球比赛”、“*篮球赛”等年度传统赛事,以提高全民体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3)加强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4)加强龙狮基地建设,积极创建以“刘吉舞狮团为龙头的龙狮表演团体,发挥其特色文化资源优势。(5)着力做好武术文化保护工作。武术是全县体育工作的重点。一是计划在“五一”前后举办*第四届传统武术演示交流大会,以宣传、促进*武术的发展和繁荣。二是搞好挖掘整理,完成“武术套路”的录制工作,以促进*武术品牌建设。三是借助传统武术这一优势,拟筹建武术展演馆,推介*武术,使之产业化发展。

七、抓好文物保护工作,使其迈上一个新台阶。

(1)继续与上级文物部门争取资金对杜林石桥进行加固维修。(2)对杜林石桥申报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纪晓岚墓地、祖莹、故居三处打捆整体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和“市级重点文物”的申报工作,为进一步开发纪氏文化打好基础。(3)建立健全文物保护标志,对野外文物重点保护,对入库文物进行分级归档。(4)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拟成立“文物执法大队”。

八、抓好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1)继续完善*东西部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东部以旧州古城文化开发为龙头,以铁狮子、铁钱库、毛公甘泉、镇海吼武校、龙狮基地为景点开发旅游;西部以纪氏文化建设为重点,以农业生态游为主题,围绕金丝小枣批发市场规划开发。并对旧州古城和纪晓岚文化这两个重点项目进行包装立项和进行国内、国外、网上招商。(2)对正在启动的“纪晓岚情趣园”的三期建设工程进行策划指导,使之高起点、高规格。(3)加强对高川金丝小枣采摘、观光、旅游活动的督导、指导,促进当地经济规范化发展。

*年,*文体旅游工作任务多,责任重。面对新任务、新要求,要求文体旅游局全体工作人员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端正思想,努力拼搏,争取圆满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

上一篇:HTC手机的网络营销论文下一篇:正确使用教材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