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民有所乐工作方案

2022-05-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份优秀的方案要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详尽的安排,包括实施细节、步骤等,也许你已经写过不少方案,但你真的懂得方案撰写的精髓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广局民有所乐工作方案范例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文广局民有所乐工作方案1

为加强我县文化工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遵照《县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全面落实“民有所乐”的工作目标,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能够收听收看到精彩的广播电视节目。

二、工作目标

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积极覆行部门

职能,开展文化活动,实施民生工程,夯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加强文物保护,做优新闻宣传,使我县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工作内容

(一)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繁荣文艺创作。

(二)实施和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三)努力推进农村广播“村村响”。

(四)切实抓好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

(五)着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六)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四、工作步骤

(一)文化活动

1、2月举办春节联欢晚会。

2、3月举办油菜花文化旅游节。

3、4-9月开展农民腰鼓比赛。

4、10月举办国庆文艺汇演。

5、9-12月开展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活动。

(二)乡镇文化站建设

1、1-6月完成2012年、4乡镇

文化站建设。

2、7-12月完成7乡镇文化站建设和已建成的文化站配套工程建设。

(三)农村广播“村村响”

1、1-6月完成广播“村村响”实施方案。

2、7-10月完成13个乡镇157个行政村调查摸底工作。

3、12月启动农村广播“村村响”工作。

(四)有线电视数字整体转换

1、12月完成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试点工作。

2、2012年全面覆盖完成县城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

(五)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1、1-6月完成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电脑配送工作。

2、7-12月完成村级资源共享管理员培训工作。

(六)农家书屋建设

1、1-4月完成2012年农家书屋书籍配送工作。

2、5-12月完成今年15个农家书屋调查摸底和管理员培训工作。

五、工作措施

(一)积极开展“文化三项”活动

1、开展百部戏曲进乡村活动。按照《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实施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文化三项活动的监管,全面完成送戏下乡,同时,组织乡镇开展自办群众文化活动,确保每个乡镇全年不少于4场群众自办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千部优秀电影作品惠民活动。文广部门编制好年度放映方案,组织优秀电影作品,完成今年对全县157个村和72所农村中小学校及农林垦单位电影放映,确保均衡、规范,有序推进优秀电影作品惠民工程。

3、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广场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文艺活动;指导乡镇村文化活动;开展文艺进企业、进社区以及其他如:万人健身操、腰鼓赛、书画展、摄影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4、抓好文艺作品的创作。县文化馆要组织好文艺骨干培训和普及性教育;县剧团要排练新的剧目和歌舞节目。

(二)实施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

1、继续按照我县特色做法完成今年乡镇文化站建设和已竣工文化站的配套工程建设。

2、加强督促指导新建文化站的正常开放。

3、督促检查在建文化站的工程进度,确保按质按量完。

(三)努力推进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

1、借鉴乡现有广播的做法和外县的先进理念,提出我县推进“村村响”工程的具体意见或方案。

2、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

3、广泛调研“村村响”运行的技术和运营的范式。

(四)做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1、做好宣传,提高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认知和认同度。

2、积极做好技术准备,全面完成技术升级,包括技术培训。

3、积极稳妥推进“转换”工作,同时加强技术服务,确保不因“转换”而影响居民收看电视。

(五)进一步完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

1、加强县级支中心的管理,尤其电子阅览室的安全。

2、结合乡镇文化站的开放管理,加强乡村“共享资源点”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争取上级技术与物质的支持,及时做好技术升级。

(六)全面完成“农家书屋”的建设

1、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2、对已建成的“农家书屋”,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督促和指导。

3、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充实“农家书屋”的藏书。

文广局民有所乐工作方案2

随着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可在舟山老城区仍有很多居民依然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近年来,为了给这些危房解“危”,舟山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努力让每个人都能住得安心。

2012年8月7日,台风“海葵”严重影响舟山地区,12级以上大风裹挟着特大暴雨,袭击了舟山定海、普陀、岱山等地。

而此时,已经入住新房的夏卫忠正安心地待在新家观看“海葵”电视直播。“没有危房改造,这次台风来袭,我们全家又得撤到安置点去了。”夏卫忠乐呵呵地跟记者说:“这多亏了市人大和代表们的关心呀,你一定得替我们说声‘谢谢’!”

像夏卫忠这样,对舟山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心怀感激的百姓不在少数,他们都是舟山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这些年持续监督危房改造工作的直接受益者。

代表、委员心系危房百姓

今年59岁的夏卫忠是舟山裕大酿造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此前一直居住在舟山市环城东路33号一幢年久失修的D级危房里。说起以前的生活,夏卫忠用了“惊心动魄”4个字。他说,当时他住的房子随处可见裂缝,最大的都能伸进一个手掌。“要是碰上台风天,一楼水漫金山,二楼渗水不断,那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夏卫忠说,每次台风来袭时,他们都不得不另找地方暂住。

