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公司保通信工作总结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信公司保通信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信公司保通信工作总结1

2013年6月,是县人民、是县电信全体员工不应该忘记的月份,由于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和恶劣的雷电天气影响,历史罕见的洪水吞噬庐陵大地,全县各大中型水库超历史警戒水位,山洪爆发、洪水泛滥、山体滑坡、内涝严重成为庐陵大地的景象,在这场罕见的洪涝灾害面前,县电信分公司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未雨绸缪、科学组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投入到抗洪抢险保通信工作中,全力以赴确保了通信畅通,谱写了一曲战洪魔保通信的战歌,为县委、县政府指挥抗洪抢险指挥调度、为全县人民在灾害面前对通信的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服务和保障,发挥了通信行业主力军的作用,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好评。

一、未雨绸缪、准备充分

在进入汛期前,县电信分公司就积极做好防大汛、抗大涝准备工作,对汛期通信保障工作作出了工作部署并提出了要求,网络部门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一方面对交换、传输、电源等设备进行了全面的预检预修,对汛期期间可能危及网络安全进行排查和处置,同时组织技术骨干学习并完善了应急预案,确保在灾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调通电路,设备维护中心对储备的备品备件进行了清理和补充,客户终端服务中心、各电信所对党政军、防汛指挥部、水利、气象、交通、水库等重要部门的通信设备、线路进行隐患排查,确保汛期期间以上各部门通信畅通,物资供应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准备了通信线路抢修时需要的各种应急材料,为夺取抗洪抢险保通信工作奠定基础。

二、科学组织、保障有力

在罕见的洪涝灾害面前,通信保障工作不仅考验电信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同时考验公司领导的智慧和能力,在灾害面前,公司领导科学决策,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公司员工通力协作,众志成城是取得抗洪抢险保通信畅通的关键,6月17日以来,县境内连降暴雨,防汛保通信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县电信及时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后端员工全部进入应战状态,6月23日,根据汛情变化,将三级应急响应调整为一级应急响应,成立了由郭吉勇总经理为总指挥,贺日诚副总经理为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后端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抗洪抢险保通信指挥部,指挥部下设设备抢修小组、线路抢修小组、技术保障小组和后勤保障小组,形成了多维度、全方位、硬实力的抗洪抢险通信保障力量。汛期期间实行由公司领导带班,技术骨干24小时值班制,密切监视全县网络设备运行情况。6月18日,官田乡山洪爆发,官田电信所被洪水包围,处在一楼的油机发电机组和48V蓄电池组被洪水侵袭,6月20日下午17时,县城经曲濑至的传输光缆杆线被洪水冲断,灾情就是命令,保通信畅通就是责任,公司领导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并亲自带队以最快的时间赶赴障碍点,放缆、熔纤、调电路,各抢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冒着倾盆大雨有条不紊地进行线路设备抢修,以最快的时间恢复了传输光缆的畅通,同日晚,经固江的过河传输光缆被凶猛的洪水冲断,抢修队伍不顾疲劳,带上光缆和熔接设备连夜赶赴障碍点进行抢修,经过一夜的奋战,于21日早上将中断的光缆恢复,随后,抢修队伍带着疲惫的身躯和饥饿,背上沉重的设备继续在重灾区巡视灾情,24日晚,由于万福桐江河上游泄洪,导致桐江河水位猛涨,肆虐的洪水和上游漂流下来的杂物将通往万福方向的杆路冲毁,随时有中断通信的危险,接到险情后,公司领导郭吉勇、贺日诚连夜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抢险工作,抢修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看管杆线。在山洪爆发现场、在洪水冲到杆线地带,在C网电力中断的基站旁、在网络监控中心、在各交换网点设备障碍点…..到处有电信员工战洪魔保通信的身影,在这场洪灾面前,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亲历亲为,科学组织,科学实施,抢修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协作的精神,用最短的时间恢复通信畅通,为各级党委、政府指挥抗洪抢险,为广大的灾区群众在关键的时候对通信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和服务,树立了关键时刻还是中国电信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各级党政部门,广大客户对中国电信的信赖。

三、几点思考

1、这次洪涝灾害,既是对电信网络安全可靠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员工的一次考验,面对洪魔,面对灾难,中国电信员工展现了不怕疲劳、不畏艰险、敢打硬仗、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但是由于缺乏影象设备和专业的人员,我们对这些感人的现场没有留下生动的、珍贵的影象资料。

