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工程实施方案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充电工程实施方案范文2,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充电工程实施方案1

“充电工程”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教育事业,具有起点高、内容新、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它对于提高科技人员业务素质、企业竟争实力乃至全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为进一步推动**服务业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吴人发[**]42号文件《**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特制定《**市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培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核心,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努力增强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实效性和创造性,提高现代服务业专技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推进我市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完成服务业新一轮“振兴计划”的各项任务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

2、主要目标

从**年下半年至2010年,通过3年多时间,对全市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100名掌握现代服务业前沿理念和先进管理方法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力争通过培训,使全市各镇(区)、各行业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实施原则

改革创新,提高能力。按照《**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办法》的总体要求,加快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步伐,不断探索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管理方式,着力提高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突出重点,带动整体。以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服务行业和专业的业务技术骨干,开展优秀人才强化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骨干人才重点培训、后备人才超前培训,以此来推进全市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结合实际,按需施教。围绕《**市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2020年),结合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及专业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重点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业务培训,以培补缺,以训促学,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培养人才的实效性。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全市培训计划,落实好**市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方案,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人事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推进分行业和有关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完成全市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

三、培训方式

1、举办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研修班。市发改委牵头,分别会同市人事局、经贸委、旅游局、人民银行、信息办等业务主管部门,结合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专业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任务,组织各镇(区)和市有关部门服务业管理人员,每两年举办1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研修班。

2、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是一种时间短、参与广、见效快的继续教育方式。以“四新”讲座为载体,围绕当年的重点领域每年举办1期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知识更新专题讲座。

3、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除举办中高级研修班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系列讲座外,积极探索符合现代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简便有效的多种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围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对集中的业务培训。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服务业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业务进修、专项培养、学术交流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结合工作实践培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服务业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业务进修、专项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采取个人自学、专家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

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快捷高效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四、实施步骤

本实施方案采取总体策划、分步推进的形式,逐年分课题开展培训教育。具体培训计划安排如下:

1、宾服餐饮中层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年8月)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旅游局举办全市宾服餐饮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与管理、投诉处理技巧、部门间沟通与协调和中层管理人员执行力的提高等。培训对象由市旅游局落实。

2、现代商贸和物流领域业务培训(2008年)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经贸委举办培训班。重点对从事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3、金融保险、专业市场领域业务培训(2009年)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人民银行、经贸委举办培训班。重点对从事金融保险领域和专业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4、信息服务、电子政务领域业务培训(2010年上半年)

市发改委会同人事局、信息办举办培训班。重点对从事信息服务和电子政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具体要求

1、要强化政府行为。“充电工程”管理法制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政府必须遵循法制原则,对继续教育实施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管理。就我市服务业继续教育的现状来看,对继续教育要强化政府行为。首先,要重视舆论导向。对继续教育的舆论宣传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推动力量,要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对继续教育的渊源、意义、作用、继续教育搞得好的单位、企业及其好的作法等等予以大力宣传,促进继续教育由被动应付向主动提高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其次,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和适当的利益调整,如在评选各级各类高层专家和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等各种奖励以及申请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奋战在服务业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倾斜;运用行政管理和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和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着力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加大中高层次和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实现科技人员在服务业领域的合理分布。再次,政府部门要舍得花本钱、下大力气,增加继续教育的投入,通过地方(部门、单位)出一点、社会筹一点、一定职级专技人员捐一点等各种途径筹集继续教育资金,着重在内容形式、组织管理上提高档次。

2、要拓宽途径领域。为适应21世纪的技术创新、创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需要,服务业专技人员的“充电工程”必须提高起点,拓宽领域。要及时对专技人员进行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方面有选择地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共同培训基地,达到就地更新提高、就地发挥作用的效果。另一方面,有计划地派遣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外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同时,鼓励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继续教育,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根据人才资源社会共享的原则,实现我市高层专家、学者的社会化,支持各类专家和各个学科人才在产业、科研、教学、科技等不同部门兼职,支持建立健全远程教学网站和组建由各类专家组成的流动教育站,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

