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宝宝养育计划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胖宝宝养育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胖宝宝养育计划篇一:

目前,我们周围的小胖墩儿越来越多,而胖宝宝的妈妈们也在为如何科学合理地喂养自己的宝宝而困惑,急切地盼望着有专家能够解答她们一连串的疑问,能够针对自己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给出一个量身订制的喂养建议!

为了满足广大网友的需求,《父母必读》请来了杂志社的特邀专家蒋竞雄老师在网站上和广大家长进行一次对话。

这里,是从此次网络访谈节目中,提炼出来的部分精彩内容――

6大胖胖问题

在网友们提交的问题当中,以下6个是被反复提到的,专家也给予了非常详细的回答――

1. 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超重?

既要用目测,也要会计算

通过目测就能做一个大致的判断,每一位家长都可以做到。如果想更精确一点,可以用孩子的身高和体重的比值来衡量。具体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实际体重÷该身高的标准体重×100%,如果所得值≥110%,为超重;所得值≥120%为肥胖。

近年来世界各国正在采用一种新的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来对肥胖进行判断。具体计算公式是:BMI = 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对于成年人来说,BMI≥24千克/米2为超重,BMI≥28千克/米2为肥胖。对于儿童来说,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 BMI 界值。我们可以借助宝宝的 BMI 曲线图(登录父母必读育儿网即可下载)来进行观察和测评。

2.肥胖会遗传吗?

即使基因遗传,更是生活方式的遗传

有资料显示:父母都肥胖的家庭,孩子发生肥胖的可能性约为80%;如果父母只有一方肥胖,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约为40%;如果父母都不肥胖,孩子发生肥胖的几率约为20%。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遗传不是基因概念上的遗传,而是生活方式的遗传。比如父母很喜欢吃不健康的或者容易导致肥胖的食品,经常采用油炸或者红烧的烹调方式,不爱活动等,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孩子也容易出现和父母一致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这里,给父母肥胖的家庭提一些建议:在宝宝6个月以前,最好是纯母乳喂养,在添加辅食的阶段,要注意培养宝宝对蔬菜的喜好,比如在给孩子喂饭时,可以先给他吃蔬菜,这样的话,饥饿会让他更容易接受蔬菜;在总的能量摄入方面,父母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调节,不要过度喂养,宝宝饿的时候一定要给他吃,但孩子感觉饱了,有表示了,哪怕碗里只剩下半口也不要给孩子吃了。孩子大一点以后,要多带他到室外运动。关键的是,父母也要在饮食方面做一些调整,为孩子做出榜样。

3. 宝宝出生的时候胖,以后就会胖吗?

既关心胖瘦更关注饮食习惯

一般来说,出生时的体重和将来是否肥胖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是绝对的。如果能够在6个月内实行纯母乳喂养,在整个喂养过程中,没有出现过度喂养,并且给宝宝养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话,即使出生时很胖的宝宝,将来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需要说明的是,婴儿时期或者幼儿时期,孩子胖瘦本身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所以,父母没必要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胖瘦,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状况。此外,孩子的肥胖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透过这个现象,父母需要探究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超重,是不是存在过度喂养的现象,是不是孩子的生活方式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孩子是不是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孩子的饮食方面很正常,生活方式很也健康,那么即便体重高一些,也没有关系。

4.宝宝体重超标,需要减少进食量吗?

既调整吃多少又掌握怎么吃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目前体重高于标准体重没有关系,没必要减少孩子的奶量,只要始终坚持按需喂养就可以了。如果宝宝在6个月时依然超重,在开始添加辅食时,可以从食物的种类和量上做一些调整,最好先添加蔬菜泥和水果泥,然后再添加米粉。添加的量比一般孩子少1/5或1/6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有过量进食的习惯,可以适当多给他吃一些蔬菜泥。

5.怎么知道宝宝的饮食是否适量?

既关心每天每顿饭,更了解生长发育曲线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观察孩子身高和体重的生长情况,每个月给孩子进行测量,然后,通过在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曲线图上描点、连线来进行观察,如果两条曲线都处在匀速上升的状态,说明孩子的喂养是适量的;如果曲线上升速度过快,孩子可能存在过度喂养的情况,或者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太健康,需要稍微调整和控制一下。

6. 如何让胖宝宝积极地运动起来?

