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探讨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市计划免疫工作三级网管理模式改成二级网, 由二级网的入户接种改成接种门诊接种;由四苗防六病到五苗防七病, 再到现在的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由接种疫苗收费到免费接种;由经过多年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 到2000年消灭脊灰病例, 到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随着《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实施,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贯彻, 《疫苗贮存运输管理办法》的发布, 《异常反应鉴定管理办法》的出台, 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建立, 历数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奋斗目标。

在这种新形势下, 对免疫规划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管理模式而言, 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即安全又高效是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永远追求的主题。新形势下, 原有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二级网、三级网模式都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因此应催生出一种新的模式—复合模式。

免疫规划二级网管理是指由乡镇级防保人员直接从事免疫规划工作, 而三级网管理是指由乡村医生进行免疫规划工作, 乡镇防保站的作用是检查指导乡村医生的工作。免疫规划工作的三级网是目前我国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的主体模式, 但二级网的工作模式在每个省的每个地区也都实际存在, 因此关于二级网与三级网哪个更好, 向来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下面我就身为免疫规划工作二级网管理的县级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 以从事免疫规划工作12年的经历, 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属于二级网管理, 多年来形成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 认为二级网更为科学和安全。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二级网的工作人员都是乡镇卫生院的正式工作人员, 便于管理和协调;特别是档案管理人员, 各单位都选择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 将档案进行统一管理, 保证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 2006年以来, 我市按照省卫生厅的要求, 进行了预防接种门诊建设, 各卫生院都加大投入, 建成了合格的预防接种门诊, 使辖区所有儿童都能够到宽敞明亮、环境优雅、配备有足够的急救设施、设备、人员的接种门诊进行疫苗接种, 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疫苗接种安全。经过了2005年我市某乡镇出现1名51d婴儿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一事后, 工作人员的胆子都越干越小, 现在想起当初背着冷藏包入户接种的日子都特别后怕, 所以都把预防接种安全放在了首位, 特别支持在门诊接种疫苗。

(3) 二级网减少了疫苗运输、贮存环节, 更有利于保证疫苗效价。

(4) 节省资源。从人员数量到冷藏设备数量, 二级网都要少于三级网。2010年省卫生厅为二级网和三级网都配发了冰箱和冰柜, 结果给二级网每个预防接种门诊1台, 数量较少, 给三级网的村卫生室每室1台冰箱。这就导致一个新的矛盾出现了, 二级网的冷藏设备缺少。笔者建议应按服务总人口数量配备冷藏设备, 不应按接种门诊 (点) 数量配备, 二级网不会因为接种门诊 (点) 数量少而少贮存疫苗, 三级网也不会因为接种点数量多而多贮存疫苗。我市如果按照三级网的一半数量配置冷藏冰箱就足够用, 较三级网比应该是节省了资源。

同时也应看到, 二级网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 二级网的服务半径较大, 从便民的角度讲不方便群众, 较远的儿童每次来接种都要打车, 增加费用, 但已被群众所接受。 (2) 短时间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 比如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 对于二级网来讲难度较大。

做为普遍被认可的三级网的管理模式, 优势并不突出: (1) 工作人员就在群众中, 更了解人员变化情况, 服务半径小, 方便群众。 (2) 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个别人重治病, 轻预防, 档案分散管理, 较易损毁。 (3) 完成突击性工作任务比较容易。

缺乏出现急性过敏性疾病时的急救设备和人员技术力量薄弱, 是致命缺点: (1) 人员数量较少, 技术相对较低, 设备简陋, 在紧急情况下, 很难对急性过敏性反应进行成功救治。 (2) 增加了冷链运输、贮存环节, 会降低疫苗效价。 (3) 数据统计报表工作费时。

我市目前的二级网管理模式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二级网, 是介于二级网和三级网之间的一种模式, 笔者暂且称之为复合模式, 即二级网与三级网的结合模式。在各乡镇, 村医也参与到免疫规划工作中, 参与宣传、调查摸底、通知儿童及家长接种疫苗的时间, 只是疫苗接种工作由预防接种门诊进行。但在街道, 二级网工作人员的压力就比较大, 有限的几个人, 全辖区人口的预防接种知识宣传、调查摸底、通知儿童及家长接种疫苗的种类及时间, 然后还得接种疫苗。

只要很好的将二级网和三级网管理模式所扬长避短, 解决街道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少压力大任务重的问题, 这种复合模式是可以推广并实施的。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及工作运行已初具规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为城区内3个街道医院的所有, 社区医生已经承担起了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任务, 对辖区人口也比较了解, 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 让社区随访医生兼职承担宣传、调查摸底、通知等任务, 让原有有资质人员承担接种任务。

笔者认为:这种模式结合了二级网和三级网的所有优点, 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应当成为将来免疫规划工作的主要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结合模式将会成为免疫规划工作的主体管理模式, 也会给新时期免疫规划工作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摘要:免疫规划工作模式主要为三级网管理和二级网管理, 但由于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和人们安全接种意识的提高, 及科学管理的需要, 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因此结合工作实际应探索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复合模式。

关键词:免疫,规划,管理,模式,探讨

上一篇: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下一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小细胞肺癌诊治中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