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工作报告

2022-04-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旅游业发展工作报告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游业发展工作报告1

(一)总体情况

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旅游景区(点)建设滞后,旅游产品弱、散、小,吸引力低,成为制约揭阳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近几年来,我市旅游业紧紧围绕发展旅游经济这个中心,着力开展招商引资,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几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很大突破。到年底,全市旅游招商引资签订合同的项目有9个,计划总投资14.91亿元,有力地解决了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

(二)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到年底,全市旅游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共有6个,计划总投资11.81亿元,到年底,累计投入资金5.5535亿元。其中,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计划投资6600万元,去年投入资金1470万元,累计投入总资金5550万元(年以来省旅游扶贫资金250万元),完成了通往旅游区18公里水泥路、7公里路基、2座山门、2公里景区步道、2500平方米停车场、观景台、调节蓄水坝清基和征(租)用山地等工作,现景区上游调节池大坝、停车场、旅游接待中心正在抓紧建设中,预计八月底竣工,九月份开业;揭西石内河漂流旅游区项目,计划投资4500万元,去年投入75万元,累计投入资金335万元,首期工程已峻工,投入使用,正在计划开发建设石内河冰川石臼科研旅游和石内河上游旅游自然生态观光度假项目;揭西京明旅游度假区,计划总投资3.9亿元,年投入4275万元,累计投入资金2.595亿元,其主体建筑项目度假村现已开业,娱乐中心、总统别墅、小动物园、人工湖、商贸中心大楼、茶文化研究中心及其它配套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从五经富引温泉水到旅游度假区开发休闲温泉功能区已动工兴建;揭东龙尾明月湖旅游度假区,计划总投资1.2亿元,现累计投入资金2300万元,完成了旅游详细规划、7公里路基、蓄水坝和15万株绿化林;市区神港公园,计划总投资1.3亿元,年投入250万元,累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首期工程已峻工,投入使用;市区榕江大酒店商业中心,计划总投资4.3亿元,已投入1.87亿元,目前主体建筑已完成,进入全面装修阶段,计划年8月份以后试业。这些项目的建设投入使用,将使我市旅游业有一个大的改观,也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如揭西京明旅游度假区自年1月1日开业以来,人流络绎不绝,年共接待过夜游客15835人次,旅游营业收入906万元,今年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51837人次。该项目共解决就业近500人,有效地推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建成后,将与周边景区形成旅游圈,据调查论证,年接待游客可达30万人以上,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00人以上,并带动周边四个乡镇15万人脱贫奔康。

二、主要做法

(一)抓规划促发展。一是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定招商引资项目;二是加强规划工作,确保资源有序开发建设。各重点项目都十分注重景区的具体规划。如揭东明月湖旅游度假区在未开发建设之前,先请省规划专家进行详细规划,然后再根据规划进行建设,确保有序开发。

(二)加大力度抓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积极策划,提供优质服务,主动招商引资。如针对揭西五经富温泉度假区因土地问题无法开发建设,但其温泉资源又相当丰富的实际,市旅游局和京明度假村经过科学论证分析,决定从五经富引温泉水到揭西京明度假村开辟温泉功能区,既利用了资源又丰富了京明度假村的旅游项目,一举两得,现该项目已在设计中。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印制旅游招商资料大力宣传,组织力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广泛进行招商引资,特别是针对我市是新建市,地方财政困难,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没法投入资金的实际。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吸引外资、民资投入。目前6个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累计投入的5.5535亿元资金,除省拨给旅游扶贫资金250万元之外,其余资金都是外资、民资。

(三)抓旅游扶贫有效带动资源开发建设。财政性资金的投入,在加快产品开发建设、拉动社会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资金“四两拔千金”的引导效应非常明显。自年以来,省政府决定每年拨出3000万元的旅游扶贫资金,扶持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我市的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惠来客鸟尾石笋奇观旅游区被批准为旅游扶贫项目,二个项目的开发建设证明,省政府旅游扶贫的决定,对推动贫困山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山区群众就业,带动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县域经济,改善环境,推进贫困地区脱贫奔康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利用省250万元扶贫资金修建景区道路及配套设施,从而引进深圳投资商5500万元的投入,有效促进景区的开发建设。