3、要加强督办落实。督办落实是搞好服务业“充电工程”的关键环节。为使督办落实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政府相关部门要按照教育、考核、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继续教育各项制度。一是登记制度。连续记载专技人员接受“充电工程”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专技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职、职业资格及调动的重要依据。二是统计制度。对“充电工程”人数、时间、内容、经费等基本情况进行常规统计和随机统计,以便于管理。三是评估制度。建立评估指标,对单位总体工作、领导责任目标、活动过程、内容、个人学习文章等实施评估。四是奖惩制度。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不按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或敷衍应付效果很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或在经济、晋职、晋级、晋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惩罚。

充电工程实施方案2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创新能力,加强本市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结合《**市“十一五”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加快人才强市步伐,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推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第二个率先”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目标

从**年至2010年,用4年时间,在本市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6个领域,开展规模性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继续教育活动,重点培训600名掌握科技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实施原则

改革创新,提高能力。坚持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步伐,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管理方式,着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突出重点,带动整体。以6个领域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重点,优先培训本市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急需紧缺行业和专业的业务技术骨干,坚持优秀人才强化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骨干人才重点培训,后备人才超前培训,带动本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结合实际,按需施教。立足实际,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紧密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突出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以培补缺,以训促学,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实施原则,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协调推进,分行业、分专业、分层次地组织实施。充分发挥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作用,积极整合社会优质培训资源,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1、开展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开设科学发展观、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创新思维、职业道德、知识产权、当代高新科技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通过实施公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根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训工作的实际,确定对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六个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项继续教育活动。

电子信息领域。培训内容主要以软件、网络、信息安全、集成电路、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等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最新趋势为主,重点培训信息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办公等应用型信息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

丝绸纺织领域。培训内容包括:染整工艺、高分子材料、纺织科学与工程、丝绸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

电缆光缆领域。培训内容包括:光电缆设计与制造、光电子技术、绝缘材料技术、高科技开发等方面的新工艺、新技术。

现代制造业领域。围绕电梯、工业缝纫机、纺织装备、环保设备、汽车零部件、输变电设备等重点制造业,开展关键技术培训,大力提升我市现代制造业水平。

现代服务业领域。以急需紧缺的服务业专业门类为主,重点在现代商贸、旅游会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培训。

现代农业领域。根据本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实际需要,围绕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标准化改造、农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动植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林木培育、现代水利、农业生态安全等方面开展培训,促进本市特色疏菜、苗木花卉、草食畜禽、特种水产、旅游农业等5大特色都市型农业的发展。

未能纳入上述范围的领域,可参照本办法,做好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3、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基本技能培训。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外语和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等基本技能培训,使全市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和相关外语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加强学术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专业领域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为目标,以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市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为主要对象,培养一批具有一流水平、引领我市科技发展的科技骨干或学术学科带头人。出台《**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资助办法》,资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外进修、培训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追踪国际国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四、培训方式

1、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市人事局会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重大专业技术课题,每年共同举办1-2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6个领域的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新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要求举办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科目高级研修班。

2、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举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讲座是一种时间短、参与广、见效快的继续教育方式。全市以“四新”讲座为载体,每年举办1-2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知识更新专题讲座。各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也要结合各自实际举办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更新专题讲座。

3、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服务。除举办高级研修班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系列讲座外,各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单位可根据各自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符合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简便有效的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集中培训。有条件的业务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围绕专业工作对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脱产或半脱产培训。

结合工作实践培训。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业务进修、专项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通讯、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快捷高效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不同需要,采取个人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有关单位应加强对自学的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确保自学取得良好效果。

五、组织措施

1、明确职责。市人事局负责制定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总体方案及相关政策,对组织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专业课培训,举办高级研修班。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单位的职责是,具体负责本专领域、本专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的实施。

2、强化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考核管理,严格实行继续教育考核结果与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晋升、职务聘任和职业、从业资格的注册登记挂钩,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切实做好继续教育登记与验证工作,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保每人每年72学时或12天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

3、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通过整合全市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网络。尝试在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行业培育若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优化基地结构。探索利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高等院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师资、设施、信息等资源优势,建立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外部基地及优质师资的主要来源地。

六、实施步骤

本办法采取整体规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调研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组织学习人事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开展本市贯彻落实的调研工作,制定下发《**市专业技术人员“充电工程”实施办法》,启动6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

按照本实施办法,规模性地开展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三)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下半年)

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在实施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

上一篇:农村教育现状及其发展途径论文下一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