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男护士年底工作报告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男护士年底工作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医院男护士年底工作报告1

同样的白大褂,同样的护理工作,却有着不被许多人甚至包括自己所能接受的事实:他们是男性护士。工作中,他们需要具有女性护士那样的细腻、耐心,尤其是在危急重症病人护理方面,他们要比女性更能吃苦、更有耐力,但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有一种来自心底的无奈和纠结……

“目前,看起来状况都很平稳,但是像这样的重症患者,所有的生命体征这一秒钟看似都很平稳,到下一秒钟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的神经时时刻刻都处于紧绷的状态……”

5月24日早上7点半,在兰大一院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站见到何的时候,他正在换工作服。如果不是护士长介绍,不能想象这个看起来安静而带着些许稚气的大男孩,已经在重症监护病房独立工作了一年的时间。

“我看起来真的很显小吗?这样是不是就没有人看得到了?”何一边开玩笑一边戴上了工作口罩,将自己的脸捂了起来:“但换上工作服之后,会有很多刚来的患者把我当成医生,因为男护士毕竟是少数。”

刚满24岁的何是兰大一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去年6月份从兰州大学医学院的护理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现在的岗位工作。毕业前,他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实习了近一年的时间。

“当护士已经有两年的时间啦,只是自己独立工作才一年。”何认真地进行着准备工作:换工作服、双手消毒、查看输液器、静点器、棉签、强力碘的数量及各类注射器的型号,与夜班的同事交接工作等等,一天的工作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开始了。

何正在护理的女患者因为患心脏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而孱弱不堪,露在被褥外面的双臂枯瘦得如同两根细细的木棍。何仔细地观察了她的瞳孔、心率、血压以及呼吸、尿量等生命体征,然后工工整整地记在特记单上。这样的观察工作每半个小时重复一次,何要根据每次的记录情况判断出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以及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报告医生,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治。

“目前看起来状况都很平稳,但是像这样的重症患者,所有的生命体征这一秒钟看似都很平稳,到下一秒钟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我们的神经时时刻刻都处于紧绷的状态。一个班12个小时,必须要全神贯注,高度紧张。因为我们的一个疏忽,有可能会成为患者的永远。”

何说,看起来是很简单的工作,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出错。他参加工作后犯的第一次错误是在填写一位患者的特记单时串了行,幸亏马上发现了,及时改正才没有造成后果。

另一次让何耿耿于怀的错误更简单,医生拿给他一袋500ml的瑞素(一种肠内营养素——记者注),让他分流出250ml,可是何稍不留神,就发现多分流了100ml,袋子内只剩下150ml了。

“这个错误实在太简单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丢人。”这些失误告诉他,从事护理工作,不仅需要责任心,还要有女孩子的细心和耐心。尽管何还在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小失误而感到不好意思,但是在同事们的眼里,他已是一位优秀的护士。

“小何的理论知识丰富扎实,判断总结能力强,学习能力也强,而且体力好,能熬夜,我最喜欢和他一起值夜班。”杨护士是重症监护病房的“老资格”了,但是说起何在工作中的优势,她的口吻中充满肯定和认可。杨护士说,像何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护士,现在已经成为护士行业里的“香饽饽”了。

但是在6年前,何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自己的高考成绩高出重点本科线30分,却要去读一个“伺候人”的专业。

“……护士不仅仅是伺候病人那么简单,它同样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耐疲劳能力以及记忆分析等能力。”

在6年前的高考中,成绩一向优秀的何高出重点本科线30多分,这个喜欢“高智商思考”的18岁男孩,填报了兰州大学的物理化学专业和数学专业。然而到手的通知书却让他大跌眼镜:因为成绩没有达到志愿专业的录取线,他被调剂到了医学院的护理专业。

“一个大男生,怎么能去干一些女孩子干的事情?给病人端屎端尿,用得着去读兰州大学吗?”接受不了巨大心理落差的何,幻想着兰州大学不要录取自己,“即使去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读一个好的专业也比这个强。”但手中的录取通知书已经明确无误地证明,他确实被录取了。

“也想过要不要补习一年,第二年再重新考别的专业。”回想起6年前的心路历程,何直言“很纠结”,但是母亲一直安慰他、劝导他:“既然护理专业录取了你,肯定就有录取的理由。每个行业都有不被外人所了解的一面,你可以尝试着去自己学习和理解。”

