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统计局三定方案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水县统计局三定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水县统计局三定方案1

在6月29日挂牌运行后,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长李毅中在会上宣布了“三定”方案,并部署了下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成为大部制改革中首个公布“三定”方案的部委。

24个司局开始履职

按照国务院的“三定”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共设立24个司局,承担了工业和通信业的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制订、固定资产投资等15项主要职责。其中,综合司局10个; 工业行业管理为主的专业司局5个; 履行国防工业管理相关职能的司局1个;军民结合推进司局、信息产业行业管理和信息化推进司局8个。

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职能部门编制599名,包括原信息产业部多数人员,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各自有百余人并入。人员到位工作在7月底前基本完成,原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随着优化组合,也会有岗位的变化。加上离退休工作人员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总的行政编制为731名。

在机构设置方面,李毅中指出,按照“三定”规定,将国家发改委工业行业管理和信息化的有关职责、原国防科工委除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以及原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由该部管理,并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的牌子。

此外,原信息产业部所属事业单位、原国防科工委所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高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成套服务中心由该部管理;原信息产业部在31个省区市设置的通信管理局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实行垂直管理。

加大TD推广力度

在揭晓“三定”方案的同时,李毅中布置了今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6项重点工作:继续抓好地震灾区恢复生产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工业行业管理工作体系,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的指导和监测、监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动TD-SCDMA商用测试、深化电信体制改革、重大科技专项等重点任务的落实;确保国防军工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全力以赴做好奥运保障、维护社会稳定相关工作;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对于TD产业,李毅中尤其重视,他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围绕“两个重点”打一场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中国标准”的TD-SCDMA攻坚战: 首先是抓好北京城区TD-SCDMA基站补建,确保TD-SCDMA话音质量; 其次是确保TD-SCDMA手机电视在奥运期间的试用。“推进TD-SCDMA关系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李毅中说。

据了解,目前,3G部际协调小组已经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牵头单位,确定了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34项具体任务,相关司局已责任到人。

建水县统计局三定方案2

记者获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以下简称“国家食药监局三定方案”)已经于7月中旬获得国务院审批通过,目前正等待由国家食药监局上级单位国家卫生部择时公布。

据透露,这一方案首次明确划定了国家食药监局的新职责范围,强化了该局的“监管”职能,并弱化了其以往出问题比较多的“审批”职能。

强化监管 弱化审批

国家食药监局,这个国务院原直属局从2008年两会后,变更为隶属于卫生部的副部级国家局。

记者在“国家食药监局三定方案”的“职责调整”中看到这样的表述:将药品、医疗器械等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事业单位;将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给卫生部;将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对于如此职责调整,业内人士分析,作为副部级的国家局,药监局被更加强化的是对药品、器械、食品等在监管层面的权力。而“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事业单位”被突出强调,显然是为了突出“监管”职能、弱化审批职能。

“这次改革,国家食药监局除保留对原有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监管外,还获得了对食品和化妆品的‘卫生许可管理’权,从此,国家食药监局将真正开始对食品安全拥有监管权。”该人士说,从食品安全管理角度来说,此番改革对于国家食药监局同样意义重大。以前,食品卫生许可等权力在卫生部手中,药监局虽然曾更名为食药监局,也设置过两个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司,但始终没有真正获得对食品的监管权,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可谓“有名无实”。

在此番“国家食药监局三定方案”中,“职责内设机构”已经相应调整。原“食品安全协调司”和“食品安全监察司”被新设立的“食品安全监管司”和“食品许可司”取代。国家食药监局的相应职能也增加了“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卫生许可的监督管理”。

负责药品、器械、食品、化妆品等诸多产品市场监管的职能机构在这次改革中变化巨大。记者注意到,新方案取消了原“药品市场监督司”,设立了“稽查局”,其职责内容从原来的“诸多具体监督行为”转变为“指导性的行为”。

而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最为关注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等问题,在此番改革中,除机构名称由“医疗器械司”改为“医疗器械监管司”外,职责并无明显变化。

在国家食药监局三定方案的机构设置中,由原来的10个司、1个办公室、1个驻局纪检组监察局、1个党委,调整为10个内设机构(副司局级),包括八司两局。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来的180名增加为197名,其中正副司长职位数由原来的38名扩为41名。

新三定方案尚存疑

“原来药监局出问题的主要是药品审批、器械审批等环节,现在职能设置方面有了很大的调整,把国家食药监局的职责划定在‘监管’上,但仍然还有一些不确定问题。”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该知情人士指出,如新方案强调“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事业单位”,但目前“事业单位”隶属于哪些部门并不明确。

“国家食药监局从1998年起就从国家卫生部手中接管了事业单位――‘药品审评中心’。技术评审和行政审批早就是分开的,但仍然杜绝不了郑筱萸、曹文庄、郝和平等一系列行政领导干部利用审批权力贪污腐败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质疑,如果现在药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等事业单位还隶属于国家食药监局,根本无法杜绝以往的审批腐败。“如果不隶属于国家食药监局,又将隶属于什么部门?以往的贪腐问题,通过新的机构改革如何解决?新的制衡机制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都还没看到。”该人士认为,新的三定方案依然疑问重重。

对此疑问,记者目前尚未获得来自国家食药监局和卫生部的明确回应。

来自业内人士的质疑还包括,对于事关企业生产成本的标准化建设问题,诸如GMP改造、GAP推广、GLP建设等需要巨资投入的项目,未来如何推进监管,目前从新方案中也未能看到明确的安排。

而如今划由国家食药监局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未来将会如何高效廉洁地进行监督,亦需假以时日观察。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指法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