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

2022-05-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精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1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阳光明媚,风舞柳浪。

经过半个多月的策划.筹备,终于在10月9号这天早上如期举行。

老早,敬老总队的维修队队长高强师傅已经带着队员在吴山广场集合等待了。陆续有志愿者和老人到了现场,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一.今天到场的有来自志愿者协会的蒋部.陈碧红.海王星辰的沈总.叶经理等领导及海王星辰的20名员工.99位来自各个城区的老人和他们的家人.12所高校的学生志愿者.敬老服务总队的志愿者;另,有来自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浙江电视六台体育健康频道(1818黄金眼)的记者.杭州电视一台新闻综合频道的记者.浙江钱江晚报新闻记者.浙年时报记者.浙江今日早报记者.杭州日报记者.浙江综艺广播电台记者.杭州文艺广播电台记者及敬老服务总队宣传部DV记者等。

二.九点活动队伍开始从广场出发,分三路纵队一直往雷锋塔方向前进,11:30分在罗马广场用餐,于14:00~14:30时到达雷锋塔停车场,安排老人上车回家。

三.在活动当中,发现很多问题(其中很多的好人好事暂且不谈,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怎样在以后的活动中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好人好事日后自有按情况于以奖励):

(一).虽然,在活动之前我们曾组织所有要参加这次活动的各负责人开过几次协调会,对各项活动进行明确的分工,而且在活动之前又电话强调,但,在活动开展后才发现我们还是漏了很多东西。

1.作为总指挥,我考虑的东西还不够。

A.新闻媒体这块应另行安排人员负责,但是没有,所以导致在现场不停的有记者来电话了解情况并采访,因忙于接听电话,没能对现场的次序进行很好指挥,对现场的混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B.事前准备的物品不够充分,虽经过几次的媒体呼吁,征集的车辆和轮椅还是不够,就应该考虑使用替代品,如轮椅不够,可用塑料折椅替代以便老人可以随时休息。

C.路上的行程线路.时间计算的不够仔细,没能进一步的核实,导致有的志愿者一口气就走到了目的地。

D.在现场指挥时碰到有急事发生时脾气太过急噪,嗓门也太大。

2.沈副总指挥在领头时行进速度没控制好,导致在10:30时就已经提前到达罗马广场,及没有控制好其他人员让他们超越了头旗,导致有些志愿者越过队伍提前带老人到达雷锋塔,对后面的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唐副总指挥在雷锋塔现场指挥时,每当有出租车到位时即应安排志愿者陪老人上车,别再让志愿者带老人四处走动,导致出租车司机因此在路边停靠时间过长,结果有位司机给警察扣了3个点;另在安排人员分发礼品时应尽量安排在路口明显的位置。

(二).后勤人员在提供物品时应明确告诉提供方要准时,如负责送水的应该在早上7:30~8:00时到位,但一直到8:30分才到位,加上当时现场还有其他单位在搞活动,很多老人已经在现场等待,所以,现场一片混乱;负责送饭的在时间上倒还准时,但吃饭时最主要的东西筷子没带够,差了很多,又跑回去拿,导致很多人在原待。

(三).医疗队队长在提供轮椅时现场没控制好,导致轮椅刚运到就被有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志愿者哄抢而光,导致有些真正需要轮椅的老人坐不到轮椅,并在后面的调配中难以调动。

(四).医疗.维修二队在现场没有佩带明显的标志,在队伍中很难发现他们,如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难以发挥作用。

(五).高校这方面问题也不少。

1.各负责人虽然自己知道这次活动的详细情况,但并没有按方案进行完全操作,把活动情况详细告诉所有志愿者,结果如:

A.在活动前已经很明白把老人和司机的名字.电话.地址.接的时间.出租车车号提供给各负责人,让他们把这些资料按需要提供给要去接老人的志愿者,但,最终有很多志愿者迟到了,导致老人和司机实在等不住了就自己先来了;还有些志愿者没等司机到就自己带老人打的来现场,也不打电话跟司机说一下,害的司机在等待点空等,无形中又增加了开支。

B.活动结束后不按要求立即带老人去坐车,反而还带老人四处走动。

C.按要求活动结束后,原坐大巴车来的老人仍坐大巴车回去,结果,早上来时有24位老人回去却只有9位了,原来有些老人是在我们志愿者的建议下改打的坐出租车回去了,因为小车舒坦,这又为我们增加了经费开支。

D.自行哄抢轮椅强行据为己有,在游行途中,组织者因根据实际需要而要调动轮椅,为给后面掉队的老人使用,当我们与在休息点休息的老人商量借调时,陪同老人的志愿者在老人同意的情况下找理由强行拒绝并转身推离,几位负责人连续与几位有轮椅的商量,但都是一个结果,最终掉队的有一位老人实在是走不动了,负责押尾的高队长经请示拦了一辆的士送老人直接到了终点,有二位在多名志愿者的搀扶下艰难地走到终点,另有二位一直等到终点的其他老人上车空出轮椅后才来到终点(并不是老人不想坐车,而是老人难得出来一次想好好看看)。

