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特色小镇景观建设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国家发展新政策的驱动影响下,建设中国特色小镇景观也成为许多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建立长久性的发展目光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基于特色小镇建设和地域风俗文化的基础上,探究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尝试将地域风俗文化融入到小镇景观的建设中,以期可以进一步优化建设模式,创新小镇发展方法,从而助长各地域特色文化和特色景观的建设发展。

关键词:风俗文化;地域特点;特色景观;小镇;

1 地域文化下的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及特征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历程中,对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不同地域小镇的内涵概念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在我国上个世纪的发展中,最早的小镇发展是带有明显农村性质的小村落,而随着后来经济和国家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渐渐演变成为了独具文化、风俗、景观的特色小镇,引来了各地区人民的关注。而基于地域文化和自身特色的小镇在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的景观特色、建筑韵味更加浓郁,相比于千篇一律的都市则更耐人寻味,更富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而特色小镇的特色内涵则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对自身特点的挖掘和发扬,可以利用保护特色小镇的自然景观、发展区域内的农业耕地、乡村文化产业、改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等来让特色小镇更加的引人注目。当然在发展的基础之上,特色小镇的建设方案必须要挖掘自身的核心产业、配套产业。同时,特色小镇的发展要坚持自身的文化或者景观特色,保证建设格局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充分深入地挖掘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激活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潜力,通过各方面因素的融合才是长久发展特色小镇景观的根本理念。

2 地域文化对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作用

2.1 提高特色小镇景观的辨识度,增强景观设计文化和精神内涵

基于地域文化对特色小镇进行景观设计,可以有效改变只注重小镇旅游景观发展需求的错误认知,注重以营造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为重心,注重将景观设计理念和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有效提炼出地域文化中的景观设计要素,最终彰显景观意境。将地域历史文化融入特色小镇中,可以促使人们在特定的景观环境空间中和景观元素进行互动、探讨,以此感受景观意境文化内涵,最终更好的与景观环境进行心灵和精神的对话,促使文化和意境融合为一体。

2.2 文化传承可以为景观设计增添原创特色

地域文化中含有特色文化和特色风情风貌,特色小镇可以以山川河流、民俗风情、小镇发展历史等作为特有的文化要素进行设计,以此提高小镇气质,最终促使小镇特色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对此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小镇的自然地理地貌、人文历史等进行调查,确保小镇景观特色可以彰显地域性、文化性特点。通过此特点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精神认同,最终成为小镇人们的集体记忆相册,并将其作为原创特色进行塑造。

2.3 文化内涵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丰富多样化的设计元素

地域文化内涵丰富,以此促使景观表现形式多样,比如建筑、服饰、习俗、信仰等都可以丰富景观小镇的景观形式和内容,以此拉近小镇人民和景观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外来游客,促使他们更愿意为小镇驻足。在小镇景观空间布局中,需要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处理,并通过艺术创新元素丰富地域文化内涵,以此拓宽景观设计思路和创意思维。此外,景观设计在不断发展中,也为小镇风貌和风格的改变提供了多样化的氛围和意境营造手法,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不断汲取地域文化精髓,通过艺术创设手法进行创新和改进,最终促使小镇特色景观符合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3 地域文化视角下建设特色小镇景观的对策

3.1 国内相关特色小镇的建设分析

在我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发展历程中,已经有不少的特色小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如濮阳市岳村镇,也是属于我国第二批建设的特色文化小镇。其主要的文化和建设特点就在于杂技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南北杂技文化发展的两大故地。在近些年来岳村镇的发展历程中,其一直坚持着以杂技产业为主导,辅以融合其他生态景观和人文因素,从而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态,每年的游客人数都保持较平稳的增长态势。整体分析来看,岳村镇的建设规划中,主要还是以杂技小镇的特色文化为主要的建设载体,设计建设了相关的杂技文化博物馆,民间也各自设立了传统的杂技小院、杂技院校、民俗小观园等,同时还建立当地的特色民俗风味小吃街,既有文化、也有饮食,环环相扣,形成了良好的特色产业链。同时在建筑产业的基础上,小镇还推广着特有的文化艺术,比如在文化博物馆中,还编排了如 《清宫献艺》的情景剧[1],同时小镇中还有大量的传统艺人表演,如杂技、戏法、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表演节目,让游客们在短短几日的游玩中,就可以体验到非常丰富有趣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体来分析岳村镇的建设方案,可以看到岳村镇无论是在文化建设、产业链条或是艺术推广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也非常有长远眼光和大局意识,总体是在围绕着主题文化来布置相关的产业,注重各个产业之间的协调连贯性,既能让各个设计之间相互弥补,又能将其发扬。所以在特色小镇景观的建设中,要突出自身的文化产业、艺术产业或者是景色特点等,并以此为核心才能为小镇的发展提供发展的动力。