何在纠结和摇摆中,大学开学的时间也如期到了,他极不情愿地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学校报到,却发现全班总共22名学生中,只有4位是男生。后来又有同学陆续转去了别的专业,让何对自己的大学专业“彻底失望”了。

“大一大二那两年的时间,因为对护理专业的排斥,我的状态何止是不上进,可以说简直就是堕落了。”何轻笑着,不愿意对自己那两年“堕落”的大学时光有更详细的描述。但在这个过程中,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他的开导和帮助。尤其是母亲,她经常像朋友一样和何聊天、谈心。

大三开学了,忽然惊觉到自己5年的大学时光已经过了一小半,何心里感到一种空落落的难过,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当他试着用不带情绪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专业时,何发现很多课程的开设,是和医学专业相通的。“也就是说,护士不仅仅是伺候病人那么简单,它同样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好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耐疲劳能力以及记忆分析等能力。”

何从心理上逐渐接受了护理专业,并开始为了弥补前两年的荒废和虚度而加倍努力地学习。大四学习结束时,学校根据何各个方面的综合表现,安排他到兰大一院重症监护病房实习。从大学生到实习护士,何开始了不被更多人所理解的男护士生涯。

“这是当今社会一种普遍共识,男护士现在毕竟还没有形成主体。如果把一个公务员和一个男护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抬高公务员,而把男护士看低一个层次。”

从实习生到护士,经过一年的学习实践,何毫无悬念地留在了自己实习的岗位上继续工作。在护士长魏华萍看来,何在日常工作中的优势非常明显:“他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学习能力接受能力都很好。而且作为男性,一是体力强壮、精力充沛,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尤其是在危急重症病人护理方面,男性一般比女性更能吃苦、更有耐力;二是应急能力突出,遇到紧急情况时,男护士往往临危不乱,具有较强的理性判断能力。而且天生对机械敏感,运用起仪器来十分自如。”

但即使如此,在何实际的工作中,还是免不了遇到一些尴尬的情况。很多刚来的病患会误将他当成医生,也有一些女患者在何工作的时候不是很愿意配合,因为觉得不方便。

“不过比起其他科室,这种情况在重症监护病房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因为来到这里的患者都是危急难重症,不管是病人还是家属,还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治疗方面。”何说,他曾经听过其他科室的男护士被患者质疑,“因为在人们的思维惯性里,习惯了护士是女的,而且女护士先天占优势的亲和力,也更容易让患者产生信任。如果换做一名男护士去给病人输液,可能就没有这种感觉。”

优势也罢尴尬也好,面对外界的诸多评价,何更多地是从内心来感悟这一年的护士工作带给自己的成长和激励。每一次看到自己护理的病人转危为安,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时,他深深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欣慰和骄傲。

“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通常有两种选择,如果不能转去普通病房,就一定是过世了。”这是何不愿意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工作状态。

今年3月份,何看护过一位急性胰腺炎的病人,住院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腹腔内全部化脓,一个月内进行了4次手术抢救,但最终还是过世了。

“正值壮年,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离开了。”何感叹不已,因为一个多月的看护,他和患者之间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还有什么,是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的呢?每一次看到自己看护过的患者过世,除了让我对生命和健康更加珍惜外,更是对我的一次鞭策和激励。每次面对患者过世,我就告诉自己,学习再学习,一定要精益求精,希望患者不是除了囿于目前的医疗技术之外的任何原因而失去生命。”

到目前为止,何看护过的病人,已经有6位离开了人世。“我不得不习惯,但习惯不是麻木,这些经历会让我更加懂得这个职业的社会需要。这是我这一年来最重要的成长。”

从因为排斥护理专业而放纵学业的大学生,到敬畏生命尊重患者的合格的护士,何用了6年的时间来成长。但是男护士行业的现状,也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善和成熟。

有专家说,一所大型综合医院的理想状态是有四分之一的护士为男性。但根据卫生部最新注册护士信息数据库统计信息显示,目前,我国的注册护士总量已达218万人,其中男护士为2.1万人,约占注册护士总数的1%。而省卫生厅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有4万名护士,其中男护士200多人,所占比例约为0.56%,还属于极度“稀缺资源”,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本科男护士更是少之又少。