(四)加强对已开工建设的景区(点)工程的跟踪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市旅游局经常组织专门力量对现正在建设的揭东明月湖度假区、揭西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和市区榕江商贸中心等项目进行指导、服务、检查、督促,保证这些项目都能按规划中的项目进行建设。

三、建议

强化政府主导,构建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各地应培育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明确旅游产业定位,确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战略,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设立高层次的旅游协调机构,形成上下呼应,左右联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格局,为统筹旅游业发展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增加财政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政府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资源开发规划、目的地形象宣传促销、项目建设引导性资金等,是与招商引资开发旅游项目相辅相成的。换句话说,没有政府性投入营造旅游产业发展基本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开发也就无从谈起。近年来,财政资金对旅游投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总量仍太小,与旅游业快速发展态势有较大差距。带动和促进资源开发建设,除了全市旅游业开拓创新、狠抓实干外,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应该考虑加大对旅游业的财政投入,尤其是项目开发建设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金”的作用。要继续加大旅游扶贫的投入,对于刚刚起步的旅游项目,还须继续给予旅游扶贫资金的补助,对于已有一定基础,需进一步配套完善的项目,可考虑由旅游扶贫资金补助改为对旅游项目贷款进行贴息。从我市情况看,今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外贷款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进一步强化旅游业招商引资。全市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和资源综合开发招商引资步伐,按所有权、管理权和特许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原则,将全市的资源开发建设面向市场,吸引更多规模大、会经营、品牌好的企业集团参本与资源开发建设,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要切实搞好项目招商,策划包装出一批旅游业发展的优势项目,以优惠条件、优质服务、良好回报吸引各方投资,形成社会办旅游的良好局面。要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体制,按市场化方式进行资本运作。

旅游业发展工作报告2

为策应××中心城“三大战役”的推进,市委党校20xx年第一期市直科干班在赴××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异地培训、考察的具体情况,对打好××旅游升温作了一些探讨和思考,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逐步由粗放开发期走向发展期,由事业接待型走向经济产业型,以建立重点旅游区域,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系统配套的综合产业体系为目标的各项建设得到了稳步推进,旅游客源市场不断拓展,旅游发展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1、旅游产业的支柱作用初步确立。20xx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首次突破百万人大关,接待国内游客383.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65亿元,占全市gdp的5.33%。旅游业在增加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全市国民经济众多产业中,旅游业的产业形象鲜明确立。用支柱产业的一般标准衡量,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市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2、旅游产业加速升温。作为打响旅游升温战的今年第一个“五一”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38.55万人次,同比增长75.5%,其中接待一日游客人和过夜旅游者分别为24.73万人次和13.82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0.5%和67.3%,人均花费分别为333.82元/人和414.33元/人;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132.1%。××温泉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7.91万人次,门票收入分别达到208万元。

3、××旅游核心地位凸显。在“十一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将××定位为“江南生态休闲城市”,实施××旅游升温战,是把××建成“赣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之措。××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规划面积136平方公里,景区核心面积80平方公里,属武功山东北端的山麓部分,是以“奇峰险壑、温泉飞瀑、珍稀动植物和禅宗文化”为主要特色,集“生态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和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去年,我市成功举办了’20xx中国光彩事业××行暨××森林温泉旅游节,温泉搭台、光彩联姻、经贸唱戏,签约项目28个,合同资金25.8亿元。今年2月,我市响亮地提出:以××为龙头的旅游升温战的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温泉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决定》,明确了××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和组织领导,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全面实施“13566”计划,××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温泉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7.91万人次,门票收入分别达到208万元。