既要管住孩子还要管住自己

总体原则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将运动渗透到生活的细节中,从一点一滴开始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喝水。”你可以说:“水在桌子上,咱们一起去拿吧!”而不是你自己倒好水送到孩子跟前。对户外运动来说,父母首先不要偷懒,尽量多带孩子出去运动。外面风比较大,天气不太好,这些都不能成为不出门的理由,可以带孩子爬爬楼梯,或者带孩子去室内的儿童乐园玩。要告诉孩子,运动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好处!总之要让孩子运动,家长首先要有运动的习惯,同时也要有一些技巧,让孩子从最小的运动量开始做起。

3个量身订制的养育方案

在提问过程中还有一些很聪明、很细致的父母将宝宝的喂养以及生长发育状况列得很详细,针对他们描述的情况,专家给出了很具针对性的养育建议。先别忙着羡慕这些网友!仔细看一看,对你也会有很多启示!

方案一:

网友自述:

我的宝宝出生时4.25千克。现在7个月了,身高72厘米,体重10千克,请问他是不是肥胖?现在我们是配方奶喂养,在喂养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专家建议:

从固体食物上做些调整

按照标准来说,你的宝宝属于超重的范畴,说明前期很可能是喂得太多了。

从配方奶喂养的角度来说,1岁以内的孩子,如果体重已经超重或者肥胖的话,不主张从奶粉方面做任何的调整,以前吃多少量现在还吃多少量。因为奶类能够给孩子提供很多营养,尤其一些配方奶里面强化了很多营养素,是孩子必不可少的食物。

你可以从固体食物上做一些调整,在总的喂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用蔬菜泥来代替一部分米粉。

此外,我想提醒家长,婴儿期的体重变化非常大,有的宝宝在婴儿期比较胖,1岁以后就正常了。婴儿期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状态下,所以在整个婴儿期家长需要关注的是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要尊重孩子饱和饿的感觉。其次,要让孩子接受不同的食物,不偏食,不挑食。最后,还要定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喂养情况。

方案二:

网友自述:

宝宝出生时体重3.8千克,身高52厘米。在满月时体重就达6.3千克,身高60厘米。目前体重13千克,身高82厘米,一直超重。在6个月时检查血钙发现缺铁和锌。我一直在给他补葡萄糖酸锌和首儿钙。宝宝10个月断奶,我们一直给补钙和鱼肝油,在11个月发现他有肋缘外翻。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该怎么办?

专家建议:

胖宝宝也会缺乏微量营养素

肥胖主要是针对能量过剩而言,就是说很可能吃的食物会过量。它与微量元素的缺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在这里我们要打消一直以来的一个错误观念:肥胖的孩子是因为营养过剩造成的,他不会出现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其实,肥胖的孩子同样会缺铁、缺锌。在喂养过程中,也要注意给他补充微量元素。

当孩子出现缺铁、缺锌时,需要在饮食方面做一些调整。适当多吃一些胡萝卜、动物血和肝脏,瘦肉和海产品中含锌比较丰富,也要让孩子经常吃。

另外,缺钙也是父母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判断宝宝是否缺钙,首先可以从饮食方面来观察,如果孩子每天能喝配方奶500~800毫升,缺钙的可能性应该很少。其次,要看孩子的户外活动是不是很多,孩子是不是经常出去晒太阳,或者能够及时补充鱼肝油。肋缘外翻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宝宝过早坐起导致腹压过高等。因此,如果孩子的奶量比较充足,晚上睡觉也很好,动作发育也不错,身高增长也是在正常范围之内,即便出现一些肋缘外翻,问题也不大,没必要过于担心。

方案三:

网友自述:

我儿子今年7岁了,身高120厘米,体重32.5千克。所有看到他的人都说胖,买衣服都很难。看着他一天比一天胖,我们心里急啊!眼看要上小学了,怎么帮宝宝减肥呢?