E.在活动开始集合的时候喜欢聚堆,在行进途中也喜欢聚堆,在休息的时候也喜欢聚堆,但真正与老人一起的时候说话并不多,原方案中有我们志愿者在路途中有给老人景点讲解的要求,并提前把西湖南线的导游词分给了每个人,是为了让大家早点熟悉好现场给老人说一说,但在现场我问了好些志愿者,能说出来的寥寥无己,有一个志愿者还跟我说导游词当天早上才拿到。

F.在路途中有些老人因为没有轮椅行走不便,在没经过请示的情况下坐环线电频车尚能理解,但有些有轮椅的.能很好走路的甚至还有我们的志愿者在没经过请示同意下也坐上电话频车,并且坐车的地方离目的地才不到一百米。

G.任何活动,组织者在制定方案的时候,肯定会设置一个框架,因为在框架内对一些突发事件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人为控制,如突破这个框架,那么对一些意外情况就无法进行补救。因为这次活动就有三位志愿者在没有向任何负责人请示的情况下擅自将一位残疾人员推离队伍,游到了孤山,直到活动结束,接她的司机才发现这个人没了急的要命,另一志愿者马上通知了我,经过多方查找终于联系上了(按要求每位人员都有专门的志愿者负责的,但途中都已经变动了),立即通知他们打的赶回。这就需要组织者.及其他各负责人很好履行各自的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防微杜渐。

2.各负责人在分配人员分配任务时,任务没有明确,责任没有明确,目的没有明确,安全没有明确,没有责任到每一个人。

四.本次活动我们的准备工作:

(一).制定初稿,经过开会全体讨论通过。

(二).联系好赞助商。

(三).完善方案,经协会同意开始实施。

(四).通知二家媒体开始见报接受社会老人.车辆和轮椅的报名。

(五).安排人员进行统计。

(六).安排医疗人员对报名的老人进行电话了解.确认,最终决定哪些老人符合活动要求。

(七).因没有一个车辆.轮椅的所有人来报名,故又通知了多家媒体再一次进行报道呼吁社会有爱心的人士参与进来。

(八).同时,我们联系我们的各自的朋友.志愿者,让他们帮忙想办法能否提供车辆轮椅;另联系了志愿者司机万利师傅,请他帮忙联系到了20辆出租车。

(九).把志愿者.老人.司机一对一搭配好,全部电话通知到位,并让志愿者提前到老人家里熟悉。

(十).制作横幅,制作图标,预定盒饭,预定用水,联系场地(包括吴山广场和雷锋塔停车场)。

(十一).从各方联系轮椅,市残联借了15辆,省中医院3辆,邵逸夫医院1辆,一位孤寡老人1辆。

(十二).敬老队员提供一辆大巴车。

(十三).活动前最后一次电话通知各负责人,明确到位。

五.虽然活动有惊无险地平安结束了,但从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可以警戒我们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希望我们的志愿者能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尽量完善我们的方案,把所有细节都能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把我们的服务质量高。

虽然,我在上面提了很多毛病,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感谢各位志愿者(不管是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不管是司机还是记者)能够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我们的老人服务,让我们的老人能够开开心心地过个平安快乐的重阳节,谢谢大家!

小班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2

一、 课程目标

1、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蕴含着需要我们传承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有“垂垂老去”的那一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和未来。

2、为老龄化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新风尚成为上海发展的闪亮名片是对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精神考量,是对上海市民的精神考量。重阳节的教育价值应该体现在让我们的学生在“孝行”中悟“孝道”、尽“孝心”、履“孝责”,尊重老者、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积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重阳节的活动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凸显“祝福老人长寿,祝愿生活美好”的教育主题,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孝亲敬老”中“感谢在言,感动在心,感激在情,感恩在行”的正能量。

二、 课程内容

(一) 了解“重阳节”的节日由来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据考证,古代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且秋季是一年中喜获丰收的黄金季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重阳佳节由此得名,寓意深远。

重阳节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的习俗,老百姓把“求长寿、除凶秽、招吉祥”作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又叫“敬老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纪念日子。

(二)确立课程的分层目标

总目标:

重阳节教育活动,应突出重阳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了解“孝”文化的民族内涵,继承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和培养学生在“孝行”中悟“孝道”、尽“孝心”、履“孝责”。

1、 预备年级

重点了解重阳节是中国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叫“敬老节”。通过生动直观地感受了解重阳节有“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吃重阳糕、饮菊酒”等习俗,体会重阳节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懂得要体现在行动之中。

2、 初一年级

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知行合一”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有积极向善的“孝行孝道”,并在践行中不断体现其“精神品质、美德风范、价值导向”的正能量。

3、 初二、初三年级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能够为积极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做出努力,发掘重阳节的社会意义和中国元素,从关心老人的物质生活提升到给予老人“精神关怀、心灵慰藉、情感支持”,培养学生基于社会责任感的人文情怀,让“生命关怀”的理念充盈学生的心灵。

(二) 确立课程的主要内容

围绕三个层面

1、 学校层面――主题宣讲

(1)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经典故事点读宣讲 (已制作光盘);