二、促进旅游升温的几点思考

今年,我市对××旅游提出了五年的明确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认为,要重点围绕旅游的“三大特性”解决好“三看问题”,即围绕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可留住性,解决好能看、好看和耐看的问题。可进入、可观赏和可留住是好的景区(点)应该具备的三大特征,也是游客到景区实现旅游行为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规划和精心打造,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可看性和可留性,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接待力。

首先要把握旅游的可进入性,实现配套设施建设的飞跃,解决“能看”的问题。交通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一个地方再好,如果交通不便、游客进不去就不行。近年来,随着沪瑞高速的通车,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完成,××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武吉高速、宜安公路的动工,××机场的筹建,都将有力地促进景区点开发。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好的景区点仍存在中路途远、路况差等情况。游客赶路的时间比观景的时间长得多。这些道路崎岖,让游客无法完全舒适地享受旅途的快乐。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也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道路改造,目前,进入××潭下景区的温潭公路拓宽改造虽已完成,并已开通××—温汤—××公交线路,但沿途个别非风景区管辖乡镇的公路两旁的村镇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这一视觉反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整体印象。因此,把握旅游的可进入性,解决“能看”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骨干路网、乡村公路建设、交通发展规划,重点解决景区公路建设,增加公路通达深度,提高公路等级;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城镇的电水气配套,加强与旅游相关的生态环保工程建设。

其次要把握旅游的可观赏性,实现景区(点)打造的飞跃,解决“好看”的问题。这是初始阶段发展旅游的根本。××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址有486处、名山名胜有54处,但这些景区点还处于简单、粗糙开发状态,景区点“散、小、弱、差、浅”,无法形成全市旅游的核 心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创新思维,深化改革,切实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和体制,提升景区市场化经营水平,不断更新发展思路,强化景区的融资能力。目前,××境内的旅游线路的策划安排还是个薄弱环节,必须集中全社会智力、财力打造旅游精品系列,旅游线路的策划,无论是在我市的旅游发展规划,还是在各级政府的旅游发展工作中都曾提及,譬如:以××、三爪仑、天柱峰为主的生态游,以铜鼓、万载为主的红色游,以樟树、丰城为主的古文化游,以宝峰寺、百丈寺为主的宗教文化游,以奉新、宜丰、高安为主的名人文化游,以及××中心城的体育文化游等等,但这些线路的安排至今还停留在设想层面,××各大旅行社此类线路的安排甚至还是个空白。因此,如何精心选择、择优开发、不断拓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风景区作为旅游升温战的主战场,一方面,要“核心辐射”,以其为核心拓展市内线路,另一方面,要“远拓近联”,在积极对接市外周边市场的同时,与××中心城有效对接,这对于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至关重要,不久前,“××城区文化名胜一日游”线路的出炉就是一个好的开端。

其三是把握旅游的可留住性,实现内涵发掘利用的飞跃,解决“耐看”问题。这是旅游发展到一定时期,实现旅游经济高位越升的唯一出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想把“过路游”变成“目的游”,提高旅游核心竞争力和旅游产出,不仅需要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美山美水美景形成“亮度”,还要发掘美景的文化内涵,增加“厚度”,让游客可以去玩味、去探究,提高旅游单位绩效。旅游业发展初始阶段,旅游经济靠拼景区点的多少和游客的数量,但发展到一定时期,旅游经济就靠拼景区的品质和文化内涵,拼旅游单位绩效,发掘景区点文化内涵成了旅游经济实现高位越升的唯一出路。如何在发掘历史、丰富内涵等方面找准切入点?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山东蓬莱以海洋文化和神仙文化为核心,把两大特色文化渗透进景区,其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温泉文体、禅宗文化、农耕文化作为××特有的、人无我有的资源,要全力包装,提高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大胆创新,打造月亮文化作为创造性的举措,既富开拓性,更具挑战性,项目设计、景点设置都必须细致、精巧,否则,无中生有便可能适得其反。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探讨论文下一篇:国税党廉建设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