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个人工作总结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个人工作总结1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next]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超级秘书网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个人工作总结2

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同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一直是每一个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之中,如何提高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一直是笔者苦苦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激励着每一个教师不断从实际的教学之中总结归纳出方法,并不断探索出新的方法从而运用于教学之中,试图获得教学效率的提高。我总结自身多年的教学得与失,得出以下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顺利进行某一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加速器。所以,一旦学生对某一门课程的学习具备了学习的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对待该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学习该门课程的效率也会获得提高。

但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较之前的低年级的教学难度有所增加,不少学生在心理上对小学五年级的数学学习有一种畏惧心理,也有一种逃避心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不断减少。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这个关键时期,保持住甚至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难度的循序渐进,甚至在刚接触到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可以多以简单的题目为主,探究性的综合题型为辅,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进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借用一些有趣的数学家的故事或者别的东西来引入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创造和谐气氛,合理设置情景

融洽、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要尽可能运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另类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之中,不断融入课堂之中,参与到课堂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外,教师进行有关知识的教授时,应该多多设置一些合理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有关知识,掌握好有关的定理和概念,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设置生活情景

数学是一门运用性的学科,所以数学技能的掌握,其最终目的是将有关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解决生活之中的数学问题。基于数学的这一个特点,教师应将数学知识多与生活相联系,并创设出合理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发现生活和数学的紧密关系,借助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数学,融入数学学习之中。所以对待某些内容的学习,可以适当的变换为生活之中的场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关知识。

例如:小明家买了3吨煤,小明的妈妈打算将这3吨煤作为一个季度的燃料,那么每一个月可以用多少煤?每一个月的用煤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学生会觉得这样的一个题目非常有亲近感,学生也能够在解答这个题目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2.设置探究情景

数学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同时数学也是一门具有探究性质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和对有关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要合理设置一些探究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进行有关的探究,并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例如:

教师问:

1+1=?;3+5=?

4-2=?;6-2=?

1+2=?;5+6=?

学生答:

1+1=2;3+5=8

4-2=2;6-2=4

1+2=3;5+6=11

教师问:

大家有没有发现:2、8是偶数;2、4也是偶数;3、11是奇数。而等式中的相加减项是奇数还是偶数?通过这样的对比大家有没有什么发现?

学生答: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奇数、偶数之间的相加减的一定的规律。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自己进行探究,还会发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就这样,学生在其中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学生也通过总结发现了规律,享受了学习的快乐,对数学学习兴趣增加的同时,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多设置有关的教学情景,并加之合理的引导,学生就一定能够获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一定能够提升。

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使得学生成为学习中的积极参与者,同时通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使得学生得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

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就某一部分知识的教学阐发自己的观点;可以邀请学生指出教师自己在教学之中的不足;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习题的批改,在习题的批改之中让学生从别人的习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获得提高。

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进行有效地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获得提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还有很多,上文所论述的只是笔者自己的一些总结,希望每一个数学教师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之中,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伏彦虎,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理工,2011·05(下旬刊)

[2]赵秀梅,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科学教育课堂,2011年8月

[3]黄星明,李兆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四要”谈,基础教育,2011年第4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枫林镇福和希望小学)

上一篇:案例教学法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与育人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