“这是当今社会一种普遍共识,男护士现在毕竟还没有形成主体。如果把一个公务员和一个男护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抬高公务员,而把男护士看低一个层次。”何说,他听过一些同行甚至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护士,只说在医院工作。还有一位同行交了女朋友,但是女方家里不接受男护士的职业,最终不得已分手。

“我现在倒还不考虑交女朋友的问题,还要再过几年才考虑,现在也只是想着如何把眼前的工作做得更好,可是从长远来看,该怎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呢?如果再过20年,我已经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是一名护士吗?”这是何心里最大的疑惑,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有一种来自心底的无奈和纠结。

医院男护士年底工作报告2

他身穿白大褂,却不是医生;他护理患者,却不戴燕尾帽。有人形容他是“万花丛中一点绿”,他就是争艳“女儿国”的新潮男护士长――方亮。从江西省首批“本科男护士”,到首位“手术室专科护士”,再到江西省“首位男护士长”,方亮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心中的梦想前进。

成为男护士是一次“事故”

今年31岁的方亮出生于江西省乐平市浯口镇的一个小村庄。2002年夏天,在省重点中学乐平中学读书的他,成为村里人眼里的准大学生。期望着成为一名医生的他,在高考志愿栏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江西医学院(现为南昌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口腔专业,顺便勾了下“服从调剂”前面的小方框。不料,他最终被这个小方框“带跑了”,成为该校护理专业第一批男学生之一。

和方亮并肩战斗的还有另外14名少年,他们组成了护理系“迷茫军团”――对专业迷茫,对未来迷茫。第一天系内大会上,“迷茫军团”眼前清一色都是亮丽多姿的女同学。系主任发言:“15位男同学是我们学校重点培养的第一批男性护理从业者。请相信,男护士前景广阔……”一番话语动摇了“迷茫军团”的“军心”:原来,男护士是护理系的宝呢,那么,做男护士说不定也会有美好的前程。这么想着,原来打算做护士的男生更坚定了信念,而诸如方亮等遭受“调剂”的学生也开始抱有“且行且看”的想法。

大四那年,方亮被安排到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二附院)实习。第一天实习时,医生把他领到一个女患者的床边,说:“你给她抽血。”见要动真格了,方亮立即将所学知识默默回忆了一遍。可是,还未等方亮拿起针管,女患者便嚷嚷:“你们怎么安排一个男的来给我抽血?”医生连忙安慰她:“你不要紧张,他是高材生,很有经验的。”女患者这才不情愿地把胳膊伸了过来。那是方亮第一次为患者抽血,他十分紧张,幸亏女患者的血管很好找,他总算“一针见血”了。一天下来,方亮累得腰酸背痛,他这才知道,护士工作不仅繁琐,而且又脏又累。

毕业分配工作时,护理系的男生多数依然没勇气选择做护士,而是各寻门路转做其他工作,剩下的几个也相继应聘到了比较“高大上”的省市医院。经过再三权衡,方亮决定留在南昌当护士,一是学了4年的护理专业就这样放弃心有不甘,二是他是家中长子,南昌离老家近,回家方便。带着些许遗憾,2006年8月,方亮成为了二附院第一位男护士。

做护士不容易,做男护士更不容易。有的女患者一见方亮拿着药具就大声说:“我不要男护士,赶快换个女护士!”还有的女患者得知是男护士要给自己打针时,死活不肯脱裤子。方亮常常为这些小事伤透了脑筋。一段时间后,方亮觉得没有成就感,更看不到未来的曙光。

一天晚上,有个女患者小便解不出来,胀得在床上滚来滚去。和方亮同时值班的女护士刚好不在,无奈的方亮连忙给女患者按摩腹部、做热敷,但都没有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立刻给她导尿,否则她会有生命危险。导尿要接触到女患者的隐私部位,女患者急忙用手捂住自己的裤腰带,大声说:“这怎么可以?你一个大男人怎么能做这样的事?”一旁的家属也坚决反对。