3.2 充分挖掘和分析当地的多元文化特色

文化特色就在于每个地区与其他区域之中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语言特色,我国由于地缘辽阔,每个省区之间都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如不同省区的口音就是代表各地区之间不同风俗文化的重点象征。第二,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是世界中最为复杂和具有特色的代表,这也会直接反映出各地域之间的气候、生态环境的差异。第三,民俗活动,这也是各个少数民族之间表达自身文化和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此将民俗活动融入小镇景观设计中,可以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情感体验。设计者们从小镇人们生活中寻找素材,对生活现象进行艺术化处理,促使人们更热衷于小镇生活。第四,建筑风貌,这也是各地区最为直观表达自身文化和地理特色的实体,各个地区乡镇民居都有其不同的建筑特点。第五,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在特色小镇景观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乡土植物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可以丰富人文景观,彰显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对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从全局视野出发,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生命力旺盛、特点突出、文化内涵和寓意丰富的植物,以此提高文化韵味。所以从打造地域文化特色来看,就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深入挖掘自身小镇的发展特点。各个村镇都会有各自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在其影响下所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镇建设发展中就可以挖掘这类文化艺术表演,将相关的表演活动、道具、器物来进行重新的构建和发扬[2]; 此外,在打造特色景观时,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就是对于当地建筑民居的设计。中国自古以来的建筑设计就是 “量地以制邑”,就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和人们的居住需要来进行设计。每个时代、不同的居民都会对居住条件有着不同的需求,而这些特点也正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3.3 特色小镇的植物景观打造

美好的自然环境是最为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而特色小镇也需要在自然和植物的景观打造上重点考虑。利用植物来打造特色景观,就需要考虑到其中的艺术性和协调性,通过绿色植物与小镇的搭配,可以实现自然生态、经济人文的综合发展。所以在考虑到植物景观的打造方面,首先需要保证协调融合,要讲究植物之间的相互搭配,如考虑色彩的对比、种类的搭配、大小组合等。然后就是植物与周围环境是否融洽,种植的植物群落是否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是否能良好生长等。比如在当地的房屋前后可以单独种植树木,这些树木往往都是体型巨大,到了炎炎夏日枝繁叶茂,色彩明目,十分具有特点。或者可以再进行丛植,通过群落种植,来表现生物自然的群体之美,如可以大面积种植花卉、灌木等。当然,小镇村落的建设用地通常都是有限的,不能在破坏农业耕地的情况下来进行扩建。所以在植物的种植方面,可以转化思路,利用日常的粮食作物或者蔬菜水果来代替各类树木种植[3]。田园小道旁种植瓜果蔬菜,既可以利用这些具有生命力的农作物来作为景观的点缀,还可以利用其作为小镇的另一个创收点。比如现在田园旅游都在倡导绿色农作物的展示推广,通过这种可食用景观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游客不仅可以观看到田园风采,还可以同时品尝到绿色天然的瓜果蔬菜。

3.4 特色小镇的交通道路打造

特色小镇的交通道路打造,就需要对小镇的实际空间进行把控,分析小镇对于交通道路的实际需求。目前来看,国内的许多小镇建设规模较为局限,民众的生活日常出行多数情况下都是依靠步行或者单车骑行为主。为了完善居民的出行需要,可以适当的修建一部分车道,但是不必要按照公路的需求来刻意建设宽阔、人车分离的道路。在道路规划设计中要遵循历史地理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优化改造,既可以符合历史发展的形态变化,又可以增为居民舒适度。而对于道路景观的改造需要,可以以人文性和引导性设计为主,小镇的整体设计要起到系统性的规划作用,小镇的分区和功能应环环相扣,互为凸显衬托。道路在设计方面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道路的连通性。特色小镇的公共空间要确保连通性和可达性,小巷中穿插主要干道,既可以增加道路的趣味性又可以增加美观性; 第二,道路中增加适当的餐饮区,供应当地的特色美食。

3.5 准确把握三要素,彰显特色小镇景观水平

在打造特色小镇时需要注重从地域、文化、特色三方面出发,比如去某一个地方游玩时,不仅是为了感受它的不同,更侧重于感受它的特质,对此需要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做起。第一,把握地域特点。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需要明确对象群体,既要为游客而设计,也要为特色小镇群众而设计,避免因为项目开发、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而出现盲目状态。特色小镇景观设计先需要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还需要衍生出更多的景观物象,在把握对象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设计。第二,把握文化特色。我们需要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将地域文化融入景观中。比如,当游客来到特色小镇旅游时,面对多样化的景观时可以感受到当地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此感受到小镇的特色。第三,把握特色内涵。特色小镇景观设计是为了提高小镇文明形象、彰显小镇自然魅力,打造山清水秀的小镇,并给人们传递一种和谐、美好、富足的生活,对此在景观设计时可以将小镇星空、峡谷、老街、农村自然生活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创新和设计,以此传递一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比如,云南的洱海、国家遗址长沙窑、铜官古镇等都可以彰显地域文化内涵,最终让人自然怡得的享受特色小镇的特色景观,以此感受到特色小镇景观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最终有效完成建设目标。

4 结 语

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让各个地区都衍生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和风俗习惯。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城市放弃了对这种多样化、特色化城镇的建设。但是对于远离城市的小镇乡村则有了发展这种特色文化的土壤条件,针对人民特殊的历史和怀旧情怀,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小镇则十分有发展推广的必要。

参考文献

[1] 杨倩.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特色小镇景观格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111.

[2] 薛怡.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小镇景观建设探析[J].现代园艺,2020,418(22):67-68.

[3] 刘岚.从特色文化到地域文化景观——特色小镇文化生态建设之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50,156.

上一篇:20世纪80年代电影“文学性”论文下一篇:唐·德里罗小说中的后现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