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编程实习工作报告精选

2022-05-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编程实习工作报告精选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大学生编程实习工作报告1

学生编程能力的高低反应了学生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的能力,目前大多数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只重视理论轻应用,能应付考试不能应用计算机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在分析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的基础上,优化综合实训的组织方式,改善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编程 实训教学 程序设计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在学习了程序设计语言后,除能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外,不能应用计算机语言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该掌握计算机语言的理论基础,然后是把计算机语言作为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的获取无疑要通过理论课堂,应用能力要靠实践,现在的计算机语言课程设置也都是按照“理论+实践”模式,那为什么学生学过语言课后普遍认为不会写程序,不会应用计算机语言这个工具呢?本文在分析计算机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综合实训的组织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机会,锻炼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

一、实践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的目标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初步的创新能力。

2.目前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对学生的影响分析

实践教学由课堂实践教学、综合实训、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毕业设计环节组成。

课堂的实践教学针对教学内容的,内容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课外实践教学对于程序设计来说锻炼机会较少;毕业设计的完成往往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能够通过程序设计解决实际的专业问题,因此,在校阶段的综合程序设计实训尤为重要,要通过综合实训锻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综合能力,为专业服务。

二、理论课注意调整学生对课程的认识

心理作用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学生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评价大多数是一个字“难”,普遍感觉课程很难,会把这门课当做一个独立的学科来对待,本人认为这样对学习语言课是不利的,计算机语言和我们日常讲话说的“汉语”是一样的,都是交流的工具,只不过汉语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计算机语言是人和计算机之间交流的工具,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目的是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是想和不会说汉语的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一样,那我们要和计算机进行交流和讨论,就需要计算机明白我们的意图,计算机如何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呢,就是通过约定好的计算机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想法,所以计算机语言是表达我们人类想法的工具。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计算机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才会更好地建立让计算机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才会更好地应用计算机语言转换自己的思想,才会意识到只有通过多编程多练习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这样的工具。

三、调整课程设置模式,加强课内实践环节

目前,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安排大多采用“2+1”的课程模式,也就是每周2个学时的理论课和1个学时的实践课,实践课的安排一般采取“两周一次”的方式,即每两周才上一次实践课,每次课2个小时。例如,对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语言来说,三种控制结构会在2~3次课完成,但是学生会用控制结构处理实际问题需要多练习多编程才能建立这样的思维模式,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学生,应该针对每一种结构(例如选择结构)给出多道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自己写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建立遇到同一问题多种解决路径的实际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采用选择结构。但是按照“2+1”的课程设置模式,课内实践的时间不足以保证对单一知识点的很好掌握。因此,加大课内实践的时间是有必要的。近几年,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c/c++语言课程调整为“3+2”模式,每周有实践课,每周的理论课中增加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实验课前分析,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

四、程序设计综合实训的组织和实施

进行程序设计综合实训是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对程序设计的理解并体验团队的合作精神。因此对于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指导以及考核都要以综合实训的目的为核心。

1.综合实训的内容安排

学生能编出具有完整功能的实用程序时,会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是最好的原动力,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的算法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因此确定一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题目很重要。

关于内容的安排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一系列现有题目中选择。我们编写了程序实训指导书,在书中列出了24个题目供学生选择,这24个题目分数据库管理、游戏设计、图形、算法设计等分类,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择实训题目。

二是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自己选题。鼓励学生根据本专业所学专业课,自己选择在专业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程序设计实训过程来完成。这种方式需要学生提前写一个报告,包括简单的选题内容,以及准备采取的方法,指导老师根据报告决定该选题是否能作为实训选题,并且提出补充建议。

2.综合实训的指导方法

综合实训采用结对编程的模式,两个学生选择一个选题,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整个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指导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己查找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出现的问题。

3.成果考核和成绩评定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考核必不可少。一个完整的实训过程必须要有总结报告,总结能使学生发现收获和不足,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实训结束要求提交的资料

完成题目的基本要求,提供正确的源程序;

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符合要求,给学生一个实训报告的模版,其中包括实验内容、设计步骤、程序流程、主要算法设计、总结与体会等。

(2)考核方式

按照平时考勤、程序源码、实训报告三方面,按照2:3:5的比重考核打分,最终成绩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五级评分制。

五、总结

从多个年级学生的实践结果来看,加强课内实践,重视综合实训,并且严格实训组织和内容选择,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极大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凌.“程序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怎么做[J].计算机教育,2006,(8).

[2]李丽琼,刘彦宾.从培养创新能力入手改革程序设计实践教学[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

[3]赖涵.利用结对编程技术改进程序设计实践教学[J].微型机与应用,2007,(6).

