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植检半年工作总结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植保植检半年工作总结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保植检半年工作总结1

按照省站和州站制定的植保植检工作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技植保”理念,结合我县实际,今年我县植保植检工作要围绕全县农业和畜牧业经济发展工作以及科技扶贫产业平台建设和庭院经济开展,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中心,既要控制病虫灾害,又要逐步向绿色植保、和谐植保方向迈进。今年植保工作在州站和县局的领导的指导下,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为保障我县农业安全生产,结合我局农业生产工作,在2020年全年完成绿色防控3万亩,主要技术措施为: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农药,推广生物制剂农药和杀虫板、杀虫灯等。检查我县经营农药种子单位检查率达到85%,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管控措施覆盖率达95%,植物疫情防控处置率100%,对种子苗木生产、经营、调入者检疫抽查率达3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及处置情况达85%,2020年共在全县范围内设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6个,废弃农药包装物存放点1个。2020年完成西藏飞蝗治理0.4万亩。

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一)庭院经济建设

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县和局领导的统一安排部署,对实施庭院经济的农户开展现场指导,共派出技术员15人次,培训群众1000人次。

(二)农业农药生产包装废弃物回收

1.2020年全面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今年全县农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2.主要农业乡镇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有效回收。

(三)病虫害综合防控

为确保农作物播种后不受病虫危害,顺利生长,做好春耕病虫防治工作是关键,而农药又是病虫防治的物资保证,今年计划购买各种除草剂和防蝗药品农药2吨,为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物资基础。

三、困难及下一步打算

我县植保工作开展局面被动,制约因素较多,自身也存在许多问题,下一步我站将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前进。

植保植检半年工作总结2

今年全市植保植检工作思路: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的要求,加快现代植保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四大行动,保障四大安全,实现三个减少。

一、强化监测预警公共服务,确保粮食安全。

大力开展“公共植保防灾减灾服务行动”,认真做好病虫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指导,做到监测系统、预报准确、及时、指导科学、宣传到位,最大限度减少病虫灾害损失。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坚持监测预警“三制”,即灯测田查制、周报制和专家会商制,确保监测数据的系统性、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和预警预报的准确性。二是加强信息。预报要及时,要进村入户。重大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要努力做到“六有”,即电视有图像,手机有短信,报刊有文字,网络有图文,广播有声音,村村有情报,确保预警防治信息的时效性和覆盖率。三是加强防治指导。要尽早制定公布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因地制宜强化关键时期、重点病虫、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的防治指导服务,特别是大户、合作社和专业防治组织的服务。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四是加强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各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落实部门责任,明确防控任务,形成防控合力。各级植保部门要落实站长是病虫害和疫情监测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强对测报和检疫工作的领导,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和经费到位。

二、强化专业防治示范与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开展“标准化专业防治示范行动”,扶持引导标准化专业防治组织发展,积极鼓励农户参与统防统治,加快建设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病虫防治社会化服务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加快发展标准化专业防治组织。加大对“七化”的标准化专业防治组织扶持力度,支持鼓励引导专业防治组织使用大型高效施药器械和绿色植保防控技术,支持鼓励开展全程承包防治服务和跨区作业服务,完善优秀专业防治组织激励机制,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健康发展。二是加强专业防治人才培训。各县(市、区)要加强对当地专业防治组织培训和管理,培训人数不少于30人。三是强化专业防治技术试验研究。积极引进试验适宜水田、茶果园作业的专业防治大型施药机械和技术,探索开发与大型机械相配套的防治技术,不断提高专业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此外,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县要抓好创建活动。

三、强化绿色植保示范与推广,确保农产品农药残留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大力开展“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推广行动”,加大非化学防治技术和科学用药等绿色植保技术的推广力度,扎实推进以作物为核心的绿色植保技术的集成应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污染。一是完善作物全程绿色植保防控技术模式。建立和完善水稻、蔬菜、柑桔和茶叶全程绿色植保农药减量防控技术模式。二是加强科学用药安全防治指导。建立以安全防治效果好为主要内容的高效低毒安全农药公告制度,强化科学用药和安全防治技术宣传培训。特别是加强对种植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和大户的宣传培训,普及安全科学用药知识。三是切实抓好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技术示范。以生产基地和大户为核心,以作物为载体,以全程绿色防控为目标,因地制宜的抓好蔬菜、水稻、柑桔和茶叶绿色植保农药减量示范,每个示范点面积不少于200亩。四是积极探索绿色植保技术推广新机制。创新绿色植保农药减量技术产品推广新机制和新模式,积极探索高效低毒低残留友好型农药使用补贴机制,促进高效低毒低残留友好型农药推广使用,鼓励农药生产和经营企业参与绿色植保技术推广。

四、强化植物疫情防控,确保农业产业安全。

一是加大植物疫情监控力度。以水稻、柑橘、蔬菜产区为重点,加强稻水象甲、柑橘黄龙病、扶桑绵粉蚧、黄瓜绿斑驳病毒病以及红火蚁等重大植物疫情监测普查和会商分析预测,建立完善疫情的预警制度和防控预案,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防控。二是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新机制。突出政府在植物疫情防控中的主导作用,争取政府重视,财政支持,探索建立重大植物疫情染疫植物铲除补贴和统一防治补贴等财政补贴机制,强化政府疫情防控力度,努力缩小疫情发生范围,防止扩散蔓延。柑桔黄龙病、扶桑绵粉蚧植物疫情防控财政补贴试点县要切实抓好试点。三是加强植物检疫宣传。以“强化植物检疫意识,保护农业产业安全”为主题,组织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宣传植物检疫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守法意识,促进植物检疫执法。

五、强化植保管理执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大力开展“法治植保管理执法护农行动”,加强植保管理执法,严厉打击销售未检种苗和禁用假劣农药违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稳定。一是加强种子苗木的检疫执法。以种子苗木为核心,强化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加强种苗生产经营监管,严厉查处销售未检种苗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二是加强植保推广管理。以植保技术和产品的宣传推广为重点,坚决查处违规病虫情报、虚假防治信息和植保技术产品的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六、强化植保宣传,优化现代植保发展环境。

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创优氛围。一是加强现代植保理念宣传。突出“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现代植保理念,强化宣传现代植保服务现代农业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现代植保创优氛围。二是加强植保工作的宣传。突出“四大行动”,宣传植保工作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绿色农业发展及确保“四大”安全和农业工作目标实现所作出的贡献。三是加强植保典型事迹宣传。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突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的宣传,树立植保良好形象。四是把握宣传导向,争取工作主动。各地要制定好病虫灾害、植物疫情、农药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时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宣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上一篇:我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市委共青团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