看着女患者痛苦万分的样子,方亮着急地说:“在我们护士眼里,病人没有男女之分。你再这样固执,会有生命危险的。”一听说要出人命,患者家属只得勉强同意让方亮为她导尿。导完尿后,女患者痛苦的表情才有所缓和,她感激地对方亮说:“谢谢你。”病房里几个陪床的家属们不解地问他:“你一个大小伙子,干什么工作不好,非要做护士?”方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涨红了脸说:“每种工作都需要人去做,我觉得男人做护士没什么不好。”

不久后,本着重点培养男护士的政策,医院把方亮调到了与患者家属接触较少的手术室。能得到医院的 照顾”,方亮心里安稳了不少。

有一次,一个体重一百六七十斤的男患者要上手术台,两个女护士抬不动他,十分焦急。方亮见状,上前用力托住男患者的身体,就解决了难题。这让正为多了片“绿叶”而高兴不已的女护士更得意了:“还是男护士有力气!你别说,男人做护士也算是‘专业对口’啊!”女护士的夸赞令方亮踏实了些。方亮逐渐放平了心态,也更自信了。

爱情遇阻力是一段插曲

在大学期间,护理系还是“娘子军”的天下,方亮性格平和,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受到一些女生的青睐,可他早就对同班的才女李欣萌生了爱意。2003年春,经过数次表白,方亮终于赢得佳人芳心。

李欣是个倔强且十分有主见的女孩,她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在高考填写志愿时,不顾父母强烈反对报考了护士专业。李欣格外用功,常常在图书馆或实验室里一泡就是一天。见女朋友这么刻苦,方亮也被感染了,打算与她一起好好读书。但方亮读得并不踏实,他想男生将来若真的做护士,估计很多女生都接受不了。

有一天,抽血实践课结束后,大家陆续走出了实验室。李欣却拽着方亮的胳膊说:“你刚才扎针手法不稳,咱们再试一次吧。”看着李欣认真的表情,方亮犹豫着说:“你真的希望我将来做护士吗?你不觉得男生做护士有点太……”他话还未说完,就被李欣打断了:“男生怎么不能做护士了?再说了,不管以后干什么,学好目前的知识准没错!”方亮豁然开朗。从那时起,两人将图书馆、实验室变成了约会的场所。2006年毕业之际,李欣支持方亮做护士,但方亮不忍心女朋友做护士,就劝说成绩全系第一的李欣去大学护理系当教师。

正在两人如火如荼地干事业时,李欣的父母要求见未来的女婿。知道父母对护士这行有偏见,李欣几度推辞。2006年10月,方亮随同李欣来到了她家。李欣的父母做梦都没有想到,女儿不做护士了,却把一个做护士的男朋友引回了家!在两位老人面前,方亮不停地保证一定努力工作,照顾好李欣。李欣也再三表明她不在乎未来丈夫做什么,只要他努力去做,并真心对她就行了。见他们这么决绝,李欣父母不好再说什么。

为了兑现承诺,也为了证明选择做护士这行并非错误,方亮工作得更加卖力了。业务生疏,方亮就虚心向女护士请教。有时,他一天最长的工作时间接近20小时。私底下与医生交流时,方亮请他们画下手术的操作程序表,自己再细加揣摩。同时,他几乎把所有调休的时间都拿来去图书馆翻阅护理及手术方面的书籍,连跟女朋友约会的时间都省出来了,好在女朋友一点不生气,反而给他加油打气。

2007年年初,偶然的一次机会,医院举办演讲比赛,手术室的护士长让方亮代表团队去参加,以展现男护士的独特风采。初接任务,方亮十分忐忑,不知道该怎么办。李欣给了他很多鼓励,不仅帮他上网查找怎么拿捏语速等演讲技巧,还就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与他探讨演讲主题。忙活了大半个月,他终于登台演讲。看着主席台下坐满了人,方亮十分紧张,演讲的也磕磕绊绊。下台回到座位上后,护士长对他说:“小伙子,第一次上台能演讲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是可造之才哦。”

方亮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当天便买回了几本专业书籍,还捎带了两本演讲方面的书。见他这么认真,李欣打趣说:“呦,护士要变演说家了!”方亮不好意思地说:“演讲挺有意思的,虽然紧张,但很有成就感。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多会点东西总没坏处。”

6月底,和方亮商量后,在学校工作不如意的李欣辞职了。她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于是也应聘到二附院,和方亮成为了“情侣档”。

凭着优秀的专业水平和扎实的演讲功底,方亮获得了“医院先进工作者”称号,还代表医院参加省里的演讲比赛,成了医院的“明星护士”。

见方亮这么有上进心,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李欣的父母也对这个认真踏实的小伙子越来越喜欢了。2011年10月,带着双方家长的祝福,这对历经八年“拖延战”的情侣最终喜结连理。结婚那天,方亮一边感叹能娶到李欣不容易,一边笑着说:“多亏了你父母的阻力,要不然我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潜力呢!”