[4]赵风.研究性教学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

大学生编程实习工作报告2

在美国的一家IT公司里,鲍勃原本是个“走进电梯都没人愿意看第二眼”的普通人。他本该跟其他程序员一样,过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单调生活:

早上9点,上班打卡,写代码;

中午11点半,吃午饭;

下午1点,继续写代码;

下午4点半,给老板发邮件,告知一天工作情况,“今天的代码又没写完”,等着挨骂;

下午5点,下班回家。

眼看鲍勃的生活就要埋葬在日复一日的循环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天上掉下个救世主——鲍勃交了个“中国朋友”。

没人知道鲍勃的“中国朋友”长什么样子,就连鲍勃自己恐怕也不知道,尽管在过去6个月里,他们每天都在网络上不断线地热切联络着。然而,在这个只关注网络账号的互联网时代,知晓人的面貌似乎也没什么必要。大家只知道,自从有了这个朋友,40岁的鲍勃好像变了一个人,他有了20岁的体力、30岁的干劲、40岁的谋略和50岁的智慧。

有了这个新朋友,鲍勃从“泯然众人”一下子升级到“脱颖而出”。他成了好员工,每天下午都提交一份任务,每一行代码都消灭一个难题。不管多么棘手的任务,他总能在下午下班之前,轻轻松松地提交一份漂亮的对策。

再也没人敢小看这个“毫无杀伤力的居家好男人”。鲍勃的上司也越来越喜欢他,称赞他的程序写得“干净利落,有板有眼”,还把他评为“整栋大厦里的最佳程序员”。

关于鲍勃的一切都让他们满意,只是在去年5月份公司装了监控登录地址的设备后,一件小事让这些重视网络安全的老板们感到蹊跷:明明他们的明星程序员就坐在美国的办公室里,聚精会神地对着电脑,可系统为什么显示提交漂亮代码的“鲍勃”位于“中国沈阳”?

答案委托给在电信供应商安全部门工作的瓦伦汀寻找。这个互联网法律调查员原本计划破获一起“黑客事件”,抓住袭击美国公司安全系统的中国黑客,结果不小心揭开了鲍勃的神秘面纱。从5月份以来的数据看,原来,远在沈阳的中国人才是所有漂亮代码的幕后主角。

就像懒得做家务的单身汉,喜欢掏钱请家政阿姨来打扫房间一样,懒得编程的鲍勃,早已经把自己的工作“外包”给精通编程的中国高手,有朋自中国来,替我编程。

身在美国的鲍勃只要每年动动手指,写张五万美元的支票,远在沈阳的中国程序员就会每天按时替他写代码。这些钱对于每年有六位数美元工资入账的鲍勃来说不算什么,对于中国程序员来说却是一个诱人的大数目。

为了让中国程序员能够顺利登录他的内部工作账号,鲍勃还把登录系统必备的密钥卡,用联邦快递寄到中国。从此以后,那些累人的代码行都是由看不见的“中国鲍勃”,从互联网的另一端登录,认认真真地替他编写。没有图?自有中国人送上前。没结果?中国人替他写。

可是上班不干活,鲍勃干吗呢?瓦伦汀一调查,结果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这位调查员认定,鲍勃的故事是“2012年工作中不得不回顾的大事”,把它原封不动地写进自己的年终工作总结里。看,日子还能这样过:

早上9点,上班打卡,刷新闻,看视频,冲着小猫卖萌的短片哈哈大笑;

中午11点半,吃午饭;

下午1点,逛网上商城;

下午2点,更新社交网站上的个人资料;

下午4点半,给老板发邮件,告知一天工作情况,“今天的代码写完啦”;

下午5点,下班回家。

瓦伦汀的这份年终报告在网站上公布后,立刻成为热门话题,从英国的BBC到美国的CNN都追着采访鲍勃,鲍勃的故事之荒诞,让见惯了奇事的记者们都不可置信地反复问他:你不是在逗我玩吧?

同样想说这句话的,还有那些曾经器重鲍勃的老板们。只可惜,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令人苦笑的真相:他们没能在鲍勃办公室的电脑里找到任何一行漂亮代码,那里只有一张又一张从中国发来的汇款收据。

如今,鲍勃的工作没了,也没了“中国朋友”,他又回到IT民工的行列,重新过上了单调的日子,上网刷屏,投简历找工作。

可是,不知道此时此刻,在只认账号不认人的互联网世界里,还有多少个神秘的“中国朋友”,透过闪烁的信号灯连接到地球的另一端,为那些爱偷懒的鲍勃们,兢兢业业地写代码。

选自《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大学生认识实习报告范例下一篇: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