(2) 历届感动中国“孝心英雄”事迹宣讲(已制作光盘);

(3) 学校历届“孝亲敬老之星”事迹宣讲(已制作光盘);

(4) 评选以及表彰当届“孝亲敬老之星”;

2、 班级层面――主题班会

依据校本“四航”课程的相关内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提供和积累优秀教案。

“四航”校本德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以“小故事,大智慧”样式编写的“四航”校本德育课程,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身心特点、内心需求、接受程度”等相关要素,期间的每个篇章均以“案例分享,故事链接,锦囊妙计,智慧点金,行动感召”等来呈现,启发同学们在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中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展望自己的“美好未来”,在“爱国家、爱社会、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生活”的道德情感的激发中生动绽放“真、善、美”的人文之花。

(3)学生层面――主题实践

结合“一班一居委”开展敬老实践活动(提供和积累优秀教案)

提供参考:

(1) “夕阳关怀忘年交”温情对话: (2)“举手之劳表孝心”动情时刻;

(3) “事事礼让老人先”传美倡议; (4)“别样亲情敬老心”助困行动;

三、课程实施

(一)时间安排

每年10月份开展“我的孝,你的笑――重阳敬老月”系列活动

1、 结合“一班一品”的建设开展“重阳敬老活动”(校内)

2、 结合“一班一居委”共建开展“重阳敬老活动”(校外)

(二)分层实施

1、 预备年级

建议:从中国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中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汲取精华,懂得“百善孝为先”。让学生在“孝亲敬老”方面“心有楷模,学有模范,行有榜样”。读一本敬老的书、学一位敬老明星、讲一个敬老故事、画一幅敬老的画、唱一首敬老的歌、做一件敬老的事。充分体现“生动性、形象性”。

2、 初一年级

建议:让学生在“孝亲敬老”中,立足身边小事,学会“爱的奉献”,通过“生日贺会”的温馨欢聚、“老少结对”的牵手互助、“雪中送炭”的热心解难、“举手之劳”的忘年交情等夕阳关怀形式,把“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体验性、实践性”。

3、 初二、初三年级

建议: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在体现学生“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精神品质、美德风范、价值导向”等,通过“我的孝,你的笑”系列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题探究、调研考察、辩论宣讲”等方式,主动思考“老龄化社会”与城市文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国式敬老”的利弊与改善等。充分体现“主体性、思辨性”。

(三)确立原则

1、整合性原则――资源巧整合;2、体验性原则――用心去感悟

3、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本;4、过程性原则――参与很重要

5、实践性原则――知行要统一;6、有效性原则――启发有收获

7、继承性原则――美德需发扬;8、坚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

(四)拓宽途径

总要求:

在整体推进重阳节活动的过程中,以有效生动的教育载体,让学生了解重阳节,并在具体的情境和文化环境中完成自我建构,内化认同重阳节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并逐步作用于自己的行为。

1、资源整合

重阳节活动丰富多彩,取决于“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活动资源的巧妙整合:

(1) 向革命老人表达敬意

拜访“老战士、老革命、老英雄、老模范”等;

(2) 向困难老人表达爱意

走访敬老院、看望空巢老人、慰问病重老人等;

(3) 向工作老人表达谢意

感谢依旧坚守工作岗位、发挥余热的老人家们;

(4) 向家里老人表达诚意

为父母、长辈送上温暖、送上真诚,亲情无价;

(5) 向陌生老人表达笑意

把微笑和温馨送给陌生老人,举手之劳最快乐。

2、多元展示

通过丰富多彩的展示聚焦和达成预期目标,生动地呈现活动过程。

(1) 宣传展示

通过“黑板报、专栏、电子小报、摄影”等形式进行展示;

(2) 才艺展示

通过“小品、歌舞、演讲、故事、说唱”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探究展示

通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课题研究”等形式进行展示;

(4) 会议展示

通过“报告会、亲子家长会、主题班队会”等形式进行展示。

3、校外延伸

活动的“外显”固然重要,因为形式为内容服务;但更重要的是学生主观意识和行为上的“内化”,能自觉践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活动本身的终极目标。

(1) 走进社区践行――依托“一班一居委”,关爱社区老人;

(2) 走向社会践行――积极“争当志愿者”,关注社会老人;

(3) 回归家庭践行――体会“亲亲父母心”,关心身边老人。

(五)评价反馈

总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成为评价和反馈的主体,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程度、价值判断、态度方法”等把握,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及时调整和完善活动设计方案。

1、 预备年级

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等进行评价与反馈。

(六)实施说明

1、立足长效

(1)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变“消极”为“积极”――提高参与活动的自觉性;

(3)变“单日”为“常态”――提高参与活动的坚持性;

“爱你365天”――重阳节的“孝行”应扎扎实实地体现在每一天,成为学校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中,要多关注可持续发展,避免“突击”和“一次性”。

2、 把握策略

(1) 整理好、运用好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性资料;

(2) 计划好、安排好活动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

(3) 调整好、控制好活动过程中的节奏和选择;

(4) 掌握好、解决好活动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上一篇:中学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下一篇:大学生实习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