专家建议:

管住嘴,放开腿

这个孩子属于重度肥胖,治疗的难度会比较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饮食方面,我提供一些原则性的建议:早中晚餐做一些调整,早餐喝上250毫升奶,吃一两或二两的主食就可以了,中午暂时不做调整,在幼儿园用餐,需要跟老师做一下沟通,尽量让孩子吃饭的时间延长一些,咀嚼的次数多一些。晚上回到家不要再给孩子加餐,睡觉前只喝奶,其他食物不要再吃。如果给孩子吃水果,最好在饭前吃,这样孩子进食量会稍微少一些。

重度肥胖的孩子,仅仅靠父母来调整可能不容易有明显的效果,要到医疗机构做一些治疗。通过干预,首先让孩子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家长每天要带孩子出去活动10分钟。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如果孩子养成了爱运动的习惯,可以再加大一些运动量。在带孩子外出的时候,跳绳、踢球,规定孩子在多长时间之内最好完成多少运动才比较好。

在家庭生活方式方面,看电视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不要玩电脑游戏,家里不要随处摆放零食。

另外,对于重度肥胖的孩子,家长要有思想准备,可能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家长也不要把目光总是集中在孩子的体重上,在孩子将来上小学以后,通过学校的体育课以及在业余时间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也是恢复正常的一种方式。

结束语:胖宝宝6条喂养原则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的页面一次又一次“沸腾”了!网友们的问题不断地从屏幕下方“拥挤”而入,很快又被其他提问的帖子顶到了屏幕上方,随后又快速“消失”了……我们和专家都竭尽全力想回答更多网友提出的问题,可是还是不免有些遗憾!

在本次访谈即将结束的时候,蒋竞雄老师给所有胖宝宝的父母提了一些原则性的养育建议,我们一一记录在这里――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尊重孩子饱和饿的感觉,养成饱了就停止吃的习惯。

坚持食物的多样化,尤其是蔬菜和水果。

饭前吃一些水果或喝一些汤。

因为孩子不太能够区分什么是饱,什么是撑,但对饿的感觉却很明显。所以,不妨问问孩子:“你还饿吗?”如果他告诉你“不饿”就可以不吃了。

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无论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孩子都会对你的方式进行复制。

胖宝宝养育计划篇二:

如何评估宝宝过胖

想知道宝宝是否已加入小胖子的行列,妈妈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知道。

当旁人赞美时“宝宝真胖,好可爱呀!”专家提醒妈妈,当您不断地听到这样的赞美时,就该关注宝宝是不是过重了。

与同伴比较时许多家长在审视自家宝宝时总认为,个头越高越好,看起来比较健康,但您是否忽略了宝宝的体重是不是也高人一等?其实想判断宝宝是不是过重很容易,只需与同年龄的宝宝比一比就知道,瞧!小朋友们排排站时,宝宝的身材比别的小朋友大一圈。那么就得留心。

带宝宝体检时当带宝宝到保健科体检时,保健医生提醒你:宝宝体重超重了,要多运动。保健医生通过测量宝宝的体重、身高(长),并根据统一的标准给宝宝所测结果进行评价,如体重值低于或超过标准值的10%,就应引起妈妈的重视,而超过20%以上则为肥胖。

胖宝宝如何吃

满足宝宝的口欲

母乳喂养是让宝宝身材姣好的好方法。喂养母乳的宝宝口欲期较易获得满足,青春期较不容易发胖。如果喂宝宝配方奶,要按照说明上标注的量哺喂宝宝,不可随意加量。以免食入的奶量过多,导致体重过重。

4~6个月喂辅食  宝宝1~6个月,就可开始喂一些蔬菜泥、果泥、米粉等等以满足宝宝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并学会接受不同味道的食物,让宝宝从小就尝试各种食物的口味,避免今后挑食。但要注意。要按宝宝所需的热量来喂食,不要强迫喂食,且选择的食物热量不宜过高,食物中不可放盐。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宝宝一天天成长,1岁多的宝宝可以固定一日三餐的时间,并在上午、下午、晚上适当加些水果、酸奶,并保证宝宝每天能够摄入400~500毫升左右的配方奶,宝宝的营养即可得到满足。但应注意:宝宝进餐的速度不可太快,应细嚼慢咽,但一顿饭的时间也不可太长,最好能控制在30分钟,如果超过时间,宝宝仍慢吞吞,不肯进食,就可收走食物,并不给予任何零食、点心,小小惩罚一下,宝宝下次就会加快速度。