2、洪涝灾害作为一个事件,是展现关键时刻还是中国电信,树立中国电信良好形象的机会,这次抗洪抢险过程,达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中国电信这一目的,但如果在抢险过程中,我们中国电信通信保障车辆能够跟随县委、县政府最高指挥机构赶赴灾情最严重的区域,利用多种通信手段的优势,随时提供最高指挥机构对通信的需求提供保障也许更能体现中国电信的一种社会责任,更能展现企业形象。

电信公司保通信工作总结2

随着信息的不断多元化,一直身为运营主体的传统电信业正向融合通信的方向转型,产业或行业各届都或多或少有过迷惘。然而,随着融合之势愈加明朗,人们对通信业未来的发展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近几年来世界电信日确定的主题中,“电信”逐渐被“信息通信”之类的字眼代替,今年“5.17”更被国际电联确定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一切都在证明,传统电信业已经日益步入信息大融合的浪潮中来。

信息大融合时代近在咫尺

对用户来说,电信早已不再是供不应求的奢侈品,而是人人可用的日常工具。固网、移动电话、互联网,这三大电信网络及其终端已逐渐覆盖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但与令人惊叹的用户数“量变”速度相比,电信的“质变”却滞后得太多,如无论是固话还是手机和互联网,在多数人手里并不比五年前有明显不同的用途。

这样的现状,显然是电信业和用户都不乐于见到的。对电信业来说,这意味着原来丰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稀薄、高速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而对用户来说,虽然现在电信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但使用到的却并不是称心的产品和业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即使是看起来相似的人群,也可能对信息、应用在某些细微处有完全不同的需求。而不同的传统产业、企业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利用不断丰富的信息通讯手段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效益和利润。在无法选择的时候电信客户们只有听凭运营商们安排,但这并等于他们满足于处在这种封闭、被动的境地,使用同质化的产品。

正在形成的信息通讯业就是要建立一个信息大融合的“自由王国”,使客户享受到更多的信息、应用、业务以及无缝的通讯服务,而无论客户在哪里、用的是什么网络、终端。信息通讯技术、网络、应用、业务的不断创新、融合,都既有力推动这个自主、开放、个性的“自由王国”形成,又会使这一过程充满了艰难。以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业务层面来说,现在分散在不同网络、终端、运营商中的语音、数据、视频、流媒体、多媒体等业务就需要被汇聚在一起,在各种网络、终端上实现无缝、灵活地共存。而这,目前的网络和电信平台是无法完美实现的。现在,无论是运营商还是设备提供商,都在尽量将各种业务打包提供给客户,但随着新业务不断涌现,以承载语音业务为目标的网络或平台正越来越不堪承受压力。电信业要取得进入“自由王国”的通行证,以往建立网络、平台的模式必须进行颠覆性的变革。

一体化平台为信息融合奠基

传统电信业务收益与所占网络资源密切相关,承载话音的网络是决胜市场的核心资源。为达到最佳通话效果,遵循的是一种业务建一种网络、一个平台的思路。而信息通讯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从技术层面到网络层面、运营模式层面、业务层面,都在时时变化。如果仍按原来模式建网,一方面造成的高额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将使任何一家运营商无法承受,更重要的是各种跨网和融合业务要么难以开展,要么会造成昂贵的没人用得起的价格。

为此,通讯企业在构建作为信息通信市场基石的网络、平台时,有效的做法是将网络、平台和业务分离开,从一个业务对应一个平台、一个网络向多个业务在一个平台、网络上聚集。目前,行业对下一代网络的期待正是使之成为很好地把各种业务融合在一起的综合网络平台,以非常灵活地承载和提供各种不同的业务和信息。现在,这一为信息通讯“自由王国”“奠基”的工作正快速向现实推进。如去年东进技术主推的语音增值业务综合平台以在规模、容量、加载新业务等方面的开放、灵活、强大性能在各地固网、移动运营商中得到广泛应用。近来,其历时五年研发推出的一体化多媒体信息通讯平台又在一些运营商处试运行。这个平台将传统语音、VoIP、视频等技术有效融合、支持电信网、互联网等多种接入方式,可以为不同网络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承载、开发、拓展各种类型的业务和应用。

信息通讯市场以无限的魅力吸引着各个传统产业参与进来。对由电信转型而来的参与者来说,他们构建起的综合、开放、自由的网络和平台将是这一全新市场存在的基础,更可能使他们能够以“信息通讯市场奠基者”的身份占尽上风。

上一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下一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