事实上,在舟山老城区这样的老房子还有不少。据了解,城区内一些上世纪80年代以前造的传统结构(以木结构为主)平房和二层楼房,大都因未打地基和年久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倾斜现象,有坍塌危险。此外,一些上世纪90年代前建造的非框架结构的多层住宅小区,部分也已出现房屋沉降等现象,其中仅定海区昌国街道便有6幢房子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其中5幢为不能正常使用的C级危房,涉及居民200多户。每逢台风季,这些楼房内的住户都得忙着备沙袋、查渗漏。

让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舟山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09年的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起,几乎每次人代会上都有代表就此提交议案、建议,既督促政府部门重视危房改造工作,又给政府部门实施危房改造提供了一系列可行建议。与此同时,舟山市人大常委会也先后多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对舟山市的危房改造工作进行视察、调研。

“全市到底有多少危房?其中D级危房又有多少?”“你们了解过危房群众的呼声吗?”“困难群众的安置费用如何解决?”“市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矛盾如何解决?”……2010年12月,舟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对危房改造等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进行会前视察时,代表们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抛出了一系列问题。

在2011年的舟山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朱南平等17名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大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建议》,要求市政府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中之重,着力加大建设力度,确保老百姓安居乐业。

调研、审议力促危房解“危”

代表建议引起了舟山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危房改造和旧城改造工作被列入2011年度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监督议题。

2011年3月初,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刚结束,时任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刘国土便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到市房管局和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等地,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实地视察调研。

在定海区东关新村,调研组成员为眼前这幢149号楼房捏了把汗:这幢被有关部门鉴定为D级危房的居民楼,房屋地基严重下沉,整个楼体已经倾斜。楼内住户虽已被撤离安置,但该楼所处位置正是附近定海小学一些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调研组成员个个神色凝重,要求市房管局尽快拆除这枚“定时炸弹”。

经过2个月的视察调研,舟山市人大常委会详细掌握了全市危房改造工作的基本情况。2011年4月28日,舟山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危房改造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与会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抒胸臆。

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励延年全程参与了常委会审议前的视察调研,他在汇报相关调研情况时指出,危房改造工作虽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系统工程,既受体制、资金、土地、规划等要素制约,又牵涉责任单位履职、业主配合和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情况错综复杂,可以说是阻力重重、困难多多。但是,危房改造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政府部门仍要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明确部门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切实依法改造,尽快对还未改造的D级危房实施解危。

“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危房情况摸底调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郑耿德建议,先摸清家底,制定符合舟山实际的危房改造政策,再逐步推动危房改造工作。

常委会组成人员马永钧是舟山二渔公司总经理,他所在的企业也有几幢危房正在改造中,因此,他对危房改造的酸甜苦辣有更深的体会,他建议统一全市的危房改造政策,不然大家相互攀比,容易引发矛盾。

“舟山地处海岛,是台风频繁侵袭地,政府在危房改造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离老百姓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刘国土提出,危房改造一定要统一政策、明确责任单位、加大财政投入。

“危房改造是民生大事,希望政府做好危房改造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工作,特别是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在明年的预算安排中要有所体现。其中3幢D级危房的解危工作,会后市政府要立即落实,年内必须提出整改方案。”时任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志祥的发言掷地有声。

…………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向市政府发出了《关于对城区危房改造工作的意见建议》,建议从2012年起,各级财政设立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用于危房解危工作,加大危房改造的资金投入和土地供应;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优势,组织力量对全市危房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建立起全市危旧房动态信息库,使危房改造工作有序推进;抓紧做好3幢D级危房解危工作,对难以单独改造的其他危房,要与旧城改造有机结合,等等。

接到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后,市政府当年便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的危旧房屋清查,建立了全市危房动态信息库,并编制了危房改造中长期规划。在确定年度改造计划和目标的基础上,市政府还重点改造了群众呼声强烈、险情比较严重的D级危房。

令人欣喜的是,在舟山市政府的重视下,终于赶在2011年夏天的台风来临前,拆除重建了定海城区3幢D级危房的其中2幢。截至2011年底,市政府又安排了200万元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对定海城区的3个旧小区进行了改造。

数千居民终于住进新房

夏卫忠家的危房改造,只是舟山市危房改造惠及群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及市人大代表的持续关注和监督下,全市危房改造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据舟山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统计,截至2012年7月底,经各级房屋质量鉴定机构鉴定,全市共有危房137幢,涉及居民2962户。其中,鉴定为D级危房的39幢,涉及居民696户。在这些被鉴定为危房的住宅楼中,解危的危房有85幢,涉及居民1786户。其中已经解危的D级危房有26幢,涉及居民423户。据此计算,全市危房改造率已达62%。

2012年12月11日,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对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危房改造工作进行跟踪督查。代表们发现,舟山旅馆、东关新村149号楼房、环城东路33号3幢D级危房已全部在2012年8月底竣工验收,当年度的危改任务仍在稳步推进中。对此,代表们深表欣慰,同时希望市政府能一如既往地加大对危房改造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改造进度,让这些危房住户能早日住上安心的房子。

今年初,舟山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工作会议,确定了2013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和危房改造工作”再次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度监督工作重点。根据计划,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年中召开的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情况的报告,到时将就配套资金到位及拨付、土地安排、工程进度、投资效果等有关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重点审议。

上一篇:县灾后重建工作方案二下一篇:校车安全督查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