江西“首位男护士长”

有了医院领导的信任,加上李欣的竭力支持,方亮对护士工作愈发有激情。然后,考验还在后面。

一天,一位患者心脏病突发,方亮如往常一样认真配合主治医生进行紧急抢救,无奈还是没能挽回患者的生命。目睹鲜活的生命赫然逝去,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下班后去接李欣时,方亮还陷在沉重的心情中不能自拔。见此情景,李欣干脆拉起方亮去赣江边散步,夕阳西下,江风吹拂,李欣柔声说道:“夕阳落下了,明天的日出依然耀眼。人不幸病逝了,还有更多病人的救治工作需要你。”李欣的安慰让方亮坦然不少,他也意识到有些患者的离去是难免的,但是他既然选择了在医院工作,就要在接受这样残酷事实的前提下,尽力挽救更多的生命。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江西省医疗卫生队准备组织一批医务人员前往灾区抗震救灾。方亮主动请缨,随队前往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到灾区时,余震还在继续,很多房屋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很多刚被救出的人只能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刚下车的方亮只觉得眼前满目疮痍,他有种想逃走的念头。可任务已经下达了,他不能临阵退缩,于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进了帐篷。十几天没日没夜的救助,方亮累了就伏在伤员边休息,饿了就和队员吃泡面充饥。一天,方亮在帮一名女伤员清洗伤口,一个手臂被绷带吊在胸前的小男孩走了过来,拿着一块黑乎乎的手帕给方亮擦汗。抬起头,看着小男孩乌黑的眼睛,方亮觉得眼前一片光亮,幸福极了。他用沙哑的嗓子说:“谢谢小弟弟,哥哥不累。”

2008年10月,方亮获得了前往北京安贞医院为期半年的进修学习机会。2009年,他通过考核,成为江西省首位手术室专科男护士,并于2012年升任手术科室心脑专科组长。2013年5月,方亮摘得“全省优秀护士”荣誉。一连串的机会和荣誉,让同事们艳羡不已。但只有方亮知道,他每走一小步都要经受身心的巨大考验。

2013年10月,方亮升任所在科室的副护士长。这可是二附院乃至江西省第一名男护士长!有人憋不住,问方亮是怎么从一颗“独苗”熬过来的。方亮露出了他惯有的阳光笑容:“我的成长可是一部故事书。我在前几年是一步分成三步走,中间几年是三步并作一步走,这两年才懂得了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他拍拍同事的肩膀说:“要想做好事情,心就得踏实下来,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再努力去做,就离成功不远了。”

成为护士长后,方亮的工作从原来的执行、配合,上升到更细致的管理、临床带教。一次,一个实习护士在手术结束后,问方亮:“方护士长,刚刚手术中的一个操作怎么和学校教的完全不一样呀?”这个问题正是他们科室人员依据理论结合实际操作做的修正之一。在耐心解释给实习护士听之后,方亮开始组织科室人员着手编出一套二附院《手术室实习生手册》,还给每个新进护士都安排了一名导师,对他们的生活、工作、思想进行指导与帮助。慢慢地,年轻护士尤其是男护士们一致把方亮当成“知心哥哥”。

2014年5月12日下午,方亮再一次在二附院表彰大会中获得江西省“十佳好护士”称号。接受采访时,方亮笑言,现在已经有更多优秀的男护士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共同“战斗”的感觉非常好。他说:“我一直都是众多护士或者说男护士中的一员。以前的我是‘且行且看’,今后的我要‘且行且珍惜’,一步一步地在护士岗位上做到更好。”5月27日,方亮和李欣的女儿已经顺利在二附院妇产科诞生了,而完整的一家三口将给他的人生带来更多“故事”。

上一篇:矿区资源整合环境治理论文下一篇:高校科技统计科研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