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纪念12.9演讲稿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演讲稿分为多种写作格式,有的演讲稿是以工作总结的方式,有的演讲稿是以主题的方式。你知道如何写出主题明确的演讲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学生纪念12.9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纪念12.9演讲稿1

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继承发扬12.9光荣传统 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76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军在强占了我国东北之后,继而企图侵略华北,提出了“华北政权特殊化的”的无理要求,但当时昏庸的国民党政府却向日军屈膝,采取了卖国投降的政策,出卖了华北的大部分主权。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联合起来抗日救国。北京各大高校的有志青年们纷纷积极响应,发起了爱国救亡,声势浩大的“12.9”运动。1935年12月9日清晨,北京各高校的学生五千余人从四面八方奔赴新华门,向国民党北平分会何应钦情愿,学生们提出反对“防共自治政策”等六项要求,却遭到无理拒绝,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怒火。于是他们又举行了更为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遭到军警们的武装镇压。12月16日,又举行上万人参加的游行,通过了“收复东北失地”等抗日议案。青年们的爱国举动,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积极相应,杭州,南京,上海,武汉,重庆,西安等各个城市的学生先后举行了示威游行。“12.9”运动再一次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76年过去了,历史记住了“12.9”运动中的先驱青年们,他们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我国领土的完整而舍生取义。如今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走上了小康的道路,我们享受着良好的教育;享受着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享受着父母们的呵护,所以我们既是幸福的,又是幸运的。但当我了解了“12.9”运动中的青年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而做出的壮举,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虽然我们生活在蜜罐里,但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人均的素质太低,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社会,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适应今天这个社会的需要,而明天的社会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将会有更多的挑战与竞争在等着我们,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学习上做起,要从小树立为国贡献的理想,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小公民。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地每一个任务,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还要“温故而知新”,考试时“胜不骄,败不俘”只有这样,才会更牢固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好的为祖国添砖加瓦,像“12.9”运动中的青年们一样,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一定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史为鉴,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学习“12.9”精神,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历史的功绩应归功于参加12.9运动的知识青年们、仁人志士们。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应当由我们今天每个青少年来承担!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中学生纪念12.9演讲稿2

纪念12.9演讲稿

纪念12.9演讲稿为了忘却的纪念

“今天,我来了,一手拿着橄榄枝,一手拿着保卫橄榄枝的枪,不要让橄榄从我手中话滑落,请注意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话滑落。”这是已故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的一句名言。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任何阻碍和平发展的人或组织都将被正义的力量所消灭。正如阿拉法特所说,当受到外界压迫的时候,他将会拿起手中的枪去捍卫这即将滑落的橄榄枝。

可以说,阿拉法特是伟大的,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为了和平而奋斗终生。同样,我国的那些为了祖国的和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也是伟大的!

69年前,也就是1935年12月9日,爱国学子为祖国的未来,为了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联合起来向当局请愿,希望用当局者的枪来保护祖国的橄榄枝。可惜,当权者为了一已的私利,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无辜的学生......

从那以后的六十九年中,我华夏大地经历了日本铁蹄的蹂躏,内战的洗礼,也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兴奋,十年动乱的催残以及改革开放的喜悦......

此时,我站在这里是为了纪念12.9,今天,我们大家坐在这里也是为了纪念12.9。这使我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为了那“忘却的纪念”。我们的纪念日很有限,从“五四”到“五卅”,从“12.9”到“12.16”。可是我们只有在纪念日上,才会想起那些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的人们;只有在纪念日上,一些有良知的人才来体味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也只有在这纪念日上,我们才会总结历史,赞扬今天的美好,展望自己的未来,要为祖国做贡献等等。可当纪念日过后,我们还会有多少人去思考,还会有多少人去回忆呢?

纪念碑是用来帮助我们记忆历史,缅怀先烈的地方,可讽刺的是我们不仅是历史,恐怕连纪念碑都快要忘干净了吧?

遗忘是可悲的,而遗忘自己国家的历史既是可悲而更是可耻的。

到有纪念碑的地方去走走吧,你定会看见,纪念碑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它的处境十分尴尬,原来安静的小镇变成了繁华的都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替代了一间间低矮的平房,而纪念碑的面前却依然是那么的冷清。有谁会在纪念碑的前沉思过那些付出了汗,血乃至生命的战士们,有谁会在纪念碑前沉思过那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革命志士,又有谁会在纪念碑前真诚的告慰他们的在天英灵呢?

逝这如斯夫,六十九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但我们对先烈的敬仰应该淹没在这繁忙的都市生活当中吗?我们对先烈的思念应该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淡漠吗?我们的爱国情思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要用尽全身的气力呐喊“不!”。

今天,我在这里不是为了向大家传扬爱国主义,也不是为了对大家进行什么说服教育,更不是为了标榜自己是多么的有良知。而是为了那些为新中国建立而鞠躬尽瘁的革命家,是为了那些孤独的向我们证明历史的纪念碑,更是为了那些曾在我们的记忆中“被忘却了的纪念。”

上一篇:城乡发展解放思想演讲稿下一篇: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