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熟度模型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通过对成熟度模型的研究,结合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特点,构建供应链管理体系成熟度模型,并以A公司为例进行供应链管理水平评测计算,根据模型测评结果,为A公司明确管理提升方向。

关键词:供应链;成熟度模型;航空发动机;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尤其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飞速发展。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具有产品结构复杂、原材料与零部件需求种类多且用量少、技术质量高要求、供应商多、配套产品供应及时性与柔性要求高等特点,这就对企业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但供应链管理能力难以衡量,不能定量的衡量就难以提升,而成熟度模型能够通过分级描述将相对定性的管理能力进行定量化,帮助企业针对供应链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构建管理提升的标准。本文通过对成熟度模型的研究,以A公司为例,构建供应链体系成熟度模型,评价A公司供应链管理现状,并为A公司以后的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指明方向。

2 成熟度模型研究

能力成熟度模型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提出,最早是作为最好的实践工具,使得软件企业改进质量的过程。它提出了一个演进并且具有动态尺度的标准,进而使软件开发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美,并且软件开发管理逐渐从杂乱的、不成熟的过程走向成熟的、规范的过程。在软件企业的应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后,并被逐渐延伸应用到别的领域。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CMMI)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与之前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比较,其覆盖面更广,覆盖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集成产品开发和系统采购。

第一,CMMI模型组件。

CMMI模型组件被分为三类:必需的、期望的、说明性的。其一,必需的组件是对实现过程改进来说必不可少的组件,这类组件所涉及的成果必须在组织的过程中以可视的方式得以呈现;其二,期望的组件是用来指导那些实施改进或执行评估的人员;其三,说明性的组件是帮助模型的使用者理解上述两个组件。这些组件可以是实例、详细解释或其他有用信息[2]。

第二,CMMI模型等级。

CMMI模型有两种表示法:阶段式和连续式。阶段式是从过程域集合的视角来验证整个组织过程管理的成效;连续式是从单个过程域能力的操作视角来验证企业能力基线和量化目标管理的成效。这两种表示法都能够用来进行过程改进。通常使用成熟度等级来定义过程管理的水平,成熟度等级分为1至5级[3]。

3 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构建

3.1 供应链概念界定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业,需要明确供应链的边界和定义。本文是站在航空发动机主机厂视角,研究主机厂前端的整个供应链体系,涉及原材料、二级配套、一级配套的整个供应链的管理过程。详见图1。

3.2 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供应链成熟度模型的构建过程主要包含:等级划分方式选择、制定模型等级划分标准、模型业务域选择以及每个业务域在每个等级的定性描述。

3.2.1 模型等级划分方式选择

基于对上文所述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对比CMMI中两种等级划分表示法特点,结合航空发动机供应链各业务的复杂度不一,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在A企业构建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时选择连续式表述。

3.2.2 模型等级划分标准

参考成熟度模型的划分标准,将供应链管理成熟度分为五部分:一是初始级、二是简单级、三是规范级、四是精益级、五是持续优化级。模型中的每个等级都是相互支持的,上层包含下层的目标和实践,每个等级是相连的,每个成熟度等级体现了过程能力的水平。

初始级:供应链体系是无序的、混乱的,各节点各自为政,整个供应链运行效率极低。

简单级:有基本的管理行为,供应链部门内部有分工,建立了基本的采购管理制度,但具体业务执行依靠个人经验,缺乏信息系统支撑,业务运行数据只进行简单的线下归档。

规范级:组织层面有清晰的职责划分,团队具备专业的供应链管理知识,并且制定了标准化的供应链管理流程,业务运行过程有工具和方法做支撑,构建了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用于收集业务过程数据。

精益级:岗位之间职责划分清晰,内外部高效协同,团队对供应链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基于大量的业务数据构建定量的过程指标监测业务运行过程,管理模型融入了日常工作中,且整个业务过程都有信息系统支撑。

持续优化级:基于业务运行数据能够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职责,团队是供应链管理专家,能够识别供应链管理改进点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型。

供应链管理成熟模型分为五个成熟度等级,分别是一个没有顺序到有顺序的组织,然后是自适应、不断迭代优化的进变。组织在最开始级别的时候,是没有顺序并且是混乱的状态;简单级时,组织内部只有简单的制度,业务的完成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当组织建立了相应的流程标准和工作规范后,内部秩序得以形成,组织的管理水平就达到了规范级;处于精益级的供应链组织,业务过程已定量评估,业务结果变得可预测;持续优化级时,组织通过技术创新或者识别现有过程中的改进点,持续不断进行优化的阶段。

3.2.3 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关键过程域界定

参考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过程域划分方式,为了能够准确定义供应链管理过程要素,先进行供应链体系业务过程梳理,将业务过程总结抽象为业务层,供应链战略、需求与预测、采购计划、采购执行、仓储与物流管理、采购评估和供应商管理7个过程域,确保在业务层面涵盖供应链的所有业务过程。然后进行管理要素梳理,流程代表企业的业务,而流程需要人来执行,人构成组织,流程的高效运行需要信息化来支撑,所以管理要素为流程、组织、信息化。

4 供应链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

4.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组织供应链管理体系专家,对上述指标进行打分,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续表

4.2 开展供应链管理成熟度评价

组织供应链管理体系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供应链成熟度评估,初始级:1≥得分<2;简单级:2≥得分<3; 规范级:3≥得分<4;精益级:4≥得分<5;优化级:等于=5。

根据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A公司的供应链体系成熟度为简单级,得分为2.15,分业务域来看,其中供应链战略与采购评估还处于初始级,供应商管理业务域得分最高;从管理层级来看,A公司信息化水平较低,仓储与物流管理信息化得分仅有1.8,A公司供应链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可以从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切入点改进。

参考文献

[1] 袁安.某航空发动机企业采购供应分析与改善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2] 董锐.基于CMMI模型的软件项目过程管理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5.

[3] 杜园.基于CMM的软件配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1.

[4] 江汉臣,强茂山.四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比较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3,11(7):17-22.

[5] 罗朗.采购成熟度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7.

上一篇:高层LOFT公寓钢结构夹层设计方法下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品牌发展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