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制度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可靠支撑。为了解决当前医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政府会计制度运用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希望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医院;成本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的提出,为医疗事业发展提供动力,促使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工作高质量进行。医院成本管理中,加强政府会计制度的运用,以此优化内部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财务工作效果,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

(一)提升医院资源利用率

当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若想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对内部资源的优化,提升医院内部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医院内部管理效果,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可以对医院内部结构成本,成本管理方法等进行创新与改革,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约束医院内部资源运用行为,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内部资源的利用率,促使医院经济发展。

(二)优化医院诊断流程

对于当前医院发展来讲,医疗服务质量是提升医院生存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医院运行管理中,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分析,对医疗服务对患者的有效性,对医院经济效益的增值等进行综合的分析。通过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降低医院内部无效作业,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与水平,促使医院经营管理工作高质量的进行。通过成本运行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医院内部经济运行质量,促使医院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促使考核评价体系完善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为医院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业务成本数据,管理者可以通过业务成本数据的分析,了解医院内部各项工作情况,并且将此作为医院内部考核体系建设的依据,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加强对企业内部运行成本的控制,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推动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完善。

二、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通过对当前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分析,发现部分医院比较重视医疗业务活动的管理,忽视了对财务成本方面的管理。在医院内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医院的管理层也没有对此提供有力的支持,造成了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开展难度大的问题。成本管理工作是提升医院资源利用效果,保证内部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但是医院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也没有给予财政部门相应的支持,影响了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二)成本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导致医院成本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不仅有管理理念方面的问题,也有成本管理制度体系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内部成本管理工作分析发现,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是普遍性的问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各项工作开展缺乏依据,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在成本核算、分摊预算等工作,存在主观意识强的问题。这一问题若是得不到解决,不仅无法落实政府会计制度,同时也无法提升成本管理工作质量,不利于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此外,在医院成本管理中,还存在财务数据失真的情况,无法为成本管理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提升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以此提升管理工作效果,促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三)成本管理方式落后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对医院成本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医院引进新的技术,为医院成本管理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各项数据收集与管理的有效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院在成本管理中,忽略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运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无法保证信息收集的有效性,造成了各项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收集管理不到位,无法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的问题。因为管理方法的落后,影响了管理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对医院的运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三、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开展对策

(一)立足政府会计制度,创新成本管理理念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医院的运行管理与成本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双基础、双体系、双分录、双报告的管理特点,要求医院管理者创新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新的成本管理工作意识,将权责发生制度作为工作的基础,做好医院成本与收入的清晰配比,为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证。在实际运用中,采用精细化医院成本核算方式,将成本核算内容清晰地体现在财务报告中,保证财务报告的清晰与信息的准确,提升财务报告的工作水平。这一工作十分重要,是保证医院内部管理水平与质量的关键,若是思想观念得不到改变,将会对内部的管理产生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与经营。因此,需要以新政府会计制度导向,更新成本管理理念,优化内部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工作效果。

(二)加强成本核算,促使成本管理工作实施

在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成本核算工作十分重要,是提升成本核算质量与水平的前提。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制定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加强对医院内部成本核算的管理,规范该工作流程;第二,加强对医院成本费用结构分析以及管理分配工作,通过对医院各科室的资金使用情况与盈利情况的动态管理,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效果;第三,立足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医院医疗成本核算方法,保证医院内部管理工作水平,促使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高质量进行。

(三)加强预算管理,提升成本管理效果

在成本管理工作中,成本预算管理能够提升财务风险防范能力,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促使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医院运行管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将此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根据医院在不同医疗服务流程以及不同季节的各项成本的差异,准确评估与分析财务收支,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为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此外,为了提升成本预算管理的有效性,还应做好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对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执行效果、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动态管理,以此实现成本预算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成本管理方法,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在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为了快速实现管理目标,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与方式,建立成本管理系统,将医院内部的会计核算、成本预算、资产管理等工作等呈现在成本管理系统中,通过统一管理的方式,提升信息管理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加强对各项业务活动与财务活动成本数据的分析,保证各项信息的真实性与全面性。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与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对比,了解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为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引入,优化了成本管理工作效果,为医院内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为了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果,需要提升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与法律意识,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新制度中内容,提升成本工作效果。信息化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离不开提供人才支持。实际工作中,可以组织专项的培训活动,对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与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使其掌握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并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落实新会计制度中对医院成本管理的要求,以此提升内部工作质量。通过成本管理方法、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的方式,为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内在动力,促使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发展。

(五)加强内部控制,提升成本管理质量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实现对医院内部财务的管理与控制,减少运行风险,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果,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果,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制定监督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内容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制度的建立提升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保证管理工作的开展。监督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提升对各项制度开展情况的监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有效性。为了促使成本管理工作高质量的进行,还应建立监督考评体系,将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联系在一起,以考核评价的方式体现工作质量,将此作为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工作的载体,以此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促使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优化成本管理工作效果,为医院经济效益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以往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并根据此转变工作理念,提升对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的重视,利用成本管理方法创新及内部控制的实施,优化成本管理工作效果,促使医院经济效益提升。实际工作中,加强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促使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春芳.《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研究--以L医院为例[J].区域治理,2019(8):255.

[2] 黄龙斌,宁朝晖.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自产制剂的核算与管理探析[J].财会通讯,2020(13):165-167.

[3] 李垚.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探讨[J].新营销,2019(13):152,151.

上一篇:以“产业+商业综合体”推动乡村振兴步伐下一篇:爱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