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心得体会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四季轮回中,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自身也在成长,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我们思想成长的证明,也是我们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怎样写出适合自身的心得体会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心得体会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来演讲一篇有关道德的演讲稿。我们先来回忆一下这三个场景,场景一是一大妈让一小伙子让座,小伙拒绝了,双方发生纠纷。场景二是一个小伙子给了一个年轻乞丐一元钱,而乞丐并为此而所索更多的钱。场景三生一小孩子拿石头划一辆汽车,车主向孩子母亲反应却被指责与孩子一般见识,并因此发生口角……这三个事件都在告诉我们道德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拒绝这样的道德绑架。

  近年来,这样类似的事件频频被曝光出来,如一大爷要求一年轻人让座,广场舞占用公共用地,时间安排不合理而扰民不断发生,不断的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本来让座给老弱病残是我们人人倡导的,但被这样的人加以利用实在让人心寒,大爷大妈们在休闲娱乐之际跳起广场舞也无可厚非,可大妈们却不分时间段的去跳,音乐震耳,何以不扰民?华夏泱泱大国,传统美德传承了子子孙孙,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而又丰富的精神财富,尊老爱幼的美德,早已融入我们的血与肉中,深深刻入我们的灵魂里,这社会需要我们践行这种美德,但前提是这是互相的,不是以一方的意愿就行的。

  有人曾经说过: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亦皱眉看你,你微笑待之,它亦抱之以微笑。人也一样,这社会并不需要其中一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任意的指挥别人,更不需要以其价值观去评判任何人。在台湾有一公交车上,一女孩满脸的倦容坐在了老人孕妇座上,她似乎困的睡着了,手上的手机中放着几个大字:让我睡一会儿,有人要做可以叫醒我,看着不免让人心泛起了苦意,年轻人是身体健康,但他们有时也会疲惫,也会生病,谁能给他们一个可以安稳的“座位”呢?这世界是平等的,我们并不能把自己立足于道德最高点,我们讲究的是道理,而不是一味的道德“绑架”。

  孔子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拒绝道德绑架,让心灵与心灵更加贴近;拒绝道德绑架,应该从你我做起;拒绝道德绑架,才让社会充满爱!

  谢谢。

道德心得体会2

局属各单位,各街道教委办,各民办学校:

根据区文明办《关于开展“道德讲堂”建设的意见》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充分认识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道德讲堂”建设是“城市文明程度测评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开展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是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要把学校道德讲堂作为提升师生道德文明素养的有效载体,作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创新举措,作为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推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主要任务

1.建设好教师“道德讲堂”。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为社会、为学生作出示范和表率,提高群众对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认同度和美誉度。

2.建设好学生“道德讲堂”。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带动学校、家庭、社会成员共同参与道德建设,以学生的文明言行影响家庭文明,带动学校文明,辐射社会文明,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丰富学校“道德讲堂”的内容和形式

1.丰富学校“道德讲堂”的内容。积极发现、培育、收集身边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中的道德典型,将其真实的先进事迹编写成真挚感人的故事,汇编成册,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有效发动广大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到“道德讲堂”活动中来,引导师生、家长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紧密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区教师忌言禁行40条》等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师德教育、师德风采展示以及师德自查自纠、反省提升活动,使师德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基于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针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和困惑,设计主题鲜明、循序渐进、形成体系的学校“道德讲堂”活动内容。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突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市民行为理念和“八个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2.创新道德讲堂宣讲形式。教师道德讲堂以集中学习为主渠道,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学生道德讲堂以学生亲身实践、参与活动、体验感悟为主要方式,通过团队日、纪念日及活动课、实践课、专题讲座等多种渠道开展工作。与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相互补充,与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完善,综合利用各类已有阵地,以整合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

建立学校“道德讲堂”宣讲队伍

建立高水平的宣讲队伍,是推进学校“道德讲堂”建设的根本和关键。重点发挥四类人员的作用:学校主要领导(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分管师德、德育工作的校长)、政教处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思品老师、心理教师、班主任等,这是学校“道德讲堂”的专职宣讲员;发动“五老”人员及运用社区教育资源,配好学校“道德讲堂”的兼职宣讲员;聘请校外专家、吸收学生家长中的优秀代表等作为特邀宣讲员,丰富学校“道德讲堂”的宣讲队伍;发现和培养师生中的先进典型,拓展学校“道德讲堂”的宣讲队伍。

形成学校“道德讲堂”的长效机制

各单位要以“道德讲堂”为主,对“道德讲堂”的学习内容和时间作出总体安排,定期不定期进行宣讲。

1.加强组织领导。要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所落实。根据《市区“道德讲堂”建设标准》(见附件)加强场所环境建设,营造出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各学校要制定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有具体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学员报名、出勤记录等;坚持定期开展活动,一般应每周安排一次活动,对每次开展的活动情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整理归档。

2.注意宣传反馈。建立反馈情况制度,及时报送工作的进度和成效;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报、板报、橱窗、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载体,宣传工作成绩和经验,促进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

3.强化示范引领。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常规工作和学校德育特色活动相结合,推出本校道德先进人物,发挥其对身边师生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广大师生道德素质不断提升。

4.实施督查考核。10月底,区教体局将对各单位学校“道德讲堂”建设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评价,并列入教师师德和学校德育工作考核重要指标。

上一篇:推广工作视角下农业技术论文下一篇:施工组织设计与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