合理控制饮食  胖宝宝重点限制的食物为糖果、奶油蛋糕、肥肉、巧克力、甜饮料、冷饮和米、面等。为了保证宝宝的生长发育,蛋白质类的食物供给量不能少,可吃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在控制饮食时,为了不使宝宝发生饥饿的痛苦,可选择热量少而体积大的食物,如芹菜、黄瓜、冬瓜、番茄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苹果、梨等水果。同时适度减少晚餐的进食量,如宝宝睡前有饥饿感时,可让其喝一杯奶。这样既不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又有助于宝宝的睡眠。

清淡少油烹调方法  妈妈烹饪手法及家长的口味,都会影响宝宝未来的健康。建议妈妈,烹煮食物时应尽量清淡;烹调时,宜减少烧烤、腌、熏、油炸等方式,最好采用清蒸、煮、炖、炒的方式。

经常变化食物种类  可以通过经常变化食物种类、注意食物颜色的搭配、将同类的食物采用不同的烹调方法等手段,使宝宝的营养摄入更均衡,荞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对控制宝宝的体重也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把好零食关  父母经常会把零食当成奖品,而这些奖励宝宝的零食多是属于精制食品的糖果、饼干、布丁、蛋糕、巧克力、果汁、发酵乳等,这些精制食品都添加了糖,热量高,实在不宜多吃。

对于已经习惯吃零食的宝宝,可将其常吃的糖果、巧克力、口香糖等高糖、高热量的零食更换成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食品,同时减少饮料的摄入量。口渴时尽量选择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才是人体最健康、最经济的水分来源。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加些柠檬汁,让水有些味道,这样能避免喝甜饮料。

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品味食物,并使宝宝能够产生饱腹感,可避免摄食过量。因此妈妈要尽量做些耐嚼的食物,如煮玉米、全麦馒头、玉米饼等,少吃精致的面包、糕点。

避免误区

误区1:吃得多才会健康

当听见妈妈告诫孩子“宝宝,多吃点才会长高” “营养不够,不能长成大人,多吃点才好!”专家认为,其实吃得多不一定好。宝宝体重过重,多与喂养过度有关。许多妈妈担心宝宝吃不饱,所以喂食的奶量一次比一次多,或是怕宝宝营养不足,不断地鼓励宝宝多吃一点,如此一来,很容易把宝宝的胃口撑大,当然和成为小胖子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

误区2:减肥,使用药物  目前流行的各种减肥法,并不能套用在宝宝身上,更不可让宝宝使用药物减肥。而应通过饮食结构的调整、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以及加强运动等方式,让其体重增加的速度减缓下来,不再往上飙升就行了,否则严格的禁止,反而会使宝宝更想吃。

误区3:哭了,就给糖

宝宝哭闹怎么办?先塞零食再说吗?这样只会让宝宝越来越胖。正确的方式应为:先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再予以处理,否则不当的鼓励,只会增加宝宝的体重,对于教养并没有实质的帮助。所以下回可不要再因为怕吵,而不断地给宝宝甜头尝。

链接:母乳喂养减少肥胖症危险

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近日发表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母乳喂养能够减少儿童患肥胖症的危险。调查发现,80%的肥胖儿都在半岁之前就停止进食母乳,专家们认为这是母乳喂养重要性的又一例证。儿科医生安娜特拉瓦索说:“大部分给孩子喂食牛奶的家长都会逐渐在奶里添加面粉和糖,这样做改变了奶的成分,同时增加了热量。”

专家指出,提前中断母乳喂养就等于提前开始培养宝宝的不良饮食习惯,因为其他食物中含有的糖分比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多,因此增加了宝宝长胖的危险。

上一篇:工程机械维修分析论文下一篇:行政行为法律救济论文