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美术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学龄前儿童由于身心发展不充分,对外界事物判断通常借助事物的外形、颜色、声音等通过视觉及听觉器官进行判断。学龄前儿童对外界事物充满求知欲与好奇心,感觉器官是其对外界事物进行判断的首要器官,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美术教育,可极大促进学龄前儿童对外界的理解,促进其身心发展。美术作为一门以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为主要特色的表象性学科,幼儿时期作为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丰富多彩的色彩运用、随心所欲的材料画法以及天马行空的绘画创作,可充分发展学龄前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好奇、感受和认知。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育中进行美术教育,可促进幼儿心理、智力、情感等多个方面发展,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时期的美术学习,对幼儿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前教育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学前教育作为以3-6岁年龄段儿童为教育对象开展的教育,幼儿教育属于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教育的前置教育阶段。3-6岁年龄段儿童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个性与性格、对外界的认知也迅速发展,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1]。学前教育阶段儿童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对外界的认知也较为片面。对于学前教育阶段儿童,需通过合理教学教学设计,以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科学安排知识传授与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前教育儿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

(一)感知、记忆的特点

2-6岁儿童感知能力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感知的范围的扩大,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快速提高。2岁后,幼儿的视觉、听觉、触摸觉逐步发展,但空间知觉还尚未发展。学龄前儿童基本能够对常见颜色、父母的声音等进行辨别,但对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以及早晨、中午、晚上复杂时间概念难以掌握。

(二)想象、思维的特点

幼儿期儿童想象具有无目的性,想象的主体不明确性,以及想象过程常受情绪及兴趣控制。在学前教育阶段,学龄前儿童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初步得到发展,幼儿儿童想象主要依赖对已有概念的模仿,表现为可重复性与可复制性,想象具有夸张性,对假象和现实的辨别能力较差。

(三)情感、意志的特点

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具有不稳定性,情感容易外露,对情绪的控制性较差,表现为情绪极易冲动。学前教育阶段也是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具体表现为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情感不断丰富,情感所指向事物的性质逐渐变化,情感日益深刻。学前教育阶段儿童高级情感开始形成,表现为道德感开始得到发展,具有基本的对错意识,审美开始得到发展,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得到加强。

(四)情绪、性格的特点

学前教育阶段儿童情感发育尚未完善,具体表现为情感的内抑制性较差,对外界事物看法较为片面、主观,情绪较易受到外界事物和情境的影响和刺激,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具有突然性与爆发性[2]。具体表现为学龄前儿童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较差,情绪多变且不稳定,常从一个极端发展到另一个极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教育阶段儿童逐步可以自主控制情绪,情绪易冲动、易外露、易受到外界感染等特征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步提高。

二、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育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幼儿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其天真、幼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观察力与可塑性,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术生活化教育是指通过生活式的体验,开展美术教学的一种方法,相较于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美术生活化教育可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与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美术生活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例如在教学活动《直线的分割想象》中,如果单纯地让幼儿进行直线练习,对于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学龄前儿童非常枯燥。但是,教师可通过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将枯燥的美术练习与幼儿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宝宝在家帮妈妈打扫卫生,如何用最快的方式将地板拖干净?”将画画练习与打扫卫生相结合,通过开展生活化美,教育,启发幼儿主动进行思考,将枯燥的绘画练习转化为有意义的问题解决,并赋予儿童对于劳动的参与和亲情的感知,因此,生活化美术教育通过将美术学习与幼儿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幼儿对于现实生活的感知与参与,启发幼儿好奇心与想象力,激发幼儿美术学习兴趣与对于生活常识的理解,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幼儿阶段作为个体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幼儿对于外界的感知以视觉、听觉为主,但缺乏对美的认知和判断,有赖于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通过对幼儿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可刺激幼儿对形状、色彩的感知,加深幼儿对于自然美、形状美、色彩美的感知,可促进幼儿对于美的想象力与感受力,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追求美、探索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过程实现身心全面发展。

(二)以美术教育为切入点,开启幼儿“思维”

手工课作为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课通过幼儿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双手制作完成造型或物品,可充分发展幼儿对于外界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动手能力。一方面,幼儿通过观察模特、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等,可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与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另一方面,手工课可有效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诸如手工课中折纸、剪纸、黏贴、涂色等动作,可有效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促进手指、手腕与眼睛配合一致。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手的活动,关系到脑的发育,手指动作的训练对脑细胞可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4]。人体手部动作与思维活动直接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手部活动越多,动作越复杂,对于大脑皮层上相应的运动区的生理活动刺激越频繁,思维活动能力愈高。因此,开展美术教育对于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作为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的一门艺术形式。美术教育具有形象性、自由性等特点,有利于幼儿通过想象,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幼儿通过对于外界事物的观察,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并通过进行艺术创造,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例如,在生活化美术教育中,教师通过布置《给果树穿上新衣裳》命题画,可启发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水果?不同果树果实的颜色,为不同果树穿上不同颜色衣服。“新衣裳”作为幼儿成长喜闻乐见的物品,教师以充满生活化气息得“果树”“新衣服”为主题,既对幼儿极具吸引力,又富有创意性,还可启发幼儿对于水果的观察,以及自己对于不同颜色的喜好,不同色彩的搭配的,可有效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

(四)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个性心理品质,是指幼儿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兴趣、爱好、能力、气质和性格的总和[5]。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兼具动手能力、发展思维和培养想象力的教育活动,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美术教育具有愉悦性,学龄前儿童通过参与手工制作或者绘画,可使其在创作中获得成就感、自豪感与审美的启迪。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龄前儿童美术创作的主体多以日常生活中的花、树、物品为主,可激发幼儿对于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同时,美术的再现性与创造性,通过美术创作,可激发幼儿对于美的想象力,转移生活中的不良情绪,促使幼儿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养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品质。

三、结论

内容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和物料的生活化是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基础,对学龄前儿童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幼儿教师应在充分注重游戏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充分注重学前教育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将美术教育与学龄前儿童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启迪幼儿思维,培养幼儿观察力与创造性,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美术为切入点探讨美术教育对于幼儿“思维”开发的作用,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阐述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意义和具体开展措施,以期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教育,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

上一篇:信息消费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统计分析论文下一篇:动物医学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